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 (1)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
实验一溶液的配制【实验目的】1. 掌握几种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液体、固体试剂的取用方法。
2.熟悉量筒、容量瓶、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3.了解溶液配制的一般原则。
【实验原理】溶液浓度有几种不同的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等。
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体积;质量浓度=溶质质量/溶液体积;质量摩尔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质量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体积分数=液体溶质的体积/溶液体积。
要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首先要弄清楚是配制哪种类型浓度的溶液(根据浓度的单位判断),再根据所需配制溶液的浓度、体积与溶质的量三者的关系,计算出溶质的量。
如果求出的是溶质的质量,则用天平称取溶质;如果求出的是溶质的体积,则用量筒量取溶质的体积。
最后加水至所要求的溶液的质量或体积即可。
配制溶液还包括稀释溶液: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首先利用稀释公式(如:c1V1=c2V2)计算出浓溶液的体积,然后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溶液,再加蒸馏水稀至所需配制的稀溶液的体积,混合摇匀即可。
配制一般溶液(即溶液浓度准确度要求不高的溶液),可以用量筒、托盘天平等仪器进行配制;但如果要配制标准溶液(即溶液浓度准确度要求高的溶液),则应采用分析天平、移液管、容量瓶等精密仪器进行配制。
【仪器与试剂】烧杯、洗瓶、容量瓶(100mL、250mL、1000mL各一个)、玻璃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药匙、量筒(100mL)、电子天平。
NaCl固体(AR),95%酒精、40%甲醛溶液、碘、碘化钾、重铬酸钾固体(AR)、浓硫酸-重铬酸钾洗液、蒸馏水、NaOH固体(AR)。
【实验步骤】一、移液管的洗涤移液管和刻度吸量管一般采用橡皮吸耳球吸取铬酸洗涤液洗涤,沥尽洗涤液后,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洗涤干净。
(具体步骤详见“实验四十六滴定分析基本操作”)。
二、容量瓶的准备与洗涤1. 容量瓶的准备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溶液配制学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溶液配制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托盘天平、量筒、滴定管等仪器进行溶液配制。
3. 了解溶液浓度的计算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溶液配制是将溶质溶解于溶剂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
本实验以配制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为例,介绍溶液配制的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托盘天平、量筒、滴定管、烧杯、玻璃棒、洗瓶、滤纸等。
2. 试剂:盐酸(分析纯)、蒸馏水、标准溶液(如0.1mol/L NaOH溶液)。
四、实验步骤1. 计算所需盐酸的物质的量:根据实验要求,计算所需盐酸的物质的量,即n (HCl)=C×V,其中C为溶液浓度,V为溶液体积。
2. 称量盐酸:使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所需盐酸的质量,注意称量过程中避免污染。
3. 溶解盐酸:将称量好的盐酸加入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 定容:将溶解后的盐酸转移至量筒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用滴定管调整液面,使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5. 混匀:将量筒中的溶液摇匀,确保溶液浓度均匀。
6. 标准溶液的配制:按照相同的方法配制标准溶液,用于滴定实验。
五、实验数据记录1. 称量盐酸的质量:m(HCl)=X g2. 溶液体积:V(溶液)=Y mL3. 溶液浓度:C(溶液)=Z mol/L六、实验结果分析1. 计算溶液浓度:C(溶液)=m(HCl)/M(HCl)×1000/V(溶液),其中M (HCl)为盐酸的摩尔质量。
2. 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将实验测得的溶液浓度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七、实验总结1. 本实验通过溶液配制,掌握了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称量准确、溶解充分、定容精确,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误差,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不规范、仪器精度等因素造成的。
做溶液配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溶液配制实验目的:1. 熟悉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2. 掌握使用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进行溶液配制的技巧。
3. 了解溶液浓度、摩尔浓度等基本概念。
实验原理:溶液配制是指将溶质按照一定比例溶解在溶剂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溶液的浓度可以用质量浓度、摩尔浓度等表示。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准确称量溶质的质量、量取溶剂的体积,利用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电子天平、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烧杯、玻璃棒、滴定管、洗瓶、滤纸等。
2. 试剂:氯化钠、蒸馏水、氢氧化钠、硫酸等。
实验步骤:1. 称取一定质量的溶质。
根据实验要求,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所需质量的溶质。
2. 量取一定体积的溶剂。
使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溶剂,倒入烧杯中。
3. 将溶质加入溶剂中。
将称量好的溶质小心地加入烧杯中的溶剂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 调整溶液体积。
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冲洗烧杯和玻璃棒,将冲洗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5. 定容。
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处。
用滴定管滴加蒸馏水,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6. 摇匀。
将容量瓶盖紧,倒置几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
2. 结果分析:通过准确称量溶质的质量、量取溶剂的体积,以及使用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成功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
实验讨论:1. 在溶液配制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溶质粘附在容器壁上,影响溶液的浓度。
2. 使用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时,要确保准确读取刻度,避免读数误差。
3. 在定容过程中,要注意液面与刻度线相切,避免液面高于刻度线。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掌握了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溶液浓度、摩尔浓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细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人:____指导教师:____第2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
溶液的配制1.体积比例浓度计算:·定义:是指溶质(或浓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之比值。
·举例:1:5硫酸溶液就是一体积浓硫酸与五体积水配制而成。
2.克升浓度计算:·定义:一升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克数。
·举例:100克硫酸铜溶于水溶液10升,问一升浓度是多少?100/10=10克/升3.重量百分比浓度计算(1)定义:用溶质的重量占全部溶液重理的百分比表示。
(2)举例:试求3克碳酸钠溶解在100克水中所得溶质重量百分比浓度? 4.克分子浓度计算·定义:一升中含1克分子溶质的克分子数表示。
符号:M、n表示溶质的克分子数、V表示溶液的体积。
如:1升中含1克分子溶质的溶液,它的克分子浓度为1M;含1/10克分子浓度为0.1M,依次类推。
·举例:将100克氢氧化钠用水溶解,配成500毫升溶液,问这种溶液的克分子浓度是多少?解:首先求出氢氧化钠的克分子数:5. 当量浓度计算·定义:一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
符号:N(克当量/升)。
·当量的意义:化合价:反映元素当量的内在联系互相化合所得失电子数或共同的电子对数。
这完全属于自然规律。
它们之间如化合价、原子量和元素的当量构成相表关系。
元素=原子量/化合价·举例:钠的当量=23/1=23;铁的当量=55.9/3=18.6·酸、碱、盐的当量计算法:A酸的当量=酸的分子量/酸分子中被金属置换的氢原子数B碱的当量=碱的分子量/碱分子中所含氢氧根数C盐的当量=盐的分子量/盐分子中金属原子数金属价数6.比重计算·定义:物体单位体积所有的重量(单位:克/厘米3)。
·测定方法:比重计。
·举例:A.求出100毫升比重为1.42含量为69%的浓硝酸溶液中含硝酸的克数?解:由比重得知1毫升浓硝酸重1.42克;在1.42克中69%是硝酸的重量,因此1毫升浓硝酸中硝酸的重量=1.42×(60/100)=0.98(克)·B.设需配制25克/升硫酸溶液50升,问应量取比量1.84含量为98%硫酸多少体积?解:设需配制的50升溶液中硫酸的重量为W,则W=25克/升50=1250克由比重和百分浓度所知,1毫升浓硫酸中硫酸的重量为:1.84×(98/100)=18(克);则应量取浓硫酸的体积1250/18=69.4(毫升)·波美度与比重换算方法:A.波美度= 144.3-(144.3/比重); B=144.3/(144.3-波美度)。
实验一 1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
实验一 1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2有机酸摩尔质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 巩固分析天平使用方法及熟悉滴定方法。
2. 掌握用基准物质标定盐酸溶液的方法。
3. 掌握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二、实验原理1.一般的酸碱含有杂质或稳定性差,不能直接配制成准确浓度的溶液。
通常是先配制成近视浓度的溶液,然后再用适当的基准物质标定出准确浓度。
标定盐酸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有无水碳酸钠(Na 2CO 3)和硼砂(Na 2B 4O 7·10H 2O )。
本次实验选用无水碳酸钠基准物质来标定盐酸标准溶液。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3232322N a C O +2H C l 2N aC l+H C O H C O C O +H O∆→−−→↑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当滴定结束后,滴定产物为NaCl 和H 2CO 3,溶液呈酸性,由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可知,我们应选择变色范围在酸性条件的指示剂,今天我们选择的指示剂为甲基橙指示剂。
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2323N a C O H C l 231H C lN a C O 2W C =1000 N a C O =1060M V .⨯⋅有机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nNaOH+HnA ↔Na n A+nH 2O 2.有机酸摩尔质量计算公式:M A =m A ×n /(c NaOH V NaOH ) 若V NaOH 为毫升,则: M A =m A ×n /(c NaOH V NaOH )×1000若有机物质样质量为m A ,被250mL 容量瓶定容后分取25.00mL 进行测定,有机酸摩尔质量计算公式为:M A =m A ×n ×1000/(c NaOH ×V NaOH ×10) = m A ×n ×100/(c NaOH ×V NaOH )对于草酸((COOH)2 pK1=1.22,pK2=4.19 M=90.04)、柠檬酸(H 3C 6H 5O 7 pK1=3.13 pK2=4.76 pK3=6.40 M=192.14)和酒石酸((CH(OH)COOH)2 pK1=3.04 pK2=4.37 M=150.09)与此类似,一般用酚酞作指示剂。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基础化学)
实验一溶液的配制一、实验目的1.常用仪器的认知。
2.掌握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
3.掌握练习吸量管、容量瓶正确使用方法,练习电子天平的使用。
4.掌握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浓度的表示方法(一)用固体配置(ω)1、质量分数(ω)ω=m质/m液m质=(ω*V剂)/(1-ω)2 质量摩尔浓度(b)b=n质/m剂b= (m质/M质) /ρV剂m质= M质b V剂3、物质的量浓度(c)c= n质/ V液=(m质/M质) /V液m质= c V液M质(二) 用液体或浓溶液配置1、质量分数(十字交叉法)(1)混合两种已知浓度的溶液,配置所需浓度溶液的计算方法。
例:由85%和40%的溶液遏制60%的溶液,则85 20 需用20份85%的溶液和25份40%的溶液。
6040 25(2)用溶剂稀释原理配置成所需溶液浓度35 20 需用20份35%的溶液和15份0%的溶液。
200 152、物质的量浓度(1)由已知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稀释c= n质/ V液n=cV V原=(c新V新)/c原三、实验用品1、仪器:电子天平、烧杯、量筒、容量瓶、吸量管、洗耳球、移液管、胶头滴管、玻璃棒等;2、药品:固体药品CaCl2液体药品- H2SO4(浓)四、实验步骤(二)溶液配制1.粗配溶液(1)配制50 mol 0.5mol·L-1的CaCl2溶液算出配制此溶液所需的固体氯化钙和水各为几克,将水量换算成体积。
用干燥小烧杯(100mL),用台式天平迅速称出所需氯化钙,用量筒将所需蒸馏水的大部分加到烧杯中,搅拌溶解,冷至室温,用量筒量取剩余部分蒸馏水倒入烧杯即可。
2. 准确配制一定浓度溶液(2)准确配制1.0mol/L H2SO4溶液50mL计算配制 1.0mol/L H2SO4溶液所需浓H2SO4溶液体积,用吸量管吸取浓H2SO4溶液转入到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六、思考题1.稀释浓硫酸应如何操作,为什么?2.用移液管时,哪只手拿洗耳球,哪只手拿移液管?。
实验一标准溶液的配制
实验一标准溶液的配制一目的要求1. 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2. 初步掌握分光光度计测定标准溶液吸光度的方法。
二实验试剂NH 4 Fe(SO 4 ) 2 ·12H 2 O 浓HCl(A.R) 乙醇(A.R) 0.15%邻二氮菲溶液(临用时配制) 10%盐酸羟胺溶液(临用时配制) 1mol/LNaAc 溶液三实验仪器: 721 型分光光度计容量瓶50mL 5 支100mL 3 支250mL 2 支500 mL 2 支吸量管10 mL 3 支四实验步骤1.2.0mol/L 的HCl 溶液的配制用量筒量取浓盐酸84 mL 于500 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加盖,摇匀。
2.0.15%邻二氮菲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375g 邻二氮菲固体于小烧杯中,加少许乙醇溶解后移至试剂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250 mL,加盖,摇匀。
3. 10%盐酸羟胺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10.0g 盐酸羟胺固体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后移至试剂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加盖,摇匀。
4. 1mol/LNaAc 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41.0gNaAc 固体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后移至试剂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500 mL,加盖,摇匀。
5.1000µg/mL 铁标准储备液的配制准确称取2.1585g NH 4 Fe(SO 4 ) 2 ·12H 2 O,置于烧杯中,以10mL 2.0mol/L 的HCl 溶液溶解后转入25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 100µg/mL 铁标准使用溶液的配制准确量取上述铁标准储备溶液10 mL 于100 mL 容量瓶中,加4mL 2.0mol/L 的HCl 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7. 10.0µg/mL 铁标准使用溶液的配制准确量取上述铁标准使用溶液10mL 于100 mL 容量瓶中,加4mL 2.0mol/L 的HCl 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大学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
大学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_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实验一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实验目的1. 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2. 掌握滴定法定量测定溶液浓度的原理,熟悉滴定管、移液管的准备、使用及滴定操作。
3. 熟悉甲基橙和酚酞指示剂的使用和终点的确定。
实验原理酸碱滴定法是化学定量分析中最基本的分析方法。
一般能与酸或碱直接(或间接)发生酸碱反应的物质大多可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他们的浓度。
按酸碱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酸与碱完全中和时的pH值称为化学计量点,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应满足如下基本关系:cAVA?cBVB?A?B式中,cA、VA、?A分别为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化学计量系数;cB、VB、?B分别为碱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化学计量系数。
其中,酸、碱的化学计量系数由酸碱反应方程式决定。
由于酸、碱的强弱程度不同,因此酸碱滴定的化学计量点不一定在pH=7处。
通常,酸碱溶液为无色,酸碱中和是否完全,需用指示剂的变色来判断。
指示剂往往是一些有机的弱酸或弱碱,它们在不同pH值条件下颜色不同。
用作指示剂时,其变色点(在化学计量点附近)的pH值称为滴定终点。
选用指示剂要注意:①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尽量一致;②颜色变化明显;③指示剂用量适当。
酸碱滴定中常用HCl和NaOH溶液作为标准溶液,但由于浓HCl容易挥发,NaOH固体容易吸收空气中的H2O和CO2,直接配成的溶液其浓度不能达到标准溶液的精度,只能用标定法加以标定。
基准物质H2C2O4的分子式确定,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脱水或吸水,可以准确称量,所以,本实验采用(H2C2O4·2H2O,摩尔质量为126.07g·mol-1)为基准物质,配成H2C2O4标准溶液。
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2C2O4标准溶液标定NaOH溶液;再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标定后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溶液,从而得到HCl标准溶液。
仪器与试剂电子天平,酸式滴定管(50 mL),碱式滴定管(50 mL),容量瓶(250 mL),移液管(25 mL),吸耳球,锥形瓶(250 mL),试剂瓶,量筒,洗瓶,滴定台,蝴蝶夹,烧杯,玻棒,滴瓶,滴管。
配制碳酸钠溶液的实验报告(一)
配制碳酸钠溶液的实验报告(一)
配制碳酸钠溶液的实验报告
实验背景
碳酸钠溶液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常用于化学实验中。
本次实验旨在掌握碳酸钠溶液的配制方法。
实验材料
•碳酸钠粉
•蒸馏水
•250mL 烧杯
•称量瓶
•滴定管
实验步骤
1.用称量瓶取出所需的碳酸钠质量,记录下来。
2.将碳酸钠粉倒入250mL烧杯中。
3.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
4.用滴定管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剂。
5.慢慢滴入蒸馏水,同时搅拌,直到甲基橙指示剂变黄色为止。
实验结果
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配制出了碳酸钠溶液。
实验注意事项
1.碳酸钠粉应保存在干燥通风处。
2.加水时要慢慢加入,同时搅拌均匀,以避免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3.勿将饮用水用于实验。
实验分析
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配制碳酸钠溶液,并且掌握了相应
的注意事项。
本实验对我们今后的化学实验有很大的帮助。
总结
碳酸钠溶液的配制方法并不复杂,只需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即可。
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格外注意安全问题。
实验拓展
•可通过控制加水的量,调整溶液的浓度。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指示剂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可以研究碳酸钠溶液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折射率等的变化规律。
参考文献
1.《化学实验教程》(第三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2.《大学化学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以上是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溶液配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化学溶液配制实验实验目的:1. 熟悉化学溶液的配制方法。
2. 掌握溶液浓度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准确性。
实验原理:化学溶液的配制是通过溶解固体溶质于溶剂中,得到一定浓度的溶液。
根据摩尔浓度(M)的定义,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的比值即为溶液的摩尔浓度。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量筒等。
2. 试剂:待配溶液(固体溶质)、溶剂(水或其他溶剂)、标准溶液(如NaOH标准溶液)等。
实验步骤:1. 计算所需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2. 称量固体溶质,准确至0.01g。
3. 将固体溶质加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溶剂溶解。
4. 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用溶剂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5. 定容至刻度线,用滴定管加入适量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6. 记录滴定数据,计算待配溶液的浓度。
实验数据及处理:1. 计算所需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设待配溶液的摩尔浓度为C,体积为V,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为m,摩尔质量为M。
根据公式:C = m / (M V),可以计算出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
2. 称量固体溶质:称取固体溶质,准确至0.01g。
3. 溶解固体溶质:将固体溶质加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溶剂溶解。
4. 转移溶液: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用溶剂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5. 定容:定容至刻度线,用滴定管加入适量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6. 记录滴定数据:记录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以及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
7. 计算待配溶液的浓度:根据滴定数据,计算出待配溶液的浓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成功配制出所需浓度的溶液。
2. 实验过程中,注意了称量、溶解、转移等操作,确保了实验的准确性。
3. 通过滴定实验,验证了待配溶液的浓度。
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配制出所需浓度的溶液,实验结果符合预期。
2. 在实验过程中,掌握了化学溶液的配制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板书 实验1 溶液的配制
溶液的配制实验目的1、熟悉溶液浓度的计算并掌握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2、学习电子天平、容量瓶的使用方法3、学会取用固体试剂及倾倒液体试剂的方法仪器和试剂仪器:电子天平、100ml容量瓶、100ml量筒、10ml量筒、100ml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125ml细口试剂瓶、药匙试剂:浓盐酸(37%,比重1.19g/ml)、固体NaOH、固体NaCl、95%酒精实验原理(略)实验内容1、80ml 9g/L NaCl溶液的配制计算所需NaCl的质量:m=ρV=9g/L×0.1L=0.9g称量:溶解:20ml左右蒸馏水移液:在玻璃棒引流下,将NaCl转移到容量瓶中洗涤:将烧杯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冲洗液也一并转移至容量瓶中(为什么?),重复2~3次定容:加水至离刻度线约1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转移至细口试剂瓶中2、100ml 0.1mol/L NaOH溶液的配制计算所需NaOH的质量:m=nM=cVM=0.1mol/L×0.1L×40g/mol=0.4g称量:取一干燥小烧杯,放置于电子天平上归零后,加入固体NaOH,迅速(为什么?)称出NaOH的质量。
溶解、移液、洗涤、定容、转移至细口试剂瓶中3、100ml 0.5mol/L HCl溶液的配制计算所需浓盐酸的体积:①浓盐酸物质的量浓度c=n/V=(1.19g×37%)/36.5g/mol/1×10-3L=12mol/L②浓盐酸体积V=n/c=(0.5mol/L×0.1L)/12mol/L=4.2ml量取:用小量筒量取所需浓盐酸溶解、移液、洗涤、定容、转移至细口试剂瓶中4、50ml 75%酒精的配制计算所需95%酒精的体积:50ml×75%=Vml×95%,V≈39ml量取:用大量筒量取所需95%酒精稀释:加水稀释至50ml转移至细口试剂瓶中问题与讨论P4 1、2、3。
实验一实验基本知识及溶液的配制1
❖ 小组四
❖ 塞氏试剂 500毫升 ❖ 0.25克间苯二酚溶解到150毫升浓盐酸,加水定容到500毫升 ❖ 本尼迪特试剂 500毫升 ❖ 甲 柠檬酸钠86.5克,碳酸钠50克,加300毫升水中加热溶解,
定容到425毫升; ❖ 乙 8.65克硫酸铜,溶解到50毫升热水,定容到75毫升; ❖ 将乙 缓慢加入到甲中,边加边搅拌,混匀,假如有沉淀,过
例如:某一缓冲液由弱酸(HA)及其盐(BA)所构成,它旳解离方程式如 下: HA ≒ H﹢ ﹢ A﹣ BA ≒ B﹢ ﹢ A﹣
若向缓冲液中加入碱(NaOH), 则 HA ﹢ NaOH → NaA + H2O 弱酸盐
若向缓冲液中加入酸(HCl),则 BA ﹢ HCl → BCl ﹢HA 弱酸
由此可见,向缓冲液中加酸或碱,主要旳变化就是溶液内弱酸(HA) 旳增长或降低。因为弱酸(HA)旳解离度很小,所以它旳增长或降低 对溶液内氢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因而起到缓冲作用。
6. 精密珍贵仪器每次使用后应登记姓名并统计使用情况。要随时保持仪器旳 清洁。如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指导老师。 7. 按需要量取药物及蒸馏水等多种物品,注意节省。 8. 公用仪器,药物用后放回原处。不得用个人旳吸管量取公用药物,多取旳 药物不得重新倒入原试剂瓶内。公用试剂瓶旳瓶塞要随开随盖,不得混同。 9. 交指导老师保存旳样品,药物及其他物品都应加盖,并标注自己旳姓名, 班级,日期及内容物。 10. 保持台面,地面,水槽内及室内整齐,含强酸,碱及有毒废液应倒入废 液缸。书包及试验不需之物品放在要求处。 11. 不得将含易燃溶剂旳溶液近火。煤气灯应随用随关,严格做到:人在火 在,人走火灭。漏电旳设备一律不得使用。离开试验室前应该检验水电煤气 是否关严。禁止用口吸或用皮肤接触有毒药物与试剂。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1)
实验一溶液的配制(1)实验一溶液的配制(1)实验一溶液的配制一、实验目的1.掌握各种浓度溶液的配制及溶液稀释的操作2.熟识规范化地采用台秤、量筒或量杯等仪器的实验操作方式3.培育细心观测,精确操作方式,深入细致记录的良好习惯二、实验原理溶液的浓度就是指一定量的溶液或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
常用的浓度则表示方法存有:物质的量浓度:cb=nb/v单位:mol/l质量浓度:ρb=mb/v单位:g/l质量分数:ωb=mb/m体积分数:φb=vb/v溶液浓度的酿制方法存有两种:1.用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如ωb,其配制的方法是:将定量的溶质和溶剂混合均匀即可2.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去则表示溶液的浓度,如cb、ρb、φb,其酿制的方法就是:将一定量的溶质与适度的溶剂酰混合,使溶质全然熔化,定量迁移至量筒或量杯中,然后再提溶剂至溶液总体积,最后用玻璃棒拌匀。
三、实验预习题1.酿制液态溶质的溶液时,该如何操作方式?2.用浓硫酸酿制稀硫酸时,该如何操作方式?3.什么叫浓度?表示溶液的浓度有几种方法?写出其数学表达式四、实验用品φb=0.95的酒精,nacl固体,浓硫酸,naoh固体,100ml量筒,烧杯,台秤,玻璃棒五、实验内容与操作方式1.由市售φb=0.95的酒精配制φb=0.75的要用消毒酒精95ml计算φ1v1=φ2v2→0.95×v=0.75×95v=75(ml)量取取φb=0.95的酒精75ml于100ml量筒中配制加蒸馏水至95ml刻度线,用玻璃棒搅匀2.酿制ρb=9g/l的生理盐水100ml计算ρb=mb/v→mb=ρb×v=9×0.1=0.9(g)量取在台秤上精确称取0.9gnacl于50ml大烧杯中熔化提20ml蒸馏水熔化nacl液态迁移酿制用玻璃棒迁移至100ml量筒中,并冲洗3次,洗涤液一划入量筒中,加蒸馏水到100ml刻度线,搅匀。
第五课时溶液配制(1)
例题:将53.0gNa2CO3 溶解在水中,配成 500mL溶液,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浓度。
解:n(Na2CO3) = m(Na2CO3) /M(Na2CO3) = 53.0g/106g•mol-1 = 0. 500mol
c(Na2CO3) = n(Na2CO3) /V
= 0. 500mol/0.500L= 1.00mol/L L L
练习
1.2molNaOH配成1000mL溶液, 1.2molNaOH配成10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 配成1000mL溶液 浓度为____mol/L ____mol/L。 浓度为____mol/L。 2.标准状况下 22.4LHCl溶于水配成 标准状况下, 溶于水配成0.5L 2.标准状况下,22.4LHCl溶于水配成0.5L 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mol/L __mol/L。 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mol/L。 3.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硫酸溶液500mL, 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硫酸溶液500mL 3.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硫酸溶液500mL, 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___mol。 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HCl能配成___L物质的量浓度为 能配成___L 4.10mol HCl能配成___L物质的量浓度为 2mol/L的盐酸 2mol/L的盐酸 ?
c(Na2CO3) = n(Na2CO3) /V
= 0. 500mol/0.500L= 1.00mol/L L 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mol/L 1.00mol/L。 答: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mol/L。 溶液中Na
请大家计算下列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请大家计算下列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m(NaCl)= n(NaCl) × M(NaCl)
定量实验一溶液配制.
定量实验一溶液配制
一.溶液配制配制一定摩尔浓度(质量分数)的溶液
仪器:天平(量筒)、烧杯、玻棒、容量瓶、滴管
步骤:(1)计算
(2)称量或量取
(3)溶解
(4)转移、洗涤
(5)定容、摇匀
①小结实验的注意点:
1检漏2称量3冷却4转移完全5定容平视凹面最低处
②哪些因素可能引起误差,偏差如何?
1容量瓶摇匀时漏水未补加偏大2溶液未冷却转移偏大3定容时俯视偏大4滴水过量偏小
③弱酸强碱盐如AlCl3溶液配制时要采取什么特殊措施?加少量稀盐酸
还原性物质如FeSO4呢?加少量稀硫酸和铁粉。
配置溶液实验报告步骤(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配置溶液的基本操作方法;2. 熟悉实验室常规仪器的使用;3. 了解溶液浓度的计算和配制。
二、实验原理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溶液的浓度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或摩尔浓度。
配置溶液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特定浓度的溶液,以满足实验需要。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电子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
2. 试剂:待配置溶液的溶质、溶剂、标准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根据实验要求,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
例如,若需配置1000mL 0.1mol/L的NaCl 溶液,需计算NaCl的质量:n = c × V = 0.1mol/L × 1L = 0.1molm = n × M = 0.1mol × 58.44g/mol = 5.844g2. 称量溶质使用电子天平称取所需质量的溶质,准确到0.01g。
3. 溶解溶质将称取的溶质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溶剂,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质完全溶解。
4. 定容将溶解好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溶剂冲洗烧杯和玻璃棒,并将冲洗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5. 加溶剂至刻度线继续向容量瓶中加入溶剂,直至溶液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6. 调整液面至刻度线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溶剂,使溶液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7. 混匀溶液盖好容量瓶瓶盖,倒转容量瓶几次,使溶液充分混匀。
8. 配制标准溶液若需配制标准溶液,按照上述步骤,使用移液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标准溶液,加入溶剂定容。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记录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试剂、溶质质量、溶剂体积等数据。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溶液的浓度。
3.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实验误差来源。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所配置溶液的浓度。
2. 分析(1)实验误差分析:实验误差主要来源于称量误差、量筒读数误差、溶液体积测量误差等。
溶液配制实验报告步骤(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会使用托盘天平、移液管、容量瓶等实验器材。
3. 熟悉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溶液配制是指将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根据溶质和溶剂的量比,溶液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质量百分比浓度: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2. 体积百分比浓度: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3. 摩尔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
三、实验器材1. 托盘天平2. 移液管3. 容量瓶4. 烧杯5. 玻璃棒6. 滴管7. 溶质(如NaCl、KCl等)8. 溶剂(如蒸馏水)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实验器材洗净、擦干,并检查其完好性。
(2)根据实验要求,称取一定质量的溶质。
(3)将溶质放入烧杯中。
2. 溶解(1)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溶剂,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充分溶解。
(2)溶解过程中,注意观察溶质的溶解情况,避免过度搅拌导致溶质沉淀。
3. 转移溶液(1)将溶解后的溶液通过滴管转移到容量瓶中。
(2)转移过程中,注意不要将烧杯壁上的残留物带入容量瓶。
4. 定容(1)向容量瓶中加入溶剂,直至接近刻度线。
(2)用滴管滴加溶剂,使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3)盖上瓶塞,轻轻摇匀溶液。
5. 标签贴纸(1)在容量瓶上贴上标签,注明溶液名称、浓度、配制日期等信息。
(2)将配制好的溶液放入试剂柜中保存。
五、实验注意事项1. 称取溶质时,注意准确称量,避免误差。
2. 溶解过程中,避免过度搅拌,以免溶质沉淀。
3. 转移溶液时,注意不要将烧杯壁上的残留物带入容量瓶。
4. 定容时,注意液面与刻度线相切,避免过量或不足。
5. 标签贴纸要清晰,便于识别。
六、实验数据记录1. 溶质质量(g)2. 溶剂体积(mL)3. 溶液浓度(mol/L)七、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溶液的浓度,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了实验器材的使用。
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
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如何配制溶液,并且掌握常用的浓度计算方法。
实验原理:1.浓度的概念在化学中,我们常用浓度来描述一个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例。
其中,浓度指的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占据溶液总质量或体积的百分比。
2.常用浓度计算方法(1)摩尔浓度:指溶液中1mol溶质所占据的体积或质量,通常用单位mol/L表示。
(2)质量浓度:指溶液中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溶质质量,通常用单位g/L或mg/mL表示。
3.溶液的配制方法(1)由固体配制由于固体的质量单位与液体的质量单位不同,因此在配制溶液时需要先将固体称量后转换为液体需要的质量或体积。
例如:如果我们需要配制0.5mol/L的NaCl溶液,而实验室现有的只是晶体NaCl。
我们需要先称量出该溶液所需的NaCl质量,并将其溶解到一定体积的水中。
(2)由液体配制在实验室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浓液或稀液来得到指定浓度的溶液。
实验步骤:1.浓度计算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需要配制的溶液所需的溶质质量或体积。
例如:我们需要配制100mL浓度为0.1mol/L的NaOH溶液,而实验室现有的只有0.5mol/L NaOH溶液。
此时,我们需要计算出所需的NaOH溶液质量:0.1mol/L×0.1L=0.01mol。
因为1mol NaOH的摩尔质量为40g,所以所需的NaOH质量为0.01mol×40g/mol=0.4g。
2.固体配制我们称量出所需的NaOH固体,将其溶解到一定体积的水中。
例如:我们称量出0.4g NaOH,加入约80mL去离子水中,摇匀后加入水使溶液总体积达到100mL。
3.液体配制我们可以通过向100mL的纯水中加入一定量的0.5mol/L NaOH溶液来得到所需浓度的NaOH溶液。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配制的0.1mol/L NaOH溶液的体积为100mL,而已知实验室中存在的0.5mol/L NaOH溶液的体积为50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溶液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各种浓度溶液的配制及溶液稀释的操作
2.熟悉规范化地使用台秤、量筒或量杯等仪器的实验操作
3.培养细心观察,准确操作,认真记录的良好习惯
二、实验原理
溶液的浓度是指一定量的溶液或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
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有:
物质的量浓度:C
B =n
B
/V 单位:mol/L
质量浓度:ρ
B =m
B
/V 单位:g/L
质量分数:ω
B =m
B
/m
体积分数:φ
B =V
B
/V
溶液浓度的配制方法有两种:
1.用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如ω
B
,其配制的方法是:将定量的溶质和溶剂混合均匀即可
2.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如C
B 、ρ
B
、φ
B
,
其配制的方法是:将一定量的溶质与适量的溶剂酰混合,使得溶质完全溶解,定量转移到量筒或量杯中,然后再加溶剂到溶液总体积,最后用玻璃棒搅匀。
三、实验预习题
1.配制固体溶质的溶液时,该如何操作?
2.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该如何操作?
3.什么叫浓度?表示溶液的浓度有几种方法?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四、实验用品
φ
B
=0.95的酒精,NaCl固体,浓硫酸,NaOH固体,100mL量筒,烧杯,台秤,玻璃棒
五、实验内容与操作
1.由市售φ
B =0.95的酒精配制φ
B
=0.75的要用消毒酒精95mL
计算φ
1V
1
=φ
2
V
2
→0.95×V=0.75×95 V=75(mL)
量取取φ
B
=0.95的酒精75mL于100mL量筒中配制加蒸馏水至95mL刻度线,用玻璃棒搅匀
2.配制ρ
B
=9g/L的生理盐水100mL
计算ρ
B =m
B
/V→m
B
=ρ
B
×V=9×0.1 =0.9(g)
量取在台秤上准确称取0.9gNaCl于50mL小烧杯中
溶解加20 mL蒸馏水溶解NaCl固体
转移配制用玻璃棒转移到100mL量筒中,并洗涤3次,洗涤液一并入量筒中,加蒸馏水到100mL刻度线,搅匀。
3.由市售浓硫酸(ω
B
=0.98,ρ=1.84kg/L)配制3mol/L硫酸溶液50 mL
计算 C
B =ω
B
×ρ×V/M=0.98×1.84×1×103/98=18.4 moL/L、
C
浓V
浓
=C
稀
V
稀
V
浓
=C
稀
V
稀
/C
浓
≈8.1 mL
量取用干燥的20 mL量筒量取浓硫酸V
浓
转移配制将已稀释的冷却的硫酸溶液转移到100mL量筒中,洗涤烧杯3次,一并转入量筒中,加水至刻度线即可
4.配制1mol/LNaOH溶液50mL
计算 C
B =m
B
/V*M →m
B
= C
B
×V×M = 2.0 g
称取在台秤上用干净的小烧杯称取固体NaOH
溶解加约40mL蒸馏水溶解
转移配制将已溶解的(冷却的)溶液转移到100mL量筒中,洗涤小烧杯2~3次。
洗涤液一并转移到100mL量筒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搅匀即可。
六、实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