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小概率”事件导致“大灾难”的对策

合集下载

但当时没有人把这当回事儿,因为在生存的重大问题面前,顾不上考虑这些小概率的危

但当时没有人把这当回事儿,因为在生存的重大问题面前,顾不上考虑这些小概率的危

但当时没有人把这当回事儿介绍在生存的重大问题面前,人们常常忽视了一些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

因为这些事件的发生概率较低,人们往往不愿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和防范。

然而,这种忽视往往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本文将探讨人们在面对生存问题时忽视危险的原因,以及应如何正视和防范这些小概率事件。

为什么人们忽视小概率事件1. 平衡效应人们往往在决策时倾向于追求最大化的效益,而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概率本身就很低,对生存问题的影响也较为微小。

因此,人们往往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那些更为紧迫和重要的问题上,忽视了小概率事件的存在。

2. 心理适应人类的心理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即对不愉快的事情产生心理适应,尽量减少对这些事情的关注。

小概率事件通常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人们往往会将这些事件排除在意识之外,以减少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和焦虑感。

3. 资源分配人们在生存中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和危险,在有限的资源下,需要进行分配。

面对小概率事件,人们往往选择将有限的资源用于那些更为紧迫和常见的问题上,忽视了小概率事件的存在。

如何正视和防范小概率事件1. 重视风险教育教育是提高人们对小概率事件认知的重要途径。

通过增加风险教育的内容,让人们了解到小概率事件的可能性和潜在危害,提高人们对小概率事件的重视程度。

2. 提高风险意识逐步提高人们对生存问题的风险意识,让人们认识到小概率事件的存在和可能性。

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小概率事件的认知和警惕性。

3. 加强预防措施针对小概率事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引导企业和个人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4. 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手段和方法来应对小概率事件。

加强科研投入,提高预警和监测能力,为应对小概率事件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结论虽然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概率较低,但却有可能对人们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这些事件的存在,应该提高对小概率事件的认知和警惕性,加强预防措施,并借助科研和技术的支持来更好地应对这些小概率事件。

如何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事故

如何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事故

如何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事故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它们具有不可预测性和巨大的破坏力,可能会引发各种安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我们需要了解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首先,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其特点是至关重要的。

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是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

地震往往突然发生,造成建筑物倒塌和人员伤亡;洪水可能淹没大片地区,冲毁道路和房屋;台风带来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对沿海地区影响巨大;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则在山区较为常见,具有突发性和强大的冲击力。

在预防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事故方面,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是关键。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投入资源,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卫星遥感、气象雷达、地质监测设备等,对自然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同时,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做好防范准备。

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制定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预案应包括在不同自然灾害情况下的行动步骤,如疏散路线的规划、应急物资的准备等。

疏散路线应明确标识,并确保家庭成员都熟悉。

应急物资包括食品、水、药品、手电筒、电池、收音机等基本生活用品和救援工具。

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也在预防安全事故中起着重要作用。

建筑物应根据当地的地质和气象条件进行设计,具备足够的抗震、抗洪、抗风能力。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确保建筑质量。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也是预防工作的重要环节。

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要具备良好的抗灾能力,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存在的隐患。

在应对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事故时,保持冷静和迅速行动是至关重要的。

一旦收到预警信息,要立即按照应急预案采取行动。

如果是地震,应迅速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或者在墙角等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险。

在洪水来临时,要尽快向高处转移,避免在低洼地带停留。

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救援工作要迅速展开。

小概率事件的原理及应用

小概率事件的原理及应用

小概率事件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小概率事件是指在一系列随机试验中,出现概率较低的事件。

它们可能是极端天气事件、金融市场的崩盘、疾病爆发等。

虽然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很低,但它们的影响往往是巨大的。

了解小概率事件的原理以及如何应用于实际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2. 小概率事件的原理小概率事件的发生通常遵循概率分布,其中最常用的概率分布是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是一个钟形曲线,其均值和标准差决定了分布的特征。

对于小概率事件,其发生的概率往往处于正态分布的尾部,因此其概率较低。

另一个与小概率事件相关的原理是大数定律。

大数定律表明,当试验次数足够多时,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次数将趋近于其概率,并逐渐稳定在一个特定的值。

这意味着,即使某个事件的发生概率很低,长期观察下,其实际发生次数可能会接近预期。

3. 小概率事件的应用3.1 风险管理小概率事件在风险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预测和计算小概率事件的概率,可以帮助机构和个人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例如,在保险领域,根据历史数据和统计模型,可以评估不同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并制定相应的保险政策。

3.2 金融市场小概率事件在金融市场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金融市场的波动往往符合正态分布,但在尾部可能存在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了解这些小概率事件的潜在影响和概率,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制定投资策略,降低风险。

3.3 突发事件预测某些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疾病爆发等,属于小概率事件。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相关因素,可以预测这些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可能的影响范围。

这对于政府和公共机构灾害防范和应对策略的制定非常重要。

4. 如何应对小概率事件4.1 风险分散在面对小概率事件时,风险分散是一种常见的应对策略。

通过将资产投资于多个不同的领域或资产类别,可以降低小概率事件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

这样一来,即使某些资产受到不可预测的小概率事件的影响,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仍然可以得到控制。

4.2 风险保险购买风险保险是对小概率事件的一种保护措施。

安全生产底线思维之“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

安全生产底线思维之“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

安全生产底线思维之“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底线思维就是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木桶原理,木桶有短板就装不满水,但木桶底板有洞,就装不了水,我们既要完善补齐短板,更要注重加固底板。

必须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加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强弱项,提高防控能力,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安全生产的底线思维。

生产安全事故是小概率事件,很少会一次违章就引发事故,有的老职工一直违章,到退休也没有出事故。

安全生产的底线思维是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

按照底线思维的方式,也就是说一次违章就会引发事故,一处隐患不发现不整改就会引发事故,就是我们常说的“违章等于事故”“隐患等于事故”,通过底线思维守住安全生产的底线,安全生产的底线就是不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底线思维的错误认识。

首先是将一般隐患看作是小问题。

将一般隐患看作是小问题,将查出一般隐患认为专业能力不足,盯住一般隐患整改认为是小题大做。

如认为少一个螺栓、一处防护罩(护栏)不规范、一处接地线不规范等不会出事故。

其次是对于违章行为习以为常。

认为一次违章不会出事故,事故是小概率事件。

违章引发事故是与设备安全设施有关,与当时现场条件有关,与他人是否同时违章有关(特别是交通事故)。

随着本质安全水平的提升,违章引发事故概率会越来越小,但再小的概率也会发生。

最后是认为违章不能完全杜绝。

认为现有的员工素质条件下,违章很难杜绝,尤其是外包队伍,言外之意就是事故还很难避免。

当然杜绝违章需要教育、严管等手段,前段时间分享了“全程视频监控防范事故”的文章,就是对于危险作业采取全程视频监控并检查和考核等手段,形成“不敢违章、不能违章、不想违章”的氛围。

几种情形的底线思维:1.设施缺失的底线思维。

安全设施包括防护罩、护栏、接地线、防脱钩等,前面分享过“一道地挡葬送了八条生命”和“三条螺栓的思考”,都引发了事故。

灾害预防和应对措施:减少灾害风险的关键

灾害预防和应对措施:减少灾害风险的关键

灾害预防和应对措施:减少灾害风险的关键
灾害预防和应对措施是减少灾害风险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建议:
1.建立防灾减灾意识: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和风险,以及当地易受灾的
区域和潜在的危害,提高个人和家庭的安全意识。

2.制定应急预案:根据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类型,制定适合自己家庭或单位
的应急预案,包括疏散路线、应急照明、急救用品、食品和水等必要的应急物资储备。

3.科学规划城市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


如,合理布局建筑物、绿化带等,以减少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4.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健全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灾害的动态
信息,为应急响应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5.建立各级防灾机构: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防灾机构,负责协调、指导
和管理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应急响应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6.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宣传栏、学校等渠道,加强自然灾害知识的宣
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

7.开展多元化的灾害保险:通过推行多元化的灾害保险,降低灾害对个人和
企业的经济损失,增强社会的抗灾能力。

8.鼓励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组织志愿者队伍,
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社区的应急响应能力。

9.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工作,减少自然
灾害的发生和危害。

综上所述,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降低自然灾害的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

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

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安全领域有两个非常著名的法则。

其一墨菲定律。

大致内容是,如果解决一件事情有多种方法,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严重事故,那么一定有人会按这种方法去做。

其二海恩法则。

这一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墨菲定律警示我们,不要对任何“小概率事件”抱有侥幸心理。

海恩法则告诉人们,任何一次事故都是有原因、有征兆的,只要及时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可以避免的,至少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它们共同启示我们,要培养、建立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的习惯、机制,尽量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不要等到危机爆发至不可收拾的地步。

这不是一个多么复杂的道理,尤其在近一年多抗疫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此有切身的感受和认知。

但令人困惑的是,很多人似乎总是好了伤疤就忘了疼,一直到下一次再跌一个更大的跟头。

我们常常疑问,为什么有些人就是不长记性呢?这背后除了专业能力不足、缺乏敏感度、追责问责力度不够等被日常讨论较多的原因外,还有一点很现实的因素,那就是风险很低,收益很大,“值得”冒险。

譬如一些体育赛事的运营,如果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安全保障,需要极为专业的支撑、数量庞大的人员、充足的设备物资储备,这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

在不少人眼中,为了可能性不大的“小概率事件”,付出如此大的成本,似乎“不值”。

而且,大部分人潜意识里都觉得,我怎么可能这么倒霉,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就让我撞上。

与之相比,举办方更愿意把钱花在“刀刃”上,用于赛事推广、品牌运营、城市宣传等方面,这才是“业绩”、“显绩”、“政绩”,成果“有目共睹”,效果“立竿见影”。

从这一角度分析,“冒险”反而符合经济学上的“理性计算”。

但,安全问题恰恰不能用经济学的标准去衡量,因为他关涉人的生命健康,准备、预防工作是不能投机取巧、偷奸耍滑、偷工减料的。

而且,“小概率事件”虽可能性“小”,但概率再小,只要大于零,就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生,其后果往往极为惨重,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遭受难以挽回的损失、带来难以弥合的创痛。

防范小概率事件是安全的职能

防范小概率事件是安全的职能

防范小概率事件是安全的职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小概率事件发生,虽然它们发生的概率很低,但一旦发生,可能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防范小概率事件成为安全工作中至关重要的职能。

首先,防范小概率事件可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即便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不高,但是它们并非绝对不存在。

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其次,防范小概率事件可以提升人们的安全意识。

通过对小概率事件的预防,可以引起人们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增强安全意识,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安全,不轻视任何潜在的安全风险。

再次,防范小概率事件可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事故发生时,如果做好了预防工作,那么人们对应急措施和自救能力都会有所提升,这样就能更加有效地避免事故造成的损失。

此外,防范小概率事件也是一种对社会责任的体现。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每个人都应该对周围的安全状况负有责任。

通过防范小概率事件,可以保障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减少事故带来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防范小概率事件是安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职能。

只有通过加强预防意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安全水平,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建一个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努力奋斗。

自然灾害事故的防范措施

自然灾害事故的防范措施

自然灾害事故的防范措施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和飓风等不可预测的事件,可能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和降低其影响,我们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 加强预警系统:建立高效的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向社会公众发布灾害预警信息,使人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采取适当的行动。

预警系统应该覆盖尽可能广泛的地理区域,并能够准确识别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的迹象。

加强预警系统:建立高效的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向社会公众发布灾害预警信息,使人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采取适当的行动。

预警系统应该覆盖尽可能广泛的地理区域,并能够准确识别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的迹象。

2. 加强灾害风险评估:对潜在的自然灾害风险进行准确评估是减少事故发生的关键。

有关部门应该利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地质、气象、土壤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确定风险较高的地区和灾害类型。

加强灾害风险评估:对潜在的自然灾害风险进行准确评估是减少事故发生的关键。

有关部门应该利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地质、气象、土壤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确定风险较高的地区和灾害类型。

3.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稳固和强化基础设施是减轻自然灾害影响的重要手段。

投资于公共建设,包括道路、桥梁、堤坝和建筑物的耐震能力,能够有效减少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稳固和强化基础设施是减轻自然灾害影响的重要手段。

投资于公共建设,包括道路、桥梁、堤坝和建筑物的耐震能力,能够有效减少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

4. 加强社区意识和教育:教育和培养居民的自然灾害意识及应对技能,有助于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灾害风险。

定期举行演和培训活动,增加社区居民的灾害应对能力和应急疏散策略。

加强社区意识和教育:教育和培养居民的自然灾害意识及应对技能,有助于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灾害风险。

定期举行演习和培训活动,增加社区居民的灾害应对能力和应急疏散策略。

5. 加强国际合作:因为自然灾害往往无国界,国际合作在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非常重要。

灾难防范:应对突发事件

灾难防范:应对突发事件

灾难防范:应对突发事件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人为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

这些突发事件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灾难防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做好灾难防范,以及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一、提高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是预防灾难的重要前提。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如宣传教育、培训讲座等,加强人们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自救互救能力,让人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冷静应对,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自我保护和救援他人。

二、加强预警体系建设预警体系建设是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该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加强对各种灾害和事故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灾害和事故的发生和损失。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形成预警联动机制,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

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程序、责任和措施,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同时,我们还应该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四、加强灾害预防灾害预防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应该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

例如,对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加强地质调查和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

对于火灾、交通事故等人为事故,我们应该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标准,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建立救援体系救援体系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救援体系,包括救援队伍、救援物资、救援设备等方面。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救援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如何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事故

如何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事故

如何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事故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它们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和巨大的破坏力。

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损失,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事故至关重要。

一、加强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要有效地预防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事故,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这包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气象雷达、地震监测仪等,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还需要专业的人员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布准确的预警信息。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投入,提高监测设备的精度和覆盖范围。

此外,要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每一个可能受到影响的地区和人群。

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让人们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应急预案应包括灾害发生前的预防措施、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响应和救援行动,以及灾害发生后的恢复和重建工作。

应急预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和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在地震多发地区,应急预案应重点关注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人员的紧急疏散;在洪水易发地区,应急预案应包括堤坝的加固、洪水的疏导和人员的转移等。

同时,应急预案要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确保在实际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实施。

演练可以让相关人员熟悉应急流程和职责,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通过演练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三、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公众是自然灾害的直接承受者,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是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引发安全事故的基础。

政府和社会应通过各种渠道,如宣传教育、培训讲座、科普活动等,向公众普及自然灾害的知识和防范措施。

如何通过危机管理和风险防控避免危机和灾害的发生和扩大

如何通过危机管理和风险防控避免危机和灾害的发生和扩大

如何通过危机管理和风险防控避免危机和灾害的发生和扩大在当今不稳定和多变的环境中,灾害和危机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危机管理和风险防控来减少其发生的概率和规模。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有效的危机管理措施和风险防控策略来避免危机和灾害的发生和扩大。

一、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危机管理体系是防范和处理危机的基础。

在建立危机管理体系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危机管理部门:组建专门的团队或部门负责危机管理工作,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2. 制定危机管理计划:制定详细的危机管理计划,包括各种危机的应对措施、沟通和信息发布流程等。

同时,要定期进行演练和模拟危机事件,以检验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建立信息收集和监测机制:建立信息搜集、分析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的危机因素,为危机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二、风险评估和管控风险评估是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潜在风险的评估和管控,可以预防危机和灾害的发生和扩大。

1. 风险识别:对组织内外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分类,确定优先处理的重点风险。

2. 风险评估:通过对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确定各种风险的优先级。

3. 风险控制: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和减少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如设立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培训等。

三、建立危机应急预案危机应急预案是危机管理的核心措施之一,它包括应急救援、资源调度、信息发布等各种应急措施,以便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在制定危机应急预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预案的完整性:确保预案包含了应急处理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各方面的协调配合。

2. 预案的灵活性:预案应该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危机事件,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3. 预案的实施与演练:预案应该及时进行演练和修订,以保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建立有效的信息发布和沟通机制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和进行有效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避免信息的滞后和不准确引起的恐慌和混乱。

个有效应对灾难的方案

个有效应对灾难的方案

个有效应对灾难的方案有效应对灾难的方案灾难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环,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难,都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需要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应对灾难的方案。

本文将从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四个方面探讨有效应对灾难的方案。

一、预防灾难预防灾难是应对灾难的第一步。

为了预防灾难的发生,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但不限于:1. 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及时获取灾难发生的信息,并通过预警系统通知公众,提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确保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例如,抗震设防、防洪设施等。

3. 提升公众防灾意识: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于灾害的认知、了解和预防能力。

二、灾难准备当灾难发生时,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灾难可能带来的挑战。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灾难准备措施:1. 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和行动方案。

2. 储备应急物资:保证充足的食品、水源、药品、毛毯等应急物资的储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短缺情况。

3. 加强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各类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灾难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三、应对灾难当灾难真正来临时,我们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应对。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灾难应对方案:1. 救援措施: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救援行动,包括疏散人员、提供紧急救援和医疗服务等。

2. 信息发布:及时发布灾情信息,向公众传达灾情、救援进展和安全防范等相关信息。

3. 组织协调:建立有效的指挥系统,统一指挥和协调各类救援力量,确保救援行动的高效性。

四、灾后恢复灾难发生后,我们需要积极采取行动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灾后恢复方案:1. 心理疏导:加强心理援助和疏导工作,帮助受灾群众渡过心理阴影期,重建信心。

2. 灾后重建:根据灾害情况,制定详细的重建计划,并积极争取国际援助和合作,加快重建进度。

防微杜渐谨防“小概率事件”

防微杜渐谨防“小概率事件”

防微杜渐谨防“小概率事件”
■彭晓
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即将返回地面时,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中部地区上空解体,机上宇航员全部遇难。

经仔细调查得知,事故仅仅就是由航天飞机上无数隔热板中的一片脱落所导致的。

这是一个很小的原因,以前航天飞机也出现过隔热板脱落的情况,但并未受到重视,最终导致了这次灾难的发生。

在概率论中我们把概率很接近于0(即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低)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小概率事件”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显现任何苗头,但是时机一到就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人们都习惯性地认为这一次不可能会发生,正是这种错觉麻痹了人们的意识,加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在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银行运营机制涉及方方面面,“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也就增大。

因此,一是要保持警觉性和危机意识。

作为银行员工不能安于现状,要杜绝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时刻警钟长鸣,保有忧患意识。

二是不因对业务熟练而妄自尊大。

在日常工作中,不因某项业务每天都做或是经常接触,形成习惯后就放松警惕,妄自尊大的态度容易使人心理放松,轻视困难和对手,疏忽一些小错误,因此需虚心谨慎对待每一项工作。

三是经验并非万能的。

丰富的工作经验的确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规避风险,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要客观对待经验,实事求是地根据实际情况做判断,做到借鉴经验而不迷信经验,避免“经验主义”错误。

四是面对错误,解决问题,反思教训。

当错误出现时,敢于面对错误,通过总结分析,抓住核心纠正错误。

同时反思教训,以一知三,触类旁通,尽量避免“小概率事件”二次发生。

在疫情防控持久战中,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

在疫情防控持久战中,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

在疫情防控持久战中,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几乎让所有人措手不及。

很显然,这是一次公共卫生危机,同时也是波及经济与社会的一场危机。

想起有两本著名的书与危机密切相关,一本是尼古拉斯·塔勒布的《黑天鹅》,另一本是米歇尔·渥克的《灰犀牛》。

两本书分别对这两种危机事件进行了定义,其中“黑天鹅”事件,是指极其罕见,但一旦发生影响极其巨大、完全颠覆长期历史经验而事前却根本无法预测的重大事件。

而“灰犀牛”事件,是指我们本来应该看到但却没看到的危险,或者是我们有意忽视了的危险。

但并没有什么真正的“黑天鹅”,其实都是“灰犀牛”。

因为,风险在预测到的人看来是“灰犀牛”,相反,在没预测到的人看来则是“黑天鹅”。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大家都觉得是“黑天鹅”,但回看历史才发现,原来疫情和经济金融危机一样是“灰犀牛”,时不时就会爆发,只是难以预测何时爆发。

“黑天鹅”和“灰犀牛”的思维以数理概率理论来形容,小概率事件就是“黑天鹅”,要抓住黑天鹅,我们就需要用大网,也就是用大概率思维予以应对。

小概率事件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概率很小,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但在多次重复试验中是必然发生的事件。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小概率事件,比如你的钥匙掉落,恰好从脚下下水道盖上很小的一个洞滑了进去。

类似事件发生后,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后悔、责备自己粗心大意。

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钥匙掉进洞里这件事,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众多人群中,总是有人会遇到这样的事件,因为小概率并不是零概率。

小概率事件在工作中、生活中很有可能必然发生,在疫情防控战争中也是如此,那我们就要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会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有意识地做好防控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一是坚持系统思维。

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消除隐患,要坚持一盘棋的思想。

我们在应对疫情防控持久战中,决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小概率事件”,不能因为其发生的可能性小就放松对其监测、预警和防范,而应用“大概率思维”来应对它,这就要求我们在防控计划、组织实施、具体操作等各个层面,必须以系统的思维形成事态发展的全局观,各个业务环节协调推进工作。

安全生产事故小概率讨论

安全生产事故小概率讨论

安全生产事故小概率讨论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和作用,使劳动者在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中发生的致人伤亡、引起重大财产损失等不良后果的事件。

小概率事件指的是出现概率较低、可忽略不计的事件。

安全生产事故小概率讨论的重要性无需强调,因为即便是小概率事件也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在现代化社会中,工业发展已经带来了人们生活的极大便利,但同时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了诸多威胁。

因此,我们必须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

首先,对于小概率事件,我们不能低估其潜在威胁。

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的,而小概率事件往往是在多个随机因素同时发生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的。

虽然概率极低,但在特定条件下,这种事件仍然可能发生,并造成严重的后果。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这个本来应该属于小概率事件的事故,最终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

其次,我们必须认识到小概率事件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

由于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干扰,我们很难对小概率事件进行精确的预测和防范。

因此,即便是小概率事件也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的制定。

同时,我们需要树立风险意识,进行积极的安全防范。

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不能因为一个事件的概率较低就忽视对其的防范,应当从源头上识别和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通过严格的监管和培训,提高从业者的安全技能和意识。

此外,我们还需要强化安全监管和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以确保生产企业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只有建立起严密的安全监管体系,才能从源头上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借鉴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如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对安全隐患进行预警和监控,通过定期的安全演练和培训提高从业者的应急处理能力。

灾难预防与应对策略

灾难预防与应对策略

灾难预防与应对策略1. 简介灾难预防与应对策略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旨在帮助组织和个人减少灾害的风险,并有效地应对灾难事件。

本文将提出一些简单而有效的策略,以帮助实施灾难预防和应对计划。

2. 灾难预防策略2.1 了解潜在风险在灾难预防中,了解潜在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组织和个人应该对可能影响他们所在地区的自然灾害进行研究和了解。

例如,地震、洪水、火灾等。

这样可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灾害的风险。

2.2 建立应急计划建立一个灾难应急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明确的责任分工,紧急联系人的名单,以及应对不同灾害情况的具体步骤。

所有相关人员都应接受培训,了解如何执行这个应急计划。

2.3 定期演练定期演练是确保应急计划有效性的关键。

通过定期进行演练,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修正。

演练还有助于培养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应对灾难的效率和准确性。

2.4 加强防护设施加强防护设施是减少灾害风险的重要措施。

根据潜在灾害的特点,组织和个人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固建筑物、安装防火设备、建立防洪措施等。

这将有助于降低灾害发生时的损失。

3. 灾难应对策略3.1 保持冷静在灾难发生时,保持冷静是至关重要的。

避免恐慌和混乱,能够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

3.2 寻求安全避难在灾难发生时,寻求安全避难是最重要的。

无论是地震、洪水还是其他灾害,人们应该尽快离开危险区域,寻找安全的地方。

3.3 寻求帮助在灾难发生后,寻求帮助是必要的。

联系紧急救援机构、医疗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士,获取必要的援助和支持。

3.4 救援和恢复在灾难应对中,救援和恢复是关键步骤。

组织和个人应该积极参与救援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

同时,恢复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包括修复损坏的设施、提供心理支持等。

4. 总结灾难预防与应对策略是保护组织和个人免受灾害影响的重要手段。

通过了解潜在风险、建立应急计划、加强防护设施等预防策略,以及保持冷静、寻求安全避难、寻求帮助等应对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和减轻灾难带来的影响。

事故案例启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以小概率思维

事故案例启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以小概率思维

事故案例启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以小概率思维
事故案例启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以小概率思维。

事故案例通常发生在意料之外的时刻,即使概率较小,我们也不能忽视它们的发生可能性。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启示:
1. 注重安全意识:事故案例提醒我们始终保持对安全的高度警惕,不论是在道路上驾驶、在工作中操作机器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各种活动。

2. 预防措施的重要性:事故案例告诫我们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是必要的,哪怕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例如,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或安装烟雾报警器等。

3. 规范化操作:事故案例表明事先制定并遵循规范程序和操作步骤的重要性。

这些规范化操作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避免潜在的风险。

4. 环境管理:事故案例提醒我们在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维护,以确保安全。

这可能包括安全检查、维护设备和建立紧急响应计划等。

5. 学习经验教训:事故案例告诉我们必须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并采取措施来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这可能包括改进安全培训、改进设备设计或更新操作流程等。

总之,事故案例促使我们以全面和细致的眼光看待潜在风险,不论其概率大小。

通过注重安全意识、采取预防措施、规范化操作、环境管理和学习经验教训,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并创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

减少灾害风险保障措施

减少灾害风险保障措施

减少灾害风险保障措施标题:减少灾害风险的保障措施导言: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有效的减少灾害风险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为此,本文将重点探讨一系列减少灾害风险的保障措施,包括建筑物结构的抗震加固、早期预警系统的建立、灾害应急资源的储备等方面,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如何在灾害来临时有效减少灾害风险,增加自身的防范能力。

一、建筑物结构的抗震加固地震作为灾害中较为频发和破坏性较大的一种,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而加固建筑物结构是减少地震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

这其中包括采用先进的工程建设技术和材料,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修复老旧建筑并加强其结构稳定性,加固公共场所建筑物等等。

通过对建筑物结构的加固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因地震而导致的倒塌和人员伤亡。

二、早期预警系统的建立对于一些具有活动性的灾害,如地震、台风等,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是减少灾害风险的重要保障措施。

早期预警系统通过监测相关指标的变化,提前向民众发布预警信息,让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应对准备。

在地震方面,通过地震监测仪器和传感器的布设,及时监测地震震级和震源信息,将预警信息传递给各级政府和民众,为抗震救援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灾害应急资源的储备面对突发灾害,及时调动应急资源是减少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

政府在减少灾害风险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将各类应急资源进行统一储备和分配,保证在灾害发生后能够及时提供人力、物资和设备支持。

同时,个人和家庭也应建立自身的应急资源储备,包括食品、水源、急救药品、应急工具等,以应对短时间内无法获得外部援助的情况。

四、公众教育与意识提升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是减少灾害风险的长效措施。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开展广泛的灾害防范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灾害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

此外,学校应将灾害防范纳入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行动能力。

通过公众教育的方式,提高个体和整个社会对灾害风险的认知,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类灾害,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灾难预防与应对策略

灾难预防与应对策略

灾难预防与应对策略一、前言灾难预防与应对策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灾难预防与应对策略,以帮助组织和个人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各种灾难。

二、灾难预防1. 风险评估在进行灾难预防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这包括识别潜在的灾难风险,评估其可能性和影响,以便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 预防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 加强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 安装消防设备和报警系统- 建立应急预案- 进行员工培训和演练3. 设备与设施确保所有的设备和设施都符合安全标准,并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这可以包括:- 定期检查电气系统和机械设备- 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作- 定期更换老旧设备和设施三、灾难应对1.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以便在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这包括:- 确定应急组织结构和职责- 制定应急响应计划- 准备应急物资和设备2. 员工培训与演练对员工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应急响应的程序和步骤。

同时,定期进行演练,以确保员工能够熟练应对各种灾难情况。

3. 信息沟通在灾难发生时,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这可以包括:- 建立紧急联系人名单- 使用通信设备和社交媒体进行信息传递-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四、灾后恢复灾后恢复是灾难应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灾难发生后,需要制定相应的恢复计划,以尽快恢复正常运营。

1. 重建与修复对受损的建筑物和设施进行重建和修复,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功能性。

2. 业务恢复制定业务恢复计划,以确保在灾难发生后能够尽快恢复正常运营。

这可以包括:- 重新安排工作流程和任务- 恢复关键业务系统和数据- 确保供应链和物流的正常运作五、总结灾难预防与应对策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通过制定风险评估、预防措施、应急预案、员工培训与演练、信息沟通和灾后恢复等策略,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各种灾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外,为了做到在小概率事件面前胸有成竹,也需要国家与国家之间跨越民族利益冲突的壁垒来推动信息共享——衍生出去说,避免大灾难就需要更广泛、更深入的与民合作、与国合作的信息生产和信息披露的有效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全球首脑峰会今后更多的是应该探讨人类应对自然挑战和防止“人祸”问题上的智慧共享问题,而不是总在各自国家利益问题上过于斤斤计较。
当然,我相信,只要核污染问题能得到有效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短期内担心日本制造业从此停滞不前,并因世界经济因国际分工格局被日本的退出所打破而造成的滞胀风险也会渐渐淡化,全球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市场的剧烈震荡更会从已经全球化的日本各类大企业的业绩复苏中而得到大幅度的缓解。毕竟震中心的日本东北部的产业集中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京滨工业区、曾在1995年同样遭遇到大地震袭击的以神户大阪为中心的阪神工业区、以及以长崎福冈为代表的九州工业区相比,都不是在同一个数量级上。日本东北三县加在一起GDP的总规模是30万亿日元,占日本全国GDP6%,而当年阪神大地震区域的GDP总量已经达到70万亿日元!当时阪神工业区再现其复苏的景象只花了半年的时间,而全面恢复也只有两年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市场悲观的预期下所做的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判断。
总之,今天最大的不确定性是我们对日本核电站最坏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由此带来的危害程度了解不足,而且,事后对可能波及中国社会的路径有哪些也研究不够,所以,今后在加快不断挖掘相关信息步伐的同时,还要考验我们社会上下在小概率事件面前,如何能够做到打破习惯思维,发挥齐心协力,随机应变的危机管理能力!
不可否认,这次日本东北部大地震最大的杀伤力不是地裂山塌本身பைடு நூலகம்而是人们没有预料到的次生核污染和海啸的杀伤力,乃至到现在为止日本政府和相关技术部门都表现出无所适从的局面。如果说911事件和08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是意想不到的“人灾”所致,那么目前史无前例的东日本大地震和我们所经历的汶川大地震就是不可抗拒的“天灾”所为,无论是哪一种大事件,它们最大的特征都是小概率事件(罕见)和大灾难后果(悲惨)!而且,每一次针对大危机的管理方法上都暴露出人们按照事前早已设想好的应对方式(所谓“手册”方式)来自卫,而缺乏在管理突发性危机问题上的随机应变能力!今天若我们再不认识到应对小概率事件上问题的严重性,那么我们必然会在大灾难面前手足无措,就连本来所具备的应急能力也因内心惊恐万状而无法正常发挥,从而导致次生灾难的危害大大超过了事件本身所造成的影响!由此带来的市场和社会上下过度的反应更会进一步恶化摆脱危机所需要的经济基础。
所以,政府部门事前对信息的挖掘和披露以及建立在充分信息基础上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各政府部门之间应该努力打破行政壁垒、保证能做到信息的共享!在这方面,我很担心日本社会中特殊的官僚经济体系会与阁僚体系产生行动上的不和谐!因为我们看到日本政界经常更换部长和首相,但是日本经济依然如故。这主要是靠着在政府各级执行部门的负责人的提拔是采取终身雇佣制,它们和大企业、大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而对上级“部委领导和中央领导”的指示却可以置之不理或消极对待,日本社会也在质疑因卷入政治献金问题而已失去信赖的菅直人首相究此次竟能发挥多少驾驭危机的能力?!
首先,除了重视“不能让历史重演”的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同性质事件再度发生时的管理能力之外,我们应该要百倍重视事发中提高相关“信息”质量和透明度的问题。而不能过于自信建立在历史数据基础上的防范措施和所拥有的先进的科学设备;要在当前可能具有杀伤力的“少数人物”的行为和“自然破坏”的变化面前,打破以往习惯思维模式去不断挖掘其新的危害特征。当然,对于小概率事件,人们往往会出于经济上收益与成本考虑(比如,化很大的财力和精力去对付罕见的灾难不值的偏见),或因“搭便车”可能性的存在(比如,若别人不重视我重视的话,即使厄运降临,那些没有准备的人,也能搭我的便车,甚至因为它们的进入导致抗风险的承受能力下降而让自己都无法摆脱危险)等因素而不被重视。于是,一旦大灾难发生,它所引起的社会破坏力就变的异常凶猛,始料不及。
之所以会造成今天这样惨不忍睹的后果,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事前”我们对自己的危机管理能力“过度自信”和“事后”缺乏“打破常规”应对危机的勇气和果敢的行动!于是,就会出现所有的治理模式过于依赖历史事前所提供的“场景”,无论是防范“人祸”(比如,恐怖行为、滥用金融创新工具的行为、隐瞒可能引起重大灾害信息的行为等)的监管措施,还是应对“天灾”(地震海啸等)的模拟演习,都无法从根本上解除由于事发中所出现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现象所带来的事后对大灾难的机理误判或无知的严重后果。最终当灾难全面恶化和爆发后,才从惨痛的教训中渐渐去摸索应对措施,模拟这样的局面今后再现时所需要的应对方法,结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没有相应的效益,反而在下一个表现形式不同的小概率事件中,又一次上演上述狼狈不堪的应对危机的慌乱局面。为此,基于最近这几次发生的意想不到的大危机的破坏力和应对危机能力的局限问题,我想也从“事前”和“事后”两方面的视角来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总之,信息不充分的理由有各式各样,比如,受到科技进步程度约束,捕捉大事件的能力有限;当事人考虑自身利益隐藏信息(现在包括“东京电力”在内的日本核危机处理的相关部门,其信誉正在受到严重的挑战);甚至更加恶劣到有意上演一出大而不倒的道德风险的闹剧,让无辜的大众为信息的缺失来为这些少数人所抛弃的高风险埋单!还有就是因为与民合作和与国合作的机制不完善,把事前恐怖分子筹备袭击行动中所释放出来的各种零散而又宝贵的信息遗漏了。不管哪一种,只要打破自信所带来的满足感,不懈追求宝贵的信息,那么,小概率事件中的大危机所带来的直接危害和次生灾害所扩散的危机程度都会大大缓解。这次日本民众对地震本身的淡定心态和忍耐力精神以及对“东京电力”和日本政府面对次生灾害——核污染问题处理方式上的极大不满,都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常难能可贵的危机管理课程。
由于中国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国,而欧美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又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市场,所以,日本的缺位会让外部市场判断中国的最终产品供应能力也受牵连,于是,世界最大制造基地的萎缩可能会短时间内打压大宗商品价格,甚至可能延长这一轮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但是,从中长期来看,源于日本的影响就会被韩国和欧洲制造商、乃至中国自己成长性企业的崛起所冲销。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中长期对世界的影响主要是来自于金融领域。短期内,关联保险公司股价的破位和后来可能发生的倒闭现象,会再次引起市场的恐慌。但是毕竟这一次保险市场的派生风险已经不再是 2008年前金融创新滥用的那个时代,保险市场的震荡不会波及到所有的金融行业!另外,由于日本低息政策的长期化(如果日本经济受地震影响持续恶化)和财政赤字的持续膨胀(如果日本经济靠日本民主党化大代价投入而得到了挽救),日元流动性的泛滥和日元的日益贬值,会给其他国家,尤其是对像包括中国在内的这种相对高利息和本币升值压力存在的新兴市场国家,可能造成持续的通胀、资产泡沫和货币升值的压力。
其次,事后需要打破常规思维模式的果敢行动力。邓小平有句名言: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虽然在应对大危机的时候做到只看重实效的理念很难在民主议会制的发达国家被轻易采纳,因为它所引起的后果有正反两方面:正面效果是能够迅速对症下药,而不是按照常规出牌所导致的延误救助的最后时机和社会混乱的后果。反面是打破了常规出牌的做法会引起普通纳税人暂时的担忧,如果事前信息不足而采取贸然行为,那么反而比采取保守行动所付出的政治代价更大(比如立刻就会遭到赶下台的压力),但是,大危机中随机应变的能力对减少大规模的损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日本国民在平时危机的训练中也建立在事前认为非常全面的危机手册上的话,那么,就更会加剧意想不到的冲击所带来的自信力丧失和政府应对危机能力瘫痪所导致的社会混乱局面。这次日本地震中,很多人是按照防震手册上的要求立刻就躲在平时训练所要求的桌子底下,却忽略了随之而来的大海啸所产生的毁灭性打击的巨大风险。
虽然,事后做出超常规性的应对措施在生理上可能就是一个突破极限的挑战,因为人们在重大灾难面前的惊慌程度往往会失去正常的反应能力,而且,平时按照手册训练的应急方法是大危机中人们最最依赖的“救命稻草”,但是,如果此时能够淡定心态,甚至逆向思维,那么,很可能结果就会完全两样。为此,最后,我想从这个角度,利用自己多年在日本学习和工作的经验,来谈一下这次东日本大地震可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防范“小概率”事件导致“大灾难”的对策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孙立坚
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从万丈海啸到不断严重的核污染,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人类抗衡自然的极限:尽管日本身处多地震板块,防震技术应该和经历了两次原子弹爆炸后所渐渐成熟的治愈白血病的技术一样,堪称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水平,但是,正是因为海内外之前一直有这样的共识,所以,今天海啸给日本东北部造成的巨大摧毁力和不断从福岛核电站传来的越来越严峻的核污染状况确实让大家一时间都产生了超出想象的惊恐状况和强烈的避险动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