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名词解释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名词解释

21.个性化教育:是指承认儿童的能力差异,从而按照不同的能力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地发展每一个儿童的可能性和每一个儿童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22.智力技能:也称认知技能或心智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

23.亲子互动风格:亲子互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24.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2013.421.学习关键期:儿童行为学习的关键期同动物一样,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将会很少甚至没有22.平行游戏法:是指教师接近儿童,并且用相同的游戏材料玩同样的游戏,但教师不予儿童相互交往,不参与儿童游戏。

23.教育活动设计: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对教育过程中的一切预先加以筹划,从而安排教育情境,以期达成教育目标的系统性设计。

24.亲子互动:就是父母与子女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2012.71.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行为活动能否导致特定结果的预期,而不是为行为将产生的结果的直接预期。

简而言之,就是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完成某一成就行为进行预期主观判断时所产生的体验。

2.概念形成:是指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具体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

3.亲子互动:就是父母与子女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4.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2012.41.合作游戏法:当儿童专注于游戏时,教师以合作的身份加入游戏过程,但仍然由儿童掌握游戏的进程。

2.学习关键期:儿童行为学习的关键期同动物一样,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将会很少甚至没有3.移情:是指对另一个人在某一特殊情景中情绪体验的理解和分享。

4.创造性学习:是指旨在保护和培养个体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学前心理学考试名词解释集

学前心理学考试名词解释集

《学前心理学》重要概念·术语解释1、实验室实验法:在特殊装备的实验室内,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一种方法。

2、教育心理实验法:是把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和教育过程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

它是自然实验法的一种重要形式。

3、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入学前(0~6岁)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4、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5、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6、关键期:儿童成长过程中,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或发展某种能力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7、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8、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9、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

10、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所特有的不同于成人的特征。

包括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1、转折期: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12、危机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13、选择性注意: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14、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意志的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

是不自主的、被动的注意。

15、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

它是注意的一种重要品质,使幼儿游戏、学习活动等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

16、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的状态。

17、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的广度,指人在比较短的时间片断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物的数量。

《学前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学前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学前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卷面总分:80分答题时间:60分钟试卷题量:24题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题目1: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A.莫罗反射B.达尔文反射(又称抓握反射)C.巴布金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正确答案:B题目2:“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A.霍尔B.华生C.盖塞尔D.施太伦正确答案:C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A.感觉适应B.相继对比C.同时对比D.感觉相互作用正确答案:B题目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访谈法C.作品分析法D.实验法正确答案:C题目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A.亲社会行为B.攻击行为D.性别角色行为正确答案:D题目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

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A.转移法B.自我说服法C.反思法D.冷却法正确答案:D题目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这种理论属于()A.智力分化论B.智力复合论C.智力内容变化论D.智力多元论题目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A.1~1 岁半(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B.1 岁半~2、3 岁C.2、3~4、5 岁D.4、5~6、7 岁正确答案:B题目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正确答案:B题目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A.1 岁半~2 岁B.1 岁~1 岁半C.2 岁~2 岁半D.2 岁半~3 岁正确答案:A题目11:幼儿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A.意义记忆效果好B.机械记忆效果好(用得多)C.两者都很好D.两者都很差正确答案:A题目12: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00882---2003-2007历年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00882---2003-2007历年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882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据了解,开始出现以“幼儿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如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著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20世纪的( C.80年代)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2.一般我们认为可以把幼儿教育心理学思想追溯到( D.卢梭)A.福禄贝尔B.裴斯泰洛齐C.蒙台梭利D.卢梭3.维特罗克学习过程的生成模式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 C.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P50A.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B.动机、注意、感知和记忆C.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D.先前经验、动机、注意和思维4.下列选项在布卢姆认知领域六个层次的分类中没有..提到的是(D.综合运用)知识, 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A.分析B.领会C.评价D.综合运用5.下列选项中,在潘菽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分类中没有..提及的是(C.创造性学习)P58A.知识的学习(1)B.动作技能的学习(2)(3)智慧技能的学习C.创造性学习D.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学习(4)6.学生的学习准备包括哪两个方面(C)P611、个体生理因素的发展,特别是脑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成熟,这是学习准备的物质基础;2、个体智力因素的发展,包括智力与技能两方面。

这是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3、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以及兴趣等,这些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成绩,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意志品质。

A.动机状态和智力水平B.原有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D.遗传素质与心理发展水平7.提出“发现学习”的是( A.布鲁纳)A.布鲁纳B.加涅C.奥苏伯尔D.布卢姆8.下列选项中,班杜拉没有..提及的强化类型是(A)P92A.内部强化B.外部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9.在学习理论中提出“中介变量”概念的心理学家是(C.托尔曼)A.魏特海墨B.加涅C.托尔曼D.苛勒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前运算阶段幼儿认知特征的是(B)P1251.自我中心;2、只能片面地看事物;3、不理解事物的可逆性;4、无逻辑性的转换推理;5、能通过语言认识事物;6、能作出延迟模仿A.不理解事物的可逆性B.不能通过语言认识事物C.自我中心D.无逻辑性的转换推理11.冯忠良先生认为迁移的实质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而整合是通过(B)P138A.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而实现的B.同化、顺应和重组而实现的C.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而实现的D.认识和实践的不断循环而实现的12.下列选项中,对游戏的基本特征描述错误的是(C)A.游戏是一种意向性活动B.游戏是一种情境性活动C.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活动D.游戏是可观察的行为13.下列选项中,在冯忠良先生提出的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中未提及...的是(B)P216A.动作定向训练B.动作认知训练(动作技巧训练)C.动作模仿训练D.动作整合训练14.下列选项中,关于技能与知识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D )P198A.技能和知识有区别B.知识是技能的前提C.技能的发展有助于知识的掌握D.知识和技能掌握是同步进行的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导致幼儿错误概念原因的是( A.感知错误)P250A.感知错误B.活跃的想象C.受经验局限D.错误的推理16.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D)P237前科学科学概念:儿童入学前或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概念;科学概念:在有计划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念。

学前教育心理学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答案第一套三、名词解释1.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

1.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的心理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的变化的学科2.性别同一:一个个体要适应社会,发展自我,学会认识自我的性别,并选择相应的性别角色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身体结构和功能来确认自己是男性,或是女性,这就是性别同一或性别认同4.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其他人的感情的能力。

5。

最近发展区:就是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有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伴的指导下能过拮据问题的能力所决定的四、简答题1.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幼儿的自我评价尚处在学习阶段(有人称其为"前自我评价”、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1)依从性和被动性。

(2)表面性和局部性。

(3)情绪性和不确定性。

(4)大部分幼儿对自我的评价往往偏高2.简述幼儿依恋发展的过程.依恋不是突然出现的。

根据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依恋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生到3 个月:):对人无差别反应的阶殺。

第二阶段(3 到6 个月):对人有选择反应的阶段。

第三阶段(6 个月一 3 岁)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接近。

3.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应从哪几方面着手?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遗传和环境两方面。

其中环境因素中又包括社会、家庭、文化、父母的教养、学校教育等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并最终决定了儿童的智力水平。

遗传和环境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相互作用。

4.按社会性程度游戏可划分为哪几类?①无所用心的行为;②原始的社会性游戏;③旁观者行为;④独自游戏;⑤平行游戏;⑥联合游戏;⑦合作性游戏五、论述题1.请论述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其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答:根据控制和爱两个维度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专制型、娇宠型、冷漠型。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版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版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填空题】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和()两大类。

2.【问答题】婴儿交往行为是怎样发展的?3.【填空题】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逐渐开始消除,即开始( )。

4.【问答题】案例分析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很多年轻父母工作都十分繁忙,或经常外出工作,所以,有的父母就把孩子长期托付给家中老人或其他亲属抚养;有的父母则干脆把孩子送到全托幼儿园。

其中,第一种现象在当前我国农村尤为突出。

这样使得很多学前儿童不能经常与其父母见面,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亲子关系越来越淡漠……请您结合案例,分析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并谈谈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依恋。

5.【问答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很多年轻父母工作都十分繁忙,或经常外出工作,所以,有的父母就把孩子长期托付给家中老人或其他亲属抚养; 有的父母则干脆把孩子送到全托幼儿园。

其中,第一种现象在当前我国农村尤为突出。

这样使得很多学前儿童不能经常与其父母见面,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亲子关系越来越淡漠⋯⋯请您结合案例,分析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并谈谈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依恋。

6.【填空题】学前儿童晚期其思维出现了()的萌芽。

7.【单选题】儿童思维的发生时期在()岁。

A.0—1 岁B.1 —2 岁C.1.5 — 2 岁D.1 —3 岁8.【填空题】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的发展。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9.【问答题】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10.【单选题】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的特点不包括()A.观察的系统性较差B.观察持续时间较长C.观察的目的性不强D.概括性较低11.【问答题】名词解释:直观行动思维12.【问答题】名词解释:心境13.【单选题】某婴儿生活较有规律,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对新异刺激一般反应积极,较易适应环境。

《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之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之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之名词解释1.家庭互动:是指家庭中各成员之间行为和行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2.平行游戏法:是指教师接近儿童,并且用相同的游戏材料玩同样的游戏,但教师不予儿童相互交往,不参与儿童游戏。

3.学习(广义的理解):学习是任何动物在生活中通过实践和训练而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心理变化过程。

4.亲子互动:就是伏努与子女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5.互动:也称相互作用,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仙湖影响。

是以个人的行为引起另一个人的行为或改变其价值观的任何过程。

6.师幼互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7.应激:是指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适应能力的一种需求。

8.心理素质:一个稳定的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

9.绝对评价:是以幼儿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的现状与既定的教育活动目标所作的比较。

10.个人内评价:是比较同一个体在同一教育活动中会不同教育活动间的成绩或能力差异的评价。

11.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是教师或教师与幼儿共同根据教育活动目标和内容所设置的教育活动场景。

12.幼儿园教育评价:是把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产生(或将要产生)的行为和人格的变化(或变化的可能),对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的过程。

13.指导:一种是指令性的,即“指示教导”之意;一种是指向性的,即“指点引导”之意。

14.非指导性教学策略:教师主要对幼儿实施移情、无条件积极关注和真诚,这样就能指导幼儿认识自我15.系统的教师指导:是一种步步推进的指导方法,它从遇到问题始,到解决问题止,整个发现过程都予以必要的指导。

16.教学事件:学习的内部过程与之相对应并对学习过程起促进作用的外部条件。

17.个性化教育:是指承认儿童的能力差异,从而按照不同的能力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地发展每一个儿童的可能性和每一个儿童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

18.合作游戏法:当儿童专注于游戏时,教师以合作的身份加入游戏过程,但仍然由儿童掌握游戏的进程。

2024年4月自学考试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年4月自学考试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882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A.心理现象B.学习行为C.教育行为D.实践活动2.学前教育心理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有问卷法、活动产品分析法和A.访谈法B.自编测验C.现场实验D.科学观察3.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社会活动是A.师幼互动B.幼幼互动C.师师互动D.教学互动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译作结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A.达尔文C.维果茨基D.布鲁纳5.个体对自身的信息加工过程的内部调节与控制能力,加涅称之为A.加工系统B.预期系统C.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6.幼儿教师职业承诺包括规范承诺、继续承诺和A.人际承诺B.组织承诺C.专业承诺D.感情承诺7.婴儿学习的最早方式表现为习惯化与A.模仿B.观察C.社会化D.条件反射的形成8.从发展过程考察儿童学习,把幼儿学习划分为三种方式:自然学习、非正式学习和A.正式学习B.社会学习C.观察学习D.结构化学习9.尚未被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是“尚未言明的”或“难以言传的”知识,指的是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显性知识D.隐性知识10.两个或多个命题常因有某个共同的成分而相互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了A.概念网络C.表象系统D.图式系统11.智力活动是靠内部言语及词的作用进行的,是以词的形式在“心里”完成的动作,这体现出智力技能的A.形式性B.观念性C.简缩性D.表面性12.感觉与统合障碍称为A.感觉统合下降B.感觉统合误差C.感觉统合失调D.感觉统合失误13.幼儿道德教育的核心和基础是A.道德认知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行为教育D.道德意志教育14.人们在产生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能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为完成一定道德行为而做出的克服困难的努力,以实现预定目的的能力是指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5.家庭是幼儿社会化的最初执行者,其中直接影响个体社会化发展方向的是A.教养方式B.家庭结构C.家庭氛围D.家庭榜样16.幼儿创造性自我表现的高峰期通常发生在A.2~4岁B.3~5岁C.4~6岁D.5~7岁17.哥白尼“日心说”推翻传统“地心说”显示的是A.杰出性创造B.首创性创造C.发明性创造D.技术性创造18.首次提出“发展适宜性教育”这一概念的组织是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B.美国幼儿教育协会C.儿童权利基金会D.世界学前教育年会19.现代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从“教练”转变为学习的A.“导演”B.“专家”C.“向导”D.“管理者”20.幼儿伙伴交往的基本途径是A.游戏B.生活C.社区D.教学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学前心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

学前心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二、解释概念(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行为,是指伤害他人或东西的行为,如打人、骂人、故意损坏东西、向他人挑衅引起事端等。

17.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

18.创造想像,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建新形象的过程。

19.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20.敏感期(也称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任选3小题回答。

每小题8分,共24分)21.(1)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

(2)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3)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22.(1)缺乏明确的目的。

(2)外来目的起重要作用(幼儿初期)。

(3)自觉的行动目的逐渐形成(幼儿中期)。

(4)有了比较明确的行动目的(幼儿晚期)。

23.(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从零乱到成体系。

24.(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

(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3)间接的意义识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任选1小题回答。

每小题12分,共12分)25.(1)①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②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其它的认识过程发生质变。

③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的情绪、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

④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出现。

(2)具体说明26.(1)①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

②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

③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

④从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评价发展到根据简单的行为规则的理智的评价。

(2)具体说明五、案例分析题(共14分)27.(1)对该孩子口吃原因的分析:造成口吃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但更多为心理性的。

自考学前心理学名词解释题

自考学前心理学名词解释题

名词解释题目录1.1.心理1.2.学前儿童心理学1.3.观察法1.4.测验法1.5.作品分析法2.1.年龄特征2.2.儿童年龄特征2.3.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2.4.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2.5.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2.6.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2.7.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2.8.最近发展区2.9.手眼协调动作2.10.五指分工3.1.注意3.2.定向性注意3.3.选择性注意.3.4.无意注意3.5.有意注意3.6.注意的选择3.7.注意的范围3.8.注意的稳定性3.9.注意的分配4.1.感觉4.2.知觉4.3.视觉敏度4.4.颜色视觉4.5.弱视4.6.色盲4.7.触觉4.8.适应现象4.9.对比现象5.1.记忆5.2.幼年健忘5.3.记忆广度5.4.工作记忆5.5.表象5.6.延迟模仿5.7.机械记忆5.8.意义记忆5.9.保持5.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5.11.干扰说6.1.想象6.2.无意想象6.3.有意想象6.4.再造想象6.5.创造想象7.1.思维7.2.客体永久性7.3.类比推理7.4.“展开式”8.1.语言8.2.言语8.3.内部言语8.4.语音意识9.1.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论”9.2.情绪丰富化9.3.情绪深刻化9.4.道德感9.5.理智感9.6.美感10.1.从整体到局部规律10.2.首尾规律10.3.近远规律10.4.大小规律10.5.无有规律10.6.坚持性10.7.意志行动10.8.外部障碍10.9.内部障碍11.1.个性11.2.自我意识11.3.需要11.4.动机11.5.兴趣11.6.气质11.7.性格11.8.能力11.9.智力分化论11.l0.智力复合论11.11.智力内容变化论12.1.社会性发展12.2.亲子关系12.3.性别角色12.4.性别行为12.5.男女双性化12.6.亲社会行为12.7.攻击性行为12.8.社会性12.9.挫折13.1.生理成熟13.2.早期隔离(剥夺)实验13.3.遗传决定论13.4.环境决定论13.5.二因素论13.6.相互作用论名词解释题答案1.1.心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2020年8月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真题

2020年8月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真题

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882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 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旨在了解儿童发展中某些特征或方面的发展状况的调查属于A. 相关调查B. 原因调查C. 现状调查D. 追踪调查2.1岁前婴儿发现学习的基础性学习方式是A. 换位B. 辨别换位学习C. 概念学习D. 学习图式3.按学习方法分类,幼儿的学习可分为A. 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B. 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C. 社会学习与创造学习D. 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4.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如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描述的知识属于A. 陈述性知识B. 程序性知识C. 显性知识D. 隐性知识5.智力技能是靠内部言语及词的作用进行的,是以词的形式在“心里”完成的动作,这体现出智力技能的A. 形式性B. 观念性C. 简缩性D. 表面性6.儿童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奖励就会增强产生与他人相同的行为的欲望;如果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惩罚,则会消弱或抑制产生这种行为的欲望。

我们把儿童这种社会性学习的方式称为A. 自我强化B. 替代性学习C. 替代性强化D. 观察学习7.根据霍夫曼的道德情感发展理论,儿童开始能意识到别人具有与自己不同的情感、需要以及对事物的理解,这个阶段属于A. 普遍性移情阶段B. 自我中心移情阶段C. 对他人情感的移情阶段D. 对他人生活状况的移情阶段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性基本成分的是A. 社会认知B. 社会情感C. 社会行为D. 社会规范9.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考虑行为意向的阶段是A. 前道德阶段B. 他律道德阶段C. 自律道德阶段D. 无律阶段10.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新颖、独创的方法产生出具有个人价值的劳动产品的思维过程是A. 创造性思维B. 创造性学习C. 类创造D. 真创造11.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育教学评价和教育环境创设的指导属于A. 宏观指导B. 微观指导C. 外部指导D. 内部指导12.学前教育心理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有访谈法、活动产品分析法和A. 问卷法B. 自编测验C. 现场实验D. 科学观察13.教师针对幼儿发现过程,从遇到问题始,到解决问题止,整个发现过程都予以必要指导的方法属于A. 幼儿自我发现的指导B. 幼儿的自我指导C. 系统指导D. 试误性指导14.学前教育心理学走向独立的时期大致是在A. 20世纪60年代B. 20世纪70年代C. 20世纪80年代D. 20世纪90年代15.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A. 教育现象B. 学习现象C. 心理现象D. 思维现象16.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社会活动是A. 师幼互动B. 幼幼互动C. 师师互动D. 教学互动17.芬斯特马赫和索尔蒂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主要有执行者、治疗者、解放者和A. 辅助者B. 支持者C. 指导者D. 养护者18.经典条件反射是由条件刺激引发反射的过程,用公式表示是A. S-0-RB. R-0-SC. S-RD. R-S19.1913年发表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其作者是A. 华生B. 斯金纳C. 罗杰斯D. 加涅20.幼儿通过亲自参与、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去发现知识的学习类型是A. 接受学习B. 间接学习C. 发现学习D. 系统学习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问答题】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社会化趋势2.【问答题】名词解释:儿童心理年龄特征3.【单选题】幼儿的形象记忆主要依靠的是()A.动作B.言语C.情绪D.表象4.【问答题】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5.【单选题】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A.思维具体形象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C.爱玩、会玩D.个性初具雏形6.【单选题】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慢的。

A.思维B.想象C.气质D.性格7.【问答题】试论述皮亚杰理论在儿童教育实际中有什么价值。

8.【问答题】个性的基本特征。

9.【问答题】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总趋势。

10.【问答题】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包括哪些方面?11.【单选题】()是儿童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A.出生后的第一年B.出生后的第二年C.出生后的第三年D.出生后的第四年12.【问答题】名词解释:实验法13.【问答题】幼儿判断发展的特点。

14.【问答题】名词解释:亲子关系15.【填空题】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叫()。

16.【问答题】名词解释:抽象逻辑思维17.【问答题】名词解释:依恋18.【单选题】视觉中枢位于脑()机能结构。

A.枕叶B.顶叶C.颞叶D.额叶19.【单选题】下列属于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的是()A.思维动作的内隐性B.初步的间接性、概括性C.自我中心性D.具体形象性20.【单选题】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A.亲社会行为B.攻击行为C.合作行为D.性别角色行为第2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填空题】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2.【单选题】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

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之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之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之名词解释1.家庭互动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

2.平行游戏法是指教师用相同的游戏材料和方法与儿童玩游戏,但不干预儿童之间的交往。

3.研究是任何动物在生活中通过实践和训练而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心理变化过程。

4.亲子互动是指父母与子女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5.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

6.师幼互动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7.应激是指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适应能力的一种需求。

8.心理素质是一个稳定的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

9.绝对评价是以幼儿在教育活动中表现的现状与既定的教育活动目标作比较的评价。

10.个人内评价是比较同一个体在同一教育活动中的成绩或能力差异的评价。

11.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是教师或教师与幼儿共同设置的教育活动场景。

12.幼儿园教育评价是对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产生(或将要产生)的行为和人格的变化(或变化的可能)进行判断的过程。

13.指导有指示教导和指点引导两种含义。

14.非指导性教学策略是教师通过移情、无条件积极关注和真诚来指导幼儿认识自我。

15.系统的教师指导是一种步步推进的指导方法,从遇到问题到解决问题全过程予以必要的指导。

16.教学事件是对研究过程起促进作用的外部条件。

17.个性化教育是根据不同儿童的能力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发展每个儿童的潜力和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

18.合作游戏法是教师以合作的身份加入游戏过程,但不干预儿童之间的交往。

19.自我导向是指一个人的行动总是他想做什么和要怎么做的结果。

20.内在动机是产生于个人或活动本身的参与动机或内驱力,其报偿产生于所从事的活动本身。

2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39.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XXX提出了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向学生提供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知觉、观察和理解内在联系或关系,调动学生研究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学前教育心理学》20年自学考试重点练习:名词解释题

《学前教育心理学》20年自学考试重点练习:名词解释题

《学前教育心理学》20年自学考试重点练习:名词解释题
今天你所受的伤,只会让你明天更坚强,无论成败得失,只要你走的每一步,都是认真的,仔细的,有意义的,那么你就是胜者。

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学前教育心理学》20年自学考试重点练习:名词解释题供大家练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教育心理学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或狭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师专业成长:
指所有的旨在形成教师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其他教师专业品质的活动。

学习动机
是发动、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机制。

社会性
是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征,符合是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

智力技能
也称认知技能或心智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

以上就是《学前教育心理学》20年自学考试重点练习:名词解释题相关内容
1。

7月全国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7月全国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88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1.解释概念学习的基本过程的理论主要有( )。

A.接受理论与建构理论B.行为主义理论与认知主义理论C.试误理论与顿悟理论D.联结理论与假设理论2.下位学习包括哪两种学习模式?( )A.派生下位学习与相关下位学习B.连锁下位学习与归属下位学习C.联结下位学习与分化下位学习D.经典下位学习与操作下位学习3.米德从社会上时时刻刻互动着的个人角度来阐述人与社会的关系,解释人与社会的生成与变迁,这种理论称为( )。

A.人际互动论B.符号互动论C.团体互动论D.循环互动论4.加涅提出的学习记忆模型由哪三个系统构成?( )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B.加工、预期与执行控制C.输入、加工与输出D.刺激、反应与反馈5.心理学上是用哪个术语来说明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的?( )A.发展快速期B.发展高峰期C.发展敏感期D.发展潜力期6.幼儿创造性测量的一般原则是()。

A.适用性原则与活动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与生成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与开放性原则7.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

A.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B.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C.相似性、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学习的心向与定势1D.生理因素、社会因素与主观能动性8.在系统观指导下,提出教学系统设计思想的学者是( )。

A.斯金纳B.维果茨基C.弗洛伊德D.罗米索斯基9.教育心理学独立的年代是( )。

A.1879年~1880年B.1889年~1890年C.1899年~1900年D.1913年~1914年10.下列选项中描述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不正确...的是( )。

A.模仿与创造B.预测与控制C.理解与说明D.测量与描述11.根据冯忠良教授的观点,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依次经历哪四个阶段?( )A.动作的观察、动作的揣摩、动作的连贯与动作的自动化B.动作的观察、动作的模仿、动作的练习与动作的熟练C.动作的学习、动作的练习、动作的合成与动作的创新D.动作的定向、动作的模仿、动作的整合与动作的熟练12.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通过以下哪两方面而实现的?( )A.学校教学与个体努力B.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C.教师教育与个体追求D.家庭榜样与个体自觉13.幼儿社会性学习的指导方法主要有六种,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A.1 岁半~2 岁B.1 岁~1 岁半C.2 岁~2 岁半D.2 岁半~3 岁2.【问答题】案例分析题:每天睡觉前,倩倩必须把一条粉红色的毯子放在枕头边,她总是把脸贴在小毯子上才愿意入睡。

如果哪天小毯子被妈妈洗了还没有干,倩倩就哭闹着不愿意睡觉。

就这样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现在她连上幼儿园也要带着她的小毯子。

为此,倩倩的妈妈有些迷惑不解,女儿为什么睡觉时就要盯着平常的一条小毯子呢?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

3.【单选题】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A.1 岁半~2 岁B.1 岁~1 岁半C.2 岁~2 岁半D.2 岁半~3 岁4.【问答题】名词解释:无意想象5.【问答题】名词解释:生理成熟6.【问答题】简述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

7.【问答题】幼儿注意分散的主要原因?教师和家长如何防止幼儿注意分散?8.【问答题】案例分析题:强强对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自己的一双袜子,并且要把手伸到洗衣机里去操作,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

妈妈告诉他小孩子是不可以去弄洗衣机的,这样很危险的。

强强不愿意听,偏要去弄,妈妈只得拔掉了洗衣机的电源插头。

强强折腾了半天,这边扳扳摸摸,那边敲敲打打,发现洗衣机没能转动起来,于是他大怒了,哭闹着:“我自己来”、“我要”。

请你运用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

9.【单选题】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

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广度D.注意的分散10.【问答题】联系实际说明学前儿童无意想像的特点。

11.【单选题】“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访谈法C.作品分析法D.实验法12.【单选题】()是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激发者。

全国自学考试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具体到页数)

全国自学考试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具体到页数)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0882)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研究者根据研究假设,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通常被称为()。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测量法2.下列哪一选项不是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A.研究手段的现代化B.研究程序的规范化C.研究内容的多元化D.研究内容的国际化3.广义的师幼互动包括()。

A.幼儿园所有情境中发生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互作用B.生活活动C.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D.区域活动4.先于新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种在概况和包容水平上都高于新学习材料的引导性材料,被奥苏伯尔称为()。

A.意义学习B.先行组织者C.应答性条件作用学习D.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5.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发现,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

A.U型关系B.V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倒V型关系6.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通常被称为()。

A.知识整合B.知识迁移C.知识理解D.知识应用7.通常认为,一套特殊教育模式———感觉教育的建构者是()。

A.欧文B.卢梭C.福禄贝尔D.蒙台梭利8.运用戏剧表演的方法,将个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地位,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社会角色和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技术,通常被称为()。

A.师幼互动B.同伴交往C.角色扮演D.观察学习9.下列哪一选项不是创造性学习的特点?()。

A.学习的主动性B.学习结果的新颖性C.情绪的影响性D.借助想象10.幼儿的学习活动,根据教师对其的控制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发现学习、接受学习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个性化教育:是指承认儿童的能力差异,从而按照不同的能力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地发展每一个儿童的可能性和每一个儿童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
22.智力技能:也称认知技能或心智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

23.亲子互动风格:亲子互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24.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2013.4
21.学习关键期:儿童行为学习的关键期同动物一样,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将会很少甚至没有
22.平行游戏法:是指教师接近儿童,并且用相同的游戏材料玩同样的游戏,但教师不予儿童相互交往,不参与儿童游戏。

23.教育活动设计: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对教育过程中的一切预先加以筹划,从而安排教育情境,以期达成教育目标的系统性设计。

24.亲子互动:就是父母与子女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2012.7
1.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行为活动能否导致特定结果的预期,而不是为行为将产生的结果的直接预期。

简而言之,就是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完成某一成就行为进行预期主观判断时所产生的体验。

2.概念形成:是指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具体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

3.亲子互动:就是父母与子女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4.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2012.4
1.合作游戏法:当儿童专注于游戏时,教师以合作的身份加入游戏过程,但仍然由儿童掌握游戏的进程。

2.学习关键期:儿童行为学习的关键期同动物一样,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将会很少甚至没有
3.移情:是指对另一个人在某一特殊情景中情绪体验的理解和分享。

4.创造性学习:是指旨在保护和培养个体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2011.7
1.观察法:指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

2.运动教育:就是把身体活动与问题解决有机结合,培养动作(运动)技能的一种教育模式。

3.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
4.个性化教育:是指承认儿童的能力差异,从而按照不同的能力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地发展每一个儿童的可能性和每一个儿童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
1.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行为活动能否导致特定结果的预期,而不是为行为将产生的结果的直接预期。

简而言之,就是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完成某一成就行为进行预期主观判断时所产生的体验。

2.技能学习:通过练习去逐步特定动作、活动模式的过程。

3.自我表现材料:是指教师给幼儿提供的各种各样的能充分发展各个幼儿创造性反应能力的绘画、拼图、泥工、绣花、舞蹈等媒体。

4.个性化教育:是指承认儿童的能力差异,从而按照不同的能力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地发展每一个儿童的可能性和每一个儿童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
2010.7
1.测量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采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测定来收集有关的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来揭示教育活动的效果,探索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3.自由游戏:是幼儿个人的自由活动,其特点是计划自定、材料自选、游戏方式方法自定、伙伴自选,学习的性质是发现学习。

4.师幼互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2010.4
21.师幼互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22.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3.个性化教育:是指承认儿童的能力差异,从而按照不同的能力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地发展每一个儿童的可能性和每一个儿童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
24.运动教育:就是把身体活动与问题解决有机结合,培养动作(运动)技能的一种教育模式。

2009.7
21.互动:也称相互作用,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仙湖影响。

是以个人的行为引起另一个人的行为或改变其价值观的任何过程。

22.创造性学习:是指旨在保护和培养个体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23.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

24.教学事件:学习的内部过程与之相对应并对学习过程起促进作用的外部条件。

2009.4
1.观察法:指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

2.指导游戏法:是由教师提议或事先设计一个游戏,并在指导游戏时伴有在内一个关键的角色,至少部分控制游戏的进程。

3.创造性学习:是指旨在保护和培养个体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4.师幼互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21.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

22.意向性活动:当某种行为的生理情境或动机还没有完全增强时,其行为表现是极轻微的,或者仅表现为早期的应
作,这就称为意向性活动。

23.个性化教育:是指承认儿童的能力差异,从而按照不同的能力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地发展每一个儿童的可能性和每一个儿童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
24.亲子互动风格:亲子互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2008.4
21.意义学习:意义学习与之相对,其实质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知识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2.智力技能:也称认知技能或心智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

23.概念形成:是指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具体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

24.问题解决: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2007.7
21.操作学习:
22.运动教育:就是把身体活动与问题解决有机结合,培养动作(运动)技能的一种教育模式。

23.概念同化:是指学习者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学习以定义的方式呈现的概念,掌握概念的关键特征,将新概念纳入
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过程。

24.相对评价:是以个体的成绩与统一团体的平均成绩获常模相互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
也称常模参照评价。

2007.4
2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
偏向社会科学,偏重应用性的综合科学。

22.关键期:儿童行为学习的关键期同动物一样,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体对某种
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将会很少甚至没有。

23.技能:(狭义)指技能的初级阶段获初级水平。

(广义)指技能的高级阶段或高级水平。

24.概念学习:就是获得概念的一般意义,即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并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同一类事物以语词来加以概
括。

2006.7
21.家庭互动:是指家庭中各成员之间行为和行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22.平行游戏法:是指教师接近儿童,并且用相同的游戏材料玩同样的游戏,但教师不予儿童相互交往,不参与儿童游戏。

23.创造性: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新颖、独特的方法产生出具有社会或个体价值的劳动产品的心理品质。

24.学习(广义的理解):是人和动物在生活中通过实践和训练而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心理变化过程
2006.4
21.社会性:是个人所具有的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人必须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其思考和行动不须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其思考和行动必须符合社会条件的特性。

22.技能:(狭义)指技能的初级阶段获初级水平。

(广义)指技能的高级阶段或高级水平。

23.幼儿园教育评价:是把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产生(或将要产生)的行为和人格的变化(或变化的可能),对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的过程。

24.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