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试题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职业学校学生

一、填空题

1、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至少有七种智力,分别是(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

2、我国学者认为思想道德品质由道德(认识)、(情感)、(行为)、(意志)四因素构成。

3、RET心理治疗理论认为,造成人情绪困扰的原因并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人对这一事件的理解和评价。导致情绪困扰的理解和评价有三类,一是(自我中心),二是(以偏盖全),三是(夸大危害)。

4、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重点为(公民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两部分。

5、学校中的非正式群体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就其结合点的性质来划分,有四种类型:(利益型)、(兴趣型)、(信仰型)、(相似型)。

6、学校中的非正式群体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就班级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来划分,有三种类型:(亲班级型)、(偏离班级型)、(反班级型)。

7、学业不良学生是指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完不成(学习任务)的学生。

二、选择题

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A.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

B. 马斯洛(A.H.Maslou)

C. 班杜拉()

D.托马斯·里考纳(T.Lickona)

2、行为的获得是自身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观察榜样示范是形成行为的主渠道,这种德育理论观点属于(C)

A.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B.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

C. 社会学习德育理论

D.完善人格理论

3、完善人格理论认为德育工作应该(D)

A. 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诚实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

B. 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绝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

C. 教育学生用理性代替非理性,改变学生认知方式,解除他们的情绪困扰。

"

D.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4、后进生,主要是指(B)比较落后的学生。

A.学习成绩

B.思想品德表现

C.身体发育

D.学校要求的各方面

三、概念题

1、德育

德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施加影响,培养所期望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心理等素质的教育过程,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2、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根据一定的章程组织起来的,由上级组织明确承认的群体。

3、后进生

所谓后进生,主要是指那些思想品德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

四、简答题

1、职业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职业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特点确定的,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内容: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劳动教育、健康心理品质教育、人生观教育、科学世界观教育、环境伦理教育等,其中道德教育是核心和主要内容。

2、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该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他们从道德认知——发展的方法论角度来研究道德教育问题,认为道德教育绝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道德的发展有赖于主客体之间、主体之间的活动、交往和互动。它反对那种将道德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的德育方法,主张道德教育以刺激儿童对道德问题和道德决策进行积极思维为基础,目的在于促进儿童道德认知尤其是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3、人本主义德育理论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实质上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德育领域的衍生和运用,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H.Maslou)、罗杰斯(C.R.Rogers)等人。在自我实现、学生中心及其它心理学理论基础上,认为德育过程是师生之间通过无拘无束的对话而达到相互理解与交融的过程,教师不是把道德规则赐给或喂给学生,而只是扮演“促进者”的角色。教师应用真诚的态度面对学生,对学生的人格应给予充分的尊重,认真倾听、关心和理解学生的思想和感受。改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诚实的师生关系,是德育工作成败的前提。应创造一种能使学生讲真话,表达真实内心世界的气氛,教师要积极倾听、耐心接受、移情理解。幼儿时期生活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对一生发展有重要影响,应为儿童成长创造一种安全的、和睦的生活环境,用尊重、信任的态度对待他们。

4、社会学习德育理论的主要观点

]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班杜拉()等人,该理论认为,行为的获得是自身内部

因素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观察榜样示范是形成行为的主渠道。认为①当观察和实际模仿操作联系起来时,示范的效果将进一步提高。②学习者看到榜样的某种行为受到惩罚或禁止后,学习者的相似的行为也受到了抑制。③学习者看到榜样示范后,有时并不立即模仿,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外部环境适合时,再出现模仿行为。

5、完善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

20世纪80年代,完善人格德育理论在美国兴起,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里考纳(T.Lickona)。认为完善的人格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组成,三者交织在一起,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不能简单分割。里考纳在总结学校德育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12种完善人格教育的途径。

6、RET心理治疗理论的主要观点

RET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艾理斯(A. Ellis)创造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Rational Emotive Therapy(合理情绪治疗论)的简称。艾理斯认为人是生物性与社会性对立统一的动物,人既有理性的行为也有非理性行为,造成人情绪困扰的原因并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人对这一事件的理解和评价。导致情绪困扰的理解和评价有三类,一是自我中心,二是以偏盖全,三是夸大危害。提出了进行心理治疗的具体步骤。

7、学生道德品质形成有哪些规律

(一)道德品质形成的同时性

(二)道德品质形成的多端性

(三)道德品质形成的重复性

%

(四)道德品质形成的实践性

8、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注意事项

(一)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注意德育任务的层次性

(二)结合学生个体差异,注意德育方法的针对性

(三)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注意德育内容的职业性

(四)结合道德品质形成规律,注意德育效果的实效性

9、学生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一)思想管理包括:理想教育、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二)日常行为管理

(三)组织管理包括建立组织、制订规章和选拔干部三项内容。

|

(四)学习管理

(五)技术推广管理

(六)生产劳动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