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传输线的特性及应用研究_张军萍
微波传输线的总结及实际中的应用
微波传输线的总结及实际中的应用传输线是指能够引导电磁波沿一定方向传输的导体、介质或有它们构成的导波系统的总称,其所引导的电磁波称为导行波。
按其所传输电磁波的性质可分为双导体传输线、单导体传输线和介质传输线。
把导行波传播的方向称为纵向,垂直于导行波传播的方向称为横向。
一般将截面尺寸、形状、媒介分布、材料及边界条件均不变的规则导波系统称为均匀传输线。
传输线本身的不连续性可以构成各种形式的微波无源元器件,这些元器件和均匀传输线、有源元件及天线一起构成微波系统。
应用传输线不仅用于传送电能和电信号,还可以构成电抗性的谐振元件。
例如,长度小于1/4波长的终端短路或开路的传输线,其输入阻抗是感抗或容抗;长度可变的短路线可用作调配元件(短截线匹配器)。
又如长度为1/4波长的短路线或开路线分别等效于并联或串联谐振电路,称为谐振线;其中1/4波长短路线的输入阻抗为无穷大,可用作金属绝缘支撑等。
此外,还可利用分布参数传输线的延时特性制成仿真线等电路元件。
电压驻波比传输线上的反射波与入射波叠加后形成驻波,即沿线各点的电压和电流的振幅不同,以1/2波长为周期而变化。
电压(或电流)振幅具有最大值的点,称为电压(或电流)驻波的波腹点;而振幅具有最小值的点,称为驻波的波谷点;振幅值等于零的点称为波节点。
线上某电压波腹点与相邻波谷点的电压振幅之比称为电压驻波比,简称驻波比;其倒数称为行波系数。
阻抗匹配目的是使传输线向负载有最大的功率转移,即要求负载阻抗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相等,相应地有|Γ|=0(或ρ=1)。
如果负载阻抗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并不相等,就需要在传输线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接入阻抗变换器,使后者的输入阻抗作为等效负载而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相等,从而实现传输线上|Γ|=0。
阻抗变换器的作用实质上是人为地产生一种反射波,使之与实际负载的反射波相抵消。
在实际问题中,还需要考虑传输线输入端与信号源之间的阻抗匹配。
传输线反射反射就是在传输线上的回波。
微波功率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微波功率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微波功率传输技术(Microwave Power Transmission,简称MPT)指通过微波信号将电能进行无线传输,解决了线缆传输限制的问题。
一、微波功率传输技术的原理MPT技术的基础是微波和电磁感应。
由于微波较短,波长大约为1mm-1m,能较容易地穿过地球大气层,不受大气层、云层和地面的干扰,传输效果更好。
同时,MPT技术可以将电光能高效地转换成微波能,使其更加容易地传输。
在远距离转移电力时,微波功率传输仅受到距离、传输路径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其传输效率和距离效应极大。
二、微波功率传输技术的应用1. 太空技术在太空科学中,利用太阳能发电必须面对天气条件、日地距离等限制,相比之下,微波功率传输技术可以在近地轨道上实现太阳电池板能源的高效转换和传输。
通过使用MPT技术,可以使太阳能电池板能量无线传输到空间站,将能源供给设备和机器人。
2. 无线充电MPT技术也可以用于无线充电,通过在充电器和设备之间使用微波能够有效减少传输效率的损失。
由于微波较短,因此,只有接收器目标将其转换成电能才会形成较大的损失。
通过在移动设备、家居电器等领域实现无线充电,可以实现电能传输和节约能源。
3. 光伏发电微波功率传输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光伏发电领域,为解决光伏发电所面临的限制。
技术可以把以太阳光辐射形式产生的电能转化成微波能源。
MPT技术在将太阳能转化为微波能之后,可以将其无线地传输到地面问题,并将微波能转化为电能。
这一项技术的发展是地面光伏发电技术的有效补充,并为激光通信、导航与能源发电等方面做出了有力贡献。
三、微波功率传输技术的优势1.高效节能:相对于其他传输技术,微波传输技术具有更高的节能效果,其传输能量较高,损失低廉,能有效解决电能损失较大的问题。
2.无污染、无辐射:微波功率传输技术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任何污染的行为。
传输信号的微小能量可以过滤掉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的超高频辐射。
3.传输距离远:相较于电缆和光缆传输技术,微波功率传输技术传输距离更远,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功率传输。
天线和微波技术中的微波传输线分析
天线和微波技术中的微波传输线分析微波传输线是天线和微波技术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
本文将分析微波传输线的基本原理、常用类型以及性能参数。
一、微波传输线的基本原理微波传输线是一种用于传输微波信号的导波结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场和磁场之间的相互耦合效应,将信号从发射端传输到接收端。
微波传输线通常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导体构成,其中一个导体被称为中心导体,另一个导体被称为外部导体,两者之间通过绝缘材料隔离。
二、微波传输线的常用类型1. 同轴电缆同轴电缆是最常见的微波传输线类型之一。
它由中心导体、绝缘层、外部导体和外部绝缘层组成。
同轴电缆具有较好的屏蔽性能和阻抗匹配特性,可用于长距离传输以及高频率应用。
2. 微带传输线微带传输线是微波集成电路中常用的传输线类型。
它由一层导体(常用铜箔)和一层绝缘层构成,然后再覆盖一层金属作为地面。
微带传输线具有尺寸小、易于制造以及低成本等优点。
3. 矩形波导矩形波导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功率微波系统中的传输线类型。
它由金属矩形截面构成,内部是空气或绝缘材料。
矩形波导具有低损耗、高功率传输以及较好的屏蔽性能等特点。
三、微波传输线的性能参数1. 传输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传输特性阻抗是指在传输线上单位长度内电压和电流的比值。
不同类型的微波传输线具有不同的特性阻抗值,一般在50至75欧姆之间。
2. 相速度(Phase Velocity)相速度是指在微波传输线上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不同类型的传输线由于介质特性的不同,其相速度也会有所不同。
3. 传输损耗(Transmission Loss)传输损耗是指微波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介质吸收、辐射损耗以及接头和连接器的不完美而引起的能量损失。
4. 驻波比(Standing Wave Ratio)驻波比是指由于传输线上反射导致的波纹现象。
通常情况下,我们希望驻波比越低越好,以减少信号衰减和能量损失。
微波技术微波传输线
max
I
max
m in
m in
m in
所以
P(z)
1
V
2 max
•
1
1
I
2
• Z0
2 Z0 2 max
根据这个表达式:
P(z)
1
V
2 max
•
1
1
I
2
• Z0
2 Z0 2 max
我们可以分析,当传输线的耐压一定或者能载的
电流一定的时候,驻波比越小,所能传输的功率 就越大,因此我们的滤波器在考虑功率因素的时 候,在我们的谐振杆和盖板距离一定,即它们之 间的耐压一定的情况下,驻波比越小的滤波器能 承受的功率就越大。
Zin
V (l) I (l)
V0 (e jl V0 (e jl
e jl ) e jl )
Z0
1 e2 jl 1 e2 jl
Z0
而将我们以前得到的 的表达式带入可以得到
Zin
Z0
ZL Z0
jZ 0 jZ L
tan tan
l l
(传输线阻抗方程
)
1.终端短路传输线
看看右下图的终端短路传输线的示意图,由于 终端短路,因此ZL=0,短路负载处,反射系 数为-1,则其驻波比为无穷大,则线上的电压 和电流为:
由前面的输入阻抗计算公式我们就可以分析任意 长度的传输线的输入阻抗(在已知终端负载和线 上的工作波长情况下)。
a.半波长传输线:l / 2则Zin Z L
可知,不管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何值,输入阻抗 均和负载阻抗相等。
b.1/4波长传输线:
l
/
4则Z
in=Z
2 0
/
第3章微波平面传输线
第3章 微波平面传输线要求
一、知道目前常用的平面传输线和两种近似分析方法 二、了解平面传输线的特点
三、微带线:微带线是由沉积在介质基片上的金属导体 带和接地板构成的一个特殊传输系统;微带线可以看作 是由双线传输线演化而来的;它传输的主模也是TEM模; 是人们最熟悉和在微波集成电路中应用最普遍的传输 线,但其工作频率不能太高.
(一)微带线的几何参数(教材图3-5) (二)微带线的分析公式(教材71页) (三)微带线的设计方法(公式法和图解法)例3-1 注意:1、微带线中线内波长的公式(教材图 3-5)2、当导带的厚度不为0时,要修正导带 宽度 (四)微带线的色散、屏蔽、损耗、最大工作频率等
对tem模由静态法得到的传输参量理论上仅适用于直流但在实际中其结果被应用到较高的频率适用于直流但在实际中其结果被应用到较高的频率在较高的频率尤其是毫米波动态法将更为准确而静态法:在20世纪50年代以 前,所有的微波设备几乎都采用金属波导和同轴线电路 (也即采用由金属波导传输线及其元件构成的立体型微 波电路).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要求微波电路和系 统做到小型、重量轻、性能可靠.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要 有新的导行系统,使微波电路和系统能集成化.50年代出 现了第1代微波印制传输线-带状线,在有些场合,它可取 代同轴线和波导,用来制作微波无源电路.60年代初出现 了第2代微波印制传输线-微带线.随后又相继出现了鳍 线、槽线、共面波导和共面带状线等平面型微波集成 传输线.(各种平面传输线见本章图,不仅限于图3-1)
四、带状线:带状线有上下两块接地板,中间的导体带位 于上下板间的对称面上,导体带与接地板之间可以是空 气或填充其它介质;带状线可以看作是由同轴线演化而 来的;它传输的主模是TEM模;在无源微波集成电路中 普遍应用带状线,带状线更适合于微波的低频段. 五、耦合传输线(简称耦合线):当两对非屏蔽的传输线 互相靠得很近时,彼此会产生电磁耦合,这种传输线(或导 行系统)称为耦合传输线;两类重要的耦合线为耦合带状 线和耦合微带线,耦合带状线和耦合微带线常用来构 造定向耦合器、功率分配器、移相器、匹配网络和滤 波器等微波元件。 六、其它平面传输线(略)
微波传输线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一、矩形波导中传输波型及其场分量
由于矩形波导为单导体的金属管,波导中不可能传输 TEM波,只能传输TE波或TM波。
(一)TM波
d 2 X x dx 2 d 2Y y dy
2 2 kx X x 0 2 ky Y y 0
三、交变电磁场的能量关系 对于一封闭曲面S,电磁场的能量关系满足复功率 定理,即 1 E H ndS P j 2 W W 2
S L m e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3-3 理想导波系统的一般理论 导波系统中的电磁波按纵向场分量的有无,可分为 以下三种波型(或模): (1) 横磁波(TM波),又称电波(E波): Hz 0, E z 0 (2) 横电波(TE波),又称磁波(H波): (3) 横电磁波(TEM波):
辅助方程
D E B H J E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场量的瞬时值与复数振幅值之间的关系为
E x , y , z, t E x , y , z cos t Re E x , y , z e j e j t Re E x , y , z e j t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二、波的传播速度和色散
1. 相速和相波长
相速是指导波系统中传输电磁波的等相位面沿轴向 移动的速度。 dz vp dt 若将等相位面在一个周期T内移动的距离定义为相 波长,则有
p v pT 2 T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章 微波传输线
对于TEM波,相速为 其相波长为 对于TE波和TM波, 相速为 相波长为
复数表示式为
《微波传输线》课件
低噪音
微波传输线具备低噪音特性,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不 会引入过多的干扰。
高灵敏度
微波传输线对微小信号非常敏感,可以实现高精度 的信研究领域
3 工业领域
包括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 微波传输线在通信领域中扮 演着重要的角色。
包括辐射研究、涡流损耗测 量等,微波传输线在科学研 究中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微波传输线》PPT课件
微波传输线是一种用于在高频率电路中传输电能和信号的特殊电缆。它通过 高频率、高速度、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实现了高效的电能传输。
什么是微波传输线?
微波传输线是一种用于在高频率电路中传输电能和信号的特殊电缆。它在微波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得高频 率电路能够稳定地工作。
微波传输线的特点
包括同轴电缆、双对称电缆、单称电缆等不同类型,用于高频率电路的信号传输。
2 无线传输线
包括空气传输线、杆塔传输线、建筑传输线等适用于高频率电路信号传输的无线传输方 式。
微波传输线的优点
高频率响应
微波传输线可以有效地传输高频率信号,确保了电 路的正常工作。
高速传输
微波传输线能够实现快速的数据传输,适用于高速 通信和数据传输领域。
包括雷达、微波炉等,微波 传输线在工业应用中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
总结
微波传输线是一种高效、高精度的传输方式,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研究和工 业等领域。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微波传输线的应用潜力。
高频率
微波传输线可以工作在高频率范围内,实现高速数 据传输。
高速度
微波传输线的传输速度非常快,确保了高频率信号 的准确传输。
高精度
微波传输线具备高精度的信号传输和电能传输效果, 确保了电路工作的稳定性。
《微波传输线》课件
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总结词
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是微波传输线发展中必须考虑 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详细描述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微波传输线在发展 过程中必须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在材料选择、生产 制造、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和破坏。同时,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 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以 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为构建绿色、低碳的未来 做出贡献。
缺点
尺寸较大,不易实现小型化和集成化。
圆波导
结构特点
由一个金属圆筒和两个金属封盖构成 ,传输TEM模的电磁波。
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微波测量和某些特殊应用。
优点
具有低损耗、高带宽和良好的屏蔽性 能。
缺点
尺寸较大,不易实现小型化和集成化 ,且加工难度较高。
光纤
结构特点
由石英或塑料制成的纤芯和包层组成,传输 光波。
《微波传输线》PPT课件
目录
• 微波传输线概述 • 微波传输线的种类与结构 • 微波传输线的传输特性 • 微波传输线的应用场景 • 微波传输线的设计与优化 • 微波传输线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微波传输线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微波传输线是指用来传输微波信号的 导波结构,通常由金属导体(如铜、 铝等)构成。
06
微波传输线的未来发展 与挑战
新材料的应用
总结词
新材料的应用是微波传输线领域的重要发展 方向,有助于提高传输性能和降低成本。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材料如碳纳米管 、石墨烯等在微波传输线中的应用逐渐受到 关注。这些新材料具有优异的电性能和机械 强度,可以替代传统的铜线材料,降低传输 损耗,提高传输速度,同时也有助于减轻线 缆重量和减小线缆尺寸,为未来的通信和航
第六章 微波传输线
n 0,1,2
19
将(6-2-11)代入(6-2-10)便得TE波各场分量的表示式:
E x ( x, y, z , t ) j
m n H z ( x, y, z , t ) H 0 cos( x) cos( y )e jt z a b (6-2-11) 18
2014-4-11
Ez 0
10
代入(6.9)得: 0
17
j H z Ex 2 y kc Ey j H z 2 x kc
20
y
z
o
32
x
Hx Hy
kc
2
H z x H z y
(6-2-10)
kc
2
电场切向分量连续
边界条件:当
H z x
E z E y jH x 1 则 y E z E x jH y 2 x E y Ex jH z 3 x y
6
右边 j(ex H x ey H y ez H z )
H z H y jEx 4 y H z H x jE y 5 x H y H x jEz 6 x y
(6.7)
2) 同理,将(6.4b)展开为分量式有:
其中 Ex .Ey .H x .H y 是电磁场的横向分量;Ez .H z 为纵向分量。
2014-4-11 8
将 (6.7)
Ex Ey Hx Hy 1
中的
1
2
4
5
整理得:
H z ( H y ) j y 1 H z ( H x ) j x 1 E z ( E y ) j y 1 E z ( E x ) j x
微波传输线的特性与应用研究
微波传输线的特性与应用研究一、引言微波传输线是一种用于传输微波信号的传输介质,它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应用范围。
本文将介绍微波传输线的特性及其主要的应用场景。
二、微波传输线的特性微波传输线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波阻抗特性微波传输线的波阻抗是指在传输线中沿着一个周期内的电压和电流之比,它的大小决定了能否有效地传输微波信号。
对于同一类型的传输线,当频率不变时,波阻抗是恒定的。
2. 衰减特性微波传输线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由于线路的材料、结构等不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损耗。
衰减特性描述了微波传输线传输信号时信号功率随传输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少的情况。
3. 相速特性在微波传输线中,由于信号的传输速度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传输线的长度、线路的材料、传输信号的频率等等。
因此,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需要的时间也是不同的。
4. 阻抗匹配特性微波传输线的阻抗特性对于信号的传输非常关键,如果信号在不同的传输线之间传输,需要确保它们之间的阻抗匹配,否则信号将会被反射回去,从而导致信号功率的损失。
三、微波传输线的应用微波传输线具有多种应用场景,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个:1. 微波天线微波天线是将微波信号转换为电磁波信号的一种设备,其核心是微波传输线。
通过微波传输线将信号从信号源传递给天线,再由天线将信号发出去。
2. 微波滤波器微波滤波器是一种能够滤除谐波和杂波的设备,也是微波传输线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
它使用微波传输线将需要过滤的信号传送到滤波器中,由滤波器去除杂波和谐波后再传回到传输线中。
3. 微波放大器微波传输线还是微波放大器的一个关键部分。
通过微波传输线将微波信号传送到放大器中,由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再重新传回到传输线中。
4. 微波测量设备微波测量设备通常采用微波传输线进行信号传输,通过测量信号在传输线中的衰减程度,可以测量被测物品的电磁特性参数。
四、总结微波传输线是微波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特性决定了它在微波通信、微波测量等领域的重要应用。
微波传输线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微波传输线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一、微波传输线概述微波传输线是指在微波频段内传输微波信号的导线。
微波传输线有许多种不同的形式,包括同轴电缆、波导、介质波导、微带线等等。
微波传输线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通信、雷达、卫星通信、医学等领域。
二、微波传输线特点由于微波传输线所传输的是高频信号,因此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1. 高频衰减由于微波传输线传输的是高频信号,因此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高频衰减。
为了降低高频衰减,需要采用低损耗的材料制作微波传输线。
2. 输电功率较大微波传输线所传输的功率非常大,因此需要考虑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为了减少输电损耗,微波传输线的直径一般较大。
3. 频率要求高微波传输线所传输的频率很高,因此需要采用高频率的器件和材料来制作微波传输线。
4. 对机械尺寸的要求苛刻微波传输线对机械尺寸的要求非常苛刻,因为微波信号的波长非常短,因此微波传输线需要非常精准的尺寸和形状。
三、微波传输线的基础理论微波传输线的基础理论涉及到微波的传播和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等概念。
1. 微波的传播微波的传播遵循传输线上的传输方程,其中包括传输线的电容和电感等参数。
在同轴电缆和波导中,微波的传播速度是常量;在微带线中,微波的传播速度与线路高度的平方成反比。
2. 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是指在传输线上单位长度内电源或负载产生的电压和电流之比。
特性阻抗是描述传输线传输能力的重要参数,也常用来描述微波器件的特性。
四、微波传输线的应用研究微波传输线的应用研究包括通信、雷达、卫星通信、医学等领域。
1. 通信微波传输线在通信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同轴电缆和微带线。
同轴电缆被广泛用于电视、电话和计算机等领域的信号传输。
微带线则被用于高频率无线通信系统中。
2. 雷达微波传输线在雷达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波导和同轴电缆。
波导是一种能够传输高功率微波能量的传输线,常用于雷达系统的发射管和接收管。
同轴电缆则常用于雷达数据的传输。
3. 卫星通信微波传输线在卫星通信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卫星天线、卫星转发器等器件。
微波传输线原理和应用解析
传输线是用来将电磁能量和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 的装置,应用于微波波段的传输线称为微波传输线。在高 频功率测量中,应用的传输系统是均匀传输线,由电磁场 理论可知,当高频信号通过传输线时,就会产生如下分布
参数效应:分布电阻R (欧姆),电流通过导线使导线发热;
时多 1.57dB, 端电压比电动势小 4.43dB 。因此,在实际
测量中使用的高频传输线及阻抗最好用网络分析仪测量一 下,确保它们驻波符合要求,减少测量误差。
3、结束语
微波传输线在高频信号测量中很重要,根据微波频率 选择不同的传输线,同时保证传输系统匹配。信号源阻抗 匹配常用的方法是加一个去耦衰减器或非互易隔离器,其 作用是吸收反射波,保护信号源。负载阻抗匹配在两系统 中间连接一阻抗变换器使之达到匹配状态,匹配的原理是 产生一种新的反射波来抵消原来的反射波,常用λ /4阻 抗变换器,使负载终端获良好的匹配,可以从信号源中吸 收最大功率。
+U
入
反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传输线上任意点的电压应等
于入射波分量和反射波分量的矢量和。
尽管集中参数电路理论不能应用于整个微波频段的整
个传输线,但可以应用于可等效成集总参数的微分小段上
进行分析,传输线方程是研究传输线电压或电流变化规律
及其相互关系的方程,传输线上的电压和电流为距离和时
间的函数。
(2)传输方程、反射系数、驻波系数、行波系数
R s
U 1
R L
U 2
图1 信号源与负载的连接
仪表的端电压按电动势(开路电压)定度,显然开路
36
时,接负载时电流流经 R 就有压降,U 随 R R 的阻抗
s
2
s L
微波传输线的特性及其应用
微波传输线的特性及其应用引言:微波传输线是一种用于传输高频电信号的特殊导线,它具有独特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微波传输线的特性,以及它在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的应用。
一、微波传输线的特性1. 低损耗:微波传输线中的导线和绝缘材料经过精心设计,使得其在传输过程中损耗较低,能够有效地保持信号的强度和质量。
2. 宽带特性:微波传输线的结构和参数能够适应宽频带的传输需求,使得它能够传输多种频率的电信号,从而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3. 高速传输:微波传输线具有较高的传输速度,能够在纳秒级别内传输电信号,适用于需要快速传输的应用,如雷达系统。
4. 抗干扰能力强:微波传输线的设计和结构使得它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地抵御外界电磁干扰和噪声,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微波传输线的应用1. 通信领域:微波传输线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如移动通信基站、光纤通信系统等。
它能够传输高频信号,满足通信系统对于大容量、高速传输的需求。
2. 雷达系统:雷达系统是一种利用微波信号进行目标探测和测距的技术,微波传输线在雷达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稳定地传输雷达信号,确保雷达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卫星通信:微波传输线在卫星通信系统中起到关键作用。
卫星通信需要通过微波信号进行长距离传输,微波传输线能够有效地传输卫星信号,保证卫星通信的稳定和可靠。
4. 医学影像:微波传输线在医学影像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如医学磁共振成像(MRI)系统中的微波传输线能够传输高频信号,实现对人体内部结构的精确成像。
结论:微波传输线具有低损耗、宽带特性、高速传输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性,因此在通信、雷达、卫星通信和医学影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波传输线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微波传输线技术在高速数字电路中的应用
微波传输线技术在高速数字电路中的应用随着数字电路的发展,微波传输线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微波传输线技术是利用高频信号在导线中传输的一种技术,其工作频率通常在1GHz~100GHz之间。
在高速数字电路中,微波传输线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提高电路的传输速度和可靠性。
微波传输线技术的原理微波传输线技术是利用高频信号在导线中传输的一种技术,其传输速度非常快,理论上可达到光速。
微波传输线主要有两种形式:传输线和波导。
传输线是一种简单的导线结构,由两只金属线组成,中间有一层绝缘材料隔开。
当高频信号通过导线时,电流会在导线内部流动,而电磁场会在绝缘材料中传播。
传输线的特点是频带宽度大、损耗低,可以承受较大的功率,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速数字电路中。
波导则是一种具有奇特形状的金属管道,其内部不需要绝缘材料。
当高频信号通过波导时,电磁波会在管道内部传播。
波导的主要优点是不易受到干扰,但也有着较为明显的缺点:成本昂贵、结构较为复杂。
微波传输线技术的应用微波传输线技术在高速数字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速通信在无线通信中,微波传输线技术被广泛应用,例如在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领域中。
通过微波传输线技术,可以将高速数字信号传输到较远的地方,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和传输速度。
2. 高速数据传输在计算机领域中,微波传输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中。
例如在高速内存和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中,使用微波传输线技术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可靠性,从而提高计算机的性能。
3. 射频电路在射频电路中,微波传输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天线设计、功率放大器设计等方面。
通过微波传输线技术,可以实现高频信号的传输和处理,从而获得更好的性能和效果。
4. 有源器件设计有源器件是指具有放大、稳压、驱动等功能的器件,如放大器、驱动器等。
在有源器件设计中,微波传输线技术被广泛应用,可以实现高速信号的传输和放大,从而提高整个电路的性能。
5. 高速模数转换器设计在高速模数转换器设计中,微波传输线技术被广泛应用,可以实现高速信号的传输和转换,从而提高整个电路的性能和精度。
微波传输线的特性及应用研究_张军萍
微波传输线的特性及应用研究张军萍(杭州乐荣电线电器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215)1微波概论1.1微波的特性微波是一种高频率的电磁波,通常情况下为300MHz 至300GHz ,微波的波长很短,一般在微波频段中,其频率相对较高,而绕射能力却相对较弱,因此主要利用微波于视距范围进行信号的直线传播,也称为视距传播。
微波技术的关键理论就是微波传输理论[1]。
1.2微波传输线微波传输线是基本的微波器件,微波传输线主要用来进行微波信号、微波能量的传递。
矩形波导、圆波导、平行双线、带状线、微带线以及同轴线都是常用的微波传输线。
微波传输线是一项引导电磁波沿特定方向传输的系统,所以需要满足麦克斯韦方程及导体、介质的边界条件,也就是说,需要满足的这两点条件决定了导行电磁波的传输特性以及电磁场的分布规律。
2传输线理论2.1传输线方程接有信号源、负载的传输线电路如图1所示。
图1传输线电路始端接角的正弦信号源的频率为W ,内阻为Zs ,中断的接负载阻抗则为ZL 。
设定靠近信号源的终端复数电压为U ,复数电流为I ,经过线元△z 段之后,复数电压为U+△z ,复数电流为I+△z 。
可以依据基尔霍夫定律获得以下公式:其中,依据式(1)、式(2)可以得到传输线基本方程:(5)将式(5)求导,得出:(6),求解后得:(7)式中得出传播常数为:,衰减常数为α,相移常数为β。
经过求解,当Z=0处的电压表示为I L ,电压表示为U L ,则:(8)将式(7)求解,能够获得:(9)式中Z c 代表了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2.2传输特性(1)传播常数。
这是传输线一项重要的参量,通常为复数,它与传输线分布参数关系为:(10)(2)相速。
沿传输线进行电磁波传输的相速为:(11)(3)反射系数。
可以将传输线上的特定一点电流、电位表示为:(12)式中的ΓZ 表示电压反射系数,反映了终端在负载状况下入射波造成的反射情况。
(4)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是指单独的电压、电流入射波的比,一般为复数,虚部和传输线损耗相关,实部对传输线上传输的能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
电磁场与微波实验:演示一 微波传输线的特性
• TE10模的截止频率最低, 因此是矩形波导的主模。
3
矩形波导
b a
工作模式:TE10
尺寸: a=22.86mm b=10.16mm
工作频率: X 波段
(8.2~12.5GHz) 输入信号:
10GHz
矩形波导
终端匹配(行波)
波导内电场强度
波导内磁场强度
矩形波导
终端匹配
时终端是开路面,利用公式计算阻抗需要进行变换。
测量信号波长
• 矩形波导TE10(H10)
自由波长 0和波导波长 g
g
0
1
0
2
2a
• 同轴线TEM
g 0
33
史密斯圆图-阻抗圆图
• 匹配点、短路点、开路点
• 纯电抗圆、纯电阻线
• 感性与容性半圆
• r=1圆、x=1圆弧、x=-1圆弧
• 的标注(模和相位)
演示一 微波传输线的特性
大纲
• 矩形波导
终端匹配、终端短路、终端开路 频率响应、截止特性 色散 波导壁开缝场分布 波导缝隙天线
• 同轴线
终端匹配、终端短路、终端开路 同轴线到圆波导
• 平行双线
终端匹配、终端短路、终端开路 频率响应
矩形波导
• 可以传输TE和TM波,不 可以传输TEM波。
–对TE波,基模是TE10、 TE01。
工作模式:TE10
随着距离增加 ,波形畸变越来越严重
矩形波导
波导壁开缝模型
矩形波导
波导壁开缝时波导内外电场强度
8
7
1 2 3 4 5 到测量放大器
应用举例: 测量线
6
1. 标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波传输线的特性及应用研究张军萍(杭州乐荣电线电器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215)1微波概论1.1微波的特性微波是一种高频率的电磁波,通常情况下为300MHz 至300GHz ,微波的波长很短,一般在微波频段中,其频率相对较高,而绕射能力却相对较弱,因此主要利用微波于视距范围进行信号的直线传播,也称为视距传播。
微波技术的关键理论就是微波传输理论[1]。
1.2微波传输线微波传输线是基本的微波器件,微波传输线主要用来进行微波信号、微波能量的传递。
矩形波导、圆波导、平行双线、带状线、微带线以及同轴线都是常用的微波传输线。
微波传输线是一项引导电磁波沿特定方向传输的系统,所以需要满足麦克斯韦方程及导体、介质的边界条件,也就是说,需要满足的这两点条件决定了导行电磁波的传输特性以及电磁场的分布规律。
2传输线理论2.1传输线方程接有信号源、负载的传输线电路如图1所示。
图1传输线电路始端接角的正弦信号源的频率为W ,内阻为Zs ,中断的接负载阻抗则为ZL 。
设定靠近信号源的终端复数电压为U ,复数电流为I ,经过线元△z 段之后,复数电压为U+△z ,复数电流为I+△z 。
可以依据基尔霍夫定律获得以下公式:其中,依据式(1)、式(2)可以得到传输线基本方程:(5)将式(5)求导,得出:(6),求解后得:(7)式中得出传播常数为:,衰减常数为α,相移常数为β。
经过求解,当Z=0处的电压表示为I L ,电压表示为U L ,则:(8)将式(7)求解,能够获得:(9)式中Z c 代表了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2.2传输特性(1)传播常数。
这是传输线一项重要的参量,通常为复数,它与传输线分布参数关系为:(10)(2)相速。
沿传输线进行电磁波传输的相速为:(11)(3)反射系数。
可以将传输线上的特定一点电流、电位表示为:(12)式中的ΓZ 表示电压反射系数,反映了终端在负载状况下入射波造成的反射情况。
(4)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是指单独的电压、电流入射波的比,一般为复数,虚部和传输线损耗相关,实部对传输线上传输的能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
3微波传输线的应用微波测量中的微波传输线匹配情况意义重大,通常情况下对于高频信号幅度信息及传递均需要利用微波传输线,传输线驻波会影响到测量的误差。
一旦传输线、负载、信号源等形成的微波测量系统中的负载不能和传输线相匹配,就会形成驻波,不但会降低传输线功率容量,还会将传输线的衰减程度增加,导致信号源频率及输出不稳定,难以获得全部入射功率[3]。
3.1驻波造成的测量值的影响实际进行高频信号检测的时候,需要检测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功率、高频衰减器、扫频仪寄生调幅系数、调制参数调幅度、超高频毫伏表等,确保这些状态良好能够对微波传输线作用的发挥起到重要作用,需要采用适合的微波传输线实施测量。
如果是频率不太高的情况下,选用BNC 传输线测量,如果频率≥200MHz 需要选用N 型同轴线测量。
频率升高会带动传输线的损耗程度,驻波系数增加会引起误差增加。
高频功率测量过程中,采用的传输线路不同,测量得到的结果也不相同。
传输线驻波大时会产生较大的测量功率误差。
在微波测量时不同频段采用相对应的传输线,能够确保微波传输测量得到的结果具有准确性。
例如2.4mm 同轴线、平接头传输线、k 型头都是微波频段中常用的传输线[4]。
如果是小传递标准的微波,电阻功分器、定向耦合器等也具有定标作用,不可忽视。
采用微波网络分析仪里特有的标准校准件可确保传输系统的匹配性良好,可以将测量误差极大的降低。
3.250Ω阻抗和75Ω阻抗之间的换算实际检测时候通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标准仪表多为50阻抗,电视信号源大多为75Ω阻抗,这时候阻抗显然不能匹配。
通常情况下需要利用阻抗变换器换算,使之匹配,将测量问题解决。
我们采用以下方法分析。
图2为信号源和负载的连接示意图。
图2信号源和负载的连接示意图我们对仪表端电压定度依照开路电压设定,开路接负载时,电流讲过R s 会产生压降,伴随R s R L 阻抗分压关系可以确定U 2,设定:①R s =R L =50,则:(13)(14)摘要:微波信号由传输线长度比传输信号波长的值确定,通常情况下信号路径长度<1/6有效波长可判定该传输线为微波信号传输。
微波传输线是高频信号测量中一项很重要的电路装置。
本文先阐述了微波的概论,并分析了传输线理论。
最后分析研究了微波传输线的应用。
关键词:微波传输线;特性;应用研究dI UYdz 1= dU IZdz 2= Z R jwL 3=+ Y G jwC 4=+ dI YU dz dU ZI dz ìïï=ïïíïï=ïïïîÁÁÁÁÁÁd I I 0dz d U U 0dzg g ìïï-=ïïïíïï-=ïïïîÁÂÃÁÂÄÄÁÂÃÁÂÅÅI A e B e U A e B e ìï=+ïíï=+ïîZY j g a b ==+ÁÂÂÁÃÃI A B U A B ì=+ïïíï=+ïîÁÂÁÃÁÂÁÃÄÃÂÄÃÂU 1A I 2Z U 1B I 2Z A Z A B -Z B ìïï=+ïïïïïïï=-íïïïï=ïïïï=ïî j ZY R jwL G jwC g a b =+==++ ÁÂÃV D=D ÁÂÁÃÁÂÁÃI I I I 1U U U U 1ì=+=-G ïïíï=+=+G ïî ÁÁÂUA 20lg 20lg26dB U == ÁÂÃÃÄÁR U U 0.5U R R ==+22--煤矿井下水仓清淤方案的创新与清仓机的研制李继涛张伟(山能集团龙矿煤电有限公司梁家煤矿,山东龙口265700)1概况梁家矿对井下煤4二采水仓的清理一改传统的、效率低下、费工费力的人工清挖、矿车装运的方式,研制了专门的清仓设备,设计了一套优良的稀释、搅拌、抽淤、排淤的方案。
将人工清淤的工期由一个月缩短为5天,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清仓工作效率,省略了装、转、运、提、卸等繁琐的环节,节省了大量的劳动成本;降低了水仓运行的风险(清仓期间水仓不能蓄水待排,发挥其基本功能,水只能直接进入吸水井,存在淹没采区的风险),确保了矿井主排水的安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节省了人工费用、电力费用、设备装运、损耗费用等;避免了对井下运输大巷的环境污染,利于井下安全运输;避免了井上处理煤泥水对环境的污染。
节省费用50万元。
清仓方案是对煤矿井下水仓清理方案的一次全面革新和优化,是与矿井生产排布的一次双赢配合。
值得矿井生产决策者设计、确定水仓清理方案时进行借鉴。
2井下水仓清淤方案与清仓机的研制2.1清仓机的研制2.1.1清仓机的组成该清仓机由高压注水设施、清挖螺旋、起吊架(带可旋转、升降的装置)、泥浆泵、重车(矿车)、排淤管、电控开关等组件构成。
结构简洁合理。
2.1.2清仓机的工作方法自搅拌重载潜水耐磨泥浆泵可以直接淹没到水仓内,对沉淀泥浆进行轴向冲击搅拌,对高浓度泥浆实现可靠泵送,通过对泥浆泵的移动实现水仓大面积的清理,通过全橡胶柔性软管(或钢丝埋线管)排放清出的淤积物。
首先:向水仓淤积物注水、稀释,稀释到原浓度的55%;然后:开启泥浆泵,利用摇臂实现对泥浆泵左右180度范围、上下方向进行调节移动,实现对水仓淤积物进行抽排。
按照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逐步进行清淤。
第三步:人工往前推车前移,对前面淤积物进行清理。
直至清仓完毕。
2.1.3清仓机的特点它具有工作效率快、劳动强度低、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完全可取代传统人工清淤,是人工清淤的12-14倍。
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该设备是集机电液一体的综合机器,组成该设备的各个单机采用都是市场成熟的产品,保证了机械上的可靠性及使用性。
该设备采用了防爆电气,结构紧凑,布置合理,机械化程度高。
采用普通矿车,轮距可适应煤矿井下不同清淤场地,可广泛地适应大中型煤矿。
系统主要设备为可拆式结构,运输方便.安装时勿做基础,维护简便。
如图1所示:2.2水仓清淤方案的设计在对煤4二采水仓的清理积淤的方案设计上,与矿生产排布紧密配合。
实现了水仓清理与矿生产总体排布的一次优化双赢的配合。
是设计实施水仓清理方案的的一次全面创新。
即:利用4216下顺撤面完毕老空水还没积蓄外溢的时机,采用自主研制的自动化清仓机抽排仓内淤积物往4216密闭内灌注。
煤4二采水仓位于煤4二采下车场。
4216下顺门口距离水仓入口仅仅20米,且4216下顺水平高度比水仓低60米。
今年6月中旬,4216采煤面回采工作结束,随后撤面。
于7月13日对4216下顺门口进行打密闭。
具备了往4216下顺注浆的条件。
根据总体的设计,密闭留出了清理煤4二采水仓排淤的入口(2根DN100的管路)。
利用自主研制的清仓机,抽排水仓内的淤积物,清仓期间通过DN100管路直接灌注到4216下顺密闭墙内。
3清淤系统的综合性能和效益分析3.1清淤系统的综合性能由于整个系统是机械化、自动化,提高了劳动效率。
减少用工个数.缩短水仓清挖周期,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系统主要设备为可拆式结构,运输方便.安装时勿做基础,维护简便。
完全可取代传统人工清淤,是人工清淤的12-14倍。
该设备是集机电液一体的综合机器,组成该设备的各个单机采用都是市场成熟的产品,保证了机械上的可靠性及使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