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

合集下载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8]石渊渊.生物化学实验指导[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周锦兰,张开诚.实验化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310-311.
[3]许冰,原媛,赵文献.pH值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0):35-35.
[4]冯攸科.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质疑[J].《中等医学教育》1996(03了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唾液淀粉
酶活性的因素很多,必须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佳催化作用;淀粉酶具有
高度专一性,其活性受温度、pH值、激活剂及抑制剂、酶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产生唾液淀粉酶的量不同,活性强弱也有差异。
关键词:淀粉酶;活性;温度;抑制剂;激活剂;专一性
向上面的剩余溶液中加2mL班氏试剂,放入沸水中加热10分钟左右,观察现象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0.4%盐酸、0.1%乳酸、蒸馏水与1%碳酸钠各2mL,再向以上四支试管中各加2mL1%淀粉溶液及2mL淀粉酶试剂,在沸水浴中加热,根据生成红棕色沉淀的多少,说明淀粉水解的强弱。
3、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取3支试管,各加3mL1%淀粉溶液;另取3支试管,各加1mL淀粉酶液。将此6支试管分为3组,每组中盛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液的试管各1支,三组试管分别置于0°C、37°C与70°C的水浴中。5分钟后,将各组中的淀粉溶液倒入淀粉酶液中,继续维持原温度条件5min后,立即加2滴碘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根据观察结果说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低浓度的Cl-离子能增加淀粉酶的活性,是它的激活剂。Cu2+等金属离子能降低该酶的活性,是它的抑制剂。
(三)器材及试剂
1、器材:试管、酒精灯、烧杯、恒温水浴锅、量筒、冰浴、玻璃棒、试管夹、白磁板、试管架、铁三脚架、唾液淀粉酶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论文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论文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广西医科大学11级17班1组黄爱春黄燚燚程邦李定使摘要: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测量pH对酶活力影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pH 对酶活力的影响。

影响酶反应活力的因素很多,影响胞外酶的因素主要包括PH 值、温度和金属离子、抑制剂及其他小分子,以及酶浓度等因素。

在温度、酶浓度相同的条件下,酶的活力在最适pH处达到最大,远离则变小。

在底物过量的条件下,相同时间内,在温度、酶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接近最适pH的反应体系中消耗淀粉的量最大,剩余淀粉与过量碘液生成的颜色越浅,吸光度越小,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出各管的吸光度后,取处于升高与降低趋势之间的较小吸光度范围对应的pH值即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关键词:淀粉酶、活性、温度、吸光度前言:生物体内一切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催化下进行的,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有酶在起作用,生命不能离开酶而存在。

酶量与酶活性的改变都会引起代谢的异常乃至生命活动的停止。

由于酶的独特的催化功能,使它在工、农业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具有重大实用意义。

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及其不需要在高温、强酸、强碱条件下作用的特点是普遍化学催化反应所无法比拟的。

其研究成果给催化理论、催化剂的设计、药物的设计和作用原理的了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遗传和变异等方面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和新的概念。

正文:一、材料与方法仪器:吸量管(5mL,1mL),试管,试管架,小烧杯,722型分光光度计,恒温箱,吸耳球试剂:0.01mol/L碘液,0.2mol/L磷酸氢二钠,0.2mol/L磷酸二氢钠,淀粉溶液,唾液,蒸馏水方法:相同时间内,在温度、酶浓度相同、pH不同的条件下,酶的活度不同,水解的淀粉量不同,剩余的淀粉与过量碘液生成的颜色不同,通过测量吸光度,得出酶的最适pH范围。

实验步骤:1、缓冲液的配制:2、唾液淀粉酶的获取:先喝口蒸馏水,将口中食物残渣漱净,然后口中含一口水,做咀嚼运动2分钟即可.3、淀粉用量确定:4、唾液淀粉酶稀释倍数确定:5、最适pH确定以A660为纵坐标,pH为横坐标作图二、结果与讨论用量(ml)讨论:本实验中,当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大时,淀粉被分解的最多,剩余的底物的量最少,A值最小,过酸或者过碱均会影响酶的活性,使之分解的底物减少,A值增大。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摘要】酶是具有高效催化能力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底物浓度相同时,酶的催化活性主要受温度、pH值等因素影响。

温度一定时,酶活力最高时的pH值为该酶在该温度的最适pH。

在不同pH值下,通过测定淀粉酶水解底物的程度,测定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在不同pH条件下,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与碘液反应呈现颜色反应,通过对颜色的观察和分光光度计测量产物吸光值的大小,可知底物的反应程度,从而可以判断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Enzymes are highly efficient catalytic ability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phase at the same tim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enzyme catalytic activity was mainly af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pH value. At a certain temperature, the highest enzyme activity of enzyme in the pH value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optimum pH.Under different pH, by measuring the degree of hydrolysis enzyme substrates, determination of salivary amylase optimum pH valu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pH, starch is saliva amylase hydrolysis, and iodine liquid reaction to colors,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the color and the size of the spectrophotometer absorbance value measurement products, shows the reaction degree of substrates, which can determine the optimal pH of salivary amylase.【关键词】唾液淀粉酶、最适pH、碘-淀粉比色法【引言】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测定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测定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测定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测定通常是通过测定唾液淀粉酶在不同pH值下的反应速率来确定。

测定的方法一般是使用淀粉为底物,将唾液淀粉酶与淀粉混合,然后在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中进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物的吸光度变化或淀粉的降解程度来测定酶的活性。

根据反应速率或反应物的变化,可以确定唾液淀粉酶在不同pH值下的最适活性。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通常在中性到弱碱性范围内,一般在pH 6.7-7.0左右最为适宜。

根据不同实验条件和唾液淀粉酶的来源,最适pH值可能会有轻微差异。

因此,在具体实验中可以在pH值6.0-8.0的范围内进行测定,以确定唾液淀粉酶最适活性的pH值。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颜色变化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颜色变化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颜色变化实验目的1.观察不同底物、温度、pH、激活剂与抑制剂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观察淀粉在水解过程中遇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原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逐步水解成不同大小分子的糊精、麦芽糖、葡萄糖,水解的中间产物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淀粉溶液遇到碘呈蓝色,糊精遇到碘按照分子大小分别呈紫色、暗褐色或红色,麦芽糖、葡萄糖遇到碘不变色,呈碘液的淡黄色。

根据水解液和碘反应的颜色,可以判断淀粉酶水解淀粉是否已完全,因此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定性观察不同底物、温度、pH及激活剂与抑制剂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器材新鲜唾液稀释液、2%蔗糖溶液、本尼迪克特(Benedict)试剂、0.5%淀粉、0.5%淀粉溶液(含0.3%Na Cl)、1%氯化钠溶液、0.1%硫酸铜溶液、碘液、0.2 mo l/L磷酸氢二钠溶液、0.1 mo l/L柠檬酸溶液实验者唾液;电磁炉,恒温水浴锅,冰盒,试管,试管架、锥形瓶,滴管,pH 试纸、移液器等。

本实验的操作流程1.取3支试管,各加2mL含0.3%氯化钠的0.5%淀粉溶液。

2.另取3支试管,各加1mL淀粉酶液。

3.将此6支试管分为3组,每组中盛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液的试管各1支。

4.三组试管分别置入0℃、37℃与100℃的水浴中。

5.等5min后,将各组中的淀粉溶液倒入淀粉酶液中,继续维持原温度条件5min后,0℃、37℃水浴管立即滴加2滴碘液,100℃的水浴管冷却后滴加2滴碘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结果:因为唾液淀粉酶最适p h为6.8,所以最后滴加碘液后三个分别为:蓝色,不变色,蓝色。

因为第二个中,在最适p h环境下,淀粉被酶分解为了葡萄糖,遇碘液不变色。

酶的最适pH测定

酶的最适pH测定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测定作者:谭继欢学号:201140143摘要:生物体内的酶是对其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和核酸,前者是机体内催化各种代谢反应最重要的催化剂。

酶分子中的许多极性基团。

在不同的pH条件下解离状态不同,其所带电荷的种类和数量也各不相同,酶活性中心的某些必需基团往往仅在某一解离状态时才最容易同底物结合或具有最大的催化活性。

许多具有可解离基团的底物和辅酶的荷电状态也受pH改变的影响,从而影响酶对它们的亲和力。

此外,PH还可以影响酶活性中心的空间构象,从而影响酶的活性。

因此,pH的改变对酶的催化作用影响很大。

酶催化活性最高时反应体系的pH称为酶促反应的最适PH。

测定酶的最适pH值,是进一步了解酶生物学活性的基础。

关键词:淀粉酶最适ph 吸光度前言:酶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医学领域都有很大的研究意义,研究酶可以很好应用酶的各种特性,在各种领域广泛应用。

影响酶反应活力的因素很多,影响胞外酶的因素主要包括PH值、温度和金属离子、抑制剂及其他小分子,以及酶浓度等因素。

PH值对酶反应活力的影响:1、酸或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引起酶的活力丧失,这种丧失活力可以是可逆的或者是不可逆的,对可逆的来说,改变PH值后可使活力恢复。

2、酸或碱影响酶的活性部位催化基团的离解状态,使得底物不能分解成产物。

3、酸或碱影响酶的活性部位结合基团的离解状态,使得底物不能和它结合。

4、酸或碱影响底物的离解状态,或使底物不能和酶结合。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各种酶的作用都有一个最适合的PH值范围。

实验原理:本实验用唾液淀粉酶为材料来观察酶活性受PH影响的情况。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淀粉在该酶的催化作用下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解,从而得到各种糊精乃至麦芽糖、少量葡萄糖等水解产物。

碘液与淀粉及其不同程度的水解产物反应呈现不同颜色,即:淀粉(蓝色)、紫色糊精(紫色)、红色糊精(红色)、麦芽糖及少量葡萄糖(黄色)。

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出各溶液在660nm处的吸光度A,从而间接测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唾液淀粉酶生化实验

唾液淀粉酶生化实验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实验小组成员: 孙天纬李敏媛唐芳娇蒋雅莉实验目的:1.掌握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思路,并完成设计报告。

2.掌握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3.熟悉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实验原理:1.酶促反应速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等。

上述诸因素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速度的影响,可用定性或定量的反应来观察。

利用碘与淀粉反应的颜色随产物的量的增加而加深的特点,来衡量酶促反应的速度的快慢。

蓝色—紫红色—黄色,颜色由蓝变黄,表示酶促反应速度由慢到快。

此为定性观察。

2.进一步利用郎伯—比尔定律来判定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

由于在被水解的程度也不一样。

当唾液淀粉酶不能将完全水解时,淀粉遇碘呈蓝色,经查阅文献,吸收波长位于660nm处。

不同pH环境中唾液淀粉酶与淀粉的反应程度不同,吸光度值也不同。

因此,通过测量660nm处的吸光度值,可以了解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吸光度最小的溶液其pH 即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实验步骤:1.缓冲溶液的配制。

取7支试管进行编号1-7,分别按下表加入试剂,再加蒸馏水稀释到10mL。

2.淀粉用量的确定用量:mL*选择颜色最浅的一支试管3.唾液的采集。

先给备取者一杯纯净水让其漱口,将漱口液吐掉,让备取者下嘴唇抵住干净的杯子口,并做咀嚼运动,这时,备取者的唾液会不停地流出来。

4.唾液的稀释。

取7支试管,进行编号1'-7',进行稀释。

5.唾液稀释倍数的选取。

另取7支试管,分别编上A-G号,各取上述稀释的唾液各0.1ml,分别加入相应编号的试管里,向7支试管内同时加入0.1ml的2.5g/L的淀粉溶液和0.9mL的7.0pH缓冲液,振荡混匀后放入37 ℃恒温水浴7.5分钟后取出,滴加2碘液,振荡混匀,观察颜色,选取颜色变化适中的一支,记录稀释倍数。

结论:使用稀释10倍的唾液的试管的颜色适中。

6.最适pH的测定。

另取9支试管,进行编号,按下表加入试剂。

关于唾液的实验报告

关于唾液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唾液淀粉酶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2. 掌握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的原理和方法;3. 通过实验探究温度、pH值等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唾液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主要存在于唾液中,能够将淀粉分解成糊精、麦芽糖等小分子糖类。

本实验通过测定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来评估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过程中,采用碘液作为指示剂,通过观察淀粉水解前后颜色变化来判断酶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唾液、淀粉糊、碘液、蒸馏水、试管、移液器、恒温水浴锅、温度计、pH计等。

2. 试剂:淀粉酶、NaOH、HCl、NaCl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试剂:配制不同浓度和pH值的淀粉酶溶液;2. 分别将淀粉糊、唾液淀粉酶溶液、蒸馏水加入试管中,混合均匀;3. 将试管放入恒温水浴锅中,设定不同温度(如37℃、40℃、50℃等);4. 在一定时间后,取出试管,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5.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碘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6. 记录不同温度、pH值条件下,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唾液淀粉酶活性逐渐增强,在37℃时达到最大值,随后活性逐渐降低。

这表明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

2. pH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随着pH值的升高,唾液淀粉酶活性逐渐增强,在pH值为7时达到最大值,随后活性逐渐降低。

这表明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为7。

3. 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在37℃、pH值为7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最快,表明此时酶活性最高。

六、实验结论1. 唾液淀粉酶具有消化淀粉的功能,可以将淀粉分解成小分子糖类;2. 温度和pH值是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重要因素,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值为7;3.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避免污染;2. 实验操作要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 注意实验安全,特别是使用化学试剂时,要遵守操作规程。

唾液淀粉酶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综述

唾液淀粉酶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综述

唾液淀粉酶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综述摘要:唾液淀粉酶是唾液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最为灵敏的指标,有理想的应用研究价值。

本文总结介绍了影响唾液淀粉酶的常见因素,以及五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对于临床实验以及后续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唾液淀粉酶,酶活性影响因素,淀粉酶活性测定一、引言生物酶几乎参与了生物体内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并且酶是生命运动、细胞活动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是一种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1]。

唾液淀粉酶(salivary alpha-amylase,sAA)是唾液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唾液总蛋白的40% ~ 50%[2],常用作唾液蛋白分泌的主要指标。

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协调作用于唾液蛋白的分泌[3],而唾液淀粉酶活性是交感神经最灵敏的指标。

随着技术发展,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测定的准确度及可靠性日渐增加,且常被运用于中医脾虚证的临床辩证、治疗等方面[4]。

而唾液淀粉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的同时,它相较于常见的化学催化剂更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导致其活性下降,甚至失活,为临床研究造成困扰。

本文就对常见的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因素与其活性测定方法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收集与整理,便于进行实验验证与探究。

二、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因素(1)温度大多数生物酶的化学本质都为蛋白质,其抗热性较差。

在0℃~40℃的温度范围内,酶催化作用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温度超过60℃时,绝大多数的酶都会失去活性。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约为37℃。

(2)pH值酶对环境中的pH十分敏感,只有在一定的pH范围内才能表现出活性,超过这个范围,酶就失活了。

一般酶的最适pH在4~8之间。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约为6.8。

(3)AMY1基因拷贝数及多态性唾液淀粉酶的编码基因AMY1位于染色体1p21上,不同个体之间该基因的拷贝数存在差异,变化范围为2至15倍,研究显示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含量与AMY1基因拷贝数正相关[5]。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3篇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3篇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3篇An experimental report on salivary amylase activity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3篇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文档2、篇章2: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文档3、篇章3: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文档篇章1: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文档2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及酶的高效性;2.掌握酶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1.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其催化效率比一般催化剂高106~1013.在生物体内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分解成H2O和O2,铁粉地H2O2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但其效率远低于酶。

2.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也会增大。

当到了最大值后,此时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由于温度过高,酶开始失活,导致酶的效率降低,最后完全失活。

3.酶的活性受PH值的影响。

酶在一定范围的PH值下才有活性,高于或低于最适PH,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

4.酶活性常受到某些物质的影响。

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称为激活剂,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称为抵制剂。

5.碘液指示淀粉水解程度的不同色变化:淀粉淀粉酶紫色糊精淀粉酶暗褐糊精淀粉酶红色糊精淀粉酶麦芽糖+少量葡萄糖加碘后:蓝色紫红色暗褐色红棕色黄色三、试剂与器材篇章2: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研究摘要:讨论了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因素很多,必须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佳催化作用;淀粉酶具有高度专一性,其活性受温度、pH值、激活剂及抑制剂、酶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产生唾液淀粉酶的量不同,活性强弱也有差异。

关于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关于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关于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姓名邱远学号201150716摘要: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宜PH值,通过配置不同PH值的基质液作为酶与底物反应的环境,再加碘液与未反应的底物作用成色,用分光仪测定溶液吸光度来比较底物的剩余量,以此推断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宜PH的范围。

关键词: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前言:作为一名医学生,未来的医生,通过实验来学习获得科研的基础知识,熟悉一些基本原则和操作,更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此次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原理:淀粉经样品中淀粉酶的水解,生成糊精和麦芽糖。

在底物过量的条件下,反应后加入碘液与未被水解的淀粉结合成蓝色复合物。

其颜色的深浅与空白管颜色的差值和淀粉酶的活力成正比。

即颜色越浅,吸光度越低,淀粉酶的活力越高。

操作步骤:一:基质液的配置:1:取十一支规格相同的干净试管,分别编号1到10.置于试管架的第一排。

2:按下表加入试剂。

二:酶液的配置:1:实验者用蒸馏水漱口,洗去残留食物,然后含一口蒸馏水在口中三分钟,时间到后将唾液吐在一个干净的纸杯。

2:取两个干净烧杯,分别标注为1:5和1:10.三:反应进行。

1:去20支规格相同的试管,平均分成两组,分别编号1到20 其中1到10号试管加入1:5号烧杯的酶液置于试管架第三排11到20号试管加入1:10号烧杯的酶液置于试管架第二排。

2.按下表在各试管中加入试剂。

3:因为用肉眼感觉各试管区别不是很明显,故在每一只试管中注入2ml的蒸馏水。

4:混匀后用分光度法在660nm波长下用蒸馏水调零,测量各管的A660。

测得的读数已并入上表。

绘制成图:四讨论:1:总体来看,唾液淀粉酶在偏酸性的环境中活性较高。

2:从1到10号试管的吸光度都接近或低于相对应的同样PH值下的11到20号试管的吸光度。

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酶的浓度越高,对底物的消耗越多。

3:从1:5组的数据来看,4号试管的吸光度值最小,4号试管对应的PH值是6.6,推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在6.5——6.7之间。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
【参考文献】 [1]许冰,袁 媛,赵 文 献 .p H 值 对 酶活 性影响 的实验 观 察 [J].临床合理用药,2010.(10) [2]吴耀生.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M].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尚渤程,黎一苇.人体常见pH值[J].生物学教学,2 0 0 9 (12)
(责编 卢建龙)
118 广西教育 2015.2
理科园地·教学创新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4班 唐睿谦
【摘 要】酶是具有高效催化能力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底物 浓度相同时,酶的催化活性主要受温度、pH值等因素影响。温度 一定时,酶活力最高时的pH值为该酶在该温度的最适pH。在不 同pH值下,通过测定淀粉酶水解底物的程度,测定唾液淀粉酶 的最适pH值。在不同pH条件下,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与碘 液 反 应呈现 颜色反 应,通 过 对颜色的观 察和分光 光 度计测量产 物吸光值的大小,可知底物的反应程度,从而可以判断出唾液淀 粉酶的最适pH。
0.1
唾液(稀释 10 倍)
0.1
H2O
5.9
2
3
0.9
0.9
0.2
0.3
0.1
0.1
5.8
5.7
空白对照 0.9 — 0.1 6
混匀,37℃水浴7.5 min,然后向每管加2滴碘液。
混匀,观察现象看出,0.3 mL 2.5 g/L淀粉溶液颜色反应
最浅,选择该管做下一步实验。
(四)酶液稀释倍数的确定
淀粉经唾液中的淀粉酶水解,生成糊精和麦芽糖,在底物 过量的条件下,反应后加入碘液与未被水解的淀粉结合生成蓝 色复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空白管颜色的差值和淀粉酶的活力 成正比。用单位时间剩余淀粉量与碘反应产生的蓝色在660 nm 处的吸 光 度值 来 表 示淀 粉 酶的 活性。在 温 度、酶浓度相同的情 况下,酶活力在最适pH的情况下达到最大。

实验1 :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

实验1 :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

实验1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一)原理酶是指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的生物催化剂。

在一定条件下,酶促化学反应进行的能力即称为酶活性(酶活力)。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温度、PH 及某些化学物质等都会影响酶的催化活性。

在一定条件下,能使酶活性达到最高时的温度即酶的最适温度,而能使酶活性达到最高时的PH 即酶的最适PH 。

例如,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7℃,而其最适PH 是6.8。

能增高酶活性的物质称为酶的激活剂,能降低酶活性却又不使酶变性的物质叫酶的抑制剂。

凡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都可以使酶变性而丧失活性。

酶活性通常是通过测定酶促化学反应的底物或产物量的变化来进行观察的。

本实验用唾液淀粉酶为材料来观察酶活性受理化因素影响的情况。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淀粉在该酶的催化作用下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解,从而得到各种糊精乃至麦芽糖、少量葡萄糖等水解产物。

而碘液能指示淀粉的水解程度——淀粉遇碘可呈紫色、暗褐色与红色,而麦芽糖与葡萄糖遇碘则不呈颜色反应,如图所示:淀粉 糊精 麦芽糖+少量葡萄糖(二)试剂及器材:(1)0.5%(W/V )淀粉溶液:称取0.5g 可溶性淀粉,加少量预冷的蒸馏水,在研钵中调成糊状,再徐徐倒入约90ml 沸水,同时不断搅拌,最后加水定容为100ml 即成。

要求新鲜配制。

(2)稀碘溶液:称取1.2g I 2、2g KI ,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200ml 。

保存于棕色瓶中,用前5倍稀释。

(3)不同PH 溶液:A 液—0.2mol/L Na 2HPO 4溶液:称取35.62g Na 2HPO 4·12H 2O ,将之溶于蒸馏水后定容至1000ml 。

B —0.1mol/L 柠檬酸溶液:称取19.212g 无水柠檬酸,将之溶于蒸馏水后定容至1000ml 。

①PH5.0缓冲液——取A 液10.3ml 、B 液9.7ml 混合而成。

淀粉酶 淀粉酶棕黄色,碘本身颜色(紫红色、暗褐色或红色等)(蓝色)加碘后:②PH6.8缓冲液——取A 液14.55ml 、B 液5.45ml 混合而成。

酶性质——最适pH值测定

酶性质——最适pH值测定

酶性质——最适pH选择姓名:俞华军班级:09级生科3班学号:200900140157 时间:2011/04/11一.实验目的1.了解掌握测定酶最适pH的实验原理和方法2.了解酶的一般特性和性质二.实验原理酶的催化活性与环境PH有密切关系,通常各种酶只在一定PH范围内才有活性,酶活性最高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

高于或低于此PH时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值得指出的是,不同的酶最适PH也不同,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2.5,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8。

酶的最适PH不是一个特征性的物理常数,对于同一个酶,其最适PH因缓冲液和底物的性质不同而有差异。

如唾液淀粉酶最适PH为6.8,但在磷酸缓冲液中,其最适PH为6.4—6.6,而在乙酸缓冲液中则为5.6。

三.实验器材1. 试剂:氯化钠、柠檬酸、磷酸氢二钠、淀粉试剂(A.R)、碘液;2. 仪器:8支试管(15x15)、电磁搅拌器、水浴锅、电磁加热炉、沸水浴、玻璃棒、锥形瓶(x9)、100ml容量瓶(x2)、吸管2ml(x2)、10ml(x2)、3ml(x3)、液枪0.5ml(x2)、1.0ml(x2)、点样板、吸管(x2)、烧杯200ml(x2)、洗耳球、冰水浴;3. 材料:人口腔唾液淀粉酶。

四.实验步骤1.配制溶液A:配制0.2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200ml,称取14.3256g磷酸氢二钠标准试剂于300ml锥形瓶中,加入200ml蒸馏水充分溶解;B:配制0.1mol/L的柠檬酸溶液100ml;称取2.1g柠檬酸于20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水充分溶解;C:配制0.3%氯化钠0.5%淀粉溶液,称取0.3g氯化钠于200ml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取出约20ml到100ml烧杯中,剩余的溶液放到电磁加热炉上加热至沸,然后称取0.5g淀粉加入到有20ml左右的少量氯化钠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成糊状后,加入到已煮沸的大量氯化钠溶液中,充分搅拌,使淀粉完全溶解;D:配制唾液淀粉酶液,漱口后在嘴里含100ml蒸馏水30s—1min后,倒于200ml烧杯中,并置于冰水浴中保藏;E:用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和0.1mol/L柠檬酸溶液配制PH为5.4,6.0,6.4,6.8,7.2,7.6,8.0的缓冲液,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并贴上标签:表一配制不同pH缓冲液所加试剂量表2.测定保温时间(1)取一支试管,加入0.3%氯化钠0.5%淀粉溶液2毫升,加入pH6.8磷酸氢二钠—柠檬酸钠缓冲液3毫升,放入37℃水浴锅中保温5min,随后加入稀释100—300倍的唾液2毫升,并开始计时。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测定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测定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测定广西医科大学2012级8班3组崖晓怡(201250424)路海燕(201250426)实验原理:淀粉经唾液中淀粉酶的水解,生成糊精和麦芽糖。

在底物过量的条件下,反应后加入碘液与未被水解的淀粉结合成蓝色复合物唾液淀粉酶最适pH为6.8,但在磷酸缓冲溶液中,其最适pH为6.4—6.6,而在乙酸缓冲溶液中则为5.6。

在底物过量的条件下,相同时间内,在温度、酶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接近最适pH 的反应体系中消耗淀粉的量最大,剩余淀粉与过量碘液生成的颜色越浅,吸光度越小,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出各管的吸光度后,取处于升高与降低趋势之间的较小吸光度范围对应的pH 值即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一、材料与方法仪器:吸量管(5mL,1mL),试管,试管架,小烧杯,722 型分光光度计,恒温箱,吸耳球试剂:0.01mol/L 碘液,0.2mol/L 磷酸氢二钠,0.2mol/L 磷酸二氢钠,淀粉溶液,唾液,蒸馏水二、方法:相同时间内,在温度、酶浓度相同、pH 不同的条件下,酶的活度不同,水解的淀粉量不同,剩余的淀粉与过量碘液生成的颜色不同,通过在660nm测量吸光度,得出酶的最适pH 范围。

操作步骤:1、唾液的获取:蒸馏水漱口后在口中含蒸馏水,适宜时间后将蒸馏水连同唾液一同放置于事先准备好的容器中即可,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酶的失活,为了防止此现象发生应将此液体置于冰水中冷却。

2、不同pH 缓冲液配制:根据下表配置各个pH 值的缓冲溶液各10ml 单位:ml3、淀粉用量的确定:单位:ml1 2 3 4 PH7.0缓冲液0.90.90.90.92.5g/L 淀粉 0.1 0.2 0.3 -释10倍酶液0.10.1 0.1 0.137℃水浴7.5min试管 1 2 3 4 5 6PH6.26.4 6.6 6.87.0 7.20.2mol/L42HPO Na0.925 1.325 1.875 2.450 3.050 3.6000.2mol/L42PO NaH4.075 3.675 3.125 2.550 1.950 1.400碘液2滴为了更好观察颜色变化,可以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总体积相同。

探究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碘-淀粉比色法)

探究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碘-淀粉比色法)

探究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碘-淀粉比色法)欧奇灿学号:201680075 临床医学“5+3”2班3组摘要:唾液淀粉酶是由唾液腺分泌的一种水解酶,可作用于可溶性淀粉、直链淀粉、糖原等α-1,4-葡聚糖等,属于α-淀粉酶的一种。

酶学与医学联系紧密,测定酶的最适pH,有利于我们把酶学知识运用于临床诊断与应用治疗。

本实验尝试用碘-淀粉比色法测定唾液淀粉酶最适pH,加深对酶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缓冲液;唾液淀粉酶;分光光度计前言:人体内各种代谢反应,都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酶量的改变以及酶活性的改变都会引起人体化学反应的异常或紊乱,因此酶在人体内是否能发挥正常活性关系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而pH是影响酶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通过探究实验探究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不仅可以检测我们的生物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也可以加深我们对酶学知识的理解。

正文:【实验原理】酶是具有高效催化能力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其化学结构上具有许多极性基团,在不同酸碱环境中,这些基团的解离状态不同,所带电荷也不同。

只有当酶处于一定的解离状态,才能和作用物结合。

因此,溶液的pH对酶活性影响很大。

若其他条件不变,酶只有在一定的pH范围内才能表现出催化活性。

在某pH时,酶催化活性最大,此pH称为酶作用的最适pH。

当溶液的pH偏离最适pH时,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

淀粉经唾液中淀粉酶的水解,生成糊精和麦芽糖。

在底物过量的条件下,反应后加入碘液与未被水解的淀粉结合成蓝色复合物,其颜色深浅与空白管颜色的差值和唾液淀粉酶的活力成正比。

在底物过量的条件下,相同时间内,在温度、酶浓度相同、pH不同的条件下,越接近最适 pH的反应体系中酶活性越高,消耗淀粉的量越大,剩余淀粉与过量碘液生成的颜色越浅,吸光度越小。

本实验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出各管的吸光度后,取处于降低与升高趋势之间的较小吸光度范围对应的 pH 值即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仪器与试剂】仪器材料:试管架,试管,烧杯,一次性纸杯,移液枪,刻度吸管,洗耳球,胶头滴管,pH试纸,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试剂药品:2.5g/L淀粉溶液,碘液,0.2mol/L NaH2PO4、0.2mol/LNa2HPO4,唾液,纯净水【实验步骤】1、唾液的获取纯净水先漱口1~2次,然后含一大口水约2分钟,其间做咀嚼运动,然后将水和唾液一同收集至烧杯中。

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生化实验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测定1实验目的和要求:观察淀粉在水解过程中遇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观察温度,pH,激活剂与抑制剂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2实验用主要设备、实验用品:器材:试管、烧杯、量筒、试管夹、试管架、酒精灯、恒温水浴锅、玻璃棒、白瓷板、铁三角架试剂:1%淀粉溶液、碘液、0.4%HCI溶液、班氏试剂、0.1%的乳酸溶液、1%的NaCl溶液、1%的CuSO4溶液、0.1%淀粉溶液3实验原理(内容):人的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过程及产物与酶所呈现的颜色反应如下:水解反应过程:淀粉—紫糊精—红糊精—无色糊精—麦芽糖、葡萄糖遇碘后显示:蓝色— 紫色— 红色— 无色— 无色淀粉与糊精无还原性或还原性很弱,对班氏试剂呈阴性反应。

麦芽糖、葡萄糖是还原糖与,班氏溶液共热后生成红棕色氧化亚铁沉淀。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40℃,最适pH值为6.8,偏离此最适条件时酶的活性减弱。

低浓度的Cl-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是淀粉酶的激活剂。

Cu+等金属离子能降低淀粉酶的活性,是淀粉酶的抑制剂。

4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⑴.酶液的提取:采用每人的唾液淀粉酶。

用水漱口两次,每次含一口蒸馏水约一分钟左右,吐入小烧杯中,用二层棉布过滤,取滤液10ml,加入1-3倍水,备用。

℃.酶的专一型:取两支试管,在1号管中加入淀粉液2ml,酶液2ml,在2号管中加入蔗糖液2ml,酶液1ml。

将试管放入37~40℃水浴锅中,保温十分钟左右,取出后向各管中加入班氏试剂1ml放入沸水中煮2~3分钟观察现象。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取四支试管分别加入0.4%HCI溶液、0.1%乳酸溶液、蒸馏水与1%Na2CO3溶液各2ml,再向以上四支试管中各加入2ml1%淀粉溶液及2ml淀粉酶试剂,在沸水浴中加热,根据生成红棕色沉淀的多少,说明淀粉水解的强弱。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取3支试管,各加入3ml1%淀粉溶液,另取3支试管各加1ml淀粉酶液。

将此6支试管儿分为三组,每组中成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液的试管各一支,三组试管分别置于0℃、37℃和70℃的水浴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
陆绍龙
广西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10级4班
摘要:目的:1)掌握测定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方法以及原理;2)熟悉不同pH值缓冲溶液的配制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通过唾液淀粉酶在不同pH环境中水解淀粉,测出未被水解的淀粉与碘液结合成的蓝色复合物的分光光度值,根据实验数据判断酶的最适pH;结果:当pH=6.6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关键词:唾液淀粉酶 pH 分光光度计
前言:酶学与医学的关系密切。

人体的许多疾病和酶都密切相关。

酶分子中的许多极性基团,在不同的pH条件下解离状态不同,其所带电荷的种类和数量也各不相同,酶活性中心的某些必需基团往往仅在某一解离状态时才容易同底物结合或具有最大的催化活性。

此外,pH的改变还可以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因此pH的改变对酶的催化作用影响很大。

人的唾液中99%是水,有机物主要是唾液淀粉酶、粘多糖、粘蛋白及溶菌酶等,无机物有钠、钾、钙、氯和硫氰离子等。

唾液中含有的一种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可以催化淀粉水分解为麦芽糖。

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pH值在中性范围内,唾液中的氯和硫氰酸盐对此酶有激活作用。

食物进入胃后,唾液淀粉酶还可继续使用一段时间,直至胃内容物变为pH值约为4.3~4.8的酸性反应为止。

正文:
1.材料与方法:
仪器:吸量管(5mL,1mL),试管若干,试管架,小烧杯,洗耳球,721G-722G分光光度计,恒温箱(含温度计),一次性纸杯,pH试纸。

试剂:2.5g/L淀粉,0.2mol/L Na2HPO4溶液,0.2mol/L NaH2PO4 溶液,蒸馏水,唾液,碘液。

2.操作步骤
1)1. 不同pH缓冲液配制
按下表加样,最后加蒸馏水稀释至10ml。

pH 6.0 6.2 6.4 6.6 6.8 7.0 7.2 0.2mol/L Na2HPO4溶液
0.615 0.925 1.325 1.875 2.450 3.050 3.600
(mL)
0.2mol/L NaH2PO4 溶液
4.385 4.075 3.675 3.125 2.550 1.950 1.400
(mL)
注:应用pH值试纸来确定所配溶液pH。

2)唾液的获取
先漱口1~2次,然后含一大口水约1min,期间做咀嚼运动,然后收集至杯子中。

3)淀粉用量的确定
1 2 3 空白
7.0pH缓冲液0.9 0.9 0.9 0.9
2.5g/L淀粉0.1 0.2 0.3 ——
唾液(稀释10倍)0.1 0.1 0.1 0.1 混匀,37℃水浴7.5min,然后向每管加2滴碘液
H2O 5.9 5.8 5.7 6
混匀,观察现象,并选择适中一支,记录其用量
4)酶稀释液的倍数确定
稀释倍数 5 10 15 20 25 30
酶液(mL) 1 0.5 0.4 0.25 0.2 0.2
H2O(mL) 4 4.5 5.6 4.75 4.8 5.8
稀释倍数 5 10 15 20 25 30 空白7.0pH缓冲
0.9 0.9 0.9 0.9 0.9 0.9 0.9
液(mL)
2.5g/L淀粉由第3步操作确定
唾液0.1 0.1 0.1 0.1 0.1 0.1 ——混匀,37℃水浴7.5min,然后向每管加2滴碘液
H2O 6 6 6 6 6 6 6 混匀,观察现象,并选择适中一支,记录其稀释倍数
5)最适pH值的确定
pH 6.0 6.2 6.4 6.6 6.8 7.0 7.2 pH缓冲液0.9 0.9 0.9 0.9 0.9 0.9 0.9
某倍数唾液(由
由第3步操作确定
第四步确定)
混匀,37℃水浴7.5min,然后向每管加2滴碘液H2O 6 6 6 6 6 6 6
混匀,37℃水浴7.5min,然后向每管加2滴碘液A660 0.132 0.164 0.079 0.065 0.111 0.125 0.100 以蒸馏水调零,用分光光度计测出各试管中溶液的A值,记录好数据。

6)实验数据据处理
以A660为纵坐标,pH为横坐标作图。

3.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平滑曲线图可知,最低点对应的pH 值即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所以由本次实验得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为6.6。

4讨论:(1)此次实验是根据唾液淀粉酶催化底物水解量来测最适pH 值,因此在唾液淀粉酶活性最高时要保证底物过量,淀粉分解的越多,A值就小;(2)由实验可知:过酸过碱都会抑制酶的活性,使之淀粉的分解减少,A值增大;(3)本次实验要选取合适的底物浓度,如浓度过高火过低,可导致颜色过浓或过浅,难以判断;
5.参考文献
[1] 吴耀生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4-75
[2]查锡良、周春燕 .生物化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 关爱萍.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J]. 生物学教学, 2004,(09)
[4]尚渤程、黎一苇 .人体常见的pH值【J】.生物学教学 . 2009;12
[5]吴举宏.关于“pH对酶活性的影响”3种实验方案的比较分
析.生物学通报,2008,43—44
[6]王雯斌,解金辉.“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方法的讨
论及改进【J】.中学生物教学,2008.
[7]许冰、原媛、赵文献. pH值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3(10) : 35
[8] 刘培生, 叶宝珍.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改进[J]. 实验教学与仪器, 1999,(10)
[9] 林焕棠. 对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探索[J]. 生物学教学, 1994,(07)
[10] 周照县. 对一些参考书修改“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步骤的一点看法[J]. 生物学通报, 1991,(11)
[11] 徐丙容. “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分组实验实录.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
陆绍龙
广西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10级4班4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