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讲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何图形初步

【知识梳理】

一、几何图形

1、立体图形:各部分(顶点,棱边)不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2、平面图形:各部分(顶点,边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3、展开图:立体图形表面剪开之后展开的平面图形。

4、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正面、左面、上面。

5、点、线、面、体的认识。

二、直线、射线、线段

1、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和表示

名称 端点个数 延伸情况 长度 表示方法 直线 0 向两方无限延伸 不确定,不可度量 直线l 或直线AB 射线 1 一端固定,一端无限延伸

不确定,不可度量 射线l 或射线OA 线段

2

两段固定,不延伸

确定,可以度量

线段a 或线段AB

方位角

点、线、面、体

立体图形

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三视图

展开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的性质

线段的有关性质

几何图形

比较大小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线段的中点 角

角的度量及分类

角的比较与运算,角平分线

余角和补角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作图: (尺规)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基本定理

(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两点的所有线段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又称为两点之间的距离。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度量法 (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5、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将线段分别分成相等的2、3、4段。

三、角

1、角:由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表示法(3种):.1∠∠∠、、αAOB

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度(°)、分(′)、秒(″) 1°=60′;1′=60″。 1周角=360°;1平角=180°;

4、角的分类

∠β 锐角(小于90°)、 直角(等于90°)、 钝角(大于90°)、 平角(等于180) 周角 范围 0<∠β<90° ∠β=90° 90°<∠β<180° ∠β=180° ∠β=360° 5、角的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6、角的和、差、倍、分

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确定公共顶点和一条边

(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 8、角的平分线

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9、余角和补角

(1)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其中∠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 (2)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其中∠1是∠2的补角,∠2是∠1的补角. (3)余(补)角的性质:等角的补(余)角相等.

【例题精讲】

1. 常见几何体

例1:将下列图形绕其一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能得到圆柱的几何体是()。

A. 直角三角形

B. 正方形

C. 等腰梯形

D. 直角梯形

2. 三视图

例2:如图,是由7块正方体木块堆成的物体,请说出图⑴、图⑵、图⑶分别是从哪一个方向看得到的?

⑴⑵⑶

3. 展开图

例3:如图,四个图形是由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相应的立体图形顺次是()

A. 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圆锥

B. 正方体、圆锥、三棱柱、圆柱

C. 正方体、圆柱、三棱锥、圆锥

D. 正方体、圆柱、四棱柱、圆锥

第3题图

例4:小虎准备制作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他先用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右图所示的拼接图形(实线部分),经折叠后发现还少一个面,请你在图中的拼接图形上再画一个正方形,使新拼接成的图形经过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 (添加所有符合要求的正方形,添加的正方形用阴影表示)

4. 线段、射线、直线

例5:在修建高速公路时,有时需要将弯曲的道路改直,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例6:要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 个钉子,依据是 例7: 在同一平面内有4点,过每两点画一条直线,则可画的直线条数是( ) A .1条 B .4条 C .6条 D .1条或4条或6条

例8:已知A ,B ,C ,D 四点. (1)画线段AB ,射线AD ,直线AC ; (2)连结BD ,BD 与直线AC 交于点E ; (3)连结BC ,并延长BC 与射线AD 交于点F.

5. 线段的中点、与线段有关的计算问题

例9:已知:如图,线段AP=6cm ,B 在线段PA 延长线上,BP=14cm ,M 、N 分别是线段AP 、AB 的中点,求MN .

图1

变式一:改变AP 的值,其它条件不变,研究MN 值的情况.

变式二:如图1,如果AP=a ,BP=b ,其它条件不变,探究MN 与BP 的数量关系.

变式三:把变式二的条件改为B 在直线PA 上,b

A B

D C

6. 角、方向角

例10: 57.32︒ = _______︒ _______' ______ " ; 27︒14'24" = ____________︒ ;

17︒40' ÷ 3 =__________;180︒- 37︒5'⨯ 4 + 93.1︒÷ 5 = ____________.

例11:小红的家在学校北偏东48°方向1000米处,小兰的家在学校南偏东32°方向1500米处,那么两家去学校的路线组成的角的度数是 .

例12:12点整之后又过 分钟,分针和时针第一次相遇.

7. 互余、互补角

例13:(1)已知∠α=20°,则∠α的余角等于 度.

(2)一个角的补角是36°35′,这个角是 .

8. 角平分线、与角有关的计算

例14:如图所示,已知O 是直线AB 上一点,∠1=40°,OD 平分∠BOC ,则∠2的度数是( )

A. 20°

B. 25°

C. 30°

D. 70°

例15:已知:如图,∠ABC =∠ADC ,DE 是∠ADC 的平分线, BF 是∠ABC 的平分线. 求证:∠1 = ∠2. 证明:

∵DE 是∠ADC 的平分线( ), ∴∠1 = _________ ( ). ∵BF 是∠ABC 的平分线 ( ), ∴∠2 = _________ ( ). 又∵∠ABC = ∠ADC ( ), ∴∠1 = ∠2 ( ).

21

O

D

C

B

A A

B

C

D

E

F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