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建筑学院对调整修订重要期刊目录2013-5

合集下载

天津大学533建筑学基础+513建筑设计考研资料 真题笔记

天津大学533建筑学基础+513建筑设计考研资料 真题笔记

天津大学533建筑学基础+513建筑设计考研资料真题笔记天津大学建筑学考研红宝书是由天津考研网组织多名一线大学老师及过去几年在天津大学研究生初试中专业课取得高分的考生共同编写及整理的一套复习材料。

本套材料对考研指定教材中的考点内容进行深入提炼和总结,同时辅以科学合理的复习规划,使得同学们只要使用我们这套材料便可以掌握天津大学此专业课程几乎全部的考点、帮助同学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全面而有深度的复习。

此套材料适合从基础到冲刺全程使用。

天津大学533建筑学基础+513建筑设计考研资料真题笔记【适用对象】2014年报考天津大学建筑学专业型硕士类型且初试科目为533建筑学基础+513建筑设计的专业课基础不扎实、对院系内部信息了解甚少的同学,适合跨校考生使用【特别说明】建筑学基础于2013年首次出现,考试内容与建筑理论综合有85%的相同内容,但是不同的内容也与仍然可以参照建筑理论综合的复习内容。

建筑理论综合的渊源是先后交叉经历建筑历史、城市规划原理、建筑理论与技术等名称的变更,持续卷面保持建筑历史和城市规划原理多年,于2012年开始将城市规划原理部分替换为建筑构造,本部专业高分考生根据最新考研情况精心编制此套资料。

此外,2013年,在考试内容不变的基础上,考试题型做了很大改变,鉴于此,本部也将针对考试大纲对资料进行整合和编制。

【资料特色】考研复习一般分为基础、强化、冲刺三个复习阶段,市面的建筑学复习材料纷繁复杂,一般是没有经过加工整理的拼凑组合,所以学员在海量复习资料面前无从下手。

今年我站重金聘请硕博团队科学合理的为同学们的复习研发了三轮资料,使得复习省时省力,学员可依据自身基础及复习进度选择性购买。

天津大学533建筑学基础+513建筑设计考研资料真题笔记核心原创资料:本部分资料由与本站签约的本专业在读硕博团队执笔,集合市面所有可参考资料及内部信息精制而成,旨在为研友提供复习重难点以及核心命题规律等全程内幕考研专业课攻关,资料格式为A4纸打印版上万字,清晰易复习,已于编写者签订资料保真转让协议!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坚定的毅力和良好的心态是考研必备的综合素质。

-2013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详细解读

-2013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详细解读

工程造价鉴定以及工程计价资料与档案建立的全过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朱裕宽
17
3、新《规范》重点内容突出
新《规范》在认真总结我国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积累 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明确了:
(1)使用国有资金投资的建设工程发承包,必须采用 工程量清单计价。 (强条3.1.1) (2)招标工程量清单必须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由招标人负责。(强条4.1.2) (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应包括五大内容。(强条 4.2.1) (4)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必须根据相关工程现行国家 计量规范规定的五项内容进行编制。(强条4.2.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朱裕宽
9
(二)新《规范》的亮点展望
调整后分为以下九个专业:
(1)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 (3)通用安装工程 (5)园林绿化工程 (7)构筑物工程 (9)爆破工程 (2)仿古建筑工程 (4)市政工程 (6)矿山工程 (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由此可见,新《规范》各个专业之间的划分更加清晰、 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朱裕宽
10
(二)新《规范》的亮点展望
【亮点二】 责任划分更加明确
新《规范》对原《规范》里责任不够明确的内容做了明确的责任 划分和补充。 (1)阐释了招标工程量清单和已标价工程量清单的定义(2.0.2、 2.0.3) (2)规定了计价风险合理分担的原则(3.4.1、3.4.2、3.4.3、 3.4.4 、 3.4.5) (3)规定了招标控制价出现误差时投诉与处理的方法 (5.3.1~5.3.9) (4)规定了当法律法规变化、工程变更、项目特征描述不符、 工程量清单缺项、工程量偏差、物价变化等15种事项发生时,发承包双 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调整合同价款。(9.1.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版)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版)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版)29、无公害农产品及其产地环境的有害元素监测技术开发与应用30、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料产业化技术开发与应用31、农牧渔产品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32、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与综合利用33、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工程34、碳汇林建设、植树种草工程及林木种苗工程35、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开发与应用36、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工程37、海洋、森林、野生动植物、湿地、荒漠、草原等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生态示范工程38、防护林工程39、石漠化防治及防沙治沙工程40、固沙、保水、改土新材料生产41、抗盐与耐旱植物培植42、速生丰产林工程、工业原料林工程、珍贵树种培育及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43、竹藤基地建设、竹藤精深加工产品及竹副产品开发44、森林抚育、低产林改造工程45、野生经济林树种保护、改良及开发利用46、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47、林业基因资源保护工程48、次小薪材、沙生灌木及三剩物深加工与产品开发49、野生动植物培植、驯养繁育基地及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50、道地中药材及优质、丰产、濒危或紧缺动植物药材的种植(养殖)51、香料、野生花卉等林下资源人工培育与开发52、木基复合材料及结构用人造板技术开发53、木质复合材料、竹质工程材料生产及综合利用54、松脂林建设、林产化学品深加工55、人工增雨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开发与应用56、数字(信息)农业技术开发与应用57、农业环境与治理保护技术开发与应用58、海水养殖及产品深加工,海洋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59、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60、农田主要机耕道(桥)建设61、油茶、油棕等木本粮油基地建设62、生物质能源林定向培育与产业化63、粮油干燥节能设备、农户绿色储粮生物技术、驱鼠技术、农户新型储粮仓(彩钢板组合仓、钢骨架矩形仓、钢网式干燥仓、热浸镀锌钢板仓等)推广应用64、农作物、林木害虫密度自动监测技术开发与应用65、森林、草原火灾自动监测报警技术开发与应用66、气象卫星工程(卫星研制、生产及配套软件系统、地面接收处理设备等)和气象信息服务二、水利1、江河堤防建设及河道、水库治理工程2、跨流域调水工程3、城乡供水水源工程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蓄滞洪区建设6、海堤建设7、江河湖库清淤疏浚工程8、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9、堤坝隐患监测与修复技术开发与应用10、城市积涝预警和防洪工程11、出海口门整治工程12、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13、牧区水利工程14、淤地坝工程15、水利工程用土工合成材料及新型材料开发制造16、灌区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17、防洪抗旱应急设施建设18、高效输配水、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19、水情水质自动监测及防洪调度自动化系统开发20、水文应急测报、旱情监测基础设施建设21、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22、水利血吸虫病防治工程(采用护坡、吹填、隔离沟、涵闸改造、设置沉螺池、抬洲降滩等防螺灭螺工程措施和疫情监测、防治宣教等措施)23、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灌排渠道、涵闸、泵站建设等)24、防汛抗旱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25、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区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及山洪沟、泥石流沟和滑坡治理等)26、水生态系统及地下水保护与修复工程27、水源地保护工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隔离防护、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修复及有关技术开发推广)28、水土流失监测预报自动化系统(水土流失数据采集存储、智能传输、数据分析处理、科学预测预报、数据库管理一体化)开发与应用29、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及应用(大江大河中下游及重点防洪区、防洪保护区等特定地区洪涝灾害信息专题地图)30、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水源、取水、输水、供水、用水、耗水和排水等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环节的监测及大江大河行政边界控制断面、地下水超采区监测为基础,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国家防汛指挥系统骨干网为依托,以水资源业务应用系统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31、水文站网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仪器设备开发与应用三、煤炭1、煤田地质及地球物理勘探2、120 万吨/年及以上高产高效煤矿(含矿井、露天)、高效选煤厂建设3、矿井灾害(瓦斯、煤尘、矿井水、火、围岩、地温、冲击地压等)防治4、型煤及水煤浆技术开发与应用5、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6、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和煤矿瓦斯抽采、利用7、煤矸石、煤泥、洗中煤等低热值燃料综合利用8、管道输煤9、煤炭高效洗选脱硫技术开发与应用10、选煤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11、地面沉陷区治理、矿井水资源保护与利用12、煤电一体化建设13、提高资源回收率的采煤方法、工艺开发与应用14、矿井采空区矸石回填技术开发与应用15、井下救援技术及特种装备开发与应用16、煤矿生产过程综合监控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17、大型煤炭储运中心、煤炭交易市场建设18、矿井进出人员自动监控记录系统开发与应用19、新型矿工避险自救器材开发与应用20、建筑物下、铁路等基础设施下、水体下采用煤矸石等物质充填采煤技术开发与应用四、电力1、水力发电2、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电站建设3、采用背压(抽背)型热电联产、热电冷多联产、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4、缺水地区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空冷机组电站建设5、重要用电负荷中心且天然气充足地区天然气调峰发电项目6、30万千瓦及以上循环流化床、增压流化床、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等洁净煤发电7、单机30 万千瓦及以上采用流化床锅炉并利用煤矸石、中煤、煤泥等发电8、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输变电9、在役发电机组脱硫、脱硝改造10、电网改造与建设11、继电保护技术、电网运行安全监控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12、大型电站及大电网变电站集约化设计和自动化技术开发与应用13、跨区电网互联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14、输变电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应用15、降低输、变、配电损耗技术开发与应用16、分布式供电及并网技术推广应用17、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脱硝及复合污染物治理18、火力发电脱硝催化剂开发生产19、水力发电中低温水恢复措施工程、过鱼措施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20、大容量电能储存技术开发与应用21、电动汽车充电设施22、乏风瓦斯发电技术及开发利用23、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设备24、分布式电源五、新能源1、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2、风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3、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组件设计与制造4、高效太阳能热水器及热水工程,太阳能中高温利用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5、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生物柴油等非粮生物质燃料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6、生物质直燃、气化发电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7、农林生物质资源收集、运输、储存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农林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锅炉和炉具制造8、以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城市填埋垃圾、工业有机废水等为原料的大型沼气生产成套设备9、沼气发电机组、沼气净化设备、沼气管道供气、装罐成套设备制造10、海洋能、地热能利用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11、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12、海上风电场建设与设备制造六、核能1、铀矿地质勘查和铀矿采冶、铀精制、铀转化2、先进核反应堆建造与技术开发3、核电站建设4、高性能核燃料元件制造5、乏燃料后处理6、同位素、加速器及辐照应用技术开发7、先进的铀同位素分离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8、辐射防护技术开发与监测设备制造9、核设施实体保护仪器仪表开发10、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11、核电站延寿及退役技术和设备12、核电站应急抢险技术和设备七、石油、天然气1、常规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采2、页岩气、油页岩、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3、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4、油气伴生资源综合利用5、油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安全生产保障技术、生态环境恢复与污染防治工程技术开发利用6、放空天然气回收利用与装置制造7、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技术开发与应用8、石油储运设施挥发油气回收技术开发与应用9、液化天然气技术开发与应用八、钢铁1、黑色金属矿山接替资源勘探及关键勘探技术开发2、煤调湿、风选调湿、捣固炼焦、配型煤炼焦、干法熄焦、导热油换热、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煤焦油精深加工、苯加氢精制、煤沥青制针状焦、焦油加氢处理、焦炉煤气高附加值利用等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3、非高炉炼铁技术4、先进压水堆核电管、百万千瓦火电锅炉管、耐蚀耐压耐温油井管、耐腐蚀航空管、高耐腐蚀化工管生产5、高性能、高质量及升级换代钢材产品技术开发与应用。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主要修订内容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主要修订内容

25
2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修订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修订
1.3.1 荷载组合
1.3 主要修订内容
修订后本规范共有10章、9个附录, 新增3章3个附录。
强条由原1.1.3移到3.1.3
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时应采用50年设计基准期。
增加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
强条第3.2.3条的荷载基本组合 增加第3.2.5条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generation generation 2000 2010 年份 code code
《荷载暂行规定》 (结规1-54) (结规1-5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 《薄壁冷弯钢结构设计规范》 《木结构设计规范》 《砖石结构设计规范》
2013-5-2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修订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修订
“荷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修订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ULS)
第一讲
修订背景及主要修订内容
0 Sd Rd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SLS)
结构的安全与适 用,荷载要顶 “半边天”!
29
30
2006.12.28
5
2013-5-2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修订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修订
1.3.3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
强条5.1.1:
提高部分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 完善消防车活荷载
工业楼面操作活荷载
在第5.2.2条,补充规定工业楼面在设备所占区域内可不考 虑操作荷载和堆料荷载。补充生产车间的参观走廊活荷载 可采用3.5kN/m2。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版).docx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版).docx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版)为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转型升级,根据国家、省最新发布的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对《中山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11 年版)》进行修订,编制形成《中山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 年版)》(下称《目录》)。

一、《目录》修订意义保持《目录》动态更新,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对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优势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构建区域竞争新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引导投资方向。

在结构调整中加快发展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目录》坚持“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的调整原则,将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石,鼓励发展先进生产能力和新兴服务业态,限制严重依赖大规模资源消耗的产业发展,禁止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集约利用资源。

资源要素的紧约束现状决定了中山只能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发展之路,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更小的环境代价获取更高质量的发展。

《目录》鼓励发展节能、降耗、减排、增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支持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的现代服务业。

通过设定投资强度、用水效率和用水总量等约束性指标,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从源头上遏制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低效用地的项目上马,有效利用资源要素,实现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消耗降低、环境改善的发展目标。

(三)优化空间布局。

国家、省和我市均提出,要进一步强化规划的空间指导,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

《目录》是规划的延伸、深化和落实,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在《目录》中引导产业向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空间布局,有利于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山西省建设工程专业期刊参考目录-高级工程师发表论文要求期刊

山西省建设工程专业期刊参考目录-高级工程师发表论文要求期刊

中国基建优化研究会
56
江苏建材
CN:32-1274/TU
江苏省建材工业协会
57
净水技术
CN:31-1513/TQ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 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
58
江苏建筑
CN:32-1195/TU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 限公司
59
建设科技
CN:11-4705/TU
CN:50-1025/G4 重庆大学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
CN:44-1219/S
广东园林学会
CN:11-3899/TF CN:11-5583/TU CN:45-1314/TU
中国钢结构协会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
CN:44-1229/TU
同济大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建筑城建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广东省建筑材料研究院 广州珠江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47
城市开发
CN:11-2373/TU
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48
城乡建设
北京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82
辽宁建材
CN:21-1376/TU
辽宁建材工业协会
83
南方建筑
CN:44-1263/TU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
84
暖通空调
CN:11-2832/TU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 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
85
区域供热

GBT新标准对旧标准的主要修改及实施要点演示文稿

GBT新标准对旧标准的主要修改及实施要点演示文稿
第15页,共71页。
(serial): 一种载有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 计划无
限期地连续出版发行的出版物。它包括以各种
载体形式出版的期刊、报纸等。) 电子资源(electronic resource): 以数字方式
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
上, 通过计算机、网络或相关设备使用的记录 有知识内容或艺术内容的信息资源,包括电子
GBT新标准对旧标准的主要修 改及实施要点演示文稿
第1页,共71页。
编 辑 朋 友 大 家 下 午 好 !
第2页,共71页。
第3页,共71页。
➢ 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 著录规则》(以下简称新标准) 已于2015-05-15发 布, 并于2015-12-01实施 ➢我在这个讲座里拟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新标准 对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以下简称旧标准)的主要修改, 并就新标准实施 中的重点、疑点做一些提示, 以利于大家又好又 快地学习、掌握并正确执行新标准。
第22页,共71页。
期刊中析出文献页码的著录规则, 同样适用 于论文集、会议录中析出文献页码的著录。例 如:
作为阅读型文献引用:
[3] 于洪飞, 杨丽君, 朱四光. 互联网时代编辑学和出 版学研究及其发展前景[G]//中国高等学校自然 科学学报研究会. 科技编辑学论文集: 3. 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 1-19. (页码也可仅
地规范了参考文献2种著录体系的著录格式和方 法, 并配套了众多示例。
第9页,共71页。
5)实用性 新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 导则 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条款用语规范, 文字简洁, 表述清晰, 标识 符号简明、规范、统一, 避免了歧义。新标准对 各类信息资源更新或增补了一些示例, 重点增补 了现已广泛采用的电子资源的示例, 尤其增补了 附视频的电子期刊、载有DOI的电子图书和电子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提炼稿)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提炼稿)

接缝密封-聚乙烯泡沫塑料棒 04030401003
/
保护层-水泥砂浆
04010501002
/
保护层-铺地砖
/
04010501001
隔离层-干铺无纺布
04010401002 04010401001
保温层-挤塑聚苯板
04020101002 04020101001
防水层-改性沥青卷材3+3
04030101002 04030101001
通过资料编制计划实现有效管理,控制少报、漏报原材抽样 检测方案根据材料采购计划制订
根据施工段划分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用途制定试块留 置计划
检验批划分计划根据工程设计内容和施工组织设计里的施 工段划分制订
划分依据
建施1
找平层分格缝做法
设计说明六.2 屋一(h)分格缝做法
屋面一 屋面二
屋一(h)屋面面层
40
3.0.9第二句举例:
2019/12/28
43
2019/12/28
44
2019/12/28 45
2019/12/28 46
2019/12/28 47
2019/12/28 48
标准第三章 基本规定 共10条。其中 3.0.1——3.0.4 这4条讲质量控制 3.0.5——3.0.7 讲验收 3.0.8——3.0.10 讲抽样
7 10 14 21
不合格 判定数
8 11 15 22
插入法计算合格判定数
表D.0.1-2 一般项目正常检验二次抽样判定
抽样 样本 次数 容量
第一次 3 第二次 6
第一次 5 第二次 10
第一次 8 第二次 16
第一次 13 第二次 26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修订解读(郑州授课)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修订解读(郑州授课)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
修订解读
杨卫东 2013.08
目录 contents
1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修订的背景和依据
2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修订的总体情况
3 新版《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解读
修订的背景
■ 为了进一步推进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建设的需要
原规范执行已经10多年,工程建设领域的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监理制度的覆盖行业和领 域、监理的监管体系、监理的社会和市场诉求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行业自身建设来看,监理的工作范 围、工作内容、监理的工作标准和要求以及监理的职责等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授权,代表总监理工程师行使其部分职责和权力,具有 面授权,代表总监理工程师行使其部分职责和权 工程类注册执业资格或具有中级及以上与业技术职称、3 力的项目监理机构中的监理工程师 年及以上工程实践经验幵经监理业务培训的人员。
根据项目监理岗位职责分工和总监理工程师的指 与业监理工程师
令,负责实施某一与业或某一方面的监理工作, 业资格或具有中级及以上与业技术职称、2年及以上工程 具有相应监理文件签发权的监理工程师 实践经验幵经监理业务培训的人员。 经过监理业务培训,具有同类工程相关与业知识,从亊具体监理工作,具有中与及以上学历幵经过监理业 11 从亊具体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 务培训的人员。
5.2 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共11条) 5.3 工地例会 (共3条) 5.4 工程质量控制工作 (共13条) 5.5工程造价控制工作 (共9条) 5.6工程进度控制工作 (共4条) 5.7 竣工验收(共2条)
5 工程质量、造价、进度控制及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共47条) 5.1 一般规定(共12条)
调整了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

重要学术期刊论文

重要学术期刊论文

天津大学文件津大校发字[2003]7号签发人:单平天津大学关于重新界定“重要学术期刊论文”和“一般学术期刊论文”的通知各学院及有关单位: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校科研上水平,更好地适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十八次会议审核,校领导批准,现对我校“重要学术期刊论文”和“一般学术期刊论文”进行重新界定。

一、天津大学重要学术期刊论文和一般学术期刊论文的重新界定:(一)重要学术期刊论文:在我校规定的“天津大学重要学术期刊目录”中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以及被《SCIE》(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收录的论文。

(二)一般学术期刊论文: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当年编制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以及被《ISTP》(国际科学技术会议索引)收录的论文。

二、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我校教师、科技人员的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和考核,博士生指导教师和硕士生指导教师的资格审定以及各类学位申请者需要发表论文的规定中有关“重要学术期刊论文”和“一般学术期刊论文”的界定,均统一按本通知的规定执行。

附件:《天津大学重要学术期刊目录》天津大学二○○三年一月二十二日附注:联系人姜忠义联系电话27404066主题词:界定期刊论文通知(共印5份)天津大学校长办公室印制2003年1月22日印发附件天津大学重要学术期刊目录(按刊物名称的拼音顺序排列)哲学、社会科学类刊物自然科学类刊物研究生院校刊下面红色部分是赠送的总结计划,不需要的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精选)XX年,我工区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事故隐患整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以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活动,一年来,在工区全员的共同努力下,工区安全生产局面良好,总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并更加牢固可靠。

天津大学建筑学基础考研真题

天津大学建筑学基础考研真题

天津大学建筑学基础考研真题-考研资料-笔记讲义在天津大学建筑学基础复习中,资料、真题及讲义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同学,特别是跨专业考生,在复习中没办法掌握重点,所以走了很多弯路;而考研资料和讲义就可以让考生们在复习中迅速找到重点范围,掌握复习技巧;另外、真题可以让考生掌握近几年的出题方向,测试自己的复习结果;针对同学的复习情况,天津考研网独家推出了天津大学建筑学基础考研复习资料,以下为资料相关介绍;适用对象2014年报考天津大学且初试科目为533建筑学基础的专业课基础不扎实、对院系内部信息了解甚少的同学,适合跨校考生使用推荐理由2013年针对两种硕士类型严格进行考试改革,此资料适用于天津大学建筑学专业型硕士类型使用;由天津考研网签约的天津大学在读本硕博团队搜集整理,将天津大学建筑学基础精心编制成套,严格依照天津大学最新考研大纲及考研参考书目整理,目前为市面上最全面的资料特别说明建筑学基础于2013年首次出现,考试内容与建筑理论综合有85%的相同内容,但是不同的内容也与仍然可以参照建筑理论综合的复习内容;建筑理论综合的渊源,先后交叉经历建筑历史、城市规划原理、建筑理论与技术等名称的变更,持续卷面保持建筑历史和城市规划原理多年,于2012年开始将城市规划原理部分替换为建筑构造,本专业高分考生根据最新考研情况精心整理此套资料;包含资料第一部分考研真题及答案:1、天津大学建筑学基础考研真题部分:①建筑历史96-05年试题其他年份在建筑理论综合科目中,其中00-02年含详细参考答案;②建筑构造90-04年考研试题其他年份在建筑理论综合科目中;③建筑理论与技术03、05、06年考研试题,回忆版;④建筑理论综合07-2012年考研试题,均为原版试题,市场独家唯一推出;⑤建筑学基础2013年考研试题,由特约考生考场完整记录;2、考研答案部分:由于历史原因天津大学建筑学基础考试科目变化比较大,答案分为各个部分展开,①外国建筑史部分96—2013年含参考答案、②中国建筑史在06年以后换了出题老师故只含06-2013年试题参考答案、③建筑学基础2013年考研试题详细参考答案,全国独家推出;本套答案为天津考研网签约团队独家主创,保证极高正确率,市面上的答案基本都有错误或模糊不清,请同学认真分辨市面一些低价劣质的资料,以免耽误考研;第二部分天津大学建筑学基础中国建筑史资料:1、天津大学中国建筑史丁垚老师上课笔记:丁垚老师讲课一般不按照书本来,所以本笔记是根据老师的上课所讲内容精简记录而成,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纸质版;2、天津大学中国建筑史本科笔记:天大优秀本科生考研总结的资料,按照课本章节总结整理,重点考点突出,电子版;3、中国古代建筑史重点知识总结:高分考研学生总结,按照章节融合了部分东南建筑史笔记,手写版,内容全面,纸质版;4、王其亨教授的探骊折札:王其亨教授是天津大学中国建筑史的元老,他的一些思想与中国建筑史考试题目的发展动向有很大影响,作为参考资料,电子版;5、中国建筑史笔记东南大学版:建筑学一般称东南大学的建筑历史是“鼻祖”,其资料整理比较详尽,此资料由王亚光老师亲笔所写,字迹清楚,是考研学子的必备,对于考天津大学建筑系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纸质版;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建筑史论述题:通过分析天津大学最新中国建筑史部分考试题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论述题对天津大学复习备考具有重大参考价值;7、华夏意匠复习要点:主要描述中国建筑的形成原因,比课本中国建筑史内容稍深,高分考生总结,直接击中考研要点,电子版;8、中国建筑史重点图集,精选建筑史课本原图,由本团队精心编排,方便学员复习,打印版;9、天津大学中建史考试题库:各种考试题型和题目的总结,电子版;10、中国建筑史考研辅导班绝版笔记: 2000年、2003年两年的绝版辅导班;11、中国建筑史考研辅导班录音,天津大学最后一届校内考研辅导班录音,mp3格式,录音清晰,均为校内老师主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三部分天津大学建筑学基础外国建筑史资料:1、天津大学外国建筑史本科课堂笔记:王蔚老师主讲,语言通俗,笔记上很多是王老师上课所讲的原话,在书本上看不到,而这经常是考试的考点所在,字迹工整,纸质版;2、96-08年外国建筑史真题及答案总结,word版20页,考试精华所在,方便阅览记忆;3、天津大学最后一届校内考研辅导班录音,mp3格式,包括外国近现代建筑史部分、外建史古代部分,录音清晰,此为绝版辅导班,王蔚老师主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光盘发送;4、天津大学外国建筑史本科笔记:笔记内容精辟,重点突出,语言逻辑性较强,电子版;5、天津大学外建史图表:根据外国建筑史的时间顺序精简编写各种风格和建筑师及其代表建筑实例,电子版;6、天津大学外国建筑史重点图集,精选建筑史课本原图,由本团队精心编排,方便大家复习,打印版;7、天津大学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概要、复习大纲:方便在复习开始和结束时使用,帮助复习记忆,电子版;8、图解西方近现代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图说:这2本图说对建筑的介绍比建筑史课本要详细,方便进一步理解建筑史,电子版;9、外建史专题扫描版:按照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总结背景、代表建筑和建筑史,内容详尽,电子版;第四部分天津大学建筑学基础建筑构造资料:1、天津大学建筑构造历年真题图集:建筑构造历年考研试卷的画图题目的参考答案,由考研的莘莘学子总结手绘版,内容清晰全面,纸质版;2、天津大学建筑构造本科课件:苗展堂老师上课所用的ppt,重点突出,考试必备;3、天津大学建筑构造考研重点及笔记总汇2套:天津大学高分考生总结,内容全面,对比看效果较好,手写版;4、天津大学建筑构造本科授课录音:苗展堂老师上课的全程录音,近2年考研学子上课所录,对于外地学生来说考试必备,光盘发送;5、建筑构造重点总结:根据历年考试涉及到的相关内容结合建筑构造下册书籍编写,手写版;6、建筑构造真题整理:按年份结合课本和提纲高分考生总结,一目了然;第五部分天津大学建筑学基础其他重要资料:1、历年考研大纲①学术型硕士:建筑理论综合2008-2013年考研大纲,打印版;②建筑技术综合构造部分历年考研大纲2008-2012年,以前考试科目建筑技术综合包括建筑构造和建筑物理两部分,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此科目中建筑构造考研大纲对于考构造部分有指导性的参考价值,打印版16页;③专业硕士初试科目533建筑学基础2013年考研大纲;由于建筑学刚开始考且试卷和建筑理论综合类似,通过历年大纲对比可以更深入了解历年考试考点及参考书目变化情况从而预测趋势,独家提供;2、全国建筑名校考研真题集,包括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建筑历史、建筑构造等上百份考研真题,可作为参考使用;第六部分天津大学建筑学基础考研参考书及电子版书籍系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不同进行选择:①美弗朗西斯、D K、钦着,邹德侬、方千里译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②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1-9集、③彭一刚着建筑空间组合论、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⑤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本部分书籍由本站精心收集整理,仅提供给考生参考之⑥中国建筑史: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⑦中国风水全书-邵伟华-扫描版;⑧中国古代建筑十轮;⑨北京明清皇家三大殿比较研究;⑩营造法式;华夏意匠;第七部分天津大学建筑理论综合考研冲刺辅导视频:本辅导由天津考研网主办,冲刺辅导完整视频,权威师资,具体内容包括:根据天津大学建筑学考研科目的特点真题的重复率较高,我们在冲刺讲义的时候将以考试题目以及具体考试方法结合课本知识点以及重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在自身复习的基础上查漏补缺,通过对真题举一反三的研磨,使考生深刻的把握课本知识点,在考场上对知识点灵活运用,从而获得高分;一、考试大纲讲解根据多年来的考试内容、趋势及应试经验,对官方大纲规定的参考书目进行解析,同时根据题型解读命题人如何针对考点进行出题;此外,对于大纲中建筑构造部分所折射出的信息进行拆解,站在考官的角度将考试内容进行解码;二、中国建筑史2课时1、中国建筑史部分试卷分析试卷布局、试题类型、分值比例、答题技巧;2、知识概况:串讲考试真题,反馈核心考点,2个专题讲座:宫殿陵墓、佛教建筑;3、真题预测:结合历年真题的出题规律,以及天津大学中国建筑历史老师的讲课重点,为大家解析重点考点;在理解考试题目的基础上,把握出题老师的意图和方向,传授天大老师的建筑史观,向大家解释为什么历来考试会将陵墓建筑、佛教建筑、北京城设计规划作为考试点,并且有针对性的预测考点;三、外国建筑史2-3课时1、外国建筑史部分试卷分析试卷布局、试题类型、分值比例、答题技巧;2、核心考点讲解:讲解过程中我们会按照时间线索把每个时期建筑的背景时间、空间特点、结构、装饰等其它,从横向到纵向的关系通过对比关系串联起来,构建整体框架,使得考生思路清晰;在考试的时候,如果你忘记任何一个时期的建筑特点,通过这个框架线索也会很快地想起并得分;3、真题预测四、建筑构造3个课时1、建筑构造部分试卷分析:试卷布局、试题类型、分值比例、答题技巧;2、结合历年真题,按照题型结合课本讲解考试点;对每章节易考点作出解析;并对某些隐晦的题目做出考试点解析;3、针对绘图题目重点讲解4、真题预测以及答题技巧五、复习方法及应对策略1个课时1、讲解冲刺阶段复习方法、答题技巧等;2、考试应对策略第八部分天津大学建筑学基础考研红宝卷:天津考研网独家品牌考研红宝卷,包含天津大学533建筑学基础的全真模拟预测卷3套并含参考答案及解析过程,与历年考研真题出题趋势、思路、侧重点一脉相承,在天津考研学子圈中享有极高声誉,非常适合在冲刺阶段作为全真模拟使用,可以起到摸底测试、查漏补缺的作用,同时具有极高的押题性质;。

浅谈学习《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

浅谈学习《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

浅谈学习《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摘要】:本文针对《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的学习体会,具体阐述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相对于《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00的一些调整内容,便于广大监理人员从2014年3月1日起更好的贯彻和执行。

【关键词】:监理规范内容调整修订一、内容调整的主要原因《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于2013年5月13日发布,于2014年3月1日开始实施,本规范相对于《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00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修订,主要原因是随着我国建设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监理单位服务范围的不断拓展,在工程勘察、设计、保修阶段为建设单位与相关服务也会越来越多,为了与时俱进,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行为,提高监理服务水平,《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相对于《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00内容进行了调整修订。

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的修订内容《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共分为九章和三个附录,比《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00规范增加了第九章内容,即相关服务。

2013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增加相关服务和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2、调整部分章节的名称;3、删除了部分不协调或与法律规范、政策、标准不一致的内容;4、强化了可在操作性。

三、2013规范的调整与修订《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的九章内容目录分别是:1、总则。

2、术语。

3、项目监理机构及其设施。

4、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

5、工程质量、进度控制及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

6、工程变更、索赔及施工合同争议处理。

7、监理文件资料管理。

8、设备采购与设备监造。

9、相关服务。

第一章总则中2013规范比2000规范增加了以下几条: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将工程监理单位的名称、监理范围、内容和权限及总监理工程师的姓名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实施建设工程监理宜实施信息化管理。

中国县域碳汇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中国县域碳汇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第40卷第24期2020年12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40,No.24Dec.,2020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项目(2018YFC0704701);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19ZLZXZF00320);天津市教委社科重大项目(2018JWZD46)收稿日期:2020⁃03⁃03;㊀㊀网络出版日期:2020⁃11⁃05∗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wangrui_1985@tju.edu.cnDOI:10.5846/stxb202003030389张赫,彭千芮,王睿,强文丽,张建勋.中国县域碳汇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生态学报,2020,40(24):8988⁃8998.ZhangH,PengQR,WangR,QiangWL,ZhangJX.SpatiotemporalpatternsandfactorsinfluencingcountycarbonsinksinChina.ActaEcologicaSinica,2020,40(24):8988⁃8998.中国县域碳汇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张㊀赫1,彭千芮1,王㊀睿1,∗,强文丽2,张建勋11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㊀3000722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㊀730000摘要:以全国1300个县级行政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全国县域尺度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核算了1990 2015年间中国县域碳汇总量,并结合标准差椭圆㊁空间自相关㊁冷热点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探析中国县域碳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旨在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差异化减排路径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㊂研究表明:(1)时空变化上,1990 2015年中国碳汇总量呈波动下降趋势,由13307.79ˑ104t下降至13198.27ˑ104t;林地为主要碳汇类型,其余碳汇类型比例结构基本不变;在空间分布上,中国县域碳汇呈现 西部>东北>南部>中部 的 西高东低 格局㊂(2)在空间分异和聚集上,碳汇空间分布中心向西南移动,分布范围呈收缩态势,西南地区对整体碳汇空间格局影响作用加强;1990 2015年中国县域碳汇总量的冷热点集聚程度呈现波动稳定特征,空间集聚程度呈现高值与低值聚集,高-低区域零星分布的特征㊂(3)从影响因素分析来看,2015年经济发展㊁产业结构㊁土地利用程度对碳汇产生影响并存在空间异质性㊂建议通过合理规划县域非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方式㊁差异性制定各区域内策略㊁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等方式达到县域的低碳发展㊂关键词:碳汇;时空格局;影响因素;县域;中国SpatiotemporalpatternsandfactorsinfluencingcountycarbonsinksinChinaZHANGHe1,PENGQianrui1,WANGRui1,∗,QIANGWenli2,ZHANGJianxun11SchoolofArchitecture,TianjinUniversity,Tianjin300072,China2CollegeofEarthandEnvironmentalScience,LanzhouUniversity,Lanzhou730000,ChinaAbstract:1300county⁃leveladministrativeunitsacrossChinawereconsideredforthestudy.County⁃levellandusagedataandsocioeconomicdatawereusedtocalculatethetotalcarbonsinksinChinafrom1990to2015.Combiningstandarddeviationellipse,spatialautocorrelation,cold⁃hotspotanalysis,andgeographicweightedregressionanalysismethods,thespatiotemporaldifferentiationcharacteristicsandfactorsinfluencingthesecarbonsinkswereexplored.ThisstudyaimstoprovideareferenceforoptimizingChinaᶄslanddevelopmentpatternstoimplementdifferentiatedemissionreductionpathsandpromotetheestablishmentofanecologicalcivilization.Theresearchshowsthat:(1)Intermsofspatiotemporalchanges,Chinaᶄscarbonsinksshowedadecliningtrendfrom1990to2015,withareductionincarbonfrom133077900tonsto131982700tons.Forestlandwastheprimarytypeofcarbonsink,andtheproportionoftheremainingtypeswerebasicallyunchanged.Intermsofspatialdistribution,thecarbonsinksweregenerallygreaterinthewestthanintheeast,followingawest>northeast>south>middlepattern.(2)Duringtheresearch,thespatialdistributioncenterofthecarbonsinkswasmovingtothesouthwest,andthedistributionrangewasshrinking.Theinfluenceofthesouthwestregionontheoverallspatialpatternofthecarbonsinkswasstrengthened.From1990to2015,thedegreeofcoldandhotspotagglomerationofthecarbonsinksshowedastablefluctuation.Thespatialagglomerationshowedclustersofhigh⁃valueandlow⁃valuenumbers,andsporadicdistributionofhighandlowregions.(3)Byanalyzinginfluencingfactorsin2015,economicdevelopment,industrialstructure,andlandusage,alldemonstratedimpactsoncarbonsinks,indicatingspatialheterogeneity.Itisrecommendedtoincreasecarbonsinksandreduceemissionsatcounty⁃levelbyproperplanningoflandusagefornon⁃constructionland,formulatingstrategiesforincreasingcarbonsinksandreducingemissionsforvariousregions,andcontrollingtheextentoflandusedforconstruction.KeyWords:carbonsinks;spatiotemporalpattern;influencingfactors;county;China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深刻作用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全国和区域气候变化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1]㊂1980年到2005年间,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我国人为源排放量由陆地生态系统存储的3倍增长到10倍,生态环境恶化明显[2]㊂同时,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大国,我国2019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高居首位㊂事实上,我国承诺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 45%[3]㊂县域作为城乡土地增减挂钩的直接单元[4],其非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大气温室气体含量的调节作用不容忽视,利用其碳贮存量增加而产生减排效果,对推动我国城乡控碳减排有极大意义[5]㊂在此背景下,加强对我国县域非建设用地碳汇规模与规律研究,对构建基于低碳导向的国土空间组织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差异化减排,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㊂随着碳中和(carbonneutral)概念的提出, 碳汇 指个人或组织等以碳中和方式向从事 碳中和 业务的中介机构支付基金,最后以植树等形式用于碳减排的过程和机制[6⁃7]㊂通过改变非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覆被方式,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以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占人为碳排放的比例,将此时的土地利用变化发挥出碳汇作用[8]㊂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针对土地利用碳源/汇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通过构建计算模型对碳汇/源进行总量计算和效应评估来探析不同区域的碳汇时空特征㊂Naipal等[9]通过建立土壤侵蚀模型,研究了在一定时期内土地利用变化下莱茵河流域的碳循环特征;彭文甫等[10]构建了碳排放㊁碳足迹等模型计算并分析四川省土地利用碳汇的时空变化特征㊂其次,研究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碳汇的影响㊂裴杰等[11]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了深圳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及其导致的碳效应变化;张海凤和崔桂善[12]通过总结不同中碳收支的特点对土地覆被类型转化下的碳源/汇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罗谷松和李涛[13]运用SuperSBM⁃undesirableDEA等方法分析了碳排放影响下中国省域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㊂第三,探究影响土地利用碳源/汇的相关因素以及对应的控碳减排策略㊂李小康等[14]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及碳排放的变化发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控碳减排意义重大;Chen等[15]结合涡度协方差法分析发现气候带类型和植树造林是影响碳封存的主要因素㊂纵观现有研究成果,研究尺度主要集中于国家㊁区域和省域层面,对县域的研究相对缺乏,已有研究中仅赵荣钦等[16⁃17]对中原经济区和河南省的县域碳收支状况进行了核算和分析㊂县域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开展碳汇在其尺度下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对评估县级尺度的生态状况以及推动区域低碳协调发展意义重大㊂基于此,针对全国县域,基于全国土地利用数据(1990 2015),运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方法㊁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着重研究:①中国县域碳汇随时间变化的特征;②中国县域碳汇的空间分异格局;③中国县域碳汇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㊂1㊀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1.1㊀研究区域按照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县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的市辖区㊁县级市㊁县㊁自治县㊁旗㊁自治旗㊁林区㊁特区等8种㊂由于地级市的市辖区㊁县级市以及部分特区的土地利用以城镇建设用地为主,其功能主要体现在碳排放上而固碳能力较低,所以不在讨论的范围内㊂综上,通过筛选最后选定包含县㊁自治县㊁旗㊁自治旗㊁林区9898㊀24期㊀㊀㊀张赫㊀等:中国县域碳汇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㊀0998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在内的1330个县级行政单位㊂1.2㊀数据来源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是以1990 2015年6期LandsatTM/E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通过人工目视解译获取㊂通过ArcGIS10.2,用2018年中国县域矢量行政边界裁剪,经过重采样为1km的全国6期土地利用数据;应用ENVI4.8对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编码和归类,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林地㊁草地㊁水域㊁未利用地4大类㊁13小类㊂耕地的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CO2,但绝大多数农作物在短期内又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到空气中去,农作物生物量作为碳汇的效果不明显[18],因此不在本文进行讨论㊂全国县域国民生产总值㊁产业结构等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㊁‘区域经济统计年鉴“㊁相关地市级统计年鉴及环境统计公报等㊂2㊀计算与研究方法2.1㊀计算方法土地利用的碳汇估算主要涉及耕地㊁林地㊁草地㊁水域和未利用地的碳汇㊂耕地作为碳源[18],在本文中不进行研究;林地㊁草地㊁水域和未利用地为碳汇,为主要研究对象㊂因此,碳汇估算模型可表达如下:Cs=ðsi=ðni=1Aiαi(1)式中,Cs为碳汇量,si为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产生的碳汇量;Ai为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林地㊁草地㊁水域㊁未利用地)面积,αi为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汇系数㊂2.1.1㊀碳汇系数的确定碳汇系数根据不同用地类型,通过跟踪国内外期刊的研究成果进行确定(表1)㊂将林地按照郁闭度大小分为有林地㊁灌木林㊁疏林地和其他林地4种类型㊂将草地按照覆盖度大小分为高覆盖度草地㊁中覆盖度草地和低覆盖度草地3种类型㊂将我国水域分为河渠㊁湖泊㊁水库坑塘㊁滩涂和滩地5种类型㊂未利用地指我国还未利用的土地或难以利用的土地类型,包括沙地㊁戈壁㊁盐碱地㊁沼泽地㊁裸土地㊁裸岩石质地和其他未利用地等㊂我国未利用地有的是碳汇㊁有的是碳排放,但都较弱,根据赖力等[23]的研究,取未利用地碳汇系数为0.0005thm-2a-1㊂表1㊀土地利用类型及对应的碳汇系数Table1㊀Carbonsinkcoefficientofland⁃usetype土地利用类型ReferencesCoefficient参考来源Land⁃usetype碳汇系数林地Woodland有林地0.87thm-2a-1Fang等[19]㊁Tang等[20]灌木林0.23thm-2a-1疏林地0.58thm-2a-1其他林地0.2327thm-2a-1草地Grass高覆盖度草地0.138thm-2a-1Piao等[21]㊁方精云等[18]中覆盖度草地0.046thm-2a-1低覆盖度草地0.021thm-2a-1水域Water河渠0.671thm-2a-1孔东升和张灏[22]湖泊0.303thm-2a-1水库坑塘0.303thm-2a-1滩涂0.567thm-2a-1滩地0.567thm-2a-1未利用地Unusedland未利用地0.0005thm-2a-1赖力等[23]2.1.2㊀碳汇强度考虑到用地面积大小对碳汇总量的影响,本文构建碳汇强度的概念来对单位土地碳汇能力进行衡量,并且就碳汇强度进行局部自相关分析㊂碳汇强度计算公式如下:Cp=Cs/Su(2)式中,Cp为碳汇强度;Cs为碳汇总量(ˑ104t),Su为非建设用地面积㊂2.2㊀研究方法2.2.1㊀标准差椭圆分析法基于ArcGIS10.2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方法[24]对全国整体的碳汇在空间位置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㊂椭圆的长轴表征数据集分布的主要方向,其面积表征数据集分布的集聚(分散)程度㊂2.2.2㊀空间相关分析法基于ArcGIS10.2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功能,使用空间联系局域指标(LocalIndicatorsofSpatialAssociation,LISA)对区域整体相关程度进行衡量[25⁃26]:当MoranᶄsI为正数时,表示碳汇量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当MoranᶄsI为负数时,表示碳汇量在空间上呈分散分布㊂冷点与热点的识别能进一步讨论的空间分布是聚集㊁分散或是随机的,目的是识别全国县域碳汇热点与冷点的空间分布㊂在ArcGIS中,采用Getis⁃OrdG∗统计量测度全国县域碳汇在局部空间的依赖性及异质性,Gi∗(d)值为正表示高值聚类,即 热点区 ;反之为低值聚类,即 冷点区 [27⁃28]㊂2.2.3㊀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法地理加权回归分析(GeographicallyWeightedRegression,GWR),可以量化反映空间数据关系中的异质性特征,与传统回归模型相比,可以对不同空间进行局部地加权回归模型,并求解[29]㊂县域碳汇的空间异质性是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的前提条件,采用AIC法与核密度估计求得带宽,利用高斯函数来确定权重,选取Fotheringham等提出的方法作为计算准则,即当AIC值取最小值时,则此时的带宽为最佳带宽[30]㊂以上所有操作均通过ArcGIS10.2软件完成㊂3㊀中国县域碳汇时空分布特征3.1㊀1990 2015中国县域碳汇的时序变化3.1.1㊀时序变化总体特征1990 2015年中国碳汇总量呈波动下降趋势,碳汇量从13307.79ˑ104t下降至13198.27ˑ104t(图1)㊂可以将净碳汇总量的变化划分为3个阶段,即大幅下降⁃上升⁃缓慢下降㊂具体表现为,1990 1995年间,碳汇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从1990年的13307.79ˑ104t,至1995年达到13003.41ˑ104t的谷值;之后近10年内回升,到2005年,碳汇达到13231.46ˑ104t;随后缓慢下落,到2015年达到13198.27ˑ104t㊂图1㊀1990 2015年中国碳汇总量及比重Fig.1㊀TotalcarbonsinkvolumeandproportioninChina,1990 20151998㊀24期㊀㊀㊀张赫㊀等:中国县域碳汇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㊀3.1.2㊀时序变化比例结构碳汇类型主要以林地碳汇为主,占比约80%,依次是草地(约13.5%)㊁水域(约4.0%)和未利用地(约2.5%)(图1)㊂进一步对不同碳汇类型的比例结构展开分析,虽然比例结构大体没变,但在演变趋势上略有不同,高覆盖度草地㊁滩地碳汇都在1995年达到最低值,并在之后的年份里回升;滩涂㊁疏木林㊁沼泽地的碳汇均呈现先上升再波动下降的趋势;而其他类型的碳汇则呈现波动维稳的状态㊂3.2㊀1990 2015中国县域碳汇的空间格局图2㊀1990 2015年中国县域碳汇空间分布Fig.2㊀SpatialdistributionofcountycarbonsinksinChina,1990 20153.2.1㊀空间总体格局从全国县域碳汇空间分布来看(图2),1990 2015年间,中国县域碳呈现差异化分布的空间格局,在区域上[31]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㊂从碳汇总量来看,全国县域碳汇大致呈现 西部>东北>南部>中部 的 西高东低 格局;碳汇低值区域主要集中在新疆西北部㊁内蒙古西南部㊁甘肃㊁陕西㊁宁夏㊁山西㊁河北㊁河南㊁山东㊁安徽以及江苏北部;而碳汇高值区域主要集中于内蒙古东北部㊁西藏㊁浙江㊁江苏㊁福建地区;四川㊁云南㊁贵州广西等地碳汇高值与低值区域相间分布㊂分时段看,1990 1995年间,碳汇空间格局有所变化,内蒙古中部㊁西藏北部碳汇均有所下降;1995 2015年间,内蒙古中部㊁西藏北部碳汇量回升,四川西北部碳汇增加㊂整体上看,我国内蒙古中部㊁黑龙江㊁吉林㊁辽宁㊁山东㊁河南㊁安徽等地碳汇总量下降较多,而新疆南部㊁陕西㊁陕西以及我国华中㊁华南㊁西南部分地区的碳汇则呈上升趋势㊂2998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3.2.2㊀空间分异特征图3㊀1990 2015年中国县域碳汇标准差椭圆㊀Fig.3㊀EllipsestandarddeviationofcountycarbonsinksinChina,1990 2015从标准差椭圆方法揭示的空间分异格局来看(图3),碳汇整体以东北⁃西南的方向为主导,空间分布中心存在向西南移动的趋势,空间分布范围呈现收缩态势㊂在分异形状上,1991 2011年,全国净碳汇空间分布标准差椭圆短轴与长轴的比值总体呈现出两阶段的规律,1990 2010年间,全国净碳汇空间分布标准差椭圆短轴与长轴的比重呈现出增加的趋势,随后2010 2015年间基本上保持不变,下降趋势极慢㊂在分异方向上,1990 2015年间,全国碳汇空间分布标准差椭圆方位角在波动中呈现总体增长的趋势(表2)㊂1990 1995年,方位角不断缩小,西南部地区对全国碳汇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加强;1995 2000年,方位角不断增大,东北地区对全国净碳汇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加强;2000 2005年,方位角不断缩小,随后保持不变,西南部地区的碳汇量对全国碳汇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加强后,趋于平稳㊂表2㊀1990 2015年中国县域碳汇标准差椭圆测算结果Table2㊀EllipsecalculationresultsofstandarddeviationofcountycarbonsinksinChina,1990 2015年份Year中心坐标经度Centercoordinatelongitude/(ʎ)中心坐标纬度Centercoordinatelatitude/(ʎ)短半轴Shortsemi⁃axis/km长半轴Longsemi⁃axis/km方位角Azimuth/(ʎ)短轴/长轴Shortaxis/longaxis1990111.7489730.198108.2168712.3675561.729160.6643891995111.7554130.040468.1658312.1823760.991280.6702992000111.6848530.110608.2261812.2476163.103760.6716562005111.6790230.135588.2317312.2478962.797570.6720942010111.6733030.140548.2258212.2430062.792170.671882015111.6658730.147538.2246612.2480762.769540.6715073.2.3㊀空间聚集特征从冷热点的空间分布变化看(图4),中国县域碳汇总量的冷热点空间分布集聚程度呈现波动稳定的特征㊂整体上看,碳汇总量热点以黑龙江㊁内蒙古北部,西藏南部和广东㊁湖南交界处为中心,在其周围呈连片分布;碳汇总量冷点在山西㊁陕西㊁河北㊁河南㊁安徽㊁江苏等地连片分布,并且在四川㊁重庆和贵州交界处有少量分布㊂在时空上,1990 1995年间,我国西部的碳汇总量热点从西藏藏族自治区的尼玛县㊁双湖县和改则县消失,演变为围绕西藏南部的加查县㊁那曲县㊁班戈县等地分布的格局;1995 2000年,我国西部的碳汇总量的热点逐渐变化为1990年的格局特征,并在2000 2015年间保持较为平稳的态势㊂1990 2015年,我国东南部碳汇总量热点呈现先扩大再逐渐缩小的过程;1990 1995年,我国东南部碳汇热点区域呈现向湖南桂阳县㊁嘉禾县㊁临武县等地聚集特征,热点分布范围有扩大趋势;1995 2015,我国西南部碳汇总量热点分布范围逐年缩小㊂1990 2000年间,我国东北部碳汇总量热点区域不断缩小,体现在内蒙古阿鲁科尔㊁巴林右旗㊁克什克腾㊁扎鲁特旗等地逐渐退出碳汇总量热点区;2000 2015年,我国东北部碳汇总量热点区域逐渐扩大㊂从我国县域碳汇总量冷热点的时空分布可以看出,我国碳汇总量整体格局是西南㊁东南㊁东北多,中部少,空间集聚性和整体分布波动维稳㊂从局部空间自相关来看(图5),中国县域碳汇强度的空间集聚程度变化不明显,具有高值与低值聚集,3998㊀24期㊀㊀㊀张赫㊀等:中国县域碳汇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㊀图4㊀1990 2015年中国县域碳汇的热点分析Fig.4㊀TheofhotspotanalysisofcountycarbonsinksinChina,19902015图5㊀1990 2015年中国县域碳汇强度的LISA集聚图Fig.5㊀LISAclustermapofpercapitacountycarbonsinksinChina,1990 2015高⁃低区域零星分布的特点㊂其中,碳汇强度高值区域集聚在湖南㊁江西㊁福建㊁浙江及云南㊁四川㊁黑龙江㊁吉林㊁辽宁的部分地区;碳汇强度低值区域集聚在新疆西北部㊁内蒙古西部,青海东部,以及宁夏㊁甘肃㊁山西㊁河北㊁山东㊁河南㊁安徽等地;高⁃低区域较稀少,零星分布于陕西㊁山西㊁河南及京津冀地区㊂对比中国县域碳汇总量的冷热点和中国县域碳汇强度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时空分布,整体上看,我国东北4998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部鄂伦春自治旗㊁漠河县㊁塔城县等地,东南部桂阳县㊁嘉禾县等地的碳汇总量与碳汇强度都出现了高值聚集的特征;而西藏加查县㊁那曲县等地的碳汇总量虽然呈现热点分布,但是碳汇强度却在低值聚类区域;而我国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的陕西㊁江苏㊁河北等地的县域碳汇总量和碳汇强度等处于冷点和低值聚类区域㊂4㊀影响因素分析在对碳汇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从气候条件㊁植被类型角度对碳汇能力进行分析㊂但本文在变量选取时主要考虑了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本文在非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视角下对县域碳汇的空间分异进行研究,同时想要考察城镇化过程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的碳汇是否真正起到了促进作用;其次,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对各个变量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要求较高,选取多个变量容易产生多重共线性,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重点选取了经济发展㊁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程度作为研究的解释变量㊂各解释变量的定义和选取理由:①经济发展:不同地区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其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经济发展带来大量的城市开发,碳汇也随之减少㊂用国民生产总值(GDP)来表征地区经济发展㊂②产业结构:工业高排放与高污染的特征对环境的胁迫效应明显,要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产业结构升级和增汇同样重要㊂用工业产值占GDP总量的比例表征产业结构㊂③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程度越低,碳汇通常更高,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碳汇量也会减少㊂用县域建设用地面积和县域总面积的比值表征土地利用程度㊂由于各个变量的量纲不同,因此对各个数据进行最大-最小值标准化处理,通过ArcGIS10.2对我国1330个县域数据进行地理加权回归,回归结果为回归的整体结果输出,包括回归的拟合系数㊁最优带宽和AIC值(表3)㊂表3㊀GWR模型的整体估计结果Table3㊀OverallestimationresultsoftheGWRmodelR2调整R2AdjustedR2残差平方和ResidualsSS带宽BandwidthAICc0.590.561.343.46-5486.64㊀㊀ResidualsSS:残差平方和ResidualsSumofSquares;AICc:改良的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InformationCriterion,corrected通过地理加权回归的方法,可以得到每个县的回归方程,而这些结果可以考虑到各省市在空间地理位置的相互影响,因此结果可以充分考察各地区的空间异质性㊂从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来看(图6),2015年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程度对中国县域碳汇的影响远高于产业结构产生的影响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因素除了在个别地区对碳汇产生负相关外,大部分区域均呈正相关;土地利用方式则在全部区域与碳汇均呈负相关(图7㊁图8)㊂4.1㊀经济发展对碳汇的影响GDP的回归系数波动较大(-11.216305 5.433819),说明经济发展对全国县域碳汇影响的地区差异较大(图6),但是仍然存在空间异质性的现象㊂整体上看,2015年经济发展对碳汇影响能力较小,呈现出在西藏东南部和四川西部的回归系数高绝对值区域㊂2015年林芝市米林县㊁墨脱县㊁朗县,昌都市八宿县㊁洛隆县㊁边坝县以及山南市加查县㊁错那县和嘉黎县,说明经济发展对当地的碳汇产生了较强的负影响,在这类区域应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增汇减排㊂而在甘孜阿坝自治州的德格县㊁白玉县等地回归系数为正值且高于全国其它县域,说明经济发展对当地的碳汇产生了较强的正影响,说明经济发展促进了当地的环保业发展㊂4.2㊀产业结构对碳汇的影响从产业结构来看(图7),产业结构代表第二产业产值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这一指标考察产业结构对碳汇的影响,若碳汇随着产业结构的增加而增加,则说明技术进步在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㊂2015年,产业结构与碳汇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自治旗㊁林西县㊁翁牛特旗等地,内蒙古昌都市贡觉县㊁边坝县㊁查雅县等地,西藏林芝市米林县㊁墨脱县等地呈正相关,说明技术水平进步在这些地区对增汇产生了正面影响㊂然5998㊀24期㊀㊀㊀张赫㊀等:中国县域碳汇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㊀而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县㊁兴安盟,黑龙江龙江县㊁漠河县㊁嫩江县等地均呈现负相关,表明产业结构对碳汇产生负影响,即二产比值越高,碳汇越低,这代表在这些区域应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或者技术进步以达到增汇减排的目的㊂图6㊀2015年GWR模型经济发展回归系数的空间分布㊀Fig.6㊀SpatialdistributionofGDPregressioncoefficientsintheGWRmodel,2015图7㊀2015年GWR模型产业结构回归系数的空间分布㊀Fig.7㊀SpatialdistributionofindustrialstructureregressioncoefficientsintheGWRmodel,2015图8㊀2015年GWR模型土地利用程度回归系数的空间分布㊀Fig.8㊀Spatialdistributionofland-usedegreeregressioncoefficientsintheGWRmodel,20154.3㊀土地利用程度对碳汇的影响土地利用程度越低,碳汇通常更高,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碳汇量也会减少㊂土地利用程度与全国县域碳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影响程度在地域上存在差异性㊂整体上看(图8),2015年土地利用程度对碳汇的影响程度沿胡焕庸线呈现鲜明的差异,即在西北半壁的影响程度高于东南半壁的影响程度,说明在我国西北半壁的县域应该更加谨慎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合理利用和开发土地;在东南半壁的县域应注重调整非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格局,增加生态用地面积,植树造林,保护和增加林地㊁湿地等碳汇系数高的用地类型㊂5㊀结论与建议5.1㊀结论通过对1990 2015年间中国县域碳汇总量时空格局进行分析,基于标准差椭圆㊁局部空间自相关㊁冷热点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探析中国县域碳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其主要结论如下:(1)从时空变化规律上看,1990 2015年中国碳汇总量呈波动下降趋势,从13307.79ˑ104t下降至13198.27ˑ104t;但不同碳汇类型的比例结构保持不变,碳汇类型主要以林低碳汇为主,占比约80%,依次是草地(约13.5%)㊁水域(约4.0%)和未利用地(约2.5%)㊂在空间分布上,中国县域碳汇总体呈现差异化分布的空间格局,在区域上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大致呈现 西部>东北>南部>中部 的 西高东低 格局㊂6998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2)从空间分异和空间聚集格局来看,碳汇空间分布中心整体存在向西南移动的趋势,空间分布范围呈现收缩态势,西南地区对全国县域碳汇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加强;1990 2015年中国县域碳汇总量的冷热点空间分布集聚程度呈现波动稳定的特征,而中国县域碳汇强度的空间集聚程度变化不明显,具有高值与低值聚集,高-低区域零星分布的特点㊂(3)从影响因素来看,2015年经济发展对全国县域碳汇产生了较弱的影响,产业结构对全国县域碳汇产生了较强的影响,土地利用程度对全国县域碳汇产生了负影响,且都存在空间异质性的现象㊂5.2㊀建议以全国县域作为研究对象,以1990 2015每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从碳汇类型和碳汇总量等方面讨论了中国县域碳汇的时空变化规律㊁空间分布差异性以及其影响因素㊂基于研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考虑以下低碳策略:①合理规划县域非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方式㊂林地碳汇作用主要碳汇类型的作用不容忽视,而湿地和高覆盖度草地碳汇由于强大的碳吸收能力也应得到充分保护㊂因此,在县域非建设用地区域应采取扩大林地面积,保护低承载力草地和湿地,恢复退化土地,优先开发未利用地等措施来提高其碳贮量,实现生态系统增汇减排的目的㊂②根据不同县域的碳汇时空发展现状,针对性制定增汇减排目标和方案㊂例如在我国中部以及部分东部存在碳汇低值集聚的地区,其首要任务是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等;而在而在黑龙江㊁内蒙古北部,西藏南部㊁广东㊁湖南等高值集聚的区县,则可采用碳交易的方式 以东带西 ,拉动西部经济发展,弥补东部的 生态赤字 ㊂③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㊂研究期内建设用地的扩张对全国范围内的碳汇均产生负影响,因此应控制建设用地的低效扩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集约节约用地㊂由于数据限制,计算采用精度1km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碳汇计算,数据的栅格较大,而采用的系数法对系数的精度要求较高,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计算结果的精度㊂本文仅评价分析了经济发展㊁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程度对碳汇的影响,对于格局形成的其他驱动因素和内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IPCC.Landuse,land⁃usechange,andforestry//WatsonRT,NobleI,BolinB,RavindranathNH,VerardoDJ,DokkenDJ,eds.ASpecialReportoftheIPCC.Washington:IPCC,2000.[2]㊀董祚继.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城市低碳发展.环境经济,2018,(13):50⁃51.[3]㊀何建坤,刘滨,陈迎,徐华清,郭元,胡秀莲,张希良,李玉娥,张阿玲,陈文颖,韦志洪,段茂盛,张晓华,吕应运.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Ⅲ):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的综合评价.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4):147⁃153,209⁃209.[4]㊀包存宽.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空间规划体系.城乡规划,2018,(5):6⁃13.[5]㊀叶祖达.建立低碳城市规划工具 城乡生态绿地空间碳汇功能评估模型.城市规划,2011,35(2):32⁃38.[6]㊀邓明君,罗文兵,尹立娟.国外碳中和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述评.资源科学,2013,35(5):1084⁃1094.[7]㊀舟丹.什么是 碳减排 ㊁ 碳中和 ㊁ 碳汇 ?中外能源,2011,16(11):38⁃38.[8]㊀马晓哲,王铮.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碳源汇的影响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15,35(17):5898⁃5907.[9]㊀NaipalV,LauerwaldR,CiaisP,GuenetB,WangYL.CE⁃DYNAM(v1):aspatiallyexplicitprocess⁃basedcarbonerosionschemeforuseinEarthsystemmodels.GeoscientificModelDevelopment,2020,13(3):1201⁃1222.[10]㊀彭文甫,周介铭,徐新良,罗怀良,赵景峰,杨存建.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四川省碳排放与碳足迹效应及时空格局.生态学报,2016,36(22):7244⁃7259.[11]㊀裴杰,王力,柴子为,扶卿华,牛铮.基于RS和GIS的深圳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碳效应分析.水土保持研究,2017,24(3):227⁃233.[12]㊀张海凤,崔桂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1):176⁃179.[13]㊀罗谷松,李涛.碳排放影响下的中国省域土地利用效率差异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生态学报,2019,39(13):4751⁃4760.[14]㊀李小康,王晓鸣,华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关系及机理研究.生态经济,2018,34(1):14⁃19.[15]㊀ChenZ,YuGR,WangQF.Effectsofclimateandforestageontheecosystemcarbonexchangeofafforestation.JournalofForestryResearch,2020,31(2):365⁃374.[16]㊀赵荣钦,刘英,马林,李宇翔,侯丽朋,张战平,丁明磊.基于碳收支核算的河南省县域空间横向碳补偿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16,31(10):1675⁃1687.7998㊀24期㊀㊀㊀张赫㊀等:中国县域碳汇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㊀。

建筑学院重要核心期刊认定文件

建筑学院重要核心期刊认定文件

天津大学文件
天大校研〔2013〕5号
关于转发《天津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92次会议纪要》的通知
各学院(学部)及各有关单位:
天津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92次会议在李家俊主席的主持下于2013年6月24日召开。

会议就2013年6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申请与授予等议题进行了审议、表决,并做出了相关决议(具体内容见附件)。

现将《天津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92次会议纪要》予以转发。

特此通知。

附件:1.天津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92次会议纪要
2.2013年6月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3.2013年6月授予硕士学位人员名单
4.2013年学士学位授予相关决议
5.第七分委会(建筑学院)增列的核心学术期刊
天津大学
2013年9月25日
建筑学院关于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数量与标准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与风景园林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前,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至少发表2篇被SCIE或SSCI或A&HCI收录的学术论文;
2.至少发表或录用3篇核心学术期刊论文。

其中至少1篇被SCIE 或EI或SSCI或A&HCI收录;或至少1篇是CSCI-索引(CSCD-引文库)或CSSCI收录的期刊论文;或至少1篇发表于国内最高级学术刊物。

3.挂靠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或风景园林学的艺术类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前发表论文或满足上述条件之一;或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相同,即至少发表或录用4篇核心学术期刊论文。

附件:
第七分委会(建筑学院)增列的核心学术期刊目录。

国标GB50202-20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修订与调整

国标GB50202-20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修订与调整

建筑工程中对质量、安全、节能、环境保护 和主要使用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二)、新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解读
2、与新标准条文内容不一致 例如:新标准3.0.2 地基基础工程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 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和技术交底资料;3 工程测量、定位放线记录;4 施工组织设计及
8.0.4 验收工作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 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分别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2 隐蔽工程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于隐蔽前通知有关人员检 查验收,并形成中间验收文件; 3 分部(子分部)工程的验收,应在分项工程通过验收的基础上, 对必要的部位进行见证检验。
新标准 3 基本规定 3.0.1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

10、删除了原规范中与具体验收内容不协调的规定。
(二)、新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解读
修订1、调整了章节的编排
章节目录
原规范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地基
5
桩基础6土方工程 Nhomakorabea7
基坑工程
8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9
10
附录A 地基与基础施工勘察要点
附录B 塑料排水带的性能
新标准 总则 术语
基本规定
地基工程 基础工程 特殊土地基基础工程 基坑支护工程 地下水控制 土石方工程 边坡工程 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槽
(二)、新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解读
3、与相关标准、规范的术语使用不统一 例如:4.1.3 地基承载力检验时,静载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 5.1.5 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验。 但在《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中均为检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宣贯讲义(175页)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宣贯讲义(175页)

GQ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强制性条文及说明
3.0.6 说明: 本条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 1 工程质量验收的前提条件为施工单位自检合格, 验收时施工单位对自检中发现的问题已完成整改。 2 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资格包括专业 和职称要求,具体要求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 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尚无规定时可由参加验 收的单位协商确定。 3 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划分应符合各专业验收规 范的规定。
GQ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强制性条文及说明 3.0.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 5 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进 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验收合格后方可继 续施工。 6 对涉及结构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使用功能的 重要分部工程应在验收前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7 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现场检查,并应共 同确认。
最新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统一标准》GB50300-2013宣贯
修 订 说 明 本标准修订继续遵循“验评分离、强化验收、 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原则。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大量调查 研究,鼓励“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检验 批抽样检验的理论水平,解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中的具体问题,丰富和完善了标准的内容。 标准修订时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 5020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 5020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 50411 等专业验收规范进行了协调沟 GQ 通。
GQ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前 言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 增加符合条件时,可适当调整抽样复验、试验数 量的规定。 2 增加制定专项验收要求的规定。 3 增加检验批最小抽样数量的规定。 4 增加建筑节能分部工程,增加铝合金结构、太阳 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子分部工程。 5 修改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通风与空调等分 部工程中的分项工程划分。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2013-2014学年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评自评报告Microsoft Word 文档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2013-2014学年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评自评报告Microsoft Word 文档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2013-2014学年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评自评报告为了进一步做好我系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学院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爱心帮扶下,在2013-2014学年中,我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等文件精神,始终把学生资助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按照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要求,采取多项措施,建立了“奖、助、贷、借、勤、补、减、缓”“八位一体”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确保了全系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切实使学生资助工作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正和校园和谐的有效手段。

我系在原有的资助体系上,进一步健全了管理机构,完善了规章制度,拓宽了资助渠道,加大了资助力度,深化了励志教育,形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方位资助保障体系,确保了我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

现在就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2013-2014学年学生资助工作的自查情况做一个概述,对于自查报告中的不当或遗漏之处请给予批评指正。

一、学院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概况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泰安市人民政府举办、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学院现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山东省高校德育工作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校园文明建设优秀学校、山东省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

学院坐落于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具有五岳之首美誉的泰山脚下,背依泰山观光大道---环山路,毗邻方特欢乐世界、封禅大典旅游区。

天津大学关于学术期刊论文界定的有关规定

天津大学关于学术期刊论文界定的有关规定

天津大学文件天大校研〔2010〕13号签发人:钟登华天津大学关于学术期刊论文界定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水平,鼓励我校师生积极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更好地符合学术评价体系及学科评估的要求,我校将学术论文界定为“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被SCIE、EI、SSCI和A&HCI收录的论文”、“核心学术期刊论文”和“一般学术期刊论文”。

一、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的《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将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检索源期刊中一区、二区和三区期刊收录的论文界定为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

二、被SCIE、EI、SSCI和A&HCI收录的论文(一)SCIE是指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制作的科学引文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二)EI是指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制作的工程索引数据库(Engineering Index);(三)SSCI是指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制作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四)A&HCI指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制作的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数据库(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SCIE、SSCI、EI和A&HCI均指网络版,即可通过网络检索到,有检索号即可。

三、核心学术期刊论文(一)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核心库来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a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制。

(二)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来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编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与风景园林学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建议报告
2011年,我国将建筑学一级学科拆分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与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引导和促进博士研究生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现拟对我院的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数量与核心期刊的内容进行修订,提请学校学位委员会批准。

一、关于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数量与标准的建议
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与风景园林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前,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至少发表2篇被SCIE或SSCI或A&HCI收录的学术论文;
2.至少发表或录用3篇核心学术期刊论文。

其中至少1篇被SCIE 或EI或SSCI或A&HCI收录;或至少1篇是CSCI或CSSCI收录的期刊论文;或至少1篇发表于国内最高级学术刊物。

3.挂靠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或风景园林学的艺术类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前发表论文或满足上述条件之一;或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相同,即至少发表或录用4篇核心学术期刊论文。

二、关于认定国内最高级学术刊物与核心学术期刊的建议
1.最高级学术刊物
2.核心学术期刊
天津大学学位委员会第七分委会
2013年5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