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教案、教学设计
4.针对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分子式的书写、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等,教师应给予耐心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自信心。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力的理解。
2.实践作业:
-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分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状态,如温度、压强等,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搜集有关分子的趣味知识或科技前沿动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拓展作业:
-针对本节课学习的分子知识,设计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子的基本概念,理解分子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2.掌握分子式的书写方法,能够准确地表示常见分子的化学式。
3.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了解分子的运动状态,掌握分子运动与温度、压强等条件的关系。
-鼓励学生关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社会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2.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分子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建立学生对分子概念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分子的定义、组成、分类及性质。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如范德华力、氢键等。
-分子的运动状态与温度、压强等条件的关系。
-分子式的书写规则和常见分子的化学式。
2.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

初中化学分子的教案

初中化学分子的教案

初中化学分子的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分子的定义和基本特性。

2. 让学生掌握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表现。

3. 培养学生运用分子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分子的定义和基本特性。

2.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表现。

教学难点:1. 分子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表现。

教学准备:1. 分子模型或图片。

2. 化学实验器材和试剂。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分子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子的结构。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分子的基本特征吗?二、分子的定义和基本特性(10分钟)1. 讲解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 介绍分子的基本特性: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三、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表现(10分钟)1. 讲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2. 举例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如水的电解,葡萄糖的分解等。

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

四、分子理论的应用(10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用分子理论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吗?2. 学生举例,如蒸发、溶解等。

3. 引导学生运用分子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总结和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分子的定义和基本特性,以及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表现。

2.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运用分子理论,分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写在日记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分子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分子的结构。

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掌握分子的基本特性和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通过举例和作业,培养学生运用分子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分子详细教案初中化学

分子详细教案初中化学

分子详细教案初中化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分子的定义,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2. 使学生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掌握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分子概念的建立。

2.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2. 分子运动的微观解释。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两个透明塑料瓶、水、酒精、彩笔。

2. 课件:分子动画、分子运动实验、分子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透明塑料瓶,提问:如果在一个瓶子里装水,另一个瓶子里装酒精,会发生什么现象?2. 让学生猜测分子在其中的作用,引发学生对分子的好奇心。

二、分子的基本特征(15分钟)1. 展示分子动画,让学生观察分子的运动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分子有什么基本特征?3. 总结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具有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相互之间有间隔等特点。

三、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15分钟)1. 演示分子运动实验,让学生观察分子在水中的运动情况。

2. 提问: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起什么作用?3. 讲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

四、分子与原子的区别(10分钟)1. 展示分子模型,让学生观察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2. 讲解: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的,而原子是构成分子的最小单位。

3. 举例说明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而氢气和氧气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五、巩固练习(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分子概念。

2. 学生互相讨论,解答疑问。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子的基本特征和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2. 强调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分子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理解分子的基本特征和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仍有一定疑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教案(精选5篇)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教案(精选5篇)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教案(精选5篇)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分子原子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教案【篇1】一、教学章节第一节分子二、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1)分子的概念(2)分子概念的运用(3)混合物和纯净物2、能力目标通过对物质及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化学教案-第三章第一节分子。

3、德育目标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1)关于分子定义的建立以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

(2)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

2、难点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3、疑点(1)如何解释“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2)混合物与混合物有何区别?4、解决办法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发挥想象力,使学生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同时结合学生回忆物质在空气和纯氧气中燃烧的不同,讨论、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教育学生用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认识问题,为以后学习打下牢固地认识基础,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安排水、酒精量筒(200Ml)2个;碘球;试管夹;酒精灯;火柴六、教学步骤(一)分子[新课引入]我们进入花园或饭店附近,就会闻到花或饭菜的气味;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糖块放在水中,会逐渐消失,而水有了甜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再来看两个演示实验]1、实验[3—1]碘的受热和冷却现象:固体碘受热变成蒸气,碘蒸汽遇冷又变成固体碘。

2、100mL酒精和100m L水混合在一起。

现象:混合后,酒精和水的总体积小于200mL ,化学教案《化学教案-第三章第一节分子》。

[结论]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分子在不停运动和分子间有间隔距离。

实用的初三化学教案分子4篇

实用的初三化学教案分子4篇

实用的初三化学教案分子4篇初三化学教案分子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分成"分子"和"混合物和纯净物"两部分。

前一部分着重于描述物质由分子等粒子所构成,讨论分子的基本性质。

教材一开始从人们所熟悉的一些日常现象入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会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

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现象的思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建立起物质是由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构成的结论(分子是构过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通过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缩小,及晶体碘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象,使学生在建立起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的结论基础上进一步得出分子是运动的及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推论(即分子的性质)。

之后,教材以水变成水蒸气,蔗糖溶于水及硫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几个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运用初步介绍的分子知识对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

从而给分子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教材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确信分子存在的客观性,展示了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同时用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去想象分子的大小和运动状态。

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上都建立起对分子的认识。

教材的第二部分首先以空气的组成及硫粉和铁粉混合实验为基础从宏观上对混合物和纯净物两个概念做了区分。

然后从微观上-用初步掌握的有关分子知识进一步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使学生能初步建立纯与不纯的相对概念。

教学建议本节重点研究的是有关分子知识。

分子详细教案初中化学

分子详细教案初中化学

分子详细教案初中化学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子的定义和组成,掌握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分子的运动状态,进一步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1. 了解分子的定义和组成。

2. 掌握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分子的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2. 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解释分子的运动状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材、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或情景,引发学生对分子的好奇心和兴趣,例如问学生:你知道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吗?物质的微观结构是什么样的?二、概念讲解1. 教师简要讲解分子的定义和组成,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是一种具有独立结构和稳定性的微粒。

2. 教师介绍分子的结构和特点,包括分子的大小、形状、运动状态等。

三、实验操作1. 教师通过实验展示分子的运动状态,例如在显微镜下观察水和空气中分子的运动情况。

2.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解释分子的运动状态,探讨分子的热运动与物质的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四、拓展应用学生通过讨论和实验,进一步探讨分子在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加深对分子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关于分子的知识和概念,强化学生对分子结构和特点的认识。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或实验报告,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分子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实验操作,可以更好地理解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子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初中分子的教案

初中分子的教案

初中分子的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分子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让学生掌握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表现。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分子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表现。

教学难点:1. 分子概念的理解。

2.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表现的掌握。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酒精、醋酸、氢氧化钠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蒸发、沸腾等,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微观粒子的变化。

2. 提问:你们知道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吗?二、讲解分子的定义和基本性质(10分钟)1. 讲解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 讲解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很小,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演示酒精的蒸发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分子在蒸发过程中的作用。

2. 演示醋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四、讲解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表现(10分钟)1. 讲解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分子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化学反应实质是分子间的重新组合。

2. 讲解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质量守恒定律。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水的沸腾、气体的扩散等。

2. 让学生根据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表现,分析一些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分子的定义、基本性质和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表现。

2. 强调分子概念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分子知识在化学学习中的基础地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了分子的定义、基本性质和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实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初三化学分子教案5篇

初三化学分子教案5篇

初三化学分子教案5篇最新初三化学分子教案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分子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三化学分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过程方法】用边教边实验的方法。

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考,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继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相互交流、分析与讨论,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师:同学们路过花圃、饭店门口会闻到什么气味?一杯水长久静置会不会减少?若加热这杯水呢?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学生凭自己的想象、猜测来描述、解释上述现象。

)师:先进的科学仪器已经拍摄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照片,如苯分子和半导体材料硅的原子,见教材的图36、图37。

证明物质确实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构成。

那么这些粒子究竟小到何种程度呢?我们来看: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有多少?怎样才能把它们数完?需十亿人口、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地数3万多年才能数清。

生: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很小。

师:这是分子的第一个基本性质,下面请同学配合完成下列两个实验。

(1)向静置的盛水烧杯中加入品红,观察现象。

(2)浓氨水在空气中扩散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

生: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师: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这就是水受热后减少更快、夏天湿衣服比冬天易干的道理。

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呢?(教师布置学生动手实验:请两学生分别量取50mL水、50mL酒精倒进100mL 量筒里,观察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1. 了解分子的概念和构成。

2. 掌握分子的命名和表示方法。

3. 了解分子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分子的命名和表示方法,教学难点为分子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为了顺利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和材料: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分子》。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实验器材和试剂:如试管、酒精灯、铜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学生所熟悉的物质,引出分子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物质的构成。

2. 讲解(15分钟)教师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讲解分子的概念、构成和命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3. 实验(20分钟)教师进行简单的实验展示,让学生亲眼观察分子的构成和变化过程,加深学生对分子和化学反应关系的理解。

4. 深化(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深入讨论分子的命名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命名规则和表示方式。

5. 拓展(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分子与化学反应之间的联系。

6.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方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环节的表现和参与情况。

2. 学生课后完成的小练和作业,包括分子命名和表示的练题。

六、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对分子的理解,可以进行以下延伸活动:1. 实验:让学生设计并进行与分子相关的实验,如物质的分子结构测定实验等。

2. 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分子相关的化学现象,如分解反应的分子级解释等。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分子的概念和构成,提高他们在化学学习中的兴趣和能力。

初三化学教案分子4篇

初三化学教案分子4篇

初三化学教案分子4篇初三化学教案分子篇1一、教学设计思路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的粒子,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的认识。

我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科书上的例子,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

如演示实验、改进实验、补充实验、设计三维动画等。

我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激趣──质疑──驱动──反馈四步程序教学法。

教学程序:创设问题情景,激趣──提出问题,质疑──引导探究,驱动──引导分析。

形成想象──巩固深化,反馈交流。

学习程序:明确问题,产生疑问──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分析现象,透析本质──借助三维动画,形成想象表象──根据想象,形成概念──理解概念,迁移运用,表达交流。

二、教案课题《分子和原子》授课人饶志权学校湖北省仙桃市实验初中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能力目标:通过对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解释,学会科学联系的方法;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学会辨证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微观想象的形成。

教学难点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问题导思、实验探究、动画揭示微观的直观教学相结合。

仪器药品酒精、浓氨水、酚酞试液、胶头滴管、洒过香水的绢花、大小烧杯、试管、锥形瓶,分子间隔演示仪等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部分】一、分子的真实存在。

【激趣】请同学们分组实验,滴一滴医用酒精在纸上、手上或衣服上,并注意观察现象。

动手实验,在衣服、纸上、手上等处滴一滴医用酒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过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回答:酒精挥发了。

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启迪思维。

初中化学分子教案

初中化学分子教案

初中化学分子教案教案标题:初中化学分子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分子的概念和组成。

2. 掌握分子的命名规则。

3. 能够通过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分子。

4. 理解分子间的化学键和化学键的类型。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分子的概念,与学生讨论他们对分子的理解。

2. 展示一些常见的分子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解释分子的定义,即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粒子。

2. 介绍分子的组成,包括原子和化学键。

3. 解释分子式和结构式的概念,并进行示例演示。

三、分子的命名规则(20分钟)1. 介绍分子的命名规则,包括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2.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根据元素的名称和价态命名离子化合物。

3.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根据共价键的类型和数量命名共价化合物。

四、分子式和结构式的表示(15分钟)1. 解释分子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包括用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原子的数量。

2. 解释结构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包括用线段表示化学键和原子的相对位置。

3.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根据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分子。

五、化学键的类型(15分钟)1. 介绍化学键的概念和作用。

2. 解释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和形成原理。

3.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判断分子中的化学键类型。

六、小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重点知识点。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相关的化学知识。

教案评估:1. 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解答几个与分子有关的问题。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命名一些给定的分子和根据分子式绘制结构式。

教案扩展:1.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分子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索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科普读物或文章,拓宽对分子领域的理解。

以上是一个初中化学分子教案的基本框架,你可以根据具体教学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分子 ——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

分子 ——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

分子——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子的定义、性质和特点。

2.掌握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3.学会运用分子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子的定义、性质和特点。

2.难点: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三、教学准备1.分子模型2.实验器材:烧杯、滴管、蒸馏水、酒精3.PPT课件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化学概念——分子。

大家听说过分子吗?那你们知道分子是什么吗?我们就一起来揭开分子的神秘面纱。

2.学习分子的定义我们来学习分子的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这里要注意,分子是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而不是物理性质。

比如,水分子H₂O,它保持了水的化学性质。

3.学习分子的性质(1)分子很小,肉眼无法看到。

我们可以用分子模型来表示分子的大小。

(2)分子之间有间隔。

这就是为什么物体可以被压缩和拉伸的原因。

(3)分子在不断运动。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闻到花香、臭味等的原因。

4.学习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现在,我们来学习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

比如,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它们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

5.实验探究为了更好地理解分子的性质,我们来进行一个实验。

实验材料有烧杯、滴管、蒸馏水和酒精。

我们将蒸馏水和酒精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然后用滴管将酒精滴入蒸馏水中,观察现象。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是的,酒精滴入蒸馏水中后,两者混合在一起,形成了均匀的溶液。

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且分子之间有间隔。

6.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分子的定义、性质和特点。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具有很小的体积、有间隔和不断运动的性质。

我们还通过实验验证了分子的这些性质。

7.课后作业(3)查阅资料,了解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并举例说明。

五、教学反思1.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

2.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

初中分子化学教案

初中分子化学教案

初中分子化学教案
主题: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子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1. 分子的概念
2. 分子的结构
3.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4. 分子的性质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一些分子的例子,引起学生对分子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分子的概念、结构和相互作用,让学生了解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
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成分子的。

3. 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验或模型搭建理解分子的结构和相互作用。

4. 讨论:和学生一起讨论分子的性质,如溶解性、电导率等,并让学生举例说明这些性质
是如何与分子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相关的。

5.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扩展活动:
1. 搜集一些关于分子的新闻或科研文章,让学生了解分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研究领域。

2. 观察一些物质在不同环境下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让学生思考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

评价方式:
1. 实验操作的记录和结果
2. 练习的得分情况
3. 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和表现
教学资源:
1. 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
2. 实验教材和模型
3. 教学课件和图片
这份初中分子化学教案范本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能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分子的定义、性质、组成和作用力。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知识。
3.教学步骤:
a.讲解:介绍分子的概念、性质和组成,强调分子在物质世界中的重要性。
b.演示:通过多媒体展示分子模型,让学生直观了解分子的结构。
c.解释:讲解分子间的作用力,如范德华力、氢键等,并举例说明。
1.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分子性质和作用力,分析家中常见物质的分子组成,并尝试用分子模型来表示。例如,可以选择食盐、糖等日常用品,通过查阅资料或思考,了解它们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
-此作业旨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加深对分子概念的理解。
2.完成课本后的习题,特别是与分子运动和扩散现象相关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并尽量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解答。
d.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分子运动与扩散现象的关系。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分子知识。
3.教学步骤:
a.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b.讨论:提出问题,如“分子运动与扩散现象有何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c.分享:各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d.总结: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强调分子运动与扩散现象的密切关系。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分子相关知识的应用。
2.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实验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教学步骤:
a.提问:给出一些与分子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答。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初中化学分子优秀教案教案

初中化学分子优秀教案教案

初中化学分子优秀教案教案
教案标题:认识化学分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掌握化学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3.能够运用化学分子的知识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教学重点:
1.化学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2.化学分子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1.运用化学分子的知识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理解和应用化学分子的概念。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和实验器材;
2.学生准备化学笔记本和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物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引出化学分子的概念。

二、讲解:介绍化学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包括分子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三、实验:实验部分可以通过分子模型实验或化学反应实验展示化学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四、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化学分子的性质和特征。

五、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化学分子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影响。

六、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总结化学分子的知识,写出一篇关于化学分子的小结。

教学反思:
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通过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明确化学分子的概念和应用。

初中化学 分子教案

初中化学 分子教案

初中化学分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分子的定义和特性。

2. 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如大小、运动、相互作用等。

3. 能够运用分子理论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分子的定义和特性。

2. 分子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1. 分子的大小和运动。

2.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准备:1. 分子模型或图片。

2. 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分子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分子是什么?2. 学生分享对分子的认识,教师总结并板书分子的定义。

二、分子的特性(10分钟)1. 分子的大小:展示分子模型,让学生观察分子的尺寸,引导学生理解分子非常微小。

2. 分子的运动:解释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3.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介绍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引导学生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三、分子的基本性质(10分钟)1. 分子的构成:介绍分子由原子组成,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种类的分子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

2. 分子的性质:解释分子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酸碱性等,引导学生理解分子性质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四、生活中的分子现象(10分钟)1. 案例一:酒精的挥发。

解释酒精分子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分子运动的原理。

2. 案例二:酸碱中和反应。

解释酸碱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分子的定义、特性和基本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分子理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子模型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对分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分析,理解分子的特性和基本性质。

同时,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能够将分子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分子的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分子的知识。

初中化学分子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分子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分子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化学分子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化学分子,能够描述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重点: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分子的特点和性质。

教学准备:幻灯片、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出化学分子这一新的知识点。

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分子的组成和特点。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什么是分子,分子由什么组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等基本概念。

2. 通过幻灯片展示不同的分子结构,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分子的多样性和特点。

三、实验(20分钟)
在实验室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分子的一些基本性质。

四、讨论(10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不同分子的特点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五、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化学分子的理解情况。

六、作业(5分钟)
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什么是化学分子,能够描述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但在实验环节,可能会出现学生操作不熟练或者实验结果不准确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重点强调和指导。

初中化学教学教案分子

初中化学教学教案分子

初中化学教学教案分子课题:分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分子的概念和结构特点,掌握分子的种类和组成方式,区分分子与离子,并能通过实例应用分子概念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发展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子的概念、结构特点和种类。

2. 难点:分子与离子的区分,以及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离子的概念,并引出“分子”这一概念。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分子的概念和结构特点,讲解不同种类的分子以及分子之间的结合方式。

3. 实验探究(20分钟)(1)实验一:将水加热至沸腾,观察水的气态分子在容器内的扩散情况。

(2)实验二:将氯气和钠蒸气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观察氯气和钠蒸气混合反应的变化。

4. 知识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分子的种类和结构特点。

5.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通过练习题检验对分子概念的掌握情况。

6. 课堂作业布置作业:请学生总结一下课上讲解的分子的概念和特点,并找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子。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和相关实验视频。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分子的结构特点。

3. 讨论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分子概念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分子的概念和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注重了学生对分子结构的实际感知和应用能力培养。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分子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 生活情境的巧妙融入
本教学案例的一大亮点是巧妙地将生活情境融入分子教学中。通过选取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如湿衣服晾干、香味扩散等,使抽象的分子概念变得具体、生动。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问题导向法的深入应用
本案例注重问题导向法的应用,针对分子知识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分子知识,还培养了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重视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帮助他们建立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机制。在每节课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同时,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借鉴和改进。
此外,我还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评价方式上,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如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针对分子的相关知识,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例如,在学习分子运动时,可以提出:“为什么我们能闻到香味?”“为什么湿衣服会晾干?”等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分子运动的规律。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个性特点,合理分组,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针对分子实验、讨论等环节,鼓励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探究。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不仅能分享彼此的观点,还能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关于初三化学教案分子3篇

关于初三化学教案分子3篇

关于初三化学教案分子3篇课题分子和原子授课人学校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熟悉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洁的生活和试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1、学习通过观看自然、试验、识图等方法猎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推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试验的形式,对有怀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试验中留意观看和思索相结合;对试验观看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沟通3、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进展目标:1、保持和增加对化学现象的奇怪心和探究欲,进展学习化学的爱好。

培育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索、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熟悉观。

重点熟悉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

熟悉微粒的特征。

培育对自然现象、试验现象的猜想、观看,分析、沟通、总结等探究力量。

难点物质变了,其中的微粒怎么变?教学方法试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性学习相结合仪器药品仪器:锥形瓶、烧杯、注射器、集气瓶、量筒、烧杯、小型喷雾器、胶头滴管等。

药品:氨水、水、醋酸(酸醋)、酚酞、品红、方糖、酒精等。

其他教学用具:黄豆、芝麻、酚酞染过的小花、多媒体教学课件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说明设疑激思,发觉问题;启发诱导,确立主题人类在熟悉世界,利用物质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少怀疑,如:牛顿发觉苹果总是向下坠落,拉瓦锡发觉红磷燃烧后总有部分气体剩余.......。

正是科学家没有放过这每一个小小的怀疑,不断地思考和探求,以至于今日我们能更清晰、更透彻地熟悉世界。

小明和小丽和同学们一样,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不解之谜》,我们怎么去面对困惑呢?flash动画小明和小丽的《不解之谜》1、“1+1=2”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等式?一杯水+一块糖 = ?2、夏日缘何飘“雪”?炎炎夏日,突然风起云涌,雨点、冰粒从天而降……3、水“跑”哪儿去了?水蒸发、电解水后液态水无踪无影地“跑”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和原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世界的第一课,认识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进而了解分子和原子的性质。

引导学生系统认识微观世界。

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为进一步学习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

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

以及对日常现象的解释。

(2)过程与方法目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3.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1、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

2、对日常现象的解释
(2)难点:分子、原子的微观现象的形成。

二、教法、学法分析
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科学、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

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他们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

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

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情境激学,联想推理,实验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

三、教学过程
氨分子运动扩散实验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发诱导,探索新知
1.分子
[播放水分子的自述] “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 ,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1021
个水分子,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

如果用10亿人来
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
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咧。


想请你们猜一猜:我们这么小,我们会运动吗?当我们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水时,彼此之间是否会存在空隙呢?” [板书](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疑惑,边听、边
思考,从具体的
数字中感知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很小;从猜一猜
的问题中引发探求新知的欲望。

运用具体的数字和拟人化的手法,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提出分子会运动和分子之间有空隙的问题,从而顺利的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

【探究活动一】 构成物质的分子会不会运动
分组实验一: 分组实验二:
[动画模拟] 氨分子运动扩散接触到酚酞,使酚
酞溶液变红的过程 [板书](2)分子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思考问题2] 物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
有关? [演示] 品红在不同温度的水中的扩散实验。

[结论]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分组实验,讨论、分析实验条件,归纳、交流实验现象。

从微观角度认识分子运动的客观真实性。

疑惑,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

采用逐步引导,抽丝剥蚕的方法将学习推向深入,使“分子不断运动”的抽象、枯燥知识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

启发诱导,探索

知 【探究活动二】 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是否有空
隙 [演示] 等体积的水和泥沙混合。

[板书](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思考问题4]构成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是否
可以改变呢?
展示微观粒子在三态形态下的间隔
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1+1≠2,提出猜想
与假设。

从食盐溶解到中的真实情境里获得启发,理解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把所学知识迁移运用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氨水和酚酞溶液
[结论]气体物质粒子间的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的间隔比较小。

分组实验
通过实验得出:液态
物质,较难压缩,分
子间的间隔比较小;
气态物质,比较容易
被压缩,分子间的间
隔比较大。

引导学生通过
实验与观察、
思考与讨论自
主探究式的学
习,在掌握知
识的同时,提
高学生的思维
能力和探究能
力。

归纳小结,巩固提升[归纳小结] 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

[迁移运用]
1.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是否正确?
(1)流动的液体中分子是运动的,静
止的液体中分子是静止的。

(2)分子可以分成原子,所以分子一
定比原子大。

2.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下列有关问
题。

(1)在距加油站一定距离的范围内为
什么要严禁烟火?
(2)常见的混凝土水泥地板分成许多
快,主要是为了美观吗?
[课外延伸]
列表比较分子和原子的相似点和不同
点。

在教师引导下,从颜
色、味道、质量等方
面分析出:能体现和
测量出这些物理性质
的必然是许许多多分
子的聚集状态,肉眼
看不见的单个分子是
谈不上这些问题的。

将所学知识应
用到解析实际
问题中,加深
了对知识的理
解,提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课题2 分子和原子(1)
1.分子(原子)
(1)性质:①小∶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动:分子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受温度影响)
③间:分子之间有间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