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行文思路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论述文阅读及答题的方法

高考语文复习-论述文阅读及答题的方法

论述文——阅读及答题的方法一、了解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是以论述、分析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事理、表明观点主张的文章,包括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章。

高考要求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提取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者慢慢细品有区别,只有在平时有意识的训练才能在考场上临危不惧,胸有成竹。

(一)论述类文本的概念论述类文本是相对文学类、实用类文本而言的,本质上属于议论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辩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的正确,从而否定某种主张。

论证合理、语言精炼、论据充分、观点明确、逻辑性(二)论述类文本三要素1.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1)论点一般是一句话且表达意思鲜明准确。

(2)论点所出现的位置不固定a.直接出现在开头,起开门见山的作用;b.直接放在文章结尾,大多以“因此”“总而言之”“所以”“归根结底”等词语为标志总结全文;c.放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d.标题即论点,直观醒目。

少数文章并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而是要考生自己的概括能力。

2.论据是用来论证观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有代表性的真实事例、可靠的史实、确凿的数据;理论论据: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以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

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

列举多个论据论证一个观点,论据要有一定的顺序,如朝代更迭顺序,同时注意详略得当3.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点是用来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是解决“怎样来证明”的问题。

(三)论证结构1.并列式文本展开的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或者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表述的,或者围绕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论证同意观点。

2.层进式文本展开的各层次之间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由表及里,从浅入深,从现象入手,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指明性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课件(28张PPT)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课件(28张PPT)
•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 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 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 是为人下定义。”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 夫!
•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改)
•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 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 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 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 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固执”。 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 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 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 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 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 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 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史记》、《窦娥冤》、《红楼 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 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 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 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 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 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及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及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语⽂论述类⽂本阅读解题技巧及专题训练(含答案)⼀、定义“论述类⽂章”是指研究各种⾃然科学现象和社会科学现象的⽂章,前者往往被叫社科⽂,后者常被称为科技说明⽂。

⼆、从考纲出发,知道考什么1.理解(1)理解⽂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指对⽂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的概念。

)(2)理解⽂中重要句⼦的含义。

(指对⽂章思想、观点、情感、结构等起重要作⽤的句⼦。

)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中的信息。

把握⽂章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组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中主要内容。

(2)分析⽂章结构,把握⽂章思路。

(指理清⾏⽂的思路,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意思。

(对语段或全篇作归纳和概括,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4)分析概括作者在⽂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中的观点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达出来的,有的则是间接表达出来的3.选材范围(1)社会科学类所谓⾃然科学类⽂章,是指研究⾃然科学及技术⽅⾯的⽂章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物学等基础学科以及天⽂学、地质学、医学、⽣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章。

(2)⾃然科学类所谓社会科学类⽂章,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的⽂章,它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语⾔学、⽂化学、⽂艺学、历史学、美学等学科的⽂章。

4.抓住命题规律,找到突破⼝从所考查的⽂本上看,选材范围上有所拓宽。

近两年,⾼考论述类⽂本涉及史学、美学、考古学、⽂艺学等,所选⽂本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典范性,结构和语⾔具有严谨的特点。

经过改造加⼯的⽂本,具备了论述类⽂本所应有的“论证阐述(或⽴论陈述)”的特征,篇幅虽⼩,“五脏俱全”,我们甚⾄可以把它看做⼀篇完整论述⽂的缩影。

所选⽂本的论点很鲜明,⼀般是在⽂本的⾸段就旗帜鲜明地点明⽂章的论点;每段还有分论点,论述层次很清晰。

作为论据,既有事实性的材料,也有理论性的论据。

论证⽅法也很灵活,有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演绎推理)、对⽐论证等。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命题特征一、观点鲜明1、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的简单概括或论题2、开头第一段可能就提出中心论点3、结尾回扣中心论点二、结构清晰1、分论点置于段首或独立成段2、分论点之间要注意过渡衔接2阅读文本的选择:题材侧重艺术、科学、文化、现实等等3阅读文本的篇幅:都是超过1000字的文本;4选择题的设置:部分设题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部分选择题需要适度的迁移;不少设题不再是较多地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的思路,不再纠缠于考查局部的、字面上语词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采用一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常还包含了一定的因果推断意味,隐含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这种能力迁移可以看作是以文本的说法核心概念为依据,来判断、理解文本未有提及,但又与之相似的某些情形;解题指导一、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②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③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④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二、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题“五缺”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三、选择题解答一般方法第一、比照原文弄清概念把握句意辨析筛选.设题情形有三种:形同意同信息吻合直接判断形异意同有所转换实质一致形似意异迷惑性大格外留意第二、懂得审辨标志性词语;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以下的关键词在读文本时要圈划出来: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例文: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着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设题:防止减压病可以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760毫米汞柱;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例文:迄今为止最紧急的应是有关核武器的决定;设题:相信我们能很好地解决核武器及核战争所带来的危机,就能实现地球的真正和平;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例文:华夷图是现在所见最早的标有长城的全国地图之一;设题:华夷图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标有长城包括汉长城在内的全国地图;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1因果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例: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因此行走范围是立体的;题:因为在座舱里的行走范围是立体的,所以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2转折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例:如今有一种重智商轻人格的偏见,似乎新型人才的成长,知识和智商才是真格的,什么人格、品德已经过时;其实,当今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不但要有高智商,而且要有健全的人格;题:作者认为当今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新型人才3并列或递进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例:想像除形象到形象外,也能由形象上升到理念;题:触景生想型的想象有几种情况4分类分层首先、其次……“;”等等5 举例子例如、如、人名类型题拓展例文:想象有时会反激到另一方向去,这也是一种思维规律,想象领域也很广阔;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诗中的“怕春”很容易引起人“喜春”、“伤春”的对比思考;设题:作者引用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一例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抓住关键词要注意:1、尽量落实到词,集中注意焦点;2、可以用符号将有用信息作好标记;3、若有题目根据题目把握全文的中心,若没有题目找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尽快弄清文章的论题及观点;4、注意把握全文的顺序,边读边理清思路,读完全文要整理出全文的中心主旨;四、简答题解答一般方法1、把握文章基本思路,切分语段层次;准确把握、分析概括文章的观点;快速搜寻答题区间;组织表达语言,做到规范作答;1养成切层分层意识,能够把握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相并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2具有全文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3答案利用顺序词或数字号列清思路要点2、把握观点类题目解答方法议论文的观点表述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1文题即观点;一般议论文的文题只是个“话题”,它的观点围绕着这一话题来展开,但有的话题往往就是作者的观点;2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因为议论文必须要达到“观点明确”这一最起码要求,所以有很大一部分的议论文都是开门见山提出观点,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阅读这种文章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文章开头一内容;3有的议论文观点的提出必须要通过几个分论点来表述,所以观点往往会在文章的最后提出,带有一定的总结性和归纳性;4有的议论文因为话题范围较大,内容多,形式散,它的观点提出分散在文章的几个部位,而非集中在某一处;这种的观点概括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与概括能力;注重提炼概括观点:①注意辨析文本中不同的论点区分“我论”、“他论”如何辨析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关注“在排他中提出自己看法观点”的情况,即在带有某种否定意味的表述中包含性地提出自己的说法观点;②学会利用“反思”的方式进行筛选、整合信息,即抓住否定意味的词语利用“正反相对”原理的判断推想,或者可以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反思”;抓住否定意味语句,运用“反思”作答例:根据文本回答:专家应该怎么做的在普通公众的心目中,学者是学术上颇具造诣、道德上堪为楷模的受尊敬的群体;但以上这些专家学者的表现,更像是表演;这种“专家秀”直接玷污了专家学者得以安身立命的良知、道义和学术操守;这段文字揭露、批评了某些专家学者的“反面”形象,如果要根据这个材料来提炼、概括关于“专家应该怎么做的”观点,就可以利用材料批评的切入点注意文中黄色字转化为与其对立的表述;这就是运用“反思”作答的思路;答案:作为专家就应该有良知、讲道义,应该坚持学术操守,远离“利”的诱惑;3、答案规范1注意答案的组织顺序及角度示例: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问题:结合全文,你认为我们该如何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①摒弃一味求新,追赶发达国家的心态;②旧城改造时,拆迁与否要以它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依据; ③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体现文化的差异性,弘扬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逻辑渐进解析该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概括能力,也涉及行文思路的把握,还有探究能力;参考答案要点三应是本文最主要的观点,中心观点;而要点一和二主要是针对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观点;2注意角度与完整性示例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③“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事业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二是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来说,活着的意义仅仅在于活着;三是对他人缺乏感情,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骗;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社会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⑦因而,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精神追求;我们应该解决好自己的归宿感问题;这就要求一个人加强免疫力,实现内心的真正强大,面对诱惑超然,面对挫折泰然,并在对时代的正确认识中增强责任感;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真正关心人的精神追求;在文化多元的基础上,更好地创造文化的和谐,从多方面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问题: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怎样才能支撑起自己的精神大厦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1要有高洁的理想追求,以增强个人免疫力;2要满怀生活的激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3要妥善处理好自己与别人、与社会、与自然等等之间的关系,为创造以人为本的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而努力;3注意信息的整合示例:我年轻初读歌德的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现在我大约第五次重读它了,它完全成了另一本书这类经验的神秘和伟大之处在于: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正是基于独特性和个性——与此同时,我们却相信自己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世界各民族的成千上万种声音都追求同一个目标,都以不同的名称呼唤着同一些神灵,怀着同一些梦想,忍受着同样的痛苦;……这段话要表达的道理是什么注意把握句间的并列关系,以相同或相似的标志词语作引导,把相关的句意归并起来,概括得出这段话要表达的道理;参考答案:基于作品的独特性与个性去把握其全部的美与魅力,是人们追求的同一目标;4注意正面肯定作答示例: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是怎样形成的错例:中国古诗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暗示作用,更多的是通过意象组合后的升华;答案:可以借助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而更多的是通过意象组合后的升华;示例:危险思想与言论自由一文提倡什么观点作者的理由是什么点拨:在文中,作者主要是谈愚昧、黑暗如何危险,禁止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有何危害;如果照搬原文语句就不能切合讲“提倡”的角度的;错例:本文提倡不要借口危险思想来禁止言论自由;从“提倡”一词的使用要求看,如此说法不能成立;这就需要调整表述角度,进行转化性表述:提倡思想、言论自由;方法小结1.掌握语言组织方法:1 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2 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3 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概括各段大意,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2.答案要点:要①根据分数提示②按照一定角度③用数字号④归并整合⑤相关要点;3.陈述句式,正面作答,力求简洁①作答表述是否与题干自然衔接②要点是否明确,是否可以分点层表述③字数是否合乎既定要求,是否写有错别字,是否出现了语病。

《论述类文本阅读》教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教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并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3、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重点与难点: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并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教师精讲(六个考点分两个课时,选择题设错陷阱的规律一个课时)A、考点类型考点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中重要概念”,多指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点论述的“概念性”词语,对其能否准确理解直接影响到对文意的把握。

历年的高考,一般的命题原则是“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因此,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必须依据文本,绝不能脱离文本。

“理解概念”题规范模板1.下列关于“××”概念的理解,符合(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2.从原文看,下列对“××”的理解,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对于“理解概念”题,应从下面几点入手:第1步,审好题干首先,要审准考查的是概念的本质特征还是外部特征;其次,审准修饰语;再次,要审准判断的性质,是选出“正确”选项,还是“不正确”选项,是“最准确”,还是“不合文意”。

第2步,选定区间选定区间即找到题干与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通过与原文相关语句进行比较,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需说明的是,有的题干或选项只是针对一段(包括一个句子、一个词)而设,有的选项则是针对全文或文中的某些段落而设。

第3步,比照分析比照分析是将选项与原文相关内容比照,看是否有转述错误;与题干比照,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所谓“重要句子”是相对于文章而言的,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它直接关系到正确理解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重要的句子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提示文章中心内容的句子,如中心句、文眼句等;②表明作者的写作目的、观点态度的句子;③衔接上下文,既有过渡作用,又有概括作用,起到标明行文思路作用的句子;④容易产生歧义性理解的句子。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一、考查内容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设误手段1.删:删减。

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

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

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5.漏:遗漏。

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

这种选项有很大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凑:拼凑。

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特别留神的是它的正确选项多接纳句式交换、同义词替代的方式。

三、选择题设错陷阱的规律1.以偏概全有时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透露表现范围限定或是水平的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

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

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重点关注: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表水平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然等)2.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就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

重点关注:曾,曾;过去,现在,目前;将要,还没有;之前,之后等3.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解题对策: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干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阅读论述类文本时一定要联系语境,其次要画出要点以便提高做题效率,最后要对自己画出的要点进行筛选领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明确考纲要求。

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圈划选项信息源。

在作答过程中先用铅笔在原文找出选项信息源,并做标记。

4、将选项与选项信息源做比较。

比较点多为:1)句意逻辑是否一致。

2)表意范围是否发生扩大或缩小。

3)是否发生张冠李戴。

4)是否绝对。

5)是否无中生有。

5、有效利用排除法,由易到难。

2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1 思路:阅读论述类文本时一定要联系语境,其次要画出要点以便提高做题效率,最后要对自己画出的要点进行筛选领悟。

2 规范解答:点题.分条(很重要,防止遗漏关键点,提高老师对你的印象分。

).升华(由小我到大我,由小家到大家,由家庭到社会等等。

)3 举例解答:连自己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最可怕,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

这句话如何理解?(08江苏卷)理解:1.要珍惜自己生命,珍惜他人生命。

2.反对崇尚武力.滥用暴力。

3.李逵破坏性太大,有警醒作用。

(3点全部由斜体得出) 3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小技巧1.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特别注意每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基本上这就是文章的中心2.看标题,先将文章大致看一下,然后去看题目,带着问题去找答案。

这样比较有针对性,目标明确3.不管是题目还是文章都要将关键字圈起来,特别是时间,概括性词语例如:几乎,大概,一般,全,都,凡是这类词4.找出文章表程度的词语例如:总共 .基本.大致.最5.找出有逻辑性的关联词例如:表转折,表因果,分层分类,举例子,并列或递进6.文章反复出现的句子,特别注意跟文章一样的句子,因为有可能张冠李戴4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小方法1 剔除文本中做论据的文字,概括段意论述类文本重在阐述观点和事理,为了阐明观点事理,就会引用一些资料,列举一些事例。

高中语文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高中语文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一、考点解读分析综合C 掌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阅读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方法。

因为“文章的思路”是阅读的“纲”,“纲举”则“目张”,思路把握住了,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也正基于此,高考的题目,也常常在“把握思路”这一点上设题,尤其是最近两年。

二、【本知识点学习内容】1、高考关于这一知识点命题的大致方向;2、论述文的思路和结构的大致规律、方法;三,高考对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A、直接考查全文或某段思路B、文章观点(作者态度)与论据之间的关系;C、文章整体或部分结构的特点及安排理由;D、文章段落组织、材料选择的效果。

例题:1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

(6分)(10江苏卷)2文章第五段说明“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观点时,为什么以中国为例?在阐明中国情况时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05江苏卷)3请结合全文,指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阐明“城市文明”这一问题的。

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

(07广东)5作者在演讲中,可以省去前面的三个自然段吗?请说明理由。

四、方法例解(一)1、阅读下文,给下文分段,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1)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只允许人们遵守,不容违反。

(2)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

(3)只有“精”字当先,“严”字当头,精密地推理论证,精细地测量计算,精确地搞好试验,才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

(4)科学研究中,在同一现象面前,粗心的人不以为然,或视而不见;细心的人则抓住不放,以此为追求新发现的端倪。

(5)这粗心和细心,差距如天上地下。

(6)德国化学家维勒在研究一种铝矿石时,漫不经心,失掉了研究发现“钒”的机会。

(7)瑞典化学家肖夫斯特姆抓住苗头不放,精心研究,终于发现了“钒”。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一——结构梳理(整理精校版)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一——结构梳理(整理精校版)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一——结构梳理高考二轮复习0504 14:42::论述类文本阅读之一——结构梳理一、考纲说明论述类文章的考查重点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对的观点态度进行评价等。

从设题来说,选择题主要集中在前两个方面,而问答题则主要考查后几个方面。

要解答好此类试题,读懂文章是关键。

而要读懂文章,理清结构,梳理好的思路尤为重要。

阅读时要带题入文。

带着不同的阅读要求阅读。

初读要圈点勾画,理出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再读要着眼整体,理清框架,做到纲举目张。

1.初读:做标记及眉批(1)标记的内容有:标段落序号、标句子、标词语。

标句子是指标注中心句、关联句、过渡句(或段)。

中心句所在的位置常常是在段首或段尾。

关联句要重点关注因果句(具有概括作用)、转折句(有提示重心作用)和递进句(有明确层次作用)。

过渡句(段)有承上启下或总结上文或揭示下文作用。

标词语重点标注关键词和虚词。

关键词是指论述的中心话题或承载信息量较大的词汇。

虚词要尤其关注副词、连词和指代词。

比如表时间的“将、正在”;表范围的“一些、全、都”;表推测的“可能、大概、也许”;表各种句意关系的“因此、但是、假如、如果、而且”;表顺序的“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

阅读的时候根据个人习惯用不同的符号做标记。

(2)做眉批读完一段就在旁边简单批注,大体上就是提炼出本段的中心议题,进而为理清全文思路做准备。

2.再读:再读时要着眼全文,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为答题时尽快找准答题区间做准备。

理清思路对论述时内容庞杂的文段意义尤其重大。

先要找出的观点(即全文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是什么;然后明确想要证明什么(或想阐明什么),他是怎样论证或阐明的,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什么方法;最后,明确文章的论点与论据之间是怎样联系的,有没有节外生枝,哪些地方是起连接作用或过渡作用的,是否每一段、每一句都能纳入到文章的整体论证中去。

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9年第45期解题技巧所谓“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就是分析文章各部分的组合搭配。

近年来,论述类文章早已突破了传统的“三段论”结构模式,呈现多样化,主要有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照式等。

因此,同学们在阅读论述类文章时,要注意分析它的论证过程,把握它的行文思路,理清它的结构。

具体来说,要辨识观点句与支撑句;要辨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要具体分析全文的论证层次,分析分论点之间的层次关系。

要想理清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建议分两步完成阅读过程:第一步:阅读全文,勾画文中信息要点1.勾画出文中重要词语(1)表述中心论点的关键词语。

(2)体现论证对象转换的词语:①表因果。

如,因为、因此、……原因在于、因而、由于、从而,等等;②表转折。

如,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等等;③表并列或递进。

如,也、又、不是……而是……、不仅……还……,等等;④表分类分层。

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等;⑤表举例子。

如,例如、如,等等;(3)修饰、限制性词语:①表年代(时间多次依序出现);②表程度。

如,最、基本、根本、十分、非常,等等;③表范围。

如,部分、全部、总共、所有、都、全、少量、多数、几乎、仅仅,等等;④表数量(具体数据、比例等);⑤表已然、未然,或然、必然。

如,目前为止、迄今为止、将、正在、假如、可能、如果、一定、必然,等等;⑥表代词。

如,这、那、它、其、此,等等。

2.勾画出文中重要句子(1)统摄全篇的句子——论点句、中心句、总结句;(2)作论据的句子——论述类文章作论据的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事实论据,另一种是理论论据;(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论证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

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或总分,或并列,或对比,或递进,或点与面。

论述类文本1 结构和思路

论述类文本1 结构和思路

体,汉字的优美形体,在纸页上自由地伸展腾挪。在纸页上,中 国文字不再带有刀凿斧刻的硬度,而是与水相结合,具有了无限
舒展的柔韧性,成了真正的活物,像水一样,自由、潇洒和率
性。它放开了手脚,可舞蹈,可奔走,也可以生儿育女。它们血
脉相承的族谱,像一株枝桠纵横的大树,清晰如画。王羲之或许
还不会想到,他对良辰美景的流连与哀悼,对生命流逝、死亡降
降临的愁绪,能借助一纸《兰亭序》从时间的囚禁中逃亡,获得 了自由和永生。所有浩荡无边的岁月,被压缩、压缩,变得只有 一张纸那么大,那么的轻盈可感,轻得像蝉的透明翅膀,中国人 的文化与生命,就是在这份轻灵中获得了自由。
2.简要概括本文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 答案:首先回溯了文字在发明纸张之前是被权力控制,具有神圣 性的历史状况;(2分)接着分析了自纸张发明后,文字摆脱权 力控制,展示出强大的生命活力;(2分)以王羲之《兰亭序》 为例,阐明纸张发明使中国人的文化与生命在轻灵中获得自由。 (2分)
《笑的价值》 : 2.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
答案:首先提出就本来面目看人是嘲笑的前提,(2分)接着阐述妇女 和儿童能看清人的本来面目的原因,(2分)最后阐述妇女和儿童的嘲 笑具有令人惧怕的力量。(2分)

南通15届高三期中
3、千古兰亭
祝勇
3、中国文化一开始往往依托于巨大的青铜器和建筑(比如
(2014江苏)阅读下面的作品, 完成1~3题。(18分) (《经典在线》2) 乾坤草亭 朱良志
4、清初诗人张潮将人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牖中窥月, 这是一般的境界,没有改变山里人只知道山里事的看世界的方式;第二个层 次是庭中望月,看到的世界不再是洞中之天,而是较为广阔的天地;第三个 层次是台上玩月,则有“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的悠然,有包裹八极、 囊括乾坤的境界,它站在世界的高台之上。这不是自高自大,而是心灵的悠 游回环。中国画中通透的小亭,八面无一物的小亭,就是这样的心灵高台, 无边的世界就在高台玩月的灵境中荡漾。那小舟也是如此,它在小河中荡漾 ,在开阔的湖面荡漾,在茫茫的大海中荡漾,在无形的宇宙中荡漾,说它是 “宇宙船”又有何不可? 中国画家不是看一只鸟就画这只鸟、有一朵花就画 这朵花的人,中国画的主流不是将画作为写实的工具,而是当作表达内在生 命体验的工具。画的是这个亭子,但所要表达的生命体验却不在这亭子中, 所谓不离亭子,不在亭子。高明的画家其实都想到那高台上去玩月。

高三语文难点04揣摩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含解析403

高三语文难点04揣摩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含解析403

难点 04 揣摩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类题目的解答要注重“两个三”,即“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的三个角度,解答结构、思路类问题的三种方法”。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三个角度:分析论述类文章的结构和思路,须要从“意”(为什么写)、 “象”(写了什么)、“法”(怎么写)三个角度进行。

“意”,即立意。

要把握论述类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思 想、观点等。

“象”,即内容。

要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中心论点及使用的论据等。

“法”,即写作手法。

要 把握论述类文章的一般结构(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对比式结构、递进式结构、破立式结构)、使用的 论证手法(喻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事理论证等)等。

解答结构、思路类问题的三种方法:1.从文本讨论的问题入手。

论述类文章一般按照“引论—本论— 结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文,考生可以据此把握文本的结构、思路。

2.从标志 性词语入手。

论述类文章在论述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 仅如此……”等表层次的词语,考生可以从这些词语入手分析。

3.从作者的观点、态度入手。

考生可以通 过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来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华贵绮丽话蜀锦四川古称“蜀”,《释文》和《玉篇》里说“蜀”是“桑中虫”,亦即蚕虫, 1.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因而古蜀国也有蚕丛国之称。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成都为中心的古蜀国就以 蜀的地理位置、“蜀”字的“布帛金银”之丰饶而闻名于天下。

史载,西汉初年,成都地区的丝织工匠就 具体含义和蜀锦产生的年在织帛(一种丝织物)技艺的基础上发明了织锦的技艺。

“锦”,就是用多彩丝 代等,介绍了蜀锦的历史传织成的多彩提花织物,因盛产于蜀而被称为“蜀锦”。

承。

蜀锦在中国丝绸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各朝代政权稳定和经济发展均产生过重要影响。

高考语文小阅读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高考语文小阅读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高考语文小阅读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结构,是指文章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理清行文的思路。

简单地说,就是作者围绕着主题,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的内在逻辑层次。

“分析文章结构”与“把握文章思路”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结构为表,思路为里,二者互相映照。

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重点考查的是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的层次。

从高考设题的实际来看,本考点在设置考题时,常常将“分析结构”与“把握思路”结合起来。

题干一般表述为“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析第×段(句)在结构上的作用”等。

近年来,全国新课标卷尚未出现单独设题考查这一考点的情况。

自主命题的省份偶有涉及。

阅读下面的文字。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

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

《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之论述思路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之论述思路

论述类文本之论述思路【学习目标】1、了解论述类文本阅读理清思路的题型。

2、把握理清文段、全文思路的基本方法【重点难点】理清段落之间相互联系和文段内部结构层次,并能简明扼要的表述。

【自主预学】一、考点解读:1.考纲要求: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2.考点解析:文章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的,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

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结构层次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让问深学】(1)(2017・江苏)《从脸谱说起》18.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6分)(2)(2016•江苏)《成人不自在》17.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6分)【同伴互学】(一)论读书林语堂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向来被称为雅事乐事。

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

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诸如此类,皆非读书本旨,在我是看不起的。

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

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

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

1.简要概括文章第①段的论证思路。

(二)两种真诚王正创作应当首先听命于谁?是应首先听命于领导,还是听命于读者和自己的心灵?原中国文联主席曹禺先生曾有过深深的失落。

他在后半生本应写出超越原有水平的作品,登上新的高峰,然而竟没有。

平心而论,当时领导曹禺先生的领导,是真诚地叫他写好的。

比如写《王昭君》,领导确是叫他写好这位民族团结的伟大女性的。

这个要求一点不错。

曹禺先生也真诚地接受并玩命地付诸实践。

但这两种真诚结的果子却有些苦涩:在《王昭君》民族团结的伟大形象中,少了点具体的人生悲剧,一般扭曲了个别,就很难像《雷雨》《日出》那样让人们感动。

作为领导,不论他懂不懂创作规律,大概都会这样要求的,这其实是社会层面的现实意识。

而如何去创作,就是作家自己的事了。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教案1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教案1

抽丝剥茧,透视“论述”——论述类文本阅读“结构”与“逻辑”的分析【教学目标】㈠知识和能力目标:1.明确高考考纲要求、命题特点,把握论述文的结构特点,探究总结论述类文本解题技巧。

2.分析论述文的逻辑推理。

提高阅读现代论述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能快速阅读文本,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中获得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1、把握论述文的结构特点。

2、分析论述文的逻辑推理,有效地提高论述文的阅读质量。

【教学难点】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把握规律,学会现代文理解、筛选、推断的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正答率。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评讲结合【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分20秒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同来专题学习论述类文本的阅读。

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必考点,是高考题中的第一大题,一般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在第一卷中出现。

共计3个选择题,分值为9分,可这9分并不容易得到,往往被很多同学戏谑为“夺命9分”。

那什么是论述文呢?一、论述文透视:(幻灯片2展示)1、选材范围:(1)社会科学类(主要考察)常常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政治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美学、文艺学、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2)自然科学类主要指研究自然科学的文章,如天文学、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文章。

2、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

3、特点: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

4、内容: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

5、类别:论文、杂文、评论等。

虽然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已经接触过,但很多同学还是对这类文章望而生畏,觉得它太过于博大精深,难以驾驭。

其实问题还是在于同学们涉猎这类文章很少,且没有掌握这类文章的解读方法。

这节课我们就着重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论述文的阅读方法(幻灯片3展示):1、把握论述文的结构特点。

2、分析论述文的逻辑推理。

3、能快速阅读文本,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中获得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尾或段首、段尾的句子。 • 3、特别捕捉那些能标志层次、思路的关键词,它们对分析
思路大有帮助。 • ①关联词,如表并列的“和”“以及”“另一方面”“同
时”;表递进的“不仅如此,而且……”“甚至”“更进一 步讲”;表转折的“然而”“不过”“其实”“与其相反 ”;表因果的“因此”“所以”“总而言之”。 • ②顺序词,顺序词能表示材料的主次轻重或问题的几个方 面,如“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
首先提出就本来面目看人是嘲笑的
01
前提;
接着阐述妇女和儿童能看清人的本来
02
面目的原因;
最后阐述妇女和儿童的嘲笑具有令人
03
惧怕的力量。
课堂总结
看清题目12 二.理清 Nhomakorabea构三抓:抓标题、抓关键句、抓关键词
3
规范答题
拓展延伸
2010江苏卷《谈 静 》 朱光潜
文章题为“谈静”, 但最后一段才写到 “静”,请简要说 明全文的思路。(6 分)
• 2、2011年江苏高考 鲁迅的《捧与挖》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
3、 2012江苏卷《笑的价值》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
4、2014江苏卷《乾坤草亭》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教学目标
01
02
了解论述类文本的基 本结构类型;
掌握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的方法。
论述文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
引论(提出问 题或论点)
本论(分析问 题)
结论(解决问 题)
全文做题思路
大体概括每段段意
二.根据各段意义把文章切割成若干个部分
(这里必然有把意义相近的段落合并的过程
三.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文言文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之论述文

文言文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之论述文

文言文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之论述文作者:刘淑玲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24年第04期解题技巧论述类文言文包括文论、史论、政论、小品文等,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理、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具有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练、论证合理、逻辑严密等特点。

作者针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举例子等方法,来确定某种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一、关注文体标志,明确阅读指向识别文章体裁,判断其是不是论述类文言文,可以从标题入手,题目上有“说”“论”“原”“辩”“难”等字作为标志的,是论述类文言文。

“论”一般是从正面立论,阅读时要重点把握中心论点,梳理论据,如苏洵的《六国论》就是从正面论述六国灭亡“弊在赂秦”;又如2022年浙江卷文言文阅读《刑赏忠厚之至论》阐述了古代君主治理国家应以天下为先、顺应民意的观点,从而论述了“舍弃刑法,忠厚教化”的治国主张。

“说”相对而言,形式灵活,但目的仍是为了说明一定的道理、阐明自己的观点,阅读时重在理清行文思路,如韩愈的《师说》重在说明从师的重要性。

而“原”的意思是推究本源,一般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等从根本上进行考查分析,理论性较强,如欧阳修的《原弊》推究“弊政”的根源在于统治者只知道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

“辩”是辨是非、证真伪,具有驳论性,阅读时要明确批驳的对象或观点,分析辩驳的方法,如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批驳的是“成王以桐叶封弟,周公促成其事”。

“难”是对前人成说的反驳,文体上属于驳论文,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韩非子·难一》和《孔丛子·答问》,聚焦“赏罚”问题,展现了法家和儒家主张的差异以及两家立论驳论的交锋。

我们在阅读论述类文言文时,要注意根据文体特征,准确把握阅读指向。

二、抓住中心论点,理解现实针对性阅读论述类文言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首先要准确抓住文章的中心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浦高中2014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论述类)专题复习教学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学目标】1.了解考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及阅读文本的选择。

2.理解论述类文本的体裁特点及命题角度。

3.把握文章基本思路,切分语段层次,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复习重点】读懂文章,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的方法,掌握该题型的答题技巧。

【点击考纲】能阅读一般论述类作品。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考点阐释】文章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具体体现。

结构,是指文章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思路,就是按照一点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理清行文思路。

此考点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结构层次的能力。

【真题回放】2010年江苏高考朱光潜的《谈静》16.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

(6分) 2011年江苏高考鲁迅的《捧与挖》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4分)2012年江苏高考伍尔芙的《笑的价值》1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

(6 分)【例题分析】国学的焦灼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已经断断续续做了一百六十多年。

到了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迫切地期待着民族的复兴。

而一个渴望复兴的古老的民族面对现实和外来文化的焦灼心态,也日趋明显。

从1840年至今,我们每个人所能创造出的文化资源,必然受到西方外来文化以及1840年以后本土新思潮二者的影响。

按一些激进国学家的安排,纯然依照孔孟之道来认识社会、解决问题,已经不可能。

而一旦接受了外来与新生,又害怕失去本民族的特色,成为了没有文化主体性的精神殖民地。

一个有着过于灿烂光辉历史的民族,在面对现实的困窘时的确没有日本、韩国那样容易放得下。

现在特定语境当中的“国学”观念与理论,所折射出的就是这样一种焦灼。

在当下的“国学热”中,有种论调颇有代表性:“把整个的思想按西方的观点来大卸八块,中华文化不但没有复兴,反而越发地死得快……整个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西洋的影响,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

”说白了,就是将“从西方传入”当成了本质上的“西方”,与中华文化不可调和的“西方”,而忽视了一些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也忽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

世界上最大的、最有活力的水域不是娃哈哈公司的纯净水储存池,而是有污泥、有毒菌、有浊浪,时时刻刻被海洋生物代谢物污染着的大海。

在相当数目的国学家眼里,西方传来的文化与思想就只能起到破坏和摧毁中华文明的作用。

这其间折射出的对自我民族的不自信,也是颇值得玩味的。

而事实证明,1840年以来,本土新创造的文化都已经不再是,也不可能是“纯粹”的中华传统,但其中却不乏优秀杰出的成果,以至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无论是在文学成就还是思想成就上,都创造了令今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很多2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比如鲁迅、胡适、李大钊等,自然是鼓吹自由、民主、科学等“西方观念”的代表,也是“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的知识分子。

但是,《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和《爱弥儿》相比,《尝试集》与《神曲》相比,《庶民的胜利》与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相比,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真的能一致?但就像黑格尔说的“你走吧,你走不出你的皮肤!”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那些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

自此以后的中国人恐怕也只能随之前进,因为中华文明独立、自然演进的历史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被打破了。

往者不可谏,学习西方也没什么丢脸的。

日本从1865年就一心一意地跟着西方闹革命,到头来,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张嘴都能从一堆黄皮肤黑头发的人里冒出来。

以日本为鉴,以中国现代思想史为鉴,担心成为西方的精神殖民地这样虚弱的焦灼心态,不仅是一部分“国学家”对自我民族不自信的体现,也是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结构,把握思路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演练】请不要糟蹋我们的文化冯骥才①我们必须正视:一种文化上自我糟蹋的潮流正在“所向披靡”。

②我们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尤其那些最驰名、最响亮、最惹眼、最具影响的——从名城、名镇、名街、名人、名著,到名人死后的墓室和名著星出名的主人公,乃至列入国家名录的各种文化遗产,都在被浓妆艳抹,重新包装,甚至拆卸重组,再描龙画凤,披金戴银,挤眉弄眼,招摇于市。

③那些在“城改”中残剩无多的历史街区,忽然被聪明地发现,它们竟是一种天赐的旅游资源。

已经拆掉的无法复原,没拆的虽然不再拆了,但也难逃厄运,全被开发成商业风情街。

更糟糕的是被称作“最后的精神家园”的古村古镇,被借名“腾笼换鸟”,迁走原住民后,一个个被改造成各类商铺、旅店、农家乐、茶社和咖啡屋混成一团的“游客的天堂”;在这天堂里连一间见证历史的“博物馆”也没有,导游讲的故事传说不少是为吸引游人而编造的伪民间故事、。

至于种种文化遗产,更是这种热热闹闹重新“打造”的对象。

其中的历史的内涵、文化的意蕴、本土气质和个中独特的精神都到哪去了?没人管也没人问。

④有人说旅游原本就是走马观花的快餐文化,用不着太认真。

那么,就再看看我们影视中的历史文化吧。

⑤我们的历史名人只要跑到银幕和荧屏上,不论明君重臣,还是才子佳人,大都多了一身好功夫,动不动大打出手,甚至背剑上房。

他们好像都活在时光隧道里。

虽然身着古装,发型和配饰却像时尚名模;没有确切的朝代与地域,一切衣食住行的道具、物品和札俗全是胡编乱造;历史在这里只是借用一下的名义,一个空袋子,任什么乱七八糟、炫人耳目的东西都往里边塞。

⑥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再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这便是当今国人眼中的历史文化。

⑦经过这样的粗鄙化的打造,在人们眼里,古村古镇无非是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名人故居不过是名人在世时住过的几间屋子,庙宇都是烧香叩头却不知灵验不灵验的地方,历史上的人物全有几招花拳绣腿,全离不开男欢女爱,全不正经;没有庄重感、神圣感、厚重感、甚至美感。

我们不是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挂在嘴边吗?如今国人从哪里能够感知这种博大精深?只能去一座城市才有一个的博物馆吗?⑧文化不精不深,怎能“做大做强”?真正强大的文化一定又精又深。

只有在精深的文化中,才会有大作品和大家的出现,社会文明才能整体地提高。

⑨问题是当下这种鄙俗化的潮流,这种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虚名,一边有害于公众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观,一边伤及中华文化的纯正及其传承。

我相信,在这样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很难对自己文化心怀挚爱与度敬。

如果我们不再深爱和敬重自己的文化,再伟大的文化不也要名存实亡?到底什么动机与力量使这种潮流正在变本加厉?我想应当一句话戳穿,即以文化谋利。

⑩任何事物进入市场,就不免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不免依照消费需求和商业利益调整自己:但调整是科学调整,不能扭曲甚至破坏自己去换取经济利益,就像自然资源的开发不能破坏生态。

文化更具特殊性。

因为文化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精神功能,它直接影响着社会文明与全民素质。

不能为了畅销、热销、票房、上座率和收视率成倍增长,为了市场人气攀升,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和“疯狂的GDP”,而放弃文化固有的精神的准则。

即文明的、知识的、道德的、真善美的准则。

这准则也是文化的尊严,这尊严一旦被践踏被玷污,文化也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因为被糟蹋的文化反过来一定还会糟蹋人的精神。

⑾由此说,问题真正的要害——不是拿文化赚钱,而是糟蹋文化来赚钱。

还有比这样赚钱更无知、更野蛮吗?⑿我们是否听到我们的文化正在呼叫:不要糟蹋自己的文化了!(先完成第16题)15、简要概括文中糟蹋历史文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6分)16、概括“请不要糟蹋我们的文化”一文的思路。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依据文本,概括作者关于历史文化建设方面的正确主张。

(6分)【考点训练】《高三复习课外自主练习》P110 九《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