第四章磁性能2014
2014磁性功能材料及应用-Part 4-3

第五章
铁氧体永磁材料
§5.1 概述 §5.2 成分与结构 §5.3 制备方法
§4.1 概述
铁氧体永磁材料又称永磁铁氧 体,是由铁的氧化物和锶(或 钡等)化合物按一定比例混合, 采用氧化物陶瓷工艺制备而成; 当前应用的永磁铁氧体主要为 六角晶系的磁铅石型铁氧体。
综合磁性能较低,性价比高、工艺简便成熟、抗退磁性能优良、不 存在氧化问题; 目前占永磁材料总产值的40%左右; 按制造工艺分,主要为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两类; 主要应用领域:电机,电声、测量与控制器件等。
§4.4.1 引言
同时具有硬磁性相的高矫顽力 和软磁性相的高饱和磁化强度
双相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 理论磁能积可达1MJ/m3
§4.4.2 理论基础
硬磁相与软磁相的简单堆积
Mr和Ms的关系应满足Stoner-Wohlfarth理论
交换耦合作用
交 换 耦 合
所谓交换耦合作用是指在 是指硬磁相晶粒内部,磁极化强度受各向异 性能的影响平行于易磁化轴,而在晶粒的边界处有一层“交换藕合区 域”,在该区域内磁极化强度受到周围晶粒的影响偏离了易磁化轴, 呈现磁紊乱状态。在剩磁状态下,必然会有一些晶粒的易磁化轴与原 外加磁场方向一致.这些晶粒中的磁极化强度会使得周围晶粒中交换 藕合区域内的磁极化强度也大致停留在剩磁方向上,从而使得剩余磁 极化强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如果永磁体中晶粒尺寸过大,则交换耦合区域所占的体积分数太小, 交换藕合作用不甚明显。只有在纳米尺度内,一般认为小于 3onm , 这种交换耦合合作用才能真正起作用。另外,晶粒边界处不能有过多 的界面相,否则这些界面相会削弱交换祸合作用。 在双相复合磁体中,有三种交换藕合作用,即硬磁相与硬磁相之间的 作用、硬磁相与软磁相之间的作用和软磁相与软磁相之间的作用。其 中,以硬磁相与软磁相之间的作用最为重要。 剩磁增强效应和光滑的退磁曲线既是复合磁体的两个基本特征,也是 判断交换祸合作用强弱的重要依据 很多学者运用微磁学理论结合有限元方法分别研究了这种纳米双相复 合磁体的一维模型、二维各向同性模型、三维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模 型 。
磁性材料 第4章 磁体中的能量

5. 磁晶各向异性的机理:
产生磁晶各向异性的来源比较复杂,一直在研究之中。
目前普遍认为和自旋-轨道耦合与晶场效应有关。经过多 年研究,局域电子的磁晶各向异性理论已经趋于成熟,目 前有两种模型:单离子模型和双离子模型。主要适合于解 释铁氧体和稀土金属的磁晶各向异性。而以能带论为基础 用于解释过渡族金属的巡游电子磁晶各向异性理论进展迟 缓,尚不完备。(见姜书P221-228) 下面介绍 Kittel 的一种简明解释:由于自旋-轨道耦合 作用使非球对称的电子云分布随自旋取向而变化,因而导 致了波函数的交迭程度不同,产生了各向异性的交换作用, 使其在晶体的不同方向上能量不同。
Eex (2 AS 2 cosφ ij ) (2 AS 2 cos0) 2 AS 2 (1 cosφ ij ) 2 AS 2 sin
2 2
φ ij 2
AS 2 φ ij
2
第三节
1. 什么是磁晶各向异性?
磁晶各向异性能
在磁性物质中,自发磁化主要来源于自旋间的交换作 用,这种交换作用本质上是各向同性的,如果没有附加的 相互作用存在,在晶体中自发磁化强度应该可以指向任意 方向而不改变体系的内能。但在实际晶状磁性材料中,自 发磁化强度总是处于一个或几个特定方向,该方向称为易 磁化轴。当施加外场后,磁化强度才能从易轴方向转出, 此现象称为磁晶各向异性。 这种磁晶各向异性可以通过沿单晶体不同晶体方向的实 测磁化曲线的形状来反映,沿不同晶向磁化,达到饱和磁 化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
关于磁晶各向异性的微观起源的理论研究,几乎与自发 磁化的量子理论同时开始,早在1931年就有布洛赫与金泰 尔、阿库诺夫、范弗列克、冯索夫斯基和布鲁克斯等人的 工作,近期有曾纳、凯弗、沃尔夫以及芳田与立木等人的 工作。 其具体模型可分为两大类: • 以能带理论为基础的巡游电子模型 可用来解释3d铁族及其合金的磁晶各向异性。(由于 铁族金属离子状态过于复杂,其交换作用本身尚未得 到满意的解释,故这方面进展缓慢。) • 以局域电子为基础的单离子模型与双离子模型 适用于铁氧体和稀土合金 单离子模型:等效的异性自旋哈密顿量。 双离子模型:包括磁偶极矩相互作用以及各向异性交换 作用。
永磁材料的性能和选用

2
磁滞回线在第二象限的部分称为退磁曲线, 它是永磁材料的基本特性曲线。退磁曲线中磁 感应强度Bm为正值而磁场强度Hm为负值。这 说明永磁材料中磁感应强度Bm与磁场强度Hm 的方向相反,磁通经过永磁体时,沿磁通方向 的磁位差不是降落而是升高。这就是说,永磁 体是一个磁源,类似于电路中的电源。 退磁曲线的磁场强度Hm为负值还表明, 此时作用于永磁体的是退磁磁场强度。退磁磁 场强度|Hm|越大,永磁体的磁感应强度就越小。 退磁曲线的两个极限位置是表征永磁材 料磁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退磁曲线上磁场强 度H为零时相应的磁感应强度值称为剩余磁感 应强度,又称剩余磁通密度,简称剩磁密度, 符号为Br。退磁曲线上磁感应强度B为零时相 应的磁场强度值称为磁感应强度矫顽力,简称 矫顽力,符号为HcB或BHc,常简写为Hc。
19
依据铝镍钴永磁材料矫顽力低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 严格禁止它与任何铁器接触,以免造成局部的不可逆退磁或 磁通分布的畸变。另外,为了加强它的抗去磁能力,铝镍钴 永磁磁极往往设计成长柱体或长棒形。 铝镍钴永磁硬而脆,可加工性能较差,仅能进行少量磨 削或电火花加工,因此加工成特殊形状比较困难。
20
21
1.3内禀退磁曲线 退磁曲线和回复线表征的是永磁材料对外呈现的磁感应 强度B与磁场强度H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另一种表征永磁材料 内在磁性能的曲线。 由铁磁学理论可知,在真空中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间 的关系为
8
上式表明,磁性材料在外磁场作用下被磁化后大大加强 了磁场。这时磁感应强度B含有两个分量,一部分是与真空 中一样的分量,另一部分是由磁性材料磁化后产生的分量。 后一部分是物质磁化后内在的磁感应强度,称为内禀磁 感应强度Bi,又称磁极比强度,J。描述内禀磁感应强度Bi(J) 与磁场强度H关系的曲线称为内禀退磁曲线,简称内禀曲线。
第四章材料的传导性和磁性(二)PPT课件

磁性材料分类:
(1)顺磁性:x>0, 如铝
(2)抗磁性x<0原子自旋反向排列
(3)铁磁性:原子自旋同向排列.磁畴内部自旋自发磁化. 原子自旋反向大小不同-亚铁磁性
角动量量子化:
n l=0,…n-1
角动量量子数:-l,…0…l;单位 h/2
自旋量子数s
一、原子的磁性
原子磁矩来源于未填满的那些壳层中的电子
• 用变化后的电子排布分别对各电子轨道和自旋求和,也可得总角 动量,进而得到晶体的总磁动量。
• 对于 3 d 过渡元素,晶体场对强烈影响使轨道角动量消失,只有 电子的自旋对晶体磁性有贡献。
• 对于 4f 的稀土元素,由于 4f 电子处于内层轨道,不受晶体场的 影响,轨道角动量依然起作用,使表现出磁的各向异性。
3)原子核的磁性和穆斯堡尔效应
N rNh2M 0eh • 原子核的磁矩单位为核玻尔磁子
4.6 原子间的磁相互作用
一、交换关联作用
中心问题:原子自旋排列产生的原子磁矩如何相互作用?对磁性起源的意义。
自旋矢量 S1,S2 H 2JS1 •S2
J 海森堡交换积; 分
H邻近原子的两个电交子换的能
理解要点:
材料物理导论
第四章:材料的传导性和磁性(二)
2009 年 2 月
§1.4 磁性
4、磁 性
(0)磁现象
• 在磁性材料上增加正 向磁场,会被磁化;
• 退去磁场,材料会留 的剩磁;
• 反向增加磁场,剩磁 才会消失。
• 材料磁的来源是什么?
材料的传导性和磁性(二)
磁致回线
4.4 磁性
0.基本概念回顾:
磁化强度 M H
原子总能最低。电子排布好后,分别对各电子轨道和自旋求和,
某种材料的磁性能研究

某种材料的磁性能研究材料科学是一个涉及物质性质、结构和性能的研究领域,它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磁材料则是材料科学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
磁材料广泛应用于能源、信息技术、医疗等领域,因此对于磁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磁性能的定义及表征方法磁性是指材料在外加磁场下所表现出的反应。
磁性能是对材料磁性特征的综合评价。
一般来说,磁性能可以反映材料的磁饱和强度、剩余磁感应强度、磁滞回线、矫顽力等方面的特性。
在磁性能的研究中,磁滞回线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是描述磁化行为的重要特征。
磁滞回线通常用霍尔斯特磁图仪进行测量。
磁滞回线通常呈现出“八”字形,其形状与材料类型相关。
二、磁性能研究的方法目前,磁性能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磁化曲线测量、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等。
其中,磁化曲线测量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它可以测量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磁感应强度,并计算出磁性能的各种参数。
另外,也有一些新的方法被用于磁性能研究,如自旋极化和自发磁化测量等。
自旋极化测量可以确定磁性材料的磁矩,而自发磁化测量则可以测量磁性材料的反铁磁或铁磁性质。
三、某种材料磁性能的研究在磁性材料中,氧化铁磁性材料是常见的一种。
氧化铁磁性材料具有很好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剩余磁感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磁记录和磁存储领域。
但是,氧化铁磁性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如氧化铁磁性材料磁滞回线形状不理想、磁易化性能较差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在氧化铁磁性材料中引入了新的元素,并在其表面涂覆不同的薄膜,在磁性能改性方面开辟了新的途径。
最近,研究人员使用电子束沉积技术制备了一种铁系氧化物CuFeO2。
通过对CuFeO2的磁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磁性能。
其中,CuFeO2的磁矩随着温度的变化呈现出非线性关系,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种非线性关系是由于对称性破缺引起的。
四、结语磁性能是磁材料的重要特性之一,对于材料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04第四章磁与电磁感应要点

4.1磁感应强度和磁通一、教学目标1、了解磁场、磁感线的概念。
2、了解载流体与线圈产生的磁场。
3、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性质的物理量,建立磁感强度的基本概念。
难点:建立磁感强度的基本概念。
三、教具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针形磁铁;通电直导线;通电线圈;通电螺线管。
电化教学设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I.导入复习电场,为用类比法建立磁感应强度概念作准备。
提问:电场的基本特性是什么?(对其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
)空间有点电场Q建立的电场,如在其中的A点放一个检验电荷qi,受电场力Fi,如改放电荷q2,受电场力F2,则旦与旦有何关系,说明什么?(比值q i q2为包量,反映场的性质,叫电场强度。
)II.新课一、磁体与磁感线(复习巩固旧知识,扩充学习新知识)提问一:同学们在初中的学习中都了解到了哪些关丁磁体、磁场的知识啊?答:略。
归纳明确基本概念:某些物体具有吸引铁、锐、钻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常见的磁体有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和针形磁铁。
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极。
分别是南极,用 S 表示;北 极,用N 表示。
1、 磁场提问二:两个磁体相互接近时,它们之间的作用遵循什么规律? 答: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观察:同名磁极,异名磁极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加深感性认识. 提问三: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发生的? 答: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同过磁场发生的。
提问四:只有磁铁可以产生磁场吗? 答:电流也可以产生磁场。
明确概念:磁极之间的作用力是通过磁极周围的磁场传递的。
在磁力作用的 空间,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叫 磁场。
学生讨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 场。
电场和磁场一样都是一种物质。
2、 磁感线设问:电场分布可以用电力线来描述,那么磁场如何描述呢? 观察:如图1条形磁铁周围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所指的方向是不同的.说明:磁场中各点有不同的磁场方向. 设问: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如何判定呢? 将一个小磁针放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 时,北极N 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设问:如何形象地描写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 向?正像电场中可以利用电力线来形象地描写各点的电场方向一样,在磁场中可以利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写各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是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有方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上,每点的曲线方向,亦即 该点的切线方向都有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 ® ®® ____ _® ■■ZZZJ® @ ®图1磁感线的特性:(1) 磁场的强弱可用磁感线的疏密表 示,磁感线密的地方磁场强;疏的 地方磁场弱。
物理性能复习题2014

物理性能复习题第一章 材料的电学性能1.简述金属材料电阻率与温度关系。
(正常,反常,铁磁性反常) 2.冷加工对金属材料电阻率的影响及其原因和消除方法。
3.合金有序化对电阻率的影响与原因。
4.超导体特性和评价指标。
5.铂线300K 时电阻率为1×10-7Ω·m ,假设铂线成分为理想纯。
试求1000K 时的电阻率。
6.试说明用电阻法研究金属的晶体缺陷(冷加工或高温淬火)时为什么电阻测量要在低温下进行? 7. 试评述下列建议:因为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且能够在铝中固溶一定的数量,为何不用银实施固溶强化,以供高压输电线使用?(1)这个建议是否正确;(2)阐述一下你想达到上述目的的方法及优势。
8. P95,N11-139.实验测出离子型电导体的电导率与温度的相关数据,经数学回归分析得出关系式为:TB A 1lg +=σ (1) 试求在测量温度范围内的电导活化能表达式。
(2) 若给定T 1=500K ,σ1=10-9(1).-ΩcmT 2=1000K ,σ2=10-6(1).-Ωcm计算电导活化能的值。
10. 本征半导体中,从价带激发至导带的电子和价带产生的空穴参与电导。
激发的电子数n 可近似表示为:)2/ex p(kT E N n g -=式中N 为状态密度,k 为波尔兹曼常数,T 为绝对温度。
试回答以下问题:(1)设N=1023cm -3时, Si(Eg=1.1eV),TiO 2(Eg=3.0eV)在室温(20℃)和500℃时所激发的电子数(cm -3)各是多少:(2)半导体的电导率σ(Ω-1.cm -1)可表示为μσne =式中n 为载流子浓度(cm -3),e 为载流子电荷(电荷1.6*10-19C ),μ为迁移率(cm 2.V -1.s -1)当电子(e )和空穴(h )同时为载流子时,h h e e e n e n μμσ+=假定Si 的迁移率μe=1450(cm 2.V -1.s -1),μh=500(cm 2.V -1.s -1),且不随温度变化。
材料的磁性能与磁性功能材料幻灯片PPT

磁畴壁示意图
居里温度:对于所有的磁性材料来说,并不是在任何温
度下都具有磁性。一般地,磁性材料具有一个临界温度 Tc,在这个温度以上,由于高温下原子的剧烈热运动, 原子磁矩的排列是混乱无序的。在此温度以下,原子磁 矩排列整齐,产生自发磁化,物体变成铁磁性的。
应用举例:〔电饭煲的控制〕
磁学根本概念:
材料的磁性能与磁性功能 材料幻灯片PPT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磁学初步认识:
• 磁学现象的两个根本命题:
3、铁磁体,χ为很大的正数,在较弱磁场作用下可 以产生很大的磁化强度,如铁、钴、镍。
4、亚铁磁体,χ处于铁磁体与顺磁体之间,即通常 所说的磁铁矿、铁氧体等。
5、反铁磁体, χ为小正数,高于某一温度时其行为 与顺磁体相似,低于某一温度磁化率与磁场的取向有 关。
铁磁性材料 M
亚铁磁性材料
顺铁性材料 反铁磁性材料 H
• 1 磁及磁现象的根源是电流,或者说是电 荷 的运动。
• 2 所有的物质都是磁性体
电流(或运动电荷)
磁场 电流(或运动电荷)
安培分子电流学说: 组成磁铁的每个分子都具有一个小的分 子电流,经过磁化的磁铁其小分子电流 都定向规那么排列。
现代科学认为物质的磁性来源于组成物质中 原子的磁性: 1 原子中外层电子的轨道磁矩 2 电子的自旋磁矩 3 原子核的核磁矩
抗铁磁性材料
五种磁体的磁化曲线示意图
磁饱和性
磁性物质因磁化产生的磁场是不会无限制增加的,当 外磁场(或鼓励磁场的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全部 磁畴都会转向与外场方向一致。这时的磁感应强度将 到达饱和值。
铁磁材料的磁性能

铁磁材料的磁性能铁磁材料是重要的电磁材料,它对于电子、电气和电机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铁磁材料的主要特征是其拥有很强的磁性能。
因此,对铁磁材料的磁性能的研究与利用,有助于深入认识铁磁材料的结构特性,为进一步开发高效利用铁磁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铁磁材料的磁性能取决于它的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
它的物理结构包括晶格结构和局部结构,其中,晶格结构中的磁矩具有自发性,局部结构中的磁矩可以由外界的磁场而产生。
此外,铁磁材料的磁性能还受化学因素的影响,包括原子排列、原子间距离、剩余换热熵及电子自旋等。
铁磁材料的磁性能是由它的结构决定的。
它由晶格层次及其交叉层次之间的磁矩而构成,在晶体结构中,磁矩呈现出一种空间构型,即铁磁性的晶格极化,从而表现出磁性能的空间分布特征。
磁性能的特征,包括晶体的可饱和磁通密度、空间分布的磁场强度、晶体的磁滞回线、单位面积磁矩及铁磁吸收率等特性。
铁磁材料拥有硬磁性和软磁性两种磁性类型。
硬磁性材料具有超强的磁矩稳定性,其磁性能受原子层次构型的影响,稳定性也很高。
软磁性材料虽有较弱的磁矩稳定性,但其磁性能也受原子层次构型的影响,可以轻易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改变其磁性能。
研究表明,铁磁材料的磁性能大多受晶格结构的影响,包括晶格参数如晶格常数、自旋结构参数,以及铁磁晶粒的大小等。
晶格参数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铁磁材料的磁性能。
比如,当晶格常数变小时,铁磁材料的磁性能将得到增强;当自旋结构参数发生改变时,铁磁材料将由热磁变为冷磁。
同时,铁磁材料的晶粒尺寸大小也会影响它的磁性能,当晶粒尺寸变大时,铁磁材料的磁性能也会增强。
另外,铁磁材料的磁性能也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电子自旋等。
当温度升高时,铁磁材料的磁性能会被抑制;当压力增大时,铁磁材料的磁性能也会被抑制;当电子自旋发生变化时,铁磁材料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磁性能。
综上所述,铁磁材料是重要的电磁材料,它的磁性能取决于其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将其中的晶格参数、自旋结构参数和晶粒尺寸进行改变,可以改变铁磁材料的磁性能,同时,外界条件的变化也会影响铁磁材料的磁性能,因此,在开发利用铁磁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外界条件的影响。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四章 第二节 电流的磁效应华东师大版知识精讲

初二自然科学第四章 第二节 电流的磁效应华东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 第四章 磁 第一节 磁现象第二节 电流的磁效应[教学目标]1. 知道磁性、磁体、磁极概念。
2. 知道磁体南北极的命名原因。
3. 知道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4. 了解磁场。
5. 会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6. 了解地磁场。
7. 知道电流的磁场。
8. 掌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9. 了解电磁铁。
[重点]1. 磁现象相关概念;2.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难点]磁场、磁感线[主要内容]1. 磁性、磁体、磁极磁性:物体具有吸引铁、镍等物质的性质。
(铁质体、磁体吸一元硬币)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天然磁石、人造磁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
(1)成对出现;(2)一般在磁体两端;(3)二极的性质不一样,一端叫南极(S 极),另一端叫北极(N 极),南北极是如何定义的?2. 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体间:同名磁极电荷间:同种电荷)二物体相互排斥(2磁极与铁质体磁体间带电体和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电荷间二物体相互吸引(3)如下图,二个外形相同的磁体和钢棒,放置成“T”字型。
相吸:A是钢棒,B是磁体不相吸:A是磁体,B是钢棒3. 磁场、磁感线(1)磁体周围的空间与其它空间不一样。
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磁场。
(2)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真实存在的,可用磁感线来表示。
(3)磁感线:用来描述、表示磁场的虚线。
磁感线有下列特点:a. 磁场中并不存在这样的“线”,是虚拟的。
b. 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磁体内部磁感线是从S极到N极。
c. 磁感线不交叉,是封闭的曲线。
d. 磁感线密集的地方,磁场强;磁感线稀疏的地方,磁场弱。
e. 磁感线有方向,小磁针北极在磁场某处的指向(所受的力的方向)就是该处磁感线(磁场)的方向。
f. 小磁针北极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磁感线一致;小磁针南极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磁感线相反。
(4)常见磁体的磁场a. 条形磁体的磁场b. 蹄形磁体的磁场c. 异名磁极间的磁场d. 同名磁极间的磁场4. 地磁场(1)地球是个大磁体(但磁性较弱),地球周围的磁场叫地磁场。
铁磁学PPT课件-能带磁性

p
3n0
2 B
2kTF 0
m* m
在有限温度下
p
3n0 B2
2kTF 0
[1 2
12
( T )2 ] m* TF 0 m
2 传导电子抗磁性
自由电子在空间运动,受磁场作用改变运动方向,绕磁
场方向进动,产生与磁场方向相反的磁矩。
在磁场中传导电子的哈密顿量为:
H
解此方程,得能量本征值为
1 2m
(
p
N (E)dE 1
可求得
EF
2
EF 0[1 12
EF
0
[1
2
12
( kT EF 0 T ( TF 0
)2 ] )2 ]
EF 0 k TF 0
Fermi能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但由于TF0 ~ (104 105 )K, Fermi能的实际变化很小
4.2 自由电子的顺磁性和抗磁性
1 自由电子顺磁性(泡利顺磁性)
2
Vm
23
2mE dE N (E)VdE
其中N ( E)
1
2
2
(
2m 2
)3
/
2
E
是能量为E时单位体积的状态密度。与E 的关系 是一个抛物线。
电子 在能带中分布与温度的变化关系遵从Fermi-Dirac统计,即
在温度T,处于能量为E的状态的几率为
1 f (E) e(EEF )/kT 1
T 0K时, E EF 0
金属中的某些电子不再是束缚于个别原子,而是在整个固体中运动, 称为巡游电子。这些电子不再具有明显分立的能级,而是形成能量连 续分布的能带。
一般金属:如碱金属除去价电子(S电子)外,正离子实是由满壳层 组成的,故情况简单。(顺磁性)
永磁材料的性能和选用方案

1.4.4 时间稳定性 永磁材料充磁以后在通常的环境条件下,即使不受周围
环境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其磁性能也会随时间而变化, 通常以一定尺寸形状的样品的开路磁通随时间损失的百分比 来表示,叫做时间稳定性,或叫自然时效。研究表明,它与 材料的内禀矫顽力Hci和永磁体的尺寸比L/D有关。对永磁 材料而言,随时间的磁通损失与所经历时间的对数基本上成 线性关系,因此可以从较短时间的磁通损失来推算出长时间 的磁通损失,从而判断出永磁体的使用寿命。
23
3 铁氧体永磁材料
铁氧体永磁材料属于非金属永磁材料.在电机中常用的 有两种,钡铁氧体(BaO·6Fe2O3)和锶铁氧体(SrO·Fe2O3)。 它们的磁性能相差不多,而锶铁氧体的Hc值略高于钡铁氧体, 更适于在电机中使用。
铁氧体永磁的突出优点:价格低廉,不含稀土元素、钴、 镍等贵金属;制造工艺也较为简单;矫顽力较大,Hc为 128—320kA/m。抗去磁能力较强;密度小,只有4— 5.2g/cm3,质量较轻,退磁曲线接近于直线,或者说退磁 曲线的很大一部分接近直线,回复线基本上与退磁曲线曲直 线部分重合,可以不需要象铝镍钴永磁那样进行稳磁处理, 因而在电机中应用易为广泛,是目前电机中用量最大的永磁 材料。
不可逆损失又可分为不可恢复损失和可恢复损失。 前者是指永磁体重新充磁也不能复原的损失,一般是因 为较高的温度引起永磁体微结构的变化(如氧化)而造成 的。后者是指永磁体重新充磁后能复原的损失。
13
永磁材料的温度特性还可用居里温度和最高工作温度来 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磁性能逐步降低,升至某一温度时 ,磁化强度消失,该温度称为该永磁材料的居里温度,又称 居里点。
铝镍钴永磁的显著特点是温度系数小,α Br仅为-0.02 %K-1左右,因此,随着温度的改变磁性能变化很小,目前仍 被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类要求温度稳定性高的永磁电机中。
磁性材料 第4章 磁体中的能量

y
(一般设:K0=0)
[110]
x [100]:1=1,2=0,3=0 Fk=0
[110]:1=0,
2 3
1 2
[111]:
1 2 3
1 3
Fk
K1 4
Fk
K1 3
K2 27
立方晶系K1和K2不同取值范围对易磁化方向的影响。
这种磁晶各向异性可以通过沿单晶体不同晶体方向的实测磁化曲线的形状来 反映,沿不同晶向磁化,达到饱和磁化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
铁晶体的易磁轴是[100] 难磁化轴是[111]
注意:该图和姜书p215 相同图 的区别是已经改为SI单位制。
镍晶体的易磁轴是[111]
鈷晶体的易磁轴是[0001]
2. 磁晶各向异性能的表示
x
z
y
Ed
I
2 s
40
(
2 2
32 )
I
2 s
40
(112 )
I
2 s
40
sin2
x
y
单轴各向异性的表达式:EA=Kusin2 ,与Ed比较得: 对于薄板(xy面),退磁场系数:Nz=1 ,Nx=Ny=0
Ku
I
2 s
4
0
Ed
I
2 s
20
32
I
2 s
20
cos2
Ku
I
2 s
20
=0 ,垂直x-y面,能量最高; =/2 ,平行x-y面时能量最低。因而面内磁化是
第四章 磁性体中的能量
铁磁性物质中磁畴的形成与具 体的磁畴结构都与铁磁体内存在的 相互作用能量有关。
第四章 磁场与电磁感应

(1)导体向左运动时,导电回路中磁通将增加, 根据楞次定律判断,导体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是 B端为正,A端为负。用右手定则判断,结果相 同。
(2)设导体在 时间内左移距离为d则导电回路 中磁通的变化量为
BS Bld Bl t
所以感应电动势
Blv t e Blv t t
在电饭锅的底部中央装了一块磁铁和一块居里点 为105度的磁性材料。当锅里的水分干了以后, 食品的温度将从100度上升。当温度到达大约105 度时,由于被磁铁吸住的磁性材料的磁性消失, 磁铁就对它失去了吸力,这时磁铁和磁性材料之 间的弹簧就会把它们分开,同时带动电源开关被 断开,停止加热。
§4—5 电磁感应
§4—6 自感
一、自感现象
实验电路图 1
(2)实验演示
现象:
在闭合开关S的瞬间,灯1立刻正常发 光.而灯2却是逐渐从暗到明,要比灯1 迟一段时间正常发光.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 现象呢?
原因分析:
由于线圈L自身的磁通量增加,而产生了自 应电动势,这个感应电动势总是阻碍磁通量的 变化,即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变化,故通过与线 圈串联的灯泡的电流不能立即增大到最大值, 它的亮度只能慢慢增加。
从 BS ,可以
得 位面积的磁通,所以磁感应强度又称磁 通密度,用WB/㎡作为单位
B
,这表示磁感应强度等于穿过单 S
三、磁导率
不同的媒介质对磁场的影响不同,影响的 程度与媒介质的导磁性有关 磁导率就是用来表示媒介质的导磁性能的 物理量,用 表示,其单位为H/m 真空中的磁导率为 0 4 107 H / m 任一物质的磁导率与真空的磁导率的比值 称为相对磁导率
磁悬浮列车的基本原理就是磁极的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磁体与自身退磁场的相互作用能称为退磁场能
4.2.5 磁致伸缩与磁弹性能
磁致伸缩:铁磁体在磁场中磁化,因其形状和尺寸变化。
磁致伸缩系数:
l
l 0
l
0
正磁致伸缩 负磁致伸缩 饱和磁致伸缩系数:
磁致伸缩系数λs 10-6~10-3之间
单晶体磁致伸缩具有各向异性。
非取向多晶体的磁致伸缩等于不同取向晶粒的 磁致伸缩的平均值。
(4)磁化曲线极平缓地趋近 于水平线而达到饱和状态。
4.2 铁磁性和亚铁磁性材料的特性
4.2.1 磁化曲线
Bs Ms
起始磁导率:
lim i
H 0
B H
H 0
lim i
H 0
dB dH
❖ 相当于磁化曲线起始部分的斜率;
❖ 技术上规定在0.1-0.001Oe磁场的磁导率为µi ; ❖ 软磁材料作为磁传感时的重要技术参量。
反铁磁性物质磁化率与温度关系
以氧化锰(MnO)为例,它是离子型陶瓷材料,由Mn2+和O2-离 子组成。
➢ O2-离子没有净磁矩,因为 其电子的自旋磁矩和轨道 磁矩全都对消了;
➢ Mn2+离子有未成对3d 电子 贡献的净磁矩。
在MnO晶体结构中,相邻Mn2+离子的磁矩都成反向平行 排列,结果磁矩相互对消,整个固体材料的总磁矩为零。
立方晶体平均 磁致伸缩系数:
2
s
110
3 s
111
s
5
体积磁致伸缩系数
设铁磁本原来的体积为Vo,磁化后体积为V,体积的
相对变化为
(V V0 ) /V0
体积磁致伸缩系数
➢ 除因瓦合金以外,一般铁磁体的ω在10-8~10-10,
很小,可忽略;
➢ 磁化场小于饱和磁化场Hs时,只有线磁致伸缩。
α –Mn ,Cr,NiO,MnO
4.1.3 原子本征磁矩、顺磁性和抗磁性
1、原子本征磁矩 材料的磁性来源:原子磁矩
电子轨道磁矩
原子磁矩 电子自旋磁矩
原子核磁矩 对于物质中的分子,任一个电子都同时参与环绕原子核的 轨道运动和电子本身的自旋,这两种运动都能产生磁效应。
电子轨道磁矩
m iS e( )r2 e L
磁性材料的磁导率定义为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之比: μ=B/H
μ0 : 真空磁导率,4π×10-7 H/m ; μ: 绝对磁导率, μr: 相对磁导率 μr =μ/μ0
磁化率定义为磁化强度与磁场强度之比,表示介质在磁场
中被磁化的程度。
单位体积磁化率 摩尔质量磁化率 单位质量磁化率
χ= M/H χA= χV χd= χ/d
M m ml 方向:由S→N极
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磁矩m所受的力矩为:
T
m
B
静磁能:磁矩与外磁场的作用能。
U
m
B
3、磁化强度M
磁体单位体积中微观磁矩的向量和.
M=∑m / V (A/m)
➢设一个宏观磁体由许多具有固有磁矩的原子组 成,当原子磁矩紊乱排列时,宏观磁体对外不显 示磁性。
居里点以上Fe、Co、Ni。 Li、Na、K、Ti、Al
4.2 铁磁性和亚铁磁性材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性
4.2.1 磁化曲线
(1) B随H呈线性地缓慢增
长,可逆畴壁移动过程。
(2) B随H急剧增长,不可
逆畴壁移动过程的巴克豪森 (Barkhausen)跳跃。
(3)B的增长趋于缓慢。磁 畴的磁化矢量已转到最接近H 方向,B的增长主要靠可逆转 动过程来实现。
χ×105
0 0.04 26 2.2 0.72 0.19 -2.9 -2.6 -1.0 -2.1 -1.8 -1.4
4.1.2 磁性物质分类
根据物质的磁化率,可把物质的磁性大致分为五类:
M
铁磁性材料
1、抗磁体:磁化率χ为甚小的负数, 大约在10-6量级。
亚铁磁性材料
“经典”抗磁体:磁化率与温度无 关 Au、Ag、Cu、Hg、Zn
惰性气体: 离子型固体:NaCl Na+ Cl共价键:C Si Ge P S 大部分有机物 部分金属
3、顺磁性 来源于原子的固有磁矩。
产生顺磁性的条件是原子的固有磁矩不为零
(1)具有奇数个电子的原子或点缺陷 (2)内壳层未被填满的原子或离子。例如过渡
族金属和稀土族金属。
大多数物质属于顺磁性物质。 例如:室温下的稀土金属
➢在外磁场作用下当原子磁矩同向平行排列时, 宏观磁体对外显示磁性最强,这种现象称为材料 被磁化。
4、磁感应强度(磁通密度) 磁体中单位面积中通过的磁力线数。 单位: T (特斯拉) B =μ0 M +μ0 H= μ0 (M + H)
材料的磁感应强度由两部分叠加而成: ➢自由空间磁场(在物质内部的外磁场);������ ➢材料由于磁化引起的附加磁场。
A为负值的元素可通过合金化, 改变点阵常数,使A>0 。
温度对铁磁性的影响
当温度升高时原子 间距加大,降低了 交换作用。
热运动不断破坏原子 磁矩的规则取向。
自发磁化强度降低
温度高于居里温度时, 完全破坏了原子磁矩 的规则取向,铁磁性 变为顺磁性。
2、反铁磁性与亚铁磁性 反铁磁性: A<0,原子磁矩反向平行排列是能量最 低。相邻原子磁矩相等,由于原子磁矩反向平行排列自 发磁化强度等于零。
e
2
2m
ω:电子绕核运动的角速度 L :电子轨道运动角动量的大小
电子轨道磁矩在外磁场方向上的投影满足量子化条件:
m m
ez
lB
μB:波尔磁子,9.273×10-24J/T
电子自旋磁矩 mSZ=±μB
符号取决于电子自旋方向
2、抗磁性 抗磁性来源于电子轨道运动。
所有物质均有抗磁性。
凡是电子壳层被填满了的物质均属于抗磁性物质。
A:交换积分常数 θ:相邻原子磁矩夹角
A> 0 :相邻原子磁矩排列相同,从而实现自发磁化; A=0 :相邻原子磁矩排列紊乱,为顺磁; A< 0:相邻原子磁矩反向排列。
A> 0
A=0
A< 0
交换积分常数的影响因素
➢电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
➢原子核之间的距离。
只有当原子核之间的距离Rab (点 阵常数)与参加交换作用的电子距 核的距离(电子壳层半径)r之比大 于3时,A为正。
H
S
N
Hd
铁磁体的退磁场
当铁磁体表面出现磁极后, 除在铁磁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外, 在铁磁体内部也产生磁场,这一 磁场与铁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反, 起到退磁作用,称为退磁场。
Hd NM
N:退磁因子与铁磁体形状有关。
❖ 退磁场与磁化强度成正比; ❖ 退磁场与铁磁体形状有关; ❖ 负号表示退磁场方向与磁化强度相反。
磁弹性能:物体在磁化时要伸长(收缩),若受到限 制,则在物体内部产生压应力(拉应力)。这样物体 内部将产生弹性能,称为磁弹性能。
对于多晶体,单位体积内的磁弹性能:
E
3
2s
sin 2
4.3 磁性材料的自发磁化与技术磁化
1907年,法国, 外斯,铁磁性假说
铁磁物质内部存在很强的“分子场”,在“分子场” 的作用下,原子磁矩趋向于平行排列,即自发磁化 至饱和,称为自发磁化; 铁磁体自发磁化分成若干个小区域(磁畴),由于 各区域磁化方向不一致,其磁性彼此相互抵消,所 以大块磁体对外不显示磁性。
第四章 材料的磁性能
4.1 磁学基本量及磁性分类 4.2 铁磁性和亚铁磁性材料的特性 4.3 磁性材料的自发磁化和技术磁化 4.4 磁性材料的动态特性 4.5 磁性材料 4.6 信息存储磁性材料 4.7 磁性测量与应用
精密合金牌号
(1)精密合金牌号采用阿拉伯数字与汉语拼音字母相结合 的方法表示。
(2)以字母“J”(“精”字汉语拼音“jing"的第一个字母)
亚铁磁性 由磁矩大小不同的两种离子或原子构成,向同磁性 的离子磁矩平行排列,不同磁性的离子磁矩反向平 行排列。由于两种磁矩不等,反向平行的磁矩不能 相互抵消,表现为宏观磁矩,这就是亚铁磁性。
具有亚铁磁性的物质大部分是金属氧化物。
以立方铁氧体为例说明亚铁磁性的本质
• 立方铁氧体的化学式MFe2O4,其中的M为某种金属元 素
➢ 磁极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 当两磁极的强度为m1和m2时,且距离为r时,磁极间的
作用力为
F
k
m1m2 r2
m1 、m2 :wb (韦伯)
k 1
40
0 4 107 H m
H Wb A
2、磁距
一环形电流的磁矩定义为:
m IS
m方向:右手定则
一根长为l (m),极强为m (wb)的棒状磁铁产生的磁矩。
➢正常顺磁体:
1 T
顺磁性材料 反铁磁性材料
H
抗磁性材料
Pt、Pd、稀土金属 ➢反常顺磁体:磁化率与温度无关
Li、Na、K、Rb
4.1.2 磁性物质分类
根据物质的磁化率,可把物质的磁性大致分为五类:
M
铁磁性材料
3、铁磁体: χ位很大的正数,与
亚铁磁性材料
磁场呈非线性关系。在较弱的磁场
下,能产生很大的磁化强度。
顺磁性材料 反铁磁性材料
反常抗磁体:磁化率随温度变化, 且大小是前者的10~100倍。
H
抗磁性材料
Bi、Ga、 Sb 、 Sn 、In
4.1.2 磁性物质分类
根据物质的磁化率,可把物质的磁性大致分为五类:
2、顺磁体:磁化率χ为正值,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