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空间与simulink仿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虑以下系统
u x X ⎥⎥⎥⎦
⎤⎢⎢⎢⎣⎡+⎥⎥⎥⎦⎤⎢⎢⎢⎣⎡-----=102101110221
[]x
y 001=
对系统设计一个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小于5%,且在稳态值1%范围的调节时间小于4.6S 。
○
1主导二阶极点方法配置极点 分析:
超调量小于5%,即
%521≤--ξξπ
e
算得69.0≥ξ
稳态值1%范围的调节时间小于4.6S ,即
6.46
.4≤=σs t
1≥σ
下面首先对系统的能控性进行判断,以编程方式实现
a=[-1 -2 -2;0 -1 1;1 0 -1];
b=[2;0;1]; %输入a ,b 矩阵
q=[b a*b a^2*b]
rank(q)
计算结果为
⎥⎥⎥⎦
⎤⎢⎢⎢⎣⎡--=511010042q
q 的秩为3
因此该系统为完全能控型系统,在满足系统要求的前提下,理论上能任意配置期望极点
下面根据具体的求解思路进行编程求解反馈控制器k
g=poly(a); %求原系统的特征方程
a2=g(2);a1=g(3);a0=g(4);
w=[1 0 0;a2 1 0;a1 a2 1];
q1=[a^2*b a*b b];
p=q1*w; %求解转换矩阵
deta=1;
zeta=0.75;
wn=deta/zeta; %输入满足条件的ζ和δ
den=conv([1 4],[1 2*deta wn^2]); %输入期望极点(-4,-1±0.88i ) aa2=den(2);aa1=den(3);aa0=den(4);
k=[aa0-a0 aa1-a1 aa2-a2];
k1=k*(inv(p)) %输出配置矩阵k
得到[]0444.06444.14778.11=k
下面对系统进行验证,是否满足条件
ahat=a-b*k1;
bhat=b;
chat=[1 0 0];
dhat=0;
sys=ss(ahat,bhat,chat,dhat);
step(sys,'r');
sys1=ss(a,b,c,d);
hold on;
grid on; step(sys1,'.-');
(其中sys1为未加控制器的原系统)
由图可知,系统在进行配置之前并未满足系统要求,在增加控制器之后,系统要求得到满足。
○
2对称根轨迹(SRL )方法配置极点 将SRL 方程写成标准的根轨迹形式
0)()()()(1=--+s D s D s N s N ρ 由此,我们需要先将上面的状态空间形式转换为传递函数形式,编程实现如下: a=[-1 -2 -2;0 -1 1;1 0 -1];
b=[2;0;1];
c=[1 0 0];
d=0;
[num,den]=ss2tf(a,b,c,d)
num=[ 0 2.0000 2.0000 -2.0000]
den=[1.0000 3.0000 5.0000 5.0000]
下面再画出根轨迹图,寻找满足条件的ρ
num1=conv([2 2 -2],[2 -2 -2]); %此处计算的参数根据num(s)和num (-s) den1=conv([1 3 5 5],[-1 3 -5 5]); %此处计算的参数根据den(s)和den (-s) sys1=tf(num1,den1);
rlocus(sys1); %画根轨迹图
grid on;
根据系统要求69.0≥ξ 和 1≥σ
如图所示,配置的极点将满足系统要求,现选取两组进行验证1.ρ=2
p1=[-2.09 -1.42+0.845*1i -1.42-0.845*1i];
k1=acker(a,b,p1)
得k1=[0.7079 0.1931 0.5143]
如上题所写程序画出响应图(其中sys1为未加控制器的原系统)2.ρ=3
得k1=[0.9271 0.2769 0.6857]
作出响应图如下(其中sys1为未加控制器的原系统)
将两个不同的ρ值阶跃响应图进行对比(sys2为ρ=3,sys为ρ=2)有比较可知:较小的ρ值的响应速度较慢,较大的ρ值响应速度快。
○
3全阶观测器的设计 首先检验系统的是否完全能观
a=[-1 -2 -2;0 -1 1;1 0 -1];
c=[1 0 0];
q=[c;c*a;c*a*a]
rank(q)
⎥⎥⎥⎦
⎤⎢⎢⎢⎣⎡----=241221001q
rank(q)=3
说明系统是完全能观的
下面就是观测器期望极点选择,一般为了考虑观测器的响应速度要比闭环系统快,又要考虑干扰抑制,一般极点为闭环极点的2---5倍。
根据主导二阶极点方法所配置的极点为s1=-4 s2,3=-1±0.88i
选择观测器极点为s1=-12 s2,3=-3±0.88i
由此可进一步求出观测器增益矩阵l
a=[-1 -2 -2;0 -1 1;1 0 -1];
c=[1 0 0];
pe=[-12;-3+0.88*i;-3-0.88*i];
lt=acker(a',c',pe);
l=lt'
求得l=[15;1.872;-25.2592];
可得全维观测器的方程为
y
u x ly bu x lc bk a x ⎥⎥⎥⎦
⎤⎢⎢⎢⎣⎡-+⎥⎥⎥⎦⎤⎢⎢⎢⎣⎡+⎥⎥⎥⎦⎤⎢⎢⎢⎣⎡--------=++--=2592.25872.115102~0444.16444.17814.2411872.10888.22888.59556.18~)(~
下面可依据上式构建simulink 图,据此观察观测器的跟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