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概述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八课笔记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八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8844d9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2.png)
七下历史第18课笔记
一、隋朝的统一
1.隋朝的建立: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3.隋朝统一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促进了南北经济
文化交流。
二、大运河的开凿
1.开凿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的时间:从605年开始,到610年完成。
3.大运河的路线: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
4.大运河的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成为
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三、隋朝的衰落
1.隋朝衰落的原因:隋炀帝的暴政和奢侈浪费。
2.隋朝衰落的表现: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3.隋朝的灭亡:618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四、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贞观之治”的含义:唐太宗在位期间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
和文化政策,被称为“贞观之治”。
3.“贞观之治”的内容:减轻百姓负担,发展生产;任用贤才,虚
心纳谏;戒奢从简,重视文化教育。
4.“贞观之治”的影响:使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达到鼎盛时期,
出现了“太平盛世”。
五、唐朝的中兴——“开元盛世”
1.唐玄宗的统治政策:任用贤才,提倡节俭;重视吏治,加强中央
集权;大力发展经济,修建水利工程。
2.“开元盛世”的形成:唐玄宗在位前期实行的一系列政策,使唐
朝进入了又一个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3.“开元盛世”的影响:使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达到了巅峰,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七年级历史下册记诵笔记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七年级历史下册记诵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8bc676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7.png)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统一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1)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2)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3)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三点、四段、五河:4.评价:⑴积极: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⑵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
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背景:①隋朝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
②原有选官制度存在严重弊端,影响中央集权,已不适应统治需要。
③中小地主经济实力增强,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适应庶族上升的需要)。
④隋朝统一之初需要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过程:①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特点:由注重门第到注重才能4.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加强了中央集权。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点评】科举制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官制度”,它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防止社会的固化;英国直到工业革命后才有类似的文官制度(1853年;当然这时已是资产阶级文官制度了)。
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ea28e4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3.png)
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一、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这杨坚可真是个厉害角色呢,就这么把北周的大权揽到自己手里啦。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这一统一可不得了,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就像把散落在各地的小拼图都拼成了一个大拼图一样。
3、大运河的开通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这大运河就像一条巨龙,把南北给连接起来了,当时修建可不容易,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啊。
4、隋朝的灭亡: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他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618年,隋朝灭亡。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像房玄龄、杜如晦就是他的得力助手,而魏征老是直言进谏,唐太宗还能接受,这胸怀真够宽广的。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在位期间,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这武则天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女性,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能当皇帝,肯定超级有手段。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419ddd3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c.png)
• 知识梳理
• 一、南北重归统一
• 1、隋朝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定都长安。 • 2、南北统一:589年,隋朝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 3、繁荣一时:隋文帝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国家安定,经济繁荣,人口增加。 • 二、大运河的开通 • 1、目的:隋炀帝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朝的灭亡:
• 由于隋炀帝的 暴政,公元 618年农民战 争使隋朝灭亡。
本课小结
繁
国家统一 589
盛 繁盛 一 时
经济繁荣 大运河的开凿
的 一时 隋 朝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课堂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隋朝建立于(A ) A.581年 B.582年 C.508年 D.907年 2.隋文帝是( C ) A.杨广 B.杨勇 C.杨坚 D.杨业 3.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C ) A.统一南北 B.创立科举制度 C.开通大运河 D.创立三
• 2、开始时间:605年 • 3、情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
杭,全长两千多公里。 • 4、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 活动与探究
• 思考与判断: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
• ①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 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不过,说是“好事”的, 还是看到了问题的主要方面。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 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 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 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 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 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
![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64530b0804d2b160a4ec058.png)
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历史对于七年级的你来说是一个新的科目,你理解那些知识点了吗?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繁盛一时,二世而亡)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3、隋朝的灭亡:618年,隋炀帝被部将在扬州杀死。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隋文帝在位时期,历史称为“开皇之治”1、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
2、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人口大幅增长。
3、粮食、布匹储备充足。
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意义、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四.问题探究1.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答: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几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2.怎样评价大运河的开凿?答:大运河的开凿既有它的积极作用,①沟通了南北交通。
②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
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消极作用:由于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十分严重,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隋朝大运河地图识别: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
4.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总结隋朝知识点归纳
![总结隋朝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7e0ed6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f.png)
总结隋朝知识点归纳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1. 隋朝的建立隋朝的建立者是隋文帝杨坚。
他在南北朝时期是北周的武将,之后取代北周建立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皇帝的身份统一全国的政权。
2. 统一战争隋朝统一战争分为北周、东魏和西魏三战。
杨坚发动了数次战争,最终在公元581年统一全国,建立了隋朝。
3. 政权建立建立隋朝后,杨坚采取一系列政治措施,如设立宫刑六部进行官制改革;取消地方豪强,收归国有土地;实行均田制,促进社会稳定等,为隋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二、隋朝的政治1. 政治制度隋朝政治以皇帝为中心,设立宫刑六部,实行中央集权的制度。
又设立三公九卿,具体分工,便于管理国家事务。
2. 官制改革隋朝在官制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设立宫刑六部,推行科举制,实行地方官制,设立州县,统一度量衡等。
3. 地方官制隋朝实行地方官制,设立州县,各地设立州府、郡县,实行地方行政管理。
三、隋朝的农业1. 均田制隋朝采取了均田制,这是一项重大的农业改革。
均田制允许农民自由买卖土地,实行平均分田,调整土地的分配。
2. 农业技术隋朝发展了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通过引进新的农业技术,改良旱田制,推广轮作制等手段,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3. 园艺隋朝还重视园艺的发展,对水、土、肥料进行细致的研究,推广了园艺技术。
四、隋朝的经济1. 国家财政隋朝建立了完善的财政制度,开发了大量的国有土地,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国家经济体系。
2. 对外贸易隋朝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周边国家进行了贸易往来,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3. 纳税制度隋朝对纳税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逐田本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五、隋朝的文化1. 教育制度隋朝推行科举制,设立了国子学和府学,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
科举制度大大促进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2. 文学艺术隋朝是文学艺术的繁荣时期,有诗人李白、王之涣、颜真卿等的出现,也出现了鲜卑舞、胡笳阕等歌舞艺术。
3. 建筑艺术隋朝的建筑科技,对日后中国的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隋朝历史知识点
![隋朝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72fefc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2.png)
隋朝历史知识点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历史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于581年废北周皇帝自立为帝,建立
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隋朝的统一使得社会秩序得以恢复,经济文化得以发展。
2.隋朝的政治制度:隋朝在政治制度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
例如,隋文帝废除了九品
中正制,实行了科举制度,这使得选拔官员的标准更加公正,也促进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
此外,隋朝还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3.隋朝的经济政策:隋朝在经济政策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改革。
例如,实行了均田制,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同时,隋朝还开凿了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4.隋朝的文化和艺术:隋朝的文化和艺术也十分繁荣。
例如,隋朝的建筑艺术独具特
色,如隋朝的宫殿、陵墓等建筑都体现了高超的建筑技艺。
此外,隋朝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也有很高的成就。
5.隋朝的灭亡:隋朝的灭亡与隋炀帝的暴政有关。
隋炀帝在位期间,大兴土木,滥用
民力,导致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
最终,在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在外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隋朝灭亡。
总的来说,隋朝虽然历史较短,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高一历史新教材考前知识必背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高一历史新教材考前知识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a4294f7cff00bed5b8f31d5d.png)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必背清单】一、隋朝的兴亡1.隋朝的统一(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2)统一: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2.隋文帝的统治:隋文帝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国力日强。
3.隋朝的建设(1)兴建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
(2)兴建洛阳城。
(3)开通大运河。
利:①政治:贯通南北,巩固了国家统一。
②经济: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
③文化:促进了中原与南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弊:①过度役使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
②促使阶级矛盾激化,加速了隋朝灭亡。
4.隋朝的灭亡(1)原因: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次大举征伐高丽。
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随后,唐军逐渐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二)贞观之治:1.原因(1)经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2)政治: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2.表现: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三)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
在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四)开元盛世:1.原因:唐玄宗统治前期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2)表现:唐玄宗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这一时期,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
(五)唐朝的民族关系民族政策表现突厥战争贞观初年唐朝大败东突厥,东突厥灭亡,尊奉太宗为“天可汗”。
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设置机构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回纥归附回纥南移,归附唐朝,后改名为回鹘,是维吾尔先民主体册封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吐蕃和亲7世纪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会盟9世纪中期唐与吐蕃会盟靺鞨册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1)原因:①军事失当: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设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相关笔记整理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相关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6d3cc1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2.png)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相关笔记整理
隋朝的统一。
隋文帝杨坚于581年在江都称帝,建立隋朝,之后他继续征服南北各地,最终在589年将南方的陈朝灭亡,统一全国。
隋朝的灭亡。
1.内忧外患:隋炀帝时期,废除了民间弓箭手制度,重视御林军,导
致民间武装废弃,士兵不堪战斗。
国内失去民心,经济崩溃。
外患方面,
则是因为隋朝对高句丽、突厥等的征讨战争频繁,军费大量支出,军队疲
惫不堪。
2.政治腐败:武德七年,隋炀帝命令收集天下女子,封为“宫人”,
一度达到30万人之多。
宫女主要负责陪伴皇帝、宴乐、舞蹈等。
这项行
为是为了消遣炀帝本人,但结果导致了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给隋朝带来
副作用。
3.民变频繁:公元613年,温王杨退之在江都称帝,发动了哀莫大于
心死的王宫骑兵起义。
隋朝内部出现裂痕,叛乱不断。
最后,在公元618
年(隋炀帝即位31年)李淵自长安称帝,自立为汉王,史称唐朝的建立。
隋朝也从此结束了自己的历史。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dcf72a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a.png)
隋中期 结论(表现)
4600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粮仓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耕 地面积大幅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604年七月,隋文 帝病危,杨广派人入 宫将父文帝杀死,又 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 死,缢杀之;遂即位, 为隋炀帝。
3.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 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一、隋的统一
一、隋朝的统一
1.从三国到隋的政权更迭
北朝
蜀
三
西
魏 国
晋
吴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581年
北周 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年
南朝
2.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_5_8_1_年——___杨_坚_建立隋朝,定 都__长_安__,他就是隋文帝。 2.统一:_5_8_9_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 3.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__长_期__分_裂___的 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 展大趋势。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随堂训练
1.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A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A D.②③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朝廷得到了什么?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优质课件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eadd6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1.png)
1.时间:605年。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
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
文化的交流,但开凿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
隋朝的灭亡。
.
.
3.隋文帝,在隋朝统一后,采取了哪些措 施巩固统一?
①经济:发展经济, 编订户籍,统一南 北币制和度量衡制 度; ②政治:加强中央 集权,提高行政效 率。
.
隋文帝杨坚
影响:
1.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 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 幅度增长。 2.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的王朝。
.
二、开通大运河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4.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
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D )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5.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A )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
6.隋朝末年,走水路由余杭到长安,依次要经过的
几人工河是( D )
①广通渠 ②永济渠 ③通济渠 ④白渠 ⑤江南
河 ⑥邗沟
• A.②③⑤⑥
B.④③②①
• C.⑥④①⑤
D.⑤⑥③①
.
7、下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隋朝大运河,完成 下列各题。
1、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从哪一 年开始开凿的?开凿的目的是什么? 2、大运河的起止点是哪里?中心 在哪里? 3、请对大运河做出客观的评价。
隋文帝
1.581年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统一全国。 2.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
(完整版)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完整版)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9d6e8f9533d4b14e84246828.png)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3.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
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1)一条: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2)二长:2000多千米 (3)三点:洛阳、涿郡、余杭 (4)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5)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
立结束了这一局面。
从三国到隋的政权更迭
北朝
蜀
三
西
魏 国
晋
吴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581年
北周 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 Nhomakorabea年南朝
1.隋朝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
是隋文帝。
2.隋朝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隋文帝(541—604年),名杨坚,汉族, 父亲辅助宇文泰建立北周,封隋国公。杨坚 袭父爵,历任北周朝廷要职。建立隋朝以后, 隋文帝实行一系列改革,并统一南北。开皇 年间,社会经济有较大的发展。他本人勤于 政务,崇尚节俭,是个有作为的皇帝
第1课 隋朝的统一 与灭亡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学习目标
1.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2.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 3.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 4.掌握隋朝灭亡的原因。
一、隋朝的统一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军阀割据,220年, 曹丕建立魏国,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 立蜀国,222年,孙权称王,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 标志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东汉末年以来,社会长时间处 于一种分裂的状态中,先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而隋的建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d2b87aacd15abe23482f4da9.png)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时训练知识梳理一、隋的统一1.建立: 581年,(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统一(1)时间: 589年。
(2)过程:隋文帝灭掉,统一全国。
(3)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统治(1)措施:①发展,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结果: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增长,隋朝成为辽阔、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修建:从605年起,征发百万人开凿了大运河。
3.概况: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连接了海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4.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创举: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意义:科举制的创立,加强了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推动了的发展。
四、隋朝的灭亡1.背景: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激化。
2.概况: 地区首先爆发农民起义,随即蔓延至全国,隋朝统治面临瓦解。
3.灭亡: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基础过关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C.杨广D.李渊2.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A.都出现了盛世B.都曾制订了有利统:一的制度和措施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3.“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
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
”他在1978年美国学科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框架_概述说明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框架_概述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3ca8d0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3.png)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框架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它的统一与灭亡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之一。
隋朝在统一中国之后,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隋朝的统治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便遭遇了内外诸多问题和挑战,最终走向了灭亡。
本文将从统一的过程、原因以及灭亡的原因等方面来分析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如下结构进行叙述: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详细探讨隋朝统一的过程和原因;其次,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介绍统一过程中发生的重要事件和实施的政策措施;接着,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深入剖析导致隋朝灭亡以及衰落影响力的原因;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对隋朝统一与灭亡进行总结,并反思其中蕴含的历史教训以及启示。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揭示隋朝统一与灭亡的知识框架,通过分析相关事件、政策措施和影响因素,以期帮助读者深入了解隋朝历史,并从中汲取宝贵经验和教训。
通过对于隋朝统一与灭亡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中曾出现过类似情况的王朝,并在当今时代发展中有所借鉴和应用。
这篇长文将重点讨论隋朝统一与灭亡的过程、原因以及相关事件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隋朝在中国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也能够从历史中获得智慧和启迪。
(完整回答如上)2.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的统一是一个历时较长且艰难的过程。
统一的原因主要包括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因素。
然而,这个统一也并不持久,隋朝最终在短暂的存在后迅速灭亡。
下面将详细讨论隋朝统一与灭亡的过程和原因。
2.1 统一的过程隋朝的统一过程可以追溯到隋文帝杨坚之前。
在北周末年间,唐国太之乱导致北周分裂,形成了东突厥、西突厥和各地豪强割据现象。
这为杨坚建立隋朝提供了机会。
公元580年,杨坚发动恢复北周旧疆的战争,并逐步征服了东突厥和草原上其他势力。
公元589年,隋文帝正式废除北周宗室名义上的皇权,并取代北周成为全国唯一合法政权。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75e819214a7302768e99394e.png)
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借陈 泊秦淮 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 杜牧 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 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 烟笼寒水月笼沙, 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隋 朝 统 一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 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 史发展大趋势
隋朝统一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
发展经济 统一南北币制 统一度量衡
结 果 经济方面 政治方面 :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
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编订户籍
加强中央 集权,体 改行政效 率
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统一的条件)
知 识 拓 展
客 1.北方民族大融合 观 2.江南经济发展 上 3.长期的分裂动荡,人民渴望统一 4.南方陈政权统治腐败 主 1.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 观 经济繁荣,军事强大,国力强盛; 上 2.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 运用得当
隋朝的灭亡
肆
阅读材料
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 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 建东都洛阳,开凿大 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为了加强对各地统治, 他还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行的船只浩浩荡荡, 沿途护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的物力和 财力。隋炀帝还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 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
《 通 典 州 郡 典 》
运 漕 商 旅 , 往 来 不 绝 。
—— ·
610年通航 全长2000多千米
1869年通航 全长190多千米
苏 伊 士 运 河 巴 拿 马 运 河
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a6c99c1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2.png)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是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是否认同两诗对“此河” 的评价?
胡 同增意对胡时大增间 运观河点的,开因河通为段 以大否运定河征为的发主民修夫,建认劳为民大伤运财民河,是引谣隋起朝了暴社政会的的表不现满,, 是 加隋快灭了605亡隋年的朝主的要灭通原亡济因。渠。 100余万 运河水,荡悠悠, 皮 过 或 的日。同灭休意亡660058对皮是年年大日因运休为河观隋永的点朝邗济开沟,的渠通因暴以为政肯大。11定0运00余余为河万万主起,到认贯隋一为通炀心大南皇只运北帝把河的下 琼造作扬花福用州看后,。,代同,时功隋大朝于 评 价61:0年贯通南江北南,河却劳民1伤0余财万,加速万隋里朝江灭山亡一(旦一丢分。为二)
王损之的仕途
王家世代是平民阶层,家中只有一个弟弟和老母 亲。弟弟前几年被朝廷抓去开凿大运河,王损之自己 空有诗书却苦于无人举荐,怀才不遇。一年,朝廷贴 出告示,告知民众,朝廷设置进士科,通过诗赋,时 务策等考试,登科及第者就可以进入朝廷做官。这对 于王损之来说,可是一个好消息。新政策出来,所有 人都可以凭借才学入仕,一时士人沸腾,学子争先苦
③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 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④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给社会带来革新气息和 创造精神。
⑤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2点以上】
建立背景:
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政权特点: 都制定了新的措施来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存在时间:都很短暂,二世而亡。 灭亡原因:都因为统治者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 大型工程:都修筑了大型工程:长城、大运河。 历史地位:
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灭亡教训为后来朝代的统治者借鉴。
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c36712d2844769eae109ed96.png)
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隋的统一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全国。
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经济上: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
隋朝的统一统治措施中书省:负责决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创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门下省:负责审核强盛的隋朝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作用: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开皇之治)。
开凿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开凿时间:从605年起。
开通大运河运河的中心及起止点: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运河分四段:由北向南分四段,分别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意义:1、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2、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消极影响: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层权贵垄断官吏选拔权(九品中正制)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世袭制→察举制(汉武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炀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科举制的意义(评价):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的废除:清朝1905年废除,因为科举制到后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
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隋朝的灭亡灭亡:隋炀帝被部下杀死(618年)。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隋朝同秦朝的比较相同点:1、都是经过长期分裂后实现了大一统。
2、都修建了大型工程。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fc96a5e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5.png)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经济目的:加强南北交通,便于搜刮 江南财富,促进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政治目的:加强南北交通,有利于维 护全国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巩固 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选官朝制度代 西周
选官 依据
用官方选法官制度现象 贵族世袭
汉 九魏品晋中南正制北朝门高第低
文化、科技、民族和外交等方面还有 哪些成就? 3、寻找你所感兴趣的隋朝历史。 4、隋炀帝要竞选“历史风云人物”,请 为他写一篇竞选词。 5、评说你眼中和心中的大隋王朝。
海河 长 洛阳 黄河 安
涿郡(北京)
一条:一条贯穿
动脉
二长:
千米
三点:三个城市
的大
四段:分为四 段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淮水
江都(扬州)六省:跨越六个省份(从北 至南)河北--山东--河南--安 徽--江苏--浙江
长江
江南河
余杭(杭州)
钱塘江
畅想曲
我是大隋的子民,我 的家就在运河岸边,我 可以利用大运河做些什 么呢?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 581
589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统一全国。
隋
隋文帝杨坚
隋初
隋盛世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结论(表现)
人口激增 垦田增多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等
论从史出
(隋朝)“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 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 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万 四千八百一十五里。历代之盛,极于 此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98a08acb240c844769eaeedb.png)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学完隋朝之后,我们会发现 历史上有一个王朝—秦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
秦朝和隋朝对比
相同点: 短命、二世而亡 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长城,隋建运河。
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 隋的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灭亡原因:皆因暴政而亡。
下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隋朝大运河,完成下列 各题。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隋 朝 疆 域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 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 势
589年,隋朝大军南下,进攻南方陈国。 陈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 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 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 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 嫔出来投降。 陈后主携二妃躲 入的枯井,被后人嘲 笑为“胭脂井”。据 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 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所以修大运河的目的是: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记法:
一条大 运河 两千多 千米
海[hǎi]河
黄[huáng]河
三点
四段 五河
淮[huái]河 (坏河)
长江
钱塘江
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 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 的大运河?
1、隋文帝在为20多年里,经济繁荣,使隋 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2、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 人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春秋
战国 、秦、汉 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隋、唐 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五代辽宋夏金元 明清
封建社会
北朝
东魏 西 魏 吴 晋 北齐 581 北周 隋
蜀
三 国
十六国 北方: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科举制对世界的影响: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 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 行的考试。”——英国大百科全书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 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 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的。”
——伟大的民主革命孙中山
隋朝的灭亡
隋朝灭亡的原因: 隋炀帝的暴 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 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 政——
隋炀帝
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想一想: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方 法选拔官员?
科举制创立前:
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 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 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科举制: 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愿报名参加官 府的考试,考中可以做官,选官大权就控制在中 央手中.
隋的统一
隋朝前期的繁荣
1、措施: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 制度;(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经济) 2、结果: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 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 国力强盛的王朝
3、表现:
隋的统一
隋初 人口 三千多万人 隋盛时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五千五百多万顷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在古代,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装 载量的大,速度快。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我来问
你来答:
1.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 隋 2.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
隋文帝、隋炀帝 3.文帝和炀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 些工作? 隋文帝 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陈
589
南朝
隋的统一
581 年,北周外戚 时间 杨坚代周称帝,建 人物 立隋朝,定都长安, 地点 改元开皇。589年, 统一时间 隋灭陈,南北统 一。
隋的统一
合作交流:
隋朝的统一给中国历史带来什么影响呢?
1.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局面; 2.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3.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开通大运河
• 1、目的: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 2、概况: – 时间: – 人物: – 起止地点: – 运河中心: – 四个组成部分: – 连接五河流:
开通大运河
1、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概况: 605——610 – 时间: 隋炀帝 – 人物: – 起止地点: 涿郡(北京)——余杭(杭州) – 运河中心: 洛阳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 四个组成部分: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 连接五河流:
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 垄断
重门第 重学识
选官权
上层权贵
皇帝(中央)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 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 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 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 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 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605——610
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
涿郡(北京)
海河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二千多千米 三点:三个城市 长 安 洛阳 黄河 四段:分为四 段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淮水 江都(扬州)
长江 钱塘江
江南河 余杭(杭州)
动脑筋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 河?(课本上哪些内容体现出这一点)开通后的影
国家统一 589年 经济繁荣 开创科举制 大运河的开凿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响是什么?
原因:
1、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
2、以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3、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
政
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开通大运河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粮食全靠大运河。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想一 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会矛盾激化。
表现: • 征发大批的劳动力,营建东都,开
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 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 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 、当民夫。
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被部将杀死
隋炀帝本人
结果: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
瓦解。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课堂小结
隋 朝 繁盛 的 统 一 与 一时 灭 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