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的情境教育 点亮美的教育生命

合集下载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篇一:《以美育人,发展内涵》以美育人,发展内涵武进市邹区中心小学朱小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需要美,因为美是教育的磁石,它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增进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如果教育中忽略了“美”的功能和“美”的力度,便失去了师生间生命对话的生机,失却了对儿童幼小心灵的润泽,失去了教育的色彩和生气、情趣。

因此我认为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使人感到和谐愉悦的美的教育。

“对小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的研究”是我校承担的常州市“九五”教科课题之一,也是我校近年来进行教育科研的主课题和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

经过近三年的研究,于2001年底圆满结题,并获常州市一等奖,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时我在这一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目前又开始了题为“构建美的教育,实施以美育人”的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一、研究目标和思路1、概念界定“美的教育”的含义就是将美的教育活动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以美的语言教导人,以美的行为感悟人,以美的环境陶冶人,以美的画面情境及美的上课艺术激发人,全面提高学生道德、文化、艺术等修养,并以此迁移到学生的一切生活环境中。

它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最终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2、研究目标(1)办学目标。

其宗旨是通过充分挖掘小学教育教学中各类美的教育资源,确立素质化的“美的教育”目标体系和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创设一种和谐活泼的美的教育氛围,构建一系列更为科学合理并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美的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校的“三风”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师生的综合素养。

(2)、师生发展目标学生发展目标以学生为本位,让学生在情境教育、愉快教育和美的教育中使其身心得到愉悦、自主的发展,注重学生在情感愉悦中良好的学习策略的培养,从而激活和维持良好的注意、情绪和动机状态,修正学习行为,正确评价学习效果,使学生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展,整体素质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利用情景教学在小学科学课中渗透美育教育

利用情景教学在小学科学课中渗透美育教育

利用情景教学在小学科学课中渗透美育教育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美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利用情景教学来渗透美育教育,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情景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去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在小学科学课中,如何利用情景教学来渗透美育教育。

我们可以从生活实践中渗透美育教育。

通过在小学科学课中进行一些实际的生活实践,例如观察和研究身边的自然现象,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比如在学习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园中的花草,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形态特征和色彩变化,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和亲身体验中,感受自然界的美。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品味自然界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观察能力。

可以通过艺术创作来渗透美育教育。

在小学科学课中,通过一些手工制作或绘画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

在学习动物生态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通过手工制作或绘画,表现出动物的生活状态和生态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情感。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动物的美丽和神奇,让学生用创造性的思维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通过课外活动来渗透美育教育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以组织一些科学探究或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昆虫采集活动,让他们在野外去发现昆虫的美丽和多样性,并通过观察、记录和绘画的方式,将自己的发现呈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增强对昆虫的了解,还能够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整合来渗透美育教育。

在小学科学课中,可以将美育教育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中都能够感受到美的存在。

比如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地貌的图案进行绘画创作;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古代建筑进行手工模型的制作。

幼儿园情境教育案例: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之旅

幼儿园情境教育案例: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之旅

一、情境教育的概念和意义情境教育是一种通过创设具体的场景或情境来引导幼儿学习的教育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让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探索和发现,从而获得综合的学习体验。

在幼儿园教育中,情境教育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培养其综合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之旅正是情境教育的一个优秀案例,它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然界的奥秘。

二、案例分析1. 创设情境在幼儿园中,老师可以策划一次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之旅。

在这个情境中,可以利用幼儿园周边的公园、植物园或者田园等自然环境,带领幼儿一同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周围的植物、昆虫、天空等自然景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学习内容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之旅中,幼儿可以学习关于植物生长、昆虫习性、季节变化、天气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还可以学习如何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培养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

3. 学习方式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之旅中,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摸索、体验等方式进行学习。

他们可以亲自去摘取果实、观察昆虫,甚至可以自己动手种植一棵小树苗。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幼儿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4. 教育意义通过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之旅,幼儿可以增强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他们还可以从中体会到自然界的神奇和美丽,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这对于幼儿的综合素养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我对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之旅的观点和理解我认为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之旅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情境教育案例。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还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保意识。

这样的活动也能够增强幼儿的综合素养,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我非常赞同幼儿园开展类似的情境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全面、丰富地成长。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之旅是一种对幼儿进行情境教育的有益尝试。

美的教育 成就孩子美的人生

美的教育  成就孩子美的人生

美的教育成就孩子美的人生作者:秦登伟吴明华来源:《今日教育》2012年第10期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但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

”美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在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在美的课程教育中得到美的培养和提升,塑造美好的人格,让美的意识、素养和能力伴随学生一生,去创造美的未来。

因为美的教育,才会有这样的故事——2010年7月的一天傍晚,上海世博会议大厅,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世博小记者”在忙碌着离开。

有一个小女孩,却全神贯注地拾着游客丢下的垃圾。

一位经过的老者慈祥地问她是谁,小女孩微笑着回答:“我是来自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小记者,我叫董之汀。

”老者说:“孩子,我记住了你的名字和你的学校。

”三个月后,高新实验一小迎来了一位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他就是全国著名作文教学专家、上海市特级教师贾志敏先生。

贾老兴奋地告诉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无论什么样的教育,能培养出像董之汀小朋友这样心灵、行为俱美的学生,这就是最美的教育。

”一所学校的教育价值总是体现在它独具魅力的文化形态之中。

高新实验一小正是以“经过心灵创造的美”为核心价值观,构建了学校“美的教育”思想体系。

在“崇和尚美,一生相随”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美的教育滋润着在这个学校生活、学习的每一个人。

一、在理念中催生“美的教育”特色“崇和尚美”中的崇和,即崇尚和谐,着眼于学校教育环境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协调发展;尚美,即追求美好,在学习与创造的过程中鉴赏美、体验美、表现美。

“一生相随”,即让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所培养起来的美的诉求伴随其一生,为孩子的将来能“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打上生命的底色。

教育理念催生出“美的教育”特色。

什么是“美的教育”?我们认为,“美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在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在美的课程教育中得到美的培养和提升,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让美的意识、素养和能力伴随学生一生,去创造美的人生、美的生活、美的社会和美的世界。

构建美的教育 实施以美育人

构建美的教育 实施以美育人

构建美的教育实施以美育人(课题设计)武进市邹区中心小学课题组执笔:朱小砂、芮新丰一、研究背景分析1、当今教育要求新一代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在情感、意志、性格、能力、志趣等各种心理特征上都得到充分协调发展,从而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马克思曾指出“投身于社会实践的人应当是全面发展的,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道德修养、审美能力、爱好、志趣、情操、气质等,为实践这个目标,人应该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应该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

美不仅能愉悦人的身心、丰富人的知识,美还可以优化人的心灵。

美的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气质、高雅的情趣,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发展学生个性;美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一种目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道德美、环境美、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仪表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均离不开美。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热门话题,也是第三次全教会精髓所在,无论从理论层面上还是从实际工作中我们都普遍认识到素质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是一种让人感到和谐愉快、体现积极创新的美的教育。

我们认为用美的内容、美的方法去引导学生、熏陶学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完善其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也是值得研究的教育课题。

2、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创新意识的培养受到空前的关注,由知识型、智能型向创造型转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国内传统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显得较为空洞无力,而“美的教育”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则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偏重于形象思维的“美的教育”对于促使人的左右脑协调发展,对实践能力和良好社会道德的培养,对启迪思维所形成的创造力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因此,我们认为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3、我校自九五年来,以活动课程为突破口,以书画、音乐等艺术教育为特色,积极进行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润物细无声的情境教育

润物细无声的情境教育

润物细无声的情境教育新疆克拉玛依南湖小学834000老师,一个高尚的、需要有自我牺牲精神的职业。

除了要教会孩子们学到一定的知识,促进儿童发展,更主要的,要还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性,由内而外,发自内心地要学习、要变好,要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我们老师倍感欣慰,认为自己的成功所在之处。

但是,通过阅读者李吉林老师《情景教育三部曲(三)美的彼岸——诠释:情境课程的建构》这本书时,慢慢地我对情境教学能够促进儿童发展,开始逐渐有了新的认识。

情境课程不仅做到了既有育人高度,又有儿童成长的宽阔空间。

它既从儿童的感受与实践早为之构筑宽厚的基础,同时,又通过日积月累,渗透崇高与审美,从而受到熏陶感染。

一、激起求知欲,树立自信心在教学中我也尝试着使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效果还不错。

我在教《夜莺的歌声》这一课时,采用了音乐引入的方法。

先播放课前下载好的夜莺的叫声。

学生听完后,我问学生:“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声音吗?”学生齐回答:“鸟叫声。

”于是我又问:“这是什么鸟的叫声呢?”学生有的说麻雀,有的说黄鹂,有的说夜莺,这时我慢慢地播放出夜莺的图片,学生明白了刚才的鸟叫声是夜莺的歌声。

于是我问学生:“今天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是一只鸟吗?”这时有几个孩子高高举起手,其中一个平时不怎么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想举手又不敢举,被我发现了。

我请她起来,她小声地说:“老师,课文的题目为什么要叫‘夜莺的歌声’呢?”“对,老师,我和她的问题一样。

” 有的孩子急不可耐地抢着说。

听到了同学的思想上的认可,那个胆小的孩子投去了友好的目光,仿佛得到了同学的认可,她就得到了无限的支持。

在学生情绪特别高的时候,我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在文中去寻找答案。

这样的情境和设问引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并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

而那位胆小的女生后来也常常发言,树立了自信心,培养了自尊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主动地学,才能主动地获得发展。

小学各年级, 发现身边的美,培养审美能力,主题班会ppt

小学各年级, 发现身边的美,培养审美能力,主题班会ppt
主题班会活动安排
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
01
准备一些关于自然、艺术、社会 等方面的美好事物的视频或图片 ,让孩子们欣赏并感受其中的美 。
02
引导孩子们观察、思考,并让他 们描述自己看到的美。
分享个人发现的美
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日常生活中发现 的美的瞬间或事物,可以是美好的风 景、感人的细节、令人愉悦的声音等 。
感受。
引导孩子们欣赏不同文化背景 下的美,并让他们了解不同文
化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05
CATALOGUE
总结与反思
总结本次班会收获
学生们认识到身边存在的各种美 ,如自然美、艺术美、人性美等

学生们学会了欣赏美的方法和技 巧,提高了审美能力。
班会活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促 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审美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审美活动,提高他们的审美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THANKS
感谢观看
引导孩子们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例 子来描述自己发现的美,让其他同学 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小组讨论和分享
01
02
03
04
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在 小组内分享自己发现的美,并 讨论这些美的共同点和不同之
处。
鼓励孩子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 的感受和看法,并听取其他同
学的意见和建议。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 班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和
人文之美
总结词
人文之美是指人类文化、历史和社会中的美丽事物,如建筑、艺术品、文学作 品等。
详细描述
人文之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展现人类的创造力和智慧。在主 题班会中,可以通过展示艺术品、建筑、文学作品等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们 感受人文之美的独特魅力。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的情境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的情境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的情境教学
美术课是小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创造力的重要课程。


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一种充满情感和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体
验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美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
艺术修养。

本文将就小学美术课堂的情境教学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美术教师们的教学实
践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课堂的情境教学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
审美能力不同于成年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直观的,对方向感、空间感和形状
感的感知能力也处于发展阶段。

美术教师在设计情境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情况,选择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审美情感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美的
力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小学美术课堂的情境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审美能力是指人们
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艺术修养是指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在情境教学中,美
术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自然和艺术作品中感悟美的存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
审美情感。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美的存在和力量,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和艺术修养。

小学美术课堂的情境教学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艺术教育是学科交叉的一门学科,美术教师在情境教学中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使学生在跨学科的情境中学习,从而提高
他们的综合素质。

可以将美术教学与音乐教学、语文教学等进行结合,创设具有音乐、语
言等元素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美,就在我身边

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美,就在我身边

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美,就在我身边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美,就在我身边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解美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培养美的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美感情感经验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本教案将以儿童身边日常生活中日常见到的美为主要内容进行设计。

一、活动介绍1. 美的概念教育目的:帮助学生了解美的含义和属性,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活动内容:通过展示一些简单而富有美感的画、照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认识美的概念,了解美的属性,体验美的感觉。

逐步让学生对美有基本的认知。

2. 美的身边教育目的: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的美的事物,让学生接触自然的美和人工的美,成为享受生活、喜欢美的人。

活动内容:带领学生在校园内或教室里寻找到美,让学生认识美的源泉,从而唤醒学生的美感意识,从而认识自我和周围的生活环境。

例如,在树林中走走,让学生看到叶子、花、草的美丽,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漂亮;在教室里,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美丽、整洁的教室,让学生感受到人工美的价值。

二、活动步骤1. 美的概念活动内容:第一步:通过展示一些简单而富有美感的画面,比如美丽的彩虹、美食照片、美丽的插画等等,引导学生产生对美感的认知。

并且让学生自己表达,看到这些画面,他们有什么感觉。

第二步:让学生阅读一些美的定义,理解美的含义和属性,比如“美是一种让人愉悦的感觉,是一种引起人们共鸣的心理现象。

”活动方法:导师进行讲解,呈现出富有美感的图片和画面,让学生表示自己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

观察素材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产生美的认知,并且在学生的表述中提炼出美的属性。

2. 美的身边活动内容:第一步:通过带领学生在校园内或教室里的寻找,让学生感受周围的美,每当发现美的时候,带领学生记录下来,同时询问学生感受到了什么。

第二步: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找到的美,同时交流自己在发现这些美的时候的感受,如何感受到美的。

活动方法:导师带领学生到校园的一些美丽地方寻找美,手持相机记录下学生的发现。

情境教学案例综合实践(3篇)

情境教学案例综合实践(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学校开展了以“走进大自然,感受生态之美”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生态之美,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沟通、表达、分享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1. 组织学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生态资源及存在的问题。

2. 收集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制作成PPT。

3. 准备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相机、录音笔、笔记本等。

4. 安排好活动路线,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四、活动过程1. 活动启动仪式(1)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

(2)学生代表发言,表达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3)校长讲话,对活动提出要求和期望。

2. 走进大自然(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一名组长。

(2)实地考察:各小组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走进大自然,观察生态环境,记录所见所闻。

(3)分享交流:各小组回到学校,分享实地考察的成果,交流心得体会。

3. 情境体验(1)观看环保宣传片,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2)分组讨论:针对环保宣传片中的问题,各小组提出解决方案。

(3)情境模拟:模拟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环保问题,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解决这些问题。

4. 主题演讲(1)邀请环保专家或相关人士进行主题演讲,分享环保知识和经验。

(2)学生代表发言,表达对环保的认识和决心。

5. 总结表彰(1)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表现。

(2)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

五、活动效果1. 学生对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环保意识。

2. 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向美而行走进美主题班会教案

向美而行走进美主题班会教案

向美而行走进美主题班会教案教案名称:向美而行——走进美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情操,增强美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同学们的社交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5分钟)1. 观看一段美丽风景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存在和影响。

2. 提问学生对于美的定义以及美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探索美的元素(10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依次谈论自己认为的美的元素,如自然美、人文美、艺术美等。

2. 每个小组从讨论结果中选择一个元素进行简短的发言。

三、欣赏美的作品(15分钟)1. 分组展示美的作品,如图片、音乐、诗歌、手工艺品等。

2. 学生围绕展示作品进行评述,表达对美的感受和体会。

四、分享美分享心得(10分钟)1. 学生自由选择一件事物,用文字、图片或者其他方式分享自己认为的美。

2. 学生陆续上台分享,并与同学们互动交流。

五、总结美的重要性(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活动,总结美对人们的影响和重要性。

2. 学生表达对美的感悟和美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延伸活动(15分钟)1. 分组学生编排小品、短剧或者音乐、舞蹈表演,以美为主题展示自己的创作。

2. 学生自由发挥,在班级内进行演出。

教学反思:本次班会以“向美而行”为主题,通过观看美景、讨论美的元素、分享美的作品和心得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批判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操。

同时,通过延伸活动的进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整个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正面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并培养良好的价值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走进美的世界:《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所思

走进美的世界:《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所思

走进美的世界:《教育,向美而生》读后
所思
走进美的世界:《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所思
引言
在教育的征途上,我们一直在追求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
是灵魂的升华。

阅读《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让我对教育的本
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它不仅揭示了教育应有的模样,更指引了
我们在实践中追求美的方向。

一、教育的本质——培育美的灵魂
《教育,向美而生》书中提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而
培养人的核心是培育其美的灵魂。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感受美、创造美,进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二、美的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书中详细阐述了美的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美的教育不仅仅包括艺术教育,更涵盖了道德教育、智力教育、体育教育等各个方面。

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也要关注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实践美的教育的路径探索
书中提出了多条实践美的教育的路径。

首先,教师要具备美的素质,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其次,要通过课程改革,将美的元素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再者,要举办丰富多样的美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美、创造美。

四、美的教育的评价体系
美的教育的评价体系应该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标准的。

这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全面的评价体系,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结语
《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视角,让我们明白,教育应该是美的,是充满生命力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实践,让美的教育真正成为可能。

小学教师情境教育演讲稿

小学教师情境教育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小学教育中情境教育的重要性。

情境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将教育内容融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环境中学习。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情境教育的核心理念。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情境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情境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的欲望。

而情境教育则能将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在学习《四季》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四季的变化,从而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情境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情境教育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实际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

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小小发明家》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一种实用的生活用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三、情境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境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等方面。

在情境教育中,学生需要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同时,还要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学习《我们的校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美化校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关爱环境、珍惜资源。

四、情境教育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在情境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这种平等、互动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情境教育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共同进步,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情境教育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情境教育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环境中学习,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走进美的语文教学,享受生命的愉悦——《白鹭》教学案例分析

走进美的语文教学,享受生命的愉悦——《白鹭》教学案例分析

走进美的语文教学,享受生命的愉悦——《白鹭》教学案例分析美的语文教学中,《白鹭》这一经典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有着特殊的意义。

文章充满人性和肖像,引发共鸣,有助于学生了解生活真谛和理解他们自身,通过阅读,帮助学生认识到人间普遍的思想主张,加深学生的对文学的理解,使其对人生的哲理有更深刻的认识,使文学知识长久保留,从而获得生命的愉悦。

《白鹭》的语文教学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心得,从艺术的角度来取义,引导学生解读作品,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帮助学生认识生活真谛,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

首先,通过对作品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认识背景;然后,分析主题思想,让学生了解白鹭的心态及故事背景;然后,注重现实背景,通过现实生活情境,揭示作品意蕴;紧接着通过深入解析文章,将作者的深刻思想向学生转化;最后,搭建联系现实教育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的意义以及学习效果。

《白鹭》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倾听人性的纵深,通过文字,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与思考,培养学生的精神境界,使学生体会生命的愉悦。

通过《白鹭》的语文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怡情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Bailu" in beautifu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his classic literary work has high literary value and special significance. The article is full of humanity and portrait, arousing resonance, which help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truth of life and understand themselves. Through reading, help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universal ideas of the world,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literature, make them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ilosophy of life, make literary knowledge last, and thus enjoy the joy of life.In the teaching of "Bailu", we should take the students as the center, let the students have insight, take the meaning from the artistic point of view, guide the students to interpret the works,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naly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artistic aesthetic ability, help the students recognize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 and instill the correct values. First of all,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of the work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background; then analyze the theme and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ntality and background of Bailu; then pay attention to the reality background, reveal the implication of the work through the reality life situation; then analyze the article deeply, Turn the author's profound thoughts to the students; finally, build the context of connecting reality education, and help the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k and study efficiency.In the teaching of "Bailu" in Chinese language, the students are guided to listen to the depth of humanity,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thinking in literature through words, cultivate the students' spiritual realm, and make the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joy of life.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Bailu" in Chinese language, not only can the students' artistic appreciation ability be improved, but also their analy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pleasure ability can be exercised, so as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of the students.。

以美育人 向美而行 中国教育报优秀美育创新案例

以美育人 向美而行 中国教育报优秀美育创新案例

以美育人向美而行中国教育报优秀美育创新案例美育人向美而行——中国教育报优秀美育创新案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育的实践中,有很多优秀的创新案例,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中国教育报评选出的优秀美育创新案例。

案例一:《美丽中国》主题美育活动该活动由某小学组织,旨在通过美育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自主拍摄美丽中国的照片,并进行班级展示和评选;第二阶段是学生进行美丽中国主题的手工制作,如绘制中国地图、制作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等;第三阶段是学生进行美丽中国主题的文艺表演,如朗诵诗歌、演唱歌曲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中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还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案例二:美育与科技的结合该案例来自某中学,他们将美育与科技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的美育活动。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学生自主设计和制作的VR虚拟现实作品。

学生们通过VR技术,将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变成了现实,创作出了一系列的虚拟现实作品,如虚拟城市、虚拟博物馆等。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还提高了他们的科技水平和美育素养。

案例三:美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该案例来自某高中,他们将美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的美育活动。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经历。

学生们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了解了社会的现状和问题,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同时,学生们还通过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设计和制作了一系列的公益广告,如环保广告、交通安全广告等。

这些广告不仅展示了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还提高了他们的美育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在美育实践中,通过创新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科技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这些优秀的美育创新案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为我们展示了美育的魅力和价值。

身临其境以艺怡情

身临其境以艺怡情

身临其境以艺怡情作者:邵凌云来源:《大观》2019年第10期摘要: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生活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开启想象的大门,激发记忆力、想像力和创造力,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创作。

带入美好的情境中,可以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开发艺术潜力。

创设情感意境,培植情感心境,渗入情感美境,融入情感艺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以情怡境,以情怡心,以画怡情,以艺怡情,真正领略艺术情境美的内涵,为学生的艺术成长道路添加绚丽的情感色彩,绘出小学生的心灵之美。

关键词:情境;心境;美境;艺境给学生创设一个身临其境的美术教学情境,观其境,闻其声,身临其境,触景生情,以艺怡情,以美怡情。

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题的具体场景,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生活情境,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呈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想象的大门和激发他们的记忆力、想像力和创造力,使其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创作。

带入美好的情境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开发艺术潜力,真正领略艺术情境美的内涵。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和表现等活动。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形成创意,并运用美术语言和多种媒材创造性地加以表达,解决问题。

创设情感意境,培植情感心境,渗入情感美境,融入情感艺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以艺怡情。

一、创设情感意境,以情怡境意寄情,心造境,情境交融是作品的意境表现美术作品中的情感,以情景交融的意象结构方式构成。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美术本身的美,滋润学生的内心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知能力,创设意境,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学生心中所想所感融入到美术课堂中,意境的呈现净化了学生的心境。

创设情感意境,在艺术教育中是尤为重要的突破口,创造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

向美而行主题教育教案反思

向美而行主题教育教案反思

向美而行主题教育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向美而行主题教育教案反思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认同“向美而行”的核心理念。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美的定义与特点分析,引发学生对美的思考。

2. 探索美的来源,包括自然界、人文艺术作品等。

3. 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不同形式的美,如音乐、绘画、雕塑等。

4. 学习并运用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情感。

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画作或播放一段动人的音乐引起学生对美的兴趣。

2. 美的定义与特点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美的含义,以及美在自然界与人文艺术中的表现方式。

3. 探索美的来源: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观察自然界中的美,例如花朵、山川等;带领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阅读文学作品,了解人文艺术作品中的美。

4. 欣赏与评价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听取不同形式的音乐、观赏艺术作品,然后共同讨论并写下对美的感受与评价。

5. 艺术表达与创造: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艺术表达方式,如绘画、舞蹈、写作等,创作与美相关的作品,并在班级内展示交流。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 合作学习法:倡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丰富美的理解与评价。

3. 实践活动法:通过户外实践与艺术展览等实际体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评价与反思:1. 设计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创作作品和展示表现,评价学生对美的理解深度与创造力表达。

2. 学生反思:鼓励学生在展示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创作与表达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

教案指导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学思维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2.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感知和表达美。

3.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供多样化的艺术资源与体验场所,拓宽学生对美的认识与感知。

情境·意境·心境

情境·意境·心境

情境·意境·心境作者:李凤连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年第32期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2.032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审美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审美鉴赏与创造”,语文课堂,是美育的沃土。

文质兼美的篇篇课文,名著阅读中的传世经典,课堂上的听说读写,无不闪耀着美学的光辉。

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内卷中,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中学语文美育实践,还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语文课程理论融入不足,语文教师本身审美素养的欠缺,校园社团美育文化氛围淡薄等。

这种种因素,都让语文课堂中的美感教学陷入了一定的困境。

如何将美育真正融入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从以下路径入手。

一、创设情境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入或巧妙创設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场景,帮助学生融入情境,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1.通过角色扮演融入情境李政涛教授在《教育常识》中说,表演和观看是一种普遍性的人类行为,人有表演和观看表演的需要,表演即生长,观看即生长,人在表演和观看中生长。

所以,语文课堂,教师应尽可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模仿能力,给予学生当众表演的机会。

如莫怀戚先生的《散步》,文中关于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人物对话,就很适合演读。

以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声音、语气和动作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

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演读和观看中进入“散步”情境,并通过老师的追问,逐步体会到“孙子”的可爱、聪慧、善于观察,体会到“我”的孝顺、责任,体会到“母亲”的慈爱、开明,体会到“妻子”的温柔贤惠。

有了演读铺垫,不但使作者,也使我们教室里的每一个人内心都感受到亲情、责任和生命的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美的情境教育点亮美的教育生命
哪一个孩子不想“美美地想”?哪一个孩子不想“乐乐地学”?哪一个孩子不想“天天有进步”?这不仅是孩子的心愿,也是每个家长和老师的心愿吧!当我细细品渎这三个短句时,心里不由一阵激动:李吉林老师是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个日标的?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做到了吗?没有!我想做到吗?非常非常想:于是,我开始细细地渎起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三部曲之美的彼岸》。

我的心怦然心动,我感到这些文字,让我多角度地了解了情境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方法,点亮了我对教育的热情。

李吉林,伟大的教育家,她理解儿童,尊重儿童,独树一帜地创造了情境教育理论框架和操作系统,给老师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给孩子们带来了福音:老师通过创设引人人胜的课堂情境,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的激情,让教师和孩子一起快乐地学习。

在情境教育中,儿童至上,"JL童是真正的主体。

只有通过美与智的优化的情境,促使儿童主动投入,快乐地沉浸其中,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通过自身的感悟、操作、体验、从而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儿童的主体位置在课堂中得到保证。

”是啊,光老师讲,嘟怕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无动于衷,不积极参与,这堂课就是无效的: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做合一,做前问,做中学,做后思,学生在课堂中精彩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这A-是有效的语文课。

课中不仅让孩子学到了知识,更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获得成长的幸福,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这让我想到了我校“十一五”研究的课题——《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构建‘生命至上、生活丰富、生态协调’的校园文化研究》,都是和情境教育一样,把儿童放在首位,这是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做的。

“情境教育让老师带着情感与智慧的光亮走进教室,走进儿童中间,让谋!堂亮起来,让儿童的心灵亮起来。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最应该做的是把语文学科的符号学习与生活链接起来,倡导“让孩子走向生活,走向源头”。

大自然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社会是一本《大百科全书》,里面蕴藏着无穷的奥秘。

著名的大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生活教育”,教育要给孩子六大解放:“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
色彩和感觉思维的。

”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有着非凡的魅力,它将是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桥梁,其思想核心是以人为本。

把课堂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在无形中淡化学生意识、学习意识,强化主体意识、生活意识,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之中漫步在语文学习的殿堂: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学习之地,天天是学习之时,人人是学习之人。

语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发展、完善于生活,教师可凭借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情境或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听、说、谈、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

这样的教学将学习活动介于学生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是真正的内部动力驱动下的主动学习。

是啊,尊萤孩子,理解孩子,让孩子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那一定是最快乐的事!世界有多大,儿童的课堂就有多宽阔!有一位老师就说得好:“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啊,在他们成长的过程巾,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学习,他们还需要道德品质的培养,情感心理的疏导;他们还需要人文素养的积淀,个性思维的激发,他们还需要职业道德的教育,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他们需要亲近自然,需要感受温暖的阳光……”
怎样才能让孩子快乐地学习、生活呢?践行李老师的情境教育,你一定会找到答案。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最痛苦的莫过于课堂上孩子们死气沉沉,不会表达、不会写作了!但是在情境教育里,这都不是问题。

李老师精心设计,带着孩子们仰望星空,赏月,唱童谣……回到课堂写《秋夜看月亮》时,孩子们都喊着:李老师你不需要指导!我们会写!当你看到这一切,你的心灵不受到震动吗?我们的作文课堂,老师指导得再多,学生也写不出满意的文章来。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孩子被圈在教室里,离开了五彩斑斓的大自然,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当然干巴巴的,写不出真情真意、生动感人的文章来了。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老师,那么就给孩子多绐孩子一些空间和时间,让孩子到大白然巾观察、体验、感悟、实践,那里孩子们一定会“活”起来,他们神采飞扬,能思善写,会计你大吃一惊:
其实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随时都可以运用情境教育,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可以利用艺术的魅力,让课堂美起来。

音乐、图画、表演等的引入,加上老师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一起会给师生创设一个情浓意美的境界,让学生在情境巾“带着情感主动地去学习镶嵌其中的知识,培养能力”。

李老师又告诉我们,教育应该拒绝华丽,应该是生动而质朴,要实现“低耗费高效能”,是情感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结合,这样儿童才能学习动,觉得趣味无穷,爱学,乐学。

“课堂是美美的,儿童的心里也是美美的。


“三尺讲台见证青丝到白头,一片丹心哺育桃李满天下。

”李吉林老师情注教育,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依然做得有滋有味。

她用一生专注孩子和教育,她用“情境”锻造智慧和人格,把孩子带到源头去,思维和语言的源泉,让封闭的课堂开放,来唤醒孩子,来鼓舞孩子。

我重看了李吉林的纪录片《儿童教育家李吉林》,了解了她波澜起伏的人生,感受到她对教育事业的痴迷,我要学习她勤奋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点亮自己的教育激情,做到志存高远,在教育的路上谱写新的诗篇。

李吉林老师说过:“小池的宁静,溪流的清远,固然都很诱人,然而奔腾的涌浪更能让人感受生活的真正意义和欢乐。

”是啊,李老师渴望我们和她一起在涌浪中搏击,在涌浪中前进……让我们与李吉林老师同行,在情境教育的指引下,相信我们和孩子一起,都能“美美地想,乐乐地学,天天有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