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概念转变教学的基本理论依据和有效策略以高中化学为例

概念转变教学的基本理论依据和有效策略以高中化学为例

概念转变教学的基本理论依据和有效策略以高中化学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概念转变教学的基本理论依据以及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概念转变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从错误或片面的概念理解转变为全面而准确的理解。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转变教学尤为重要,因为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涉及大量抽象和复杂的概念。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概念转变教学的理论依据,以及探索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的有效策略,我们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本文将首先介绍概念转变教学的基本理论依据,包括认知冲突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然后结合高中化学教学的具体案例,探讨实施概念转变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概念转变教学的基本理论依据概念转变教学是建立在现代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科学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其核心思想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波斯纳的概念转变模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他认为,认知发展是通过适应机制实现的,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

同化是将新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而顺应则是当新信息与已有认知结构发生冲突时,个体调整或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信息。

概念转变教学借鉴了皮亚杰的理论,强调在化学教学中应通过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的概念转变和认知发展。

波斯纳的概念转变模型则提供了概念转变的具体过程和策略。

他认为,概念转变需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学生对原有概念的认同和理解;二是学生遇到与原有概念相冲突的新信息;三是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并进行概念重构;四是学生形成新的概念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概念转变教学强调教师应该通过设计具有认知冲突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这四个阶段,从而实现概念的转变和深化。

概念转变教学还借鉴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元认知理论等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

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有效策略与方法

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有效策略与方法

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有效策略与方法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概念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石。

然而,化学概念往往抽象、微观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并非易事。

因此,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帮助学生清晰、准确地理解化学概念,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化学源于生活,许多化学概念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实际的应用和体现。

通过将化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这一概念时,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铁生锈、食物的腐败等现象入手。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铁会生锈,食物为什么会变质。

然后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发现这些过程中都存在着物质的氧化和还原。

这样,学生就能更加直观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即电子的转移。

再比如,在介绍“化学平衡”概念时,可以以碳酸饮料为例。

打开碳酸饮料瓶时,会有大量气泡冒出,这是因为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与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

当外界条件改变(如压强减小),平衡被打破,二氧化碳就会逸出。

通过这样的实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平衡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二、运用实验教学,直观呈现概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够直观地展示化学现象和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

在教学“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时,单纯的讲解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困惑。

但通过实验,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让学生亲自操作,测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计算物质的量浓度。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物质的量这一概念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对于“化学键”的概念,可以通过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来进行教学。

学生观察到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白色的氯化钠固体。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原子之间通过电子的得失或共用形成化学键,从而将原子结合成物质。

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概念理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化学概念是高中化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关键。

然而,由于化学概念往往抽象、微观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

因此,探索有效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入化学概念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将化学概念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和实际问题相联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概念。

例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这一概念时,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铁生锈、食物腐烂等现象入手。

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引导他们认识到这些过程中存在着物质的氧化和还原。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存在,从而更好地理解其概念。

再如,在介绍“电解质”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湿手触摸电器容易触电,而干手触摸则相对安全。

从而引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特性,帮助学生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二、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化学概念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有效手段。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观察实验现象,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以“化学平衡”这一概念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组实验,如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让学生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逐渐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即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在讲解“原电池”的概念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原电池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电池,观察灯泡是否发光,从而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

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原电池的概念,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深化化学概念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化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1、比喻法对于一些抽象的化学概念,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将其形象化。

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029-2023年第33期(总第373期)课堂学生通过学习化学知识,能够认识并掌握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和内在联系,并逐步建立起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观念。

化学概念作为反映物质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兼具宏观和微观两个视域,是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也是高中生深度理解化学知识的切入点[1]。

然而,因为化学概念具有抽象性,所以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容易停留在浅层次,对概念的本质属性难以理解透彻,如果教师在化学概念教学中采取简单、直接的讲解方式,化学概念教学往往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从而阻碍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

鉴于此,教师应采取深度融合、实验操作和广泛应用等策略,提升概念教学效果。

一、深度融合,从“片面”向“全面”转变化学概念是从化学科学角度对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的概括,其内涵较为丰富、全面,但高中生容易受到自身理解能力、知识视野等因素的限制,对概念的理念比较片面、浅显。

因此,教师应将化学概念与真实情境、典型案例、相关概念等深度融合,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和内在联系,进而全面理解化学概念,建立起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观念。

(一)融合真实情境无论是化学概念还是化学事实,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

基于化学概念、化学事实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可创设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将情境与化学概念深度融合,让学生立足真实情境,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化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时,为了让学生深度理解化学反应速率这一概念,教师创设了一系列教学情境,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开展教学。

首先,围绕“化学反应具有快慢之分”,教师出示第一组事例:爆竹燃放、钢铁生锈、食物霉变、石灰岩溶洞形成等。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发现有些化学反应是瞬间完成的,而有些化学反应则需要花费数日、数月,甚至数年,这说明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从而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接着,教师紧扣化学反应速率,以“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为线索,围绕“物理量的变化量”这一核心问题,以生活中常见的双氧水消毒剂分解实验为例,从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双氧水分解、相同浓度不同体积的过氧化氢分解两个维度(两次实验加入相同质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对比气泡产生速率的快慢,引导学生明确化学反应速率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有关,而非物质的量的变化量。

化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化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化学概念的教学策略化学是一门抽象概念密集的科学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一、关联现实生活将化学概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时,可以以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例,如水沸腾、电池放电等,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化学反应过程,并解释其背后的原理。

二、引导思维化学概念的学习不仅仅是对概念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考方式。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和实验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平衡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化学反应平衡?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是否相等?以及如何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来调整平衡?三、实验探究化学是实验性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和观察化学现象,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

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参与其中,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体验到化学现象的奇妙和化学原理的实际应用。

四、图像辅助化学概念通常抽象而复杂,利用图像辅助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概念。

教师可以使用示意图、分子结构图、反应方程式等形式,将抽象的概念可视化,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同时,使用颜色和标注等方式,突出关键信息,提高学生在观察图像时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

五、示范演示通过示范演示,教师可以直观地展示化学现象和实验过程,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在进行示范演示时,教师可以适时停下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化学原理。

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

综上所述,化学概念的教学策略可以通过关联现实生活、引导思维、实验探究、图像辅助和示范演示等形式来实施。

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化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往往感到学习困难,兴趣不高。

因此,探索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化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学习和探索。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讲解燃烧的条件时,可以联系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讲解酸碱中和反应时,可以介绍胃酸过多的治疗方法。

此外,还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化学实验具有直观、生动、有趣的特点,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的神奇和魅力。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法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单纯的讲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

因此,教师在讲授时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结合实例和比喻,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

同时,要给学生留出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加强师生互动。

2、讨论法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

3、探究法探究法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取知识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或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化学知识,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讲解原子结构时,可以通过动画展示电子的运动轨迹;在讲解化学工艺流程时,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工厂的生产过程。

三、优化教学设计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一、概念教学的基本原则1. 知识结构化:化学概念教学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使学生能够逐步建立起系统完整的化学概念体系。

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讲解基本概念,然后逐步引导学生扩展延伸,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2. 联系实际:化学概念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相结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化学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强化归纳:化学概念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总结概括,使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形成深层次的理解。

以上四点是化学概念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重视的方面。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概念教学的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案例,以及化学史上的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玻璃的历史故事,引入原子结构的概念,使学生对化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2. 比较法: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的化学现象或物质的性质,来引出相关的化学概念。

通过对比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引出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特点和化合物的性质。

3. 分层次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将化学概念分解成不同的层次,逐步讲解和引导学生理解。

通过分层次的教学,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化学概念,消除学习障碍。

4. 实验教学法:化学概念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化学实验,可以直观地展示化学现象,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上述是化学概念教学的部分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化学概念教学的效果。

1. 引导发现:在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化学现象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2. 激发兴趣: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化学,愿意主动去探索和了解化学知识。

化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化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化学概念的教学策略化学是一门复杂而又有趣的学科,许多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本文将介绍几种可以用于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并探讨它们的效果和实施方法。

一、概念图示法概念图示法是一种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视化图示的方法。

通过图示可以将抽象的化学概念与具体的实验、实例或示意图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例如,当教授化学中的原子结构概念时,可以利用示意图或模型来表示原子的组成部分和排列方式,以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二、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一种通过实际案例来教授化学概念的方法。

通过分析真实或虚构的案例,学生可以将所学的概念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进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化学反应速率概念时,可以通过研究汽车尾气的净化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从而加深对该概念的理解。

三、探究式实验探究式实验是一种通过自主发现来教授化学概念的方法。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可以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发现和理解化学概念。

例如,在教授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让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物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特征。

四、模型建构法模型建构法是一种通过构建模型来教授化学概念的方法。

模型可以是物理模型、计算模型或概念模型等。

通过建立模型,学生可以将抽象的化学概念转化为可观察和操作的形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例如,在教授化学键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使用磁性球或球模型等来模拟和探究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加深对该概念的理解。

五、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通过使用多种媒体资源来教授化学概念的方法。

通过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可以提供生动、形象和直观的教学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概念。

例如,可以利用化学模拟软件或在线化学教育平台,展示实验过程、反应机理和分子结构等内容,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策略一、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化学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化学、形成化学学科观念的基础。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概念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是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关注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二、概念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在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与概念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讲解“分子”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常见物质的图片或视频,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质在形态变化前后保持不变的特性,从而引出分子的概念。

2.梳理关系,形成概念在引入概念后,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梳理概念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属性,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发现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形成完整、准确的概念。

例如,“化合物”这一概念可以与“单质”、“纯净物”等概念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强化理解,巩固概念为了强化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巩固和练习。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运用所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化学概念;教师还可以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实例以“溶液”这一化学概念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创设情境:展示一些常见的溶液,如糖水、盐水、酒精溶液等,引导学生观察溶液的颜色、状态等特征。

2.引入概念:引导学生总结溶液的共同特征,如均一性、稳定性等,从而引出溶液的概念。

3.梳理关系:帮助学生梳理溶液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如溶剂、溶质等。

4.强化理解: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如判断哪些物质可以形成溶液、溶液的特征有哪些等。

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策略

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策略

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策略化学是一门复杂而又有趣的科学学科,它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然而,在进行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准确、实验操作不规范等。

本文将探讨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旨在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概念教学的策略1. 引发学生兴趣概念教学是化学学习的基础,而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常常存在一定难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发学生兴趣,例如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或案例来引入新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和互动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强调实际应用化学概念常常抽象而难以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教师可以强调其实际应用。

通过展示化学在工业、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概念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验教学的策略1. 规范实验操作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但由于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甚至危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实验前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并强调安全用火、佩戴实验服等操作规范。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训练,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2. 引导思考与讨论实验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结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思维进行分析和解答。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堂互动的策略1. 提问与回答在化学教学中,提问与回答是促进课堂互动的有效手段。

教师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提问,如闭合式、开放式和启发式问题等,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

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思维方式。

2. 小组活动与合作小组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如解决化学应用问题、讨论实验结果等。

化学教学方法和策略

化学教学方法和策略

化学教学方法和策略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它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以及变化规律。

为了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和兴趣,教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化学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启发式学习法启发式学习法是一种基于发现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实验材料,让他们自己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主动思考和发现化学原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二、实践性学习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学科,所以实践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从而加强他们对实验方法和化学概念的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课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他们的学习体验。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展示化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呈现分子结构的模拟图像,播放化学反应的动画等。

这些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和概念的理解,并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四、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式都不同,因此教师应该采用个性化教学的方法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风格,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例如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课、辩论赛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提供个别辅导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

五、应用导向教学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工程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应用导向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实际案例和应用技术,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新材料开发等领域的应用。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化学实验和项目,让学生自主设计和实施,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化学教学方法和策略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有效策略与方法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有效策略与方法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有效策略与方法化学概念是初中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石。

然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化学概念往往抽象、枯燥且难以理解。

因此,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化学概念,成为了初中化学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一些有效的策略与方法。

一、利用实验直观呈现化学概念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概念。

例如,在讲解“燃烧”这一概念时,可以进行蜡烛燃烧的实验。

让学生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火焰颜色、状态,感受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同时测量蜡烛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并且燃烧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会发生变化。

再比如,在讲解“溶液”这一概念时,可以进行蔗糖溶解的实验。

让学生观察蔗糖在水中逐渐消失的过程,感受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溶液是一种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二、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将化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比如,在讲解“酸和碱”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如食醋中的醋酸、柠檬中的柠檬酸是酸,肥皂水中的氢氧化钠、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钾是碱。

还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被蚊虫叮咬后涂抹肥皂水可以减轻瘙痒,引导学生从酸碱中和的角度去理解。

在讲解“化学肥料”这一概念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不合理使用化肥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让学生思考如何合理施肥,既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又能保护环境。

三、运用比喻和类比,化抽象为具体对于一些抽象的化学概念,运用比喻和类比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在讲解“原子结构”时,可以将原子比作一个体育场,原子核就像体育场中心的足球场,而电子则像在体育场看台上运动的观众。

化学教学中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化学教学中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化学教学中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在化学教学中,了解一些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1. 互动式学习:教师可以设计互动式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或者课堂调查、探究中来。

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参与度和互动效果。

2. 视觉辅助教学:通过幻灯片、视频、实验演示等视觉辅助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知识和实验原理。

同时,视觉辅助教学也有助于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理论知识。

3. 探究式学习: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探究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模拟和虚拟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化学原理,加深理解。

4. 问题解决式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或者案例,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化学理论的理解。

5.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

这种方法可以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助学互帮,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6. 跨学科教学:化学知识常常与其他学科有关,比如生物、物理、地理等。

跨学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并将他们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和运用。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化学概念是初中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理解化学现象、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

然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化学概念往往抽象、枯燥、难以理解。

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概念,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入化学概念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引入化学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燃烧”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如蜡烛燃烧、木材燃烧、煤炭燃烧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燃烧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燃烧需要什么条件?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燃烧的概念: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再如,在讲解“溶液”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如糖水、盐水、碘酒等,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液体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引出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二、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化学概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在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质量守恒定律”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将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观察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通过实验,学生发现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从而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再如,在讲解“催化剂”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一组不加催化剂,一组加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观察反应的速率。

通过实验对比,学生明白了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呈现化学概念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够将抽象的化学概念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有效策略研究论文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有效策略研究论文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摘要:掌握好化学概念是学生学好基础理论、定律、公式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

本文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2-034-001化学基本概念是整个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加强基本概念教学,能使学生对化学所研究的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不致停留在低级的感性阶段,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化学所研究的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因此,基本概念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如何高效地进行化学概念教学?笔者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研究。

一、解剖概念内容化学概念不仅用词严密,而且非常精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以理解。

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loo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

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二、体验实验事实在应用实验引出概念的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实验的直接体验。

例如,在实验室制氧气的过程中引入催化剂这一概念时,将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合并一起进行。

实验前先叫学生预习课本内容,实验时教师板书实验步骤和问题否有氧气产生(要求学生记录加热产生氧气的时间);②给二氧化锰加热并检查是否有氧气产生;③把一定量的氯酸钾和5 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并检查是否有氧气产生(记录加热产生氧气的时间);④把③加热的剩余物溶解于水、过滤得黑色粉末即二氧化锰,干燥、称量(记录数据);⑤把过滤出的二氧化锰全部加入另一份氯酸钾内加热检查是否迅速产生氧气,再溶解、过滤、称量。

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一、培养学生的化学概念1.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化学概念的学习是建立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实验观察来引导学生形成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

可以让学生在不同条件下观察水的状态变化、观察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等,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化学概念。

2. 启发学生思考在化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和分析问题。

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可以让学生对化学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化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化学概念进行讲解,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现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动画、实物模型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分子的结构、化学反应的过程等,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

1. 提倡学生提出问题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倡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2. 运用思维导图法在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法进行化学概念的整理和归纳,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的框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有机地整合和归纳,提高学生对化学概念的整体把握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实验中发现化学现象和规律。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1. 知识与生活联系结合在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通过举一些有趣的化学实例,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化学中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化学中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0 年,第 4 期
教师论坛
21
提出问题, 而且提出的任何问题都要给学生充分思 考的时间。 如用演示实验FeCl3和KSCN反应说明浓 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 可以设计如下提问: 先让 学生观察思考(一)试管内溶液颜色不再变化,说明 什么? (二)改变平衡的一个条件:增大KSCN溶液的 浓度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再启发学生思考 (1)哪种物质增加了? (2)为什么会增加? (3)是否会 一直增加下去? (4)重新平衡时, 溶液中FeCl3的浓 度 和 原 来 比 大 小 如 何 ? [2] 设 计 这 样 有 坡 度 的 问 题 , 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进行思考, 学生在思考中 能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潜在智慧, 并且让学生尝试 到思考成功的喜悦。 当然,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老师要爱护学生的首创精神, 鼓励他们标新立异, 不完全正确或即便是完全不正确, 只要有可取之 处, 就应给予表扬。 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 去获取知识, 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 因此我认 为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比单纯 的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例如, 学习“电解”概念时,教师问到:“CuSO4+ H2O” 能否反应? 学生脱口而出: “不会!” 这时, 教师满怀激情地说出一句至理名言, “如果给我一 个支点, 我能撬起一个地球”, 如果给我一个条件, 我能使这个反应发生。 当学生亲眼目睹电解硫酸铜 溶液在通电时一电极上产生气泡, 另一电极上生成 红色的铜后, 这 “出乎意料” 的现象, 造成学生极 大的认知冲突, 从而使顺利实现认知顺应, 重建科 学概念。
3 自由的时间是学生思考的前提 一位教育家说过: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 都用在学习上, 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他才 能够顺利地学习”。 笔者曾在高二年级二班、 三班的62名学生中作 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

化学的教学策略

化学的教学策略

化学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手段,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化学作为一门复杂而又抽象的科学学科,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文将介绍几种化学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一、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是化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有效策略。

通过亲自参与实验操作,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现象和实验过程,培养实践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主动探索、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以具体实例为基础,通过案例剖析、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化学实际应用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化学原理和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将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和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索,并通过讨论和总结归纳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探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多媒体教学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利用教学软件、实验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工具,教师可以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原理具象化,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受,提高课堂氛围,加强知识的传授和理解。

五、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学生的启发和参与,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化学的教学策略可以通过实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方式来实施。

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

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化学概念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因此概念教学应让学生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掌握概念的实质,针对初三学生的思维正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特点,教学中应尽可能采取各种直观手段,如实验、模型、实物、图表、多媒体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以帮助学生尽快的形成和理解概念。

下面就化学基本概念教学谈几点体会:一、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的内在含义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不能是支离破碎的,而应该是全面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并能利用化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学生不能深刻的理解化学概念,他们只能死记硬背的学习概念了。

学生死记化学概念,就不会灵活运用,那就等于没有掌握化学概念。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

比如,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学习,要强调判断的标准是看有无新物质的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就是化学变化。

比如,水变成水蒸气,很多学生错误的认为它是化学变化,那就要向学生讲清楚:水蒸气的本质仍然是水,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不是新的物质,因此它属于物理变化。

同样,水结成冰、电灯发光等变化,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它们都属于物理变化。

在具体教学中,老师要对某些化学概念需要进行剖析,才能帮助学生透彻的理解。

尤其,要帮助学生领会其本质意义。

比如,催化剂这个概念,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改变”的含义,它可以是加快,也可以是减慢;“不变”的含义是指质量与化学性质,很多学生将“改变”理解为只有加快,讲“化学性质”误认为是性质。

事实上,物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因此,概念中的化学性质不能随便的理解为性质。

又如,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很多学生错误的理解为氧气,事实上,概念中的氧不只是指氧气,它还包括含氧化合物中氧的意思。

化学教学中的概念导入策略

化学教学中的概念导入策略

化学教学中的概念导入策略概念导入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化学教学中,概念导入的策略尤为重要,因为化学是一门抽象概念较多的科学学科。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化学教学中的概念导入策略。

首先,引入生活例子是一种常用的概念导入策略。

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引入生活例子,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概念的初步认知。

例如,在讲解酸碱中和反应时,可以以中和胃酸为例,引导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通过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结合,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化学概念。

其次,提问是概念导入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概念导入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时,可以提问:“为什么有些反应速度很快,而有些反应速度很慢?”或者是“有什么方法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自主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此外,实验演示也是一种有效的概念导入策略。

通过实验演示,可以直观地展示化学现象和实验结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进行一次铁钉腐蚀实验,让学生亲眼目睹铁钉被氧化的过程。

通过实验演示,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此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可以增强概念导入的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用来展示分子结构、化学反应过程等抽象概念,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通过使用分子模型软件,可以展示不同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这样的展示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化学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概念导入还需要注意与前后知识的衔接。

化学知识是有层次性的,概念导入应该与前后知识有机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概念导入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前面学过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新的概念。

同时,概念导入后,也应该引导学生将新概念与后续学习内容进行联系,形成知识的连贯性和延伸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的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摘要】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知识的的基础,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施展较为理想的化学概念教学策略,无疑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关键词】化学概念纠正讲解理解剖析联系比较融会贯通应用
“概念是人们用于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纽结,是认识过程中的阶段。

”化学概念是关于物质组成、结构、变化的理性知识,是剥离了具体现象的一种高级的思维形态。

它是化学学科知识的基础,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个单元都有。

它是教学的重点,因为化学概念是基本理论、定律、公式等内容学习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学习理解情况直接制约着学生对其它内容的学习,也决定了化学成绩的好坏。

但它又是教学的难点,不好教,因为化学概念往往抽象、难懂、不易记牢、难理解。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施展较为理想的化学概念教学策略,无疑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行为,就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学好化学基本概念,总结出以下六点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准确用词,及时纠正
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例如一些教师常把“化学方程式”讲成“反应方程式”,学生当然会跟着这样念,不仅犯了科学性错误,而且在学习到“离子方程式”这一概念时,会更加容易混淆,因为“离子方程式”也是表示一种特定反应的方程式。

另外,教师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物质的量”这个概念时要强调一个字也不能少,而且不能记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更不能说成“摩尔质量”。

二、多种手段,讲解概念
有的化学概念很抽象、不具体,而通过演示教材中的实验,用多媒体展示化学世界,用模型、挂图等方式辅助讲解,则能给学生丰富、直观的感性认识,是我们教授化学概念的重要方式。

如讲解“原电池”、“电解池”,做好演示实验,既
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使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在头脑中形成这两个概念。

三、抓住关键,理解概念
理科的概念不比文科少,而且不是通过背得就能在考试中拿分,关键是靠理解,才能有较好的运用。

而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

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且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四、掘地三尺,剖析概念
有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抓好关键词是不够的,对有些概念还要“掘地三尺”,进行逐字逐词地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其实,也就是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如讲解“化学平衡”概念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好更深层次的含义:1.讨论对象为可逆反应;2.这个平衡状态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平衡;3.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如不相等,则其中一个方向的反应更为来势汹汹,就不是化学平衡;4.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5.条件改变则平衡状态改变;6.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同途径可以达到相同的化学平衡。

并且最终浓缩成六个字——逆、动、等、定、变、同,方便学生记忆。

五、联系比较,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或对立统一的,或与其他概念有密切的联系,教师讲解的时候就应该联系对比讲解,就会事半功倍。

如“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里概念很多,但不是杂乱无章的,教师可以把这些概念串成两条主线和指出概念描述的对象:
简化为: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反一反。

并强调记准其中一条线就相当于记完全部,因为这些概念正好两两相对相反。

六、融会贯通、应用概念
学以致用,学生理解了概念还要学会运用概念。

化学概念的教学,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执行有效教学。

例如:学完了“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概念,教师可以教会学生脱离化学方程式而直接写出离子方程式。

总之,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不能简单地将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多种策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概念、掌握概念,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