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第一单元水复习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要点2019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水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之中。

冰是一种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的雪也是固态的冰。

2、测量水温的方法: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面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在100℃不变。

水变成水蒸气体积会增加。

4、使用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想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很烫,不能用手触摸。

5、水温在℃或℃以下,水就会结冰,体积增大。

同样,当温度上升到℃以上,冰就会融化成水,体积减少。

6、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是水的三种存在形态,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在一定条件下,冰、水、水蒸气可以互相转化。

7、能够溶解于水中的物质有很多,如白糖、红糖、食盐、小苏打、碱、味精等,分歧物质的溶解本领分歧,经由过程对比实验,我们知道在同样多的水中,食盐比小苏打溶解的要多。

8、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经常使用的方法有搅拌、加热、碾碎。

9、食盐和沙混合在一起,我们利用水,通过过滤和蒸发的方法能将食盐与沙分离。

10、与水一样,生活中很多物质的大小、形状、颜色改变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11、生活中大部分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会把乒乓球顶回原形。

水、水蒸气、冰的互相转化第二单元空气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占据一定空间,有质量,可以流动。

空气是由微粒组成的,能被紧缩和扩张。

紧缩的空气会有弹性。

2、冷热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就形成风。

3、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4、空气在地球上无处不在,空气中包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动植物需要呼吸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帮助火柴燃烧,轮胎充气、风力发电也离不开空气。

2019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和实验详细总结第一单元水自己整理直接打印(期中考试前的)

2019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和实验详细总结第一单元水自己整理直接打印(期中考试前的)

第一单元水一.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叫做蒸发。

3.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4.水壶烧水时冒出来的白汽不是水蒸气。

因为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而白汽能够看到,所以它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雾状的小水滴。

实验一:观察两杯水一段时间后的水位变化实验过程:准备两个大小、形状一致的透明水杯,向两杯水中加入相同量的水,并做好起始水位的标记,其中一个杯子用塑料薄膜盖好并用皮筋扎紧,另一个敞口。

两个杯子同时放置在同一个通风、向阳的位置一段时间(注意不能去碰,以免影响实验效果),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温馨提示:两杯水的水量相同;起始水位做好标记; 同时放在同一位置.实验现象:没有盖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变少了,蒸发到到空气中了;而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没有减少,在蒸发的过程中被塑料薄膜拦住了,遇冷液化成了小水珠附着在塑料薄膜上.实验二:将一只塑料盒倒扣在地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塑料盒内表面有小水珠.土壤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水水蒸气二.水沸腾了水在正常压强下达到100℃时沸腾,在沸腾过程中一直保持100℃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漫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酒精灯使用提示1.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2.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3.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4.酒精灯不小心被弄倒着火时,应用湿布或者沙子盖灭.5.提问: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无固定形状液态看得见摸得着有固定体积较重气态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体积较轻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

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见杯底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到水面时气泡破了,水面看见热气产生。

部编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本文介绍了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第一单元《水》的知识点汇总。

以下是每节课的内容概述和重点: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介绍了蒸发和水蒸气的概念,以及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二课:水沸腾了讲解了沸腾的定义和现象,以及水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和声音。

同时,还介绍了液体的“沸点”。

第三课:水结冰了介绍了冰融化和加盐对周围温度的影响,以及水结冰的过程和特点。

同时,还对比了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四课:冰融化了讲解了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的现象。

同时,还对比了水、冰和水蒸气的不同状态和特点。

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介绍了溶解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水能够溶解物质的数量和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第六课:加快溶解讲解了食盐在热水中溶解更快的原因,以及搅拌、温度和颗粒大小对溶解速度的影响。

第七课:混合与分离介绍了通过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等方式分离物质的方法,以及用磁铁分离木屑和铁屑的过程。

第八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强调了物质的特性不会因为形状或大小的改变而改变,举例说明了橡皮泥和纸的情况。

以上是本文对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第一单元《水》的知识点汇总。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水的性质和变化,帮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019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第二单元《空气》知识点汇总:第一课《感受空气》介绍了空气的特征,如占据空间、流动等,并指出空气中的氧气对于火柴燃烧和动植物呼吸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课《空气能占据空间吗》通过实验说明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

第三课《压缩空气》讲解了空气可以被压缩和扩张,并且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第四课《空气有质量吗》强调了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是一种物质,可以被测量。

第五课《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介绍了测量空气质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六课《我们来做“热气球”》讲解了热气球的原理,即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第七课《风的成因》说明了热空气上升会引起空气流动,形成风的原因是空气的冷热变化。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水物质的三种形态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而液体和气体没有。

固体和液体有固定的体积,而气体没有。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动物和植物都离不开它。

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它们是水的不同形态。

水和水蒸气都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有一定温度、占据一定空间和无固定形态等特点。

不同点在于水是液体,看得见、摸得着,有固定体积,较重,可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体积,较轻,当温度变低时可以液化成液态水。

湿抹布擦黑板、湿的手变干、海水晒盐、湿衣服在太阳底下一会儿干了等现象说明水蒸发了。

蒸发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夏天,冰棒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冷却形成的小水滴,霜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固态水,露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液态水,雾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液态水,雪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固态水,云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液态水。

测量温度的方法包括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的底和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水。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且盖两次,不可用嘴吹灭;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盖。

1.加热后的烧杯和三脚架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高温,不要用手触摸。

2.在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降低冰的温度,加速试管中的水结冰。

3.水从0℃开始凝固变成冰,冰的温度为0℃或以下,低于水的温度。

试管中先是一部分水结冰,然后完全结冰,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结冰后的冰是固体,具有固定形状。

水结冰后变轻了,因此会浮在水面上。

4.在结冰过程中,水会向周围释放热量。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单元复习提纲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单元复习提纲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单元复习提纲1/2/3/41、水有三种形态,它们是固态(冰)、液态(水)和气态(水蒸气),这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

转化图见右图: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

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①湿布擦桌子后变干;②湿的手变干了;③雨后路面变干;④煮食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⑤湿衣服变干等 (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有风吹,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越快)3、水蒸气变为水的过程叫凝结,水蒸气凝结时会放出热量。

生活中的凝结现象:锅里冒出的“白气”,叶子上的露水。

4、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5、水沸腾: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2)酒精灯的使用:①不能用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②熄火用灯帽盖灭;③用外焰加热;④酒精倒翻燃烧,用湿抹布或者沙子盖灭。

4)水加热实验现象:①加热过程中,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②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凝结产生大量水汽。

5)水在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升至100℃时,继续加热,水沸腾,但是水温保持100℃不变化。

温度计上的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6)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所以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会发现塑料袋鼓起来。

6、水结冰的过程叫凝固,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降到0℃的时候,就开始凝固成冰,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0℃不变,在盛满碎冰的试管中加盐,是为了得到更低的温度,水凝固成冰后体积会变大。

7、冰化成水的过程叫做融化,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高到0℃的时候就开始融化,冰融化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0℃不变,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

8、比较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9、比较水、冰和水蒸气的相同点不同点:5/6/710、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食盐、小苏打、味精、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知识点

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知识点

2019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3.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

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100克的水大约能溶解35克食盐;100克水大约能溶解20克小苏打。

5.液体沸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6.加速溶解的两种办法:1.搅拌2.增加水温。

7.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样,是因为球内空气受热膨胀导致的。

8.利用蒸发法可以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9.分离铁屑和木屑可以利用磁铁或者将其放入水中。

10.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要用(温度计)。

我仔细观察温度计,发现温度计上有(刻度、标记、数字)。

1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12.测量水温,要注意: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下完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视线与温各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温度计时(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13.水沸腾时正常压强下温度大致是100℃,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14.对于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15.水和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无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有一定体积。

不同点: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是固体。

而水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柔软,是液体。

16.加快冰的融化的方法:(1)把冰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

(2)把冰放到阳光下晒。

(3)用手把冰焐化。

17.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18.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体积会增加。

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会形成小水滴19.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水受冷时体积会(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热胀冷缩) 。

20.水在自然界有不同形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有时是气态。

2019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

2019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水1、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水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

〔水跑到了空气中〕水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粒组成的,这些微粒在水中不断的运动。

2、水蒸气微粒遇冷抱在一起就变成了“水〞。

水蒸气遇冷〔0℃以下〕变成水,这种现象叫凝结。

3、水的三个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水水蒸气液体;无色;气体;摸得着;摸不着;无味;看得见;透明;看不见;较重;较轻;能流动;有固定的体积。

没有固定的体没有固定形状。

积。

〔时刻〕蒸发水水蒸气〔液体〕〔遇冷〕凝结〔气体〕4、水在正常压强下是100℃沸腾,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

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见杯底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到水面时气泡破裂,水面看见热气产生。

5、水变成水蒸气,它的体积变大。

6、当环境温度低于 0 ℃,水的温度下降到0 ℃时,开场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7、由水的液态变成固态〔结冰〕称为凝固,冰水混合物〔一半水一半冰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 0 ℃,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

8、烧杯外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结成霜。

提问:水结冰这种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不便?好处:可以看到美丽的冰雕,吃到冰淇淋。

不便:路滑给人们行走带来了不便。

9、固态的冰在什么条件下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呢?10、在冰里参加一些盐会使得冰的温度会下降。

温度计:测量温度烧杯:装水石棉网:均匀受热三脚架:支撑酒精灯:加热测量水温的方法:〔1〕. 手拿温度计上端。

〔2〕. 将温度计下端漫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 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 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5〕.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酒精灯使用考前须知:〔1〕. 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2〕. 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3〕. 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2-3 次〕,不能用嘴吹。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水沸腾了》知识点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水沸腾了》知识点

教学文档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单元第2课(水沸腾了)知识点
二、水沸腾了
1.沸腾:液体受热超过肯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
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
2.沸点:这个肯定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
水沸腾时温度为100摄氏度,即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一个大气压下〕;很深的矿井里,深度每增加一千米,水的沸点就提高 3℃;
在高原地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水的沸点也降低;
所以在高原地区,都要使用“高压锅〞才能把水烧开、把饭菜煮熟〔高压下沸点升高原理〕;家用高压锅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锅内气压是 1.3 个大气压,沸点一般在 125℃左右。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4.水加热实验现象:
①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
②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水汽。

5.酒精灯由灯帽、瓶塞、灯芯、酒精和玻璃瓶组成。

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7.酒精灯的使用:
①酒精灯的灯芯要平坦,如已烧焦或不平坦,要用剪刀修正;②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酒精最少不少于 1/3;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④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最好用火柴点燃;⑤使用酒精灯时,要用外焰加热;⑥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盖两次〕,不能用嘴吹;⑦万一酒精撒出并燃烧,应马上用湿布或者沙子扑盖。

.。

2019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和实验详细总结

2019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和实验详细总结

第一单元水一.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叫做蒸发。

3.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4.水壶烧水时冒出来的白汽不是水蒸气。

因为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而白汽能够看到,所以它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雾状的小水滴。

5.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6.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干了,湿的手干了,是由于水蒸发了。

7.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衣服晾干了、煮食物的水烧干了等等。

8.杯子装水后,加上盖子和不加盖子相比,加盖子的蒸发慢,不加盖子的蒸发快;放在通风处和不放在通风处的比,放在通风处的蒸发快,不放在通风处的蒸发慢。

9.水蒸气是气体,也是水的一种形态,它也是水。

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看不见、摸不着的。

10.我们洗澡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11.一杯热开水放在桌上,看到上面的“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12.冬天开空调的时候,人们用加湿器加快水的蒸发,增加房间的湿度。

实验一:观察两杯水一段时间后的水位变化实验过程:准备两个大小、形状一致的透明水杯,向两杯水中加入相同量的水,并做好起始水位的标记,其中一个杯子用塑料薄膜盖好并用皮筋扎紧,另一个敞口。

两个杯子同时放置在同一个通风、向阳的位置一段时间(注意不能去碰,以免影响实验效果),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温馨提示:两杯水的水量相同;起始水位做好标记; 同时放在同一位置.实验现象:没有盖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变少了,蒸发到到空气中了;而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没有减少,在蒸发的过程中被塑料薄膜拦住了,遇冷液化成了小水珠附着在塑料薄膜上.实验二:将一只塑料盒倒扣在地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塑料盒内表面有小水珠.土壤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水水蒸气二. 水沸腾了水在正常压强下达到100℃时沸腾,在沸腾过程中一直保持100℃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上端。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和实验详细总结第一单元水自己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和实验详细总结第一单元水自己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和实验详细总结第一单元水自己整理一、内容概述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水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他们通过观察、描述水的颜色、状态等基本特征,并了解水的物理性质如溶解性、密度等。

本单元还包括探究水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水资源保护的观念。

例如水对于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不可替代性、水是生命的必需品等认知将使学生产生对水资源的尊重与保护意识。

知识点总结起来主要包括水的定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其在自然界的作用等。

在实验方面,本单元设计了多种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水的特性及水循环等原理。

通过亲手操作实验器材和观察实验现象,学生不仅可以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可以在实践中增强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例如观察不同物质的溶解过程与结果、进行蒸发和凝结的实验来模拟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等实验项目都是对知识点的有力补充和验证。

在实验过程中也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通过这些实验活动,学生们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水的相关知识,并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1. 简述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重要性,特别是第一单元“水”的学习内容。

三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是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单元“水”的学习内容更是整个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初步认识水的性质、水的存在状态、水的循环等基本知识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们将了解到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具有流动性、溶解性等特点。

学生还将学习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以及水循环的基本原理。

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水的重要性,以及水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一单元“水”的学习内容为整个科学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后续的科学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储备。

2. 引出本文的目的:帮助学生梳理第一单元关于水的知识点和实验,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水的相关知识。

(2019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2019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汇总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1.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气化现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2.水蒸气:是水的气体形式,自然界中的水无时无刻的缓慢地蒸发成水蒸气。

3.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没有固定的形状、无色、无味、透明。

4.水和水蒸气的不同点:水看得见摸得着,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

第二课、水沸腾了1.沸腾: 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气泡。

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

2.水沸腾时会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伴有声音,这是水变成水蒸汽散发到空气中的表现。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第三课、水结冰了1.冰融化能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在冰里面加盐,可以加快冰融化的速度,制造更低的温度。

2.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水结冰后,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体积变大。

4.水和冰的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

5.水和冰的不同点:水是液体,冰是固体。

第四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

2.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3.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

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4.水的三态变化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溶解: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放在溶剂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水能够溶解的物质的数量是有限的。

3.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第六课、加快溶解1.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更快。

2.搅拌能加快食盐溶解的速度。

3.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温度,搅拌,颗粒大小。

第七课、混合与分离1.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式可以分离食盐和沙。

2.过滤:通过特殊装置将流体提纯净化的过程。

3.蒸发结晶:加热蒸发溶液,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

教科版科学三上《第一单元 水》知识要点归纳与单元检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三上《第一单元 水》知识要点归纳与单元检测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期末复习知识要点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之中。

冰是一种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的雪也是固态的冰。

2、测量水温的方法: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面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在100℃不变。

水变成水蒸气体积会大大增加。

4、使用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想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很烫,不能用手触摸。

5、水温在0℃或0℃以下,水就会结冰,体积增大。

同样,当温度上升到0℃以上,冰就会融化成水,体积减少。

6、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是水的三种存在形态,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在一定条件下,冰、水、水蒸气可以互相转化。

7、能够溶解于水中的物质有很多,如白糖、红糖、食盐、小苏打、碱、味精等,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通过对比实验,我们知道在同样多的水中,食盐比小苏打溶解的要多。

8、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常用的方法有搅拌、加热、碾碎。

9、食盐和沙混合在一起,我们利用水,通过过滤和蒸发的方法能将食盐与沙分离。

10、与水一样,生活中很多物质的大小、形状、颜色改变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11、生活中大部分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会把乒乓球顶回原形。

《第一单元水》知识梳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蒸发(吸收热量)水水蒸气凝结(放出热量)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杯底气泡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三上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水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蒸发(吸收热量)水水蒸气凝结(放出热量)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杯底气泡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4、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使碎冰温度更低。

6、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冰会浮在水面上,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7、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冰融化后,体积变小。

8、水和冰的异同点:凝固(放出热量)水冰融化(吸收热量)9、冰、水、水蒸三者是同一种物质,不同形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的量比小苏打的量多,一般情况,50ml 水能溶解食盐18g ,小苏打5g 。

11、通过搅拌、提高水的温度、物质颗粒越小,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通过加热蒸发,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3、物质只是在大小、形状、状态、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用橡皮泥做手工,涂色等;14、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类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等;第二单元空气1、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较轻、并能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容易泄漏、能够流动、可以压缩。

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2、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主要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3、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4、在压缩试验中,向下压活塞后,管中空气被压缩,空气颗粒之间的间隙变小,空气体积变小;用力拉伸活塞后,管中空气被拉伸,空气颗粒之间的间隙变大,空气体积变大。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水填空1.物体的三种形态为(固体、液体、气体)。

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形状)。

固体、液体有(固定体积)气体(没有固定体积)。

2.水是生命的源泉,(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3.水的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冰和水蒸气都是(水),它们是水的不同形态。

4.水和水蒸气的相同与不同:水和水蒸气是水的不同形态。

它们都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有一定温度,占据一定的空间,无固定形态)的特点。

不同点在于(水是液体,看得见,摸得着,有固定体积,较重,可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体积,较轻,当温度变低时可以液化成液态水)。

5.用湿抹布擦黑板、湿的手变干了、海水晒盐、湿衣服在太阳底下一会干了等现象说明水(蒸发)了。

蒸发是物质有(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6.夏天,冰棒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冷却形成的(小水滴),霜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固态的水),露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液态的水),雾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液态的水),雪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固态的水),云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液态的水)。

7.测量温度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8.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1)酒精灯的火焰: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最外面的一层叫(外焰),中间的一层叫(内焰),最里面的一层叫(焰心)。

(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2)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3)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

(4)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且盖两次),不可用嘴去吹。

(5)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盖。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1第一单元水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渍不见了,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

第二课《水沸腾了》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3.水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有(刚开始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会产生气泡,水面会看到热气,容器内壁出现大量的小水珠)等。

第三课《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会结冰。

2.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占据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冰块(浮在)水面上。

3.实验时,往烧杯里的碎冰加食盐,从而(降低温度),使试管里的冰更容易结冰。

第四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用吸管对着冰块某个部分吹热气,被吹的部分会被(融化),甚至会将冰块吹穿。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没有(沉淀)。

2.许多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比如(小苏打、味精、食盐、白糖、红糖)等。

3.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50毫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食盐(18)克,溶解小苏打(5)克。

第六课《加快溶解》1.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第七课《混合与分离》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和水分离出来,可以用(蒸发)的方法。

3.把一杯浓盐水放在阳光下,让杯里的水(蒸发),已经溶解的食盐会被(分离)出来。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水1、水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杯底产生气泡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4、当环境温度低于 0℃,水的温度下降到 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使碎冰温度更低。

6、当环境温度高于 0℃时,冰的温度上升到0℃,时冰开始融化,冰会浮在水面上,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7、水结冰,体积变大;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小。

8、水和冰的异同点:9、冰、水、水蒸气三者都是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的量比小苏打的量多。

一般情况, 50ml水能溶解食盐18g,小苏打5g 。

11、搅拌、提高水的温度、物质颗粒越小,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通过加热蒸发,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3、过滤法可以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蒸发法可以将食盐从水中析出。

14、磁铁可以用来分离木屑和铁屑。

15、物质只是在大小、形状、状态、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用橡皮泥做手工,水结冰等。

16、对比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相同。

第二单元空气1.感受空气要求会默写气泡图。

物体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

水、酱油、可乐等是液体,会流动 ;石头、沙子、木块等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 空气、水蒸气等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1.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空气。

2.空气和水、石头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水结冰了
1.冰融化能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在冰里面加 盐,可以加快冰融化的速度,制造更低的温 度。 2.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 时,开始结冰,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 放出热量。 3.水结冰后,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体积变大。 4.水和冰的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 5.水2020/和9/28 冰的不同点:水是液体,冰是固体。
1.溶解: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放在 溶剂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 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水能够溶解的物质的数量是有限的。
3.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2020/9/28
第六课、加快溶解 1.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更快。 2.搅拌能加快食盐溶解的速度。 3.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温度,搅拌, 颗粒大小。
第四课、冰融化了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 2.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3.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冬 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水是液态,没有固 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 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 中。 4.水的三态变化
2020/9/28
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第二课、水沸腾了
1.沸腾: 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 出现大量气泡。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 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 烈汽化。 2.水沸腾时会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伴有声 音,这是水变成水蒸汽散发到空气中的 表现。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再上 升2,020/9/2此8 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2020/9/28
第八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1.我改变。
2.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 是同一种物质。
3.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 化,但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
2020/9/28
2020/9/28
第七课、混合与分离
1.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式可以分离 食盐和沙。 2.过滤:通过特殊装置将流体提纯净化的过程。
3.蒸发结晶:加热蒸发溶液,使溶液由不饱和 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 体析出,叫蒸发结晶。 4.用磁铁可以分离木屑和铁屑。 5.了解物质的特性,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 中遇到的很多问题。
第一单元 《水》
2020/9/28
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
1.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 气化现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2.水蒸气:是水的气体形式,自然界中 的水无时无刻的缓慢地蒸发成水蒸气。 3.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没有固定的形 状、无色、无味、透明。 4.水和水蒸气的不同点:水看得见摸得 着,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水是液体、 空气是气体。 2020/9/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