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视频课讲稿
将进酒(完整)演示讲稿
欢乐
狂放
愁苦 愤激 感伤
综合全诗,李白表现了以下的人生观及对人生的看 法: (一 ) 对人生的看法: ——李白认为时光易逝,人生促短 , 因此在开心的时候便尽情痛饮,及时行乐。
(二)
对金钱及富贵生活的看法: 李白认为金钱并不重要,因金钱散尽了可再 得回来,所以他不吝啬,不惜以「五花马」、 「千金裘」去换取美酒。 而他亦不贪求富贵生活,甚至不屑一看, 宁愿饮酒长醉也不愿刻意追求。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别校书叔云》
。(《客中作》)
。《宣州谢朓楼饯
将 进 酒 美 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 【小结】作者由悲转乐,但仍然掩 盖不了内心之“愁”,无论怎么安 慰自己也是无济于事,于是,随着 酒的量饮,借着酒劲,李白爆发了, 将自己对社会,对统治者的愤懑之 情宣泄出来。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 金,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本诗抓住一个“愁”字,由“愁”生 饮,由“愁”引发感慨,不过,全文 的情感并未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愁” 到底,而是围绕着“愁”发生了一系 列的转变。
《将进酒》之情感脉络(微课讲稿)
《将进酒》之情感脉络微课讲稿新疆实验中学张华 2015年6月16日同学们好!(亲切微笑)今天我们这堂微课要解决得问题就是“探寻《将进酒》得情感脉络”。
(板书:将进酒李白)这首诗诗人情感得大起大落就是一个显著得特点,这也正就是《将进酒》被视为李白无数诗篇当中最能体现她“豪放飘逸”诗风得作品之原因。
很多同学都会喜欢李白得诗,喜欢她自信洒脱、豪放不羁得个性。
我们都就是背诵李白得诗歌长大得,可以说,李白就是我们成长路上“最熟悉得陌生人”。
我们熟悉李白,知道她才华横溢,恃才傲物,自信乐观,热情豪放,洒脱不羁(板书:豪放洒脱);也知道她就是盛唐骄子,有济世情怀,却因蔑视权贵,终被放还山水,逍遥江湖,诗酒天涯……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赏读《将进酒》,透过她豪饮得欢乐与狂放,去探寻她心底最真实得声音……好诗须得用情来读,用心去悟——“我来吟诵《将进酒》,您来找出关键词”——请同学们用心听我诵读,用心领悟诗句得节奏、情感得变化,并找出或提炼出诗句中透出诗人情感得关键词,理出情感脉络。
(声情并茂地朗诵《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透出诗人情感得关键词,理出诗歌得情感脉络。
诗得开篇气势宏阔,大有排山倒海之势: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势不可挡,言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这一去不回得又岂止就是黄河之水?想来岁月、青春、人生莫不如此!然而人得生命与“奔腾到海不复回”得河水相比,又就是何等得脆弱与渺小!难怪诗人感叹“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易老,何其悲哉!(板书:悲) 然而自信乐观、傲岸不羁得李白即便已年逾半百,飘零天涯,也仍然善于自我开解。
《将进酒》课堂讲课稿
《将进酒》课堂讲课稿引言:将进酒,唐代以前乐府歌曲的一个题目,内容大多咏唱饮酒放歌之事。
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
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同时也是当代中学生课本中的文章。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份《将进酒》的课堂讲课稿,欢迎大家来阅读和借鉴!【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因声求气,诵读全诗,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在有感情、得法的诵读中,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李白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占有资源,聆听名家朗诵全诗,融入诗境,吟咏诗韵,认识到李白在劝酒放歌中,吐胸中块垒,抒发多种人生感慨。
【教学过程】师:在一般社交场合,人们互相敬酒时常常会恭敬地端着酒杯跟对方招呼:“请干杯!”跟你们上英语会话课的老外碰到这样的场合,一般会说:“……”有谁知道我们的祖先怎么说呢?生:将进酒——师:(板书)对,这里的将读“qiāng”,就是“请”的意思。
将进酒就是请喝酒。
在汉代时演变成了一首乐曲名,常当作劝酒歌在宴会上传唱。
唐代有位以喝酒著称的诗人也写过一首这样的诗,他就是昨天从天姥山梦游回来的李白(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劝酒诗《将进酒》。
师:(稍停,待学生情绪稳定下来后)在学习这首诗之前老师想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昨天备课时老师准备了三套方案:A老师引导大家一起赏析诗歌,B同学们按照诗歌学习的方法,自己选择角度觖读诗文,C老师报教学案的答案,大家完成鉴赏填空后看书消化。
大家希望实施哪套方案?生(大多数):第二套(B)。
师:好。
我们就以第二套方案进行。
不过,老师准备的精彩课件用不上了,你们可不要后悔呀。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第一篇:《将进酒》说课稿《将进酒》说课稿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将进酒》。
《新课标》对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进行有效教学,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我从如下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开篇课。
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培养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
作为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将进酒》对后面的诗歌学习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学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并掌握“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才能在后面的诗歌赏析中更好地运用并实践它。
《将进酒》是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李白当时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他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
【学情分析】学生对李白的诗歌积累较多,对《将进酒》也很熟悉,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体味诗歌的“韵味”,还缺乏审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原始的起点”与诗歌鉴赏之间缺少联系的“桥”。
而教师要帮学生建起这座“桥”。
这个“桥”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建设,从认知阶段到解读阶段再到鉴赏阶段,由“表”及“”里,体会诗歌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思想情感美。
【设计理念】1、发挥选修课的特质,培养学生诵读鉴赏、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获得审美体验。
2、营造一个开放性、真实性、动态生成的课堂。
3、善于设疑,并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4、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美的殿堂,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李白诗歌的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诵读节奏的把握,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
《将进酒》参赛课件及说课稿
《将进酒》参赛课件及说课稿一、说教材《将进酒》是编排在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要是学习李白和杜甫两位诗人的诗歌。
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比学习,了解李白和杜甫的创作风格。
李白、杜甫是唐代诗坛上双子星座。
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杜甫沉郁顿挫、语言极其精练,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其中李白的《将进酒》是张扬个性的一首劝酒诗,学习此诗有助于同学更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思想及其诗风,由于此诗易有及时行乐、悲叹人生的消极思想,如何看待这种思想,如何理解诗人的狂歌痛饮。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对同学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三阶段的语文学习,特别是古诗词的学习,不仅要求要读懂,还要求学生学会鉴赏。
因此,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念态度。
据此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体会诗人感情的跌起伏;(2)鉴赏诗歌中比兴、夸张等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2)背诵课文,积累古诗文名篇名句;(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等名句。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学习并背诵古诗文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目标:珍惜现在的时光,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阅读诗歌、背诵诗歌、体味诗人感情的跌起伏。
(2)鉴赏此诗的比兴、夸张等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这首诗整体基调是豪放的,但是诗中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诗中一方面大喊“钟鼓玉不足贵”表现出蔑视权贵世俗的人生态度,一方面又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抱负,学生对此又是怎样看待的,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
通过学生发表自我见解,加深对诗歌的主旨理解。
《将进酒》优秀教案讲课稿
《将进酒》优秀教案将进酒教案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余光中的诗中有这么几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课件),这是写谁的?杜甫《饮中八仙歌》有对他的精彩描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课件)你读到的是怎样的李白?如此一个好酒、狂放的李白喝起酒来是怎样的情形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將进酒》。
二、释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诗经·卫风·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背景简介跟谁喝酒呢?注意课本注释,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四、整体感知1、下面,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遍李白的这首诗。
其他同学注意他朗读时的字音和节奏。
讨论朗读中的问题,达到所有学生都能读准字音,读准诗句节奏,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
字音:朝(zhāo) 樽(zūn) 还(huán) 岑(cén) 烹(pēng) 馔(zhuàn) 恣欢谑(zì) (xuè) 径(jìng) 裘(qiú)情感: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
须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
2、学生自由放声朗读,揣摩:宴饮后的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并说出你的依据是什么?形象:大醉,酣卧不起。
《将进酒》优秀课件
《将进酒》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深入探讨《将进酒》这首诗歌。
该诗歌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收录于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章《唐宋诗词》。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诗歌的字面意义,赏析诗歌的韵律和意象,探讨李白的豪放诗风,以及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将进酒》全诗,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2. 分析李白的诗歌创作背景,感悟其豪放的诗风。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将进酒》的韵律、意象和诗风。
难点: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提高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将进酒》原文、注释、译文及配图。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讲解:介绍李白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将进酒》的创作背景。
3. 诗歌解析:详细讲解诗歌的韵律、意象和诗风,分析诗歌的主题和哲理。
4.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将进酒》2. 内容:作者:李白朝代:唐节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风:豪放哲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背诵《将进酒》全诗。
分析《将进酒》的韵律和意象,并举例说明。
仿写一首以“酒”为主题的古体诗。
答案:1. 略2. 《将进酒》的韵律为五言律诗,意象丰富,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等。
具体分析见学生作业。
3. 示例: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曾惧风花雪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将进酒》,使学生了解到了李白的豪放诗风,提高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课后可以让学生尝试阅读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进一步了解唐诗的魅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用诗词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将进酒讲稿
将进酒一、导入“酒入豪肠,七分酿作月光,余下三分啸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大家都知道,余光中的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李白,余光中写出了李白的哪些特点?爱喝酒、练剑、写诗。
今天我们就从李白的《将进酒》入手,从李白的饮酒诗中探寻李白的精神内涵。
1.“将进酒”是乐府古题,即劝酒歌,诗中哪些语句提到了酒?李白对酒是什么态度?莫使金樽空对月会须一饮三百杯但愿长醉不愿醒斗酒十千恣欢谑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倒酒、喝酒、醉酒、劝酒、换酒爱酒、嗜酒2.结合全诗和书下注释,谈谈李白为何爱喝酒?①人生苦短,及时行乐②借酒消愁→人生不得志,壮志难酬“赐金放还”八年之久③寂寞,留名→李白渴望青史留名古来圣贤皆寂寞3.李白为什么要以饮酒的方式留名?结合全诗谈谈李白这种人生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①圣贤太寂寞,“圣贤”是有极高道德修养和非凡才能的人。
这样的人是极少数,而且经常不被人理解,当思想超越于时代,必然曲高和寡,“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滋味并不好受。
李白不甘寂寞。
对于圣贤,他的态度是嘲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月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比起圣贤,李白更愿意寻仙访道。
李白并不想通过成为“圣贤”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颠覆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狂傲不羁,离经叛道。
②不做圣贤,留名的方式还有很多,为什么一定要通过饮酒留名?方式有很多,但是对于李白来说都行不通。
考科举,“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李白不愿意皓首穷经;通过名人引荐入朝做官,玄宗皇帝连下三道诏书,召李白进京,李白在长安三年,做了翰林待诏,在唐朝凡是有一才一艺就可以供奉内庭的从官,最后赐金放还。
李白期望做个侠客。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名。
事了拂衣去,深藏姓与名。
”但是太平盛世,这是不可能实现。
现实不如意,饮酒留名是李白的愤激之词、无奈之举。
积极:自信、乐观、豁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得意须尽欢”消极:鄙视权贵、逃避现实“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4.李白甘做饮者留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只读一首《将进酒》是远远不够的。
《 将进酒》课件(30张PPT)
你没看见吗?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波涛滚滚奔向东海, 永不回头。你没看见吗? 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 头白发,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
流水文化:
➢《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 《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人生和黄河水一样,水的流逝正像一个人生命在时间的轨迹上慢慢流 逝一样一去不返。
文本探析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 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岑夫子,丹丘生,请继续饮酒,酒杯不要停。我要 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为我侧耳细细听。
连续用了四个“三字句”,与前文的长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①诗歌的节奏不单调,富于变化。 ②加快了诗歌的节奏,旋律的加快实际上就反映出作者情感 的变化,心情是非常激动的,他的情感由原来的欢乐变得狂 放起来。诗人那酒酣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 高声劝酒。
情感:愤 手法:用典、夸张
文本探析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诗人的真心话吗?作者真正想做的事是什 么呢?
不是真心话,真正想做的是建功立业,并不 是“长醉不愿醒”。“钟鼓馔玉”“不足贵” 是诗人仕途失意,志不得伸的愤激之词!一方 面反映了对权贵的蔑视,另一方面更是怀才不 遇的愤慨之词。
文本探析
这种狂放,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 集中表现。
万古之愁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句话怎样理解,其中的“万古愁”的内涵是什么?
愁——青春易逝,人生苦短,贤不必用,壮志难 酬。
万古——夸张,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有理想、不麻 木的人共同的愁绪。因此,李白笔下的愁,不再是 发泄个人情感,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替从古至今 众多怀有梦想的追梦者抒发的共同的愁绪,这的的 确确是“万古愁”。
李白《将进酒》优秀课件
李白《将进酒》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一课时,诗歌《将进酒》。
本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豪放派诗歌,表达了诗人畅饮酒、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英雄短暂一生的感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体会李白的豪放风格。
2. 分析诗中的意象、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能够熟读并背诵这首诗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理解诗人的情感。
2. 重点:熟读并背诵这首诗歌,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入:“你们知道李白吗?你们对他的印象是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发对李白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3. 课堂讲解:a. 解析诗歌的结构,分析每句诗句的意义,解释生僻词语。
b. 分析诗中的意象、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抽刀断水水更流”等。
c. 讲解诗人的生平背景,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
4.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讨论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5.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要求学生能够背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歌的《将进酒》2. 分段板书诗歌的结构3. 用关键词标注诗中的意象、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根据对本诗的理解,写一段话描述诗人的情感。
答案: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表达了畅饮酒、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同时对英雄短暂一生的感慨也透露出他对人生的无奈和惋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诗歌的意境、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可以更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下研究李白的其他诗歌,比较其不同诗歌的风格的异同,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将进酒讲稿(推荐)
将进酒讲稿(推荐)第一篇:将进酒讲稿(推荐)将进酒讲稿背景:2分钟思想内容——写作背景李白诗歌现存900多首,基本上都是精品。
如果我们一定要把李白的代表作压缩到两篇的话,其中一篇肯定是《蜀道难》,另一篇就是《将进酒》。
通过对《将进酒》的学习,可以理解李白的政治思想和人生追求。
李白给自己设计了一个理想化的人生道路。
这就是所谓三部曲,第一步是风云际会,委以重任;李白不走寻常路,他不参加科举,不想从基层官员做起,只想出将入相,姜太公、诸葛亮才是他的偶像;第二步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第三步是浪迹江湖,无拘无束,功成名就,但不留恋权势。
可是李白连第一步都没有完全做到。
公元742年李白受到唐玄宗的征召,李白有两句诗形容当时的心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认为自己很快就会受到重用,但到长安后只做了个无足轻重的翰林待诏。
可是仅过了两年,李白就被“赐金放还”,就是唐玄宗给李白一点赏赐,然后让李白哪里来哪里去,这对李白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这首诗就写于赐金放还后不久,写于李白情绪最低落、人生最失意的时候。
将进酒就是请喝酒,将进酒属于乐府诗,主要用来写宴会上纵酒放歌,李白正是需要纵酒放歌,来发泄他心中的不满,表达对现实的抗议。
将进酒全诗分为五节,前四句为第一节开篇起兴 4分钟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我们知道黄河之水是从青藏高原上来,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啊,可是李白仍然嫌他不够高,偏偏要说它从天上来。
李白这样说是为了,突出黄河的落差之大,水流之速,气势之壮;奔流到海不復回是说黄河气势宏伟,一泻千里。
在中国古代文化里,奔流不息的江河往往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
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乐府诗长歌行就是如此: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两句给全诗布置了一个宏大而又壮阔的背景,也为后面写人生的短暂伏笔。
高堂明鏡悲白髮挂在高堂上明镜无所谓悲无所谓喜,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明镜似乎也有了感情,懂得人性,以青春为喜,以迟暮为悲。
将进酒 讲稿
将(qiang)进酒《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nao2)歌的曲调,属于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
题目意译即“劝酒歌”。
诗由黄河起兴,感情发展也像黄河之水那样奔腾激荡,不易把握。
而整篇都讲饮酒,字面上诗人是在宣扬纵酒行乐,而且诗中用欣赏肯定的态度,用豪迈的气势来写饮酒,把它写得很壮美,也确实有某种消极作用,不过反映了诗人当时找不到对抗黑暗势力的有效武器。
酒是他个人反抗的兴奋剂,有了酒,像是有了千军万马的力量,但酒,也是他的精神麻醉剂,使他在沉湎中不能做正面的反抗,这些都表现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作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un1)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cen2)夫子,丹丘生,将(qiang1)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an4)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e4),斗酒十千恣(zi4)欢谑(xue4)。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jing4)须沽(gu1)取对君酌(zhou2)。
五花马,千金裘(qiu2),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掉头返回。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的满头青丝,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和丹丘生啊!快喝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长驻醉乡而不愿清醒。
《将进酒》(李白)讲课讲稿
2.情景默写
• ①李白在《将进酒》中用_君__不_见__高__堂__明__镜_悲__白,发 _朝__如_青__丝__暮__成__雪__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
• ②《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 句是__天__生__我__材_必__有__用__,,千__金__散_尽__还__复__来___。
初读感知:
用一个词概括你 的初读感受
再读悟感情:
诗人为何狂喝痛 饮?有没有诗 句写到喝酒的 理由?
合作探究一
• 结合诗句梳理诗人的情感变化脉络。
划分诗歌层次 什么情感 变化脉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 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 丝暮成雪!
时光易逝, 人生短暂。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1.下列对诗中的诗人形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 A. 诗人怀着平生之得意,又逢老友相聚,纵 酒狂歌,互诉衷肠,感到无限快乐。
• B. 诗人大声呼喊不喝上“三百杯”誓不罢休, 表现他已从悲感中突破,豪气洋溢。
• C. 诗人频频举杯相邀,气氛热烈,酒到高潮, 情不自禁狂歌起来。
• D.诗人高歌后酒兴更浓,不惜宝马金裘换酒 畅饮,活现慷慨爽快之态。
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
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 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 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
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 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狂歌痛饮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
结尾语
• “狂歌痛饮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李白的诗酒谪仙路,就是以痛饮来排解心 中的苦闷,以狂歌来对抗现实的黑暗,以 精神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难怪明人 徐增曾说:“太白此歌,最是豪放,才气 千古无双。”就让我们带着敬意齐背此诗 。
《将进酒》课堂讲课稿
《将进酒》课堂讲课稿师:看得出,你对李白还是蛮有研究的,什么时候请你对全班同学开个讲座?生21:这也不是我想出的,我是参考了钱穆先生的观点。
师:真应了古人一句话,开卷必有益呀。
这首诗到此能不能结束呢?生;还不能。
师:还有什么要研究的吗?生22:我们还应了解一下诗歌的表现手法。
师:不错。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此豪迈奔放的诗句,肯定离不开诗歌特有的表现手法。
(板书“沿波讨源明手法”)你能说说这首诗主要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吗?生22:夸张。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空间范畴的夸张。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时间范围的夸张。
前一句把壮阔说得更壮阔,后一句把短暂说得更短暂,形成反向的夸张,既有比意,又有反衬作用。
师:好。
不但说出了所用的手法,还说出了作用。
不过老师补充一下,这句还用了古诗中常见的比兴的手法。
古人常以流水比年华易逝,一去不返,如李煜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又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兴起对生命渺小短暂的喟叹。
类似的夸张文中还有吗?生23:“会须一饮三百杯”,极度夸张,这是多么痛快的宴饮,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
还有“与尔同销万古愁”,写出了愁思之深,“斗酒十千”写出了酒的名贵。
师:宋代著名诗歌评论家严羽(沧浪)说,别人写诗是用笔一句一句写下来,李白则只要把心里那股气一张口喷出来就行了。
这个比喻真是恰到好处。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怀李白》就这样写道:“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这首诗借“酒”渲染了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和旷世的诗才,而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在其诗作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这首诗便以雄伟形象的起兴,和极度的夸张,一吐胸中块垒,很好地展现了诗人性格,体现了飘逸豪放、流畅自然的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指着黑板上的板书)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李白的《将进酒》大家基本理清了本诗的情感、手法、意象,品味了诗歌的语言,也学会了朗读,进一步明确了诗歌的学习方法。
将进酒讲解稿
将进酒讲解稿
《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表达了豪放不羁、豁达豪情的主题。
以下是对《将进酒》的简要讲解稿:
标题:《将进酒》
作者:李白
诗歌风格:《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他豪放、奔放的个性和创作风格。
诗歌以豁达豪情,畅饮人生为主题,旨在抒发作者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诗歌结构:《将进酒》共有三十二句,每句五言律诗,诗歌的形式工整有序。
每句虽独立,但句句呼应,构成了整体的诗歌结构。
主要内容:诗人通过畅饮、高歌,表达了对逝去的青春的怀念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他以饮酒作为解忧、消愁的手段,表现了对尘世烦恼的超然态度。
诗中还有借酒浇愁、激情四溢的画面,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情感和主题:诗人在诗中透露出对生命的豁达和乐观,他不惧岁月流转,以豪放的心态对待人生的起伏和变迁。
诗人以饮酒为象征,表达了超越现实烦恼,追求自由、奔放的情感和主题。
意境和影响:《将进酒》通过豪放的文字和情感,塑造了李白的“诗仙”形象,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表现了对人生的豁达乐观,激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追求理想,不畏艰难。
现实意义:《将进酒》以豪放的情感和坦荡的气度,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勇往直前,豁达乐观,用豁达的心态去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
总结:《将进酒》以豪放、奔放的情感,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通过饮酒、高歌,诗人表现了超越尘世烦恼,追求自由、豁达的精神境界。
这首诗歌在中华文化中享有重要地位,激励人们勇敢面对人生,追求自由与幸福。
将进酒讲课稿
一、导入他是中国诗坛上一位风华绝代的才子,他是大唐盛世里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他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崇拜的偶像,他是浪漫主义国度里一棵不老的青松,他就是诗仙李白。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将进酒》,一起去领略一下什么叫做情在回肠荡气中!二、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因他的诗清新飘逸,人称诗仙。
又由于他爱喝酒,时人又称酒仙。
他热爱祖国的山川,年轻时就差不多漫游了大半个中国,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如:《峨嵋山月歌》;他渴望做官,但却鄙夷世俗,蔑视权贵,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他的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如:《蜀道难》三、背景:李白年轻时就有济苍生、安社稷的雄心壮志,一心想在政治上求取功名,但热血方刚、意气风发的他不想走科举之路,只想凭借自己在社会上的威望取得朝廷重用,于是乎,他在30岁时第一次进长安,但未得到统治者重用,四处碰壁,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42岁时奉诏第二次进长安,但是只是充当了唐玄宗的翰林待诏。
翰林待诏,顾名思义就是等待皇帝随时召见得人,有各种各样的人才,画画的,下棋的,讲道的,算卦的,李白是诗人,就是诗文待诏,平日写写诗词以供娱乐,说白了就是的唐玄宗的御用文人,这让渴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李白很失望,加之他的狂傲不羁,不为权贵所容,最后落得个“赐金还放”的结局,只好第二次离开长安,而这首诗就大约作于他第二次离开长安后的八年,即天宝十一年,算起来,李白这时已经50岁了,这样就说明他虽然已经人到老年,但壮志未酬啊!写这首诗时,他和他的好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另一位好友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李白写下《将进酒》。
四、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曲名,将:请,愿。
将进酒就是请喝酒的意思,以它为题的文章,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这首诗借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五、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六、赏析1、诗歌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隐含了什么意思?明确: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手法叫起兴。
《将进酒》(李白)讲课讲稿PPT文档共28页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将进酒讲说稿
《将进酒》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字词能力目标1、通过《将进酒》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自主阅读诗歌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1、体会作者的情感重难点: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导入:教学过程一、写作背景:此诗作于李白赐金还山后。
李白虽然未能实现政治抱负,却对当时的社会现实的黑暗以及统治集团的腐朽,获得了深刻地认识。
出长安后,李白在东鲁等地盘桓了一段时间。
约天宝十一年,他与友岑勋、元丹丘在嵩山元的颍阳山居小聚,三人登高饮宴,作者因“正值用世之才而不遇合”,遂借酒兴,抒发其郁愤不平之气。
二、字词讲解:1、将进酒:原是汉乐府中的一种旧题目,意为“劝酒歌”。
“将”字,读qiāng,是愿、请之意。
2、君:古代对人的尊称。
君不见:你看不见?3、高堂:高大的厅堂。
4、樽:古代的酒具。
金樽,形容酒杯珍贵。
5、会须:应该,务必如此。
6、岑夫子,丹丘生:指岑勋和元丹丘,是李白的朋友。
7、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8、馔玉:(zhuàn)形容食物象玉一样精美。
9、陈王:指陈思王曹植。
10、平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
11、恣:纵情。
12、谑:(xuè)戏谑,开玩笑。
13、径须:只管。
直接做某事,不犹豫。
14、沽:(gū)买。
15、五花马:指名贵的马。
据说毛色作五花纹。
16、销:17、同“消”,消解。
三、诗文赏析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以一组排比句开头,写黄河之来,如从天降;黄河之去,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一涨一消,从空间范畴夸张。
诗人借黄河之水滔滔奔流到大海,一去不复回,来比喻人生岁月快速流逝,并由此引发出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语言奔放,一开篇就使全诗显得气势恢弘,形象壮观。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悲叹人生短促,顾影自怜、徒唤奈何,把从青春到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是“朝”“暮”间事,是从时间范畴夸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进酒》讲稿亲爱的同学,你好!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那满溢酒香的佳句在中国诗史上俯拾皆是。
如曹操《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翰《凉州词二首》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杜甫《赠李白》中的“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拔扈为谁雄”;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清照《醉花阴》中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还有李白那传唱至今、脍炙人口,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名篇——《将进酒》。
我们将从“知人论世,了解背景”、“置身诗境,翻译诗句”和“吟咏诗韵,感悟情感”三个环节逐步深入诗人的内心,最终与诗人达成情感的共鸣。
一、知人论世,了解背景让我们先来欣赏名家范读,从整体来感悟诗歌的感情基调。
范读中表现出来的丰沛饱满而跌宕起伏的情感极为动人,那么,这种情感从何而来呢,让我们梦回盛唐,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yún)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
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
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李白作此诗时距离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
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sōng)山另一好友元丹丘(丹丘生)的颍(yǐng)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
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满腔不平之气借酒兴诗情,得以抒发。
这首《将进酒》就是他饮酒抒情的佳作。
二、置身诗境,翻译诗句接下来,让我们融入诗歌的情境中去,看一看这首《将进酒》写了什么内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需要也应当痛快地喝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岑勋,元丹丘,快点喝酒,不要停下来。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贵,只希望能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自古以来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陈王曹植当年设宴平乐观,喝着名贵的酒纵情地欢乐。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把这些钱用来买酒一起喝。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尽的长愁!听过了范读,了解了诗歌的内容以后,你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悲壮,狂放,激动,自信,愁苦,欢乐,愤慨?也许,我们稍作品味会发现,这些更为外显的情感中,有一种情感作为底色,那就是激愤。
而这压抑已久的激愤借酒喷薄而出,也许会自然地让我们想象得到,宴饮后的李白,一定会因为酒喝得太多而大醉,醉卧不起。
那么,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为什么在欢宴之中,违背常情,不喜反愁呢?李白的愁怀在诗中又具体表现为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呢?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吟咏诗韵,感悟情感”来走近李白的内心,在体悟中达成与诗情的共鸣。
三、吟咏诗韵,感悟情感我们先来看诗歌的前四句,你可以在融入诗歌感情基调的前提下,借鉴老师标注的停顿、重读和声调,在高声朗读中,细细品味诗句的细微情感。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天”字的重读,让气势磅礴的黄河波涛扑面而来,那么,看到这样的黄河,诗人一定会由衷地激动并赞叹。
而在激动与赞叹之后,通过“不”字的重读,试想,李白面对浩浩荡荡的黄河水,想到了什么呢?他想到了人生,想到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为什么要由黄河水想到人生呢?在李白狂歌《将进酒》的约1800年前,孔子站在山上,看着脚下奔涌的黄河水,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表达了韶华难再的感叹,李白同样如此,由涛涛的黄河水,想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而对“暮”字的重读和语调的下降,不仅最能让我们感到这种感慨,而且,能够让我们捕捉到诗人此时情感的变化,以及为何会有此种变化。
此时的诗人,感到倏忽间老之将至,顿感悲伤,但因为黄河背景的映衬,倒显得悲而不伤、悲而愈壮了。
因此,诗歌的前四句流露出了诗人第一次情感变化,即由激动而转为悲伤,具体而言,表达出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老大无成的深沉悲伤。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到这六句诗中,诗人的情感又发生了变化,由前面的悲而转变为“人生得意须尽欢”“烹羊宰牛且为乐”的欢乐了。
我们不禁会想原本正独自伤感的诗人,为何会突然转悲为喜呢?首先,既然人生短暂,何不及时行乐呢?其次,虽然此时失意,悲愁又有何用,就应该去另寻寄托,况且朋友相聚,正是开怀畅饮、及时行乐的好时候啊!因此,“须”和“空”字一定要重读,读出诗人此时情感的转变。
但是,若我们仔细一想,诗人“得意”与“尽欢”的,是真正能让他“得意”与“尽欢”的吗?显然不是。
“得意”不是作者才能为国所用,建立不朽功业,而是与处境类似的三两知己千里相聚。
“尽欢”是无力改变不被任用现状的豪放之语。
既然空有才能得不到任用,那么是否诗人重又落入悲愁的情绪之中了呢?显然不是。
因为,其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体现了诗人的高度自信,这种高度自信看似消极,却流露出了李白深藏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所以,诗歌的这六句表现了诗人从悲壮到欢快的第二次情感变化,这是李白自信、狂放的体现,于深沉的悲绪中洋溢暂时的欢乐。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承接着前面欢快情绪而来的,是一系列劝酒的辞令,要在前面节奏铺垫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旋律,展现诗人此时越加激动的心情。
因此,表现出了诗人第三次的感情变化,由欢快转变为狂放。
这种情绪狂放的具体展现,就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读这两句诗要通过对两个“不”字的重读,充分表达诗人蔑视荣华富贵的高洁志向,和怀才不遇的满腔悲情。
由此可见,这两句诗便是全诗明志的主旨句。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作为对狂放情绪的进一步抒发,便是对往圣先贤的贬抑和对古今饮者的褒扬,这要通过对“皆”字和“留”字进行重读来进行展现,还要通过吟咏营造曹植宴饮的氛围,来真切表现出李白对曹植惋惜、抱不平,以其自况抒发怀才不遇,愤慨之情。
因此,这十二句诗表现了李白的第四次情感变化,由狂放转变为激愤,表达了李白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歌的最后几句,诗人的情感再次呈现跌宕起伏之势,由前面通过以曹植自况表达激愤之情,转变为在宴饮中表达不醉不归之意的狂放之情,由让主人换美酒反客为主的狂放,转变为“同销万古愁”的悲怆。
这悲怆,是由个人之悲到万世之悲的升华,但同时,其中更包含着李白对千古怀才不遇之悲的睥睨,这睥睨是诗人人格价值的自信,是豪放胸怀的张扬。
因此,在朗读时,以“万古”划开时间长河之后,再以轻蔑的语气读出一个“愁”字,才能真正将诗人的情感拿捏得恰到好处。
至此,《将进酒》全诗的情感脉络我们便可以梳理如下:由激动,而悲伤,而欢快,而狂放,而激愤,再转为狂放,最后落为悲怆。
在梳理了情感脉络后,李白借此诗表达的情感便可以概括出来了:诗人以豪放的语言,抒写了旷达不羁、乐观自信的精神和对社会现实的愤闷,同时反映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
表达诗人感叹人生易老,实则在感叹怀才不遇的情感。
最后,布置三个课后作业。
1.录制配乐朗诵音频,分享至班级QQ群或微信群,和同学们分享你的朗诵作品;2.背诵并能够默写全诗;3.搜集并积累两首李白其他关于酒的诗歌,试着比较一下,它们蕴含的情感和《将进酒》有何不同。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非常感谢你和老师一起学习,同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