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扬州慢》 (1)
《扬州慢》教学设计一等奖
《扬州慢》教学设计一等奖《《扬州慢》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扬州慢》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宋词的特点。
2、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作品的风格。
3、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
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
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
《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
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
这对他在诗词艺术的发展上颇有影响。
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善书法,精音乐,在词坛上属婉约派。
他主张严谨的格律和章法,反对油腔滑调,不写淫词秽语;在文学上刻意求工而不流于浮艳轻靡,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他屡试不中,没有做过官,一生过着清客生活。
正因为他托身权贵门下,生活闲适,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相脱离,以致视野不阔,情调低沉,这在他的诗词中有明显的反映。
著有《白石道人诗集》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
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
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留有《白石词》,其中有十七首附有旁谱,这是宋词中仅存的乐谱。
姜夔《扬州慢》35877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名句赏析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好在哪里?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所写是明月当空, 萧笙聒耳,何等热闹,而姜词所写却是冷月浸在冬至日的水里, 寂静无声,何等冷清。通过对比反衬,把“黍离之悲”渲染的 愈加浓烈。
月亮本就“无声”,也无所谓冷暖。但词人移情于物, 刻画了一个疏淡清冷、凄寂萧条的意境:一轮凄冷的孤月 悄然无声地倒映在动荡的水波之中。月仿佛像一位见证人一样, 见证了扬州城曾经的繁华也见证了如今的衰败。
名句赏析
4.“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难生”好在哪里?
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 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真有点儿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词人借此曲折地 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
下阕虚拟设想 拟想1: 杜郎俊赏,难赋深情 拟想 2:桥月仍在,玉人已无 拟想3: 花开依旧,人事全非
主要内容及鉴赏要点
劫后萧 条景象
比 对
扬州
昔日:名都、佳处
春风十里
今日:荠麦青青
正面渲染
黄昏、清角
侧面烘托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杜郎重到须惊 冷月无声 红药为谁生
《黍离》之悲
淮左名都,
杜郎俊赏,
姜夔
扬州慢
竹西佳处,
算而今、
解鞍少驻初程。 重到须惊。
过春风十里, 纵豆蔻词工,
尽荠麦青青。 青楼梦好,
自胡马窥江去后, 难赋深情。
废池乔木,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扬州慢》上课课件
空格。
《扬州慢》写的是姜夔在( )(时间)经过( )(地点),看见(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黄昏时分又听见(
),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创作了这首词
。他的叔岳父肖德藻认为这首词有(
)的悲痛之情。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创作了这首词
。他的叔岳父肖德藻认为这首词有(
)的悲痛之情。
杜牧《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初读明大意
大声朗读词前小序和词作,疏通文意,并简略地概括这首词的大意,填充下列
)(时间)经过( )(地点),看见( ),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创作了这首词
。他的叔岳父肖德藻认为这首词有(
)的悲痛之情。
杜牧《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初读明大意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1大空1声格2朗。9读年词,前小金序和兵词作渡,疏过通淮文意河,并占简略领地概扬括州这首,词的将大意全,城填充劫下列掠 一空《)。扬,州黄1慢昏1》时6写分1的又年是听姜见,夔(在金(主完)),颜(心时潮亮间澎)亲湃经,过帅感(慨6万0千万),(于兵地是点马创)作,大了看这见举首(词南 侵,。攻他的占叔岳扬父肖州德藻后认,为这又首词在有(瓜州望)江的悲亭痛之对情。部下说:
)的悲痛之情。
李绅《宿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
帆樯近斗牛。”
王建《夜看扬州市》:
《扬州慢》(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4.2 《扬州慢》(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扬州慢》教学设计①《扬州慢》写的是劫后孤城,聚焦于扬州今昔盛衰的对比,词人一面描摹眼前景象,一面想象杜牧重游故地的震惊和悲哀,强化了兵火劫后的沉痛心情。
②学习这首诗歌的时候,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另一面要注意品味诗歌的声韵之美。
1.了解姜夔的生平及其作品,把握本词的写作背景。
2.通过诵读、想象等方法来鉴赏名句从而体会黍离之悲。
3.理解本词对比、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用典等表达技巧。
4.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忧国伤时、抚今追昔的哀思。
通过鉴赏理解黍离之悲。
情景导入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
到了唐朝,扬州更是美丽繁华,让人醉生梦死。
李白就有“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而杜牧更是两度在扬州生活。
翻开杜牧的诗集,最亮丽、最受人喜欢的是描写扬州的;可以说,杜牧传播了扬州的美名,扬州成就了杜牧的诗名。
三百年后,又一文人路过此地,扬州还一如从前吗?他眼中的扬州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姜夔的《扬州慢》。
环节一:知人论世1.了解姜夔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后寓居武康(今浙江德清)。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早年随父宦游,居汉阳。
后过着游士式的生活,屡试不第,布衣终身。
姜夔为人清高,不汲汲于功名,一生困顿;以诗词、音乐及书法与人交往,借此谋取生计。
其书法精湛,诗负盛名,尤以词著称。
词作或感慨时世、抒写恋情,或写景咏物、记述交游。
琢句精工,韵律谐婉,格调高旷,寄意幽邃,艺术造诣较高。
有“词中之圣”之称,与辛弃疾、吴文英分鼎南宋词坛。
开创了风雅词派,即格律派,对于南宋后期词坛的格律化有巨大的影响。
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白石道人歌曲》等书传世。
2.相关背景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当时作者21岁。
2《扬州慢》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2《扬州慢》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高中语文《扬州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背诵词作,通过揣摩语言理解词人的悲情。
2.学习本文中对比、虚实结合、用典、情景交融等写作手法。
3.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一、情景导入同样是江南名城,当柳永路过杭州时,他书写了江南秋色如染,烟柳画桥下水天一色,风帘翠幕里十万人家,描绘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杭州在柳永的笔下有声有色,有韵有味。
当21岁的姜夔经过扬州时,看到的又是怎样的情景?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呢?一起欣赏《扬州慢》。
二、预习反馈1.作家作品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
南宋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一生未入仕途,漂泊江湖,依人作客,却绝不谄媚逢迎侯门。
工诗词、善书法、精音律。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姜夔与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等为文字交,诗词皆卓然成家。
词风清丽典雅,以冷香幽韵和瘦骨逸神独擅胜场,为清代浙派词人所尊奉。
他深谙音律,集中十七首自度曲,都旁缀音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代词乐资料。
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2.写作背景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扬州成为南北交通枢纽,商贾往来,文人荟萃。
然而到了南宋,金兵屡屡南侵,而扬州因地处南北交通要道而屡遭战乱。
故有辛弃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之说。
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军突袭扬州,迫使宋高宗狼狈难逃,后由“绍兴和议”,双方停战。
绍兴三十一年(1161),完颜亮撕毁和议,率军大举南侵,扬州再遭焚掠,元气大伤。
1163,南宋遭符离之败。
1176年,年仅二十出头的姜夔经过扬州,眼见这座过去繁华无比的都市如今破败不堪,感慨万千,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扬州慢》。
三、知识讲授任务一:阅读小序并思考: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提示】写作时间:淳熙丙申至日。
姜夔《扬州慢》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姜夔《扬州慢》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2. 理解诗歌表达的主题和情感;3.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并学会欣赏和朗读诗歌;4.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诗歌的主题和情感;2. 诗歌的结构和表达方式;3.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姜夔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起学生对于《扬州慢》的兴趣。
2. 学习诗歌内容(20分钟)分段阐释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 分析诗歌结构(15分钟)分析诗歌的句式、修辞手法和韵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4. 欣赏和朗读(15分钟)请学生逐句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和节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文学鉴赏(20分钟)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歌的意义和价值,启发学生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6. 创作练习(20分钟)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或诗歌,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7.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和欣赏诗歌。
四、学生作业1. 完成创作练习,撰写一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或诗歌;2. 阅读并理解姜夔其他诗歌作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姜夔的《扬州慢》展开,通过分析诗歌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创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
教师还应及时给予学生的作业反馈,帮助他们做出进一步的提升。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扬州慢》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扬州慢》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扬州慢》教学目标:1.诵读、想象,感受词作意境、领会词作内涵、理解《黍离》之悲。
2.了解词作中运用的艺术手法,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抚今追昔的哀思。
学情分析:学生为高二年级文科班学生,语文素养一般。
通过本学期诗歌鉴赏单元学习与训练,学生初步了解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能够理解诗歌中意象的概念,但自主性不强,需要老师多加点拨、引导,调动积极性与想象力。
重点难点:1.诵读、想象,感受词作意境、领会词作内涵、理解《黍离》之悲。
2.了解词作中运用的艺术手法,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抚今追昔的哀思。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欲望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曾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诗句;另一位唐代诗人徐凝也曾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吟诵。
看来扬州自古繁华,更是诗人笔端的常客,今天我们就随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扬州慢》一起走进唐代500年后的扬州。
活动2【讲授】初读感知基础积累1.初读课文,疏通文句指导诵读2.预习展示(1)积累重点字词:维扬霁弥望顾怆然度少驻乔郎算纵赋念(2)词前小序有何作用:师生合作明确:交代时间、地点、见闻、创作缘由、他人评价等内容。
活动3【活动】置身诗境吟咏诗韵听读名家朗诵录音,学习该词朗诵技巧:题为《扬州慢》, 吐字要慢,停顿要长,要读得沉着,荡气回肠。
活动4【活动】小组活动合作探究1.扬州是一座怎样的城?试以一个字概括特点?特点是怎么反映出来的?明确: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二十四桥、无声冷月、桥边红药)等。
词人“解鞍少驻初程”,站在扬州城边,看到了青青的荠麦、废旧的城池、高大的树木、孤独的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寂寞的芍药,听到了寒气中传来的凄清的号角声。
一个“空城”,营造出了凄清的氛围,结住上片,领起下片,实为全词词眼。
2.词人心中的扬州又是怎样的?作者借助什么表现昔日扬州的?学生代表作答,教师相机点拨,明确:“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等。
2《扬州慢》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2《扬州慢》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州慢》教案学习目标1、挖掘本词悲怆凄凉情感的具体内容。
2、学习本文中借景抒情、对比、虚实结合、用典等写作手法。
3、体会词中“黍离之悲"和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1、挖掘本词悲怆凄凉情感的具体内容。
2、学习本文中借景抒情、对比、虚实结合、用典等写作手法。
3、体会词中“黍离之悲”和家国情怀。
一、课前预习(一)题解1.扬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自古天下闻名。
瘦西湖,大明寺,茱萸湾,纵有无数美景令人心生向往,流连忘返,都抵不过扬州的月亮。
扬州月亮有多美?“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只为一睹扬州月亮的风采,连隋炀帝都“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架六龙"。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令人生出多少如痴如醉的想象。
2.慢“慢"指慢曲。
这首词是一首慢词。
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一般比较长,同长调一样在91字以上。
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词牌词题是统一的。
《扬州慢》既是词调(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后来只被用作词谱,就与词的内容无关了。
(二)作者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词人。
一生漫游各地,到处依人作客。
政治上困顿、失意,屡试不中,未能做官,最后在贫困交迫中死于杭州西湖之畔。
一生好学、好客、好藏书。
擅长诗词,精通音律,能自制新声,还工于书法,精于鉴赏,是个多才多艺之人。
其词多写景咏物,记述客游,是南宋后期婉约派的代表作家。
词尤负盛名。
词多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
(三)背景介绍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
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地。
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
晚唐大诗人杜牧一生挚爱扬州,曾在此流连十年之久,这里有他无数的浪漫回忆,留下他无数的动人诗篇。
2《扬州慢》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1
2《扬州慢》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州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词作,抓住词眼“空城”,分析词作中的各个意象。
2.在全面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掌握对比、衬托等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3.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怀古伤今、感时伤事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1.对比扬州的今昔变化,深刻体会黍离之悲。
2.学生自主鉴赏优美词句,全面把握词作在炼字、修辞、情感方面的特色。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清代诗人赵翼曾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品无不承载着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
虽历经千载,却永不褪色。
其中,《扬州慢》就是这样的一首词。
二、略读序言1.大家首先看看这首词和我们学过的一般的词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不同明确:这首词有一段序言。
2.序言用记叙的方式交代时、地、人、事等具体信息,诗词用描写、抒情的方式表现眼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感,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请大家齐读词前小序,找出作者交代的创作信息。
时间:淳熙丙申至日地点:维扬环境特点:四顾萧条创作原因:予怀怆然,感慨今昔词的创作背景:南宋丙中年的冬至日,词人路过江南名城维扬,昔日繁华的城市已是四顾萧条,词人心中怆然,把万千感慨写进了名篇《扬州慢》。
3.这种感慨悲伤又被称为什么呢明确:黍离之悲三、初读词作1.学生自读全词,感受黍离之悲。
2.请学生范读本词,其他学生点评。
3.教师指导诵读,学生齐读本词。
三、黍离之悲(一)一悲眼前,叹空城1.面对扬州城,词人为何会生发出黍离之悲?请大家找出最能反映扬州今日情形的一个词。
明确:空。
结合作者的所见所闻具体谈谈扬州城“空”在何处。
“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二十四桥仍在”“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预设如下几个探究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A、“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尽)夸张地渲染出景物全非的面貌,“青青”特有的一种凄艳色彩,增强感染力。
《扬州慢》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 日之萧条。 抒写了诗人对于故国昔盛今衰的 感伤。”
高考链接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最后两联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
最后两联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
主要运用了想象(虚实相生)的 艺术手法,诗人送别友人,但是不写 眼前之事,而是想象分别后友人的愁 思。这样写更加拓展了表现空间,更 具艺术感染力,同时更加突出了诗人 与友人之间惜别的惆怅。
二、自主研修
《扬州慢》词前 小序交代了什么 内容?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时间
夜城暮,雪色则初渐四霁起顾, ,萧荠 戍条麦 角,弥 悲寒望 吟水。 。自入碧其,所 所见 闻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 写作
度此曲。
缘由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 他人
悲也。
评价
主题
对国 家昔 盛今 衰的 痛惜 伤感 之情
课堂小结:
许多年过去了,扬州城依旧固执地荒 凉在那里,二十四桥也依旧绵延着久远的 寂寞,桥下的河水清冷地流着,摇荡着旷 古的哀愁。只有桥边的红药,开了又谢, 谢了又开,像是在讲述着在河水中流淌的 那遥远而感伤的梦。
课后作业:
发挥想象力, 将《扬州慢》 改编成一篇 优美的散文。
扬 州 慢
骑腰 鹤缠 上十 扬万 州贯
,
二天 分下 无三 赖分 是明 扬月 州夜 。,
扬 州 富 庶 甲 天 下
《扬州慢》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
《扬州慢》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扬州慢》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1.2 教学内容诗歌原文解析诗歌创作背景介绍诗歌主题思想分析诗歌情感表达探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诗歌分析和讨论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和创作第二章:诗歌原文解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背诵《扬州慢》诗歌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2.2 教学内容诗歌逐句解析诗歌结构和韵律特点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解读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解析诗歌内容和手法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和默写第三章:诗歌创作背景介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扬州慢》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3.2 教学内容诗人朱敦儒的生活背景介绍诗歌创作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诗歌中的文化意象和内涵解读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诗歌创作背景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尝试第四章:诗歌主题思想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扬州慢》的主题思想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4.2 教学内容诗歌主题思想的概述和解读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诗歌主题思想的深度探讨和批判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解析诗歌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诗歌主题演讲第五章:诗歌情感表达探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扬州慢》的情感表达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色彩和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5.2 教学内容诗歌情感色彩的解读和分析诗歌情感变化的分析和解读诗歌情感表达的手法和特点探讨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解析诗歌情感表达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诗歌情感表达练习第六章:诗歌与音乐结合体验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诗歌与音乐的结合形式分析《扬州慢》诗歌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新思维6.2 教学内容诗歌与音乐结合的形式介绍《扬州慢》诗歌的音乐特点分析诗歌朗诵与音乐演奏的实践体验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诗歌与音乐的结合形式及音乐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诗歌朗诵与音乐演奏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诗歌与音乐的创作和表演第七章:诗歌艺术与社会生活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诗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分析《扬州慢》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素养和审美观念7.2 教学内容诗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介绍《扬州慢》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分析诗歌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探讨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诗歌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诗歌与社会生活的主题创作第八章:诗歌鉴赏与批评8.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与批评的方法分析《扬州慢》诗歌的优点与不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8.2 教学内容诗歌鉴赏与批评的方法讲解《扬州慢》诗歌的优点与不足分析诗歌鉴赏与批评的实践练习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鉴赏与批评的方法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与批评实践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诗歌鉴赏与批评的练习第九章:诗歌创作工作坊9.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诗歌创作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文学创作能力提高学生对《扬州慢》诗歌的理解和感悟9.2 教学内容诗歌创作的方法与技巧讲解诗歌创作的实践指导学生诗歌作品的展示与评价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创作的方法与技巧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并展示评价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整个《扬州慢》的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10.2 教学内容回顾整个《扬州慢》的学习过程和内容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成长与收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反思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自我提升的计划制定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诗歌原文解析:理解并背诵《扬州慢》诗歌,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扬州慢》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4.2《扬州慢》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州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本文主旨《黍离》之悲2、熟读并背诵《扬州慢》过程与方法:1、诵读、想象,今昔对比中体会诗歌内涵2、意象、修辞拓展训练情感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抚今追昔的哀思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诗歌鉴赏氛围【教学重点】“《黍离》之悲”的解读【教学难点】对名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的赏析【教学方法】吟咏、赏读结合,讨论、讲析结合【学法设计】问题探究法【教学准备】资源收集:对作者姜夔生平了解、结合时代背景了解扬州、名家读本词、名家点评本词、重要意象搜集课件制作:先播放《几多愁》歌曲,为学生创设感时伤世氛围,再以图片展示扬州昔胜今衰画面,突出主旨,力求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
活动准备:给出预习提纲(知人论世、读、品、背诵、改写),学生提前预习【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先播《几多愁》歌曲(为学生创设感时伤世氛围)一曲《虞美人》、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道尽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二百多年后,面对被金兵洗劫一空的扬州城,姜夔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黍离之悲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诵读鉴赏南宋词人姜夔的名作——《扬州慢》。
(多媒体投影词题、作者)二、学法指导(理清思路)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总结了诗歌鉴赏的几个步骤:明确:其一、知人论世;其二、诵读吟咏;其三、整体把握;其四、重点词句赏析;(多媒体投影诗歌鉴赏的四个步骤)三、互动课堂(1)知人论世1、了解扬州(学生谈,老师补充)师问:回忆学过的诗句谈自己认识的扬州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写出了扬州的繁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想象金兵入侵,扬州城破败不堪……2、作者及背景见课本37页,指导学生划出重点语句。
(2)诵读吟咏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这是古人传给我们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新的《教学大纲》对诗词教学的要求。
2《扬州慢(淮左名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2《扬州慢(淮左名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4.2《扬州慢(淮左名都)》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了解慢词特点;比较鉴赏本课的两首宋词。
2.领悟词的意境,把握词人情感,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
3.赏析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在这首词中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1.抓住词眼“空城”,分析景物的特点,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
2.学习词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难点领悟词的意境,把握词人情感,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
教学过程一、介绍扬州,导入新课扬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
李白有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扬州的美丽风光和灿烂文化,牵动了许多文人的情怀和游兴。
在词人姜夔生活的南宋,扬州城又有怎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一起到《扬州慢》里寻找答案。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了解词人及创作背景。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为人狷洁清高,终老布衣。
一生湖海飘零,寄人篱下。
但与杨万里、范成大交游并得其赏识,靠诗人萧德藻、贵胄张鉴资助,迹近清客。
其词也有咏叹时事者,多数是写湖山之美和身世之慨,感念旧游,眷怀恋人,寄物托情,均精深华妙。
词风潇洒而醇雅,笔力峭拔而隽健,讲究韵律,多自度腔。
创作背景宋高宗在位期间,金兵两次南侵,扬州均遭劫难。
后金主完颜亮在瓜州为其臣下所杀。
根据序言所说,宋孝宗淳熙三年,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
2.解题:这首词是一首慢词。
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一般都比较长。
姜夔作词,常常自己谱曲,所以词牌和词题是统一的。
《扬州慢》既是词调(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
《扬州慢(淮左名都)》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4.2《扬州慢(淮左名都)》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州慢(淮左名都)》教案一、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二、课程标准解读学习目标与内容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三、教材分析选择性必修学习要求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汲取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营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单元解读中国的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体式多样,风格各异。
让我们从源头出发,顺流而下,欣赏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诗歌名作。
《诗经》和《楚辞》是古典诗歌的源头,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汉乐府继承《诗经》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叙事诗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孔雀东南飞》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唐诗是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李白和杜甫各领风骚;词是古典诗歌的新发展,到了宋代,词境逐渐拓展,技巧日臻成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探究
• 如果杜牧故地重游, 来到扬州,他会是什么 感受呢?为什么?
“算”、“纵”表达什么语气?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 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 楼梦好,难赋深情。
走进构建诗歌的大厦——赏析写景名句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鉴赏提示:1特殊手法 2诗句含义 3情感或表达效果
地点
所见
基调: 对国 家昔
寒水自碧,暮色渐起, 所闻
盛今
戍角悲吟。
衰的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 写作
因自度此曲。
缘由
千岩老人以为有
别人
《黍离》之悲也。 评价
痛惜 伤感 之情
念二纵 城言自驻
桥十豆 。兵胡初
边四蔻杜 。马程淮扬
红桥词郎 药仍工俊 ,在,赏
渐 黄 昏
窥 江 去
。 过 春
左 名 都
州 慢
年,青, ,后风,
课堂小结: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 姜夔在沉痛的叹息声中抒发了:
对扬州昔日繁华的 怀念 ,
对今日山河残破的 惋惜 ,
他对战争的 厌恶和痛恨
。
作业: 请将《扬州慢》改写 成现代散文,注意把 握情感和意境。(不少 于50字。)
我的改写
许多年过去了,扬州城依旧固执的荒凉 在那里,二十四桥也依旧绵延着久远的寂寞, 桥下的河水清冷的流着,摇荡着旷古的哀愁, 像一个久远的梦。只有桥边的红药,开了又 谢,谢了又开,像是在讲述着在河水中流淌 的那遥远而感伤的故事······
作业:
请将《扬州慢》 改写成现代散文,注 意把握情感和意境。 (不少于50字。),并 背诵全词。
好今 谁、,重
吹 寒
池 乔
, 尽
佳 处
夔
生冷难到 ,木荠,
!月赋须 都,麦解
无深惊 在犹青鞍
声情。 空厌青少
分 【问题】用上阕中的
析 鉴
一个字来概括作者
赏 此时所见的扬州城,
它应该是_______
城?
如果你是命题人, 围绕这个“空”字你会 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呢?
扬州慢
姜夔
夔 姜
kuí (1155 — 1221)
姜夔(1155—约1221),字 尧章 ,
号 白石道人 ,南宋 婉约 派代表词
人。他屡试不中,布衣终身(一生没
有做过官)。精通音律,能自度曲,
工诗善词。他的词格律严密,字句雕
琢,词清风俊峭拔
。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 时间 感情 主题:
悲 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