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实验设计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摘要】酶是具有高效催化能力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底物浓度相同时,酶的催化活性主要受温度、pH值等因素影响。
温度一定时,酶活力最高时的pH值为该酶在该温度的最适pH。
在不同pH值下,通过测定淀粉酶水解底物的程度,测定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在不同pH条件下,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与碘液反应呈现颜色反应,通过对颜色的观察和分光光度计测量产物吸光值的大小,可知底物的反应程度,从而可以判断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Enzymes are highly efficient catalytic ability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phase at the same tim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enzyme catalytic activity was mainly af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pH value. At a certain temperature, the highest enzyme activity of enzyme in the pH value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optimum pH.Under different pH, by measuring the degree of hydrolysis enzyme substrates, determination of salivary amylase optimum pH valu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pH, starch is saliva amylase hydrolysis, and iodine liquid reaction to colors,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the color and the size of the spectrophotometer absorbance value measurement products, shows the reaction degree of substrates, which can determine the optimal pH of salivary amylase.【关键词】唾液淀粉酶、最适pH、碘-淀粉比色法【引言】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实验五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测定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1年4月6日姓名张行润系年级2009级生科4班学号200900140177 同组者于潜科目生物化学实验题目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测定仪器编号105一.实验目的1、了解pH对酶活力的影响2、了解什么叫最适pH,掌握测量pH对酶活力影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影响酶反应活力的因素很多,影响胞外酶的因素主要包括PH值、温度和金属离子、抑制剂及其他小分子,以及酶浓度等因素。
PH值对酶反应活力的影响:1、酸或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引起酶的活力丧失,这种丧失活力可以是可逆的或者是不可逆的,对可逆的来说,改变PH值后可使活力恢复。
2、酸或碱影响酶的活性部位催化基团的离解状态,使得底物不能分解成产物。
3、酸或碱影响酶的活性部位结合基团的离解状态,使得底物不能和它结合。
4、酸或碱影响底物的离解状态,或使底物不能和酶结合。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各种酶的作用都有一个最适合的PH值范围。
最适pH 酶的催化活性与pH环境有密切关系,通常各种酶只在一定pH范围内才具有活性,酶活力最高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
高于或低于此pH时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用酶活力对PH值作图,往往是钟罩形曲线。
最适合的PH值还随着底物浓度、温度和其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确定最适合的PH值应在所实验的条件下测得。
需要注意的是:1.酶的最适pH不是一个特征性常数。
不同种类的酶其最适合的PH值范围不同;2.同一种酶,来源不同,其最适合的PH值也有差异;3.同一种酶由于作用底物不同,酶最适合的PH值也不同;4.同一种酶作用于同一底物,随着温度等条件变化,最适合的PH值也有变化。
如唾液淀粉酶最适pH为6.8,但在磷酸缓冲溶液中,其最适pH为6.4—6.6,而在乙酸缓冲溶液中则为5.6。
总之,不同的酶在不同的PH值范围不仅稳定性不同,而且活力也不同,在最适合的PH值内活力最强,这是酶的一个重要特征,要仔细控制。
三.实验器材电热恒温水浴锅,旋涡混合仪,电炉,电子秤,试管10支,试管架,100mL容量瓶,小烧杯,移液管(1mL,2mL,5mL,10mL),三角瓶7个,胶头滴管,玻璃棒,白瓷板,洗耳球四.实验材料1.0.3%NaCl的0.5%淀粉溶液100ml(新鲜配制):称取0.30gNaCl溶于80mL水中,电炉加热煮沸,加入0.50g淀粉溶解至澄清透明,冷却,定容至100mL2.0.2mol/L Na2HPO4溶液 200ml3.0.1mol/L柠檬酸溶液 100ml4.不同浓度的唾液淀粉酶(1:100,1:200,1:400···)5.碘液五.实验步骤1、不同PH缓冲液的配制:试剂PH值5.46.0 6.4 6.87.27.68.00.2mol/L Na2HPO4溶液/mL 11.15 12.63 13.85 30.90 17.39 18.73 19.450.1mol/L柠檬酸溶液/mL 8.5 7.37 6.15 9.10 2.61 1.27 0.55总体积/mL 20.0 20.0 20.0 40.0 20.0 20.0 20.02、唾液的获取:蒸馏水漱口后在口中含蒸馏水,适宜时间后将蒸馏水连同唾液一同放置于事先准备好的容器中即可,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酶的失活,为了防止此现象发生应将此液体置于冰水中冷却;3、确定最佳保温时间:取3支洁净试管,分别加入0.3%NaCl的0.5%淀粉溶液2 mL,然后加入PH6.8的 Na2HPO4—柠檬酸缓冲溶液3 mL,分别加入稀释不同倍数的唾液淀粉酶各2 mL,充分摇匀后,放入37℃水浴中保温并计时,每隔1min用滴管取1滴混合液于点滴板上,加1滴碘液,检验淀粉水解程度,为橙黄色时,为水解完全,为进一步确定保温时间,应加1滴碘液至试管中,若为橙黄色时表示反应完全,记录所需保温时间。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摘要】酶是具有高效催化能力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底物浓度相同时,酶的催化活性主要受温度、pH值等因素影响。
温度一定时,酶活力最高时的pH值为该酶在该温度的最适pH。
在不同pH值下,通过测定淀粉酶水解底物的程度,测定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在不同pH条件下,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与碘液反应呈现颜色反应,通过对颜色的观察和分光光度计测量产物吸光值的大小,可知底物的反应程度,从而可以判断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Enzymes are highly efficient catalytic ability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phase at the same tim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enzyme catalytic activity was mainly af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pH value. At a certain temperature, the highest enzyme activity of enzyme in the pH value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optimum pH.Under different pH, by measuring the degree of hydrolysis enzyme substrates, determination of salivary amylase optimum pH valu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pH, starch is saliva amylase hydrolysis, and iodine liquid reaction to colors,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the color and the size of the spectrophotometer absorbance value measurement products, shows the reaction degree of substrates, which can determine the optimal pH of salivary amylase.【关键词】唾液淀粉酶、最适pH、碘-淀粉比色法【引言】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酶的最适pH测定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测定作者:谭继欢学号:201140143摘要:生物体内的酶是对其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和核酸,前者是机体内催化各种代谢反应最重要的催化剂。
酶分子中的许多极性基团。
在不同的pH条件下解离状态不同,其所带电荷的种类和数量也各不相同,酶活性中心的某些必需基团往往仅在某一解离状态时才最容易同底物结合或具有最大的催化活性。
许多具有可解离基团的底物和辅酶的荷电状态也受pH改变的影响,从而影响酶对它们的亲和力。
此外,PH还可以影响酶活性中心的空间构象,从而影响酶的活性。
因此,pH的改变对酶的催化作用影响很大。
酶催化活性最高时反应体系的pH称为酶促反应的最适PH。
测定酶的最适pH值,是进一步了解酶生物学活性的基础。
关键词:淀粉酶最适ph 吸光度前言:酶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医学领域都有很大的研究意义,研究酶可以很好应用酶的各种特性,在各种领域广泛应用。
影响酶反应活力的因素很多,影响胞外酶的因素主要包括PH值、温度和金属离子、抑制剂及其他小分子,以及酶浓度等因素。
PH值对酶反应活力的影响:1、酸或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引起酶的活力丧失,这种丧失活力可以是可逆的或者是不可逆的,对可逆的来说,改变PH值后可使活力恢复。
2、酸或碱影响酶的活性部位催化基团的离解状态,使得底物不能分解成产物。
3、酸或碱影响酶的活性部位结合基团的离解状态,使得底物不能和它结合。
4、酸或碱影响底物的离解状态,或使底物不能和酶结合。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各种酶的作用都有一个最适合的PH值范围。
实验原理:本实验用唾液淀粉酶为材料来观察酶活性受PH影响的情况。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淀粉在该酶的催化作用下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解,从而得到各种糊精乃至麦芽糖、少量葡萄糖等水解产物。
碘液与淀粉及其不同程度的水解产物反应呈现不同颜色,即:淀粉(蓝色)、紫色糊精(紫色)、红色糊精(红色)、麦芽糖及少量葡萄糖(黄色)。
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出各溶液在660nm处的吸光度A,从而间接测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论文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广西医科大学2012级本硕一班刘倍材201270059摘要: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测量pH对酶活力影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pH 对酶活力的影响。
影响酶反应活力的因素很多,影响胞外酶的因素主要包括PH 值、温度和金属离子、抑制剂及其他小分子,以及酶浓度等因素。
在温度、酶浓度相同的条件下,酶的活力在最适pH处达到最大,远离则变小。
在底物过量的条件下,相同时间内,在温度、酶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接近最适pH的反应体系中消耗淀粉的量最大,剩余淀粉与过量碘液生成的颜色越浅,吸光度越小,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出各管的吸光度后,取处于升高与降低趋势之间的较小吸光度范围对应的pH值即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关键词:淀粉酶、活性、PH、吸光度前言:生物体内一切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催化下进行的,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有酶在起作用,生命不能离开酶而存在。
酶量与酶活性的改变都会引起代谢的异常乃至生命活动的停止。
由于酶的独特的催化功能,使它在工、农业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具有重大实用意义。
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及其不需要在高温、强酸、强碱条件下作用的特点是普遍化学催化反应所无法比拟的。
其研究成果给催化理论、催化剂的设计、药物的设计和作用原理的了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遗传和变异等方面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和新的概念。
正文:一.实验材料与方法仪器:吸量管(5mL,1mL),试管,试管架,小烧杯,722型分光光度计,恒温箱,吸耳球试剂:0.01mol/L碘液,0.2mol/L磷酸氢二钠,0.2mol/L磷酸二氢钠,2.5g/L淀粉溶液,唾液,蒸馏水方法:相同时间内,在温度、酶浓度相同、pH不同的条件下,酶的活度不同,水解的淀粉量不同,剩余的淀粉与过量碘液生成的颜色不同,通过测量吸光度,得出酶的最适pH范围。
实验步骤:1.缓冲溶液的配制。
取12支试管进行编号1-12,分别按下表加入试剂。
2.唾液的采集。
先给备取者一杯纯净水让其漱口,将漱口液吐掉,让备取者下嘴唇抵住干净的杯子口,在备取者眼前放上一些话梅,这时,备取者的唾液会不停地流出来。
唾液淀粉酶生化实验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实验小组成员: 孙天纬李敏媛唐芳娇蒋雅莉实验目的:1.掌握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思路,并完成设计报告。
2.掌握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3.熟悉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实验原理:1.酶促反应速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等。
上述诸因素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速度的影响,可用定性或定量的反应来观察。
利用碘与淀粉反应的颜色随产物的量的增加而加深的特点,来衡量酶促反应的速度的快慢。
蓝色—紫红色—黄色,颜色由蓝变黄,表示酶促反应速度由慢到快。
此为定性观察。
2.进一步利用郎伯—比尔定律来判定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
由于在被水解的程度也不一样。
当唾液淀粉酶不能将完全水解时,淀粉遇碘呈蓝色,经查阅文献,吸收波长位于660nm处。
不同pH环境中唾液淀粉酶与淀粉的反应程度不同,吸光度值也不同。
因此,通过测量660nm处的吸光度值,可以了解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吸光度最小的溶液其pH 即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实验步骤:1.缓冲溶液的配制。
取7支试管进行编号1-7,分别按下表加入试剂,再加蒸馏水稀释到10mL。
2.淀粉用量的确定用量:mL*选择颜色最浅的一支试管3.唾液的采集。
先给备取者一杯纯净水让其漱口,将漱口液吐掉,让备取者下嘴唇抵住干净的杯子口,并做咀嚼运动,这时,备取者的唾液会不停地流出来。
4.唾液的稀释。
取7支试管,进行编号1'-7',进行稀释。
5.唾液稀释倍数的选取。
另取7支试管,分别编上A-G号,各取上述稀释的唾液各0.1ml,分别加入相应编号的试管里,向7支试管内同时加入0.1ml的2.5g/L的淀粉溶液和0.9mL的7.0pH缓冲液,振荡混匀后放入37 ℃恒温水浴7.5分钟后取出,滴加2碘液,振荡混匀,观察颜色,选取颜色变化适中的一支,记录稀释倍数。
结论:使用稀释10倍的唾液的试管的颜色适中。
6.最适pH的测定。
另取9支试管,进行编号,按下表加入试剂。
关于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关于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姓名邱远学号201150716摘要: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宜PH值,通过配置不同PH值的基质液作为酶与底物反应的环境,再加碘液与未反应的底物作用成色,用分光仪测定溶液吸光度来比较底物的剩余量,以此推断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宜PH的范围。
关键词: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前言:作为一名医学生,未来的医生,通过实验来学习获得科研的基础知识,熟悉一些基本原则和操作,更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此次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原理:淀粉经样品中淀粉酶的水解,生成糊精和麦芽糖。
在底物过量的条件下,反应后加入碘液与未被水解的淀粉结合成蓝色复合物。
其颜色的深浅与空白管颜色的差值和淀粉酶的活力成正比。
即颜色越浅,吸光度越低,淀粉酶的活力越高。
操作步骤:一:基质液的配置:1:取十一支规格相同的干净试管,分别编号1到10.置于试管架的第一排。
2:按下表加入试剂。
二:酶液的配置:1:实验者用蒸馏水漱口,洗去残留食物,然后含一口蒸馏水在口中三分钟,时间到后将唾液吐在一个干净的纸杯。
2:取两个干净烧杯,分别标注为1:5和1:10.三:反应进行。
1:去20支规格相同的试管,平均分成两组,分别编号1到20 其中1到10号试管加入1:5号烧杯的酶液置于试管架第三排11到20号试管加入1:10号烧杯的酶液置于试管架第二排。
2.按下表在各试管中加入试剂。
3:因为用肉眼感觉各试管区别不是很明显,故在每一只试管中注入2ml的蒸馏水。
4:混匀后用分光度法在660nm波长下用蒸馏水调零,测量各管的A660。
测得的读数已并入上表。
绘制成图:四讨论:1:总体来看,唾液淀粉酶在偏酸性的环境中活性较高。
2:从1到10号试管的吸光度都接近或低于相对应的同样PH值下的11到20号试管的吸光度。
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酶的浓度越高,对底物的消耗越多。
3:从1:5组的数据来看,4号试管的吸光度值最小,4号试管对应的PH值是6.6,推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在6.5——6.7之间。
【精品】探索性实验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测定
【精品】探索性实验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测定
对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研究,关系到唾液淀粉酶在生理功能中的表现及应用。
为
了探索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本实验采取技术指标分析及多步法分析方法来研究了唾
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研究。
实验设计:本实验材料采用功能性实验唾液淀粉酶标准曲线,采用同一批次的淀粉酶,pH从5-9步骤改变,每步间隔为0.2,试验有五轮重复,每轮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实验方法:实验中采用朗恩公司出品的D-1801流变仪通过电位控制(逆步运动),
在各不同pH值下,用圆柱形测试模块分析唾液淀粉酶的流变特性,再用电脑处理实验数
据以确定参数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唾液淀粉酶在室温25℃,PH值介于6.5~7.5的环境中有
较好的活性,浓度在0.10 g/ml时产生的最大应力值为495.2Pa,可得出结论,唾液淀粉
酶的最适pH值为6.5~7.5。
结论:唾液淀粉酶在pH在6.5~7.5时可促进其最佳活性,此范围内可有效表达唾液
淀粉酶的最佳生理功能。
提示相关实验室合理配置pH值,以便有效调控实验唾液淀粉酶
的环境及机制。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实验设计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实验设计咱今天就来讲讲唾液淀粉酶最适 pH 实验设计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唾液淀粉酶啊,就像个小机灵鬼,在不同的 pH 环境下表现可不一样呢!咱做这个实验,不就是为了找出它最喜欢、最能发挥本事的那个pH 值嘛。
咱先得准备好各种材料和器具呀,这就好比战士上战场得拿好自己的武器。
什么试管啦、滴管啦、各种不同 pH 的溶液啦,一个都不能少。
然后呢,把唾液淀粉酶弄出来,这可得小心点,别弄得到处都是。
接着就开始实验啦!把不同 pH 的溶液分别装进那些小试管里,再往里面加上等量的唾液淀粉酶,就像给它们安排了不同的任务。
然后呢,就把这些试管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让它们好好反应一段时间。
这反应的过程就好像一场看不见的比赛呀,唾液淀粉酶在不同的 pH 环境里努力表现自己。
过了一段时间,咱就得去看看它们的成果啦。
怎么看呢?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检测反应的程度,看看哪个 pH 下它最厉害。
你想想啊,如果 pH 不合适,那唾液淀粉酶可能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发挥不出啥作用;但要是 pH 刚刚好,嘿,那它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活力满满地干活呢!这多有意思呀。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可千万要仔细哦,不能马虎。
就像走钢丝一样,得小心翼翼的。
一个小失误可能就会让整个实验结果变得不靠谱啦。
咱做这个实验不就是为了更了解唾液淀粉酶嘛,知道它在什么情况下最厉害,以后就能更好地利用它呀。
这就好像你知道了一个人的喜好,就能更好地和他相处一样。
而且这个实验也不难呀,只要咱认真去做,肯定能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
说不定还能有新的发现呢,那可就太有成就感啦!总之呢,唾液淀粉酶最适 pH 实验设计就是这么个有趣又有意义的事儿。
咱可不能小瞧了它,通过它咱能学到好多知识呢。
大家都动起手来,一起去探索这个神奇的小世界吧!。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2013级11班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摘要: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测量pH 对酶活力影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用碘-淀粉比色法的方法测定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学会常用的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进一步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影响酶反应活力的因素很多,影响胞外酶的因素主要包括PH 值、温度和金属离子、抑制剂及其他小分子,以及酶浓度等因素。
在温度、酶浓度相同的条件下,酶的活力在最适pH 处达到最大,远离则变小。
在底物过量的条件下,相同时间内,在温度、酶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接近最适pH 的反应体系中消耗淀粉的量最大,剩余淀粉与过量碘液生成的颜色越浅,吸光度越小,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出各管的吸光度后,取处于升高与降低趋势之间的较小吸光度范围对应的pH 值即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关键词:唾液淀粉酶、酶活性测定。
前言:生物体内的酶是对其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和核酸,前者是机体内催化各种代谢反应最重要的催化剂。
酶分子中的许多极性基团。
在不同的PH条件下解离状态不同,其所带电荷的种类和数量也各不相同,酶活性中心的某些必需基团往往仅在某一解离状态时才最容易同底物结合或具有最大的催化活性。
许多具有可解离基团的底物和辅酶的荷电状态也受PH改变的影响,从而影响酶对它们的亲和力。
此外,PH还可以影响酶活性中心的空间构象,从而影响酶的活性。
正文:实验原理:1.酶催化活性最高时反应体系的PH值称为酶的最适PH值。
人体正常唾液PH值为6.6~7.1,吸光度值在6.0~8.0范围内随着PH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2.在底物足量的条件下,相同时间内,在温度、酶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接近最适PH的反应体系中消耗淀粉的量最大,剩余淀粉与碘液生成的颜色越浅,在660mm吸光度A越小,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出各管的吸光度后,以PH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曲线上最低点所对应的PH值即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实验材料:移液枪,试管,吸量管(5ml,10ml),试管架,小烧杯,722型分光光度计,恒温箱,洗耳球试剂:0.01mol/l碘液,0.2mol/l磷酸氢二钠,0.2mol/l磷酸二氢钠,淀粉溶液,唾液,蒸馏水实验步骤:1.缓冲溶液的配制,取七支试管进行编号1-7,按下表加入试剂2.唾液的采集:先给备取者一杯纯净水让其漱口,将漱口液吐掉,口含蒸馏水,适宜时间后将蒸馏水连同唾液一同放置于小烧杯中,置于冰水中冷却。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的测定 2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实验测定实验目的:掌握测量PH对酶活性的方法,测定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实验原理:ph的改变对酶的催化影响很大,酶催化活性最高时,反应体系的PH值称为最适PH值。
本实验用唾液淀粉酶为材料来观察酶活性受ph影响的情况。
淀粉被分解越多,剩余底物越少,A值最小,过酸或过碱会抑制酶的活性,使底物分解减少,A值增大。
碘液与淀粉的不同程度水解的产物反应呈不同颜色,即:淀粉(蓝色)、紫色糊精(紫色)、红色糊精(红色)、麦芽糖及葡萄糖(黄色)。
[1]利用朗伯—比尔定律,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出各溶液在660nm处地吸光度A,从而间接测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A在ph值6.0~8.0内范围变化,并且随着ph的增大而先减少后增大,ph=6.2(6.8)左右,吸光值最低,所以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约为6.2(6.8)。
实验仪器与试剂:试管、试管架、洗耳球、小烧杯、坐标纸、37℃恒温水箱、v-1110D可见分光光度计、吸量管(1ml 5ml 10ml)试剂药品:碘液、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蒸馏水、2.5g/L淀粉溶液实验步骤:(1)配置缓冲液:配置各个PH的缓冲液10ml,选择ph值从6.0到8.0,间隔0.2.不同ph值的测(总共10ml)用量(ml)————————————————————————————————————————————试剂 6.0 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0 ————————————————————————————————————————————磷酸氢二钠0.615 0.925 1.325 1.875 2.45 3.05 3.6 4.05 4.35 4.575 4.735磷酸二氢钠 4.385 4.075 3.675 3.125 2.55 1.95 1.4 0.95 0.65 0.425 0.265H2O 5 5 5 5 5 5 5 5 5 5 5————————————————————————————————————————————(2)唾液的获取:.喝一大口凉白开(或蒸馏水),不要咽下去,做咀嚼运动2分钟,然后吐入烧杯中,即可。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
(责编 卢建龙)
118 广西教育 2015.2
理科园地·教学创新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4班 唐睿谦
【摘 要】酶是具有高效催化能力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底物 浓度相同时,酶的催化活性主要受温度、pH值等因素影响。温度 一定时,酶活力最高时的pH值为该酶在该温度的最适pH。在不 同pH值下,通过测定淀粉酶水解底物的程度,测定唾液淀粉酶 的最适pH值。在不同pH条件下,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与碘 液 反 应呈现 颜色反 应,通 过 对颜色的观 察和分光 光 度计测量产 物吸光值的大小,可知底物的反应程度,从而可以判断出唾液淀 粉酶的最适pH。
0.1
唾液(稀释 10 倍)
0.1
H2O
5.9
2
3
0.9
0.9
0.2
0.3
0.1
0.1
5.8
5.7
空白对照 0.9 — 0.1 6
混匀,37℃水浴7.5 min,然后向每管加2滴碘液。
混匀,观察现象看出,0.3 mL 2.5 g/L淀粉溶液颜色反应
最浅,选择该管做下一步实验。
(四)酶液稀释倍数的确定
淀粉经唾液中的淀粉酶水解,生成糊精和麦芽糖,在底物 过量的条件下,反应后加入碘液与未被水解的淀粉结合生成蓝 色复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空白管颜色的差值和淀粉酶的活力 成正比。用单位时间剩余淀粉量与碘反应产生的蓝色在660 nm 处的吸 光 度值 来 表 示淀 粉 酶的 活性。在 温 度、酶浓度相同的情 况下,酶活力在最适pH的情况下达到最大。
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1
一、实验原理:酶促反应速率受多种元素的影响,如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等。
在温度等其他条件相同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在最适PH处达到最大,在最适PH的反应体系中,淀粉被消耗最多,剩余的淀粉与碘液显色最浅,在660nm波长吸光度也最小,最后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PH值为横坐标作图,从而得到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二、实验仪器:吸量管,试管,试管架,小烧杯,722型分光光度计,恒温箱,洗耳球三、实验试剂:0.01mol/L碘液,0.2mol/L Na2HPO4,0.2mol/L NaH2PO4,2.5g/L淀粉溶液,唾液,蒸馏水四、实验思路:相同时间内,在温度,酶浓度相同,PH不同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不同,水解的淀粉量不同,剩余的淀粉与过量的碘液作用所显示的颜色也不同,并通过测定吸光度,得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范围。
五、操作步骤:1、唾液的获取及稀释以备取者蒸馏水漱口2~3次,然后含大口蒸馏水于口腔内并反复做咀嚼动作,一段时间后以烧杯承接唾液;而后分别进行4、8、12、16、20倍数稀释;2、唾液稀释液稀释倍数的确定取若干洁净试管,按表1添加试剂并进行实验操作表1 唾液稀释液稀释倍数的确定(用量:ml)试剂 1 2 3 4 5 空白管唾液稀释液倍数/2ml 20 40 60 80 100 0 淀粉溶液 1 1 1 1 1 1振荡混匀后37℃水浴10分钟碘液/滴 2 2 2 2 2 2振荡混匀后观察颜色变化,以“+”表示颜色深浅颜色变化深浅由此表中数据确定稀释倍数为______的唾液稀释液作为下一步步骤试剂3、淀粉用量的确定按表2进行操作表2 淀粉用量的确定(单位:mL)试剂 1 2 3 4 5 空白唾液稀释液(倍数已定) 2 2 2 2 2 2 2.5g/L淀粉溶液0.1 0.2 0.3 0.4 0.5 0蒸馏水0.9 0.8 0.7 0.6 0.5 1混匀做10分钟水浴操作后,滴加碘滴2滴观察颜色变化深浅,以“+”表示颜色变化深浅由表中数据确定淀粉用量为______mL,作为下一步反应试剂参数4、不同PH的NaH2PO4–Na2HPO4缓冲液配制按照表2进行操作表3 不同PH的Na2HPO4–NaH2PO4缓冲液配制表(用量:ml) PH. 0.2mol/LNa2HPO4溶液0.2mol/LNaH2PO4溶液5.8 0.40 4.606.0 0.615 4.3756.2 0.925 4.0756.4 1.325 3.6756.6 1.875 3.1256.8 2.45 2.557.0 3.05 1.957.2 3.60 1.407.4 4.05 0.957.6 4.35 0.657.8 4.575 0.4258.0 4.735 0.2755、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按表3添加试剂,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数据】表4—1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单位:ml)试剂 1 2 3 4 5淀粉唾液稀释液 2 2 2 2 2缓冲溶液相应PH(5mL) 6.0 6.2 6.4 6.6 6.8水浴10分钟后,滴加碘液2滴,混匀后测吸光度A660表4—2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单位:mL)试剂 6 7 8 9淀粉唾液稀释液 2 2 2 2缓冲溶液相应PH(5mL)7.0 7.2 7.4 7.6水浴10分钟后,滴加碘液2滴,混匀后测吸光度A660六、结果:由表4中实验数据可知唾液淀粉酶在PH为_______时活性最高。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测定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测定广西医科大学2012级8班3组崖晓怡(201250424)路海燕(201250426)实验原理:淀粉经唾液中淀粉酶的水解,生成糊精和麦芽糖。
在底物过量的条件下,反应后加入碘液与未被水解的淀粉结合成蓝色复合物唾液淀粉酶最适pH为6.8,但在磷酸缓冲溶液中,其最适pH为6.4—6.6,而在乙酸缓冲溶液中则为5.6。
在底物过量的条件下,相同时间内,在温度、酶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接近最适pH 的反应体系中消耗淀粉的量最大,剩余淀粉与过量碘液生成的颜色越浅,吸光度越小,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出各管的吸光度后,取处于升高与降低趋势之间的较小吸光度范围对应的pH 值即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一、材料与方法仪器:吸量管(5mL,1mL),试管,试管架,小烧杯,722 型分光光度计,恒温箱,吸耳球试剂:0.01mol/L 碘液,0.2mol/L 磷酸氢二钠,0.2mol/L 磷酸二氢钠,淀粉溶液,唾液,蒸馏水二、方法:相同时间内,在温度、酶浓度相同、pH 不同的条件下,酶的活度不同,水解的淀粉量不同,剩余的淀粉与过量碘液生成的颜色不同,通过在660nm测量吸光度,得出酶的最适pH 范围。
操作步骤:1、唾液的获取:蒸馏水漱口后在口中含蒸馏水,适宜时间后将蒸馏水连同唾液一同放置于事先准备好的容器中即可,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酶的失活,为了防止此现象发生应将此液体置于冰水中冷却。
2、不同pH 缓冲液配制:根据下表配置各个pH 值的缓冲溶液各10ml 单位:ml3、淀粉用量的确定:单位:ml1 2 3 4 PH7.0缓冲液0.90.90.90.92.5g/L 淀粉 0.1 0.2 0.3 -释10倍酶液0.10.1 0.1 0.137℃水浴7.5min试管 1 2 3 4 5 6PH6.26.4 6.6 6.87.0 7.20.2mol/L42HPO Na0.925 1.325 1.875 2.450 3.050 3.6000.2mol/L42PO NaH4.075 3.675 3.125 2.550 1.950 1.400碘液2滴为了更好观察颜色变化,可以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总体积相同。
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是用来检测人体唾液中的淀粉酶活性水平的实验报告,反映了人体淀粉酶在唾液中的作用情况。
一、实验理论唾液淀粉酶是一种能够分解淀粉的酶,它可以将淀粉分解成单糖,从而帮助消化吸收。
淀粉酶活性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体对淀粉的消化吸收能力,因此通过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可以反映出人体消化能力的状况。
二、实验材料 1.唾液样本 2.淀粉酶试剂盒 3.pH计 4.离心管 5.微波炉三、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材料:取20μl唾液样本,将其加入到离心管中;用pH 计测量唾液的pH 值;准备淀粉酶试剂盒。
2.实验操作:将淀粉酶试剂盒中的缓冲液按比例加入到离心管中的唾液样本中,搅拌均匀;将搅拌好的混合物加热到70℃,保持3min;用离心分离出混合物中的淀粉;将淀粉放入新的离心管中,再加入淀粉酶试剂盒的缓冲液和淀粉酶,搅拌均匀;用微波炉加热混合物,保持37℃,持续30min;在37℃下,用离心分离出混合物中的淀粉,测量淀粉溶解度。
3.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唾液中淀粉酶活性的数值。
四、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唾液中淀粉酶活性的数值,可以反映出人体消化能力的状况。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实验参考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实验参考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实验实验⽬的:1、掌握⽤碘-淀粉⽐⾊法的⽅法精测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
2、学会常⽤的缓冲溶液配制的⽅法。
3、进⼀步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
⼀、实验原理:1、酶催化活性最⾼时反应体系的pH值称为酶的最适pH值。
⼈体正常唾液pH值为6.6~7.1,吸光度值在6.0~8.0范围内并且随着pH的增⼤先减⼩后增⼤。
2、在不同pH条件下,淀粉经淀粉酶⽔解后不同程度的⽔解产物能与碘液反应呈现不同颜⾊,可⽤分光光度计测量出反应后各溶液在660nm 处的吸光度A,由朗伯-⽐尔定律可知,吸光度A值越⼤,其相应的酶活⼒越低,从⽽可间接得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三、仪器材料和试剂:仪器材料:1. ⽩瓷板、中试管、试管架、⽑刷、吸⽿球、玻璃笔、烧杯、漱⼝⽔2. 37 C恒温⽔浴箱、分光光度计、沸⽔浴3.1ml吸量管、5ml吸量管,胶头滴管、100ul移液器实验试剂:0.02%淀粉溶液、 0.2mol/L磷酸⼆氢钠溶液、0.2mol/L磷酸氢⼆钠溶液、碘液、蒸馏⽔四、实验步骤:1、试剂的配制:0.02%淀粉溶液—取2.5g/L的淀粉溶液4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稀释到50mL。
0.2mol/L磷酸⼆氢钠溶液—准确称取14.200g,加⼊20ml蒸馏⽔溶解在烧杯,然后置于500ml容量瓶中稀释⾄刻度备⽤。
0.2mol/L磷酸氢⼆钠溶液—准确称取12.000g,加⼊20ml蒸馏⽔溶解在烧杯,然后置于500ml容量瓶中稀释⾄刻度备⽤。
根据下表,混合溶液⾄50.00ml后⽤蒸馏⽔稀释到100.00ml.pH 值 0.2mol/LNa2HPO4(ml)(丁) 0.2mol/LNaH2PO4 (ml)(霞)5.8 4.00 46.006.0 6.15 43.856.2 9.25 40.756.4 13.25 36.756.6 18.75 31.256.8 24.50 25.507.0 30.50 19.507.2 36.00 14.507.4 40.50 9.507.6 43.50 6.507.8 45.75 4.258.0 47.35 2.652、唾液的获取:(1)蒸馏⽔漱⼝,然后⽤⾆尖抵住上额或下额齿根后,微低头.轻启双唇,将下嘴唇搁在烧杯边缘,让唾液⾃然流⼊试管中.(2)唾液的稀释:取10⽀试管,分别编上号铭1~10。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唾液淀粉酶的生理功能及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2. 掌握观察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实验方法。
3. 分析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因素,如温度、pH值等。
二、实验原理唾液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主要存在于唾液中,具有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的作用。
本实验通过观察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过程,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唾液、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试管、移液器等。
2. 实验试剂:0.5%淀粉溶液、稀碘溶液、NaCl溶液、醋酸溶液、NaOH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将唾液用蒸馏水稀释10倍,混匀。
2.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0.5%淀粉溶液和唾液稀释液各2ml。
3. 将试管放入37℃水浴中,保温5分钟。
4. 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碘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5. 分别设置不同温度(如25℃、37℃、50℃、75℃)的实验组,重复步骤2-4。
6. 分别设置不同pH值(如4、6、7、8、10)的实验组,重复步骤2-4。
7. 分别设置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醋酸溶液、NaOH溶液的实验组,重复步骤2-4。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37℃水浴中,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表明唾液淀粉酶具有活性。
2. 在不同温度下,唾液淀粉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在37℃时活性最强,超过此温度后活性逐渐降低。
3. 在不同pH值下,唾液淀粉酶活性在pH值为6.8时最强,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会降低酶活性。
4. 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唾液淀粉酶活性随NaCl浓度增加而增强,但超过一定浓度后活性不再增加。
5. 在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和NaOH溶液中,唾液淀粉酶活性均受到抑制,且抑制程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强。
六、实验结论1. 唾液淀粉酶具有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的生理功能。
2. 温度、pH值、NaCl浓度等均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3.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值为6.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实验
小组成员: 刘倍材何标才揭春晓李芮
实验目的:
1.掌握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思路,并完成设计报告。
2.掌握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3.熟悉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实验原理:
1.酶促反应速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激动剂和抑制剂等。
上述诸因素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速度的影响,可用定性或定量的反应来观察。
利用碘与淀粉机器不同程度纾解产物反应的颜色,来衡量酶促反应的速度的快慢。
蓝色—紫红色—黄色,颜色由蓝变黄,表示酶促反应速度由慢到快。
此为定性观察。
2.进一步利用郎伯—比尔定律来判定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
由于在被水解的程度也不一样。
当唾液淀粉酶不能将完全水解时,淀粉遇碘呈蓝色,吸收波长位于660nm处。
不同PH环境中唾液淀粉酶与淀粉的反应程度不同,吸光度值也不同。
因此,通过测量660nm处的吸光度值,可以了解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吸光度最小的溶液其PH即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实验步骤:
1.缓冲溶液的配制。
取12支试管进行编号1-12,分别按下表加入试剂。
2.唾液的采集。
先给备取者一杯纯净水让其漱口,将漱口液吐掉,让备取者下嘴唇抵住干净的杯子口,在备取者眼前放上一些话梅,这时,备取者的唾液会不停地流出来。
3.唾液的稀释。
取10支试管,进行编号1'-10',进行稀释。
4.唾液稀释倍数的选取。
另取10支试管,分别编上A-K号,各取上述稀释的唾液各1ml,分别加入相应编号的试管里,向10支试管内同时加入1ml的0.02%的淀粉溶液,振荡混匀后放入37 C恒温水浴5分钟后取出,滴加2~3碘液,振荡混匀,观察颜色,选取颜色变化适中的一支,记录稀释倍数。
5.最适PH的测定。
另取12支试管,进行编号,按下表加入试剂。
进行测定。
6.结果分析
当在最适PH下反应时,淀粉被水解最完全,剩余最少,颜色最浅,吸光度最小,所以吸光度最小对应的PH为最适PH。
思考讨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