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培训讲学

合集下载

沉淀滴定知识讲稿

沉淀滴定知识讲稿

观察反应现象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在滴定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反应现象, 如沉淀生成、颜色变化等,以便及时 判断滴定终点。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对同一待测溶液 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 果。
控制滴定速度
在滴定过程中,要控制好滴定速度, 避免过快或过慢,影响实验结果的准 确性。
05
沉淀滴定的应用实例
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沉淀滴定在化学分析中广泛应用于测定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通过使用沉淀剂,将待测离子与过量沉淀剂反应生成沉淀,再通 过滴定法测量沉淀的量,从而计算出待测离子的浓度。
例如,在测定氯离子浓度时,可以使用硝酸银作为沉淀剂,生成氯化银沉淀,然后通过滴定法测量氯化银的量,从而得到氯 离子的浓度。
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沉淀滴定在环境监测中用于测定水体 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通过使用适当 的沉淀剂,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难溶 性盐类,再通过滴定法测量沉淀的量, 从而得到重金属离子的浓度。
VS
例如,在测定水体中的铅离子浓度时, 可以使用乙酸铅作为沉淀剂,生成铅 酸钙沉淀,然后通过滴定法测量铅酸 钙的量,从而得到铅离子的浓度。
沉淀滴定与其他分析方法的结合
沉淀滴定与光谱法结合
通过沉淀滴定生成沉淀,利用光谱法对沉淀进行检测,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沉淀滴定与电化学法结合
利用电化学法对沉淀进行电化学性质分析,拓展沉淀滴定的应用范围。
沉淀滴定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要点一
新型沉淀剂的研发
要点二
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研发新型沉淀剂,提高沉淀滴定的选择性,降低干扰离子 的影响。
开发和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沉淀滴定在制药工业中用于药物的含量 测定和质量控制。通过使用沉淀剂将药 物转化为难溶性盐类,再通过滴定法测 量沉淀的量,从而得到药物的含量。

第8章_沉淀滴定法

第8章_沉淀滴定法
导致正误差。

溶液的酸度
测定的pH应在中性或弱碱性(6.5~10.5)介质中进行. 酸性太强,[CrO42-]浓度减小:
2 2 2H 2CrO 4 2HCrO 4 Cr2O 7 H 2O
碱性过高,会生成Ag2O沉淀:
2Ag++2OH-===2AgOH ===Ag2O +H2O
测定时,需先将其转化为卤素原子,然后再用银量法测定。
所需[Fe3+]的理论值为0.31mol/L,这么高的 浓度颜色太深,影响终点颜色的观察.实际采用 0.015mol/L.
3、滴定条件:
A、在硝酸酸性条件下进行滴定,一般H+浓度范围为
0.1~1.0mol/L,若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Fe3+将生成羟基配 合物甚至沉淀。 B、AgSCN沉淀具有强烈吸附作用,溶液中部分Ag+会被其 吸附于表面,导致终点提早出现的现象。使滴定结果偏低。
标准溶液后加入,以免发生反应: 2I- + 2Fe3+ =I2 + 2Fe2+ 3、滴定条件: 与直接滴定法同。 (三)应用范围 佛尔哈德法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在酸性溶液中进行滴 定,许多酸性离子都不干扰,因而选择性高,可以测定
氯离子、溴 离子、碘离子、硫氰酸根离子及有机氯化物
等。
沉淀滴定法应用示例
一、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的测定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的测定一般采用莫尔法。 二.有机卤化物中卤素的测定。 有机卤化物中的卤素,大多数以共价键结合,
也不能用Na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AgNO3,如
要用NaCl标准溶液测定Ag+,则需用返滴定法。
二. 佛尔哈德(Volhard)法
以铁铵矾NH4Fe(SO4)2为指示剂的银量法为佛尔哈德法。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分析化学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一、莫尔法
1. 原理 在中性溶液中,加入K 指示剂, 在中性溶液中,加入 2Cr2O7指示剂,用 AgNO3标准溶液滴定Cl-,其反应为: 标准溶液滴定Cl 其反应为: 滴定反应: 白色) 滴定反应:Ag+ +Cl- =AgCl↓(白色 白色 指示反应: 砖红色) 指示反应:2Ag+ + Cr2O72-=AgCr2O7↓(砖红色 砖红色
沉淀滴定法分类: 沉淀滴定法分类: 1.直接滴定法:用沉淀剂作标准溶液,直接 直接滴定法:用沉淀剂作标准溶液, 直接滴定法 滴定被测物质的离子。 滴定被测物质的离子。 2.返滴定法:在被测物质的标准溶液中,加 返滴定法: 返滴定法 在被测物质的标准溶液中, 入一定体积的过量的沉淀剂标准溶液, 入一定体积的过量的沉淀剂标准溶液,再 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来滴定剩余的沉淀剂标 准溶液。 准溶液。
分析化学课件
Ag+
AgCl·Ag+
AgCl·Ag+·FIn粉红色
10
2.滴定条件 滴定条件 1)沉淀要有较大的比表面; )沉淀要有较大的比表面; 2)滴定须在中性、弱碱性或弱酸性中进行; )滴定须在中性、弱碱性或弱酸性中进行; 3)因卤化银易感光而变灰,影响终点观察, )因卤化银易感光而变灰,影响终点观察, 故应避免在强光照射下滴定; 故应避免在强光照射下滴定; 4)沉淀对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应略小于沉淀对 ) 被测离子的吸附能力
分析化学课件
9
三、法扬斯法
1.原理 原理 利用吸附指示剂滴定终点,在中、 利用吸附指示剂滴定终点,在中、弱酸或弱 碱介质中,以荧光黄做吸附指示剂, 碱介质中,以荧光黄做吸附指示剂,用 AgNO3标准溶液滴定 ; 标准溶液滴定Cl-; Ag+ + Cl- =AgCl → AgCl·Ag+ + FIn黄绿色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第八章沉淀滴定法第一节概述沉淀滴定法(precipation titration)又称容量沉淀法(volumetric precipation method)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方法。

沉淀反应很多,但能用作沉淀滴定的沉淀方法并不多,应用于沉淀滴定的反应必须满足滴定分析反应的基本条件,为使反应定量完成,对沉淀反应而言沉淀的溶解度必须足够小(约10-6g/ml)。

用于沉淀滴定法的反应,主要是生成难溶性银盐的反应。

如:这种利用生成难溶性银盐反应来进行滴定分析的方法,称为银量法(argentometric method)。

本法可用于测定含Cl-、Br-、I-、SCN-及Ag+等离子的化合物。

本章主要讨论银量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第二节银量法一、基本原理银量法是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测定能与Ag+生成沉淀的物质,它的反应是:其中X-代表Cl-、Br-、I-及SCN-等离子。

(一)滴定曲线沉淀滴定法在滴定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与酸碱滴定法相似,可用滴定曲线表示。

现以AgNO3溶液(0.1000mol/L)滴定20.00ml NaCl溶液(0.1000mol/L)为例。

1.滴定开始前: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溶液的原始浓度[Cl-]=0.1000mol/L pCl=-lg1.000×10-1=1.002.滴定至化学计量点前随着硝酸银溶液的不断滴入,溶液中[Cl-]逐渐减小,此时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取决于剩余的氯化钠的浓度。

例如加入AgNO3溶液18.00ml时,溶液中Cl-浓度为:而Ag+浓度则因为同理,当加入AgNO3溶液19.98ml时,溶液中剩余的Cl-浓度为(化学计量点前0.1%):[Cl-]=5.0×10-5pCl=4.30 pAg=5.513.化学计量点时溶液是AgCl的饱和溶液:4.化学计量点后当滴入AgNO3溶液20.02ml时(化学计量点后0.1%),溶液的Ag+浓度由过量的AgNO3浓度决定。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Cl-
FI-
第四节 吸附指示剂法
吸附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化学计量点后,沉淀表面荷电状态发生变 化,指示剂在沉淀表面静电吸附导致其结构变 化,进而导致颜色变化,指示滴定终点。 AgCl︱Cl- + FIAg + AgCl︱Ag+ FI-
第四节 吸附指示剂法
注意事项:
(1)沉淀的比表面要大,以利于终点观察。 ①可加入糊精,防止 AgCl过分凝聚; ②溶液的浓度适当,以获得足够量的沉淀,才有一 定的比表面;如用AgNO3滴Cl-时, Cl-浓度应大于
sp:
[Ag+]=[Cl-]
pCl = pAg = 1/2 pKsp = 4.89
化学计量点后:根据过量的Ag+计算
+ 0.1% [Ag+](过) = 5.0 10-5 mol/L, pAg = 4.30 pCl = pKsp-pAg = 9.81-4.30 = 5.51
第一节 概述
滴定曲线
10

Ag++ SCN- = AgSCN↓(白色)

指示剂反应: Fe3++ SCN- = [Fe(SCN)]2+(橙红色络合物)
第三节 铁铵矾指示剂法
待测物:X- (Cl-、Br-、I-、SCN-) 标准溶液:AgNO3、NH4SCN 滴定反应:X- + Ag+(过量) AgX+ Ag+(剩余) + SCN ‖ AgSCN 指示剂:铁铵矾 FeNH4(SO4)2
第二节 铬酸钾指示剂法
滴定反应:(以滴Cl-为例) Cl−+ Ag+↔ AgCl ↓ (白色) 滴定终点时指示剂的反应: CrO42−+ 2Ag+↔ Ag2CrO4 ↓(砖红色) K sp = 2.0×10−12

分析化学第八章 沉淀滴定

分析化学第八章 沉淀滴定

§8.1 沉淀滴定曲线
Ag+ + X- AgX (同强酸碱滴定)
Ksp~Kw [AgX]=1~[H2O]=1 [Ag+] Ksp/[X-]
PAg
Cl-
Br-
I-
0.1 1.0 0.1 1.0 0.1 1.0 mol/L
SP前0.1% SP
SP后0.1%
5.44 6.44 4.87
4.3 3.3
8.0 9.0 6.15
4.3 3.3
11.7 12.7 8.00
4.3 3.3
浓度增大10倍,突跃增加2个pAg单位 Ksp减小10n, 突跃增加n个pAg单位
PAg
Cl-Br-I-源自0.1 1.0 0.1 1.0 0.1 1.0 mol/L
SP前0.1% SP
SP后0.1%
5.44 6.44 4.87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 8.1 沉淀滴定曲线 § 8.2 Mohr法-测定Cl-和Br§ 8.3 Volhard法 § 8.4 Fajans法—吸附指示剂法
沉淀滴定法应用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1. 沉淀不完全(Ksp不足够小);
2. 沉淀的表面积大,对滴定剂的吸附现象严重; 3. 沉淀的组成不恒定; 4. 合适的指示剂少; 5. 达到沉淀平衡的速度慢; 6. 共沉淀现象严重.
4.3 3.3
8.0 9.0 6.15
4.3 3.3
11.7 12.7 8.00
4.3 3.3
总结
各种沉淀滴定法原理、指示剂及其变色 过程、滴定条件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2019/10/18
Analitical Chemistry
5

第8章沉淀滴定法ppt课件

第8章沉淀滴定法ppt课件

3. 滴定时必须剧烈摇动。先产生的AgC1沉淀容易吸附溶液 中的C1-,使溶液中的Cl-浓度降低,以致终点提前而引入误 差。如果测定Br-时,AgBr沉淀吸附Br-更为严重,所以滴定 时更要剧烈摇动,否则会引入较大的误差。
4.预先分离干扰离子。凡与Ag+能生成沉淀的阴离子如PO43-、 AsO43-、SO32-、S2-、CO32-、C2O42-等;与CrO42-能生成沉淀 的 阳 离 子 如 Ba2+ 、 Pb2+ 等 , 大 量 的 有 色 离 子 Cu2+ 、 Co2+ 、 Ni2+ 等 ; 以 及 在 中 性 或 微 碱 性 溶 液 中 易 发 生 水 解 的 离 子 如 Fe3+、A13+等,都干扰测定,应预先分离。
(二)滴定条件
1.由于吸附指示剂是吸附在沉淀表面上而变色,为了使 终点的颜色变得更明显,就必须使沉淀有较大表面,这就需 要把AgC1沉淀保持溶胶状态。所以滴定时一般先加入糊精 或淀粉溶液等胶体保护剂。
2.滴定必须在中性、弱碱性或很弱的酸性(如HAc)溶液 中进行。这是因为酸度较大时,指示剂的阴离子与H+结合, 形成不带电荷的荧光黄分子(Ka=10-7)而不被吸附。因此一般 滴定是在pH=7—10的酸度下滴定。
一、莫尔法 二、佛尔哈德法 三、法扬斯法
一、莫尔法
(一)原理
在测定C1-时,滴定反应式为:
Ag+ + Cl- =AgCl↓(白色)
2 Ag+ + CrO42- =Ag2CrO4↓(砖红色) 根 据 分 步 沉 淀 原 理 , 由 于 AgCl 的 溶 解 度 (1.3×10-5 mol/L)小于Ag2CrO4的溶解度(7.9×10-5 mol/L),所以在滴 定过程中AgCl首先沉淀出来。随着AgNO3溶液的不断加 入AgCl沉淀不断生成,溶液中的C1-浓度越来越小,Ag+ 的 浓 度 相 应 地 愈 来 愈 大 , 直 至 与 [Ag+][CrO42]>KSP(Ag2CrO4)时,便出现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借此 可以指示滴定的终点。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2)溶液的酸度要适当:吸附指示剂大多是 )溶液的酸度要适当: 有机弱酸, 而起指示作用的主要是阴离子 主要是阴离子。 有机弱酸 , 而起指示作用的 主要是阴离子 。 为使指示剂呈阴离子状态, 必须控制适当 为使指示剂呈阴离子状态 , 必须控制 适当 的酸度。 的酸度。 例如,荧光黄的 a=10-8,可在 可在pH7~10 例如, 荧光黄的K ~ 的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使用; 的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使用 ; 二氯荧光黄 可用于pH为 ~ 的溶液 的溶液; 的Ka=10-4,可用于 为4~10的溶液;曙 红的K 则可用在pH2~10的溶液中。 的溶液中。 红的 a为10-2,则可用在 ~ 的溶液中
本章主要讨论银量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第二节 银量法
一、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一)滴定曲线 表示沉淀滴定法滴定过程溶液中构晶离子浓 表示 沉淀滴定法滴定过程溶液中构晶离子浓 或其负对数) 度(或其负对数)的变化情况
溶液( 以 AgNO3 溶液 ( 0.1000mol/L) 滴定 ) 滴定20.00ml NaCl溶液(0.1000mol/L)为例。 溶液( 溶液 )为例。 1.滴定开始前: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溶液的 .滴定开始前: 原始浓度 [Cl-]=0.1000mol/L = pCl=- =-lg1.000×10-1=1.00 =- ×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 和重量分析法
沉淀滴定法
第一节 概述
沉淀滴定法(容量沉淀法) 沉淀滴定法( 容量沉淀法)是以沉淀 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沉淀反应很多, 沉淀反应很多 , 但能作为滴定法的沉淀反 主要原因: 应非常少。主要原因:
1. 很多反应沉淀溶解度较大 , 在化学计量点反 很多反应沉淀溶解度较大, 应不完全。 应不完全。 2. 共沉淀和后沉淀影响 , 造成沉淀污染 , 结果 共沉淀和后沉淀影响,造成沉淀污染, 的误差较大。 的误差较大。 3.形成的沉淀没有固定的组成,缺乏计算依据。 形成的沉淀没有固定的组成, 形成的沉淀没有固定的组成 缺乏计算依据。 4. 缺少适合的指示终点的方法。 缺少适合的指示终点的方法。

《沉淀滴定法 》课件

《沉淀滴定法 》课件
离子的浓度。
原理:在溶液中加 入一种能与待测离 子反应生成沉淀的 试剂,通过控制试 剂的量,使待测离 子恰好完全沉淀, 从而测定待测离子
的浓度。
沉淀滴定法的关键 是选择合适的沉淀 试剂和指示剂,以 及控制反应条件,
使沉淀完全。
沉淀滴定法广泛应 用于各种溶液中离 子浓度的测定,如 酸碱滴定、氧化还
原滴定等。
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准确度高,适用于多种物质测 定
反应速度快,可在短时间内完 成测定
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操作复杂,需要 精确控制滴定速 度
反应速度慢,需 要较长时间才能 达到终点
滴定终点不易判 断,容易产生误 差
滴定过程中可能 产生沉淀,影响 滴定结果
提高滴定精度:通过改进滴定管、滴定器等设备,提高滴定精度 提高滴定速度:通过改进滴定方法、滴定剂等,提高滴定速度 提高滴定稳定性:通过改进滴定环境、滴定剂等,提高滴定稳定性 提高滴定自动化程度: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提高滴定自动化程度
测定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测定溶液的pH值 确定溶液的氧化还原性质
测定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 测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 测定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浓度 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
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
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
检测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 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 检测血清中的葡萄糖浓度 检测血液中的钾离子浓度
准备滴定管中的滴定液,确保其浓度和纯度
准备滴定管中的待测溶液,确保其浓度和纯度
准备滴定管中的指示剂,确保其浓度和纯度
准备滴定管中的标准溶液,确保其和纯度
准备滴定管中的待测溶液,确保其浓度和纯度

沈阳药科 分析化学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沈阳药科 分析化学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一、氢离子活度的测定(pH值的测定)
指示电极——玻璃电极 (-); 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 (+) (一)玻璃电极 (二)测量原理与方法 (三)注意事项
(一)玻璃电极
1.构造 2.组成电池的表示形式 3.工作原理 4.性能
1.构造
• 软质球状玻璃膜:含Na2O、CaO和SiO2
厚度小于0.1mm 对H+选择性响应
滴定条件: A.指示剂用量 过高——终点提前; 过低——终点推迟 控制5×10-3 mol/L恰成Ag2CrO4↓(饱和AgCL溶液) B.溶液酸度: 控制pH = 6.5~10.5(中性或弱碱性) C.注意:防止沉淀吸附而导致终点提前 措施——滴定时充分振摇,解吸CL- 和 Br 适用范围: 可测CL-, Br-,Ag+ ,CN-, 不可测I- ,SCN- 且选择性差
原理:
SP前: (定过量) CL AgCL Ag (白色) Ksp 1.8 1010 Ag (剩余) SCN AgSCN (白色) Ksp 1.11012
SP: 3 SCN FeSCN 2(淡棕红色) Fe
滴定条件: A.酸度:稀HNO3溶液 防止Fe3+水解和PO43-,AsO43-,CrO42-等干扰 B.指示剂:[Fe3+]≈ 0.015 mol/L C.注意事项
Cu 2 Cu 0.377V
Zn 2
Zn
0.763V
电极反应 (-)Zn极 (+)Cu极 电池反应 Zn – 2e Cu2+ + 2e Zn2+ Cu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Zn + Cu2+
Zn2+ + Cu

第八章_沉淀滴定法[1]

第八章_沉淀滴定法[1]

C2O42
[C2O42 ] [C2O42 ]'
[H ]2
Ka1 Ka2 Ka1 [H ] Ka1 Ka2
1
C2O42
[C2O42
]'
[C2O42 ]
C2O42
[C2O42 ] C2O42
S'
K
' SP
[Ca 2
][C2O42 ]'
[Ca2 ][C2O42
C2O42
]
K SP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第一节 概述
一、沉淀滴定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二、沉淀滴定法的条件:
(1)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 (2)反应迅速、定量. (3)有适当的指示终点的方法. (4)沉淀的吸附现象不能影响终点的确定.
三、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本章重点——难溶性银盐的沉淀滴定分析
三、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1.同离子效应 2.盐效应 3.酸效应 4.配位效应 5.其他因素
1.同离子效应:当沉淀达平衡后,若向溶液中加入
组成沉淀的构晶离子试剂或溶液,使沉淀溶解度降 低的现象称为~
构晶离子:组成沉淀晶体的离子称为~
讨论:
✓ 过量加入沉淀剂,可以增大构晶离子的浓度, 降低沉淀溶解度,减小沉淀溶解损失
✓ 过多加入沉淀剂会增大盐效应或其他配位副反应, 而使溶解度增大
Ag+ + CL-
AgCL2AgCL3-
练习
例:计算 AgI 在0.01mol/L的NH3中的溶解度 解:
✓ 沉淀剂用量:一般 —— 过量50%~100%为宜 非挥发性 —— 过量20%~30%
练习
例:用BaSO4重量法测定SO42-含量时,以BaCL2为沉淀 剂,计算等量和过量0.01mol/L加入Ba2+时,在 200ml溶液中BaSO4沉淀的溶解损失

分析化学,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2007-2008)

分析化学,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2007-2008)

的碱性太强,可用稀HNO3 中和;酸性太强,可
用NaHCO3、CaCO3或Na2B407等中和。
当试液中有铵盐存在时,则pH较大会有 相当数量的NH3生成,影响滴定,则要求溶液的 酸度范围更窄。如果CNH4+<0.05mol/L, 在 pH为6.5~7.2范围内滴定,可以得到满意的结 果。如果CNH4+>0.15mol/L, 仅仅通过控制 酸度已经无法消除影响,此时须在滴定之前将 大量铵盐除去.
在滴定过程中,不断形成AgSCN沉淀具 有强烈的吸附作用,部分Ag+ 被吸附于其表 面上,因此往往出现终点过早出现的情况, 使结果偏低。滴定时必须充分摇动溶液, 使被吸附的Ag+及时地释放出来。
2 、返滴定法
• 先向试液中加过量的AgNO3标准溶液,再以 铁铵矾作指示剂,用NH4SCN标准溶液返滴定 过量的Ag+,例如测定Cl-。 • Ag+ + Cl-=AgCl↓(白色)
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二)滴定条件
(1)溶液的pH:一般控制在0.1~lmol/L之 间。这时,Fe3+主要以Fe(H20)63+的形式存 在,颜色较浅。如果酸度较低,则Fe3+水 解,形成颜色较深的棕色Fe(H2O)5OH2+或 Fe2(H20)4(0H)24+等,影响终点的观察,甚 至产生Fe(0H)3沉淀,指示剂失去作用。
[ SCN ]sp [ Ag ]sp K SP ( AgSCN ) 1.0 10
12


1.0 10 m ol L
6
1
要求此时刚好生成FeSCN2+ 以确定 终点,故此时Fe3+的浓度为:
[ Fe( SCN ) ] [ Fe ] 138 SCN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沉淀滴定法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解度,并计算饱和CaSO 4溶液中,非离解形式的Ca 2+的百分数。

解:%6.37%100101.91082.11082.1%%100%100]Ca [%)2(L mol 1082.1101.9200200]][SO Ca []CaSO )[1(633sp00200136sp 0sp242004=⨯⨯+⨯⨯=⇒⨯+=⨯+=⋅⨯=⨯⨯==⇒===⇒---+----+未解离形式未解离形式=水K s s s s K s K s s s ββ2. 已知某金属氢氧化物M(OH)2的K sp =4×10-15,向0.10 mol/L M 2+溶液中加入NaOH ,忽略体积变化和各种氢氧基络合物,计算下列不同情况生成沉淀时的pH 值:(1) M 2+离子有1%沉淀; (2) M 2+离子有50%沉淀;(3) M 2+离子有99%沉淀。

解:30.81000.2%)991(10.0104][])[3(45.71083.2%)501(10.0104][])[2(30.71001.2%)11(10.0104][])[1()1(10.0104][][104]][[6152715271521521522=⇒⨯=-⨯⨯===⇒⨯=-⨯⨯===⇒⨯=-⨯⨯==-⨯⨯==⇒⨯==--+---+---+--+---+pH MK OH pH M K OH pH M K OH x M K OH K OH M sp spspsp sp3. 考虑盐效应,计算下列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 (1)BaSO 4在0.10 mol/L NaCl 溶液中; (2)BaSO 4在0.10 mol/L BaCl 2溶液中。

解:1510SOBa 02242SO 2SOBa 2Ba 22L mol 109.23486.03746.0101.1]][SO Ba [3486.010.040000328.0110.02512.0lg 3746.010.050000328.0110.02512.0lg 10.0)110.0110.0(21)I 1(242242422----+⋅⨯=⨯⨯=⇒⋅====⇒⨯⨯+⨯⨯=-=⇒⨯⨯+⨯⨯=-=⨯+⨯⨯=-+--++s K K s spsp γγγγγγ1810SOBa 0spsp 242242SO 2SOBa 2Ba 22L mol 109.12225.02565.010.0101.110.0]][SO [Ba ]SO [,10.010.0]Ba [2225.030.040000328.0130.02512.0lg 2565.030.050000328.0130.02512.0lg 30.0)120.0210.0(21I )2(242242422----+-+⋅⨯=⨯⨯⨯=⇒⋅==⋅==≈+==⇒⨯⨯+⨯⨯=-=⇒⨯⨯+⨯⨯=-=⨯+⨯⨯=-+--++s K K s ss γγγγγγ4. 考虑酸效应,计算下列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 (1) CaF 2在pH=2.0的溶液中; (2) BaSO 4在2.0 mol/L 的HCl 中; (3) PbSO 4在0.10 mol/L HNO 3中;(4) CuS 在pH=0.5的饱和H 2S 中([H 2S] ≈ 0.1 mol/L ) 解:13322441132a a sp 2a a2-2sp a aF F -L mol 102.110106.6106.64107.2)][(4 )2][(]][F [Ca 2][][F )1------++++⋅⨯=⎪⎪⎭⎫ ⎝⎛+⨯⨯⨯⨯=+⨯=⨯+⨯==⨯+=⨯=--H K K K s s H K K s K s H K K c δ142102sp 2242sp 22-24L mol 105.1101.1200201 200]][SO Ba [ 2000.21010][SO )2----+--⋅⨯=⨯⨯=====+⨯=K s s K ss1428122-24L mol 102.4106.111 11101010][SO )3------⋅⨯=⨯⨯==⨯+=s ss1152236362222sp 2225.05.07157157-22-2Lmol 105.6102.9 106 106102.9]][S [Cu 102.91010103.1101.7103.1101.7103.11.0][S ]H []H [)1.0(][S )412121-------+-⨯-------++⋅⨯=⨯⨯=⨯=⨯⨯==⨯=+⨯⨯+⨯⨯⨯⨯⨯⨯⨯=⇒++⨯+=s s K K K K K K s a a a a a5. 计算BaSO 4在0.010 mol/L BaCl 2 - 0.070 mol/L HCl 中的溶解度。

解:17101022242SO Ba 2222L mol 107.63486.03746.0010.0101.183486.03746.0101.18010.08070.01010]SO [010.0010.0]Ba [3486.03746.0)1(31.0)1070.01070.01020.02010.0(21I 242-------+⋅⨯=⨯⨯⨯⨯=⇒⨯⨯=⨯==⨯+=≈+===⨯+⨯+⨯+⨯⨯=-+s s K s s s sp γγ,=可知:由题6. 考虑S 2-的水解,计算下列硫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1)CuS 2 ) MnS 解:11427.4-363627.4-22sp 7.4-71577-27157S 2Lmol 1023.11010610610]][S [Cu 10103.1101.7103.11010101.7103.1]S )[1(2-----+---⨯----⋅⨯=⨯=⇒⨯=⋅===⨯⨯⨯+⨯⨯+⨯⨯⨯⋅=⋅=-s s K s s s δ143151410a w MnS sp,-2---22--23--22Lmol 106.6101.7101021]][H [S ][HS ]][H [OH ]][S [Mn ]][OH ][HS [Mn OH HS Mn O H MnS MnS )2(S)22(H -----+++++⋅⨯=⨯⨯⨯=⇒⋅⋅=⋅⋅==++=+s K K K s 则的水解反应考虑到7. 将固体AgBr 和AgCl 加入50.0 ml 纯水中,不断搅拌使其达到平衡。

计算溶液中Ag +的浓度。

解:设AgBr 的溶解度为s 1,AgCl 的溶解度为s 2,则155852811021213211L mol 1034.11034.11072.3]Ag [1034.1,1072.3108.1)(]][Cl [Ag 100.5)(]][Br Ag [----+----+--+⋅⨯≈⨯+⨯=⨯=⨯=⨯=+=⨯=+=s s s s s s s s 可以求得8. 计算CaC 2O 4在下列溶液中的溶解度: (1)pH=4.0的HCl 溶液中;(2)pH=3.0含有草酸总浓度为0.010 mol/L 的溶液中。

解:1623.39-242sp 23.323.1-242223.1252353O C 1541.09O C sp 41.02524542OC L mol 104.310100.2]O C [ 1010010.0]O C [ ][Ca 10109.5104.610104.6101 )2L mol 102.710100.210109.5104.610104.6101][H ][H 1)1(-242-242122-242-----+--⨯--------⨯---++⋅⨯=⨯===+===⨯⨯⨯+⨯+=+⋅⨯=⨯⨯===⨯⨯⨯+⨯+=++=K s s sK s K K K a a a ααα同离子效应酸效应酸效应9. 计算CaCO 3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和平衡时溶液中的pH 值。

解:90.9lg 14OH 14H L mol 100.8106.510109.2]][H [CO ][HCO ]][H [OH ]][CO [Ca ]][OH ][HCO [Ca OH HCO Ca O H CaCO 的水解反应CaCO 到15311149)(a w )sp(CaCO -23-3--232--323--322333223=+=-=⋅⨯=⨯⨯⨯=⇒=⋅⋅==++=+-----+++++s p p s K K K s COH 则考虑10. 为了防止AgCl 从含有0.010 mol/L AgNO 3和0.010 mol/L NaCl 溶液中析出沉淀,应加入氨的总浓度是多少(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解:1NH 105.774.505.7224.324.3374.52305.7324.3)Ag(NH 74.510)Ag(NH )Ag(NH Ag sp L mol 24.0010.0222.0Lmol 22.0102101041010]NH [10]NH [10]NH [10110108.1010.0010.0][Cl ]][Cl [Ag 3333--⨯---+⋅=⨯+=∴⋅=⨯⨯⨯++-=⇒=++==⨯⨯=⇒==+c c K ααα11. 计算AgI 在0.010 mol/L NaS 2O 3和0.010 mol/L KI 溶液中的溶解度。

解:151748.948.948.9615.14446.13282.8)OAg(S L mol 108.2103.910010.0010.0010.0][,10]Ag [101010101232----+---⋅⨯=⇒⨯=⨯≈+===+++=-s ss I sα12. 今有pH=3.0含有0.010 mol/L EDTA 和0.010 mol/L HF 及0.010 mol/L CaCl 2的溶液。

问:(1)EDTA 对沉淀的络合效应是否可以忽略?(2)能否生成CaF 2沉淀? 解:沉淀可以生成的络合效应可以忽略211sp 8.624.2224.240.040.043F(H)60.1069.10CaY Ca(Y)Y(H)CaF 107.210)10(010.0]][F Ca [1010010.0]F [10106.6101EDTA 110010.0101][Y 160.10lg ,0.3H ∴⨯=>>=⨯=∴===⨯+=∴=⨯+=+===----+----K K p ααα13. 于100 ml 含0.1000克Ba 2+的溶液中,加入50 ml 0.010 mol/L H 2SO 4溶液,问溶液中还剩余多少克的Ba 2+?如沉淀用100 ml 纯水或100 ml 0.010 mol/L H 2SO 4洗涤,假设洗涤时达到了沉淀平衡,问损失BaSO 4多少毫克? 解:mg 34.3133.13750010.0100)1(剩Ba 2=⨯⨯-=+m mg102.610037.23310101.1m 10101.1]SO []Ba [M 101010100.010][SO M10201.001.08)01.001.0(01.001.0][H 28)(][H SO H mL 100)3(0.244mg 233.3910010m M 10101.1]Ba [ mL 100)2(438.21038.21024sp 2 2.381.85222485.12SO H a 2a SO H a SO H 424.98-98.410sp 2424242------+------++--+⨯⨯⨯⨯⨯====+⨯==⨯⨯+-+-=⇒+-+-=⨯⨯=⨯=====洗涤用==水后加入损失损失K s c K K c K c K s14. 考虑络合效应,计算下列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1)AgCl 在2.0 mol/L NH 3溶液中;2)BaSO 4在pH=8.0的0.010 mol/L EDTA 溶液中 解:M 106.510101.1 1010101 10 100.010EDTA][ 10 8.0pH 2)M104.7310100.5 10 0.2100.2101 1)4-3.5910Ba(EDTA)sp 3.594.27-7.86Ba(EDTA) 4.27-2.272.27EDTA(H)3-7.6513)Ag(NH sp 7.65205.724.3)Ag(NH 33⨯=⨯⨯==⨯+=∴==∴==⨯⨯⨯===⨯+⨯+=--αααααK s K s ==15. 某溶液含有Ba 2+、EDTA 和SO 42-,已知其分析浓度分别为0.10 mol/L 、0.11 mol/L 、1.0⨯10-4 mol/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