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诊断方法
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
主讲:滨州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徐军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脑损伤脑震荡原发性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脑损伤原发性脑干损伤硬膜外血肿继发性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颅内血肿急性血肿(3日内)亚急性(3日到3周内)慢性血肿(超过3周)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按时间分颅内血肿按部位分按部位分一.急性硬膜外血肿出血位置:颅骨与硬脑膜之间来源:脑膜中动脉(最常见)、静脉窦破裂、颅骨骨折脑膜中静脉、颅骨板障静脉、导血管损伤脑膜前动脉和筛动脉。
部位:颞区74.6%额顶11.9%颞顶 5.8%少见部位:额部,顶部,后颅窝及枕部硬膜外血肿分布急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a、原发伤轻,无原发昏迷,血肿形成逐渐昏迷。
b、原发伤重,先昏迷,然后有中间清醒期,再次昏迷为典型表现。
c、原发伤严重,持续进行性昏迷。
2、颅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及血压升高,呼吸和脉搏减慢等生命体征变化(两慢一高——库欣反应)急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表现3、瞳孔变化早期动眼神经刺激,缩小,反应迟钝晚期动眼神经麻痹,散大,反应消失4、神经系统体征:局灶神经功能障碍、脑疝时锥体束征、病理征阳性。
急性硬膜外血肿诊断1、外伤史a、直接暴力及头皮损伤b、骨折线走行2、诊断:颅脑CT检查发现颅骨内板与硬脑膜间有双凸镜形或弓形高密度影,了解脑室受压、中线移位、有无合并脑挫裂伤、脑水肿及血肿定位、计算血肿量。
治疗1.手术治疗适应证: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CT扫描提示明显脑室受压的硬脑膜外血肿;血肿量小脑幕上大于30ml、颞区大于20ml、幕下大于10ml及压迫大静脉窦而引起颅内高压的血肿;中线结构移位大于1cm;颞叶血肿(大于20ml)因易脑疝、硬膜外血肿难以吸收要放宽指征。
手术方法:血肿清除术;紧急情况下的颅骨钻孔探查术。
治疗2.非手术治疗:伤后无明显意识障碍,病情稳定,血肿量小脑幕上小于30ml、颞区小于20ml、幕下小于10ml及中线结构移位小于1cm,严密观察下药物保守治疗。
硬膜外血肿的中医诊疗方案
(脑膜外瘀血病)急性硬膜外血肿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1)有头部损伤史,(2)主要症状:头痛(胀痛为主)、或神情木呆,健忘,神志恍惚,或昏厥,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双手紧握。
常伴有呕吐。
(3)次要症状:偏瘫,语言不利或昏语、不语,或昏沉嗜卧,或可出现气粗息涌,喉中痰鸣。
(4)头颅CT可提示在颅骨与硬脑膜间见梭形高密度病灶。
(5)舌紫暗或有瘀斑,苔薄,脉沉涩。
具备(1)、(4),加(2)、(3)、(5)中的任何一项症状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1)有头部外伤史,患者常有伤后当时清醒,以后昏迷,或出现有中间清醒期的意识障碍过程。
(2)常伴有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及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等。
(4)头颅CT检查病变区多呈凸透镜状高密度影,部份患者中线结构偏移。
辨证分析:外力损伤头部至头部骨塌陷、震裂,脉络受损,血离经髓则渗溢流瘀,故头痛,瘀血阻于脑脉,压迫脑髓,蒙闭清,故出现昏厥,不省人事,神情木呆,健忘,神志恍惚、昏沉嗜卧、错语。
手足三阳经循行均经过头面部,连于四肢及舌本,瘀血瘀阻头部面脉络,流窜经脉,故出现四肢偏瘫,失语或语言不利。
足阳明胃经上耳前,过额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头部经脉受阻,流窜足阳明胃经,胃气升降失常,故出现呕吐。
手阳明经脉受阻,郁而化热,上传于手太阴肺经,肺失宣降,痰浊内生,肺气上逆,故出现现气粗息涌,喉中痰鸣。
舌紫暗或有瘀斑、苔薄、脉沉涩多为瘀血内阻之象。
鉴别诊断:中医鉴别诊断:脑膜外瘀血苏醒期头痛与内伤头能相鉴别:二者都以头痛为主要症状,但外伤头痛有外伤史,内伤头痛无外伤史。
脑膜外瘀血头痛与眩晕相鉴别,头痛与眩晕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脑膜外瘀血病头痛原因多为外伤所致,眩晕以内伤为主,头痛以疼痛为主,眩晕以昏晕为主,重侧有视物眩转。
而头痛多无视物眩转。
脑膜外瘀血昏聩期与中风相鉴别:中风病无外伤史,以老年人多见,素有肝阳亢盛病史,中脏腑者突然昏仆,并伴有口舌 斜,偏瘫失语等症,神昏时间较长,苏醒后有偏瘫;而厥证可有外伤史或无外伤史,以中青少年多见,多无肝阳亢盛病史,伤后即不省人事,可出现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
硬脑膜外血肿
(5)患者躁动不安时应告知医生,必要时予约束带使用,床栏保护,约束带应松紧适宜,以能伸入一指未宜,注意观察约束处皮肤情况。
2、饮食指导
(1)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食物;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2)有消化道出血者应禁食,经止血后方可进食;呕吐时应暂禁食,待缓解后方可进食以免发生误吸。
(5)躁动的处理颅内压增高、呼吸道不畅、尿潴留、便秘及冷、热饥饿等不适均可引起病人躁动。应积极寻找并解除引起躁动的原因,避免盲目使用镇静剂或强制性约束,以免病人挣扎而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适当加以保护,以防意外伤害。
4、心理护理
主动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缓解病人紧张情绪;了解病人有无因头痛、呕吐等不适所致烦躁不安,焦虑等心里反应。告知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可听轻音乐缓解压力。
七、问题
1、枕骨大孔疝急救措施:
(1)、立即予20%甘露醇250ml,15-30分钟内滴完或呋塞米20ml静推、地塞米松5-10mg静脉或肌内注射。
(2)、平卧位,开放气道,面罩给氧,必要气管插管行人工辅助呼吸。
(3)、密切观察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变化和肢体活动情况,同时做好术前准备。
通过今天下午的学习,我们对疾病的专科及相关理论知识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天我们的教学查房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生命体征为避免病人躁动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应先测呼吸,再测脉搏,最后测血压。体温:伤后早期,由于组织创伤反应,可出现中等程度发热;若损伤累及间脑或脑干,可导致体温调节紊乱,出现体温不升或中枢性高热;伤后即发生高热,多系视丘下部或脑干损伤;伤后数日体温升高,常提示有感染性并发症。脉搏、呼吸、血压:注意呼吸节律和深度、脉搏快慢和强弱以及血压和脉压变化。若伤后血压上升、脉搏缓慢有力、呼吸深慢,提示颅内压升高,警惕脑疝的发生;枕骨大孔疝病人可突然发生呼吸心跳骤停。
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
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A、概述:建议就诊于神经外科。
颅内血肿是脑损伤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继发性病变。
当脑损伤后颅内出血聚集在颅腔的一定部位而且达到相当的体积后,造成颅内压增高,脑组织受压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称为颅内血肿。
发生率约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10%和重型颅脑损伤的40%~50%。
外伤性颅内血肿形成后,其严重性在于可引起颅内压增高而导致脑疝;早期及时处理,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预后。
B、临床表现:(一)、硬脑膜外血肿1.外伤史颅盖部,特别是颞部的直接暴力伤,局部有伤痕或头皮血肿,颅骨x线摄片发现骨折线跨过脑膜中动脉沟;或后枕部受伤,有软组织肿胀、皮下淤血,颅骨x线撮片发现骨折线跨过横窦;皆应高度重视有硬脑膜外血肿可能。
2.意识障碍血肿本身引起的意识障碍为脑疝所致,通常在伤后数小时至1~2天内发生。
由于还受到原发性脑损伤的影响,因此,意识障碍的类型可有三种:①当原发性脑损伤很轻(脑震荡或轻度脑挫裂),最初的昏迷时间很短,而血肿的形成又不是太迅速时,则在最初的昏迷与脑疝的昏迷之间有一段意识清楚时间,大多为数小时或稍长,超过24小时者甚少,称为“中间清醒期”;②如果原发性脑损伤较重或血肿形成较迅速,则见不到中间清醒期,可有“意识好转期”,未及清醒却又加重,也可表现为持续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③少数血肿是在无原发性脑损伤或脑挫裂伤甚为局限的情况下发生,早期无意识障碍,只在血肿引起脑疝时才出现意识障碍。
大多数伤员在进入脑疝昏迷之前,已先有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或淡漠、嗜睡、定向不准、遗尿等表现,此时已足以提示脑疝发生。
3.瞳孔改变小脑幕切迹疝早期患侧动眼神经因牵址受到刺激,患侧瞳孔可先缩小,对光反应迟钝;随着动眼神经和中脑受压,该侧瞳孔旋即表现进行性扩大、对光反应消失、睑下垂以及对侧瞳孔亦随之扩大。
应区别于单纯前颅窝骨折所致的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其瞳孔散大在受伤当时已出现,无进行性恶化表现。
视神经受损的瞳孔散大,有间接对光反应存在。
急性硬膜外血肿
急性硬膜外血肿【定义或概述】硬脑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 是指出血积聚于硬脑膜外腔与颅骨之间。
出血来源与颅骨损伤关系密切,当颅骨骨折或颅骨在外力作用下瞬间变形,撕破位于骨沟内的硬脑膜动脉或静脉窦所弓起的出血或骨折端的板障出血。
在血肿形成过程中,除原出血点外,由于血肿的体积效应不断使硬脑膜与颅骨分离,又可撕破另外一些小血管,使血肿不断增大,最终出现颅内压增高和脑受压的症状。
【临床表现】1.临床表现(1)头部外伤史由于硬脑膜外血肿出血来源的特点,一般病史在伤后数小时至1~2日内。
(2)意识障碍意识改变受原发性脑损伤及其后的血肿形成的继发脑损伤的影响,常见有如下几种类型:1)原发性脑损伤较轻,如脑震荡,有一过性意识障碍。
而血肿形成得不是很快,因此在脑疝形成前有一段数小时的中间清醒期,形成受伤后立即昏迷-清醒-再昏迷过程。
2)原发性脑损伤较重,加之血肿形成较为迅速,此时无中间清醒期,仅表现为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3)原发性脑损伤甚轻或原发性脑损伤很局限,不存在原发昏迷,只当血肿增大脑疝形成后出现昏迷。
(3)头皮血肿或挫伤往往在血肿形成部位有受力点所造成的头皮损伤。
(4)瞳孔变化在血肿形成后的早期,患侧瞳孔一过性缩小,即之扩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同侧眼睑下垂。
晚期对侧瞳孔亦散大。
(5)锥体束征早期血肿对侧肢体力弱,逐渐进行性加重。
晚期出现双侧肢体的去大脑强直。
(6)生命体征表现为进行性血压升高、脉搏缓慢以及体温升高。
(7)其他昏迷前有头痛、烦躁不安;呕吐、遗尿和癫痫等。
2.辅助检查(1)头部X线平片:约90%病例伴有颅骨骨折(2)头部CT扫描:该项检查可明确是否有血肿形成,血肿定位,计算出血量,中线结构有无移位及有无脑挫伤等情况,骨窗像对骨折的认识更加明了。
典型表现为颅骨内板与脑表面有一双凸镜形密度增高影。
【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仅用于病情稳定的小血肿,适应证如下:(1)病人意识无进行性恶化。
硬膜外血肿
5 在脱水利尿保守治疗中病情恶化 6 硬膜外血肿不易吸收,指征需放宽 7 颞叶﹑颅后窝血肿易致脑疝,在脑疝出现前及早 手术
常用手术方式
1、血肿清除术。
2、去骨瓣减压术。 3、钻孔探查术。顺序:颞前-额顶-眉弓上方-颞 后-枕下。 4、脑室引流术。 5、钻孔引流术。 骨窗开颅,骨瓣开颅彻底清除血肿,充分止血
急性硬膜外血肿
神经外科
吴文香
颅内血肿的分类
特急性 急性 亚急性
头部外伤后3天--3周以内
伤后3小时即出现血肿
头部外伤后< 3天
慢性
3周以后
迟发性血肿:伤后立即行 CT 检查,无颅内血 肿迹象,以后再次CT检查才发现的血肿。
颅内血肿
1、硬膜外血肿 2、硬膜下血肿 3、脑内血肿
1、硬膜外血肿概述
部பைடு நூலகம்:颞区74.7%,额顶11.9%,枕顶5.9%。
急性硬膜外血肿
病因病史 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手术与非手术 常见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需要报告医生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 征
颅内血肿
1、硬膜外血肿 2、硬膜下血肿 3、脑内血肿
急性硬膜外血肿
病史病因。
1、外伤史(颞部线形骨折) a、直接暴力 b、骨折线走行
对症处理与并发症处理
3、蛛网膜下腔出血:对症治疗,腰穿,应用尼 莫地平等药物。 4、外伤性癫痫: 预防 苯妥英钠 0、1 tid 治疗 用药完全控制后 ,服药1-2年。 5、消化道出血: 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 40mg 静滴 H2受体拮抗剂 雷尼替丁、甲氰咪呱。
硬膜外血肿﹑硬膜下及 脑内血肿的鉴别
急性硬膜外血肿与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区 别
硬膜外血肿
术后护理
1、卧位: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6h后抬 高床头15°~30°,头颈部枕冰枕或戴冰帽,以减轻脑 水肿,降低脑细胞的耗氧量,减少头部伤口渗血。要保 持头部敷料干燥,防止伤口感染。 2、病情观察:定时观察神志、瞳孔、血压、呼吸、心率 等体征及呕吐情况并记录,全麻未清醒者应每15~30min 观察1次。 3、呼吸道护理:患者回病房后给氧气吸入,流量2L/min。 手术均在全麻插管下进行,清醒前患者易发生舌后坠、 喉痉挛、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嗽、吞咽反射减弱,呕 吐物易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因此,术后要保持呼吸 道通畅, 4、引流管护理:经常保持头部引流管的通畅,发现不畅 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引流袋与头颅平齐,每日更换1次, 认真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及量,保持头部引流管的固 定,防止脱落及扭曲。 。
硬脑膜下血肿 -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症 状,多数病人有头疼、乏力、智能下降、轻偏瘫及眼 底水肿,偶有癫痫或卒中样发作。老年人则以痴呆、 精神异常和锥体束体征阳性为多,易与颅内肿瘤或正 常颅压脑积水相混淆;小儿常有嗜睡、头颅增大、顶 骨膨隆、囱门凸出、抽搐、痉挛及视网膜出血等特点, 酷似脑积水。Bender将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 分为四级:Ⅰ级:意识清楚,轻微头疼,有轻度神经 功能缺失或无;Ⅱ级:定向力差或意识模糊,有轻偏 瘫等神经功能缺失;Ⅲ级:木僵,对痛刺激适当反应, 有偏瘫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Ⅳ级:昏迷,对痛刺激 无反应,去大脑强直或去皮质状态。
5、营养: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清醒患者 术后1~2天给流质,无呕吐等情况后逐渐改半流食、普食。 昏迷、吞咽困难者术后3~5天给鼻饲,注意饮食卫生,防止 腹泻,禁食及鼻饲者每日口腔护理2~3次。 6、皮肤护理:昏迷、卧床患者不能自动翻身,皮肤抵抗力 差,皮肤易受潮湿、渣 屑的刺激而引起压疮的发生,因此要 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睡气垫床,保持床单的平整、清洁、 干燥,每1~2h翻身1次,翻身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拖、拉、 推,并用50%的红花酒精按摩骨突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防止压疮的发生。 7、 功能锻炼:术后有肢体偏瘫或活动障碍者,要保持肢体 于功能位置,急性期过后要尽早给患者按摩、推拿,帮助患 者活动肢体,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防止足下垂、肢体僵硬及 失用性萎缩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 情愉悦、作息规律、避免酗酒 等恶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急性硬脑膜外 血肿护理
目录 什么是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护理措施 预防措施
什么是急性硬 脑膜外血肿
什么是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简介: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是一 种严重的颅内疾病,由于颅骨 骨折,导致外伤部位的动脉或 静脉破裂,血液进入硬脑膜外 腔,压迫脑组织而引起的一系 列严重症状。
什么是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症状:急性硬脑膜外血肿主要表现为头 痛、呕吐、意识障碍、瞳孔异常等。严 重的病例还会出现抽搐、运动神经障碍 、感觉障碍、语言障碍等。
护理措施
康复护理:针对急性硬脑膜外 血肿手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 康复训练,包括运动训练、语 言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同 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其应对病情带来的心理 压力。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做好安全防护:外出注意交通安全,避 免发生头部外伤事故;在户外活动中, 佩戴安全帽、护具等防护装备。
什么是急性硬脑膜外血肿பைடு நூலகம்
诊断:确诊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需要结合病史、神经功能检查 、影像学表现等多种综合因素 。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急救措施:发现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症状 需要立即送往医院急救,如采取切开颅 骨、清除血肿等措施。
术后护理:对于硬膜下、硬膜外血肿手 术后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需要调整患者 的体位、协助患者进行器械呼吸等护理 措施。
硬膜外血肿诊疗规范
硬膜外血肿一、定义硬脑膜外血肿是指出血积聚于硬脑膜外腔与颅骨之间。
二、诊断(一)临床表现1.头部外伤史由于硬脑膜外血肿出血来源的特点,一般病史在伤后数小时至1-2日内。
2.意识障碍意识改变受原发性脑损伤及其后的血肿形成的继发脑损伤的影响,常见有如下几种类型:(1)原发性脑损伤较轻,如脑震荡,有一过性意识障碍。
而血肿形成得不是很快,因此在脑疝形成前有一段数小时的中间清醒期,形成受伤后立即昏迷-清醒-再昏迷过程。
(2)原发性脑损伤较重,加之血肿形成较为迅速,此时无中间清醒期,仅表现为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3)原发性脑损伤甚轻或原发性脑损伤很局限,不存在原发昏迷,只当血肿增大脑疝形成后出现昏迷。
3.头皮血肿或挫伤往往在血肿形成部位有受力点所造成的头皮损伤。
4.瞳孔变化在血肿形成后的早期,患侧瞳孔一过性缩小,即之扩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同侧眼睑下垂。
晚期对侧瞳孔亦散大。
5.锥体束征早期血肿对侧肢体力弱,逐渐进行性加重。
晚期出现双侧肢体的去大脑强直。
6.生命体征表现为进行性血压升高、脉搏缓慢以及体温升高。
7.其他昏迷前有头痛、烦躁不安;呕吐、遗尿和癫痫等。
(二)辅助检查1.头颅X线平片约90%病例伴有颅骨骨折。
2.头颅CT扫描该项检查可明确是否有血肿形成,血肿定位,计算出血量,中线结构有无移位及有无脑挫伤等情况,骨窗像对骨折的认识更加明了。
典型表现为颅骨内板与脑表面有一双凸镜形密度增高影。
三、治疗原则上一经诊断即应施行手术,排除血肿以缓解颅内高压,术后根据病情给予适当非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仅用于病情稳定的小血肿,适应证如下:1.病人意识无进行性恶化。
2.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或原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无进行性加重。
3.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
4.除颞区外,大脑凸面血肿量<30ml,颅后窝血肿<10ml,无明显占位效应(中线结构移位<5mm、环池和侧裂池>4mm。
可采取保守治疗,止血,降颅压,对症支持治疗。
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血肿体积估算:
ABC/2法: • 临床使用最广泛,由椭圆体体积的计算公
式衍变而来,计算圆形-椭圆形血肿的体 积最佳
• 在血肿的中央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层面,测 量最大的线性长度A(cm)、最大的宽径 B(cm)和最大的深度C(cm),相乘然后除 以2。
• 线径A和B垂直 • 深度C为层面数×层距
5层×0.8cm
血肿磁共振信号变化
血肿分类: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按血肿来源和部位
按病程 和血肿 形成的
时间
01 急性血肿(3天内) 02 亚急性血肿(3天~3周)
03 慢性血肿(3周以上)来自硬膜外血肿• 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 • 好发于颞、额顶和颞顶部 • 约占全部颅内血肿30% • 颅骨骨折所致 • 最常见的出血来源为脑膜中动脉破裂(70%-80%) • 原发昏迷时间短,再度昏迷前可有中间清醒期 • 急性约占85%,亚急性约占12%,慢性约占3%
小脑幕硬膜下血肿
小脑幕硬膜下血肿依小脑幕缘分布而出现不同形状,勾勒出各层面小脑幕
Y
V
八
女,72岁 头痛2周 小脑幕下血肿
鉴别诊断
• 硬膜下积液 • 脑萎缩
硬膜下积液
• 也称硬膜下水瘤,多系外伤后蛛网膜破损, 形成活瓣,脑脊液进入硬膜下腔不能回流 所致
• CT:表现为新月形或弧形低密度影,CT值 近似于脑脊液,密度均匀,边缘较光整, 相应部位脑回变平,脑沟变浅
• 与软脑膜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即蛛网膜下 腔,内含脑脊液和较大的血管
• 不深入脑沟,使蛛网膜下腔在某些部位扩 大成为蛛网膜下池(脑池),其中最大的 是小脑延髓池
软脑膜
• 由胶质纤维和弹力纤维构成 • 薄而富有血管 • 附于脑的表面并伸入脑沟内
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血肿一概述硬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20%~30%,以特急性或急性血肿多见。
一般为单发,以外伤着力点处硬膜外血肿合并对冲部位的硬膜下血肿较多见。
患者年龄以15~50岁的青壮年多见。
亚急性或慢性硬膜外血肿的外伤多较轻,着力点的线性骨折导致局部小的渗血而逐渐形成血肿,也可因颅底骨折出现脑脊液漏或早期应用大剂量脱水剂而造成血肿逐渐增大。
出血部位以颞部(脑膜中动脉主干)、额顶部(脑膜中动脉前支)和颞顶部(脑膜中动脉后支)多见,上矢状窦出血者多在其一侧或两侧,横窦出血者多在枕部和/或后颅窝;血肿发生部位多在其着力点或邻近区域,发生率依次为颞顶、额顶、顶枕、中线矢状窦旁和颅后窝。
血肿成分与出血速度血肿成分与出血速度和血肿形成时间的长短有关。
早期急性硬膜外血肿早期为粉红色血液混杂黑色血凝块,中后期为全部为固态的黑色血凝块,亚急性或慢性血肿的包膜可发生机化而形成肉芽组织,部分慢性硬膜下血肿可在包膜和血肿腔内出现钙化或骨化。
二病因暴力作用于头部引起颅骨骨折,导致脑膜动脉或静脉窦损伤出血,或由于板障血管出血的积聚,均可形成硬膜外血肿。
出血来源以颞部骨折导致脑膜中动脉出血最多见。
骨折线损伤上矢状窦时,可形成矢状窦旁血肿或横跨矢状窦的骑跨型血肿;枕部着力引起的线性骨折可产生跨横窦的骑跨型血肿;前额部骨折可损伤脑膜前动脉产生额部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血肿一般多位于着力点和邻近部位,表面有头皮挫伤或裂伤可循。
幕上硬膜外血肿以颞部多见,额顶和额部次之,矢状窦旁少见,额极或枕极更少见。
三血肿特点1.脑膜中动、静脉翼点骨折易损伤主干或分支,蝶骨嵴处骨折可损伤前支并形成颞部硬膜外血肿,前支较后支更易损伤且较快地形成颞部或颞顶部硬膜外血肿,损伤主干者常形成特急性硬膜外血肿,损伤与脑膜中动脉伴行的静脉多为亚急性或慢性型血肿。
2.静脉窦常见损伤上矢状窦或横窦而形成窦旁血肿或骑跨性血肿。
3.板障静脉或导血管形成的血肿相对缓慢。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表现及治疗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表现及治疗发布时间:2021-01-07T09:57:39.95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5期作者:袁莉[导读]袁莉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624000急性硬膜外血肿所说的就是受到外部伤害之后在颅骨和硬脑膜之间进行积聚从而形成的血肿。
一般形成这种情况都是因为患者的头部收到过严重的外力击打,让脑膜中的动脉或者是静脉受到损害从而破裂。
对于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变现是根据患者的出血速度和血肿的位置还有年龄等因素来展现的,每一位患者可能都不同,但是从特征来看,他们的症状都有着一定的规律,那就是从昏迷到清醒,再清醒之后又出现昏迷,接下来说一些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
急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表现大多数都是中间会清醒过来,也就是患者在受到重力的伤害之后会让头部受到损伤,之后出现昏迷的症状,在昏迷一段时间之后患者就可以有一些意识,然后逐渐清醒。
这个时候患者可以感受到头痛或者是有想要呕吐的情况并且视线也不是很清楚。
总结之后分为三种不同的表现。
(1)意识出现障碍的患者:这种患者会因为脑损伤的程度不同出现不同三种意识,情况也不太一样。
①原发性的脑损伤不是很严重,受伤之后没有原发的昏迷状态,在颅内的血肿形成之后,颅内就开始出现颅内压增高和出现意识障碍;②原发性脑损伤不是很轻比较重,受伤之后总是处于昏迷的状态,之后患者会出现完全清醒或者是意识有好转的情况,但是没过多长时间又会让患者出现昏迷的状态;③原发性脑损伤非常严重,受伤之后患者抑制处于昏迷的状态,并且还有可能出现临床变现加强的情况,这就让颅内的血肿现象被患者的脑干损伤等症状掩盖。
(2)患者的颅内压出现增高的情况:患者如果出现颅内压增高的话,会随着颅内压的增高继而出现头疼,想要呕吐并且呕吐的症状会加剧,心情非常烦躁,这就代表着患者的血压在升高、体温也在升高并且患者的心率会变慢呼吸时间也会间隔的长一些。
等到开始衰竭的时候,血压就会下降、脉搏也变得非常的弱并且呼吸会出现困难或者是不呼吸。
硬脑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
概述硬脑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是血液积聚于硬脑膜与颅骨之间的空隙内,大多为损伤了硬脑膜动脉,特别是脑膜中动脉的结果,但亦有少数是由于脑膜静脉窦或颅骨板障静脉出血的结果。
发生率占颅内血肿的25%-30%,仅次于硬脑膜下血肿,其中急性者为主,占85%,亚急性者12%,慢性者极少。
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由于外伤性颅骨损伤引起。
骨折或颅骨的短暂变形撕破位于骨沟内的硬脑膜动脉或静脉窦,或骨折的板障出血。
由于颅盖骨的硬脑膜与颅骨附着较松,易于分离,故血肿多见于颅盖部。
引起颅内压增高与脑疝所需的出血量,与出血速度、代偿机能、原发性脑损伤的轻重有关。
成人幕上达20ml以上,幕下达10ml时,即可引起,大多是急性型。
出血来源主要是脑膜中动脉,其主干或前支的出血速度快,6-12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出现症状;少数有静脉窦或板障出血形成,其症状较迟,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
血肿最常见于颞区,单个或多个血肿,位于一侧或两侧大脑半球,或位于小脑幕上下。
病理改变头部受击引起颅骨局部变形,使硬脑膜与颅骨内面剥离,引起脑膜的小量出血。
但积聚起来的血液又使硬脑膜发生新的剥离,产生新的出血。
这样血液越积越多,终于形成血肿。
随着血肿的扩大,颅内压逐渐增高,如颅内压达到与血肿的压力平衡时出血可自行停止。
但在达到这平衡时,多数病人早已出现较明显的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一般血肿量已达25~100g,甚至可更大。
病人的临床症状与血肿的大小并不一致,但却与血肿发展的速度及血肿的部位有较大的关系。
动脉性出血引起的血肿发展快,可较早出现脑干受压症状及脑疝,但血肿体积并不一定很大。
静脉窦出血或板障血管出血引起的血肿发展慢,血肿面积可波及很广,体积也大,但脑受压症状出现较迟。
血肿引起颞叶疝时可压迫脑干的血供、大脑后动脉的分支及局部回流静脉,引起脑干、枕叶特别是距状回区域的血供障碍。
这足以解释病人突然死亡的原因。
血肿存在较久(1周以上),可有结缔细胞侵入,使之机化。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科普宣传PPT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症状是什 么?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症状是什么?
早期症状
患者可能会经历头痛、恶心、呕吐以及意识模糊 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在受伤后几小时内出现,需引起重 视。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症状是什么?
晚期症状
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出现瞳孔变化、偏瘫或昏迷 等严重症状。
此时,血肿可能已经压迫脑组织,急需医疗干预 。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症状是什么?
警示信号
如出现持续性头痛、意识丧失或神经功能障碍, 应立即就医。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和恢复质 量。
如何诊断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如何诊断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临床评估
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和症状进行初步评估。
体检中可能会关注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头部撞击引起的,可能会导致 严重的神经损伤。
什么是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成因
最常见的成因是头部外伤,特别是跌倒、交通事 故或运动伤害。
在这些情况下,颅骨可能会破裂,导致血管破裂 ,进而形成血肿。
什么是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发生率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虽然相对少见,但在头部创伤 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
遵守交通规则,确保驾驶安全,避免交通事故。
定期检查车辆的安全性也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 。
如何预防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及时就医
如果发生头部外伤,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评估 。
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谢谢观看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观察和监测
对于轻微的血肿,医生可能建议定期观察,监测 症状变化。
这通常适用于没有严重症状的患者。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外科手术
硬膜外血肿
硬脑膜外血肿一.概述是指颅脑损伤后血液积聚在颅骨内板与分离的硬脑膜之间,好发于幕上大脑半球凸面,出血多来源于骨折损伤的硬脑膜动脉、静脉、静脉窦或颅骨板障,以脑膜中动脉损伤最常见。
硬膜外血肿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40%左右。
二.病因急性硬膜外血肿常见于青壮年颅骨线性骨折患者,慢性硬膜外血肿致伤因素与急性者相同,不同者在于患者伤后能够长时间耐受血肿,并且临床症状表现十分缓慢。
三.病理与颅骨损伤有密切关系,骨折或颅骨的短暂变形撕破位于骨沟内的硬脑膜动脉或静脉窦引起出血或骨折的板障出血。
血液积聚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在硬脑膜与颅骨分离过程中,可又撕破一些小血管,使血肿更加增大。
由于颅盖部的硬脑膜与颅骨附着较松,易于分离,颅底部硬脑膜与颅骨附着较紧,所以硬膜外血肿一般多见于颅盖部。
引起颅内压增高与脑疝所需出血量,可因出血速度、代偿机制、原发性脑损伤的轻重等而异,一般成人幕上达20ml 以上,幕下达10ml时,即可能引起,绝大多数属急性型。
出血来源于脑膜中动脉最常见,其主干或前支的出血速度快,可在6-12小时或更短时间内出现症状;少数由静脉窦或板障出血形成的血肿出现症状可较迟,可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型。
四.临床表现1.急性硬膜外血肿1)头皮直接暴力伤,可发现局部有头皮伤痕或头皮血肿2)不同受伤机制患者,患者可无意识障碍、短暂昏迷或长时间意识不清。
约20-50%出现典型的“昏迷-清醒-再昏迷”,即中间清醒期。
3)大多数患者伤后即有头痛和呕吐,随着血量增加,颅内压进行性增高,头痛呕吐加重,烦躁不安或淡漠,定向力障碍,出现两慢一高。
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和呼吸抑制。
4)少量血肿可无神经系统体征,血肿量增大出现小脑膜切迹疝,患侧瞳孔先缩小,光反应迟钝,即之瞳孔进行性扩大,光反应消失,如病情进行性加重对侧瞳孔也扩大,发生枕骨大孔疝。
血肿压迫运动区可出现一侧肢体肌力减退,脑疝晚期出现去大脑强直。
2.慢性硬膜外血肿由于发展慢、颅腔容积代偿等原因,临床表现发展缓慢。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第1页
硬膜外血肿是指外伤后出血积聚
于颅骨和硬脑膜之间,约占外伤性颅内血 肿30~40%左右。常见于青壮年,﹥60 岁或﹤2岁人群发生率较低;血肿以颞部 最为常见,多为单发,多发者少见。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第2页
硬膜外血肿多为急性,有甚至可在伤 后3~24h内发生脑疝。急性硬膜外血肿 是指发生在伤后3d内血肿,其中伤后3小 时内出现脑受压征者称之为特急型。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第25页
3. 钻孔穿刺抽吸术
简便易行,有利于快速挽救患者生命 ,用于特急性硬膜外血肿紧急抢救,可暂 时部分缓解颅高压,赢得时间。常惯用于 院前或术前抢救。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第26页
4. 钻孔置管引流术
也可用于部分急性硬膜外血肿治疗, 做到快速引流血肿,抢救病人。其适应 症为病情相对稳定,出血量约20~50ml ,经CT明确定位,中线移位达0.5cm以 上,无继续出血者。
经颅近红外线分光镜检验
该检验已由Gopmath等证实能够准确 地发觉颅脑损伤病人急性颅内血肿。在经 CT证实EDH,SDH或ICH病人中,血肿半 球侧与对侧在视觉密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第16页
优点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必须马上到手 术室治疗头部损伤病人,这项检验对发 觉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有很大帮助。
第6页
二、 临床表现
硬膜外血肿临床表现与血肿部位、 增加速度和并发硬膜下损伤相关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第7页
(一)意识障碍
1. 伤后一直清醒; 2. 伤后一直昏迷; 3. 伤后清醒随即昏迷; 4. 伤后昏迷随即清醒; 5. 伤后昏迷,有一中间清醒期,随即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诊断方法
*导读:典型的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常见于青壮年男性颅骨线
形骨折病人,以额颞部和顶颞部最多,这与颞部含有脑膜中动、静脉,又易为骨折所撕破有关。
……
【概述】
典型的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常见于青壮年男性颅骨线形骨折病人,以额颞部和顶颞部最多,这与颞部含有脑膜中动、静脉,又易为骨折所撕破有关。
【诊断方法】
幕上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断,应判定在颞叶钩回疝征象之前,而不是昏迷加深、瞳孔散大之后。
故临床观察殊为重要,当病人头痛呕吐加剧、躁动不安、血压升高、脉压差加大及/或出现新
的体征时,即应高度怀疑颅内血肿,及时给予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颅骨平片、a型超声波、脑血管造影或ct扫描等。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外科频道
第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