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时 候 这 一命 题 又 受 到 广 泛 注 意 ,并 得 到深 入 的 探 讨 , 它 今 称 立 象 以 尽 意 ,此 非通 于 意 外 者 也 ,系 辞 焉 以进 言 ,此 是 玄 学 思 潮 的 必 然 产 物 。 《 ・ 辞 下 》 云 : “ 曰 : 书 非 言于 系 表 者 也 ;斯 则象 外 之 意 ,系 表 之 言 , 固 蕴 而 不 出 易 系 子 不 尽 言 , 言 不 尽 意 。然 则 圣 人 之 意 , 其 不 可 见 乎 ? 子 日 : 圣 人 立 象 以尽 意 , 设 卦 以尽 情 伪 。 系 辞 焉 , 以尽 其 言 。 ” 矣 。 ’ 荀 粲 以为 性 与 天 道 才 是 精 华 ,才 有 深 奥 的 义 理 , 夫 子 既 不 言 性 与 天 道 , 而 只 言 文 章 , 则儒 家 典 籍 乃 是 糟 粕 。 苟 俣 为 了说 明圣 人 也 言 天 道 ,于 是 引老 子 说 《 》 为证 , 易
的性 质 ,读 者 可 以作 各 式 各样 的理 解 。
意 。 如 果 执 着 于 具 体 的言 和 象 ,就 不 可 能 得 到 具 有 普 遍 意 又 是 天 才 的 猜 测 形 式 。 欧 阳 建 和 王 弼 对 于 魏 晋 之 际 我 们 民
义 的 言 和 意 。最 后 导 致 的 结 论 是 “ 象 者 ,乃 得 意 者 也 ; 忘
族 所 面 临 的 进 一步 提 高 思 维 和 语 言 能 力 的任 务 , 各 自都 做 从 以上 的 对 比分 析 中 我 们 可 以看 出 ,王 锺 陵 先 生 主 要
事物 互 相 矛盾 的两 面 性特 征 。
其次 ,我们 来看 王弼主张 的 “ 意忘言 ”论 。王弼首 得 创 “ 得意忘 言”说后 , “ 成为魏 晋时代之新方法 ,时人 便
准 则 , 故亦 用 之 于 文 学 艺 术 也 。 ” [他 在 《 易 略 例 ・明 4 3 周
时荀粲 主张 “ 不尽意 ”论 ,欧阳建倡导 “ 言 言尽意 ”论 ,
筌者 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 。然则,言者 ,象之
蹄也 ; 象者 , 意之 筌 也 。是 故 ,存 言者 ,非 得 象 者
指 出 了其存在 的不足之 处,即欧 阳建 未能看到言意之 间的
依 存 关 系 ,是 在 言 意 对 立 的 矛 盾 运 动 中 实 现 的 。 因此 , 我
们应该辩证地来看待这一 观点
“ 尽 意 ”论和 “ 意 忘 言 ”论 三种 不 同的观 点 ,它 们对 文 好言道 ,常 以为子贡称夫子之 言性与天道 ,不可 得而闻 , 言 得 言意 之 辨 的 内涵

关于言意 命题 的探讨 并非始于正始 时期 ,然而到 正始 而 闻见哉 !’粲答 日: ‘ 盖理之微者 ,非物 象之所举也 。
经 学 。在玄 学的构成 中,道 家思想是本 是体 ,儒家 思想为 言 的 基 本 认 识 功 能 , 他认 为 语 言 能 够 表 达 意 义 ,但 不 能 够
末为用 ,因此道家哲 学基 本上决定 了玄学的思想观和 方法 表 达出最深奥 的意义 。从总体上看 ,言不尽意论并不否认
论 。玄学 具有高度抽象 的思辨形式 。玄学家在清谈 中设立 言 辞达意的功能 ,它只是指 出了言辞和 意念之 间的差距 , 主客往复 辩难 ,这种风气 无疑促进 了理论思维和语 言能力 认 识到言辞并不 能把 意念完全表达 出来这 样一个特殊 的规
话却 被重新发现 并被赋予新 的时代 内容和一般方 法论 的意 达 ;言象所 能表 达的 ,只是表层 的意义,更深刻 的即象外
义 ,成 为 早 期 玄学 的重 要 理论 武 器 。[玄学 作 为 一 种新 的社 之 意 ,系 表 之 言 是 难 以表 达 的 ,他 的 这 一 思 想 来 源 于 《 1 ] 庄 会 思 潮 ,它 发 言 玄 远 ,崇 尚清 谈 , 以虚 无 为特 征 ,具 有 很 子 》 的 《 水 》 : “ 以 言 论 者 , 物 之 粗 也 ; 可 以 意 致 秋 可 强 的 理 性 思辨 色 彩 。 “ 学 是 魏 晋 时 期 的 主 要 哲 学 思 潮 。 玄 者 ,物 之 精 也 : 言 之 所 不 能 论 , 言 之 所 不 能察 者 , 不 期 精 。 ] 玄 学 家 用 老 庄 思 想 糅 合 儒 家 经 义 , 以代 替 逐 渐 衰 微 的两 汉 粗 焉 。 ”[从 以 上 的 分 析 中我 们 可 以 看 出荀 粲 并 不 否 定 语
王 弼 承 认 言 可 明 象 , 象 可 尽 意 。这 个 “ ” 指 具 体 意 矛 盾 的 认 识 ,则 使 人 们 更 加 清 醒 地 去 考 虑 如 何 更 好 地 运 象
的象 ; 这 个 “ ” 指 具 体 的 意 。具 体 的 象 与 意 ,是 可 以 由 用 语 言 。 如 果 说 欧 阳 建 的 言 意 理 论 , 构 成 了人 们 思 维 、语 意
忘 言 者 ,乃 得 象 者 也 。 ” 忘 言 忘 象 的 目的 是 为 了把 握 住 更 出了特 殊 的贡 献 。 具 普 遍 意 义 的象 和 意 。 以上 从 哲 学 的方 法 论 讲 了从 具 体 上 升 到 抽 象 的 过 程 , 但 这 一 理 论 在 文 学 创 作 、 文 学 理 论 、 文 是 从 语 言 的 角 度 来 阐释 这 三 种 观 点 之 间 的关 系 , 从 表 面 上

浅 析 魏 晋 玄 学的 言 意之 辨
。朱秋云 左宏 阁
摘 要: “ 言意之辨”是一个古老而有价值 的话题,它作为魏晋 玄学家们讨论 的诸多名理 问题之 一,曾在魏晋 时
期 盛极 一 时 , 包括 “ 不尽 意” 论 、 “ 言 言尽 意” 论 和 “ 意 忘 言” 论 三 种 不 同 的观 点 。 本 文通 过 对 魏 晋 时期 言意 得
也 ;存 象者 ,非得 意者也 。 象生 于意而存 象焉 , 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 ;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
者 乃 非其 言也 。 然 则 ,忘 象 者 ,乃 得 意 者也 ;忘 言
者 ,乃得 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 象在忘言。故立 象以尽意,而象可忘;重画以尽情 ,而画可 忘也 。
( 王 弼集校 释 》 6 9 ) 0页
这段文字 是局 限于 《 易》中言 、象 、意三者 的关 系而 发 ,
在 其 产 生 后 的 几 百 年 岁 月 中 , 也 没 有 引 起 充 分 重 视 , 更 没 提 出了象和 系辞可以表达微言 的问题。于是引 出荀粲言 不 有 被 上 升 到 一 般 方 法 论 的 高 度 去 理 解 。在 汉 魏 之 际 , 这 段 尽 意 的 一 番 议 论 。 苟 粲 以 为 , 理 之 微 者 , 难 以 用 言 象 表
的提高。” 以上便是 “ 言意之辨 ”在 正始 时期被关注 时的 律 。在 有 一 定合 理 性 的 同时 还 具 有 一 定 的 局 限性 , 体现 出
大致理 论背景 。 “ 意之辨 ”在 当时大致有 “ 言 言不尽意 ”
论 、 “ 尽 意 ”论 和 “ 意 忘 言 ” 论 三 种 不 同 的 观 点 。 当 言 得
言 象 去 表 现 的 。但 除 此 之 外 , 他 进 而 论 述 得 象 忘 言 、 得 意 言 能 力 向前 发 展 的 前 提 和 基 础 的 话 ; 那 么 王 弼 的 言 意 理
忘 象 。 这 里 的 “ 象 ”与 “ 意 ”指 具 有 普 遍 意 义 的 象 与 论 ,则 是 对 于 这 种 向 前 的 发 展 所 拟 构 的 虽 然 是 歪 曲 了 的但 得 得
观 点 所包 含 的具 体 内容 。
王 弼 主 张 “ 意 忘 言 ”论 。下 面 我 们 来 了解 一 下 以上 三 种 用 之 解 经 典 , 用 之 证 玄 理 ,用 之 调 和 孔 、老 ,用 之 为 生 活 得 首 先 , 关 于 当 时 苟 粲 主 张 的 “言 不 尽 意 ” 论 , 言 不 象 》 中说 : 尽 意 是 正 始 时 期 的 普 遍 认 识 。 蒋 济 、钟 会 、 傅 嘏 都 是 主
以 上 便 是 在 参 考 学 术 界 著 作 和 论 文 的 基 础 上 对 言 意之 辨 包 含 的三 种观 点 的简 单 阐释 。 二 、 言 意之 辨 三 种观 点之 间的 关 系 王 锺 陵 在 《 国 中 古 诗 歌 史 一 四 百 年 民 族 心 灵 的 展 中 示 》 中写 道 : 王 弼 和 欧 阳 建 的言 意 理 论 ,对 于 民族 思 维 和 语 言 能 力 的 发 展 ,各 自构 成 了相 辅 相 成 不 可 或 缺 的 部 分 。 因 为 一 方 面 唯 物 主 义 的 思 想 前 提 和对 语 言 效 用 的 信 心 ,是 思 维 和 语 言 能 力 发 展 的 绝 对 必 要 的 条 件 ;另 一 方 面 对 于 言
之辨 内涵的理解 与阐释 ,在前人研 究的基础 上比较分析三种观点之 间的关 系,和大家一起讨论 思考它们之间的异 同以及对其文学理论发展的影 响
关 键 词 : 言 不尽 意 言尽 意 得 意 忘 言
Baidu Nhomakorabea
“ 言意之辨 ”在魏晋 时期盛极一时 ,从表面看,所牵涉 张 言 不 尽 意 的 。 罗 宗 强 在 《 晋 南 北朝 文 学 思 想 史 》 中 写 魏 的只是语言的作用 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哲学领域贵无派和崇 道 : 苟 粲 是 玄 学 家 中 最 早 提 出 “ 不 尽 意 ” 的人 。在 《 言 三
有 派 的斗 争 。 “ 意 之辨 ”在 当 时 大致 有 “ 不尽 意 ” 论 、 言 言 学理 论和 文 学 自身 的发 展产 生 了重 大 的影 响 。

国 志 苟 或 传 》 中 记 载 : “ 诸 兄 并 以儒 术 论 议 , 而 粲 独 粲 然 则 六 籍 虽 存 , 固 圣 人 之 糠 秕 。粲 兄 俣 难 日 : ‘《 》 亦 易 云 :圣 人 立 象 以尽 意 ,系 辞 焉 以进 言 ,则 微 言 胡 为 不 可 得
夫象者 , 出意者也 。言者 ,明象者 也。尽 意
2 2 0 O1 . 7

莫若 象,尽 象莫若 言。言生 于 象,故 可寻言 以观
尽 意 ”论 对 于 语 言 表 达 功 能 和 社 会 作 用 的 积 极 的一 面 , 也

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 ,象以 言著 。故言者 所以明象,得 象而忘言;象者所 在 意,得意 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 ,得鬼而忘蹄 ;
学 思 想 上 却 产 生 了 深 远 的 影 响 。从 文 学 创 作 上 来 说 , 则 可 看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 三 种 观 点所 牵 涉 的 只 是 语 言 的 作 用 问
以用 来 说 明具 体 的 言 、象 表 现 更 具 普 遍 意 义 的象 与 意 的 问 题 。然 而 我 们 知 道 , 言 意 之 辨 的 理 论 对 文 学 创 作 、 文 学 理 题 。 这 一 点可 以 从 阮 籍 的 《 怀 》 诗 中 得 到 说 明 。 阮 籍 往 论 、 文 学 思 想 的 发 展 产 生 了深 远 的 影 响 。 从 文 学 创 作 上 来 咏 往 不 着 眼 于 具 体 的 象 和 意 的 表 现 ,他 常 常 借 助 言 、 象 ,表 说 , 言 意 之 辨 的理 论 可 以用 来 说 明 具 体 的 言 、 象 表 现 更 具 现 更 深 层 、更 带 普 遍 意 义 的 象 和 意 , 使 得 他 的 诗 具 有 多 意 普 遍 意 义 的象 与 意 的 问题 ,更 有 助 于 发 挥 读 者 主 观 的想 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