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现状及政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现状及政策建议
摘要: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今天,较高的资本充足水平是中国银行业面对国际竞争的前提条件。
而且长期以来,如何提高资本充足率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话题,尤其是《巴塞尔协议III》实施以后。
文章在新经济背景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现状并对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本补充;资本现状;政策建议
1银行资本补充的重要性
首先,这是因为对资本金的约束与监管能够有效保持银行业的合理资产扩张与业务扩张,也是保证银行业高效率的行使其资源配置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
其次,保持足够的资本金才能较全面的覆盖风险,同时也能增强存款人与社会公众对银行的信心,降低银行业的整体风险。
再次,较高的资本充足水平是中国银行业面对国际竞争的前提条件。
我国银行业长期以来不断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把商业银行办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
资本充足是运营安全的前提,而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下,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
通过综合改革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强化金融监管,使资本充足率达到监管要求,并让整个中国银行业保持在安全的、有效的运营状态中,这些已成为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要求。
2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现状
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1.6%,比上季末上升0.5个百分点,比年初上升0.3个百分点;加权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5%,比上季末上升0.5个百分点,比年初上升0.4个百分点。
从这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正在稳步提升。
自2009年起,监管层开始密集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等监管要求。
2010年年初,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推动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和控制机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过去的一年,商业银行由于加大信贷投放,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多家银行有再融资需求。
已有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实施了配股计划。
经过2010上半年密集融资,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得到有效补充,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有所上升。
中行在9月末资本充足率与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1.73%、9.35%,比上年末分别提高0.59个和0.28个百分点。
截至9月末,建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也分别为11.64%和9.33%。
但是2010年9月,由27个国家的银行业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高级代表组成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2日宣布,世界主要经济体银行监管部门代表当日就
《巴塞尔协议III》达成一致。
根据该协议规定,截至2015年1月,全球各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
其中,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资产的下限将从现行的2%提高至4.5%;此外,各银行还需增设“资本防护缓冲资金”,总额不得低于银行风险资产的2.5%,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由此被提高至7%。
该规定将在2016年1月~2019年1月间分阶段执行。
3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主要形式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主要形式有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内部融资的优点:不必依靠公开市场筹措资金,可免去发行成本使成本降低,不会削弱股东的控制权。
内部融资的缺点:筹集资本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银行资本的限制,影响银行所能获得净利润的规模,影响银行股利分配政策等。
外部融资的主要方法:出售资产和租赁设备;发行普通股和优先股;发行中期债券、长期债券;股票和债券互换等。
4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政策建议
4.1增强内部融资能力
①调整银行市场结构,提高盈利能力。
调整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利率市场化、混业经营和业务创新。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银行业形成时常机制占主导的地位、整体盈利性提高的“合宜”市场结构。
混业经营必须考虑市场条件,商业银行想要经营证券、保险业务,没有盈利能力的支撑就不能生存。
上述两方面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调整不过是拓宽了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增长的空间,确实增加银行利润的关键在与业务创新。
一是要进一步发展网上业务,快速改变传统经营模式。
网络银行以互联网为渠道,具有虚拟化、智能化、高效率、低成本的特征,并以成为国外银行业发展的趋势。
②转换银行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前期体制问题导致利差收入够高,这样使银行忽略掉了一些其他业务,盈利模式单一。
必须转换由传统的利差收入为主向大力发展零售业务收入为主发展,拓宽盈利渠道,优点是不动用银行的资本,不大量消耗资本,以提高资本充足率,这应该是防范风险,提高内在资本质量的根本之路。
③减轻银行税负,加大营业税返还。
目前,我过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较低,按照谨慎的会计核算原则,损失准备严重不足,财务基础较为薄弱。
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商业银行税负较重,很难通过税后利润来补充资本金,既缺乏内部补充资本的能力。
在所得税上,金融企业基本采取与其他行业一致的税收政策,平均税率在30%左右。
而在我国,尽管“两税合一”后所得税率从33%降到了25%,但银行业营业税率5%保持不变,加上其他税费,整体税收负担仍然远远超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根据我国税制方面的问题及商业银行急需增加资本金从而增强抗风险能力的现实,建议对中国银行业的税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加大营业税返还,营业税返还还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注资方式,如果
政府可以把银行每年上缴的300多亿元营业税再以注资的方式返还,对增加资本金具有实际性的帮助。
二是统一并降低银行业的所得税,首先应建立同意的金融企业所得税制度,即对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均采用同意的计税依据和政策,取消单独对外资银行实行税收优惠的做法,平衡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所得税负担。
其次,对金融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应按照国际通行的财务、会计准册设计,不合理的税前扣除规定应当修改。
原则上与银行经营有关的指出和费用都应当在所得税前据实扣除,对工资和坏帐核销等影响较大的扣除项目,应进行适当的调整,计税工资的规定应当取消,坏帐核销标准应适当放宽,贷款呆帐准备金的提取要按国际通行的五级分类标准进行。
4.2拓宽外部融资渠道
①国内资本联合政策——鼓励银行业并购重组。
商业银行之间并购重组,是提高银行资本实力的有效手段和方式。
但目前中国银行业在这方面几乎还是空白,即使有一二例并购,也不是出于自愿,而是通过行政手段,经监管部门和国务院批准后形成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并购重组。
而国际上,众多国际金融集团面对国际金融服务领域更加激烈的竞争,为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正在不断合并,重组,以图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从竞争看,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潮将推动我国金融业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也将使中国金融机构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挤压中国金融业的赢利空间。
从金融格局看,中国金融单个的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实力已经逊色于国际大机构,再加上国际大机构的多元化经营,更使得中国金融业处于相对弱势。
中国银行业资本联合政策的具体建议:一是确定并购重组方向,可朝着两个方向发展,鼓励支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整体并购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或者在银行体系内进行横向重组及分支机构交叉重组。
鼓励其他商业银行朝着区域性银行方向发展,既不追求业务的全面性,而是强调本地区的服务,以及在某些业务领域的领先,这样可以使这些银行在优势领域内获得较强的竞争力,从而有效地避免各类银行业务同质化而造成低级竞争。
二是推动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兼并重组,扩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增强其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按现行金融政策,以申请设立分支机构扩大其规模的方式很难在短期内实现。
因此,股份制商业银行只有依托资本市场,兼并收购其所要涉足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或信托投资公司才能迅速扩张规模、改善资产质量和增强竞争力。
三是完善金融法规建设,规范中国银行业并购重组行为。
②国外资本运用政策——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
在对中国商业银行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借助国际中介机构,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以改变单一的股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这对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将其建成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探讨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之前,应对战略投资公司有一个初步了解,一般来说,战略投资公司是并购、重组等手段,对具有投资价值的目标进行资源重新配置,利用资本优势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扩张,由此获得投资回
报的经营实体。
行业战略投资公司一般不自己去直接经验所并购的生产企业,只对该企业实施战略规划、监督和指导,并追求资本的投资回报。
从国际经验看,战略投资公司具有如下特征:具有独特的经营理念以及发展模式,相对被并购的企业来说,具有管理、技术以及资源的优势;积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投资相对分散;高负债性和增长性。
战略邮资公司以全球视角对待行业整合,在产业投资过程中,一般对所投资的企业具备三方面优势:一是信息的技术优势;二是资源优势;三是管理优势。
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的相关建议:首先,做好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的工作,必须突破两个观念的束缚。
一是要突破“国有”观念,即在能够保证金融安全的基础上,国家没必要蚩尤100%的股份。
即改国有独资为由国家控股、战略投资者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二是突破“排外”观念,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球化的经济环境,在全球范围内竞争与合作将成为主流,而且采用战略投资的形式可保证投资的长期性,避免临时撤资的危险。
其次,创造稳定的法律环境,加强金融监管。
管理法规、会计准则应向国际惯例靠拢,使中国金融企业的财务制度更加规范。
最后,解决中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历史包袱和政策性业务问题,为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做准备。
战略投资者不同与证券市场上的短期投资,它要实现的是长期效益,注重的是银行自身的价值,而国有商业银行历史性包袱以及仍然承担的政策性金融业务,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因此,要采取有限的政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以增强国外战略投资者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罗晓明.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机制透析[J].银行家,2010,(6).
[2] 陈文.上市银行资本补充困境与政策建议[J].银行家,201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