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弱电解质的概念,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
2.学习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表示方法,理解电离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3.能够运用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概念,电离平衡常数,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移动。
2.教学难点: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移动规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顾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导电能力不同?2.提问:弱电解质在溶液中是如何导电的?电离过程有何特点?二、探究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1.引导学生观察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实验,分析实验现象。
2.讲解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强调电离平衡的概念。
三、学习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1.介绍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解释其物理意义。
2.通过实例讲解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3.分析电离平衡常数与溶液浓度、温度的关系。
四、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应用1.讲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如缓冲溶液的配制。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改变条件,使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发生移动?3.分析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2.强调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练习题:计算某弱酸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
2.思考题:如何通过改变条件,使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七、教学反思1.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2.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一、导入新课1.强调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
2.提问:为什么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导电能力不同?二、探究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1.观察实验:将少量强电解质溶液和弱电解质溶液分别加入两个烧杯中,分别插入电极,观察导电现象。
2.分析实验现象: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弱。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 理解弱电解质的定义和特点;2. 学习如何表示和计算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3. 掌握通过实验方法确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教学重点:1. 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的表示和计算;2. 实验方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教学难点:1. 掌握实验方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2.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1. 实验室材料:弱电解质溶液、电导仪、电极、导线等;2. 教学工具:投影仪、实验模拟软件等;3. 教学资料:相关教材、实验手册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与激发兴趣(约5分钟)1. 引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电解质吗?”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2. 分享问题:提问“在生活中有什么常见的电解质?”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解答,并展示相关图片。
Step 2:学习弱电解质的定义(约15分钟)1. 介绍电解质的概念和分类;2. 解释什么是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的区别;3. 通过示意图或实例给出弱电解质的具体概念。
Step 3: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表示(约10分钟)1. 介绍电离度的定义,引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2. 通过示意图或实例解释电离度的计算方法;3. 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几个简单弱电解质的电离度。
Step 4:实验方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约25分钟)1. 介绍实验方法:使用电导仪测量弱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2. 指导学生操作实验室器材,进行实验;3.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4. 引导学生计算得到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Step 5:分析实验结果和总结(约10分钟)1.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2. 观察数据规律,总结得出结论;3. 强调实验方法与理论计算之间的差异和原因。
Step 6:课堂练习与答疑(约10分钟)1. 设计几道相关的题目,进行课堂练习;2.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消化课程内容。
Step 7: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约5分钟)1.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回顾;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或计算,测定另外一个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相关知识。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设计
教案课题: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授课班级课时 2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及其意义3、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概念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一、强弱电解质电解质(electrolyte):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strong electrolyte):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完全电离为离子的化合物(如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弱电解质(weak electrolyte):在水分子作用下,只有部分分子电离成为离子化合物(如弱酸、弱碱和水)二、弱电解质的电离1、CH3COOH CH3COO-+H+2、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生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ionization equilibrium)。
3、电离平衡的特征:(1) 逆--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2) 等--V电离=V结合≠ 0(3) 动--电离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4) 定--条件不变,溶液中各分子、离子的浓度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又有分子(5) 变--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4、影响因素:(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通常电解质越弱,电离程度越小。
(2) 外因:①浓度: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②浓度:溶液稀释有利于电离○3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同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三、电离平衡常数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嗖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用K表示。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
§3-1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强、弱电解质2、结合动画和理论,简要分析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及其特点3、掌握电离平衡的表达式,即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重难点弱电解质的概念,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过程【图片展示】台风“海鸥”给海口带来重创【知识回顾】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类别:包括酸、碱、盐、水、大多数金属氧化物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时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类别:包括多数有机物、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概念辨析题] 判断下列物质哪些属于电解质,哪些属于非电解质?①NaCl溶液、②NaOH 、③Cu、④HCl、⑤CH3COOH、⑥NH3·H2O、⑦CO2、⑧乙醇3、电解质导电的原因: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发生电离【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分组实验(实验3-1):观察盐酸和醋酸与镁条反应,记录并交流结果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使用的酸的体积相同,浓度相同;2)使用的镁条应先打磨,并且大小尽量一样验证实验(实验3-1):测pH值,进一步了解盐酸和醋酸中c(H+)的大小实验注意事项:1)pH试纸的使用;2)pH值与对应的c(H+)值对照表思考1:在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存在几种微粒?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微粒?它们之间的数量大小如何?学生交流讨论:……[概念讲授] 根据电离程度将电解质划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类别:包括强酸、强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如HCl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类别:包括弱酸、弱碱、水,如CH3COOH【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及其特点】思考2: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的溶质微粒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这个过程有什么特点?[动画演示] 一定条件下,CH3COOH溶液中溶质微粒间的变化结论:[概念讲授]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的状态2、电离平衡的特点:逆、等、动、定、变、吸3、电离平衡的表达形式:电离方程式1)判断电解质强弱;2)多元弱电解质分步电离;多元弱酸分步写:多元弱碱一步写:3)酸式盐电离;a 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NaHSO4=Na + +H+ + SO42-b 弱酸的酸式盐第一步完全电离:NaHCO3=Na ++ HCO3-练习:写出下列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HClO 、H2S 、KHS 、Al(OH)3【知识脉络】0.1mol/LHCl 0.1mol/LCH3COOH物质类别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微粒种类H+,Cl—CH3COOH,H+,CH3COO—微粒大小c(H+)=0.1mol/LCl—CH3COOH 多,CH3COO—,c(H+) <0.1mol/L微粒关系HCl = H+ + Cl—宏观表现与金属反应快慢不同,pH值不同等。
高中化学:3.1《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一、教学设计本章引言开门见山地指明了即将进一步研究的知识范围——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并简要揭示了应用这类反应的广泛领域,给人以开阔的视野,感受到天地之间的生态平衡、自然奇观、矿产资源以及许多现代科技的应用都与离子的存在、迁移和物质间的转化有着密切联系。
使学生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而离子平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种理念在教学中的贯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阔思路、完善知识体系是有帮助的。
从具体知识结构来看,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是研究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各种变化的理论基础,而电离理论又是联系化学平衡与溶解平衡的纽带。
因此,本节知识对于后续章节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节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电解质有强弱之分”;二是“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并存在着电离平衡。
要求学生在已经学过化学平衡理论并了解电解质发生电离和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弱电解质与酸、碱、盐在物质类别方面的联系,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本节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本节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建议如下:1.新课导入。
可以依据引言选择几幅有代表性的画面展示自然奇观和科技时事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为什么说地球上广阔的水域是离子反应广泛存在的先决条件,为什么说离子反应是了解生命过程的基础,以及研究离子反应在现代化工生产和环保建设中有何意义。
2.【实验3-1】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是本课的基本要求,实验中应强调以下知识点:(1)HCl和CH3COOH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能发生电离;(2)镁无论是与盐酸还是醋酸反应,其实质都是与溶液中的H+反应;(3)由于酸液浓度、温度、体积均相同,且镁条的量也相同,因此,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只能是溶液中c(H+)的大小,通过对溶液pH的测定也能证实这一点;(4)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向他们说明pH的实际意义是指溶液中c(H+)的负对数,以利于学生对盐酸中HCl的完全电离有更为确切的理解。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案第一章:弱电解质的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
教学内容:1.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
2.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及区别。
3. 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及电离平衡。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及电离特点。
2.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回顾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
2. 讲解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及区别。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及电离平衡。
作业布置:1. 复习弱电解质的概念及电离特点。
2. 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弱电解质。
第二章:电离平衡的表示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电离平衡的表示方法。
2. 理解电离平衡的移动原理。
教学内容:1. 电离平衡的表示方法。
2. 电离平衡的移动原理。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离平衡的表示方法及移动原理。
2. 利用图表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离平衡的移动过程。
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讲解电离平衡的概念。
2. 讲解电离平衡的表示方法。
3. 通过图表和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电离平衡的移动原理。
作业布置:1. 复习电离平衡的表示方法。
2. 分析实例,判断电离平衡的移动方向。
第三章: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教学目标:1. 掌握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
2. 能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影响因素解释电离平衡的移动。
教学内容:1. 温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2. 浓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3. 压强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
2. 利用实验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各个因素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讲解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
2. 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温度、浓度和压强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3. 分析实例,让学生运用影响因素解释电离平衡的移动。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从结构和组成上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2.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理解电离平衡和移动的结果比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环节:1、电解质, 非电解质2.练习:下列物质中①NaCl溶液、②NaOH 、③H2SO4、④Cu、⑤CH3COOH、⑥NH3·H2O、⑦CO2、⑧乙醇、⑨水____________是电解质__________是非电解质_________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新知讲解:一.强、弱电解质实验3-1:根据实验现象,探索下列问题:(小组讨论)(1)上述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什么?(2)当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pH 值是否相等,即c(H+)是否相等?得出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分析与讨论:(小组讨论)1. NaCl、NaOH是由什么键构成的什么化合物?在水溶液里它们以什么形式存在?2. HCl是由什么键构成的什么化合物?在水溶液里HCl以什么形式存在?3. CH3COOH 、NH3·H2O是由什么键构成的什么化合物?在水溶液里它们以什么形式存在?归纳: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大多数盐离子键—离子化合物强电解质强碱(完全电离)强酸电解质弱电解质弱酸极性键——共价化合物(部分电离)弱碱水讨论:CaCO3、Fe(OH)3的溶解度都很小,CaCO3属于强电解质,而Fe(OH)3属于弱电解质;CH3COOH、HCl的溶解度都很大,HCl属于强电解质,而CH3COOH 属于弱电解质。
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有何关系?怎样区分强弱电解质?练习:下列电解质中,NaCl、NaOH,NH3·H2O、CH3COOH,BaSO4,AgCl,Na2O,K2O,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强电解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弱电解质二.弱电解质的电离:电离 CH3COOH CH3COO—+ H+结合思考与讨论:(小组讨论)(1)开始时,V电离和 V结合怎样变化?(2)当V电离 = V结合时,可逆过程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3)关于上述电离平衡,什么条件的改变会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V(电离) V(电离) = V(结合) 电离平衡状态V(结合)1.电离平衡:在一定条件 (如温度,压强) 下,当电解质分子离解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做电离平衡状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设计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1.内容要求1.认识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
2.学业要求(1).能用化学用语正确表示水溶液中存在的平衡(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2).能从电离的角度分析溶液的酸碱性、导电性(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3).能通过实验证明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平衡(科学探究)。
一、教材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选择性必修课程主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中二级标题“电离平衡”的内容。
本节内容在课标中要求学生认识弱电解质在水容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能用化学用语正确表示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能通过实验证明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平衡,能举例说明离子反应与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能从电离、离子反应、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溶液的性质,如酸碱性、导电性等。
能综合运用离子反应、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实际问题。
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完成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化学反应限度的基础上,巩固知识,学以致用,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既落实“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素养目标。
对比旧教材,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删去了醋酸离子化和离子分子化的方程式,和删除了电离和结合达到平衡的速率时间图,也删去了电离过程中各粒子浓度的表格。
同时把旧教材中作为科学视野部分的电离平衡常数放到了第三部分的内容,增加了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影响因素、计算及其意义。
同时增加了实验3-2(由强酸制弱酸),更加强调K的应用,同时也增加了“思考与讨论”栏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该栏目中,镁分别与盐酸、醋酸反应时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非常直观,一方面让学生“看”到了醋酸电离平衡移动的过程,另一方面显示了强、弱电解质的差异,同时通过最终所得气体体积相等这个事实,得出“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所含氢离子的总的物质的量相等”的结论,由此使学生突破本学习的难点。
(完整版)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设计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设计七台河市第二中学刘颖一、教材中的作用与地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课时。
本节内容在化学反应原理学习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对第二章化学平衡理论的应用、延伸和拓展,为学习水的电离、盐类水解等知识做好铺垫,体现了化学理论的重要指导作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离平衡概念。
能运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通过实验掌握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和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
了解电离平衡常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平衡理论的分析与应用,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状态。
通过小组实验,合作探究交流得出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对化学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四、教学难点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讲练结合演示教学六、设计理念在教学方法采用六人一组的合作学习、科学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主体,概念从引入、分析到运用都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组织学生参与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中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小组学生分工明确,有记录的、发言的、实验探究的,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七.教学设计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同学们知道今天这幅美丽的背景图片时那种自然景观吗?观看、思考溶洞创设情境学生思维集中,激发学习热情【温故知新】1、写出CH3COOH和NH3·H2O电离方程式?2、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4、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电学生板书书写电离方程式回答相应问题复习已有知识,回顾化学平衡理论,为本节课内容做好铺本节课的最大优点在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充分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生动手的小组探究实验,使学生通过这些实验的观察、思考、讨论,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有了新的认识。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回顾]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投影]请大家根据电解质的概念,讨论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1.石墨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2.由于BaSO4不溶于水,所以不是电解质。
3. NaCl水溶液能导电,所以NaCl水溶液是电解质。
4.SO2、NH3、Na2O溶于水可导电,所以均为电解质。
[讲]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故1错。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两个条件具备其一即可,不须两个条件同时具备。
故2错。
但NH3、SO2、CO2和P2O5却是非电解质。
故4错。
因此,我们要格外注意的是,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1必须是化合物且该化合物是纯净物,2是自身能电离而导电。
[投影小结]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比较[学与问]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不同的电解质电离程度是否有区别?[板书]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思考与交流]盐酸与醋酸是生活中常用的酸,盐酸常用于卫生洁具的清洁和去除水垢,为什么不用醋酸代替盐酸呢?[问]醋酸的去水垢能力不如盐酸强,除浓度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因素?[投影]实验3-1: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与等量镁条(Mg条使用前应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反应,并测量溶液的pH值。
实验表明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值不同,并且1mol/L HCl与镁条反应剧烈,而1mol/L CH3COOH 与镁条反应较慢。
说明两种溶液中的H+浓度是不同的。
1 mol/L HCl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氢离子浓度为1 mol/L,说明HCl完全电离;1mol/L CH3COO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较盐酸小,小于1 mol/L,说明醋酸在水中部分电离。
所以不同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不一定相同。
(完整版)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本章内容理论性强,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技能并举,而本节内容既是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拓展,又是水的电离与盐类水解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学好本章的前提和基础。
(2)本节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探究和认识化学,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学情分析】(1)学生已学习了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知道这一原理也适用于其它平衡体系。
通过引导学生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迁移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可有效突破本节重难点。
(2)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将本节课主要完成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物质类别的关系;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特征、以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强弱电解质与酸、碱、盐在物质类别方面的联系;2、认识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掌握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3、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符合化学平衡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将化学平衡原理应用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并依据该原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实验的方法判断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演绎归纳类比迁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类比迁移突破难点(15mi n)观角度分析其电离过程。
[教师引导并讲解]CH3COOH CH3COO-+H+以醋酸为例,建立电离平衡思想。
[投影]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中离子生成和结合成分子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板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定义[思考与交流]学生自主完成P42表格。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
化学学科教案设计授课班级课时安排3课时授课人课题弱电解质的电离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分析大纲要求(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知识目标掌握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操重、难点阐释(1)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2)电离常数的计算(3)强酸与弱酸的比较学法指导讲练结合教具设计教学过程问题引导二次备课第一课时弱电解质的电离一、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弱电解质(1)一元弱酸,如CH3COOH:(2)多元弱酸,如H2CO3:(3)多元弱碱,如Fe(OH)3:2.酸式盐如NaHSO4:NaHCO3:二、理解电离平衡的建立及其特征1.电离平衡的建立2.电离平衡的特征:逆动等定变[基点小练]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而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2)AgCl的水溶液不导电,而CH3COOH的水溶液能导电,故AgCl是弱电解质,CH3COOH是强电解质(×)(3)由0.1 mol·L-1氨水的pH为11,可知溶液中存在NH3·H2O NH+OH-(√)(4)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分子的浓度和离子的浓度一定相等(×)三、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1.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以CH3COOHH++CH3COO-ΔH>0为例改变条件平衡移动方向n(H+) c(H+) 导电能力Ka 加水稀释→增大减小减弱不变加入少量冰醋酸→增大增大增强不变通入HCl(g) ←增大增大增强不变加入NaOH(s) →减小减小增强不变加入镁粉→减小减小增强不变升高温度→增大增大增强增大2.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影响的四个不一定(1)稀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中不一定所有的离子浓度都减小。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弱电解质的电离》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实验结果汇报 哪个小组派代表来汇报一下实验现象? 其他组的实验现象是否一样? 实验现象表述与分析。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小结能力。
聆听、回顾、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带着新问题进 入课堂。
导入新课。强化学生的分类思想,以便学生在后面 更好的认识强弱电解质与其他类别物质之间的联系。
导电实验演示 演示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 HCl 溶液和 CH3COOH 溶液导电实验。 相同条件下,不同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全相同,为 什么? 相同条件下,不同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全相同。 相同条件下,HCl 比 CH3COOH 的电离程度大。请另
小结 教师总结,学生收获与体会、查缺补漏 分享与内省
让学生学会分享与反思。
教学反馈 课堂练习 做题 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作业 类比化学平衡,思考电离平衡的特点以及影响电离 平衡的因素。 存疑 引导学生关注下节课与本节课的联系;关注知识间 的相似性(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
(简要写出围绕所要研究的主题搜集的课堂教学 信息,并简要反思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课程教学要 怎么转变才能更好实现育人目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 课例研究综 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 述 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方 法之一,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识的建 构过程,充分体现建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
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创设问题,让学生体会分析问题的思路,
引导学生构建分析问题的方法。
弱电解质的电离 说课稿 教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离平衡状态,能应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3.了解电离平衡常数。
过程与方法1.通过化学平衡理论的分析与应用,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状态。
2.通过小组实验、合作探究交流得出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体会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对化学的重要作用。
3.通过理论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分析、对比、归纳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教学难点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和用品:试管、100 mL烧杯、10 mL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酒精灯、药匙、试管夹、镊子、火柴、pH试纸;所需药品:0.1 mol/L氨水、0.1 mol/L盐酸、0.1 mol/L醋酸、pH=1醋酸、冰醋酸、NaOH 溶液、饱和硼酸溶液、Na2CO3溶液、CH3COONH4固体、蒸馏水。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强弱电解质的概念,知道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可逆符号“”。
从已学过的化学平衡理论可知,可逆反应存在化学平衡状态,那么对于弱电解质电离是否也存在电离平衡状态呢?推进新课[提问]根据上节课所讲知识你能正确书写醋酸的电离方程式吗?[结论]CH3COOH CH3COO-+H+[讨论交流]将100 mL蒸馏水和1 mL冰醋酸混合,请讨论:(1)冰醋酸在溶解过程中,v电离和v结合怎样变化?你能否画出vt图象?(2)当v电离=v结合时,可逆过程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分析](1)从微观粒子间的作用分析:当CH3COOH分子进入水中,必然受到水分子的包围,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使一部分CH3COOH离解为自由移动的CH3COO-和H+;与此同时,已经电离出的CH3COO-和H+在向四周扩散的过程中,也会有部分重新结合成CH3COOH分子。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及其特点,掌握计算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的深层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黑板、粉笔、实验设备及化学试剂、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话题: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2.提问:你最常接触到的电解质有哪些?能否简单解释为什么它们能导电?3.布置任务:请同学们预习教材P22—23,了解什么是弱电解质及其电离过程。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回答学生的预习问题,简要讲解弱电解质的概念和电离过程。
2.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像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对电离程度的理解。
三、实验演示(30分钟)1.导师用具体实验演示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如用盐酸和甲酸分别与水反应,观察反应现象和导电情况的变化。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思考,辅导学生理解实验结果与电离程度的关系。
四、实验讨论(20分钟)1.师生共同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规律。
2.对比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强调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较低,电离程度与弱电解质的溶液浓度和离子间相互作用有关。
五、知识梳理(15分钟)1.讲解如何通过浓度计算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2.设计相应练习题,导师带领学生进行解答,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拓展延伸(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是否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2.提出当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很高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并解释原因,开启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七、归纳总结(10分钟)1.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完成课堂笔记。
2.导师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复习课堂内容。
八、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相关教材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交上。
2.鼓励学生进行延伸学习,参阅相关参考书或网上资料,了解弱电解质的更多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和思考,增强了学生对弱电解质电离过程的理解。
《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及原因。
2.应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3-1,分析实验现象,建立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通过实验3-1,控制实验条件对实验的影响,重视学科思想的渗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电离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用渗透由现象看本质的辩证观点。
2.通过合作学习,活动与探究,培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及原因。
三、教学方法:采用合作学习,实验探究学习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1.教师创设问题情景,从对比实验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是c(H+)不同,再通过阅读课本图3-1、3-2,从微观分析醋酸和盐酸在水中的电离情况,由学生小结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
2.在教学方法上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合作学习、科学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主体,概念从引入、分析到运用都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组织学生参与探究、合作学习。
五.教学设计过程【引入】:展示海洋、溶洞和各色饮料的图片。
【教师】:从海洋、溶洞、饮料到地球(水球),我们可以感受到溶液无处不在,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也无处不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所以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以离子反应为特征,离子反应的条件是反应中有沉淀、水或气体生产,这些条件都和生成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或电离程度有关系,在这一章里,我们将以化学平衡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酸、碱、盐在水中的离子反应。
【教师】通过必修的学习我们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但不同的酸和碱有强弱之分,例如:盐酸、硫酸、硝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是强碱,NH3·H2O是弱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
西工大附中
教材分析:
本章是上一章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扩展。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的课标要求主要是认识电解质的强弱和能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本节理论性较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节,掌握方法是学好本节知识的关键。
在具体的学习中,注意与初中和高中必修内容的衔接,增强知识的逻辑性,以化学平衡理论为指导,引出一系列新知识点;同时通过实验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学习,加强能力和技能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实验探究去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意识到自然界中事物之间存在强弱之分
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教学难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盐酸与醋酸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酸,如果上述两种酸用于卫生洁具的清洁或除水垢,常用盐酸还是醋酸?
[设计意图] 从初中和高中必修内容的衔接中,从感性知识的认识中,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做好知识铺垫。
【教师】
你能设计实验验证盐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吗?请描述实验方案,并与同学交流。
【学生讨论并设计】
(1)对比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
实验现象:盐酸所对应的灯泡要亮些;
实验结论:等浓度的盐酸导电能力强于醋酸
(2)对比Mg条与盐酸、醋酸反应实验现象;
【学生完成实验并总结归纳】
实验现象:Mg条与盐酸反应时,Mg条表面的气泡多,溶解的快,气球鼓起明显,温度变化更大实验结论:等浓度的盐酸中c(H+)比醋酸溶液中大
(3)测同浓度盐酸、醋酸的pH:
【教师演示pH传感器测同浓度盐酸、醋酸的pH】
实验现象:盐酸的pH比醋酸小
实验结论:等浓度的盐酸中c(H+)比醋酸溶液中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同浓度的盐酸与醋酸氢离子的电离程度不同,初步了解强、弱电解质的区别。
二、强、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强电解质与弱电质的本质区别: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
[教师] 请同学们小结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种类的关系
归纳: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记住:
强酸:HCl、H2SO4、HNO3等
弱酸:CH3COOH、HClO、HF等
强碱:KOH、NaOH、Ba(OH)2等
弱碱:NH3·H2O、Fe(OH)3等
问题讨论:
BaSO4、Fe(OH)3的溶解度都很小,BaSO4属于强电解质,而Fe(OH)3属于弱电解质;CHCOOH、HCl 的溶解度都很大,HCl属于强电解质,而CHCOOH 属于弱电解质。
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有何关系?怎样区分强弱电解质?
强弱电解质的区分依据不是看该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也不是看其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而是看溶于水的部分是否完全电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练习归纳出物质类别与强弱电解质的关系,并掌握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学生归纳: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学到了: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