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知识讲座之一-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PPT课件

知识培训
讲师:冯曹冲
1
企业标准体系
(1)定义——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 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2)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是以技术 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 标准。
(3)标准体系的单元是标准。 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结构。
2
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形式图
企业方针目标
企业贯彻的标准 化法规和企业 标准化规定
采用 或对 应国 际国 外标 准号
被代 替或 作废
号
归档 部门
15
三、企业标准体系汇总表
16
三、企业标准体系汇总表
项目
国标
行标
地标
企标
合
总强 总强总强已待计
数制 数制数制有订
技术标准
管理标准
工作标准
合计
注:可按各子体系的不同要素分别进行统计汇总。
17
四、企业标准体系 的编制说明
18
四、企业标准体系的编制 说明
体系表编制指南
6
一、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
7
1、标准体系的结构图形式
例: 管理标准体系可以是一个独 立的体系,可以是多个体系的组 合,也可分成若干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的子体系。
8
200 管理基础标准
201 经营 综合 管理
202 设计 开发 与创 新管
理
203 采购 管理
204 生产 管理
205 质量 管理
用仪器以及试验条件、程序、结果的计 算和评定等。
注:试验方法标准应首先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 准或地方标准。
43
(7)检验、验收和试验方法 技术标准
• 检验、验收标准: a)采购物资检验或验收标准; b)工序检验标准; c)库存品检验标准; d)成品检验标准。
标准化基础()(企业标准体系)-精品

对企业标准化的理解: 1、企业标准化的要点
企业标准化是以企业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为目的,以企业生产、 经营、管理等大量出现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为对象,以先进的 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制定和组织 实施标准体系及相关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有组织的系统活动。
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完善和实施标准体系。 包括制定、发布企业标准,组织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内的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并对标准体系的实施进行监督、合 格评价和评定并分析改进。
五、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
企业标准体系由: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 15496-2003)
技术标准体系(GB/T 15497-2003)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B/T 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GB/T 19273-2003)
组成。
六、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
根据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给出了企业标准体系的结构图:
标准化基础
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胡增胜
第四章 企业标准化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基本概念 企业标准体系的基本特征 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构成和编制 企业标准体系的基本要求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技术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确认
2、*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
制定企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 进行监督检查 P44
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2)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3)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4)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 5)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6)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7)参加国内外有关标准化活动
企业标准化体系学习材料

学习材料—1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概要学习材料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开展标准化工作以及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管理机构、职责、企业标准制定、实施以及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和采用国际标准的要求。
一、原则和要求、围绕企业的方针目标,建立起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管理标1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包括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要求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
、运用最新技术和生产操作经验,不断地优化标准体系结构,淘2汰标准体系内低功能要素,增加、补充新的高功能要素,使标准体系始终处于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最佳状态。
、在标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通过评价和确认,持续改进标准体3系的有效性。
评价和确认是推动体系运行和保持体系有效性的动力所在。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其他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生产管理、4技术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的基础。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根据企业的特点充分满足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
二、目的发挥标准化的系统效应,有助于企业提高实施目标的效率。
对于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精分化、定量化、制定统一1.的标准,促进技术进步和改善管理,提高效率,实施和检查企业长远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性,并促进企业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三、企业标准体系和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内容国标系列企业标准是各类企业建立企业标准的指导。
参照《企业标准体系要求》,建立以技术标准GB/T15496体系为主体,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包括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要求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形成科学的有机体构成企业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结构形式如下图:企业方针目标企业贯彻的标准化法规企业适用的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和企业标准化规定技术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和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需要采用的标准,运用系统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标准化要素加以识别,制定标准;建立标准体系并进行系统管理即为2.企业标准化。
标准化知识讲座之一标准体系

路漫漫其悠远
标准化知识讲座之一标准体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确理解以下要点:
1.标准化活动是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 的系统过程,标准是标准化活动过程的产 物。
2.标准是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的共 同的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这类文件制定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和经验 的综合成果。
标准化知识讲座之一标准体系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为了获得高生产效率,社会化机器生 产要求在机器生产中广泛采用互换性好、 通用化高的零部件。
18世纪以来,美国首先在军品生产中运 用零部件互换原理,开创了工业标准化 的新时代。1840年在加工中提出使用公 差的要求。1841年英国约瑟夫·惠特沃斯 要求在英国采用统——螺纹制度。设计 出惠氏螺纹,经美国、英国、加拿大协 凋将惠氏螺纹和美国螺纹合并成统一的 英制螺纹,在全球广泛推广使用。
(1)制定标准的目标是在一定的范围 获得最佳秩序,有序化的目的是促进 最佳的社会效益,当然也包含了制定 或使用标准各方的利益。
路漫漫其悠远
标准化知识讲座之一标准体系
(2)标准的实质是对一个特定的活动 (过程)或其结果(产品或输出)规定共同 遵守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 文件,也即标准文件可以是规则或规 范性文件,可以是导则性指南性文件, 也可以是对特定的特性规定。对不需 要规定共同遵守和重复使用的规范性 文件的活动和结果,没有必要制定标 准。
在这一系列标准化和科学管理研究成 果的基础上,美国福特汽车把繁多的车型 简化为一种“T”型福特车,简化了品种规 格.实行专业化生产。在汽车行业率先实 现标准化。
标准化基础知识与企业标准体系

2019/8/10
34
第一章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 标准简介
2019/8/10
35
一、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
GB/T13016——1991《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13017——1995《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代替GB/T15496——1995《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 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根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下列 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① 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农药和劳动卫生标准; ② 产品生产、贮运和使用中安全及劳动安全标准; ③ 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 ④ 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方面的标准; ⑤ 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产品标准等。
2019/8/10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企业标准体系
目
录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简介 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实现企业良好的企业标准化行为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企业标准体系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关系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体系 工作标准体系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与5S管理
标准化基础知识 与企业标准体系
---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
标准化
2019/8/10
1
标准化基础知识
2019/8/10
2
标准化基础知识
什么是标准?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 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 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称为标准。 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 构的批准。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 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 益为目的。
标准化基础知识与企业标准体系精品文档

2019/10/18
3
标准化基础知识
什么是标准化?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
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 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它包 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 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 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 作。
2019/10/18
4
标准化基础知识
2019/10/18
22
标准化基础知识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有哪些?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 二、企业标准化机构和人员 三、企业标准化职责 四、企业标准化工作规划和计划 五、企业标准的制定 六、企业标准的实施
2019/10/18
23
标准化基础知识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019/10/18
10
标准化基础知识
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什么?
"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 益"是制定标准的目的;这里所说的最 佳效益,就是要发挥出标准的最佳系统 效应,产生理想的效果;这里所说的最 佳秩序,则是指通过实施标准使标准化 对象的有序化程度提高,发挥出最好的 功能。
2019/10/18
2019/10/18
28
标准化基础知识 我国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
方针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是认真研究, 积极采用,区别对待。
主要遵循的原则是: ① 要密切结合我国国情,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 有利于完善我国标准体系,促进我国标准水平的 不断提高,努力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③ 要合理安排采用的顺序,注意国际上的通行需要, 还要考虑综合标准化的要求; ④ 采用国外先进标准要根据标准的内容区别对待。
标准化基础知识与企业标准体系---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

2023/10/2
7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①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②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③标准化是科研、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 ④标准化为组织现代化生产创造了前提条件。 ⑤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⑥合理发展产品品种。 ⑦保证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 ⑧在社会生产组成部分之间进行协调。 ⑨消除贸易障碍。
什么是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是指没有国家标准 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 统一的技术要求。行标应用范围 广、数量多,收集较为不易。
2023/10/2
16
标准化基础知识
什么叫地方标准?
由一个国家的地方一级行政机构 (省、州或加盟共和国)制定的标 准,称为地方标准。它一般由地方 所属的各企业与单位执行。
标准化基础知识 与企业标准体系
---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
标准化
2023/10/2
1
标准化基础知识
2023/10/2
2
标准化基础知识
什么是标准?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 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 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称为标准。 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 构的批准。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 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 益为目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企业标准体系
目
录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简介 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实现企业良好的企业标准化行为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企业标准体系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关系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体系 工作标准体系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与5S管理
企业标准化工作讲座

标准化文件审查
建立标准化文件审查机制, 确保文件内容符合法律法 规、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标准化文件管理
建立标准化文件管理制度, 对文件的起草、审查、批 准、发布、实施、修订等 全过程进行管理。
标准化实施与监督
标准化宣贯与培训
标准化实施
标准化监督与检查
持续改进
通过宣贯会、培训班等形式, 将标准化理念和方法传达到 全体员工,提高员工标准化 意识。
国外企业标准化现状
发达国家的企业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建立了 完善的标准体系,实现了标准制修订的快速响应和动态更新 。同时,国外企业还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标 标准化体系框架构建
确定标准化对象
明确企业需要标准化的业务领域和流 程,如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服务 等。
提高生产效率
加强企业管理
通过标准化工作,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 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 经济效益。
标准化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可以提高企业 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企业标准化现状
国内企业标准化现状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 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标准体系 不完善、标准制修订周期长、标准实施监督不到位等方面。
标准化的意义
标准化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也是促进技术进步、 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企业标准化重要性
提高产品质量
促进技术进步
通过标准化工作,可以统一和规范产品设 计、生产、检验等环节,提高产品质量水 平,减少质量波动。
标准化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可以 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标准化知识讲座之一-标准体系

第一章 企业标准化工作概要
第一节 企业标准化工作一般概念
一、概述 “任何一个学科的兴起和发展,开始就是由生产 所决定的”。标准化工作也不例外,人类开始认 识自然,改造自然,学会使用工具,从事生产活 动以来,为了协调个人行为和社会活动需求的一 致,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有效性和效率,就需要 对人类活动的概念和事物提出标准化的要求。在 生产实践活动中对工具、器物的性能和形状提出 相似和统一的要求,以便利于加工、制造和操作, 就推动了建立在
表人签发,并以一定的格式发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技术和 实践经验的日新月异,标准化领域日渐扩展, 客观的需要也要求标准和标准化的定义能更 科学合理。为此,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 检疫总局根据ISO/IEC第2号指南(1996版) 制定了GB/T 20000.1—20024标准化工作 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 汇》重新对“标准”下了定义:
4、人类近代标准化
进入18世纪60年代,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社会 化生产时代。生产规模庞大,产品规格、品种、 批量多,管理复杂繁重,加上生产科学技术的不 断创新,必然对标准化工作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为近代标准化发展的标志,主要有:
(1)出现了职业化的标准化队伍; (2)建立了各种标准化机 构; (3)进行了标准化理论研究以指导实践; (4)按照一定 的程序和方法开展标准化活动,即对标准化活动进行规范
手工劳动基础上的产品和工艺标准化;人们对 在生产中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和成功经验加以 确认和推广,转化为更大的生产力;为了满足 社会发展需要,将逐步复杂起来的管理系统化、 规范化和简约化,使管理、指挥更加有效,使 各项社会活动和经济、技术活动建立正常的最 佳秩序,从而以各种资源的最少投入,得到更 多的产出结果,以满足人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的需要。就这样,一门基础性的标准化学科就 必然地随着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的生产力发展 要求而成长起来。
企业标准化体系讲稿(PPT模板)

管理工作
1、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关键点进 行控制。 2、确定目标,导向未来。方针目标是 可量化的,具有挑战性,并可实现的。 3、做成标准,形成体系。将目标、问 题等对象做成标准,并形成系统的管理 体系。 4、标准应用,绩效考核。通过考核, 发现差距,调整目标,提升绩效。
现代大工业下的4S经营
1、差异化:明确的商品和服务定位,以区别于竞争对 手,形成竞争优势。 2、简单化:建立在科学分析和高度分工基础上的过 程和环节细分,做到简单明了、简便易行。 3、标准化:将过程用最佳方式规范、固定下来,包 括: (1)对服务过程进行标准化评审; (2)将标准文件化; (3)教育员工掌握标准,认真执行标准; (4)根据需要评价标准的适用性; (5)必要时对标准进行更改。 4、专业化:目标定位,限定范围,做强做大。
18世纪美国军用品生 产通用零部件,其互 换原理开创了工业标 准化的新时代。
由此可推出标准的定义: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 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 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是历史发展 的产物。从结绳 记事发展到五彩 缤纷的各式标准。 我国截止2001年 底,我国共有国 家标准19774项, 其中强制性标准 2700项,推荐性 国家标准17000 项。
标准化管理 血的教训告诉我们: 标准化管理能预防或减少事故 发生
孩子快 抓紧妈妈的 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妈妈怕你 碰了头 快 抓紧妈妈的 手 让妈妈陪你 走
5.12汶川地震
灾害在忘记时袭来.doc
铭刻一生
温家宝总理5月23日在四川绵阳 看望灾区复课学生时说: 我希望老师和同学们把这次地震 作为一堂生动的课,铭刻在心, 铭刻一生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PPT讲稿培训课件

20143 定额 管理
16
(3) 汇总表
反映出标准构成、数量、水平、状态
17
(4)编制说明
• 编制体系表的依据及要达到的目标 • 体系表的编写规则、查找使用方法 • 与国家标准规定的差异及原因
与企业实际生产、服务的符合性
• 结合汇总表统计数据,分析现有标 准体系与国外或国内同行的差距, 明确今后标准化工作重点
• 留人——劳动保障 管理、职务晋升管 理、有关奖惩办法 和激励机制
46
• 建立纠偏行动计 划——当监视体系 显示某个关键控制 点失控时,确立应 当采取的纠正措施
• 建立验证程序— —确认体系运转的 有效性
➢建立文件和记
录保持系统
——建立相关的
应用程序和记录
(或报告、报表)
——记录要求及
管理
(GB/T15498
—规划蓝图 • 标准名称的填写应完整 • 其他企业的标准——应转化为本企业的标准
12
b) 标准的编号
GB/T15498 §6.2.1 规定:
• 应使用统一的编号方 法
• 应能区分技术标准、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13
J 或 1—技术标准 G 或 2—管理标准 Z 或 3—工作标准
Q/HY G005—2004 Q/HY 2005—2004 Q/HY G×× .×××—××××
准和
、试 贮 术
标
工 试 验存 标
准
艺 验 设、 准
装 方 备标
备 法 技志
技 技 术技
术 术 标术
标 标 准标
准准
准
• 结构图形式——层次结构
GB/T 15497—2003 图2 40
200 管理基础标准
标准化基础知识与企业标准体系

历届世界标准化日主题
1986年 第17届:国际标准化 1987年 第18届:国际标准化 1988年 第19届:照明 1989年 第20届:卫生技术标准 1990年 第21届:国际标准为世界免遭破坏起的作用 1991年 第22届:劳动安全 1992年 第23届:国际标准--打开市场的关键 1993年 第24届:全球标准使信息处理的更好 1994年 第25届:标准与消费者--一个更加美好世界的伙伴 1995年 第26届:一个移动着的世界 1996年 第27届:呼唤服务标准 1997年 第28届:世界贸易需要国际标准 1998年 第29届:标准在日常生活中 1999年 第30届:耸立在建筑上的标准 2000年 第31届:国际标准促进和平与繁荣 2001年 第32届:环境与标准:紧密相连 2002年 第33届:一个标准 一次检验 全球接受 2003年 第34届:为全球信息社会制订全球标准 2004年 第35届:标准联结全世界 2005年 第36届:标准使世界更安全 2006年 第37届:标准:为小企业创造大效益
2019/3/14 21
标准化基础知识
什么叫推荐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又称非强制性标准或自愿性标准。 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 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这类标准,不具有 强制性,任何单位均有权决定是否采用,违犯这类 标准,不构成经济或法律方面的责任。应当指出的 是,推荐性标准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 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 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
2019/3/14 10
标准化基础知识
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什么?
"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 益"是制定标准的目的;这里所说的最 佳效益,就是要发挥出标准的最佳系统 效应,产生理想的效果;这里所说的最 佳秩序,则是指通过实施标准使标准化 对象的有序化程度提高,发挥出最好的 功能。
标准化基础(企业标准体系)

(三) 企业标准化
为了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 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 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 注1:上述活动尤其要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 体系,制定、发布企业标准和贯彻实施各级标准 的过程。
➢ 注2:标准化的显著好处,是改进产品、过程和 服务的适用性,使企业获得更大成功。
标准化管理创造品牌奇迹
➢海尔——靠标准形成核心竞争力 ➢麦当劳——依靠标准体系建立强大品牌
“一流的系统,二流的管理人员,三流的 员工” ➢ 海信——全面系统开展标准化,誓“立 信百年” ➢阳光大姐——将标准化阳光普照家政服务
“百尺之木,依根而立。千尺之厦,以 地为基。”
一个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完善程度, 体现了这个组织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和抗风 险能力,是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关 键因素,更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基础。
标准化基础(企业标准体系)
前言
一、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环境和背景
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
➢ “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来进行 技术垄断,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个重要举措。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将产生几何级数经 济效益;(3G手机、WIFI与WAPI之争)
➢ 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阻碍国际贸易的主要手段;利 用标准形成贸易技术壁垒,必要时成为阻止他国产 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工具;(如欧盟颁布涉及八大类 电子电器产品中禁止使用六种有害物质的指令;日 本的农产品肯定列表)
管理体系……
➢首先应该从科学管理入手,重视标准化
标准化的作用和意义
1.企业管理标准化是提高企业管理水 平的需要。 ——使企业管理统一、规范化、标准 化; ——吸取先进的管理模式; ——有利于推行科学的管理方式。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03企业标准体系.pptx

②“结构联系”——上下联系和左右联系。 a)“上下联系”——共性形成关系和上下指导制约关系 从下到上的共性形成或制定关系,要求体系表内各层次标 准应从低层的个性标准找出共性特征的内容,并将共性内容制 定成共性标准 从上到下的指导制约关系就是表明上层标准对下层标准的 指导制约关系,或下层标准必须贯彻上层标准的关系。 b)“左右联系” 标准门类之间相互协调统一,衔接配套的联系,即制定标准 时,要考虑左右标准的协调统一。
(三) 企业标准体系基本特征 1、目的性——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必须有明确的目的。 2、集成性——现代标准体系是以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标 准的集成为特征。 3、层次性——为发挥企业标准系统的有序功能,必须把一 个复杂系统实现分层管理。 高层次对低层次有制约作用。 低层次对高层次起基础作用。 4.动态性——任何一个系统都不可能是静止的、孤立的、 封闭的,它总是处于更大的系统环境之内。任何系统总是要与 外部存在大系统环境的有关要素相互作用,进行信息交流,并 处于相互消长的运动之中。 5.阶段性——标准化的效能发挥要求体系必须处于相对稳 定状态。稳定→非稳定→更高一级稳态是标准化发展规律。
(六) 企业标准体系的信息与反馈控制
1. 企业标准体系的运行环境 〈1〉 组织结构变化 〈2〉 生产、经营结构的改进 〈3〉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快 〈4〉 市场全球化、贸易国际化 〈5〉 高层及同层标准体系变化、对企业标准体系变化 产生影响。
2. 企业标准体系的信息与反馈 信息:是人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方式,是系统 有序化的度量。 反馈:系统的活动和结构以信息形式输送出去,再将其对外界 环境作用的结果返送回来,并对系统的活动和结果的信息再输出, 起到控制作用,以实现系统预定的目标。 反馈:根据过去活动的结果,提取并处理有用的信息去控制调 整未来的活动。 负反馈原理可以获得企业标准体系的相对稳定。 3. 反馈控制原理 反馈控制:企业标准体系活动和过程控制,以保持系统结构的 相对稳定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的机制。 〈1〉 通过信息反馈,调整体系适应能力。 〈2〉 反馈控制是人为控制的,非自发实现的。 〈3〉 企业标准体系系统效应的发挥是基于企业标准体系结构的 优化。
标准化基础知识与企业标准体系---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

181
精选ppt
182
精选ppt
183
精选ppt
184
精选ppt
185
精选ppt
186
精选ppt
187
精选ppt
188
精选ppt
189
精选ppt
190
精选ppt
191
精选ppt
192
精选ppt
193
精选ppt
194
精选ppt
195
精选ppt
196
精选ppt
197
精选ppt
164
精选ppt
165
精选ppt
166
精选ppt
167
精选ppt
168
精选ppt
169
精选ppt
170
精选ppt
171
精选ppt
172
精选ppt
173
精选ppt
174
精选ppt
175
精选ppt
176
精选ppt
177
精选ppt
178
精选ppt
179
精选ppt
180
精选ppt
215
精选ppt
216
精选ppt
217
精选ppt
218
精选ppt
219
精选ppt
220
精选ppt
221
精选ppt
222
精选ppt
223
精选ppt
224
精选ppt
225
精选ppt
226
精选ppt
227
精选ppt
228
精选ppt
229
精选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制定标准必须以当代科学、技
术和综合经验成果为基础,充分体现 先进性原则。
(4)制定标准必须使相关方协调一致,
做到基本同意,并经一个公认权威的
机构批准发布。
三、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IS() /IEC 第 2 号 指 南 ( 1 9 9 6 版 ) 制 定 了 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 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其 中对“标准化”的新定义为: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为了在一 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 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点:
1.标准化活动是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 的系统过程,标准是标准化活动过程的产 物。
2.标准是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的共 同的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这类文件制定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和经验 的综合成果。
3.此类文件的产生应经相关方协商一
致,对标准涉及的实质问题,各相关方基
本同意,没有坚持反对意见,经过征求、
考虑所有相关方的意见并协调任何关键异 议的过程。 4.标准必须经公认的权威机构以一定格 式和程序批准。企业标准一般由企业法定 代表人或其授权的管理者批准签发。
桑德斯定义明确说明了标准化和标准的关系, 标准化是一项活动和过程,活动和过程的结果才 形成了标准,从现代意义上,标准是标准化活动 的产物。 1982年1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1SO)第2号指南 的定义: 标准——适用于公众的,由有关各方合作起草并 一致或基本上一致同意,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 综合成果为基础的技术规范或其他文件,其目的 在于促进共同取得最佳效益,它由国家、区域或 国际公认的机构批准通过。
2.标准是¨当代科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 成果为基础制定,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
操作性。
3.标准的形式,一般是技术规范,也可
是其他公开的技术文件。
4.制定标准的目的必须在于促进最佳公
众利益,即为接受标准的各方共同的最佳利
益。
5.为此,必须经相关各方协调一致 或基本同意,并经权威的标准化团体(组织) 批准,作为企业标准,必须经企业法定代
二、标准的基本概念 19134年盖拉德(CJ· Galliard)在《工业标准 化原理与应用》中定义: 标准——是对计量单位或基准、物体、动作、 过程、方式、常用方法、容量、功能、性能、方 法、配置、状态、义务、权限、责任、行为、态 度、概念或想法的某些特征,给出定义、做出规 定和详细说明。它以语言、文件、图样等方式或 利用模型、标样及其他具体表现方法,并在一定 时期内适用。
这个定义全面而详尽地罗列了涉及需要统 一的概念和事物,并表述了表现形式和载体以 及标准的时效特性,但不够概括,为此, 1972 年桑德斯在《标准化的目的和原理》中定义: 标准 —— 是经公认的权威当局批准的一个标准 化成果。它可以采用下述形式: 1) 文件形式, 内容记述一整套必须达到的条件; 2) 规定基本 单位或物理常数,如安培、米、绝对零度等。 桑德斯定义补充了标准形成的法定程序和表现 形式,但除表述了标准包括了计量单位这个重 要组成外,并没有对标准统一的概念和事物提 出明确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原国家标准局在GB 3935.1—1983《标准化基本术语 第一部 分》中,对标准下了定义: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 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 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 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 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1983年我国对标准所下的定义,涵盖了 以下标准要素: 1.标准的实质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 做的统一规定。反过来对偶发的事物和概 念不必制定标准或制定统一规定。
标准化讲座之一 企业标准体系
某某质量技术监督局
第一章 企业标准化工作概要
第一节 企业标准化工作一般概念
一、概述 “任何一个学科的兴起和发展,开始就是由生产 所决定的”。标准化工作也不例外,人类开始认 识自然,改造自然,学会使用工具,从事生产活 动以来,为了协调个人行为和社会活动需求的一 致,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有效性和效率,就需要 对人类活动的概念和事物提出标准化的要求。在 生产实践活动中对工具、器物的性能和形状提出 相似和统一的要求,以便利于加工、制造和操作, 就推动了建立在
手工劳动基础上的产品和工艺标准化;人们对 在生产中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和成功经验加以 确认和推广,转化为更大的生产力;为了满足 社会发展需要,将逐步复杂起来的管理系统化、 规范化和简约化,使管理、指挥更加有效,使 各项社会活动和经济、技术活动建立正常的最 佳秩序,从而以各种资源的最少投入,得到更 多的产出结果,以满足人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的需要。就这样,一门基础性的标准化学科就 必然地随着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的生产力发展 要求而成长起来。
标准(standard)——为在一定的 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 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 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 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 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 理解“标准”新定义,应注重
把握以下方面:
(1)制定标准的目标是在一定的范围
获得最佳秩序,有序化的目的是促进
表人签发,并以一定的格式发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技术和 实践经验的日新月异,标准化领域日渐扩展, 客观的需要也要求标准和标准化的定义能更 科学合理。为此,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 检疫总局根据ISO/IEC第2号指南(1996版) 制定了GB/T 20000.1—20024标准化工作 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 汇》重新对“标准”下了定义:
最佳的社会效益,当然也包含了制定 或使用标准各方的利益。
(2)标准的实质是对一个特定的活动 (过程)或其结果(产品或输出)规定共同 遵守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 文件,也即标准文件可以是规则或规 范性文件,可以是导则性指南性文件, 也可以是对特定的特性规定。对不需 要规定共同遵守和重复使用的规范性 文件的活动和结果,没有必要制定标 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