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分子杂交

合集下载

核酸分子杂交名词解释

核酸分子杂交名词解释

核酸分子杂交名词解释核酸分子杂交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研究核酸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并在基因克隆、基因表达调控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与核酸分子杂交相关的重要名词的解释:1. 核酸分子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指将两个不同的核酸分子(DNA或RNA)通过互补的碱基配对形成双链结构的过程。

核酸分子杂交可用于分析DNA或RNA的序列、测定基因表达水平以及检测特定的核酸序列。

2. 探针(Probe):一条含有特定序列的标记化核酸分子,用于与目标序列进行杂交。

探针通常由放射性核素、荧光染料或酶等标记物标记,以便于在实验中检测其位置和数量。

3. 靶标(Target):指待被杂交的目标核酸分子,它可以是DNA或RNA,含有待检测或待分析的特定序列。

靶标可以来自于生物样品,如组织、细胞或血清等。

4. 互补序列(Complementary Sequence):两条核酸分子间相互配对的碱基序列。

在DNA分子中,腺嘌呤(A)与鸟嘌呤(G)通过双氢键相互配对,胸腺嘧啶(T)与胞嘧啶(C)相互配对;在RNA分子中,腺嘌呤(A)与尿嘧啶(U)相互配对,胸腺嘧啶(T)与胞嘧啶(C)相互配对。

5. 杂交化(Hybridization):指探针与靶标间通过互补序列形成双链结构的过程。

杂交化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以保证探针和靶标的互补碱基序列能够正确配对。

6. 杂交化条件(Hybridization Conditions):影响探针和靶标杂交的因素,包括温度、盐浓度、引物浓度、溶液pH值等。

不同的杂交化条件可选择性地控制互补序列的结合和分离,从而改变杂交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7. 杂交化信号(Hybridization Signal):当探针与靶标杂交时,由于探针上的标记物,如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染料的发光、发射或放射活性,而产生的信号。

通过检测杂交化信号的强度和位置,可以确定探针与靶标的结合情况,以及目标序列的存在与数量。

核酸分子杂交名词解释

核酸分子杂交名词解释

核酸分子杂交名词解释
核酸分子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是指将两个不同来源的核酸分子(通常是DNA 或RNA)在一定条件下使其结合成为一个杂交分子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核酸的碱基序列会通过氢键相互配对,形成一个稳定的复合体。

以下是一些与核酸分子杂交相关的名词解释:
1.探针(Probe):探针是一段已知的DNA或RNA序列,它可以与目标DNA或RNA的互补序列结合,因此被用作检测特定序列的工具。

2.靶标(Target):靶标是待检测的DNA或RNA序列。

它可以是来自任何生物样品的核酸分子,例如细胞、组织或血液样品。

3.杂交化(Hybridization):杂交化是指将探针DNA或RNA与目标DNA或RNA在一定条件下结合的过程。

通常,在一定的温度和盐浓度下,两种核酸分子会通过氢键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双链结构。

4.热变性(Denaturation):热变性是指在高温和低盐浓度条件下,DNA或RNA双链分子被解开为单链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使探针和目标分子分离,从而结束杂交化反应。

5.比较杂交(Comparative Hybridization):比较杂交是指将两个不同来源的核酸分子分别标记为不同的颜色,然后同时与同一标本进行杂交,从而检测它们在目标DNA或RNA样品中的相对丰度。

6.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FISH是一种使用荧光标记的DNA或RNA探针对细胞核内的DNA或RNA进行检测的技术。

该技术通常用于检测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和病毒感染等细胞水平的问题。

核酸分子杂交与应用

核酸分子杂交与应用
加水至 20μl
(2)加入所需的限制酶,并在适当条件下温育
(3)加入适量T4DNA聚合酶。
(4)当切除了所需数量的核苷酸后,加入 1μl2mmol/L四种核苷酸(其中一种为标记核苷酸),37oC保温一小时。
*
标记步骤
*
加入除标记核苷酸外的其他三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溶液(也可以是多种标记核苷酸),20mmol/L溶液各1μl。
以下操作要在同位素工作室中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加入100μCi(10μl)标记的核苷酸溶液。注:应贮存在-20oC冰箱中,使用前在室温下放置15~30分钟融化。要尽量减少冻融次数。
*
随机引物标记法特点
*
STEP3
STEP2
STEP1
除能进行双链DNA标记外,也可用于单链DNA或RNA探针的标记。当用RNA为模板是,操作方法同上,但必须采用反转录酶。
标记活性高,只需25ng样品DNA,可在3小时内使40%~60%以上甚至90%的标记dNTP掺入到探针DNA链上
操作方便
*
3’末端标记
探针的标记
*
随机引物法 标记原理:随机引物是含有各种可能排列的寡聚核苷酸片段的混合物,可以与任何核酸序列杂交,起到聚合酶促反应的引物作用。将待标记的探针模板与随机引物一起退火,合成标记探针。
*
标记步骤
*
*
标记步骤
*
取200ng双链DNA溶于1μl蒸馏水中,在蜡膜上与1μl随机引物充分混匀,吸入一毛细玻璃管中,用火封严两端。置沸水浴中30分钟并迅速置冰水浴中1分钟。将DNA转入上述离心管中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影响变性的因素:
影响变性的因素:
*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定义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定义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定义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技术手段。

它利用互补配对的原理,将两个核酸链在一定条件下结合成一个双链分子。

该技术可用于分析、检测、鉴定、筛选和修饰核酸分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验和临床应用价值。

一、技术原理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核酸互补配对的规律。

核酸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鳞状细胞素)组成的双链分子,两条链通过氢键相互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

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中,将两个互补的核酸链置于一定条件下(如适当的温度、pH值和离子浓度等),使它们形成双链分子。

这个过程中,两个链之间的氢键会断裂,然后重新组合成新的氢键,形成一个更稳定的双链分子。

这个过程被称为“杂交”。

二、应用领域1. 分析基因序列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分析基因序列。

通过与已知序列相比较,可确定未知序列的位置和组成。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包括基因定位、基因诊断、基因克隆和基因表达研究等方面。

2. 检测病原体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检测病原体。

该技术可以检测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

与传统的细菌培养方法相比,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更快速和准确地诊断疾病。

3. 鉴定基因型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鉴定基因型。

通过检测DNA序列的变异,可以确定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遗传咨询、人类学研究和法医学等领域。

4. 筛选基因库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筛选基因库。

该技术可以通过与探针的杂交来筛选目标基因,从而快速地鉴定和克隆感兴趣的基因。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药物研发和生物产业等领域。

5. 修饰核酸分子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修饰核酸分子。

通过与修饰剂的杂交,可以将不同的化合物引入到核酸分子中,从而实现对分子结构和性质的调控。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生物材料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

三、实验步骤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实验步骤包括样品处理、杂交反应、检测和数据分析等环节。

核酸杂交

核酸杂交

•第一节 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核酸探针 •第三节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第一节
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
DNA和DNA链、RNA与DNA链或两条RNA链之间, 只要具有一定的互补序列均可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杂 交。常用已知的 DNA 或 RNA 的片段作为探针,包括 特异的DNA序列,或转录的RNA序列或cDNA序列, 或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
(4)
与核酸分子的结合稳定牢固,
非特异性吸附少。
(5)
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固相支持物:
(1) 硝酸纤维素膜:特别适用于蛋白质(如抗体和酶等) 的非放射性标记探针的杂交体系。 (2) 尼龙膜(nylon membrane):尼龙膜结合单链及双链 DNA和RNA的能力较硝酸纤维素膜更强,耐碱处理适 合于一步法的菌落原位印迹法。 尼龙膜的缺点是不宜使用非同位素探针,即使用各种 蛋白 ( 如 BSA 、牛奶等 ) 进行预杂交,产生的杂交信号 本底较高,与非特异吸附有关。 PVDF膜:比尼龙膜结合力更强,且在预杂交中很容 易被封闭,使用同位素和非同位素探针都可产生较浅 的本底,而且结实耐用,可以多次杂交。
同源样品杂交后,阳性结果产生斑点,故称斑点杂
交。
4.反向斑点杂交(reverse dot hybridization):直接将不 同的探针点印并固定在膜上,再将待测的DNA样品与 之杂交,这样一次杂交反应就可以判断待测 DNA是否 含有这些探针的同源序列。
5.菌落或噬菌斑杂交(图7-13)。
二、核酸原位杂交
⒊电转法如图7-11所示。
㈣ 印迹类型
Southern印迹杂交法(Southern blot hybridization)(图 7-12)。

核酸分子杂交概念解释

核酸分子杂交概念解释

核酸分子杂交概念解释
核酸分子杂交是指两条核酸链(通常是DNA或RNA链)通过互相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这种结合是通过碱基间的氢键形成的,碱基之间的配对是高度选择性的。

DNA分子的碱基配对规则是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鸟嘌呤(G)与胞嘧啶(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核酸分子杂交在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中有许多应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分子杂交技术(molecular hybridization technique)。

这一技术可用于检测和分析DNA或RNA 的序列相似性,以及研究基因表达、基因组结构等方面。

以下是核酸分子杂交的一些关键概念:
1. 碱基配对:核酸分子的稳定性来自于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配对。

在DNA中,A与T 形成两个氢键,G与C形成三个氢键。

RNA中的规则类似,但是T被替换为尿嘧啶(U)。

2. 选择性:核酸分子杂交的过程是高度选择性的,只有符合碱基配对规则的两条链能够结合。

这种选择性是生物体内DNA复制和RNA转录的基础。

3. 热力学稳定性:杂交的稳定性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尤其是温度。

高温通常会导致核酸分子的解离,而低温则有助于形成更稳定的双链结构。

4. 杂交实验:分子生物学中的分子杂交实验利用了核酸分子的互补配对性质。

例如,通过将待测的DNA或RNA与已知序列的标记分子杂交,可以用于检测目标序列的存在、测定相对丰度等。

5. 应用领域: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在基因克隆、基因检测、DNA指纹分析等方面有广泛应用,为研究生物学和遗传学提供了重要工具。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分析核酸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它可以检测和分
析特定的基因或基因产物,如RNA或DNA,以及其他特定的核酸分子,如转录因子、调控
因子等。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确定特定基因的存在、结构和功能,也可以用来检测
和鉴定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存在。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两个不同的核酸分子(称为“杂交物”)混合在一起,使它们能够结合在一起。

这种结合是由特定的碱基对结合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只有具有
相同的碱基序列的两个核酸分子才能结合在一起。

结合后的核酸分子杂交物可以被检测到,从而可以用来确定特定核酸分子的存在。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和分析特定基因的存在、结构和功能,也可以用来检测和
鉴定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存在。

在肿瘤学研究中,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检测
肿瘤细胞中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患者。

此外,核酸
分子杂交技术还可以用来研究基因调控,以及研究基因突变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来研究基因、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以及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它可以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以及研究基因调控和基因突变对基
因表达的影响。

总之,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生物学和其他领域都有
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检测和分析特定的基因、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并且可以用来研究
基因调控和基因突变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分子杂交特点:灵敏度高(<1pg互补序列)速度快(<24h)简单易行应用:基因克隆的筛选; 酶切图谱制作;基因组中特定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检测;基因突变分析;疾病的诊断;微生物病原体检测利用两条不同来源的多核苷酸链之间的互补性而使它们形成杂交体双链叫核酸杂交。

与核酸杂交技术相对应的另一项技术被称为探针技术,它是指利用标记分子对其它分子的识别性而实现对后者进行检测的一种技术,我们把标记的分子叫探针(Probe)。

核酸分子杂交:用标记的已知DNA或RNA片段(探针)来检测样品中未知核酸序列,通过核苷酸间碱基互补的原则发生异源性结合,再经显影或显色的方法,将结合核酸序列的位置或大小显示出来。

待测的核酸序列,可以是克隆的基因片段,也可以是未克隆化的基因组DNA和组织细胞的RNA。

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1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核酸双链分子碱基对的氢键断裂,疏水作用被破坏,双链螺旋或发夹结构被拆开,有规则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形成单链分子,称为核酸的变性引起核酸变性的因素:热、酸、碱、化学试剂(如:尿素、甲酰胺、甲醛等)。

加热变性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加热80-100℃数分钟即可使核酸分子氢键断裂,双链分开。

变性的核酸分子失去了生物活性,同时理化性质也随之改变,其紫外吸收值(A260)也随之升高。

可用紫外吸收的变化来跟踪DNA的变性过程。

以A260吸收值对应温度作图,得到DNA的变性曲线或熔解曲线。

A260值达到最大值1/2时的温度称为解链温度或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Tm),此时50%的DNA分子发生了变性。

Tm与核酸的G、C含量有关。

Tm=(G+C)%×0.41+69.3 Tm也受介质中离子强度的影响,离子强度低,熔解温度也低。

2复性: 在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单链重新结合,形成双链的过程称为复性。

在热变性后,当温度缓慢冷却至比Tm值低20-30℃时,变性的单链DNA即可恢复双链螺旋结构,这样的复性又称为退火。

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分子杂交
操作程序: 蛋白质样品制备→SDS-PAGE分离→蛋白质的电转移 (印迹)→靶蛋白与抗体(一抗与二抗)的结合→显色、 分析。
59 59
marker 样品
转膜
凝胶

滤纸 滤纸
marker 样品
Western
蛋白质 样品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缓冲液
marker
样品
marker 样品
一抗
二抗
X胶片 曝光
marker 样品
53 53
(二)Northern Blot
是指待测RNA样品经 电泳分离后转移到固相支 持物上,然后与标记的核 酸探针进行固-液相杂 交,检测RNA (mRNA)的方法。
➢ 样品是RNA。
➢ 电泳前,不酶切。
➢ 电泳前,样品变性。
➢ 电泳过程中,样品保 持变性状态。
➢ 电泳后,样品不再变 性,直接转膜。
2. 复性过程:
(1)单链分子间碰撞形成局部双链
(2)局部双链周围的碱基如不配对时,双链重新解离
(3)局部双链周围的碱基如配对,则形成中心序列
(4)形成完整的双链分子
13
复性过程中的碱基配对
14
Hybridization
15
❖ 具有互补序列的两条单链核酸都可互补形成双 链,如:DNA/DNA、RNA/DNA、RNA/RNA、寡 核苷酸/DNA和寡核苷酸/RNA,该特性是体外杂 交技术的基础。
EE
E
EE H
E H
DNA片段:
(最长的DNA片段控制在大约2 kb)
38
2.待测DNA样品的电泳分离
12
2000
1000 750 500
250 100
0.8 ~ 1% 非变性琼脂糖凝胶

名词解释核酸分子杂交

名词解释核酸分子杂交

名词解释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分子杂交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以将两个不同的核酸类型(如DNA和RNA)连接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生物体的行为和机制。

它可以用于分子诊断,如研究细菌和病毒的抗药性,检测DNA的状态等。

核酸分子杂交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技术,它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生物体的行为和机制。

它是通过利用酶来将不同核酸分子杂交成单一碱基对的。

它主要有两种方法:可催化性核酸分子杂交和不可催化性核酸分子杂交。

可催化性核酸分子杂交一般是在受体和发起者的酶的联合作用
下完成的。

受体和发起者的共同作用使得合成的核酸片段可以和模板片段自动结合,从而形成混合的碱基对。

不可催化性核酸分子杂交涉及将两种不同的核酸分子直接结合,使模板片段和合成片段形成混合碱基对。

它主要利用特殊的化学试剂,即烷基硫醇,能够与不同核酸分子结合形成一个桥接,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碱基对。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用于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抗药性,检测DNA的状态。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识别致病菌的聚集蛋白,而聚集蛋白可以作为靶基因,从而获得新的抗药性菌株。

此外,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还可用于构建和支持生物工程的项目,这些项目需要允许调整和重新组合指定的基因,以多样化产品的特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最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在当今生物学界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一种基础技术。

它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法来控制和理解生物系统的行为和机制,从而为更好地实现治疗效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简述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及其应用

简述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及其应用

简述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及其应用核酸分子杂交是指两条互补的核酸链通过碱基配对形成稳定的双链结构的过程。

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是基于核酸序列的互补性。

核酸由四种碱基(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组成,互补碱基对的配对规则是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根据这一互补规则,核酸链可以通过碱基配对形成双链结构。

核酸分子杂交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杂交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通过核酸杂交可以检测目标序列的存在、定位和表达。

例如,可以将标记有荧光等探针的核酸与靶序列杂交,然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杂交信号来确定目标序列的位置和表达水平。

2.基因诊断:核酸杂交可以用于诊断病原体感染、遗传性疾病等。

例如,通过核酸杂交可以检测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的核酸序列,从而判断感染情况并确定感染的病原体。

此外,也可以通过核酸杂交检测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与遗传性疾病相关的DNA变异。

3.基因工程:核酸杂交在基因工程中广泛应用。

一种常见的应用是基因克隆,通过将DNA片段与载体DNA进行杂交,可以将目标基因克隆进入载体中,从而进一步进行基因的表达和功能研究。

此外,核酸杂交也可以用于检测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如通过RNA杂交技术确定RNA的稳定性和降解速率。

4.农业生产:核酸杂交在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核酸杂交技术,可以进行基因型鉴定和遗传背景分析,从而筛选适应性更强、产量更高、病虫害抗性更强的作物品种。

此外,还可以通过核酸杂交技术对转基因作物进行检测,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核酸分子杂交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可以用于核酸序列的检测、基因诊断、基因工程和农业生产等领域。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和应用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分子杂交引言核酸分子杂交是一种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研究核酸的序列和结构。

通过将两个互补的核酸链合并,可以形成一个双链结构,从而确定核酸分子的完整序列。

本文将介绍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原理核酸分子杂交基于DNA和RNA的互补配对原理。

DNA由四种碱基组成: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

RNA与DNA的碱基配对方式类似,但胸腺嘧啶(T)被尿嘧啶(U)取代。

互补配对规则如下: - A与T(或U)互补; - G与C互补。

通过利用互补配对规则,可以将两个互补的核酸链合并成一个双链结构。

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是通过探针和靶标之间的互补配对,来确定目标核酸的序列和结构。

方法核酸分子杂交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杂交化学、Southern杂交和Northern杂交。

1. 杂交化学杂交化学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探针和靶标的核酸序列进行杂交。

常用的方法包括:- DNA-DNA杂交:将DNA探针与靶标DNA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杂交,通过测量杂交后的信号来确定目标DNA序列。

- RNA-DNA杂交:将RNA探针与靶标DNA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杂交,通过测量杂交后的信号来确定目标DNA序列。

2. Southern杂交Southern杂交是一种用于检测特定DNA序列的方法。

首先,将DNA样品切割成片段,并通过电泳分离这些片段。

然后,通过离心转膜将DNA迁移到膜上。

接下来,将标记有互补序列的DNA探针加入到膜上,探针与目标DNA进行互补配对。

最后,通过探针的标记物来检测目标DNA的存在与否。

3. Nor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是一种用于检测特定RNA序列的方法。

它与Southern杂交类似,但靶标是RNA而不是DNA。

首先,通过电泳分离RNA样品,并将其迁移到膜上。

然后,通过添加标记有互补序列的DNA或RNA探针,与目标RNA进行互补配对。

最后,通过探针的标记物来检测目标RNA的存在与否。

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及应用

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及应用

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核酸分子杂交是一种基于两个互补序列结合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领域。

本文将介绍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核酸分子杂交是指在适当的条件下,两个互补的核酸序列结合形成双链结构的过程。

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基于DNA和RNA的互补碱基配对规律,即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鸟嘌呤(G)与胞嘧啶(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这种特殊的互补配对性使得核酸分子能够在适当的条件下相互识别并结合。

3. 核酸分子杂交的应用核酸分子杂交在生物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3.1 基因组学核酸分子杂交在基因组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核酸分子杂交,可以检测特定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例如,通过制备荧光探针,能够用核酸分子杂交的方法检测细胞中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进一步了解基因调控网络和疾病发生机制。

3.2 遗传学核酸分子杂交也在遗传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可以检测特定序列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例如,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可以用来检测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缺陷,帮助诊断遗传疾病。

3.3 诊断医学核酸分子杂交在诊断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核酸杂交抗体检测(HCA)技术可以用来检测病原体的核酸序列,诊断感染性疾病。

此外,通过核酸分子杂交还可以检测遗传病变、肿瘤突变等,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3.4 农业与环境科学在农业和环境科学领域,核酸分子杂交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农作物改良中,通过核酸分子杂交可以检测转基因植物的特定基因是否被成功导入。

此外,核酸分子杂交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检测特定细菌或污染物的存在。

4. 杂交条件的优化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核酸分子杂交需要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优化条件:•温度:杂交温度是一个关键因素,需要根据所研究的核酸序列进行优化。

•盐浓度:盐浓度可以影响核酸的杂交速度和效果,通常采用适当的盐浓度进行优化。

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分子杂交
一、核酸探针的种类
01
基因组DNA探 针
02 cDNA探针
03 RNA探针
04 寡核苷酸探针
二、核酸探针的标记物
(一)放射性元素标记物
01 32P:显影所需时间少,灵敏度高,缺点 是半衰期短,射线散射严重
02 35S:散射较弱,分辨率高,半衰期长
03 3H:分辨率最高,半衰期长但显影时间长
核酸探针的标记方法
非放射性探针标记也可以用切口平移法和随机引物法标记。
核酸探针的纯化 A
可用葡聚糖层析法、乙醇
B
沉淀法等方法纯化探针。
第四节 杂交信号的显示
保鲜膜包上后放入暗室在低温下对X-胶 片曝光一段时间后,通过显影和定影即 可。
一、放射性同位素探针的显示
二、非放射性探针的显示
一.偶联反应
2. 显色反应:包 括酶法和荧光 法等方法
DNA的浓度:一般是浓度越高 杂交越快。杂交液的量一般为 50~100ul /1cm2杂交膜, 探针量为0.1~0.5ug/次,探针 浓度太高对杂交并没有好处。
第二节 核酸子杂交的基本方法

DNA探针的长度:一般为50~300碱基, 太长由于扩散慢对杂交不利,太短也不 利于杂交。

温度:大多数杂交反应在68℃进行,含 有50%甲酰胺的体系在42℃进行。
CLICK TO ADD TITLE
第四章 核酸分子杂交
第一节
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 汇报人姓名
核酸的变性与复性
核酸的变性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螺旋结构遭到破坏 的过程。 核酸在受热情况下的变性称为热变性。 变性DNA存在增色效应。
热变性过程中变性一半时的温度称为Tm值。
核酸的复性是指变性核酸在 去掉变性因素后又恢复其双 螺旋结构的过程。

核酸分子杂交的名词解释

核酸分子杂交的名词解释

核酸分子杂交的名词解释核酸分子杂交是一种利用生物学原理实现物种间遗传信息交互的技术,它既是一种有效的基因组学研究方法,也是认识有机体的基础研究的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核酸分子杂交是指两个不同的核酸分子发生特定的相互作用,使它们的特征与相应的基因终端段产生特定的结合关系,从而获得特定的结果。

核酸分子杂交可以使两个不同的物种间的基因特征进行精准的互相作用。

核酸分子杂交是一种特殊的基因转移方式,它可以把某一物种所携带的基因特征转移到另一物种体系中,从而获得新型的有机体特征。

例如,人类可以通过把一些先进的基因特征转移到谷子种子中,来改良谷子产量和品质等。

核酸分子杂交的实现需要各种技术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核酸外切酶特异剪切,蛋白结合基因疏水的酶切,抑制剪接酶的介导,DNA断片构建和连接技术,以及质粒、质粒和细胞内DNA 断片的迁移、裂解等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应用于基因组分析、疾病的预防、检测和治疗、品种改良、新药研究和毒物分解等多个领域。

在基因组研究中,可以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对宿主和病原体之间的基因特征进行比较,从而获得重要的研究信息。

在疾病的预防、检测和治疗方面,核酸分子杂交可以帮助医学研究人员发现疾病机理,以便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

当核酸分子杂交有效地检测出某种疾病时,可以及早进行处理,以防止疾病的恶化。

此外,核酸分子杂交还可以应用于品种改良、新药研究和毒物分解等领域。

在品种改良中,可以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来选择出更加抗逆的品种;在新药研究中,可以通过核酸分子杂交来快速发现新的药物活性物质等。

此外,核酸分子杂交还可以帮助毒物分解,从而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总之,核酸分子杂交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原理,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应用于基因组研究、疾病的预防、检测和治疗、品种改良、新药研究和毒物分解等多个领域。

因此,核酸分子杂交是一项极具前瞻性的技术,它为医学研究和药物发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是未来科学研究和应用发展的重要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核酸探针的设计
选择探针的最基本原则:
应具有高度特异性,其次是探针的来
源是否方便和制备探针的难易程度等。
(一)基因组DNA探针
1.来源:基因组DNA探针来源于某
种生物的基因组,多为某一基因的全 部或部分序列。
2.制备方法:
(1)基因克隆的方法 (2)聚合3'
3' 5'
α-P32 dGTP
G32G32G32G32
G32G32G32G32
④ T4 DNA聚合酶标记法
(4)同位素标 记RNA探针
①SP6 RNA聚 合酶体系 ②成对启动子 系列
RNA探针的优点:
(1)稳定性好,产量高,杂交信号强。 (2)用无RNA酶的DNA酶处理即可去除模 板。 (3)启动子特异性高,故在异常位点起 始RNA合成比率很低。
一、变性(denaturation):
1.概念:
在理化因素作用下,维系 DNA 二级结 构的氢键和碱基堆积力遭到破坏,DNA双 螺旋的两条互补链松散而分开成为单链, 从而导致DNA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发 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变性。
2、变性的方法:
(1)热变性:温性:pH值低于3或高于10时, 双链核酸分子链间的氢键断裂。 (3)化学试剂变性:如尿素、甲酰胺、 甲醛等使双链核酸分子链间的氢键断裂。
(3)DNA探针的末端标记法 • 只能对DNA5‘或3’端进行部分标记
• T4DNA聚合酶、T4多核苷酸激酶、末端 脱氧核苷酸转移酶、Klenow 酶等
①Klenow酶的末端标记法
②T4噬菌体多核苷酸激酶标记法 (polynucleotide kinase,PNK)
③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
1.特点 : (1)根据需要来合成相应的核酸序列,避免了天 然探针的缺点; (2)大多数寡核苷酸探针长度较短,一般为 10~50bp,其序列复杂度低,所以和等量靶位点完 全杂交的时间比克隆探针短; (3)寡核苷酸探针尤其适合点突变的检测(短探 针中碱基的错配能大幅度地降低杂交体的Tm值); (4)探针的长度较短,特异性较低,杂交信号较 弱。
常用放射性核素的物理性质
核素 半衰期 100%纯度时放射性活性 射线粒子的最大能量
(Ci/mmol)
β
32P 35S 3H 14C 131I 125I
Emax (keV)
a
14.3天 87.1天 12.1年 5100 年 8.6天 60天
9120 1490 29 62 16100 2400
1710 169 18.5 156 608 34.6 356 35.4
(2)化学修饰标记法:利用标记物分 子上的活性基团与分子探针上的某些 基团发生化学反应,将标记物直接结 合到探针分子上。
四、核酸分子杂交的技术要素
• 核酸探针的制备
• 核酸探针的标记 • 核酸标记探针的检测
• 核酸分子杂交的技术方法
第二节
核酸探针
分子探针( molecular probe):指带有标记的 已知分子,能与特定的靶分子发生特异性的结 合,并可被一定的方法所检测。
核酸探针 ( nucleic acid molecular probe ): 指能与特定核酸序列发生特异性互补杂交,杂 交后可用特殊方法检测的、带有标记的、并已 知碱基序列的核酸片段。
本法适用于各种结构的双链的核酸探 针的标记,而不适用于单链DNA和RNA 的标记。 应使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全酶,不能 用Klenow片段 标记物是α-32P dNTP 探针的长短:以400~800bp为宜。取 决于DNase I的浓度、反应的温度和 时间。

(2)随机引物法
其原理是随机引物(人工合成的6~8个核 苷酸)能与各种单链DNA模板结合,作为合成 新链的引物,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53
• 温度:适宜的复性温度是比Tm低25℃。
• 离子强度(盐浓度):适当的离子强度 可中和核酸分子上磷酸基团所带的负电, 减少双链间的静电斥力,有利于复性。
三、分子杂交概念
•分子杂交( molecular hybridization ) : 不同来源的核酸变性后,合并在一起,只要这 些核酸分子含有可以形成碱基互补配对的序列, 复性也会发生在不同来源的核酸链之间,形成 杂化双链,这个过程称为分子杂交。
(四) 寡核苷酸探针
2.设计原则: (1)探针长度:一般要求在10~50bp; (2)G/C含量为40%~60%; (3)探针分子中应避免互补序列; (4)避免同一碱基连续出现,一般不能多 于4个; (5)探针与非靶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不能超 过70%或8个以上连续的碱基同源。
二、核酸探针的标记
一个理想的探针标记物特性 : 灵敏度高 标记物与探针结合后,应不影响杂交反 应,尤其是杂交特异性、稳定性和Tm值 标记物对检测方法无干扰 检测方法要灵敏、特异、稳定、简便 标记物对环境污染小,对人体无损伤, 价格低廉。

与载体连接(质粒、噬菌体)

克隆(PCR扩增)

酶切
3.特点:
(1)克隆在载体中的DNA片段,可以无限 繁殖,取之不尽。 (2)PCR制备探针更加简便和省时。 (3)相对RNA而言,DNA探针不易降解,
(4)DNA探针标记方法也较成熟。
(二)cDNA探针
1.制备: 以mRNA为模板,经逆转录获得cDNA分子。 2.特点: (1)不存在内含子和高度重复序列,杂 交效率高; (2)cDNA探针的制备受RNA酶的影响。
核酸分子杂交
特点:
• 灵敏度高(<1pg互补序列) • 速度快(<24h) • 简单易行
应用:
• 基因克隆的筛选 • 酶切图谱制作 • 基因组中特定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检 测 • 基因突变分析 • 疾病的诊断、微生物病原体检测
第一节 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
• 具有互补序列两条单链核酸分子在一 定条件下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退火形成 双链的过程。 • 杂交的双方是待测核酸和已知核酸序 列,已知核酸序列称探针。 • 杂交有固相杂交和液相杂交。
Tm值:DNA的热变性发生在一个很窄的温 度范围内,在这一范围内,A260达到最大 值一半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又 称为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
在Tm时,核酸分子中50%的双链结构 被解开。
影响Tm值的因素:
1.DNA分子的大小及分子组成:G-C含量越多,Tm 值越高(Tm=0.41 (G+C)%+69.3 );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molecular hybridization)
核酸分子杂交的发展
• 液相杂交:Hall等1961年将探针与靶序列 在溶液中杂交,通过平衡密度梯度离心分 离杂交体。该法很慢、费力且不精确,但 它开拓了核酸杂交技术的研究。
• 固相杂交: Bolton等1962年设计了第一种 简单的固相杂交方法,称为DNA-琼脂技术。
通过逆转录 ↓ 双链cDNA ↓S1核酸酶切平两端 加接头
↓限制酶
粘性末端 ↓ 载体连接 ↓ 克隆
(三)RNA探针
特点: (1)大多以单链形式存在,几乎不存在互补 双链的竞争结合,RNA探针与靶序列的杂交 效率较高;
(2)RNA/RNA和RNA/DNA杂交体稳定性高;
( 3 ) RNA 分子中不存在高度重复序列,减少 非特异性杂交; ( 4 ) RNA 探针有易降解和标记方法复杂的缺 点。
3、化学键变化:维持双螺旋稳定的氢键 和碱基堆积力遭到破坏。 4、化学结构变化:DNA变性改变了其空间 结构,不涉及到其一级结构的改变。 这有别于引起DNA一级结构破坏的DNA 降解过程。
5、DNA变性后的性质改变:
① 增色效应
(hyperchromic effect)
② 密度增加;
③ 粘度降低;
2.溶液的离子强度:在低离子强度中,Tm值较低; 在高离子强度溶液中,Tm值较高。 3.pH值:核酸溶液的pH值在5-9范围内,Tm值变化 不明显, pH<4或pH>11不利于氢键形成; 4.变性剂:通过干扰碱基堆积力和氢键的形成而 降低Tm值.甲酰胺每增加1%,Tm可降低0.72℃。
Tm的高低与DNA分子中G+C的含量有关, G+C的含量越高,则Tm越高。
常用的标记物根据其特性分两类:
•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 • 非同位素标记物
(一)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1. 常用标记探针的同位素: 32P、 3H、35S、14C、125I等
2. 特性:
①检测特异性强; ②灵敏度高;
③对酶促反应无任何影响,也不影响碱基 配对的特异性和稳定性;
④易造成放射性污染; ⑤半衰期短的同位素应用受到限制,随用 随标记,立即使用,不能长时间存放。
• 分子杂交技术:用标记的已知DNA或RNA片 段(探针)来检测样品中未知核酸序列, 通过核苷酸间碱基互补的原则发生异源性 结合,再经显影或显色的方法,将结合核 酸序列的位置或大小显示出来的技术。 • 待测的核酸序列,可以是克隆的基因片段, 也可以是未克隆化的基因组DNA和组织细胞 的DNA、RNA。
(3)局部双链周围的碱基如配对,则形 成中心序列 (4)形成完整的双链分子
3、影响复性的因素:
• 单链核酸的起始浓度:反应开始时的 总浓度可直接影响单链分子碰撞的几 率,浓度越高,复性越快。 • 核酸链长度(分子量):分子越长, 形成配对的难度也大,复性也慢。
• 核酸分子的复杂性:复杂性越高,形成 正确配对的难度也越大,复性越慢。
• 膜杂交:60年代中期Nygaard 等的研究为 应用标记DNA或RNA探针检测固定在硝酸纤 维素(NC)膜上的DNA序列奠定了基础。 Brown等应用这一技术评估了爪蟾rRNA基因 的拷贝数。 • 原位杂交:Orth(1970)应用3H标记的兔乳 头状瘤病毒cRNA探针与兔乳头状瘤组织的 冰冻切片进行杂交,首次用原位杂交检测 了病毒DNA在细胞中的定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