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墓葬
汉代墓葬
汉代墓葬xx十一陵西汉十一个帝陵,除文帝霸陵在西安东郊、宣帝杜陵在西安市东南郊以外,其余九个帝陵都在渭河北岸咸阳市至兴平县境内。
公元1962年开始勘查武帝茂陵,以后陆续勘查诸陵。
公元1966年发掘文帝窦后墓的部分从葬坑。
公元1970—1978年,发掘长陵的一个陪葬墓——杨家湾大墓和安陵一个陪葬墓的从葬沟。
公元1982—1983年,勘查杜陵并发掘杜陵寝殿和陵园的部分门址。
渭河北岸西汉九陵的勘查,其主要收获是澄清诸陵的方位及其排列顺序。
排除咸阳原上有西周陵的可能性,同时又对汉唐间的有关西汉陵的记述作了详细校核。
认定《汉书》臣瓒注所记诸陵的方位是可信的。
《汉书》臣瓒注的诸陵方位被《三辅黄图》、《水经注》和唐《元和郡县志》所采纳,特别是《水经注》在记述北魏成国渠的流向时,详细标明西汉诸陵的方位和顺序,为考古工作者提供了可靠依据。
于是在探明北魏成国渠遗迹的基础上,对汉陵逐一进行审定。
审定后的西汉陵,自西至东的顺序是: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成帝延陵、平帝康陵、元帝渭陵、哀帝义陵、惠帝安陵、高祖长陵、景帝阳陵。
目前的推论是否正确,尚待发掘验证。
西汉的陵寝制度,主要是勘查诸陵的坟丘,陵园的围墙、门道和门阙;还有它们的后妃墓和陪葬墓。
除文帝霸陵“依山为陵”情况不明外,其他十个帝陵的坟丘都作覆斗形,用夯土筑造。
茂陵坟丘最大,底边长230米、顶高46.5米。
其他略小,一般顶高30米左右,底边长150—200米。
坟丘居陵园中央。
陵园四周夯筑围墙,围墙平面呈方形,每边长400米左右。
四面围墙的中部辟一门,称司马门。
门道宽15米左右。
门道两侧各有一座土阙。
土阙长40、宽15米左右。
汉承秦制,设寝殿于陵园,并在陵园附近设庙。
在各个陵园的内外地面上,目前还可以见到西汉建筑的遗迹和遗物,大约就是寝殿或原庙这一类建筑的遗存。
除杜陵寝殿已发掘,情况比较清楚以外,其他都无法确定。
后妃墓的外形与帝陵同,而规模略小。
一般设在帝陵东边,但有少数例外。
徐州两汉诸侯王墓研究_刘尊志
Aa 型: 斜坡墓道, 6 座。可分为四式。 Ⅰ式: 1 座。楚王山 M 1, 耳室开凿于墓道两侧, 主室为一室。墓道东向, 距山顶较近, 宽度小 于墓室, 两侧各二耳室, 平底, 平顶, 局部有弧状内收。甬道较窄短, 塞石为多层三列置放。主室 较墓道低, 呈竖长方形。室顶由条石砌成拱形顶( 图四) 。 Ⅱ式: 1 座。狮子山汉墓, 耳室开凿于墓道和甬道两侧, 主室由前后室组成, 呈“工”字形。墓 道南向, 分前、中、后三段, 由外向内宽度依次变窄, 前、中段墓道呈斜坡状, 前墓道的北端有对 称两土台。内墓道上有一面积较大的竖长方形天井, 形状似Ⅰ式墓室。甬道内塞石双层双列置 放。前后室之间有过道。室多平顶, 少量弧形。局部经打磨装饰( 图五) 。 Ⅲ式: 3 座。羊鬼山汉墓及驮篮山 M 1、M 2。耳室开凿于甬道两侧, 主室由前后室组成, 呈 “⊥”状。墓道均南向, 由两部分组成, 前为向内的斜坡, 后为与甬道口平齐的平台, 较短。甬道 内塞石双层双列置放。前室有浴室和厕间等。墓顶结构多样, 有平顶、两面坡顶、四面坡顶、
彭城。公元 70 年, 朝廷以谋反罪将刘英治
罪后贬为庶人流放, 楚国除为楚郡。公元 88
年, 刘恭被封为彭城王, 为靖王, 至公元 220
年彭城国接受曹 魏诏封国除, 前后 130 余
年, 共有五王, 其他为考王刘道、顷王刘定、
孝王刘和及其孙刘祗。下邳国位于彭城国
的东南, 初期封域不大, 后成为较大的封国
在全国范围内分封诸侯王是汉代中央政府巩固统治的措施之一。两汉 400 余年, 今徐州一 带共属七个不同的诸侯国, 前后有数十位诸侯王。目前徐州境内共发现两汉诸侯王墓十余处, 墓葬近二十座。本文拟以考古资料为基础, 结合历史文献及其他相关资料对这些诸侯王墓进行 研究, 并对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汉代关中地区墓葬壁画艺术思想分析
艺术研究认知与解读丨2021-2汉代关中地区墓葬壁画艺市思想分祈新疆大学/陈子煜摘要:墓葬壁画是古代劳动人民对艺术形式的重要表现之一。
本文以汉代的墓葬壁画为例,通过对其艺术形象分析,探求其思想文化内涵,来展现汉代艺术思想的历史轨迹。
关键词:汉代壁画艺术思想壁画墓艺术类作品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时期各阶层民众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墓室的壁画也不例外。
本文将以已经发布的资料为依据,对关中地区的两汉墓葬壁画布局、题材、艺术手法和思想内涵等方面作出探讨。
汉代墓葬的主要形式其中之一便是带有壁画的墓葬。
由于在墓壁上绘出壁画,所以被称为壁画墓。
两汉时期,壁画内容庞杂而丰富,现实生活的各种场面如宴会、属吏、楼阁、乐舞、仓廩、车列、从骑、庖厨等,神仙鬼神世界的各种图景,如升天、羽人、朱雀、玄武、白虎、三头鸟等无不纳入壁画的内容中。
除了河南,壁画墓还分布于湖北、内蒙古、辽宁、陕西等地。
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湖北望都汉墓、辽宁辽阳汉墓、营城子汉墓皆为汉代壁画的重要遗迹。
截至今日为止,关中地区发现有保存较好壁画的汉代墓葬一共有6座,现主要介绍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西安交通大学西汉壁画墓、西安南郊曲江池一号墓三座壁画墓。
―、产生背景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西安交通大学西汉壁画墓,这两座墓葬的年代大约为西汉的晚期,西安南郊曲江池一号墓的年代大约为西汉的中晚期。
而在西汉之后,关中地区的壁画墓几乎绝迹。
与关中地区不同的是,中原地区西汉前期就已经出现了壁画墓,在西汉后期、王莽的新朝、东汉前期之间不断进行繁荣发展,在东汉晚期达到顶峰。
如果需要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那就必须与西汉中晚期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并加以理解。
西汉中晚期,政治上,统治阶级的方针政策的改变,控制力的减弱,对官员、平民的控制有所松动,外戚、幸臣乱政;经济上社会财富的不断集中,土地兼并,经济危机,贫富差距的扩大并蔓延;思想文化上,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外儒内法的思想确立并深入人心,尤其以"三纲五常”为甚,世俗的流行思想的遍及,思想迷信化,谶纬学说;外交方面,南越国于汉武帝时期并入西汉版图,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的程度逐渐加深。
汉唐墓葬的基本特征
汉唐墓葬的基本特征汉代墓葬特点:汉代墓葬从构筑分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在地面挖出长方形竖穴土坑作为墓室,称土坑墓;再在坑底用木板构筑木壁墓室,称木椁墓;用空心砖或小砖或石板(块)砌筑墓室,则分别称为空心砖墓、砖室墓、石室墓。
一种是在竖穴土坑底部的一端或一侧掏出横穴作为墓室,称土洞墓或洞室墓。
另有在山上凿洞建造的,称作崖墓。
空心砖墓和砖室墓有的也在土洞中砌筑。
在许多大型砖室和石室墓中,还流行彩绘壁画为装饰,称壁画墓。
在石室墓壁上雕刻各种画像的,称画像石墓。
在砖室墓中另嵌入一种模印画像的砖,称画像砖墓。
中国四大汉墓群是指河南永城芒砀山汉墓群、四川三台郪江汉墓群、河北献县汉墓群、广西合浦汉墓群。
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斩山为廊,穿石为藏”。
唐代墓葬特点:特征:1、墓穴多采用砖室。
土洞墓已降为低级官吏或平民所用。
一般的官僚,其墓室都为单室。
二品以上的大官,除主室以外,有时还设简单的前室。
成王李仁墓、章怀太子墓及“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则都有前後两室。
2、从初唐到盛唐,贵族、官僚墓中流行壁画。
一般是墓道前部两壁各绘青龙、白虎。
墓室顶部绘日、月、星辰。
其他则有鞍马、明驼、牛车、列戟、步骑仪卫、属吏、男女侍者以及乐舞伎等,各绘在墓内的相应部位。
其内容和规格视墓主人的身份而有所区别。
3、安史之乱以後,唐代墓葬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首先是墓的构造简化,短而狭的竖井式墓道代替了斜坡式的长墓道,因而天井和壁龕也不见了。
墓室的规模缩小,壁画亦十分罕见。
陶俑的数量减少,制作粗简。
天王俑和镇墓兽越来越简化,在有的墓里已不用,只有十二时辰俑仍较流行。
东汉墓葬形制
东汉墓葬形制
东汉时期的墓葬形制在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特点是继承了西汉时期的一些传统,并有所发展和创新。
根据考古发掘和研究资料,东汉墓葬的形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1. 砖室墓:东汉时期,随着砖石结构技术的发展,砖室墓逐渐成为主流。
这类墓葬通常由砖砌成墓室、甬道、耳室等部分,结构规整,布局多样,有单室墓、双室墓乃至多室墓之分。
2. 前堂后室结构:东汉中晚期的大型墓葬中常见前堂后室格局,前部为象征生前居所的“堂”,后部为放置棺椁的“主室”。
这种布局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死观及家族礼仪制度的影响。
3. 壁画与画像砖:东汉墓葬中的装饰艺术发达,尤其是壁画和画像砖的运用极为广泛。
这些壁画和画像砖描绘的内容包括生活场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各种吉祥图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4. 分层结构:一些高级别的东汉墓葬在地下形成了多层次的结构,如设有排水设施、墓道、耳室、壁龛等,且有的还伴有陪葬坑。
5. 天井与穹窿顶:部分墓葬采用天井结构,使墓室内部空间显得更为宽敞明亮,
同时穹窿顶的设计体现了建筑工艺的进步。
6. 防盗措施:鉴于盗墓活动的猖獗,许多东汉墓葬采用了复杂的防盗设计,如设置假门、流沙层、积石积炭层等。
7. 殉葬品:随葬品丰富多样,包括陶器、漆器、铜器、玉器、金银器皿、钱币以及模型明器等,反映出墓主人的社会地位和当时的生活风貌。
8. 家族合葬:东汉时期,家族合葬的现象较为普遍,往往一个大型墓地内包含有多座相互关联的墓葬,体现出强烈的家族观念和社会等级秩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历史书籍或咨询历史学家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汉代墓葬形制
汉代墓葬形制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时期,以“统一天下”而宣称汉化的著名的汉武帝,让汉朝的影响及影响深入到历史的各个领域。
汉代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上重要的一个节点,墓葬自然也是汉代文化遗产中不可忽视的一项。
本文主要介绍汉代墓葬形制,说明汉代墓葬形制的特点,以及对今天的影响。
汉代墓葬普通用土建葬礼,可以分为三大类:文采类、军采类和神龙类。
另外,汉代也存在着丫鬟人骨坑、穴葬和水葬等墓葬形式。
文采类汉代墓葬形制以砖石结构为基础,它是宫殿类墓的一种,主要用于安葬贵族或有财力的人士。
墓道入口常常附有雕塑或画像,供逝者长眠之处。
这种汉代墓葬形制的最大特点是考虑到了殡葬的形式和审美意义,把握住了极好的视觉效果。
军采类汉代墓葬形制以毛石墓为代表,它是一种五角形、三层结构的大型墓室,具有极强的象征性,可以体现出藩长将领的地位与护卫守军的力量。
墓志铭上也通常有歌颂将士的内容,即使今天,毛石墓仍然能够代表出当时的勇士的气概与品格。
神龙类汉代墓葬形制以棺祭神龙为主,一般都是用一只龙安放在墓室的中央,其它设施和装饰品都围绕着神龙来设计。
这种汉代墓葬形制是汉朝复兴时期的特点,用于安葬政治家、将领或有特殊地位的人。
这种墓葬形制因其古韵和浓郁的祭祀氛围,至今仍为人们所熟知。
汉代墓葬形制的特点不仅在于形式和审美意义,还涉及四大元素土、木、金、水,它们各自释放着特定的涵义,体现着汉朝的文化和思想。
水象征着长达和连续;土象征着安全;木象征着和谐;金象征着富贵。
这些元素的运用,使汉代墓葬形制成为文化遗产中最值得研究和细究的一部分。
汉代墓葬形制对今天文化和历史上也有着深远影响。
在中国古代,墓葬一直被认为是职责和责任的象征,而汉代墓葬形制,将这一象征更加具体化,如将大型墓室比喻为家族的延续,将毛石墓比喻为将士的忠诚,将神龙墓比喻为贵族的权力。
正如历史学家陈洪毅所说:“汉朝的文化中融合了汉代墓葬形制的精髓,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乐舞百戏”与汉代丧葬文化
“乐舞百戏”形象,是两汉墓葬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
它在墓葬之中,不仅有二维的呈现,即表现在壁画、画像石等专门的图像载体上;更有三维的呈现,即以陶俑或器物堆塑的形式加以表达。
这一形象出现的频率之高,加之表现方式多样,或许暗示着,它在墓葬这一丧葬空间中已经成为一个拥有特定含义的固定化角色。
本文拟将墓葬中二维和三维的“乐舞百戏”形象综合起来进行考察,探寻其在墓葬中所扮演的特定角色,进而对其所反映的汉代墓葬的功能和社会问题作一管窥。
一、乐舞百戏的现实功能1.乐舞百戏的现场性功能:愉神和愉人若要探寻“乐舞百戏”形象在汉代墓葬中所扮演的角色,首先必须了解真实的乐舞百戏在汉代社会中所发挥的功能。
汉代是乐舞百戏高度发达的时期。
张衡《舞赋》云:“且夫九德之歌,九韶之舞,化如凯风,泽譬时雨,移风易俗,混一齐楚,以祀则神祇来格,以飨则宾主乐胥。
方之于此,孰者为优。
”[1]《盐铁论·散不足》对汉代社会乐舞百戏的看法表达得更为直接:“今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俱儛像。
……今俗因人之丧以求酒肉,幸与小坐而责辨,歌舞俳优,连笑伎戏。
”[2]这两段文字,道出了现实乐舞百戏所具备的愉悦功能,并且也描述了这种愉悦功能的双重性:“一是用于祭祀,祈求福祥,神灵保佑,功能是愉神;二是用于宴飨,为宾主助兴,延年益寿,功能是愉人。
”[3]78这是现实中乐舞百戏的现场性功能,也是它直接体现出来的功能。
2.乐舞百戏的社会性功能:基层社会凝聚和自治的手段关于乐舞百戏的双重愉悦功能,学界已有较多讨论,基本达成了共识[4]。
然而,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乐舞百戏何以会在汉代社会如此流行?乐舞百戏活动的组织者,究竟是单纯出于让现场观众或所祭祀神明“愉悦”的考虑,还是另有其他现实性、社会性的意图存在?关于乐舞百戏的社会意义,《岳麓书院藏秦简(叁)》中收录的司法文书中,有一则《识劫案》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根据此案记述,县廷之所以上奏请示,原因之一是在审理中无法判定的身份:最初为大夫沛家的女奴,沛在其原配之妻去世后免为庶人,并通报宗人、里人以为妻,但他却没有向管理户籍的乡里长官通报,因此在户籍中仍注记为“免妾”(庶人)。
胶东地区汉墓概述
于农耕的丘陵与近海平原,又有适于渔捞的绵长海岸线,且纬度适中,气候温润,自古便是人类生存的理想之地。
万千年来,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发展,创造出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给今天的胶东大地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物古迹。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胶东地区发现的汉代墓葬有数百座,其中绝大多数是在基本建设工程中发现的,也有少数是农民在日常农业劳动中发现的。
1953年春,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对福山县(现烟台市福山区)东留公村村民挖毁的一座砖石混建画像石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由于此前曾多次被盗,仅发现了铁锛和少量漆器的附件等[1]。
1974年,烟台地区文物组与福山县文化馆联合在东留公村清理了一座有阶梯式墓道的土坑竖穴墓,随葬品有陶钵、罐、奁等,还发现了一件铁剑年,在福山县岗嵛村又清理了一座砖室墓,墓中出土有铜双鱼洗、玉片人像等随葬品[3]。
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又进入了新一轮发展期,配合工程建设的田野考古工作不断增多,两汉墓葬考古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83年11月,烟台市文管会、烟台市博物馆联合在芝罘区毓璜顶附近的建筑工地清理了一座砖室墓,仅出土了40枚五铢钱[4]。
1985年,烟台市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在原蓬莱县崮寺店乡大迟家村发掘了一座土坑竖穴墓,墓圹为长方形,双棺双椁,随葬品有陶器等[5]。
1986年3月,烟台市博物馆对牟平发动机厂建筑工地发现的5座汉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1座画像石墓,4座土坑竖穴墓,随葬品有陶罐等[6]。
1996年4月,为配合公路建设,烟台市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对福山东留公墓群进行了发掘,清理土坑竖穴墓10多座,为单椁单棺或单椁双棺,随葬品有陶罐、陶壶等[7]。
1996年,在招远县城西北约27.5公里的辛庄镇大宋家村,当地村民在整地取土时挖毁了一座砖室墓,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前往清理,出土器物有陶马、陶俑和耳环,铜器有灯、壶、魁、洗等,其中以九盏连枝灯最为有名[8]。
1999年10月,为了配合大莱龙铁路建设工程,烟台市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发掘了朱郎埠墓群,发现墓葬40多座,时代为战国到汉代。
汉代墓葬文化玻璃蝉及旧玉改制蝉
81汉代旧玉改制玉蝉的相关文章,所以笔者以此为出发点,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把这两个点结合起来,去更深一步的比较和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的区别与联系,这对于汉代墓葬撰文/温松松葬玉制度在两汉得到极大的发展和完善,并在此基础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制玉、用玉文化,汉玉的一大特色是极端迷信神秘化的葬玉文化。
文章关注汉代墓葬中出土的玻璃蝉和改制玉蝉,在已有的内容基础之上,通过对其材质、造型纹饰和出土地区的整理和挖掘,这对于了解汉代葬玉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汉代墓葬出土的蝉形口琀材质多样,除了数量居多的玉琀蝉外,还出现一定数量的玻璃蝉和旧玉改制而成的玉口琀。
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研究汉代墓葬中出土的玻璃蝉和旧玉改制玉蝉,按照时间发展顺序,以出土地区和材质种类为出发点做进一步探究,这对于了解汉代丧葬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已有的参考资料和文献中,研究学者们对于汉代墓葬中出土的玻璃蝉和旧玉改制玉蝉的研究比较分散和单一,故而以此为突破方向对其进行整理和归类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国内的研究学者,对汉代墓葬出土的玻璃蝉和旧玉改制而成的玉蝉,发表的期刊论文较少,仅有几篇科普性的稍带提到,未见专题性的研究文章。
玻璃蝉及出土地区说明。
如:周长源、汤伟健《扬州出土的汉代玉蝉和玻璃蝉》一文,此篇文章在谈及扬州出土的汉代玉蝉的同时在文章的最后提到了玻璃蝉,从材质、纹饰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和介绍,但是关于玻璃蝉的外型纹饰特征在时区内的变化发展特点缺乏具体的说明和展示。
玉蝉和旧玉改制玉蝉的研究。
如:孙川《汉代琀蝉研究》一文,此篇文章按照时间发展顺序把汉代玉蝉形制演化,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介绍,在文章中稍带提到了由玉剑首改制而成的玉蝉,未进行深入具体的说明论述。
在已有的研究中,既没有单独研究汉代出土玻璃蝉的相关文章,也没有单独论述来源:网络82中出土的玻璃蝉和旧玉改制玉蝉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汉代玻璃蝉和旧玉改制玉蝉主要出土地区在已发掘出土的汉代墓葬中,随葬玉口琀的造型和材质除了玉质的汉三刀玉蝉和汉八刀玉蝉外。
墓葬知识之汉墓墓葬风格
墓葬知识之汉墓墓葬风格汉代厚葬之风盛行,这与汉代流行的儒家孝道、阴阳五行、谶纬迷信、神仙方术以及道教等意识形态观念有关。
汉墓富有时代特色,传统的族葬制度崩溃,而大家族墓地盛行;墓葬的形制与结构丰富多彩,包括土坑墓、木椁墓、崖洞墓、砖室墓、砖棺墓、石棺墓、石室墓、画像石墓、画像砖墓、瓮棺墓,等等。
各类墓葬的形制又存在差异。
西汉多见土坑墓、崖洞墓、木椁墓等,东汉以后则多见砖室、石室等形制的墓葬。
传统的棺椁制度在西汉初年走向成熟,如马王堆二号汉墓、大葆台一号燕王墓等,西期以后随着砖室、石室墓的兴起,有棺无椁的葬具制度逐渐确立。
棺具的制作和装饰可以说极尽工巧之能事,也就是东汉人王符在《潜夫论》中所说:“工匠雕治,积累日月,计一棺之成,工将千万。
”由于厚葬之风盛行,汉墓的随葬品也最具时代特色,如淮河流域王侯陵墓玉衣葬服的使用,车马的随葬以及礼乐器、反映生前社会身份的玺印、封泥、侍卫俑的大量随葬是汉代社会阶级关系、经济关系以及丧葬礼俗的集中体现。
东汉墓葬中多见的田园宅院、楼阁建筑模型等也是东汉地主阶级庄园生话的反映。
墓上建筑如石祀、石阙等在汉代尤其是东汉迅速发展。
中国西汉、新莽和东汉时期的墓葬。
其考古工作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绝大部分是50年代以后进行的。
汉墓分布很广,数量巨大,除、以外,全国各省区都有发现。
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是两汉的都城和当时郡县所在地。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发掘的汉墓约在万座以上。
主要是统治阶级的墓,其中属于诸侯王一级的有20多座,列侯一级的约80座。
发掘的汉墓资料,对研究汉代的社会经济、物质文化和丧葬制度,有重要价值。
墓上设施除继承战国以后在墓上堆筑坟丘的作法外,贵族官僚墓还在坟丘四周用夯土筑造围墙以为茔域。
东汉时期兴起在墓前立墓碑、建祠堂、置墓阙,阙前辟神道。
神道两侧还列置人物和动物的立雕石像。
墓的形制从构筑分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在地面挖出长方形竖穴土坑作为墓室,称土坑墓;再在坑底用木板构筑木壁墓室,称木椁墓;用空心砖或小砖或石板(块)砌筑墓室,则分别称为空心砖墓、砖室墓、石室墓。
汉代中小型墓葬的“镜像”世界_以山东滕州南侯庄汉墓群为例
汉代中小型墓葬的“镜像”世界文 图/孙兵 朱永良 刘薇薇 赵田田《荀子·礼论》载:“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大意是丧礼是用生前的样子去装饰死者,侍奉死去的人如同他活着的时候,对于生死存亡都按照礼的规定来做。
“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这八个字十分精确地概括了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特征,它以灵魂不死为精神寄托,追求的是对死者生前世界的“镜像”表达,最大程度还原复制生前的物件、场景、血缘关系、精神意志等,为死者打造一个可以继续“享用”的地下世界。
历年考古发现的中小型汉墓,山东地区累计有7000余座,分布大概又可分为三个地区:泰沂山脉以北的鲁北区,以胶莱平原为中心的胶东区,以及以曲阜、兖州为中心的鲁中南区。
鲁中南区在汉代分别属于鲁国、东平国、泰山郡、东海郡以及任城国。
滕州位于鲁南地区,是汉代墓葬的集中分布地之一。
为配合工程建设,滕州市博物馆2008年对滕州龙泉街道南侯庄汉墓群进行了两次抢救性发掘,共清理480座墓葬,出土文物2074件。
墓葬基本为汉代中小型墓,此外还发现了宋金时期砖室墓。
这一墓群的发掘为研究汉代中小型墓葬所展现的“镜像”世界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墓地空间布局:血缘关系的重建南侯庄汉墓群早已被公布为滕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此次为配合工程建设抢救性发掘的区域位于墓群东侧。
这些中小型墓多为近东-西或南-北向,排列整齐,少有打破或叠压现象。
墓葬绝大多数为长方形竖穴单人葬,也有相当数量的两人或多人合葬墓。
墓穴内由8—10块不等的石板围成长方形椁室,椁内置木棺,但由于盗扰严重,仅少数椁内底部尚存棺痕。
还有少量土坑墓,没有石椁,有些只有石盖板,内放木棺。
从整个发掘情况来看,可以分为北部墓群、中部墓群(两大墓群部分交接,面积较大)、西南部墓群(分布最为稠密)、东北部晚期墓群(有墓道)和其他零散小墓群。
从布局来看,无论是中部墓葬还是东北部晚期墓葬,所有的墓葬纵向横向排列十分规整,以山东滕州南侯庄汉墓群为例南侯庄墓地位置除M247为东北—西南走向外,其余墓葬方向上都是近东—西或南—北向,晚期墓葬同一组别墓道几乎是平行的,不容僭越。
汉代墓葬形制
汉代墓葬形制
据史书记载,汉代应为两汉之际形成了固定的墓葬形制,这也标志着古代汉族人类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
汉代墓葬分为窖墓、洞穴墓、墓室、坑墓和丘墓五种形式,其中前3种均可承担葬礼的墓葬功能,后两种仅承担仪式性的功能。
此前,汉代墓葬以窖墓为主,也即是凿穴、堆砌混凝土而成,位于地表以下,通常位于安乐坟和安检坟等区域。
由于挖掘窖墓耗时费力,因此被称为“活坟”,并且只能供汉朝朝臣或后宫宠妃等等作为墓地。
随后,汉朝皇室对着望、俯瞰而立群山之地的洞穴墓也给予特殊的重视,坐落在洞口的石坛上,往往铺装贯贴石板,屡见于西峰、东峰之间,据说为弘扬皇家彰显礼故的地带。
另外,汉代墓室以砖石建造,以建筑形式呈现出巨型覆盖建筑,外墙上浮雕高耸,里面用花窗、玉帘等打造出精美的室内装饰,池塘被套上彩色琉璃,藏中书架凌空而立,布局严谨宏伟。
其中,葬仪配备更是丰富,包括葬器,金银铜器、布料、香火、钱币、礼物等,以配合复杂的葬礼生活。
汉代坑墓和丘墓则位于自然条件较为极佳,丘陵地带优势更是非凡,特别是帝王墓,墓前往往铺设石路,墓两旁种植套植林木,周围植被常年翠绿,形成一片苍翠的江南水乡。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汉代墓葬形制可谓历经岁月,流传至今,深深展现出汉族人类在历史沧桑中的心态和情操,也是汉代贵族等社会阶层对礼仪法度的体现。
两汉墓葬乐俑不同时期的特点
钢 琴 即 兴伴 奏 是 键 盘 和 声 与 钢 琴 演 奏 技 巧 结 合 的 产
物, 在 为歌 曲进行伴 奏时 , 只有 很 好 地 分 析 作 品 , 理 解 和
掌握作品所要表达 的思 想情 感 , 才 能 适 当 地 选 择 和 声 及
景和风格 。
并 能 逐 步适 应 掌 握 这 样 的 弹 奏 状 态 。 教 师 应 引 导 学 生 在
3 . 采 用 理 论 知 识 学 习 与演 奏 实 践 相 结 合 的教 学 模 式
弹奏 作品之前 , 学会 分析作 品 , 了 解 作 品 的 内容 与 体 裁 ,
明 确 调 性 以及 曲式 结 构 , 根 据 歌 曲 内容 选 用 和 弦 , 根 据 作 品情 绪 上 的变 化 来 设 计 伴 奏 , 通 过理 论知 识与 实践 练 习
歌 曲 内容 相 统 一 。 如 舞 曲 性 节 奏 的 歌 曲 , 可 选 择 流 动 低
音 或 半 分 解 和 弦 的伴 奏 音 型 , 弹奏时音 响短促 而有弹 性 , 以赋 予 旋 律 欢 快 跳 跃 的 节 奏 感 ; 柱 式 和 弦 的 伴 奏 音 型 则
可用 到进 行 曲 风 格 的 歌 曲 当 中 , 弹 奏 时 注 意 下 键 整 齐 准
合 作 意识 , 让歌唱者和伴奏者相互 配合 协作 , 充 分 发 挥 主
动性 和想 象 力 , 互相交流和学 习 , 两 者 紧 密 结 合 共 同 演 绎
作品。
高 师 钢 琴 即 兴 伴 奏 作 为 键 盘 演 奏 技 能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响 的 整 体 感 。有 歌 曲 还 可 采 用 多 种 伴 奏 织 体 , 例 如 带
汉代古墓墓室结构
汉代墓葬结构先秦两汉文献讨论墓葬制度时通常有二方面的重点,一是有关墓葬制度发展,一是墓葬制度的等级问题。
前者可以藉由墓葬的建筑形制讨论社会对死后世界的观念,而后者则是说明墓葬可以反映出社会阶级为基础的丧葬礼仪。
曾子曾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话不但是他个人的期望,也可以反映丧葬之礼在当时社会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中国史上重视丧葬的情况,至少从那些商王大墓的存在已经可以窥知端倪。
到了春秋,大墓及丧礼制度的出现都可作为那个社会中人们对於葬礼重视的象徵。
到了战国,虽然也有一些薄葬的言论出现,但这些主张却恰好说明厚葬是整个社会的大势所趋。
这并非说所有考古发掘得到的墓葬均为厚葬。
而是说,一般人即使实际没有能力实行厚葬,仍然会有一种要求厚葬的企望,这正说明战国以来,普通墓葬会高级身分所使用的陶礼器陪葬品的重要原因。
竖穴墓与砖室墓基本结构与辨识方式在整个汉帝国或汉文化圈之内,墓葬形制大约可分为主流与旁支两类。
主流墓葬形制,是继承先秦以来的竖穴木椁墓、土洞墓、以及由此二者发展出来的横穴砖室墓,是汉代墓葬普遍形制。
支流方面,则如四川的崖墓、山东的石板墓、东北地区的贝墓等,属於具有地方特色的墓葬形制,因此其特殊性高,较不普及。
因此,为了帮助读者对汉代墓葬基本结构有所认识,以下我们将挑取主流墓葬形制中的竖穴木椁墓及砖室墓作详细介绍。
竖穴木椁墓汉代竖穴木椁墓的基本结构与先秦木椁墓相同,即由地面垂直向下开掘一长方形土圹,作为放置棺椁的墓室。
椁室之构造一般均为长方箱形,椁板结合方式以凹槽榫卯为主。
椁内可再分隔出不同大小之空间,以放置棺木及随葬品。
棺木之形状,仍以长方箱形为主,亦有头部较宽之例,至於现代普遍使用的弧形棺盖则极为少见。
棺板之结合以榫卯或棺钉为之。
椁室之外,填土亦有各种类型,大抵为防潮而设者有白膏泥及木炭,少数墓底有排水设施。
而在挖掘墓室时为方便,其墓坑口通常呈斗形。
另外在楚文化影响区内,墓道为相当普遍的墓葬设置之一,可能是为施工方便而设,与墓主身分之高低并无绝对之关系。
墓葬知识之汉墓墓葬风格
墓葬知识之汉墓墓葬风格汉代厚葬之风盛行,这与汉代流行的儒家孝道、阴阳五行、谶纬迷信、神仙方术以及道教等意识形态观念有关。
汉墓富有时代特色,传统的族葬制度崩溃,而大家族墓地盛行;墓葬的形制与结构丰富多彩,包括土坑墓、木椁墓、崖洞墓、砖室墓、砖棺墓、石棺墓、石室墓、画像石墓、画像砖墓、瓮棺墓,等等。
各类墓葬的形制又存在差异。
西汉多见土坑墓、崖洞墓、木椁墓等,东汉以后则多见砖室、石室等形制的墓葬。
传统的棺椁制度在西汉初年走向成熟,如长沙马王堆二号汉墓、北京大葆台一号燕王墓等,西汉中期以后随着砖室、石室墓的兴起,有棺无椁的葬具制度逐渐确立。
棺具的制作和装饰可以说极尽工巧之能事,也就是东汉人王符在《潜夫论》中所说:“工匠雕治,积累日月,计一棺之成,工将千万。
”由于厚葬之风盛行,汉墓的随葬品也最具时代特色,如淮河流域王侯陵墓玉衣葬服的使用,车马的随葬以及礼乐器、反映生前社会身份的玺印、封泥、侍卫陶俑的大量随葬是汉代社会阶级关系、经济关系以及丧葬礼俗的集中体现。
东汉墓葬中多见的田园宅院、楼阁建筑模型等也是东汉地主阶级庄园生话的反映。
墓上建筑如石祀、石阙等在汉代尤其是东汉迅速发展。
中国西汉、新莽和东汉时期的墓葬。
其考古工作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绝大部分是50年代以后进行的。
汉墓分布很广,数量巨大,除西藏、台湾以外,全国各省区都有发现。
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是两汉的都城和当时郡县所在地。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发掘的汉墓约在万座以上。
主要是统治阶级的墓,其中属于诸侯王一级的有20多座,列侯一级的约80座。
发掘的汉墓资料,对研究汉代的社会经济、物质文化和丧葬制度,有重要价值。
墓上设施除继承战国以后在墓上堆筑坟丘的作法外,贵族官僚墓还在坟丘四周用夯土筑造围墙以为茔域。
东汉时期兴起在墓前立墓碑、建祠堂、置墓阙,阙前辟神道。
神道两侧还列置人物和动物的立雕石像。
墓的形制从构筑分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在地面挖出长方形竖穴土坑作为墓室,称土坑墓;再在坑底用木板构筑木壁墓室,称木椁墓;用空心砖或小砖或石板(块)砌筑墓室,则分别称为空心砖墓、砖室墓、石室墓。
西汉皇帝陵寝
两汉帝陵的调查、发掘与研究一、西汉帝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西汉自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称帝到公元8年王莽篡汉,共历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等十一帝214年。
西汉时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思想、伦理道德和价值体系的形成时期,也是秦代创立的统一的政治体制的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的时期。
因而西汉考古、特别是集中体现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的帝陵考古研究工作无疑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1.西汉帝陵研究历史回顾西汉帝陵的研究历史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记载著录期在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中国考古学诞生之前,我国古代和近代就有许多历史学家、金石学家对西汉帝陵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对帝陵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形制规模和附近出土的铜器、玉器、瓦当、钱币等进行了记述、著录或考证【278】。
(2)踏查测量期20世纪初,日本学者伊东忠太、关野贞、足立喜六、水野清一,法国汉学家沙畹、谢阁兰及美国学者毕安祺等先后对包括西汉帝陵在内的西安附近的古代建筑、陵墓进行了初步的调查【279】;其中1906年1月至1910年2月应聘为“陕西高等学堂教习”的足立喜六对西汉十一陵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实地踏查和简略的勘测。
1933年足立喜六根据其踏查、勘测和研究结果,由东洋文库出版了《长安史跡之研究》一书。
此书第五章“汉代之陵墓”或可视为西汉十一陵考古研究的开山之作。
30年代至40年代,我国学者陆续开始对包括西汉十一陵在内的关中古代遗迹、遗物进行考古调查,其中以“西京筹委会”、“陕西考古会”、“西北史地考察团”和“教育部西京艺术文物考察团”开展工作较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80】。
严格地讲,此阶段的工作还算不上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考古调查。
(3)勘察试掘期此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诞生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
如果说本世纪初到1949年间中外学者对西汉帝陵的考察是帝陵考古研究工作的萌芽时期,那么此阶段就是现代科学意义上西汉帝陵考古工作真正的奠基和初步发展时期。
两汉山东墓葬石刻的孝礼文化
关键 词 : 两汉 ; 山东 ; 墓葬石刻 ; 孝文化
中 图分 类号 : G 1 2 7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 2 0 1 3 ) 0 3 — 0 0 5 6 — 0 6
Ab s t r a c t : The Ha n Dy na s t y s t i c ks t o“g o v e r ni n g t he c o un t r y wi t h f i l i a l pi e t y”,whi c h i s t he mo s t
f i l i a l r i t e s t o s h o w t he i r f i l i a l he a r t . The r e f o r e, t he e t i q ue t t e c ul t u r e a bo u t t he t o mb ha s s e v e r e s y s — t e m ,c o m pl e x c o nt e nt ,c o mp l i c a t e d pr o c e du r e,a n d a l l k i nd s of s t o ne i ns c r i p t i o ns e me r g e a s a r e s ul t . The r e a r e s t o ne a ni ma l s,s t o ne t a bl e t s a b ov e t he t omb a n d s t o ne r e l i e f s ,s a r c o pha gus be l ow t he t omb. The s t on e c a r v i ng s i n di f f e r e nt f o r ms a r e a t t a c h e d t o t h e f u ne r a l bu i l di ng n ot o nl y t o p r a i s e t he d e —
“俑”说两汉
“俑”说两汉作者:***来源:《农村农业农民·A版》2023年第12期中国古代奴隶社会推行以人为殉的丧葬制度,奴隶主死后往往要戮杀奴隶进行陪葬。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正经历奴隶制式微、逐渐向封建制过渡的重大变革。
社会阶层分化更趋明显,新兴地主阶级注重以耕战巩固统治地位,轻天重民思想主导下,统治阶层逐渐放弃残忍的人殉制度,推行以俑陪葬的风习。
早期的俑用茅草扎制,称为“刍灵”。
《礼记·檀弓下》记载:“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
”最初的俑制作完成后,要将活着的奴隶的血滴在俑上,象征奴隶“灵魂”附身于俑。
可以看出,以俑代人只是出于统治阶级利益需要,并非出于人道主义对奴隶的同情。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木、陶、铜、瓷等不同质地的俑相继出现,其中以陶俑最为常见。
到了汉代,人殉是非法的,但“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在汉代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
在此背景下,厚葬之风盛行,作为人殉的最佳替代,陶俑、木俑多见于等级较高的墓葬之中,其中最为典型的应属汉景帝阳陵所出土的一系列陶俑。
西汉建国初期,受秦末战火影响,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墓葬中陶俑鲜见。
最早的汉代陶俑大约出现在文景时期。
汉景帝阳陵出土的陶俑在汉俑艺术中风貌独具,成为探究汉代艺术风尚、审美意趣的重要资料。
阳陵中所见陶俑按照性别分为男佣、女佣和宦官俑,按照服饰则分为塑衣式陶俑和着衣式陶俑。
中国古代墓葬人物俑整体装束大致可分为两类,即塑绘衣饰和着衣木臂。
前者属传统俑类,如秦始皇兵马俑,是雕塑出体态和衣服,再按部位涂绘上不同的颜色。
汉景帝阳陵、徐州狮子山及杨家湾出土的部分陶俑都承袭了秦俑模制敷彩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西汉定都长安,雄踞关中,受秦文化影响较深。
如阳陵发现的塑衣式跽坐拱手俑(见图1),制作方式即先烧制成陶,再对面容、服饰等细节进行完善,最后敷涂色彩。
后者为着衣式木臂陶俑,先按比例缩至真人三分之一,泥塑出人体原型。
经过烧制成陶,并在外部涂彩,装上可以活动的木臂,最后穿上特制的衣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初)试论汉代诸侯王墓的主要发现及形制特征(11考古)汉代诸侯王墓的基本类型和特征(03考古)概述汉代诸侯王陵墓的主要发现和墓室建筑的结构特征汉代诸侯王和官爵二十级的列侯墓,都有边长10米以上的竖穴,多重棺椁,或黄肠题凑,或石室墓、砖椁墓、崖洞墓,葬品丰富。
目前已发掘的汉代诸侯王墓有60余座,列侯大墓数量更多,它们是汉代上层丧葬制度的代表,反映了除帝陵意外的一种墓葬类型最高和最完善的层次。
墓葬的基本类型主要有:1、木椁墓木椁墓继承了商周以来的传统,在长方形竖穴土坑内用木板搭筑椁室,一般有斜坡式或阶梯式墓,多重棺,但西汉早已没有先秦天子七重、诸侯五重那样严格的棺椁制度,诸侯王和列侯墓多3—7重棺椁,南方地区多见3—4椁箱,椁一般不再分层,随葬鼎、盒、壶等成套铜、漆礼器组合。
马王堆汉墓是木椁墓中的典型类型。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郊五里牌,1972—1974年先后发掘初3座墓葬。
3座墓的墓坑,形式基本相同,都是北侧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
1号墓的墓坑最大、最深。
椁室由外、中、内三椁,外、中、内三棺和垫木组成,内棺中放置女尸1具,保存十分完好。
随葬物品非常丰富。
另外两座墓的规模略小,墓坑较浅,墓壁只有3层台阶。
2、黄肠题凑墓黄肠题凑墓室木椁墓中的特殊形式,它比普通的木椁墓规格高,墓主是诸侯王或诸侯王级的高级贵族。
题凑即指以黄芯的短柏木枋顶端向内垒成墓壁,四壁的柏木枋皆与最近的棺壁垂直,题凑之内另有木椁。
目前所见10余座黄肠题凑墓皆为西汉诸侯王和列侯级墓,又以西汉早、中期为多。
东汉有仿黄肠题凑的石条题凑墓。
题凑墓不见于长江以南地区。
典型墓例有北京大葆台汉墓、定县北庄汉墓等。
北京大葆台汉墓位于北京丰台区黄土岗,两座墓的结构相同。
1号墓保存较好,墓室模拟地上宫室建筑的趋向非常明显,大致以题凑为界,题凑内的内回廊、前室、后室构成内藏部分,外回廊为外藏,从内到外,依次为棺室(梓宫)—前室(便房)—题凑—外藏。
2号墓被严重焚毁,结构与1号墓大致相同,出百余斤五铢钱。
3、崖洞墓在目前已发掘的西汉诸侯王墓中,崖洞墓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是汉代依山为陵、凿山为藏的一种墓葬形式。
崖洞墓在石山中开凿墓室,地下空间的布置虽然比较自由,但都最大限度地象征和模仿了地上生活的内容。
目前所知的汉代诸侯王崖洞墓7 主要集中于黄淮之间的东部地区。
徐州狮子山汉墓、河北满城汉墓都是西汉崖洞墓的典型墓例。
满城汉墓位于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上,两墓开凿在高约200米的石灰岩丘陵上。
1号墓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墓。
整个墓葬由墓道、甬道、南北耳室、前室、后室、侧室组成,后室有回廊相绕,象征地面建筑的回廊。
墓平面呈“早”字形。
前室象征生人的前堂,后室象征生人居室。
出土了珍贵的金缕玉衣。
2号墓墓主是刘胜之妻窦绾,墓的结构和葬品的布置情况与1号墓相似,出土了金缕玉衣和长信宫灯等文物。
4、石室墓石室墓以石块砌筑墓室,汉代诸侯王墓中只有竖穴岩坑石砌墓一种,为数不多,但却是诸侯王墓的一个重要类型,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是汉代少数未被盗的诸侯王墓之一,形制结构和葬俗在西汉石室墓中最为突出和独特。
南越王墓是竖穴与掏洞相结合的一座大型石室墓,平面呈“早”字形,整个墓葬共有7室,仿前朝后寝布局,前部三室为前室和东、西耳室,后部四室为主棺室、东西侧室及后藏室。
以红砂岩大石砌成,墓顶用大石板平铺。
墓内随葬品丰富,品类繁多。
其中以“文帝行玺”金印和“丝缕玉衣”最具价值。
改版:秦汉时代贵族、官僚和一般地主的墓,从墓的构造上可以分为木椁墓、土洞墓、空心砖墓、崖墓、砖室墓、石室墓等不同的种类,它们又各有规模大小的差别。
各类的墓,有的流行于不同的时期,有的则同时并存。
由于墓主人的身份和财富的差异,他们的墓在种类和规模方面亦各不相同。
木椁墓其形制继承商周以来的木椁墓。
主要流行于秦和西汉前期到中期,在长江流域及边远地区则延续至西汉后期和东汉。
从高级贵族、大官僚到一般地方官和乡吏等人都使用。
墓室为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坑内筑木椁。
墓的规模因人而异,往往大小悬殊,所用棺椁有一定的等级制度。
地面上都有坟丘,大墓还有墓域,设祠堂。
已经发掘的重要的墓有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秦墓、江陵秦汉墓,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咸家湖汉墓、象鼻山汉墓,陕西省咸阳杨家湾汉墓,安徽省阜阳汉墓,山东省临沂银雀山汉墓,北京市大葆台汉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贵县汉墓和合浦汉墓等。
土洞墓又称洞室墓。
战国中晚期已开始出现,但很少。
到秦汉,在黄河流域和北方大量流行,并延续到以后各代。
其墓室是横穴式的土洞,前部一侧或两侧往往设耳室。
墓道多为长方形竖井,也有狭长斜坡式的。
这种墓构造较简单,规模不大,墓主属于下层地主阶级。
在已经发掘的大量的墓中,甘肃省武威磨嘴子汉墓和旱滩坡汉墓甚为重要。
空心砖墓战国中晚期开始出现,西汉在中原和关中一带大量流行,到东汉即告绝迹。
在横穴式的土洞内,用空心砖堆砌墓室。
墓道多为竖井式。
西汉前期,墓室呈长方形,形状象木椁。
到了西汉中后期,顶部往往砌成屋顶状,前壁作成门的样子,显得象房屋。
墓室内的砖面上印有花纹和图像。
河南省洛阳西汉后期的个别墓里还绘有彩色的壁画,题材有天象、“四神”、神话人物及历史故事等。
这种墓的墓主多属中下层地主阶级。
崖墓开始出现于西汉,在河北、山东、江苏等省均有发现。
东汉时,四川境内特别流行,并延续到三国和六朝时期。
这类墓在山崖或岩层中开凿横穴式墓室,形制、规模大小不一。
墓道有的为狭长的横穴,有的则为小型的竖井。
大贵族的墓,如河北省满城汉墓和山东省九龙山汉墓,在山崖间穿凿巨大的洞穴,全墓可分耳室、前室和后室等部分。
四川省境内的汉代崖墓,往往几十个墓聚集在一处,形成一片很大的墓地。
有的大墓在岩壁上雕刻画像,其题材与石室墓中的画像亦有相似的。
砖室墓西汉中后期开始出现于中原和关中地区,不久便迅速普及,到东汉已流行全国,并盛行于以后各个时代。
墓室用小型长方砖砌筑,有时局部使用楔形砖和榫卯砖。
顶部或券筑成圆弧形,或叠涩成穹窿状。
墓的大小不一,往往附有耳室。
贵族和大官僚的墓,规模宏大,除后部的主室外,多设前室、中室或侧室,在布局上模仿他们的府第。
诸侯王等大贵族的墓,沿袭西汉木椁墓中黄肠题凑之制,但用方石代替柏木,如河北省定县的中山简王刘焉墓。
石室墓开始出现于西汉后期,主要盛行于东汉一代。
其分布以山东省到江苏省北部、河南省到湖北省北部、陕西省北部和山西省西部、四川省中部为最多。
墓室用石材构筑,有的则为砖石并用,绝大部分在石材上雕刻各种画像,故称画像石墓。
墓的规模往往甚大,墓主多属贵族官僚。
除主室外,还有前室、左右侧室,顶部除用石材平铺以外,还多有叠涩成覆斗状的。
墓门有用石材制成的门额和门扉。
画像的内容和题材,与砖室墓中的壁画相似,亦以墓主人的生平事迹为主题。
山东省沂南画像石墓,全部用石材建成,规模大,构筑整齐,画像内容丰富,雕刻精致,是画像石墓的典型。
有的石室墓和砖石混合结构的墓,除石刻画像以外,还绘有彩色壁画。
辽宁省辽阳附近的汉末、魏晋石室墓,施彩色壁画而无雕刻。
汉代中小型墓葬的类型中小型墓室汉代墓葬数量最多的一类,根据形制、建材、结构和墓室布置、装饰等情况可以分为:1、土坑竖穴木椁墓和土坑墓土坑竖穴木椁墓主要流行于西汉早、中期,中期以后逐渐为横穴砖室墓取代。
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和北方边远地区一直使用到东汉初期。
而无椁的土坑墓无论在何时都是下层人士普遍使用的墓葬形式。
单就木椁来说,它还见于洞室墓等西汉前期其他类型的墓。
东汉时期的竖穴木椁墓基本被砖室墓所取代,在华南和江浙一带还有少量发现。
这一带的木椁墓之所以能延续较长时间,可能与南方多木材和其他治木技术特别发达有一定的关系。
2、西汉洞室墓洞室墓又称土洞墓,战国早期最早在渭河流域出现,中期普及到洛阳一带,秦汉时期在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大量流行并延续到以后各代。
洞室墓以长方形竖井或斜坡为墓道,以设于墓道底部一边的横穴室土洞为墓室,前部一侧或两侧往往设有耳室或小龛,放置随葬物品,是中小型墓中的一个地方类型,在北方地区,它同竖穴土坑墓同时并行,但在关中地区,洞室墓是西汉墓葬的主流形式,在较大规模的洞室墓中也使用木椁,一般为一棺一椁,很少分隔椁箱。
西汉早期以木板或土坯封门,中晚期多以条砖封门,并且开始在洞室内作砖券墓室,代替原来的木椁墓。
洞室墓分为竖井墓道洞室墓和斜坡墓道洞室墓两类。
3、空心砖墓和砖室墓空心砖墓战国中晚期开始出现,西汉在中原和关中一带大量流行,到东汉即告绝迹。
空心砖墓继承了战国晚期和西汉早期洞室墓的传统,不同的是以竖井为墓道,在横穴内用空心砖砌墓室,早期多平顶单棺空心砖,后期多双棺空心砖合葬墓,顶部为坡顶,前壁有门洞,模仿生人住宅,砖面上印有花纹、图案。
洛阳西汉后期个别墓还有彩色壁画,题材有天象、四神、神话人物及历史故事。
这种墓的墓主多属中下层地主阶级。
东汉时期小砖墓流行全国,中原、关中地区的空心砖墓消失。
砖室墓西汉中后期开始出现于中原和关中地区,不久便迅速普及,到东汉已流行全国,并盛行于以后各个时代。
墓室用小型长方砖砌筑,有时局部使用楔形砖和榫卯砖。
顶部或券筑成圆弧形,或叠涩成穹窿状。
墓的大小不一,往往附有耳室。
贵族和大官僚的墓,规模宏大,除后部的主室外,多设前室、中室或侧室,在布局上模仿他们的府第。
诸侯王等大贵族的墓,沿袭西汉木椁墓中黄肠题凑之制,但用方石代替柏木,如河北省定县的中山简王刘焉墓。
东汉贵族官僚的砖室墓,往往施彩色壁画,其题材主要是显示墓主人的身份、经历、日常生活和产业财富等。
4、壁画墓和画像砖、石墓壁画墓、画像砖墓、画像石墓首先是砖室墓、石室墓或砖石混筑墓,画像便是附在墓室壁面和建材砖、石上的图案。
壁画是画上去的,而所谓“画像”,砖画是模印的,石面上则是雕刻的,它们既是死人墓室的装饰艺术作品,又是生人思想、社会习俗、生产生活和丧葬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种墓的墓主以官僚、富豪、地主为主,平民较少,很少见于小型的单室墓。
(北大)砖室墓墓型演变述略?答:大约在西汉中晚期,在中原和关中一带开始出现用小型砖建筑的墓,一般称为“砖室墓”。
到了东汉,砖室墓迅速普及,成为全国各地最常见的一种墓。
贵族官僚们的砖室墓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布局模仿他们的府第。
许多墓里还绘有彩色壁画。
东汉时期,四川省境内的砖室墓葬往往在壁上另嵌一种模印着画像的砖,称为“画像砖墓”。
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官僚的墓一般都是砖室墓,有时设石门。
和汉墓相比,墓室的平面布局简化,面积减小。
但是,在墓室的细部结构和设施方面却有一些新的发展。
如:洛阳西晋墓中有角柱与斗拱,南京东晋墓中有直棂窗。
从汉末魏晋开始,各地都流行在墓室中设棺床,在长江流域的晋墓中,有时还有灯龛和台桌。
这些结构和设施,都是用砖砌成,使得墓室更象现实生活中的居室。
在黄河流域,砖室墓的墓道甚长,其接近墓室的部分是一段隧道,随着年代的推移,隧道逐渐加长,到了北魏,有的墓在隧道的顶部开天井,直通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