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常用治疗方法之运动疗法
运动再学习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卒中主要由神经系统损害所致,对应脑区功能会逐渐恢复,提示神经元具有潜在的修复功能,神经元之间的联络能重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2]。大脑功能重组的主要条件是对患者进行特殊训练,训练内容与大脑功能的改善程度有着直接关联[3]。运动再学习是一种利用生物力学及运动科学为理论知识,使得脑功能得以重组,使用科学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动作及功能的训练,通过反复运动再学习及再训练,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使得患者自身能力得以不断提高,使得患者能够体验运动动作及运动感觉,加强对运动的控制度,使得患者的肌群协调能力得以提高,促使肢体功能得以恢复[4-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运动再学习治疗,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得以改善,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得以提高。
1.3观察指标
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包括面瘫、失语、意识、感觉、语言障碍、凝视及上下肢肌力等方面,总分42分,分数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呈反比;采用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AM)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越好;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巴塞尔指数(ADL)进行评定,满分100分,分数与日常生活能力呈正比。
关键词:运动再学习疗法;脑卒中;神经缺损程度;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
脑卒中为临床多发疾病,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成为引发中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且该种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临床研究得知,该种疾病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男性从事体力劳动较多,且精神压力大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运动再学习疗法基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强的基础上,对运动功能损伤的患者进行恢复训练的一种方式,是人体进行运动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1]。本文将80例脑卒中患者平分为两组,分别实施运动再学习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具体内容呈现如下:
脑卒中的运动疗法
脑卒中的运动疗法
常见康复问题
运动 障碍
脑卒中的三级康复体系
一级 脑血管病病房 7天
二级 康复科 20天
三级 80%
2个月 社区康复
20%
脑血管病专科康复中心
返回
脑卒中的三级康复体系
康复任务
一级
协助临床治疗,防止继发合并症的发生
二级
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三级
80% 进行社区康复,巩固已取得的康复效果,进一步提高运动 功能|交流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20%经专科康复中心治疗患者能达到大部分日常生活能力自理
关节松动术 软组织牵伸技术 水中运动 医疗体操 引导式教育 麦肯基疗法 ……
其他技术
康复治疗技术
作业治疗 OT 言语与吞咽治疗ST 康复心理治疗 矫形、辅助器具治疗
确定康复目标
康复目标
如独立生活、部分 康复目标必须根据病人情况作修正,对 近期目标 远期目标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 每个病人每月举行一次评定会议,评定 独立部分介助、回 一个月要 三个月后 是否达到目标,如果达到则制定新的目 归社会、回归家庭 求达到的 应达到的 标及计划,如果没有达到,要分析其原 等等。 康复目标 康复目标 因,变更目标,修正训练内容。
康复治疗方案
②训练程序: a、床上训练。 b、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 c、从坐到站起训练。 d、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 e、步行训练(步行前准备运动,扶持步行式平等 水内步行、改善步态的训练,上下后 训练、复杂 步行练习) f、上肢及手功能训练(肩关节和肩带的活动,肘关 节活动,腕关节屈伸及桡、尺侧偏移;掌指、指间 关节各方向的活动以及对掌,对指,抓掌,释掌等, 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训练)。
脑卒中康复常用治疗方法之运动疗法
脑卒中康复常用治疗方法之运动疗法脑卒中康复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中运动疗法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运动疗法可以通过改善患者身体的功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和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来帮助患者康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脑卒中康复运动疗法。
1.步行训练步行训练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康复期间,从使用助行器到逐渐增加步行距离,患者可以逐步重建步行能力。
步行训练可以通过增加步行时间和步行速度来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并改善平衡感。
2.动作训练动作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手指和手臂的功能。
常见的动作训练包括弯曲和伸展手指,抓握和放松物体,以及手臂屈伸。
这些动作可以帮助患者增加手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3.肌肉训练肌肉训练是通过增加肌肉力量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的重要方法。
通过使用各种器械和重量,患者可以进行肌肉训练,如卧推、深蹲和举重等。
肌肉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并增加骨密度。
4.平衡训练脑卒中过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平衡问题,这会影响其日常活动和安全性。
平衡训练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帮助患者提高平衡能力。
例如,站立时闭上眼睛,通过锻炼神经系统来提高平衡感。
此外,使用平衡板和其他辅助设备也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
5.功能性训练功能性训练是指通过模拟日常生活活动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这种训练方法包括上下楼梯、穿衣、洗澡等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活动。
患者可以通过这些训练来提高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从而提高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
除了以上几种运动疗法,还有其他一些辅助性的康复方法,如助步器和矫形器等。
这些辅助设备可以帮助患者在康复期间保持平衡、减轻负担,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通常,康复专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满足其康复需求。
总结起来,运动疗法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步行训练、动作训练、肌肉训练、平衡训练和功能性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恢复身体的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脑卒中康复治疗中作业疗法与运动疗法的应用效果
81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4月上第21卷第10期·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作者简介:赵艳,康复治疗科,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
脑卒中康复治疗中作业疗法与运动疗法的应用效果赵艳(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康复治疗科,甘肃 兰州 730000)【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脑卒中康复治疗中作业疗法以及运动疗法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选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研究时间段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例数均是30例。
对照组施予常规康复疗法和运动疗法,以此作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加以施予作业疗法以及运动疗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功能情况(即SIAS)、运动功能情况(Fugl-Meyer 运动评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即ADL)。
结果:观察组患者SIAS 各功能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高(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肌张力、躯体控制、语言功能),Fugl-Meyer 运动评分和ADL 评分也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联合实施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可获得显著效果,可加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速度,有利于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应用价值高,建议推荐使用。
【关键词】运动疗法;脑卒中;康复治疗;作业疗法;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中图分类号】R743.3……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3)10-0081-03在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中,脑卒中作为常见疾病类型,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主要是因为多方面因素造成机体脑部出现急性循环障碍,导致脑细胞以及脑组织坏死的一种脑血管急性病变[1]。
在临床中,根据疾病类型,可将其划分为两种,即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大部分患者可出现颅内压上升、肢体不遂、压疮、语言功能障碍、癫痫、肺水肿或者肺炎等相关并发症,由于该病发生急骤,且大部分患者病情危急,可在疾病发生后数分钟或者数小时发展至高峰,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2]。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脑卒中,即中风,是指大脑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或者阻塞,导致脑部缺血和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受损或死亡,从而引起各种不同的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治疗脑卒中的方案很多,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其中,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其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方法理疗理疗是指通过物理手段进行治疗,包括传统的按摩、针灸等手段和现代的电磁波、光疗、磁疗及热疗等手段。
这些方法主要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细胞再生、减少水肿等,达到康复治疗的效果。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理疗可以缓解肢体瘫痪、肌肉僵硬、运动障碍等症状。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指通过运动的方式进行康复,包括物理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认知训练等。
运动疗法可以帮助脑卒中患者改善肌肉力量、肌肉协调、平衡性、步态、语言、认知等基本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言语治疗是指通过语言和语言学相关知识训练来恢复对语言的理解、表达、产生能力,从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沟通能力。
包括表达技巧训练、语音训练、语言理解训练、记忆训练、逻辑思考等。
情感支持脑卒中患者常常伴有情感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情感支持是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心理治疗、精神治疗、家庭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重建自信、建立积极的心态,促进康复效果。
康复治疗流程脑卒中康复治疗需要个性化地制定治疗方案,因此具体的治疗流程可能会因人而异。
但是,一般的治疗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初始阶段在脑卒中的初期,通常需要对患者进行紧急措施,以保证其生命安全。
此时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等。
一旦病情稳定,就可以开始康复治疗。
形成阶段形成阶段是指进行肌肉运动、康复理疗、足底电刺激、步态训练等康复治疗,通过加强肢体力量、塑造肢体形态、提高肢体感觉、恢复功能等措施,降低残疾率、提高生活质量。
在形成阶段之后,应进一步加强患者的康复训练。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脑血液供应中断导致的神经组织损伤。
它是导致全球死亡和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卒中发病率也在增加。
因此,研究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方法对于减少患者的残疾程度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近年来,针对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法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研究进展:1. 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是脑卒中康复的核心方法之一。
这些方法通过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恢复运动能力,改善肌力和协调性,并增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研究表明,在早期阶段开始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功能恢复。
2. 言语和语言治疗脑卒中患者常常出现语言和沟通障碍。
言语和语言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改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最新的研究表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语音识别系统等创新方法,可以提高言语和语言治疗的效果,加速恢复进程。
3. 神经电刺激疗法神经电刺激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康复治疗中。
其中包括经颅磁刺激(TMS)、电脑辅助运动疗法以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等。
这些方法通过刺激患者的神经系统,促进神经再生和恢复,改善运动和感觉功能。
研究表明,神经电刺激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4.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脑卒中康复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进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和再发。
另外,一些研究还发现,药物治疗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恢复,对康复治疗具有积极的影响。
5. 心理治疗和支持脑卒中患者除了身体上的康复,心理健康也至关重要。
心理治疗和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减轻抑郁和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最新的研究表明,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方法,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和康复效果。
总结而言,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法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临床应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及机制解析
临床应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及机制解析脑卒中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它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然而,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运动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
本文旨在探讨临床应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机制。
影响:1. 运动疗法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运动疗法通过恰当的运动模式和训练方法,可以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
研究表明,运动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肌力、肌耐力和协调性,这对于恢复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运动疗法改善认知功能脑卒中患者常常伴随认知功能的受损,如注意力缺陷、记忆力减退等。
而运动疗法被证明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专注力和记忆力。
3. 运动疗法促进心理健康脑卒中患者往往面临诸多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抑郁等。
运动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的治疗方式,可以促进患者身心的放松,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机制解析:1. 神经再生和重塑运动疗法通过刺激运动皮层和大脑皮层,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连接,有助于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
此外,运动还可以促进突触的形成和增强,加速大脑的重塑。
2. 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运动疗法可以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提高脑血液供应,促进新陈代谢和废物清除,有助于恢复和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脑功能。
3. 调节神经递质和神经保护运动可以调节多种神经递质的释放,如多巴胺和γ-氨基丁酸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此外,运动还可以激活神经保护机制,减少脑卒中引起的细胞损伤。
4. 改善心理状态和社交支持运动疗法本身具有一定的愉悦性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
此外,参与运动疗法的群体活动还可以提供社交支持,帮助患者恢复自信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运动疗法的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并有专业的指导和监督。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深入探讨运动疗法的最佳实施方式和持续时间,以及其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应用,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脑卒中患者的运动疗法康复治疗PPT课件
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
等
标准
级
0
肌张力不增高,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范围内均无阻力。
1
肌张力轻微增高,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到终末端时有轻微阻力。
1+
肌 张 力 轻 度 增 高 , 被 动 活 动 患 侧 肢 体 时 在 前 1/2ROM 中 有 轻 微 的 “ 卡 住 ” 感 , 后
1/2ROM中有轻微阻力。
本身血压过高,而运动后可能会发生体位 性低血压。
视网膜病变者,运动后视网膜出血的可能性 增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进展。
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运动会减少肾血流 量,使尿蛋白排出增加,加重肾脏病变。
部分糖尿病患者,尤其是i型糖尿病患者, 在未很好控制血糖的情况下,运动会使血 糖上升,出现尿酮体,甚至酮症酸中毒。
可有勾状抓握,但 在坐和站立位上,有
不能伸指
髋、膝、踝协同性屈曲
能侧捏及松开拇指, 在坐位上,可屈膝900
手指有半随意的小 以上,足可向后滑
范围伸展
动。在足根不离地
的情况下踝能背屈
Ⅴ 肌张力逐渐恢
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
有分离精
运动的活动:肘伸直
细运动
时肩可外展900;
肘伸直,肩前屈30~
900时,前臂可旋前旋后;
临床上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的患者有可能停 留在上述的某一阶段上不再进展。
Fugl-Meyer评定法
•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 各项最高分2分,上肢33项,共66分;下肢17项,共34分,总分1 00分。
• 评出分值后,再根据FMA运动积分评定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
FMA运动积分的临床意义
(二)慢性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脑卒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病变,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缺氧、脑细胞坏死等症状。
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患者从急性期到康复期的治疗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重点介绍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目的康复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生产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内容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主要包括康复训练、电疗和热疗等。
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运动训练和功能训练。
运动训练是指帮助患者恢复肢体活动和平衡功能,包括步态训练、上、下肢功能训练、平衡训练等。
功能训练是指帮助患者恢复吞咽等日常生活功能。
电疗和热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等,有助于缓解疼痛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语言治疗语言治疗是指帮助患者恢复或者提高语言和交际能力的治疗过程。
包括言语理解、表达、阅读、写作、交际等方面。
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尽快地恢复正常的言语能力,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指通过心理调节,认知行为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减轻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支持和温暖,并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康复,增强康复信心。
康复治疗原则早期康复治疗早期康复治疗是指在患者出现脑卒中后尽快开始治疗,以尽早恢复脑部功能。
早期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迅速恢复语言、视力、听力、感觉和运动功能,防止患者后遗症的加重和发展。
个性化康复治疗在康复治疗中,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生活习惯、家庭环境等因素进行个性化制定的。
家庭康复治疗家庭康复治疗是指康复医师、患者家属和患者本人密切合作,组成一个康复团队,为患者提供家庭康复服务。
这种方式可以使患者得到更全面的关注和照顾,更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结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60例观察
动和 器械训 练 。结 果 : 急性期 治疗效 果明 显好 于恢复期 治 疗 , 非常 显著 性 差异 ( 0O ) 有 P< . 1 。结论 : 期 康 复运 动训 练 可 早
扶 双杠或柱 拐练 习。为增 加难 度 可进行 爬坡 训 练来缓解 下 肢 肌 肉痉挛 提高韧 带功 能。上 下楼 梯训 练一 定要选 择 台阶
6 例 均 为 首次 发 病并 经 头颅 C 0 T和 M I 诊 的 脑卒 R确 中偏 瘫患者 , 志 清楚 , 合 作 。不 伴 有 其 它 神 经 肌 肉和 神 能 骨骼 等疾病 。将 6 例 分 为急 性 期 和恢 复 期 两组 。急性 期 0 组 3 , 1 例, 1 例 ; 0例 男 8 女 2 年龄 3 ~ 9 , 8 6 岁 平均 5 . 岁 。 78 恢复期 组 3 O例 , 1 男 9例 , 1 女 l例 ; 龄 3 年 9~7 l岁 , 均 平 5 . 岁 。评价肢 体 肌无 力 采 用 国 内通 用 的 L V 啊 徒 手 65 0E 肌力检查 法 , 力分 O一 肌 5级 ( 为正 常 )并 按 上下 肢 分 5级 , 别记 录。急性期 组肢 体瘫痪 , 级 2 1 0个 , 级 3 , 2 0个 3级 1 0 个。恢复期 组肢 体瘫痪 , 级 6 , 级 2 1 个 2 4个 , 3 。 3级 0个
的兴奋 , 局部皮 肤温 度 升高 、 肤颜 色 潮 红 , 用者 有艾 灸 皮 使 的灼热 及针 刺样 的感 觉 , 产生 的刺 激 量甚 至 比传 统针 刺 所 及艾灸 更强 。所 以 , 康 复 芯 片刺 激 颈 椎 病 的 相 关穴 位 , 用 具 有祛 除病 因 , 畅通 气血 而达 到 治疗疾 病 的作 用 。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综合征,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健康问题。
脑卒中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促进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为此,中国卫生部制定了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旨在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一、康复治疗评估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首先需要进行评估,以确定患者的康复需求和治疗计划。
评估包括疾病史、生活质量评估、身体和神经系统的评估等内容。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患者的康复潜力和目标,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二、常规治疗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病因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降压、降脂等药物治疗,以减少脑卒中的再发和恶化。
“病因治疗”主要是指对引起脑卒中的病因进行治疗,如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等。
“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主要是指对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如吞咽困难、尿失禁、压疮等进行预防和治疗。
三、康复治疗技术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核心是康复训练。
针对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患者,可以选择适合的康复治疗技术。
常用的康复治疗技术包括:1.运动疗法:包括物理治疗和运动训练,旨在通过锻炼患者的肌肉和关节,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力量和灵活性。
2.语言疗法:主要针对脑卒中患者的语言障碍和言语能力的恢复,通过语音训练和语言练习,提高患者的交流能力。
3.认知训练:通过认知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学习能力、思考等。
4.情绪支持和心理治疗:脑卒中患者常常伴随着情绪障碍和心理问题,通过情绪支持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症状。
五、康复机构建设为了保障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国需要建设一批专业康复机构。
康复机构需要配备专业的康复医生、康复护理人员和康复设备,提供全面、科学的康复治疗服务。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康复治疗网络,提供远程康复服务,使得脑卒中患者能够随时随地接受康复指导和治疗。
六、康复治疗的监测和评估康复治疗的效果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第1篇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脑卒中(Stroke)是指因脑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康复治疗是降低脑卒中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方案旨在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全面、科学、人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确保治疗过程合法合规。
二、治疗目标1. 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3. 调整患者心理状态,增强康复信心。
4. 预防并发症,降低复发风险。
三、治疗方案1. 康复评估(1)初期评估:患者入院后,康复治疗师应立即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功能障碍等方面。
(2)中期评估:治疗过程中,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3)末期评估: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总结性评估,为后续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2. 康复治疗(1)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脂、降血压等药物,预防脑卒中复发。
(2)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理疗、康复护理等。
① 运动疗法:针对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训练方案,如床上翻身、坐位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等。
② 理疗:采用电疗、磁疗、超声波等物理因子治疗,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③ 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进食、洗漱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作业治疗:针对患者功能障碍,制定个性化的作业训练方案,如手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等。
(4)心理治疗:针对患者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开展心理疏导,调整患者心理状态。
(5)康复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康复知识,提高其康复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3. 康复周期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进展,制定康复周期。
一般情况下,康复治疗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维持期。
(1)急性期:发病后1-3个月,重点进行早期康复治疗,预防并发症。
(2)恢复期:发病后3-6个月,加强康复训练,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脑卒中康复知识
康复知识一、康复介入对偏瘫恢复的影响偏瘫恢复的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现代康复医学把偏瘫恢复方式分成两种,一种是自然恢复,一种是康复介入的恢复;现代医学非常强调偏瘫后的康复介入;康复介入,使病人能够及时得到康复医师的正确指导,采用各种康复治疗手段,改善机体的功能,从而使其达到尽可能好的恢复;资料表明,通过自然恢复而不落残疾或仅有轻微残疾的病人大约是17%,而80%以上者自然恢复是带有明显残疾的恢复;如果在发病早期能得到正确的康复指导,进行正确的、积极的功能训练等康复治疗,可以使本来可能丧失生活自理和行走能力的病人80%以上恢复生活自理能力,90%以上重新获得比较好的行走能力;二、中风病人有哪些康复方法1、运动疗法:主要是利用物理学中的力学因素,以徒手以及应用器械进行运动训练来治疗病人,恢复或者改善功能障碍的方法;2、作业疗法:为恢复病人功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从日常生活活动、生产劳动、认知活动中选择一些作业对病人进行训练,以缓解症状和改善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3、言语治疗:通过各种手段对有言语障碍的病人进行的针对性治疗;4、物理因子治疗:应用力、电、声、水和温度等物理因素来治疗病人疾病的方法;包括高频治疗、中频治疗、低频治疗、光疗、冷疗、超声波治疗、高电位治疗、激光治疗、温热治疗、磁疗、蜡疗、水疗、氧疗高压氧、常压氧等;5、传统康复治疗:针灸、推拿、拔火罐等;6、药物治疗:以营养神经、改善脑功能的药物为主;7、矫形器的装配和训练:矫形器是装置余人体四肢、躯干等部位的体外器具,用以预防、矫正畸形,增强、补偿功能,在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三、为什么康复治疗对偏瘫恢复有效这涉及一个比较专业的叫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名词;过去,许多人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是不可恢复的;而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基础科学研究证据已充分显示了大脑具有“可塑性”,脑功能在损伤后可以进行重组;由于过去对大脑功能形态学的研究缺乏必要的手段,而一直无法深入地进行;直到神经功能成像的出现,人类才真正可以从功能影像学的水平直接观察人脑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活动,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终于的到了客观和科学的证据;因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积极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具有神经修复再生和功能代偿的康复训练,就具有重要的价值了;四、中风病人如何把握康复训练的时机康复训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恢复偏瘫病人缺乏的功能,减轻后遗症,而早期康复训练,能通过对患病肢体的主动和被动的活动,改善肢体的肌张力,减少换肢废用性肌肉萎缩和畸形的发生;因此,把握开始训练的最佳时间,对病人实施早期康复很重要;早期康复是指病人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血压稳定,神经症状停止发展时,即可开始康复治疗;一般脑血栓形成或脑血管痉挛的病人多在发病后3-4天,脑外伤或脑出血病人多在发病后7-14天,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训练;五、认识康复医学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学科,它是以现在人类保健和医疗的需求而出现的;“康复”是指“功能的恢复”,康复医学就是利用医学的知识和技术,去帮助那些因损伤、疾病、发育缺陷而致身心功能障碍者康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身体潜能, 从而达到生活自理,能参加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治疗的适应症不但是许多人所熟知“三瘫一截”偏瘫、截瘫、脑瘫、截止,实际上,它的适应症很广泛的,包括多个系统的多种伤病和多种障碍,如神经康复科、骨科康复、儿科康复、老年病康复、心肺康复、风湿科康复、精神康复、疼痛康复、癌症康复等;六、中风病人康复需要运动由于中风导致肢体功能降低,部分关节肌肉处于废用状态,患者关节强直,肌肉萎缩,故大多数懒于活动;此时,家属要督促和协助患者进行锻炼;从单个关节主动活动开始,直接多关节活动,运动时间尽可能带动患肢一起活动,在进行坐立行走功能训练时,家属要站在病人患侧,协助病人坐起、暂离和行走,行走时要求病人尽量抬高患肢;按摩患肢:按摩疗法能防止或减轻肌肉骨骼的废用性萎缩;患肢应处于功能位置,勿使肢体、关节扭转、弯曲、防止关节挛缩,按摩前要洗手、剪指甲,并可用滑石粉涂擦皮肤;七、早期康复对于患者来说有危险吗早期康复对患者是没有危险的,活动量也小,大体上分为床上体位摆放和关节的被动活动,床上体位是为了将来恢复更好,关节的被动活动是为了防止关节挛缩,这些都是由别人帮忙完成,患者没有任何体力负担和心理刺激,只会有利于患者,因为关节的活动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总之,早期的一切活动都是让患者在一个不太费力的前提下进行的;八、为什么要早期接受康复训练在康复病区住院的绝大多数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运动与活动功能障碍,一些右旧观念你的患者常常想通过一段时间的卧床休息及用药,达到功能的恢复,这往往是不现实、不科学的,而且有很大的弊端,甚至是致命的长期卧床或不运动的坏处很多,包括的并发症有:1、肌肉萎缩,肌力减退,关节活动度受限,运动能力下降;2、血流速度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从而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增加,可能导致肺栓塞,后果严重;由于血栓形成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的机会大大增加;3、血管调节功能下降,容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头晕、头痛;4、容易导致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5、呼吸功能减退,痰液增多,排痰困难,诱发支气管感染或肺炎;6、骨质疏松,容易引起骨折;7、泌尿系结石、感染机会大大加重;8、食欲下降、便秘;如果患者选择早期接受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主动、被动、作业治疗、理疗、传统康复等,上述各种长期卧床或不运动的弊端会得以避免或大大减少,而康复训练产生的组织适应性改变、再生、修复、功能重塑等,均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九、康复训练有哪些好处增加患者肢体的血液循环,活动能力;放松痉挛的肌肉;防止关节挛缩;锻炼肌肉力量,加强肌力控制;学会用正常步态;帮助恢复日常活动能力包括吃、穿、洗漱、个人卫生等;帮助恢复语言的功能;十、中风患者的家庭应做哪些事情多理解、多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督促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锻炼,如自己穿衣、进食、洗脸、如厕,鼓励患者保持余外界的接触,多与人交流;定期到医院复查;预防再次发生中风,一旦再发中风,应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尽量不动患者,迅速与急救机构联系以获得帮助;十一、脑卒中后肢体功能恢复的规律在脑卒中发作后经急救,病情逐渐稳定;这时病人躯干和四肢近端如肩髋的活动恢复较早;病人开始转动身体、翻身、而后靠坐、独坐,进而沿立到逐渐恢复行走,从身体部位来说,下肢比上肢恢复得早,大关节比小关节恢复得早;下肢活动的恢复顺序是髋部--踝部--足趾,而上肢恢复的顺序是肩部--肘部--手腕--拇指,在时间上,运动功能的恢复在经过3个月,进入可谓“运动恢复平台”即活动能力的改善,相对缓解,进展较为稳定的阶段,到6个月时,运动障碍基本稳定,了解规律有助于病人和家人保健;十二、运动的益处经常进行适量可改善健康状况,带来以下益处:1、加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能及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2、锻炼肌肉,减少出现骨质疏松的机会;3、增加关节的灵活程度,延缓老化现象;4、消耗体内多余脂肪,有助控制体重;5、延缓紧张情绪,增强自信,有助扩大社交圈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十三、中风后可以复原吗中风后部分恢复是肯定,但完全复原以前一样的水平则较少;大部分患者在中风发生后最初6个月内达到最高的康复程度,以后复原较缓慢;十四、中风后如何尽快康复中风后应尽早接受康复治疗,建议脑血栓的患者在发病后2-3天内病情稳定则开始锻炼;脑出血的患者在发病后1-2周内开始康复锻炼;医生、治疗师、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努力,完成康复治疗;康复运动应有易到难;锻炼顺序是:床上运动、翻身→侧卧→到做起→坐位运动、坐位平衡→站立运动、站立平衡→步行、上下楼梯十五、中风康复就是疗养吗康复可能是最容易混要的词语,如休闲康复、旅游康复、桑拿康复、娱乐康复等,许多休闲疗养都同康复扯上关系;不少地方的疗养院转变为康复医院,所以有人认为康复就是疗养,其实不然;康复由于现代医学领域,主要是指身心功能、职业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恢复;中风的康复治疗着眼于病人功能的保存和恢复,其目的不仅要将病治好,还要最大限度的保存和恢复其残存的功能和潜在的能力;而疗养是以延缓衰老、健身益寿为宗旨的一种自觉保健活动,主要适用于健康人及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两者在本质上存在着区别;现代康复治疗主要应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吞咽障碍处理、心理治疗及矫形器应用等方法,与中国传统医学中推拿、拳操、针灸等措施相结合,使中风病人从生理、心里、社会及职业等能力上进行全面康复,可以最大限度的改善病人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以便其更好的适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回归社会;因此,康复治疗不但针对中风本身,更重视中风所导致的功能障碍的恢复,而一般意义上的疗养对中风病人起不到实际的针对治疗和功能恢复作用;十六、偏瘫超过6个月就没有康复的可能吗大多数学者认为中风恢复的时间基本上是在3个月内,在最初几周后恢复最快,6个月后瘫痪肢体的运动和步行功能进一步恢复的可能性较小;一部分病人及家属据此认为,中风病人的康复在半年以后就没有意义了,即使再锻炼,病人的身体功能也不会有更多的恢复;于是,许多病程大于6个月的病人放弃了继续康复锻炼的机会;事实上,随着康复理论及技术的进步,6个月以后继续进行康复训练,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身体功能还是能得到较大改善的;这是因为脑的可塑性是终身存在的,只要坚持正确的康复训练,肢体的功能还是可以有所恢复的,只是6个月后恢复得相对慢些罢了;临床证实,中风后的言语、认知、平衡、家务等功能的恢复期限更长;对于那些病程超过半年甚至1年以上仍不能完全恢复、遗留下不同程度后遗症的病人,其生活自理能力仍可借助健侧肢体代偿训练或佩戴肢具等方式而获得提高,实现生活的最大自理;鉴于此,偏瘫病人及家属应坚信康复训练的效果,不可错过继续康复的时机;十七、只有住在医院才能进行康复训练吗中风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急性期病人要住院做急诊和早期的医学处理,并尽可能早地进行康复训练,这样可以避免失用综合症和误用综合症的发生,是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到最大的恢复;当中风病人病情稳定后,功能恢复到一定程度,就应回到家庭和社区继续进行家庭康复和社区康复;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住院康复成本较高,长此下去,许多家庭承受不起高昂的医疗开支;另一方面是因为病人若长期被限制在医疗机构里,不能参加正常的家庭生活与社会活动,病人在情感上会产生被家庭和社会孤立的感觉,不利于病人今后重新融入家庭及社会;另外,若冰人能生活在一个自己熟悉、舒适环境中,有家人的关心,有邻居和朋友等人际间的交往,则会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和康复锻炼的主动性,有利于肢体的功能康复;十八、颅脑损伤的康复颅脑损伤是致伤外力作用于头部所导致的颅骨、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的机械形变,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在我国,其发病率仅次于四肢创伤,年发病率为10万人口;按损伤病理机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前者指在头部受到撞击后即可发生的损伤,如脑震荡、脑挫裂伤;后者是在原发性损伤的基础上而出现的一系列病变,如脑缺血、缺氧等;按损伤方式,可分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前者致头皮可有破裂,颅骨可有骨折,但脑组织不予外界相通,后者是指头皮、颅骨、硬脑膜、脑组织均有损伤,脑组织于外界相通;单纯性震荡有短暂的一是丧失,一般不超过6-12小时,无明显结构伤的变化,没有永久性的脑损伤,也不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几天后可恢复正常的生活;脑震荡后遗症:头痛、头晕、疲劳、轻度恶心、呕吐等,并有逆行性遗忘,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康复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早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早期值得失病情稳定后以急症医院为主的康复治疗,患者处于恢复早期阶段;恢复期指得是经早期康复处理后,一般1-2年以内的治疗;后遗症期是指病程在2年以上,歌器官功能障碍恢复到一定水平,以社区及家庭重新融入性训练为主的治疗;。
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A dtregop r utg e o t ec nc dct n a tesmet e n e r saejs i n rui l i meia o t h a i .Weass m sm t n t n b h h u v n i a l i m sesl b oo f ci yte i ru o
(9cSS ,xei n o t l ru ( 9 css n o t lgop 1 ae ) a et i t a e t ru r g e 1 ae ) ep r t nr o p 1 ae )a d cnr u ( 9 css .P t ns n r t n gop ae i n me c o g or i e m v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具有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三高的特点多数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从不同方面加重了家庭社会的负担
第2 6卷第 5期
21 0 0年 5月
山东体 育学 院学报
J un lo h n o g Isi t fP yia d c t n a d S o s o r a fS a d n n t ueo h sc lE u ai n p r t o t
法 : 5 脑卒 中伴肢 体偏 瘫 患者前 瞻性 随机 分 成 治疗组 、 将 7例 实验 对 照 组和 对 照组 , 别进 行 运 动 疗 法训 练、 分 常规 康 复训练 和 自我 随意锻 炼 , 三组 同 时接 ul yr法评 定 肢 体运 动 功 能 和 Br e指数 评定 A L at l h D 。采 用 S S 60统计 软 件 进 行 数 据 处理 , 内 自身纵 向 比较 采 用重 复 性 方 差 分析 ( e P S1 . 组 R. pa dMesrs , 问横 向 比较 采 用 O e—Wa N V 分析 。 结果 : 疗组 、 et aue)组 e n yA O A 治 实验 对 照 组和 对 照 组 各组 Fg — ul Mee 评 分及 Br e指数 评 分治疗 前后 比较 差异 均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0 0 )三 组之 间进 行 比较 , yr at l h P< .5 ; 治疗组 治 疗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物理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如步行训练、平衡训练、肌力训练等,帮助恢复肌肉控制和运动功能。
2. 语言和言语康复训练:通过语言训练帮助恢复患者的言语能力,可以包括发音训练、听力训练、表达训练等。
3. 软组织康复训练:通过手工技术以及按摩等方法,帮助恢复患者的软组织(如肌肉、关节等)的灵活性和功能。
4.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通过各种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改善独立生活的能力,如自我照顾、洗漱、穿衣等。
5. 认知康复训练:通过认知训练帮助恢复患者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功能,可以包括注意力训练、记忆训练、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等。
6. 情绪和心理康复训练:通过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等方法,帮助患者应对脑卒中带来的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康复训练应该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
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同时,持之以恒地进行康复训练,并配合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脑卒中躯干肌群肌力训练方法
脑卒中躯干肌群肌力训练方法如下:
1. 桥运动: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双足平放在床上,用力使臀部抬起并保持,然后慢慢放下。
该动作可增强躯干的核心稳定性和腰部力量。
2. 侧桥运动:患者侧卧,屈膝,上方的腿放在下方腿的前方,然后用上方的手臂将身体撑起,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
这个动作可以锻炼躯干侧面的肌肉。
3. 躯干旋转训练:患者坐在椅子上或站立位,将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或腰间,缓慢转动躯干,尽量让胸部朝向另一侧。
这个动作可以增强躯干的旋转力量和灵活性。
4. 仰卧起坐:患者仰卧位,屈膝,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或放在头部后方,然后用力将上半身抬起,尽量让肘部接触到膝盖。
这个动作主要锻炼腹肌。
5. 俯卧撑:患者可以从肘部支撑开始,逐渐过渡到全掌支撑。
该动作可以增强上肢和躯干的力量。
在进行以上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强度和持续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2. 训练过程中要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受伤。
3. 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和负荷,以激发肌肉的适应性。
4. 在训练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深呼吸、活动关
节等。
5. 训练后进行拉伸运动,以减轻肌肉紧张和预防肌肉酸痛。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躯干肌群肌力训练之前,建议先咨询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意见,以确保训练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坚持定期训练并结合其他康复措施,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法有什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法有什么脑卒中康复治疗目前是有很多种方法的,每种康复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而定,不过相信很多人还不能很全面的清楚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方法都有什么,下面大家可以来和我一起了解一下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方法,希望对您是有帮助的。
1.物理治疗(PT):包括运动疗法和电疗法,前者包括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恢复大脑对瘫痪肢体的运动控制能力)如Brunnstrom技术、Bobath技术、Rood技术、PNF等技术、肢体主动性运动控制训练、肌肉牵伸治疗、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减重训练、站立和步行训练等。
后者包括电子生物反馈、电疗、光疗、水疗、冷热疗、针灸、氧疗、脉管仪等。
2.作业治疗(OT):针对患者脑卒中后患者所出现的功能障碍,以及其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设计和选择某些有目的的活动,对患者进行治疗与训练。
3.言语治疗(ST):针对构音障碍和失语症的患者,综合性的应用一对一或刺激促进的方法,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恢复其交流功能,为重返社会创造条件。
4.吞咽功能训练:采用美国进口VitalStim吞咽功能治疗仪结合各种刺激,用于因非机械性损伤而引起的吞咽障碍,可对喉部肌肉进行重新训练并进行功能性刺激从而使咽部肌肉正常收缩。
减少吞咽障碍患者食物误吸或饮水呛咳,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5.心理治疗:通过言行、音乐或生物反馈的方法,对脑卒中后出现心理、精神、情绪和行为异常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鼓励其建立、巩固与疾病相抗衡的积极心理。
6.康复生物工程:采用生物工程学技术和原理,矫正畸形,暂时或永久性替代或代偿脑卒中后的某些功能障碍,或为功能训练提供有利条件。
包括假肢、矫形器、助听器、拐杖、助行器、轮椅等各种辅助工具。
7.偏瘫医疗体操:分为初、中、高级医疗体操三种。
通过体操抑制异常的痉挛模式,提高受累侧肢体的协调控制能力,改善受累侧肢体的关节活动范围,及外周血液循环,预防失用性肌萎缩等并发症,恢复偏瘫肢体的功能。
脑卒中腰背肌训练方法
脑卒中腰背肌训练方法
脑卒中患者进行腰背肌训练的方法主要包括床上训练和坐位平衡训练。
床上训练包括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动体位,腰背肌、腹肌及呼吸肌训练,以及上下肢活动,例如为端正骨盆,在床上进行单侧和双侧桥式运动。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提高躯干肌、腰背肌、臀肌的肌力。
其中,桥式运动是偏瘫患者卧床期间常用的一种方法,患者仰卧,双上肢放在身体的两侧,治疗者帮助患者将双髋关节、双膝关节屈曲,双足平放在床上,将臀部主动抬起使骨盆保持水平。
坐位平衡训练应尽早进行,可以从半坐位(30度-40度角)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次数和时间,从床上坐到床边坐,再到椅子或轮椅坐。
此外,还可以进行站立训练,以增加患者的负重能力,为正常行走奠定基础。
以上训练方法仅供参考,具体训练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在进行任何康复训练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疗法是脑卒中康复常用治疗方法之一,运动疗法分为哪几类?
一、运动疗法的分类
二、 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1. 保持肢体良好的体位,即良肢位的摆放。
2. 体位转换:偏瘫患者急性期的体位转换非常重要,无论处于何种体位,如果长时间不进行体位转换,就会在该姿势下出现软组织挛缩。
3. 适当的被动运动:可保持肌肉的生理长度和张力,保持关节的活动度。
(二)改善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早期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防止康复进程的合并症的发生,可以尽早促进功能恢复,可以预防异常的身体姿势,预防关节活动的受限、疼痛和挛缩,预防压创,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
1. 改善组织挛缩:可进行关节伸张训练和摆动训练等。
2. 缓解肌痉挛:可进行收缩 - 松弛训练和维持 - 松弛训练等。
三、良肢位摆放
( 1 ) 保持床上卧位正确姿势的意义
急性期患者大部分时间在床上度过,因此这时的床上卧位姿势格外重要。
不良姿势会加重痉挛程度,甚至会造成关节挛缩的严重后果,可以说,保持急性期床上的正确卧位关系到 康
复的成败,必须给予重视。
( 2 )偏瘫的异常运动模式
右图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异常的运动模式。
可以看到:患者的上肢常表现为肩
关节的内收、内旋;肘关节的屈曲;前臂的旋前;腕关节的屈曲,以及掌指关节
的屈曲。
下肢,髋关节主要表现为一个外展、外旋;膝关节是伸展的姿势;踝关
节则是下垂、内翻。
良肢位的根本目的在于 “ 预防 ” ,也就是在早期痉挛没有出现的时候,
把患者摆成一种 “ 抗痉挛 ” 体位。
良肢位的摆放原则就是对抗偏瘫的异常运
动模式。
如果患者要进行患侧卧位,也就是患侧位于下方的侧卧位。
则患者头
部应该保持在自然的舒适位。
患侧的上肢应该充分前伸,前臂取旋后位,
腕关节自然背伸,患侧下肢应该取屈曲位,健侧上肢自然放置于体侧。
健
侧的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方垫一较长的软垫。
健侧卧位,也就是健侧位于下方的侧卧位。
首先应该在患者的躯干前方及
后方各置一软枕,以保持躯干完全侧卧而不是半俯卧位。
患侧的上肢应充分前
伸,肩关节应该是屈曲 100 °左右,腕关节背伸,手指伸直。
患侧上肢的下
方应该垫一高枕。
患侧的下肢,髋、膝关节屈曲,下方要垫一软枕。
健侧上肢
取自然舒适位。
健侧下肢髋、膝关节略微屈曲,自然放置。
在仰卧位的情况下,应该在患侧肩关节以及上臂下方垫一长枕,以保持肩
关节充分前伸、肘关节伸展和腕关节背伸。
用一长枕垫在患侧臀以及大腿的下
方,目的在于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
腘窝处垫一小软枕或毛巾团,使膝关节
略屈曲。
床上坐位,要保持患侧下肢自然屈曲,上肢肘关节要有适当的支撑,以防止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
被动的关节活动,肩关节应该做屈曲、外展,以及内旋和外旋的运动。
前臂应该做旋转的运动;掌、指关节的伸展、屈曲,拇指的外展、被动运动等,这些都是为了维持和扩大关节的活动度。
脑卒中的患者肌力常减退,临床中应如何进行肌力增强及耐力的训练?
四、 肌力增强及耐力训练
肌力增强及耐力训练,3级以上肌力可进行()
五、 肌痉挛的治疗
提高平衡能力训练的基本的原则是什么?
六、 提高平衡能力训练
在靠背椅结束之后,可以在治疗床上给患者进行前、后、左、右、旋转、上、下各方面动态平衡的训练。
立位平衡训练,可以在治疗师的辅助下,进行立位平衡的前、后、左、右,先静态,后动态的一个训练过程。
七、 步态训练
根据步态分析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步态分析,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肉眼观察患者的步行姿势。
另一个是通过专门的步态分析仪器,进行更加精确的步态分析。
根据这些步态以及走路情况的障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如站立位伸髋训练、膝关节屈伸控制训练、膝关节屈伸控制训练、踏步、迈步及行走训练、减重步行训练,以及躯干及骨盆协调性训练等。
上图(左)是患侧下肢的负重训练。
在治疗师辅助下,进行患侧下肢的负重训练,双腿重心转移以及单腿的负重训练。
上图(右)是立位重心转移的训练。
如是一个左侧偏瘫的患者,要尽量使其重心移到患侧。
因为很多患者患侧的负重是比较差的。
患者站起来后习惯性的就把重心移到健侧。
所以对其进行训练,一定要使患者的重心慢慢的转到患侧,提高下肢的负重能力。
做好这些基本功后,可以进行行走的训练。
上图是行走方面的训练。
辅助下行走,由治疗师进行原地行走的一个迈步训练。
这时治疗师一定要注意防止患者异常的姿势。
有些病人一旦走起来,马上就会出现肩关节的上提,肘的屈曲,下肢画圈的动作。
所以在辅助下行走训练中,一定要注意这些异常姿势的矫正。
也可以进行侧方的辅助行走以及后方的辅助行走等。
八、感觉障碍的训练
渐进,持之以恒地遵循规范的治疗模式,采用综合的治疗方法,以促进脑卒中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