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杨占国(自然资源部沈阳督察局,辽宁沈阳110013)[摘要]从土地资源的功能上讲,主要有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
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上看,土地的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背景下得以强化,而土地的生态功能却在退化。
从大的方向上看,“建设用地不足就挤占耕地、耕地不足就挤占生态用地”,这种趋势并没有大的改观。
突出表现就是在发展空间上城市与乡村间、工业与农业间等的博弈,在发展权和用地指标上地方与中央间的博弈。
为此,必须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发挥国土空间的规划管控作用,进一步明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为各类开发建设、生产经营提供平台、边界和依据。
要严格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强化督察监督与执法监督,确保各项政策落地。
键词]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土地管理[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53(2020)04-0065-05从土地的功能上讲,大而言之就是它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
土地使用的理想状态就是地尽其力、各展其能,也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描绘的: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从土地的价值上讲,民间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说法,可见土地中有民生;从中国历史上把土地作为管理客体的各种土地制度,如井田制、阡陌制、一条鞭法、“耕者有其田”“打土豪分田地”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制度中,可以看到社会文明进步的身影和脚步,也就是说土地中还有文明。
一言以蔽之,用马克思的话来讲,那就是:“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
”⑴因此,必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使其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一、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分析土地涉及许多权利,如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
自1987年深圳响起土地使用权拍卖“第一锤”起,土地就作为生产要素正式进入了市场,与房产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一起成为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一部分。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国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果这样的一种状况不尽快改变,将会严重威胁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总体1、土地过垦,后备资源不足我国已经利用和基本利用的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7.6%,可以说我国绝大部分可利用的较好土地已开发利用,后备资源短缺。
其中,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城市用地等都面临着开发利用粗放以及效率低下的问题。
2、土地资源破坏严重,肥力下降,土地环境退化关于土地资源面临严重的退化情况,其中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化速度加快、土地盐碱化蔓延、土地次生潜育化加剧、土地污染严重等问题。
3、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我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拥有量仅是世界人均拥有量的l/4。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的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工矿城建民房挤占耕地,致使耕地资源锐减。
4、用地结构不合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我国农业用地占已利用土地面积的95.68%,非农业用地仅占4.53%。
而且农用地中耕地占14.21%,牧草地占35.27%,林地占20.35%,园地占0.79%。
其中耕地、林地比重较低,牧草比重较大。
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和社会效益,在土地结构调整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近些年来全国普遍兴起的果园热、桑园热、鱼塘热,盲目扩大规模,不仅占用许多高质量的宝贵耕地,而且个别地区由于产、运、销不配套,果运不出去.烂在地里,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面临的挑战城市化进程与土地资源的利用有着紧密的联系。
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特征更加明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用地规模失控;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的外延式发展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被征用。
论述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问题及提升对策
论述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问题及提升对策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土地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生产生活,也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发展。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国家长远发展之间的平衡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二、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1. 土地面积有限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却拥有相对较少的耕地面积。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耕地总面积约为1.8亿公顷,占总面积比例仅为18%左右。
这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形成了鲜明对比。
2. 土地利用不均衡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着城乡差异、区域差异等问题。
城市化进程加速后,城市建设所需土地增多,导致农村耕地减少;同时,在不同区域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土壤退化和水源枯竭等问题。
3. 土壤污染严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土地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据统计,我国土壤受到污染的面积已经超过了1200万公顷,其中严重污染面积达到了2.5万公顷。
这些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4. 农业生产方式滞后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仍然存在着传统的耕作方式和肥料施用方法。
这种方式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而且也会对土壤造成破坏,导致土地质量下降。
三、提升对策1. 加强土地管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是提升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
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
2. 推行可持续农业推行可持续农业是提高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必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采用有机耕作方式、合理施肥等措施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是保障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必要手段。
应该建立完善的土壤污染监测体系,加大对重点区域和企业的监管力度。
同时,也要加强科研力量,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当前土地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土地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中国的土地市场的发展是打破计划手段而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的过程,表现为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演进路径。
近几年虽然土地的市场化进程发展较快,但原有体制的惯性、土地市场的二元性、政府参与土地经营等方面的因素,使我国的土地市场发育不是很完善,目前土地市场存在许多急需改革的方面,主要问题如下:1.农村与城市分割的二元性土地制度以及相关的国家对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现象,造成土地市场的“价格双轨制”,扭曲了市场功能。
中国的土地制度是土地为国家和集体所有,归属各级政府进行管理。
根据相关法律,所有土地进入城市市场必须首先由城市政府当局进行强制征用,集体土地转为建设用地时必须收归国有,然后通过几种方式将之再配置给城市使用者。
因此政府拥有从农村获得土地及将之转换给城市使用者的排他性权力。
这种二元制土地结构在土地转换中的价格双轨制造成了以下问题:农村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不能参与土地市场的交易,不能参与分配土地在城市市场所产生的增值收益,所获土地补偿远远低于农用地在城市被作为建设用地和商业用地的土地价值;由于可以强制低价从农村获得土地,助长了对土地的无效利用,造成城市“摊大饼”式粗放扩张,加大了农田流失率;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征用获得大量预算外收入,形成“土地财政”,助长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转让收入及土地相关融资的过度依赖,也导致土地储备制度功能异化;由于土地价格双轨制的价格差,出现了大量的寻租现象,为腐败创造了可能。
2.管理土地的制度和法律框架不适应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中国近些年在界定土地使用者与国家的权利及责任方面所进行的改革已取得进展,但依旧存在沿着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两个轨道分别进行改革的问题,管理土地的制度和法律框架相互矛盾或不完整:首先是法律涵盖面不健全。
在我国宪法中表明政府为了“公共利益”有权征用土地,但在《土地管理法》中对“公共利益”没有进行明确的阐述和界定,也没有对其具体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
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使用权在农户之间进行流转或转让的过程。
目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面临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土地流转主体单一:土地流转的主体大多是富余劳动力的农村青年和外来务工人员,而农户和老年人的参与度较低。
这导致了土地流转规模较小,难以发挥规模效益。
2. 土地流转价格不透明:由于缺乏明确的土地流转价格指导,流转双方在流转过程中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了土地流转价格的不确定性和流转双方的利益纠纷。
3. 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存在简单化、模糊化的问题,对于流转权、流转期限、流转价格等关键因素没有明确规定,给双方权益保护带来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良性发展:1. 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体系,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发布、流转价格指导、纠纷解决等一体化服务,提高流转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2. 建立土地流转权益保护机制:制定土地流转法规,明确土地流转权益保护的法律责任和赔偿标准,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3. 提供金融支持和技术支持:为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和流转主体提供贷款、保险等金融支持,降低流转成本和风险;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提高农村土地的经营效益。
4. 注重土地流转与农村产业发展的衔接: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户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他们参与土地流转的能力和积极性。
5.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监管和执法机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和处罚力度,维护土地流转市场秩序和参与方的合法权益。
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良性发展,需要从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保障权益、提供支持、促进产业发展和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经济的协同发展。
我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对策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 各项建设加大了对土地乃至耕地的需求量。1985年 全国出现耕地减少1500万亩的高峰,敲响了中国耕 地危机的警钟。面对人口将继续增长,经济建设仍 需继续占用耕地,而耕地后备资源却又十分有限的 严峻现实,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地采取了一系列强 有力的措施。 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土 地管理,制止乱占滥用耕地的通知》,全国人大颁 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成立了实行 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各级土地管理机构。1991年, 国务院确定每年6月25日为全国土地日;“十分珍惜 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逐步得到落实,从而有效地遏制了耕地锐减的势头, 开创了依法、统一、全面、科学管理土地的新局面。
这种外部性的存在,是造成土地、人口、环境 系统失调的基本动因。实行持续发展,要求将 土地资源与环境利用的外部性内在化,将破坏 土地资源与环境的代价由责任人承担,从而使 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与环境成为人们的自 觉行动。 4.实行有控制的人口转变 根据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自然资本变化,使 人口规模和增长率与土地人口的承载力、人均 社会福利最大化相适应。
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由于水土流失、土壤沙 化,以及工业、交通和城乡建设大量占用耕地,从建 国到1983年我国失去耕地近10亿亩,同期新垦耕地 8.1亿亩,净减耕地1.9亿亩。全国人均耕地解放初 0.18公顷,80年代初为0.1公顷,减少近一半。 目前,我国耕地的有机质的含量约为1.5%,低于 欧美国家2.5~4%的水平。东北黑土带土壤有机质含 量开垦初期为8~10%,目前降为1~5%;长江和淮河 流域目前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一般不足1%。其原因是农 民对耕地“用多养少”、水土流失、不懂科学施等。
当前中国土地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土地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近几年虽然土地的市场化进程发展较快,但原有体制的惯性、政府参与土地经营等方面的因素,使我国的土地市场发育不是很完善,目前土地市场存在许多急需改革的方面,主要问题如下:1、农村与城市分割的土地制度以及相关的国家对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现象,造成土地市场的“价格双轨制”,扭曲了市场功能。
中国的土地制度是土地为国家和集体所有,归属各级政府进行管理。
根据相关法律,所有土地进入城市市场必须首先由政府进行征用,集体土地转为建设用地时必须收归国有,然后通过几种方式将之再配臵给城市使用者。
这种土地结构在土地转换中的价格双轨制造成了以下问题:农村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不能参与土地市场的交易,不能参与分配土地在城市市场所产生的增值收益,所获土地补偿远远低于农用地在城市被作为建设用地和商业用地的土地价值;由于可以强制低价从农村获得土地,助长了对土地的无效利用,加大了农田流失率;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征用获得大量预算外收入,形成“土地财政”,助长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转让收入及土地相关融资的过度依赖。
由于土地价格双轨制的价格差,出现了大量的寻租现象,为腐败创造了可能。
2、管理土地的制度和法律框架不适应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近些年在界定土地使用者与国家的权利及责任方面所进行的改革已取得进展,但依旧存在沿着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两个轨道分别进行改革的问题,管理土地的制度和法律框架相互矛盾或不完整;在土地管理法下,土地的价值是根据其在城市的位臵来确定的,它与补偿的目的无关,而土地征用的补偿标准是与过去三年农业年均产值的倍数相关联。
在土地被作为商业用途时,给农民的补偿明显会低于政府从最终使用者那里获得的转让费。
考虑到城乡之间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及扩大趋势,补偿标准过低。
为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1、进一步完善市场土地配臵机制,限定政府在土地市场中的权利、责任范围,建立透明公开的土地市场。
土地公有制从各方面来分析都是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的,应坚持土地公有的地位毫不动摇。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术论坛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 冬(宽甸满族自治县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丹东 118200)摘要:土地资源是指可以用于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产业的土地。
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资料和劳动对象。
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重视的问题。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土地资源遭到掠夺和破坏,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要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正视当前土地资源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人地矛盾、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有效发展。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问题;对策1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与配置现状我国现代土地资源管理形式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最明显的是需要在城镇化建设中调整现有资源的比重。
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的资源调整中,也需要比较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缺陷。
从上世纪末我国大中城市数量的发展形态来看,分布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调整,这对我国城市的综合建设有很大的调整。
在重构现代土地制度的过程中,有必要对我国土地资源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调整。
我国资源配置的现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1 公共土地资源配置现状从我国城市化资源配置的现状来看,其主要特点分为以下两点:一是城市化网络密度不足,交通道路比低,大部分交通城市组织不完善,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经济的作用主要在于交通干线的治理。
从我国城市交通的现状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而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城镇的发展。
二是绿地面积小。
从我国现代娱乐文化用地和绿地的比例来看,全国城市规划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差异。
到上个世纪末,现有的城市建设面积只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
其中,全国绿化覆盖率超过城市总体建设的35%,但实际绿化面积远未达标,相关娱乐场所占用面积较大。
就我国高校分布而言,名校大多集中在京津两地,其他地区则少得多。
两地高校分布占全国三分之一之多。
从长远来看,这一局面极大地制约了全面发展的总体战略方针,需要进行全面调整。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一面土地资源紧缺,一面土地资源的浪费,一面对土地无序开垦,一面对土地抛荒弃种,面对这样的问题,土地资源的利用需要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管理,这也就成为当代人必须承担的重要工作。
本文就针对土地资源管理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利用;问题;对策一、土地资源管理重要性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前列但是从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来看资源进行直接管理,因此政府应该领导各个相关部门对用地管理以并不是十分丰富尤其从人口的占有率上看我国处于一种土地资及监督审核制度进行完善与健全让土地资源的供应符合市场需源的相对紧缺的状况,这种情况下要想合理的分配和规划土地实求进行宏观的统一管理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就必须要做好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
二、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利用存在的问题1、“双轨制”土地管理滋生众多问题沿用原有管理体制,针对划拨使用的土地资源资产所实行的管理机制,这种城市土地资源管理模式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了以下问题。
首先,各利益全体(小群众集体、地方政府、事业单位、企业、个人)等在国家法律之外进行大量的土地隐形交易,导致国有土地资源严重流失。
其次,引发土地寻租,滋生腐败。
地方政府拥有对土地拥有无可争辩的支配权,领导无论于公于私,都可以通过强制行政力划拨城市土地使用权,整个利益链条中必然产生腐败。
最后,造成国家对土地调控的效果不佳。
土地管理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没有解决,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宏观调控被变相的“绑架”,国家难以从市场上获得真实有效的土地信息。
2、城市发展缺乏合理长期规划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前提条件,科学、合理、正确、长期的规划不仅能够促进城市市容市貌的改变,而且对于改善人们生活环境、协调各个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优质条件。
国外一些著名的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等无不是精心规划历经百年而不衰,但是中国的城市规划是在行政干预的基础上完成的。
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碎片化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碎片化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土地市场的碎片化问题日益凸显。
城市土地的碎片化不仅影响了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还加剧了土地供应的不平衡,进而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碎片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第一部分: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碎片化问题的表现和原因1. 城市土地利用的地块分散性: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被分散用于无序的建设项目,导致地块间的断裂性增强。
2. 城市用地空间利用不均衡:城市内部各区域的用地需求和供应不平衡,一些地区过度拥挤,而另一些地区则资源闲置。
3. 土地规划和管理不够统一和协调:缺乏统一的土地规划和管理体系,导致土地市场无序竞争和不规范开发,使土地市场碎片化问题进一步恶化。
第二部分: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碎片化问题的影响1. 增加城市土地交易成本:碎片化的土地市场不仅增加了土地交易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也使得土地交易难以进行。
2. 影响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碎片化的土地市场使得土地的高效利用变得困难,无法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3. 造成土地供应的不平衡:碎片化的土地市场导致土地供应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衡,使得一些地区土地供应紧张,而其他地区土地资源浪费。
第三部分:应对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碎片化的对策1. 健全土地规划体系:建立统一的土地规划体系,明确城市土地的功能定位和用途,合理布局城市的土地资源,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
2. 加强土地管理和监管:制定健全的土地管理和监管制度,加强对土地市场的监管,打击违法开发和拆迁行为,维护土地市场的秩序。
3. 促进土地流转和集约利用:鼓励农村土地流转,使农村闲置土地能够流入城市,推动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4. 完善土地市场交易机制:建立完善的土地市场交易机制,加强土地市场的信息透明度,提高土地市场的竞争性和效率。
5. 引导土地供应与需求的平衡:通过建立土地供需平衡机制,合理调控土地供应和需求,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新时期土地出让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从1998年至2020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和资
产价格飞速上涨。2008年以来,在财政宽松政策影响 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房价增速超 过GDP增速,2009年增长率甚至高达24.69%,严重脱 离经济基本面。对2020年35个大中城市的统计数据显 示,收入比水平高达16.6,北上广深甚至分别达到了 30.8、30.7、20.7和48.1,远超国际标准4~6的区间[3]。
房价是支撑土地价格的根本因素,对中国285个地 级市的研究显示,地价不仅会推动本城市的房价,也 会推动相邻城市的房价。大城市地价会推动周边城市 房价的上涨,同样周边城市地价上涨也会推动大城市 地价的上涨[7]。
房地产市场低迷造成了近几年土地财政的收缩, 土地出让收入整体下滑。同时企业拿地意愿下降也造 成土地出让面积减少,很多企业都处于观望状态。这 让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减弱,如果土地出让状况恶化, 那么地方财政收支缺口将会增大。另外,地方政府以 土地为抵押,获得了巨额信贷资金,用于推动基础设 施建设。但是在土地增值预期减弱的背景下,偿债能 力将会大大下降,债务风险会加剧。与此同时,地 方政府所承担的公共服务支持并未减少,面临“钱袋 子”严重承压的状况。比如,各地公共事业薪酬发放
土地整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土地整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摘要:土地整治项目不断增加农业发展的耕地面积,保证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态发展条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同时确保改善的进度能够在整治过程中不断提升,不仅有效提高农业发展,同时做到环境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后代留下宝贵的土地资源。
但在实际整治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必须给予科学合理的对策,以促进土地资源科学利用与发展。
关键词:土地整治、问题、对策引言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但是土地资源拥有量却十分局限。
因此。
如何做好土地整治规划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要求,大力实施土地整治,拓展补充耕地途径,统筹实施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
加强新增耕地后期培肥改良,综合采取工程、生物、农艺等措施,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污染耕地阻控修复等,有效提高耕地产能,提出了土地整治的措施,起到了目标导向作用。
1、土地整治意义施行土地整治和生态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土地进行合理的整治,保护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耕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保护耕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必须建立健全土地管理新机制,规范耕地使用与保护的相关制度,以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为了更好的发展,合理有效的土地整治势在必行。
2、中国土地资源现状简述2.1地资源基本情况我国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第三。
人均耕地33%、草地42%、林地26%。
耕地资源稀缺(表1)。
表1-我国耕地资源一览表名称全国总面积130039.2100.00灌溉水田28572.0望天田4374.3水浇地21670.2旱地73919.8菜地1502.9华北20502.515.8360.30.86292.213617.3231.9东北21526.116.62298.61.9117.618870.4237.6华东25591.219.710189.11261.35553.48105.0482.4中南25455.010298.1974.63326.010466.1390.219.6西南20856.816.05107.62107.6331.113215.694.4西北16107.612.3318.328.16049.99645.465.92.2土地的主要特点1疆域辽阔、资源类型多样;2山地少、平地多;3耕地后备资源少、质量差;4土地资源、人口分布不均,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明显。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土地资源退化主要表现在大面积的土壤侵蚀、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不断发展,还有分布在工业比较集中的城镇附近的大片土地遭到固体废物和污水的污染。
首先表现在水土流失愈益严重。
据粗略估计,建国之初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16万平方公里,到90年代初扩展到180万平方公里,几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6。
平均每年增加流失面积500~600万亩。
全国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超过6亿亩,相当于耕地总面积的1/3。
据估计,全国每年流失土壤达50亿吨,约占世界总流失量600亿吨的1/12,其中注入海洋的泥沙量约20亿吨,亦占世界陆地每年入海泥沙总量240亿吨的1/12。
比较肥沃的表土及其所含大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均随之流失。
情况最严重的是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上游,其次是北方石山区、华南红壤丘陵区和东北黑土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43万平方公里,占高原总面积的70%,每年土壤侵蚀量高达16.3亿吨,其中在侵蚀最严重的沟壑区的侵蚀模数可达每年每平方公里5000吨。
近十多年来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有所缓和。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在50年代为36万平方公里,到80年代扩展达7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总面积的41%,创年侵蚀量达30亿吨的惊人记录。
所以益趋严重的原因,一是开垦陡坡,二是超量伐木,三是过度放牧,四是大型基本建设缺乏水保措施。
现已引起注意,加强了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的营建。
其次是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中国是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约33.4万平方公里,其中在人类史前早已存在的沙漠化土地约占12万平方公里,近50年来形成的现代沙漠化土地有5万平方公里,还有潜在沙化危险的土地约16万平方公里。
若和沙漠、戈壁合计,则有153.3万平方公里,占到全国土地面积的15.9%。
至今,沙漠化危害在继续发展之中,50~70年代沙漠化土地每年平均扩大1560平方公里,到了80年代增加到每年2100平方公里。
在西北、华北和东北11个省区有5900万亩耕地和7395万亩草场经常处在沙漠化威胁之下。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在我国的资源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是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有效的土地资源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只有正确认识和认识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价值,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利用;问题;对策导言就土地的功能而言,在很大意义上,就是它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
土地利用的理想状态是发挥其力量,展示其能力。
即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说的: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适宜的生活空间、优美的生态空间。
从土地的价值来看,民间有“依山傍水”之说,说明人们生活在土地上;在中国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文明的进步,即土地上有文明,如井田制度、千亩制度、鞭子法,犁有自己的土地,土地被土地和土地分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总之,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
因此,必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使其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1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中的趋势性问题分析土地涉及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多种权利,自1987年深圳市启动土地使用权拍卖以来,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与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一起,成为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劳动力市场和技术市场。
事实上,所有涉及土地的经济和行政行为都是围绕上述权利进行的。
2019年,国家自然资源监管总局部署耕地保护监管任务时,明确要求监管工作要“看动态、看问题、看趋势、看变化”。
通过督察发现,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一些倾向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种博弈。
1.1城乡博弈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特大城市、大城市和小城市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面貌也在日新月异。
如新中国成立初期苏州市建成区面积19.2平方公里,其中228.5平方公里[2],473.33平方公里[3],2017年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4.65倍,是10年前的2.07倍。
浅谈当前我国土地市场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当前我国土地市场的问题及其对策刘浔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摘要】中国土地市场的发展是打破计划手段而以市场方式配臵资源的过程,表现为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演进路径。
近几年虽然土地的市场化进程发展较快,但原有体制的惯性、土地市场的二元性、政府参与土地经营等方面的因素,使我国的土地市场发育仍不是很完善。
【关键词】土地市场问题对策一、我国土地市场存在的问题1.政府扮演了过多市场经济主体的角色。
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可以作为生产要素通过市场进行配臵,但由于土地的特殊性,政府必须对市场进行较强的宏观调控。
但问题在是政府一旦在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便往往会发生角色错位,其原因可以用公共选择理论进行解释。
政府作为一个理性的组织,同样有追求利益的内驱力。
目前我国的部分地方政府在土地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经济主体、调控者、监管者、仲裁者等多重角色,而以经济主体为重,这主要发生在土地的一级出让市场。
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市场中扮演过多经济主体的角色,是产生很多土地市场问题的根源。
主要导致了以下几大问题:1.1部分地方政府将土地出让金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大量出让土地,不得不大规模征收耕地。
原因有三:首先,以经济指标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使官员为了升迁不得不绞尽脑汁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和GD。
,地方政府把大量耕地变为建设用地也就势在必行了;其次,在征收土地过程中对“公共利益”界定不清,这样的后果就是所有征地的目的都可以纳入“公共利益”的范畴,因为“公共”的解释权在于政府;然后,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尤其是免征农业税后,县级政府失去了一大笔财政收入,中央的转移支付难以弥补,而出让土地恰好给地方政府提供了一条增加财政收入的捷径。
1.2土地征收不合理,形成了“价格双轨”,政府压低征地成本以获得最大收益。
土地征收往往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执行,而在行政体制中。
农民与政府是高度不平等的,这就为政府压低征地成本提供了条件。
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转变政府在土地出让市场中的角色。
土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土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土地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稀缺,使得农业用地难以扩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的退化,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为土地问题诱发了各种社会问题,当前人们逐渐认识到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文章针对土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内容仅供参考。
标签:土地管理;问题;解决对策1、土地管理的必要性现如今,在改革开发逐渐深入的形势下,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逐渐的展现出来优良的发展势头,各类资源环境也相对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逐步走向正道。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细致的分析我们所生存的环境之中,依旧会存在生态环境恶劣、资源固结以及人口上涨的速度过快的情况。
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之中,土地的地位毋庸置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可以促使整个国际粮食的安全性,另外还可以充分的保证周边的资源环境得到有效的利用。
陆地上的自然资源主要就是土地,假使没有科学、合理化的运用土地,那么就会使得土地受到严重的损坏,还会严重的影响到其他资源的有效理由,部分区域还会出现威胁到生命的现象。
大量的事实充分的表明,土地的退化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及利用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周边的环境也会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最终严重的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土地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十分关键的资产,除了其自身价值之外,假使没有得到科学、合理化的运用,那么就会引发经济出现损坏的情况。
2、土地管理现状要想提出更有效的土地管理对策,首先就要详细分析当前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欠缺,基于此下面就深入分析了土地管理现状。
2.1土地管理缺少前期规划长期以来,在开展土地管理工作时,仍缺少完善的管理法律法规,由于法制保障相对缺失,同时伴随土地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管理人员思想相对落后等问题,造成当前菏泽市在开展土地管理时,仍缺少系统、科学、合理的前期规划。
一方面,在管理过程中,由于缺少系统、科学、合理的前期规划,造成土地管理工作出现了无序的现象,大部分工作人员虽然能够快速完成基本管理工作,但是当菏泽市出现一些利用土地的新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土地利用规模需要扩大时,管理人员的工作呈现出无序性,他们无法有效按照前期规划开展相关工作,降低了管理效率,甚至降低了土地利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菏泽市发展;另一方面,在缺少系统、科学、合理前期规划的支持下,土地管理工作过度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菏泽市及其周围乡镇土地资源利用的长远性,不同类型土地资源交织在一起,不仅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无法保证菏泽市土地资源能够得到科学使用,由此可见,前期规划在土地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论述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问题及提升对策
论述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问题及提升对策一、现状问题1. 国土资源丧失与破坏•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导致大量农田面积转为建设用地,农用地丧失严重。
•工业化进程中过度开采和污染土地,使得大片土地变得荒芜,无法利用。
2. 耕地资源减少•由于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需要,大量耕地不断减少,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3.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农村集约化程度低,农田用地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生产效益偏低。
•城市建设领域存在大量的闲置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4. 土地利用不平衡•土地利用不均衡导致一些地区资源过度利用,而一些地区资源利用程度较低。
二、提升对策1. 加强土地保护和管理•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限制不必要的土地消耗,减少土地破坏和丧失。
•加强土地整治,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增加耕地面积。
•完善土地使用权制度,加强土地流转管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2.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产品产量。
•增加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投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水利设施覆盖率和农机农艺水平。
3. 实施土地利用平衡政策•制定土地利用规划,促进城乡土地利用平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加强城市用地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布局,避免过分扩张和无序发展。
•支持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活用地布局优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 推动绿色土地利用•加强环境保护,控制工业污染,减少土地污染和生态破坏。
•鼓励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城市规划,推动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
•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保护土地生态功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三、总结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问题十分严峻,但通过加强土地保护和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施土地利用平衡政策以及推动绿色土地利用,我们有信心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土地资源的宝贵性和有限性,加强自身的土地资源意识,积极参与到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来,为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当前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当前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规划问题、征地问题、土地供应问题和违法用地问题等,这里重点讲讲土地供应问题。
(一)土地供应问题从土地例行督查发现土地供应存在问题:1.为权属来源不合法的土地办理供地手续。
某市办理变更登记时,违规将国有农用地登记为"出让"土地,涉及土地10 宗,面积107.71公顷。
2.违法违规出让土地。
某市违规设置出让限制条件,影响公开、公平竞争,涉及6 个项目,面积44.5 公顷;两市在拆迁补偿未落实到位、不具备动工开发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的情况下,以"毛地"出让土地,涉及2 个项目,面积13.57公顷。
3.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不规范。
2012 年某市有53605.51 万元土地出让价款或土地划拨价款逾期尚未征收到位,某市市财政部门未按规定在10 个工作日内将已收缴至非税收入的土地出让金划转至国库; 某市本级未按照国务院相关文件要求足额提取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教育资金和农田水利建设资金; 某市违规减免土地出让收入1.6 亿元,涉及土地29 宗,面积72.56 公顷。
同时,上述土地使用权人某市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市规划部门出具的意见,申请改变土地用途为"商服、城镇住宅用地",以协议出让的方式补办土地出让手续,涉嫌规避招拍挂程序。
4.土地出让基础工作不规范。
某市涵超贸易有限公司等3公司在挂牌取得403 号地块用地时,尚未缴清此前取得的G(2012)2 号地块土地出让价款; 某市 2 宗土地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时未填写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要素; 20宗住宅用地项目没有约定住宅建设总套数等要素; 32 宗没有按规定录入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2 宗工业用地项目没有按规定约定投资强度; 1 宗工业用地以招拍挂方式租赁前没有进行地价评估,地价确定缺乏依据; 1 宗土地用途误填为住宅用地。
当前城市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
当前城市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与对策初探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的迅速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本文指出当今城市用地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城市土地产权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城市土地利用机制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城市化在孕育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用地紧缺、交通拥挤、城市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实践证明,城市化要加快,人们生活质量要提高,就须解决合理配置、利用城市土地资源问题。
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两种机制。
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中,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配合的方式及程度有很大不同。
1.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1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用地规模“摊饼式”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发展走了一条外延式扩张用地的路子,城市用地规模越来越大。
城市规模的扩大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同时又是数量扩张和消耗资源型的粗放式土地利用的后果。
我国城镇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己达130多平方米,平均值已超过国家定额的50%以上,说明目前我国用地的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1.2土地利用的功能性重复一些城市,对于土地利用的规划,没有能够从宏观的整体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而是仅仅从城市自身的微观用途来规划用地,因而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土地的利用出现规划功能的重叠。
有一些项目根本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挥它的作用,使得土地资源在很多时候是紧缺和浪费并存。
1.3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速度的不协调一些城市对于土地的利用与城市发展的实际要求不协调。
它们或者是过快的估计了城市的发展速度,从而在土地的利用上极度浪费;或者是对城市发展的速度估计不足,使城市的一些基本设施和相关服务性产业的用地规划严重不足。
开发区用地粗放发展与中国多数城市发展速度并不协调。
虽然开发区数量急剧增加,但是城市的发展速度并没有同步跟上,投入资金受到限制,往往达不到要求,随之而来是单位土地投资密度低,土地利用率也低,单位土地面积产出少。
当前我国土地出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土地出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土地出让市场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但是在此过程中我国土地出让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不但严重扰乱我国土地市场的发展秩序,而且也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失。
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土地出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土地出让;问题;对策一、中国土地出让收入的理论1、土地开发可持续分析尽管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农地转为非农用地,农地数量减少,但同样也有一定量的其他用地转为农业用地,其中最主要的实现途径就是土地整治,通过土地整理、复垦与开发,每年都会新增农业用地,从而实现占补平衡,只是需要投入开发成本。
但从资源的最优配置而言,这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土地的价值不仅仅包含其绝对地租,还包含级差地租。
靠近城市周边的土地,因城市发展需要,可以通过增减挂等方式,协调建设用地指标,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自然资源的最优配置。
从出让面积来分析,2011年出让面积为33.51万公顷,土地出让面积中有一部分是新增建设用地,另一部分原本就是建设用地,只是由于城市建设需要,征收之后,拆迁、整理、重新规划后,再次出让,从而获得土地出让收入。
土地出让面积远远没有像多数人认为那样恐慌,甚至认为危机到18亿亩耕地红线,加剧粮食危机。
即使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大规模出让,可能会触及到红线,但国家可以通过对土地利用的动态监管,出台相关制度法规,合理科学调控土地利用。
2、土地出让收入的持续性分析针对土地财政,最大的争议或许是土地出让收入,总量大,财政依赖强,一旦大幅度较少,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将会出现巨大的缺口,从而引发地方政府债务危机。
然而,土地出让收入主要来源于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通过征地,政府将农地征收后转变为国有,进行出让,获得土地出让收入;另一种是旧城改造,通过拆迁,重新规划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从而获取土地出让收入。
针对前者,目前城市周边存有许多耕地和未利用土地,正如上述分析,通过协调建设用地指标,实现均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土地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林 艳(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收稿日期:2009-11-12作者简介:林艳(198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E -mail:lin5yan@)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步地引入市场机制来更加有效地配置土地资源,但由于起步较迟,土地市场存在诸多问题。
现阶段,应从建立有效的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健全土地市场的法律体系、发挥政府在土地市场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促进土地市场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市场;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617(2010)02-62-03从1987年深圳市出让第一宗土地使用权交易至今,我国土地使用制度不断改革,土地市场不断完善。
土地供给方式从无偿无期限的行政划拨转向有偿有期限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也由沿海发展到内地,由城市推广到乡镇,由外资企业、国家建设用地推广到乡镇村办企业,土地出让范围不断扩大[1]。
土地市场化程度提高,招标、拍卖、挂牌成为经营性土地出让的主要手段,市场成为土地资源配置的主体,土地政策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其作用日益加强。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1 存在的问题由于土地既是资源又是资本,土地作为商品具有特殊属性。
土地市场就是通过各种土地产权的流通,确定合理的土地价格,使土地资源有效配置。
土地市场的交易就是不同产权全部或部分的转移,并形成不同的交易形式。
在我国土地资源配置有行政划拨和土地市场机制两种方式。
由于历史原因,在计划经济时代,土地的配置单纯使用行政划拨方式,导致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土地使用效率低下。
1 1 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我国引入市场机制对土地进行配置已有20多年,市场在土地资源的配置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土地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造成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国有土地大量流失。
同时,我国土地出让价格绝大多数是由政府确定,不是由市场供给和需求决定,不能真实反映供求关系,市场机制的功能无法得以发挥。
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通过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来实现的,由于我国竞争机制、价格机制还未完善,以行政划拨方式划拨的土地仍以低效利用的状态存在,从而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土地流转的停滞,不利于土地的优化配置。
1 2 土地市场的城乡二元结构中国以农村和城市分割的二元结构,造成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相应形成农村土地市场和城市土地市场。
农村土地不能直接进入一级市场,不能参与分配土地在一级土地市场所产生的增值收益,所获土地补偿远远低于城市农用地被作为建设用地和商业用地的土地价值[2];同时由于可以强制低价从农民手中获得土地,造成乱占耕地,农地流失严重。
以往我国重点加强城市土地市场的培育和管理,城市土地市场已经逐步走上比较规范的发展道路,目前处于主导地位;而农村土地市场仍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发展较慢。
且由于农村土地市场收益比城市低,人们更多关注城市土地市场建设,关于农村土地市场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政策和法规也不够规范,土地产权不清晰,农村土地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3]。
1 3 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制度不够完善随着土地市场的不断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第2期2010年4月台湾农业探索T aiw an A gr icultural Resear ch N o 2A pril 2010不断出台和修改,但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制度还不够成熟,尤其在一些重要的领域缺乏明确、适当的规范和程序,特别是在农村土地市场上。
如宪法第十款规定政府为了 公共利益 有权征用土地,但在 土地管理法 中对 公共利益 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也就无法对具体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同样,规定农村土地 集体 所有,但未对 集体 进行具体界定。
土地市场管理的法律和制度不够完善,造成大量的寻租现象,给腐败提供可能,给隐形市场存在提供机会。
2 对 策2 1 完善土地市场体制,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积极作用我国土地市场化程度不高,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与有限供给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发挥土地市场机制来配置有限资源,使土地效用最大化具有长远意义。
规范有序的土地市场体制,应该包括有效的资源配置体系、合理的价格体系、健全的法律体系、合理的收益分配体系、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及健全的配套措施,以此促进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一,要扩大土地市场化范围,发挥价格机制的功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提高城镇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水平,完善土地市场体制,逐步取消 双轨制 ,实行 单轨制 。
对于除了国防、军事等公共事业用地外的其他经营性用地采用公开拍卖,使土地价格反映土地市场的需求情况,也为土地市场提供更完善的信息,使投资者合理预期、理智决策,既促进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又可有效防止无偿划拨导致的浪费和协议出让容易导致寻租行为。
其次,应适时取消划拨供地制度和依法加强协议出让制度的管理,不断完善招标、拍卖、挂牌的土地出让制度。
使土地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转让、置换,搞活土地市场,加快土地市场的流通,减少闲置土地的出现,实现土地的市场化流转。
2 2 大力促进农村土地市场发展,逐步实现统一的市场体制为了建立健全的土地市场体制,必须促进农村土地市场的发展。
第一,加快步伐确立农地的各种机制。
从农村土地的流转方式入手,在确保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前提下,可参照城镇国有建设用地的模式,探索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有效方式,明确农村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合法性,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引导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高效、合理的利益,保证失地农民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
第二,保障农民长期拥有稳定的土地承包权,设置承包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一系列土地所有者权利,不断确立以土地所有权为核心的农村土地产权体系,使农民成为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主体,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制止农村土地价格的非市场化干预。
第三,完善农村农地流转市场,大力发展农村土地中介服务机构,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提供必要的信息。
第四,积极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土地市场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化奠定基础[4]。
2 3 健全土地市场的法制建设由于我国土地管理的法律体系不够成熟,涵盖的范围不够广,为进一步推动土地市场运行,必须健全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使土地市场的主体依照法律和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
第一,要完善土地市场交易的管理办法、土地交易许可的制度,明确土地市场交易的程序、规则、范围和方式,建立土地交易信息公开发布制度,促使土地市场健康发展。
第二,改革征地制度,对于土地的征用进行法制规范,缩小征地权的范围。
应在相关法律中明确规范 公共利益 概念的内涵,对非公共利益经营而占用农地的应采取按市场交易的规则进行解决。
第三,对于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应该更加多元化,不仅要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而且要从明确产权出发,制定合理的征地补偿分配办法,还应加快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应加快对土地市场违法乱纪的查处制度建设,必须把对土地的执法和监督作为各级土地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加强执法力度,特别重视保护耕地,营造良好的土地市场气氛;加强对于非法占用农民集体土地的清理整治,一方面对超过两年未动工建设而闲置的土地归还集体所有;另一方面对已支付各种土地补偿并实际已经使用土地的,依法处罚后,如果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补办土地使用手续。
最后,应合理利用税收杠杆,根据实际情况推进配套制度改革。
适时归并土地流转环节的土地税种,减轻流转税负,提高土地保有环节的税负,建立资源占用的约束机制,不断完善土地税制。
[5]。
63第2期林 艳:中国土地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 4 发挥政府在土地市场建设中的监管作用政府要发挥自身 有形的手 的作用对土地进行宏观调控,还要使市场 无形的手 充分发挥职能。
首先,政府要规范自身行为,转变职能,界定行政空间和职能范围,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
提高土地交易程序的透明度,完善监督机制以有效防止土地市场中出现 寻租行为 等。
第二,政府要以提供服务为主,及时公开土地市场的信息。
一方面要完善土地评估机制,另一方面可以加快网络信息体系的建设。
加快网络信息体系的建设,及时公布土地的招标、拍卖、挂牌信息,以及交易土地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政策,促进土地的流通和高效利用。
第三,政府要强化土地供给的市场规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来调控土地市场,推动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
积极推动国有土地使用权采用招标、拍卖和挂牌的方式实现流转。
加大对协议出让土地的管理力度,防止出现暗箱操作现象。
第四,政府应加强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管理。
对于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浪费资源的土地利用进行约束;对于非农建设用地的总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特别新增住房对土地的需求,应尽量通过盘活原有闲置的土地,防止滥用农村宝贵的耕地资源。
3 结 语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土地市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要规范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努力改变土地市场的城乡二元结构,完善有关土地市场的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以保证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1]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刘书楷,曲福田.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3]王克强,王洪卫,刘红梅.土地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4]王永红.不平凡的进与退 解读我国土地市场发展历程[J].中国土地,2003(6):3-6.[5]岳晓武.我国土地市场建设回顾与展望[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21(6):49-54.(责任编辑:吴 越)台湾农业实验所开发出 农皂 用以防治虫害园艺植物所在的环境往往是温暖而通风不佳,此环境易使蚜虫、介壳虫、粉虱及叶螨等微小害虫建立其族群且终年活动频繁。
考虑到环境安全,研发非农药防治资材为大众在园艺或较小范围的害虫防治上需求日益增加。
虽然固体肥皂(钠皂)加水制成肥皂液或泡沫喷施于植株,对蚜虫、介壳虫、粉虱、浮尘子、叶螨等均有部分防除效果。
但由于皂丝混于水溶液时不易调整合适的比例,再加上钠皂的水溶液渗入土中,被根部吸收后可能对植物生长有不良影响,故影响此类非农药防治资材的使用。
台湾农业试验所针对园艺害虫防治及安全需求,开发液体皂(农皂),已证实1%~2%杀虫皂液对环境植株(如观叶植物、花卉及绿篱植物等)的微小害虫具良好的防治成效。
而且此研发产品符合台湾 农粮署 订定有机病虫害防治资材及美国有机资材审查学会(Organic Mater ials Review Institute)皆允许的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