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移动TD-LTE一体化皮基站设备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中国移动4G(皮站、飞站)小基站系统建设指导意见(最终定稿编)20141218

中国移动4G(皮站、飞站)小基站系统建设指导意见(最终定稿编)20141218

中国移动4G(皮站、飞站)小基站系统建设指导意见(最终定稿编)20141218第一篇:中国移动4G(皮站、飞站)小基站系统建设指导意见(编)20141218中国移动4G一体化小基站系统建设指导意见随着网络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负荷的不断增长,传统宏站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在物业协调、配套建设、深度和精确覆盖、扩容改造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以皮站和飞站为代表的小基站技术,采用低成本、小型化、低功率、低功耗的即插即用型接入设备,通过基于IP的有线宽带回传链路和小基站网关接入运营商核心网,能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传统宏站和室内分布系统的有益补充。

经过前期总部计划建设部、研究院和试点省公司的大力推进和规模试点,4G 小基站已基本具备全网规模部署推广的条件。

为指导各省公司开展4G 小基站建设工作,特制定4G小基站建设原则。

一、4G小基站总体定位4G小基站是指单载波(20MHz带宽)功率在500mW以下,集成了BBU、RRU、天线的一体化基站,按照单载波功率大小又可细分为皮基站(100mW-500mW)和飞基站(100mW以下)两类。

4G 小基站是一种低成本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可作为蜂窝网络的有效覆盖补充和容量扩充手段,主要用于网络覆盖或容量不足,建设难度相对较大且具备自有回传资源的场景。

一方面可用于家庭、小型企业、营业厅、超市等室内补盲补热场景,解决室内深度覆盖不足、降低用户投诉,提升业务分流能力、改善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应对全业务竞争的家庭/企业无线应用综合平台,提供家庭/企业市场进驻载体,增强用户粘性,协同拓展宽带业务和数字化家庭/企业等增值业务,提升客户价值。

二、总体建设思路4G小基站建设要按照“室内补盲补热、SOHO接入平台、协同大网规划、按需适度建设”的总体思路开展建设。

室内补盲补热就是要通过4G小基站建设,以低成本、快速灵活的覆盖手段补充宏网覆盖盲点和弱覆盖区域。

SOHO接入平台就是作为应对全业务竞争的家庭/企业应用综合平台,提供家庭/企业市场进驻载体,增强用户粘性,协同拓展宽带业务和数字化家庭/企业等增值业务,提升客户价值。

2015年中国移动TD-LTE一体化皮基站设备技术规范.

2015年中国移动TD-LTE一体化皮基站设备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T D-L T E一体化皮基站设备技术规范目录1.范围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4)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6)4概述 (9)7. TD-LTE皮站设备技术要求 (10)7.1 TD-LTE无线功能要求 (10)7.1.1系统带宽和配置 (10)7.1.2子帧配置 (10)7.1.3公共信道配置 (11)7.1.4随机接入 (12)7.1.5上行功控 (13)7.1.6链路自适应功能 (14)7.1.7 HARQ和调制方式 (15)7.1.8 调度 (16)7.1.9空口同步 (17)7.1.10空口安全性管理 (17)7.1.11 无线资源控制(RRC) (17)7.1.12终端省电 (19)7.1.13 业务质量保证(QoS) (20)SRB1+SRB2+1AM DRB+1UM DRB; (21)SRB1+SRB2+2AM DRB+1UM DRB; (21)7.1.14测量 (21)7.1.15移动性管理 (22)7.1.16 接纳与拥塞控制 (23)7.1.17干扰抑制 (24)7.1.18负载均衡 (27)7.1.19多天线功能 (30)7.1.20无线设备网管要求 (31)7.1.21 S1接口 (31)7.1.22 X2接口 (33)(1) X2接口管理 (33)7.1.23 VoLTE基本配置 (34)7.1.24 VoLTE用户调度 (35)7.1.25 eSRVCC和测量控制 (36)7.1.26 VoLTE性能 (36)7.1.27 RAN Sharing (38)7.1.28安全网关支持 (38)7.2 TD-LTE互操作功能要求 (39)7.2.1.TD-LTE与TD-SCDMA数据业务互操作 (39)7.2.2 TD-LTE与GSM数据业务互操作 (41)7.2.3数据业务互操作测量控制机制 (43)7.2.4 LTE话音解决方案(CSFB) (44)7.2.5 LTE话音解决方案(SRVCC) (45)7.2.6 重定向流程S1接口相关功能要求 (45)7.3 基站设备射频指标要求 (46)7.3.1 通用要求 (46)7.3.2 发射机性能 (46)7.3.3 接收机性能 (48)7.4 基站设备硬件要求 (49)7.4.1 射频通道数 (49)7.4.2 多天线形式 (49)7.4.3 天线形态及及接口 (49)7.4.4 调制方式 (50)BPSK,QPSK, 16QAM, 64QAM (50)BPSK,QPSK, 16QAM, 64QAM (50)7.4.5 峰值吞吐率 (50)7.4.6 业务能力 (52)7.5 基站设备SON技术要求 (52)7.5.1 基站自启动 (52)7.5.2 PCI自配置自优化 (55)7.5.2.1 PCI自配置自优化开关选项 (55)7.5.2.2 PCI自配置 (55)7.5.2.3 PCI冲突和混淆检测 (55)7.5.3 移动性优化 (55)7.5.3.1 移动性优化的开关选项 (55)7.5.3.2 移动性优化的设置 (55)7.5.3.3 自由模式时的移动性优化 (55)7.5.3.4 移动性优化 (55)7.5.3.5 出栈移动性优化 (56)7.5.4 自报警和自维护 (56)7.5.4.1 自报警 (56)7.5.4.2 自维护 (56)7.5.4.3 SCTP重连功能 (56)7.5.5 自动邻区关系 (56)7.5.5.1 自动邻区关系开关 (56)7.5.5.2 自动邻区关系添加基本功能 (57)7.5.5.3 自动邻区关系的属性管理 (57)7.5.6 负载均衡 (57)7.5.6.1 小区间负载均衡 (57)7.6 同步要求 (57)7.6.1 频率同步精度 (57)7.6.2 时间同步精度 (57)7.6.3 同步方式 (58)7.7 环境要求 (58)7.7.1 温度湿度要求 (58)7.7.2 散热方式 (59)7.7.3 大气压力要求 (59)7.7.4 防雷要求 (59)7.7.5 抗震要求 (59)7.7.6 防护等级 (59)7.7.7 三防要求 (59)7.8 外观要求 (60)7.8.1 设备重量和体积 (60)7.8.2 安装方式 (60)7.8.3 外部硬件接口及指示 (60)7.9 电源和接地 (61)7.9.1 功耗和供电 (61)7.9.2 过流过压保护 (62)7.9.3 接地要求 (62)7.10 安全要求 (62)7.11 电磁兼容 (62)7.12 可靠性要求 (62)7.13 扩展型设备要求 (63)7.13.1 扩展型设备总体技术要求 (63)7.13.2 皮站主机设备技术要求 (63)7.13.3 远端扩展单元技术要求 (64)7.14 无线网设备信令软采要求 (64)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TD-LTE单模一体化皮基站设备技术要求,包括无线功能要求、射频指标要求、硬件要求、SON要求、同步要求、环境要求、外观要求、电源和接地要求、电磁兼容要求、安全要求、可靠性要求要求等内容,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

中国移动2015年TD-LTE无线网设备勘察设计集中采购货物部分正本-新疆774

中国移动2015年TD-LTE无线网设备勘察设计集中采购货物部分正本-新疆774

正本中国移动2015年TD-LTE无线网设备勘察设计集中采购货物招标(标段三十一)投标文件(技术部分)投标人:湖北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盖单位章)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2015 年 5 月 8 日1正本中国移动2015年TD-LTE无线网设备勘察设计集中采购货物招标(标段三十一)投标文件(技术部分)公司总经理:芦晓霞手机:XX公司总工程师:王庆手机:XX投标授权代表:杨涛手机:XX邮箱:XX@二〇一五年五月目录第一部分技术规格偏离表 (1)第二部分技术规格点对点应答 (3)**针对《中国移动2015年TD-LTE无线网设备勘察设计集中采购技术规范书》的点对点应答 (4)1. .............................................................................................................................. 总则42.技术投标书的应答要求 (5)3.总体技术要求 (5)4.分工界面 (11)5.设计服务要求 (14)6.设计文件内容及深度要求 (21)7.考核 (26)8.技术培训 (27)9.知识产权 (27)10.其它说明 (29)11.投标人应提供以下材料 (29)**针对附件1:《2015年度TD-LTE无线网勘察设计服务考核办法的点对点应答》 (31)**针对附件1:《2015年度TD-LTE无线网勘察设计服务考核办法》的点对点应答 (31)**针对附件1:《附件1:TD-LTE无线网勘察设计考核表》的点对点应答 (34)**针对附件1:《附件2:考核事实确认单》的点对点应答 (37)**针对附件1:《附件3:考核成绩确认单》的点对点应答 (37)**针对附件1:《附件4:考核加分申请表》的点对点应答 (38)**针对附件2《TD-LTE网络设计经验及以往工程交付经历表》的点对点应答 (39)**针对附件3《拟投入本工程的设备配置表》的点对点应答 (40)**针对附表4《本工程项目负责人及技术骨干人员的资历和经验表》的点对点应答 (40)**针对附件5《投标人设计所使用的TD-LTE的规划、设计、仿真工具列表》的点对点应答 (41)**针对附件6《投标人拥有TD-LTE技术相关专利及技术研究列表》的点对点应答 (42)**针对附件7《投标人获奖情况表》的点对点应答 (42)**针对附件8《对XX省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现网的理解》的点对点应答 (43)**针对附件9《对XX省2015年TD-LTE项目的认识及分析》的点对点应答 (43)第三部分TD-LTE技术实力储备 (43)**TD-LTE相关技术研究 (45)**TD-LTE网络设计环节技术能力 (73)**需求分析 (73)**预规划 (77)**站点干扰分析 (78)**网络结构分析 (79)**站址规划 (80)**模型校正 (84)**网络仿真 (89)**参数规划 (91)**建设方案 (93)**勘察设计 (94)**施工配合 (94)**网络跟踪评测 (94)**TD-LTE网络设计经验及以往工程交付经历 (95)**TD-LTE网络设计经验 (95)**相关工程交付经历 (121)**近三年获奖情况 (152)**近年来的发明专利 (165)第四部分项目组织计划及网络组织方案 (177)**项目组织架构 (177)**项目的组织架构 (177)**人员具体职责分工 (178)**公司支撑计划 (181)**多专业工作方案 (183)**无线网专业实施能力及组织方案 (186)**对新疆移动现网的认识和分析 (186)**对本项目的认识和分析 (187)**无线网设计深度 (188)**无线网设计内容 (194)**人员配备计划 (196)**生产工具及车辆配备计划 (200)**规划设计工具 (200)**进度计划和质量计划 (203)**进度计划 (203)**质量计划 (205)**设计保障措施 (207)**进度保证措施 (207)**投资管控措施 (210)**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211)**应对设计变更措施 (216)**设计管理和文件管理 (218)第五部分服务与承诺 (226)**服务意识 (225)**沟通渠道与措施 (225)**投诉处理方法 (227)**服务回访制度 (229)**快速响应时间 (229)**配套需求清单提供 (229)**对局方提出方案改变的确认 (230)**基本服务承诺 (230)**项目综合要求 (230)**服务时限要求 (230)**应急预案 (230)**设计成册与其它配合要求 (230)**设计考核 (230)**培训与知识产权 (231)**额外服务承诺 (232)**应急响应服务承诺 (232)**知识产权保护和保密承诺 (232)**工程技术服务承诺 (233)**工程管理服务承诺 (234)**设计变更服务承诺 (235)**新技术培训及软课题共同开发服务承诺 (235)**设计后续服务承诺-236-评分索引表序号评审内容索引应答简述1TD-LTE技术实力储备TD-LTE相关技术研究P46-73我公司LTE相关技术研究成果如下:1. 我公司编制《LTE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书籍成功在大陆和台湾两地出版发行。

9.中国移动-TD-LTE皮基站施工安装规范

9.中国移动-TD-LTE皮基站施工安装规范

9.中国移动-TD-LTE⽪基站施⼯安装规范⽬录1适⽤范围说明 (1)2安全须知 (1)2.1安全事项 (1)2.2静电防护 (2)3设备介绍 (2)3.1设备⼯作条件 (2)3.2设备外观及指⽰灯 (2)3.2.1扩展型系统组⽹产品外观图 (2)3.2.1.1TD-LTE扩展型⽪基站外观图 (2)3.2.1.2中继扩展单元(EU)外观图 (3)3.2.1.3远端扩展单元(DP)外观图 (3)3.2.2单载波⼀体化⽪基站外观图 (3)3.2.3双载波⼀体化⽪基站外观图 (4)4设备安装 (4)4.1设备安装施⼯流程 (4)4.2设备安装要求 (5)4.2.1取电要求 (5)4.2.1.1取电流程 (5)4.2.1.2注意事项 (5)4.2.2空间要求 (6)4.2.3⼯具要求 (6)4.3设备安装 (7)4.3.1扩展型系统组⽹产品安装 (7)4.3.1.1TD-LTE扩展型⽪基站安装 (7)4.3.1.2中继扩展单元(EU)安装 (9)4.3.1.3远端扩展单元(DP)安装 (9)4.3.2单载波⼀体化⽪基站安装 (15)4.3.3双载波⼀体化⽪基站安装 (15)4.3.4同步⽅式选择及安装 (15)4.3.4.1同步⽅式介绍 (16)4.3.4.2RGPS安装 (16)4.3.4.3注意事项 (20)4.4线路铺设 (21)4.4.1⽹线铺设 (21)4.4.1.1⽹线要求 (21)4.4.1.2⽹线布线要求 (22)4.4.2电源线铺设 (22)4.4.3光纤光模块铺设 (23)4.4.3.1光纤光模块铺设注意事项 (23)4.4.3.2扩展型⽪基站与EU之间光模块选择 (27)4.4.3.3光链路对接问题排查 (27)TD-LTE⽪基站施⼯规范V1.31适⽤范围说明移动通信⼯程传统室分建设中,往往存在建设⼯程量⼤、物业协调困难、维护成本⾼等难点,京信公司推出LTE ⽪基站暨TD-LTE⽪基站,其遵循3GPP标准,⽀持PTN、XPON 等IP回传,集成基带和射频,⾃带MIMO双天线,设备⼩巧美观,采⽤类IT部署⽅式,在新型室分建设中具备“建⽹便捷,灵活组⽹,容量优势”的特点。

一体化皮基站(NanoCell)介绍0904

一体化皮基站(NanoCell)介绍0904

运营商流量经营时代,需要更为经济的室内覆盖方式
• 流量的非实时性、用户使用习惯的重新培养等特点不允许运营商不计成本 的投入室分
• 为实现低成本、高收益的流量经营,需要覆盖更精确、建设更便捷的新型
室分解决方案
剪刀差:技术进步增速/数据流量增速
剪刀差:数据业务收益/数据流量增长
客户需求 移动数据 流量增速
✓ 灵活组网:一体化皮基站建网无需大规模施工,且可根据覆盖范围灵活选取单点、组网、双 模的建网方式,是一种最为灵活的室分广度\深度\厚度覆盖的建设方式;
✓ 容量优势:一体化皮基站组网环境下每一台设备就是一个逻辑小区,当传输带宽有保证时, 能够提供更优的用户体验,相比DAS系统具备高容量弹性的特点。
✓ 可管可控:一体化皮基站组网方案中,不再使用传统的无源器件,网管可监控到整个覆盖系 统的各个节点,真正实现室内覆盖无盲区监控;
LTE一体化皮基站产品和方案——小场景覆盖
一体化皮基站小场景覆盖方案
GPON/PTN接入
➢ 一体化皮基站基站自带MIMO,快速提升热点区域速率; ➢ 适用于营业厅、餐厅、办公室、小型会议室等热点区域
LTE一体化皮基站产品和方案——组网覆盖
一体化皮基站组网覆盖方案
GPON/PTN接入
➢ 一体化皮基站支持同频、异频组网,可快速提高区域容量需求 ; ➢ 适用于超市、卖场、KTV等人流密集场景;
LTE一体化皮基站产品和方案——扩展覆盖
一体化皮基站扩展覆盖方案
GPON/PTN接入
➢ 一体化皮基站支持主从机扩展覆盖,实现区域的连续覆盖; ➢ 适用于超市、办公楼、餐厅等场景
LTE一体化皮基站产品和方案——应用案例
热点覆盖
典型场景:移动营业厅

中国移动TD-LTE一体化皮基站设备必达标技术要求

中国移动TD-LTE一体化皮基站设备必达标技术要求

本规范定义了中国移动TD-LTE一体化皮基站设备必达标技术要求,用于指导中国移动TD-LTE一体化皮基站设备选型和网络建设。

其中,优先级说明如下:●必达标项:有一项不支持则判定为设备技术不通过;●累计必达标项:累计达到任何3项(及以上)不支持则判定为设备技术不通过;一、TD-LTE无线功能要求1.1系统带宽和配置(1)系统带宽支持20MHz带宽的灵活配置优先级:必达标项(2)系统带宽支持10MHz带宽的灵活配置优先级:必达标项(3)子载波间隔15kHz除eMBMS业务外,TD-LTE系统子载波间隔设置为15kHz优先级:必达标项1.2子帧配置(1)帧结构支持上下行时隙配比5ms 2DL:2UL、3DL:1UL,其他配置可软件升级实现优先级:必达标项(2)帧结构支持特殊时隙配比10:2:2,3:9:2,其他配置可软件升级实现优先级:必达标项(3)帧结构支持Normal CP,用于规避多径引起的干扰(Normal CP可规避最大4.6us内的符号间干扰)优先级:必达标项(4)特殊时隙的应用支持在DwPTS上传送物理层控制信道(PDCCH/ PCFICH/PHICH);当DwPTS上符号数不小于6时,支持同时发送数据信道优先级:必达标项(5)特殊时隙的应用支持配置终端在特殊时隙UpPTS上发送Sounding参考信号,并能正确接收优先级:必达标项1.3随机接入(1)随机接入系统支持随机接入PRACH format 0优先级:必达标项(2)随机接入随机接入支持发送密度为10ms 1次和20ms一次优先级:必达标项(3)随机接入支持基于竞争和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并且运营商可配置基于竞争和非竞争随机接入码数量(每个小区可分配的随机接入码数量为64个)优先级:必达标项1.4上行功控(1)上行功控支持运营商配置PRACH功率初始值和功率调整步长(powerRampingStep)优先级:必达标项(2)上行功控支持PRACH 消息3(msg3)的闭环功控,提高接入成功率优先级:必达标项(3)上行功控支持PUSCH、PUCCH、Sounding参考信号闭环功控优先级:必达标项(4)上行功控支持功率余量power headroom的事件触发性和周期性两种反馈触发机制,且支持触发周期和门限的设置优先级:必达标项(5)上行功控支持单个功控命令用于承载多个UE的功率调整信息(DCI format 3)以提高传输效率优先级:必达标项(6)上行功控支持PUSCH根据上行接收信号强度或质量、Power Head Room、接收机性能、MCS解调门限等因素来调整终端的发射功率优先级:必达标项(7)上行功控支持PUSCH绝对式和累积式的功率控制优先级:必达标项1.5空口同步(1)空口同步在启动阶段,皮站通过监听其他基站PSS/SSS获得其他基站的同步信息,并通过侦听宏基站CRS跟踪和保持同步情况。

20150207 皮基站介绍(京信)

20150207 皮基站介绍(京信)
Internet
本地开放性应用平 台
网关系统
核心网
网关(可选)
IP网络
PON/PTN
本地控制系统
IP网络
网线
POE交换机
网线
Nan用扩展
价值总结
支持多种回传方式
Nanocell可支持PTN、Internet专线、GPON等多种回传方式;
资源利旧、快速建网
上行数据 均值(Mbps) 9.5 9.4 9.1 8.1
LTE扩展型皮基站
校园宿舍
布放
吸顶安装 POE供电
回传
利旧已有 GPON回传
传输
Cat5e
简 易 快 捷 部 署 , 适 用 多 隔 断 场 景
LTE扩展型皮基站
多隔断场景RSRP满足室内覆盖要求
主Nanocell下speedtest测试结果
皮基站(NanoCell)介绍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目 录
01 02 03
LTE皮基站产品介绍
LTE皮基站应用介绍
LTE皮基站案例介绍
04
LTE皮基站优势及价值
LTE皮基站产品介绍
LTE一体化皮基站
LTE扩展型皮基站
LTE/GSM双模皮基站
LTE一体化皮基站介绍
内置全向天线, 可选外接天线
信源&传输 设备布放区 弱电井/机房 室内布放区
GSM Femto AU
GSM Femto网关
PTN 光纤 网线(POE)
LTE GSM
EPC
NANOCELL
SW
DP
LTE GSM
LTE
GSM
LTE一体化皮基站应用
营业厅
咖啡厅
办公室

19.中国移动-TD-LTE双载频一体化皮基站开通指导(ENB-35,A 18年集采)

19.中国移动-TD-LTE双载频一体化皮基站开通指导(ENB-35,A 18年集采)

密级机密ENB-35,A2型LTE双载频一体化皮基站开通指导编制:刘统华审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2018年8月- I-密级机密文件历史记录文件编号文件标题ENB-35,A2型LTE双载频一体化皮基站开通指导文件履历版本编制日期更改内容(条款)适用软件版本V1.0 刘统华2018-08-30 编写2018集采双载一体化皮基站开通手册通用- II-密级机密目录1概述 (1)2开通流程 (1)3站点开通 (2)3.1开站前准备 (2)3.1.1设置本地电脑IP (2)3.1.2开站参数核对 (2)3.1.3PCI规划 (3)3.1.4开站工具准备 (5)3.2TD-LTE 参数配置 (5)3.2.1执行设置向导 (5)3.2.2本地网络设置 (11)3.2.3Celldentity及宏微模式设置 (13)3.2.4TDD物理层帧结构时隙配比 (13)3.2.5邻区参数配置 (14)3.2.6时间服务器 (16)3.2.7重启基站 (17)3.2.8检查设备状态 (17)3.2.9检查GPS搜星情况 (18)4设备日常维护操作 (18)4.1版本升级 (18)4.2日志下载 (19)4.3告警查看 (19)4.3.1当前告警 (19)4.3.2历史告警 (19)ENB-35,A2型LTE双载频一体化皮基站开通指导1概述移动通信工程传统室分建设中,往往存在建设工程量大、物业协调困难、维护成本高等难点,京信公司推出一体化皮基站暨TD-LTE一体化皮基站,其遵循3GPP标准,支持PTN、XPON等IP回传,集成基带和射频,自带MIMO双天线,设备小巧美观,采用类IT部署方式,在新型室分建设中具备“建网便捷,灵活组网,容量优势”的特点。

为满足补热、补盲、室分新建、室分改造的多层次4G室分建设需求,京信公司推出了一体化皮基站,外观结构图如下:图1-1 ENB-35,A2型TD-LTE一体化皮基站2开通流程开通流程可按照下面的流程图2-1所示。

16.中国移动-TDD-LTE一体化皮基站操作指导手册(ENB-35,A07型)

16.中国移动-TDD-LTE一体化皮基站操作指导手册(ENB-35,A07型)

密级机密中国移动-TDD-LTE一体化皮基站操作指导手册(ENB-35,A07型)文件编号:编制:余小劲审核:徐拾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2017 年 8月密级机密文件历史记录文件编号文件标题中国移动-TDD-LTE一体化皮基站操作指导手册(ENB-35,A07型)适用ERP码610005-000024-0000文件履历版本编制日期更改内容(条款)适用软件版本V1 余小劲2015.5 首发V2 李明2015.6 增加GPS安装,内容优化V3 杨德明2015.7 更新web参数页面、新增功能和常见问题添加;内容优化ENB35_A0ALV08.13.14.02V4 王海明2015.10 更新web参数页面、新增服务网站和用户管理功能;内容优化ENB35_A0ALV11.12.07.00V5 杨德明2016.2 取消网线安装、增加异系统操作ENB35_A0ALV11.1 2.07.00V6 杨文聪ENB35_A0ALV11.1 2.07.00CP01.33_ 52V7 张亮亮2017.8 调整结构和增加开通和优化参数ENB35_A0ALV11.1 2.07.00CP01.36- 1 -密级机密目录1适用范围说明 (1)2设备介绍 (1)2.1设备主要功能特性 (1)2.2关键性能指标 (2)2.3设备主要功能特性 (2)3设备安装 (4)3.1基站的安装流程 (4)3.2一体化皮基站安装要求 (5)3.2.1设备对外接口 (5)3.2.2设备指示灯 (5)3.2.3空间要求 (6)3.2.4工作环境条件 (6)3.2.5回传网络要求 (6)3.2.6电源要求 (8)3.2.7工具要求 (9)3.3安装步骤 (9)3.3.1主机设备安装方式 (9)3.3.2网线安装 (14)3.3.3PSE安装(可选) (14)3.4常规检查 (23)4快速开通 (23)4.1开站前准备 (23)4.1.2开站参数核对 (24)4.1.3开站工具准备 (26)4.2TD-LTE 参数配置指导 (26)4.2.1设备状态 (26)4.2.2执行设置向导 (27)4.2.3宏站与微站模式设置 (35)4.2.4邻区参数配置 (36)4.2.5时间服务器 (39)4.2.6重启基站 (39)5常用优化参数设置 (40)5.1重选控制参数 (40)5.1.1LTE重选公共参数 (40)5.1.2LTE同频重选参数 (41)5.1.3LTE异频重选参数 (42)5.2切换控制参数 (43)5.2.1同频切换设置 (43)5.2.2异频切换设置 (44)5.2.3异系统切换设置 (48)5.3参考功率 (50)5.4帧头定时偏移 (50)5.5X2组网IP配置参数 (51)5.6PRACH参数优化 (52)5.7流量整形参数 (52)5.8射频开关 (53)5.9命令模式 (53)5.10网络诊断 (54)6设备维护操作 (54)6.1版本升级 (54)6.2日志下载 (55)6.3告警查看 (55)6.3.1当前告警 (55)6.3.2历史告警 (55)6.4查看X2/S1链路状态 (56)6.5查询基站UE状态 (56)6.6GPS搜星情况 (57)7业务验证测试 (57)8常见问题分析 (59)8.1LTE常见问题分析 (59)8.1.1传输问题 (59)8.1.2小区激活失败 (59)8.1.3同步失败问题 (60)8.1.4接入问题 (60)1适用范围说明移动通信工程传统室分建设中,往往存在建设工程量大、物业协调困难、维护成本高等难点,京信公司推出一体化皮基站暨TD-LTE一体化皮基站,其遵循3GPP标准,支持PTN、XPON等IP回传,集成基带和射频,自带MIMO双天线,设备小巧美观,采用类IT部署方式,在新型室分建设中具备“建网便捷,灵活组网,容量优势”的特点。

20150207 皮基站介绍(京信)

20150207 皮基站介绍(京信)

GSM 信源 AU/MAU
LTE扩展型皮基站介绍
处理能力:支持8台DP 同时支持扩展下一级的SW汇聚交部件 对外接口:四个拓展光口,八个拓展电口, 一个调测端口。 供电方式:AC:154V~286V (47Hz~54Hz) 安装方式:挂墙 尺寸:160mm*160mm*42mm 重量:< 0.5kg 频段:TDD-LTE:2.3G TDD 频段 GSM:U:1710 MHz~1735MHz D:1805 MHz~1830MHz 功率:LTE: 250mW GSM:50mW 供电方式:POE供电 支持用户数:32个激活态用户和96个RRC连接态 用户 灵敏度:≤-93.5dBm (LTE制式) ≤-95dBm(GSM制式) 覆盖半径:20-40m
覆盖后RSRP 大于-100dBm的 区域占98.43%
一体化皮基站下行/上行数据业务能力测试统计表
点位
极好点 好点 中点 差点
RSRP 场强范围 >-75dBm -80~-85dBm -90~-95dBm -100~-105dBm 峰值(Mbps) 101.3 98.4 90.5 68.3
下行数据 均值(Mbps) 96.3 90.8 82.4 58.5 峰值(Mbps) 10.1 9.8 9.8 8.9
Nanocell
系统网关
核心网
有用户进入我 的区域内了 用户的IMSI是XX 进入的时间是XX
用户的位置标识是XX 用户的IMSI是XX 进入的时间是XX 该用户是注册会员 ......
数据分析
结合本地控制器,提供基于本地的应用服务 具体应用如: 银行网点无线智能系统、餐馆无线、商场无线智能 系统智能系统等
DP4下speedtest测试结果
简 易 快 捷 部 署 , 适 用 多 隔 断 场 景

4.中国移动-TD-LTE扩展型皮基站设计方案(模版)

4.中国移动-TD-LTE扩展型皮基站设计方案(模版)

郑州港区管委会TD-LTE皮基站(扩展型双模)站点设计方案郑州港区管委会TD-LTE皮基站(扩展型双模)站点设计方案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2015年3月2日目录1概述.......................................................................................................................................................... - 3 -1.1背景介绍.................................................................................................................................... - 3 -1.2站点概述.................................................................................................................................... - 3 -2系统介绍................................................................................................................................................... - 4 -2.1系统架构.................................................................................................................................... - 4 -2.2网元介绍.................................................................................................................................... - 5 -2.2.1皮基站(扩展型双模) ...................................................................................................... - 5 -2.2.2GSM AU ............................................................................................................................ - 7 -2.2.3SW汇聚交换部件.............................................................................................................. - 8 -2.2.4远端扩展单元(DP)......................................................................................................... - 9 -2.3系统特点.................................................................................................................................. - 10 -3站点勘测及方案设计............................................................................................................................... - 11 -3.1电磁环境.................................................................................................................................. - 11 -3.2方案设计.................................................................................................................................. - 12 -3.2.1链路预算.......................................................................................................................... - 12 -3.2.2覆盖设计.......................................................................................................................... - 14 -3.2.3频点及PCI规划............................................................................................................... - 15 -3.2.4邻区规划.......................................................................................................................... - 16 -3.3资源申请.................................................................................................................................. - 16 -3.4材料清单.................................................................................................................................. - 18 -4工程指导................................................................................................................................................. - 18 -4.1站点传输.................................................................................................................................. - 18 -4.2现场施工.................................................................................................................................. - 19 -4.2.1走线与设备安装 ............................................................................................................... - 19 -4.2.2取电 ................................................................................................................................. - 20 -4.2.3工艺规范.......................................................................................................................... - 20 -5附件........................................................................................................................................................ - 21 -1 概述1.1背景介绍移动通信工程传统室分建设中,往往存在建设工程量大、物业协调困难、维护成本高等难点,京信公司推出LTE Nanocell暨TD-LTE皮基站,其遵循3GPP标准,支持PTN、XPON 等IP回传,集成基带和射频,自带MIMO双天线,设备小巧美观,采用类IT部署方式,在新型室分建设中具备“建网便捷,灵活组网,容量优势”的特点。

中国移动TD-LTE一体化皮基站设备测试规范 SON功能分册V4

中国移动TD-LTE一体化皮基站设备测试规范 SON功能分册V4

中国移动T D-L T E一体化皮基站设备测试规范S O N功能分册C M C C T D-L T E N a n o c e l l T e s t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S O N f u n c t i o n版本号:0.1.0前言本标准的目的:本标准包括的主要内容:本标准是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例[1][2][3][4][5]本标准需与企业标准编号《企业标准名称》配套使用。

本标准涉及知识产权的情况说明。

本标准的附录为标准性附录,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移号文件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目录1 概述 (1)1.1 范围 (1)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1.4 测试目的 (3)1.5 主要测试内容 (3)1.6 测试仪表、工具、测试软件 (3)1.7 测试环境要求 (3)1.7.1 网络基本拓扑 (3)1.7.2 测试区域要求 (4)1.7.3 终端要求 (4)1.8 测试关键参数配置要求 (4)1.9 加载方式说明 (4)1.10 测试约定与准则 (4)2 TD-LTE 基站设备SON测试 (4)2.1 基站自启动 (4)2.1.1 自启动 (4)2.2 自测试 (5)2.2.1 基站自测试 (5)2.2.2 GPS状态和同步性能测试 (5)2.3 传输网检测 (6)2.3.1 支持IPv4协议栈 (6)2.4 软件和配置数据管理 (6)2.4.1 基站硬件和版本信息的上报 (6)2.4.2 软件下载及自动激活 (7)2.4.3 支持配置检查功能 (8)2.5 小区自建立 (8)2.5.1 小区空口同步 (8)2.6 PCI自配置自优化 (9)2.6.1 PCI自配置自优化 (9)2.6.2 PCI冲突与混淆检测 (9)2.7 基站自告警与自维护 (10)2.7.1 基站回传链路的维护与重连 (10)2.8 邻区关系自发现与自动添加 (11)2.8.1 基于空口侦听的邻区自发现自配置 (11)2.8.2 基于ANR的邻区关系自动添加 (12)3 编制历史 (12)1 概述1.1 范围(请添加相关内容)1.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中国移动-TD-LTE扩展型皮基站产品设计及应用指导

中国移动-TD-LTE扩展型皮基站产品设计及应用指导

中国移动-TD-LTE扩展型⽪基站产品设计及应⽤指导⽬录1概述 (1)2产品特点 (1)3产品介绍 (2)3.1技术规格 (2)3.1.1分布式Femto接⼊单元(LTE AU) (2)3.1.2扩展单元(CP) (3)3.1.3覆盖单元(DP) (4)3.2组⽹架构 (4)3.3LTE容量估算 (5)3.4覆盖能⼒介绍 (6)3.4.1穿透损耗测试结果 (6)3.4.2覆盖场景 (6)3.4.3覆盖单元(DP)覆盖能⼒ (7)3.5覆盖单元(DP)布放⽅案介绍 (11)3.5.1平层布放⽅案 (11)3.5.2电梯布放⽅案 (13)3.5.3楼梯布放⽅案 (13)3.5.4底层窗边/出⼊⼝布放⽅案 (14)4应⽤条件 (15)4.1回传⽹络要求 (15)4.2⽹线要求 (15)4.3同步要求 (16)4.4邻区条件 (16)4.4.1邻区添加 (16)4.4.2CSFB (17)4.4.3eSRVCC (17)5应⽤场景 (18)5.1应⽤场景解决⽅案 (18)5.2注意事项 (18)5.3解决⽅案案例 (20)5.3.1地下车库场景 (20)5.3.2商场超市场景 (24)5.3.3办公楼场景 (28)5.3.4商业建筑场景 (31)5.3.5低层居民区场景 (35)扩展型⽪基站产品设计及应⽤指导v1.21概述移动通信⼯程传统室分建设中,往往存在建设⼯程量⼤、物业协调困难、维护成本⾼等难点,京信公司推出LTE分布式Femto 产品,其遵循3GPP标准,⽀持PTN、XPON等IP回传,集成基带和射频,⾃带MIMO双天线,设备⼩巧美观,采⽤类IT部署⽅式,在新型室分建设中具备“建⽹便捷,灵活组⽹,容量优势”的特点。

为满⾜补热、补盲、室分新建、室分改造的多层次4G 室分建设需求,京信公司推出了分布式Femto产品,从容量及覆盖⽅式上满⾜了中⼩场景的应⽤。

为了分布式Femto产品更好的在现⽹中应⽤,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00中国移动2015年TD-LTE无线网设备勘察设计集中采范书点对点应答1371

00中国移动2015年TD-LTE无线网设备勘察设计集中采范书点对点应答1371

中国移动2015年TD-LTE无线网设备勘察设计集中采购技术规范书点对点应答2015年4月目录1. 总则 (1)2. 技术投标书的应答要求 (2)3. 总体技术要求 (2)**. TD-LTE技术能力需求 (2)**. 工作内容及主要环节技术要求 (4)**. 需求分析 (4)**. 预规划 (5)**. 站点干扰分析 (5)**. 网络结构分析 (5)**. 站址规划 (5)**. 模型校正 (6)**. 网络仿真 (6)**. 参数规划 (6)**. 建设方案 (6)**. 勘察设计 (7)**. 施工配合 (8)**. 网络跟踪评测 (9)4. 分工界面9**. 专业分工 (9)**. 专业要求与分工 (9)**. 无线网专业与传输专业的分工 (9)**. 无线网专业与土建专业的分工 (9)**. 无线网专业与电源专业分工 (10)**. 无线网(主设备)专业与分布系统专业分工 (10)**. 电源专业与土建专业的分工 (10)**. 电源专业与传输专业分工 (11)**. 其他说明 (11)**. 工程责任分工 (11)**. 设计单位与设备供货厂家的分工 (11)**. 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的分工 (11)**. 主体设计协调人和其他设计院的分工 (12)5. 设计服务要求12**. 项目综合要求 (12)**. 总体要求 (12)**. 设计工作要求 (13)**. 设计各组成部分内容要求 (14)**. 设计会审要求 (15)**. 人员与工器具要求 (16)**. 时限要求 (21)**. 成册要求 (23)**. 其它配合要求 (23)**. 额外承诺 (23)6. 设计文件内容及深度要求24**. 设计文件要求 (24)**. 无线主设备 (24)**. 电源配套(如该标段采购内容包含) (26)**. 室内分布系统(如该标段采购内容包含) (27)**. 设计深度要求 (29)**. 无线主设备 (29)**. 电源配套(如该标段采购内容包含) (30)**. 室内分布系统(如该标段采购内容包含) (31)7. 考核328. 技术培训 (32)9. 知识产权 (32)**. 智力成果知识产权保护 (33)**. 复制权利 (33)**. 设计工具、软件版权 (33)10. 其它说明3511. 投标人应提供以下材料 (35)1.总则本技术规范书是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标人)对“中国移动2015年TD-LTE无线网设备勘察设计”采购项目供应商(以下简称投标人)提出的技术要求,作为投标人编制技术投标书的依据。

9.中国移动-TD-LTE皮基站施工安装规范

9.中国移动-TD-LTE皮基站施工安装规范

目录1适用范围说明 (1)2安全须知 (1)2.1安全事项 (1)2.2静电防护 (2)3设备介绍 (2)3.1设备工作条件 (2)3.2设备外观及指示灯 (2)3.2.1扩展型系统组网产品外观图 (2)3.2.1.1TD-LTE扩展型皮基站外观图 (2)3.2.1.2中继扩展单元(EU)外观图 (3)3.2.1.3远端扩展单元(DP)外观图 (3)3.2.2单载波一体化皮基站外观图 (3)3.2.3双载波一体化皮基站外观图 (4)4设备安装 (4)4.1设备安装施工流程 (4)4.2设备安装要求 (5)4.2.1取电要求 (5)4.2.1.1取电流程 (5)4.2.1.2注意事项 (5)4.2.2空间要求 (6)4.2.3工具要求 (6)4.3设备安装 (7)4.3.1扩展型系统组网产品安装 (7)4.3.1.1TD-LTE扩展型皮基站安装 (7)4.3.1.2中继扩展单元(EU)安装 (9)4.3.1.3远端扩展单元(DP)安装 (9)4.3.2单载波一体化皮基站安装 (15)4.3.3双载波一体化皮基站安装 (15)4.3.4同步方式选择及安装 (15)4.3.4.1同步方式介绍 (16)4.3.4.2RGPS安装 (16)4.3.4.3注意事项 (20)4.4线路铺设 (21)4.4.1网线铺设 (21)4.4.1.1网线要求 (21)4.4.1.2网线布线要求 (22)4.4.2电源线铺设 (22)4.4.3光纤光模块铺设 (23)4.4.3.1光纤光模块铺设注意事项 (23)4.4.3.2扩展型皮基站与EU之间光模块选择 (27)4.4.3.3光链路对接问题排查 (27)TD-LTE皮基站施工规范V1.31适用范围说明移动通信工程传统室分建设中,往往存在建设工程量大、物业协调困难、维护成本高等难点,京信公司推出LTE 皮基站暨TD-LTE皮基站,其遵循3GPP标准,支持PTN、XPON 等IP回传,集成基带和射频,自带MIMO双天线,设备小巧美观,采用类IT部署方式,在新型室分建设中具备“建网便捷,灵活组网,容量优势”的特点。

2015LTE

2015LTE

882015年9月 第 9 期(第28卷 总第216期)月刊2015年 第9期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新技术应用2015 LTE 网络创新研讨会在京召开8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指导、TD产业联盟(简称TDIA)和《移动通信》杂志社主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和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协办的“2015 LTE网络创新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闻库司长莅临大会并发表致辞,TDIA秘书长杨骅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张玉胜主持会议。

大会发布了22个主题演讲,移动通信业界300余人参加了当天的研讨会。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蒋远副院长应邀出席会议并代表协办方致辞,他在致辞中指出,设计院作为中国移动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全力支撑了TD-LTE从技术试验开始到建成全球最大商用网络的全过程,持续助力中国移动打造高质量、低成本、用户感受佳、运营效率高的移动通信网络。

为解决现阶段面临的网络难题,我院协同集团公司计划建设部、网络部等就TD-LTE精确建网、高价值区域深度覆盖和基于用户感知扩容等多个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围绕网络精细化建设需求,开发了“基于网络大数据的四网协同规划设计平台”,并创新提出“六维分析法”开展LTE网络质量分析;围绕“深度覆盖标准与规划研究”,提出深度覆盖“二八三”方法,精确确定需覆盖的高价值区域排序;围绕4G扩容,开展了“基于用户感知的4G网络容量及扩容标准研究”,通过网络负荷与业务感知基线的关联性研究,创建了将用户业务感知作为评判网络容量需求的技术体系。

另外,在无线网络架构演进、2G/3G退网及频率重耕策略、TDD/FDD融合组网等方面我们也正在开展研究,我院将继续发挥在TD-LTE网络规划、工程实施、专业软件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坚持“以中国移动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全力支撑TD-LTE网络建设。

来自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铁塔、SIGOS公司、华为公司、中兴通讯、大唐移动、京信通信、杰赛科技、思博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LTE产业发展趋势、4G市场与业务创新、4.5G技术与产业、运营规划与测试、网络融合发展等话题进行广泛探讨,并重点就VoLTE、共建共享、多网协同、宽带提速、网络扩容、跨网载波聚合、5G标准等2015年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移动TD-LTE家庭基站设备技术规范_V1.0.5概述

中国移动TD-LTE家庭基站设备技术规范_V1.0.5概述

QB-╳╳-╳╳╳-╳╳╳╳中国移动T D-L T E家庭基站设备技术规范C h i n a M o b i l e T D-L T E F e m t o c e l l B a s e s t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1.0.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6)1.范围: (7)2.规范性引用文件: (7)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9)4.概述 (12)5.硬件详细要求 (13)5.1射频指标 (13)5.1.1通用要求 (13)5.1.1.1工作频段 (13)5.1.1.2信道带宽 (13)5.1.1.33GPP规范兼容性 (13)5.1.2发射机性能 (14)5.1.2.1最大输出功率 (14)5.1.2.2输出功率动态范围 (14)5.1.2.3频率误差 (14)5.1.2.4误差向量幅度 (14)5.1.2.5邻道泄露功率比 (15)5.1.2.6杂散发射 (15)5.1.3接收机性能 (15)5.1.3.1参考灵敏度 (15)5.1.3.2邻道选择性 (15)5.1.3.3阻塞 (16)5.2基站设备能力要求 (16)5.2.1射频通道数 (16)5.2.2多天线形式 (17)5.2.3天线形态及及接口 (17)5.2.4调制方式 (17)5.2.4.1下行调制方式 (17)5.2.4.2上行调制方式 (17)5.2.5峰值吞吐率 (18)5.2.5.1子帧时隙配比 (18)5.2.5.2峰值吞吐率(20MHz信道带宽) (18)5.2.5.3峰值吞吐率(10MHz信道带宽) (18)5.2.5.4峰值吞吐率(20MHz+20MHz载波聚合) (19)5.2.6业务能力 (19)5.2.6.1家庭基站业务能力 (19)5.2.6.2WLAN业务能力 (19)5.3同步要求 (19)5.3.1频率同步精度 (19)5.3.2时间同步精度 (20)5.3.3同步方式 (20)5.4环境要求 (20)5.4.1温度湿度要求 (20)5.4.2散热方式 (21)5.4.3大气压力要求 (21)5.4.4抗震要求 (21)5.4.5防护等级 (21)5.5外观要求 (21)5.5.1设备重量和体积 (21)5.5.2安装方式 (22)5.5.3外部硬件接口及指示 (22)5.5.3.1传输接口 (22)5.5.3.2操作维护接口 (22)5.5.3.3状态指示灯 (22)5.6电源和接地 (23)5.6.1功耗和供电 (23)5.6.1.1整机功耗 (23)5.6.1.2交流供电 (23)5.6.1.3以太网供电 (23)5.6.2过流过压保护 (23)5.6.3接地及绝缘要求 (24)5.7安全要求 (24)5.8电磁兼容 (24)5.9可靠性要求 (24)6.LTE软件详细要求 (24)6.1TD-LTE无线功能要求 (24)6.1.1系统带宽和配置 (24)6.1.2子帧配置 (25)6.1.3公共信道配置 (26)6.1.4随机接入 (27)6.1.5上行功控 (27)6.1.6调度及链路自适应功能 (28)6.1.7空口同步 (31)6.1.8空口安全性管理 (31)6.1.9无线资源控制(RRC) (31)6.1.10终端省电 (33)6.1.11业务质量保证(QoS) (33)6.1.12测量及移动性管理 (35)6.1.13接纳与拥塞控制 (37)6.1.14干扰抑制 (37)6.1.15多天线功能 (40)6.1.16S1接口 (41)6.1.17X2接口 (43)6.1.18VoLTE (43)6.1.19无线设备网管要求 (46)6.2异系统互操作功能要求 (47)6.2.1与TD-SCDMA数据业务互操作 (47)6.2.2与GSM数据业务互操作 (48)6.2.3测量控制机制 (49)6.2.4LTE话音解决方案 (50)6.2.5重定向流程S1接口相关功能要求 (51)6.3SON功能要求 (52)6.3.1基站自启动 (52)6.3.1.1自启动 (52)6.3.1.2自测试 (52)6.3.1.3传输网检测 (52)6.3.1.4软件和配置数据管理 (53)6.3.1.5小区自建立 (53)6.3.1.6邻区自发现自配置 (53)6.3.2PCI自配置自优化 (54)6.3.2.1PCI自配置自优化开关选项 (54)6.3.2.2PCI自配置 (54)6.3.2.3PCI冲突和混淆检测 (55)6.3.2.4PCI值的修改和生效 (55)6.3.3移动性优化 (55)6.3.3.1移动性优化的开关选项 (55)6.3.3.2移动性优化的设置 (56)6.3.3.3自由模式时的移动性优化 (56)6.3.3.4移动性优化 (56)6.3.3.5移动性优化参数的调整和生效 (56)6.3.4自报警和自维护 (56)6.3.4.1自报警 (56)6.3.4.2自维护 (57)6.3.4.3SCTP重连功能 (57)6.3.5自动邻区关系 (57)6.3.5.1自动邻区关系开关 (57)6.3.5.2自动邻区关系添加基本功能 (57)6.3.5.3自动邻区关系的属性管理 (58)6.3.5.4邻区关系的变更和生效 (58)6.4扩展功能 (58)6.4.1NAS功能要求 (58)6.4.2DPI功能 (58)6.5安全要求 (59)6.6传输功能要求 (60)6.6.1L2功能要求 (60)6.6.2L3功能要求 (60)6.6.3QoS功能要求 (61)6.6.4操作维护功能要求 (61)7.WLAN及路由部分要求 (62)7.1性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T D-L T E一体化皮基站设备技术规范目录1.范围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4)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6)4概述 (9)7. TD-LTE皮站设备技术要求 (10)7.1 TD-LTE无线功能要求 (10)7.1.1系统带宽和配置 (10)7.1.2子帧配置 (10)7.1.3公共信道配置 (11)7.1.4随机接入 (12)7.1.5上行功控 (13)7.1.6链路自适应功能 (14)7.1.7 HARQ和调制方式 (15)7.1.8 调度 (16)7.1.9空口同步 (17)7.1.10空口安全性管理 (17)7.1.11 无线资源控制(RRC) (17)7.1.12终端省电 (19)7.1.13 业务质量保证(QoS) (20)SRB1+SRB2+1AM DRB+1UM DRB; (21)SRB1+SRB2+2AM DRB+1UM DRB; (21)7.1.14测量 (21)7.1.15移动性管理 (22)7.1.16 接纳与拥塞控制 (23)7.1.17干扰抑制 (24)7.1.18负载均衡 (27)7.1.19多天线功能 (30)7.1.20无线设备网管要求 (31)7.1.21 S1接口 (31)7.1.22 X2接口 (33)(1) X2接口管理 (33)7.1.23 VoLTE基本配置 (34)7.1.24 VoLTE用户调度 (35)7.1.25 eSRVCC和测量控制 (36)7.1.26 VoLTE性能 (36)7.1.27 RAN Sharing (38)7.1.28安全网关支持 (38)7.2 TD-LTE互操作功能要求 (39)7.2.1.TD-LTE与TD-SCDMA数据业务互操作 (39)7.2.2 TD-LTE与GSM数据业务互操作 (41)7.2.3数据业务互操作测量控制机制 (43)7.2.4 LTE话音解决方案(CSFB) (44)7.2.5 LTE话音解决方案(SRVCC) (45)7.2.6 重定向流程S1接口相关功能要求 (45)7.3 基站设备射频指标要求 (46)7.3.1 通用要求 (46)7.3.2 发射机性能 (46)7.3.3 接收机性能 (48)7.4 基站设备硬件要求 (49)7.4.1 射频通道数 (49)7.4.2 多天线形式 (49)7.4.3 天线形态及及接口 (49)7.4.4 调制方式 (50)BPSK,QPSK, 16QAM, 64QAM (50)BPSK,QPSK, 16QAM, 64QAM (50)7.4.5 峰值吞吐率 (50)7.4.6 业务能力 (52)7.5 基站设备SON技术要求 (52)7.5.1 基站自启动 (52)7.5.2 PCI自配置自优化 (55)7.5.2.1 PCI自配置自优化开关选项 (55)7.5.2.2 PCI自配置 (55)7.5.2.3 PCI冲突和混淆检测 (55)7.5.3 移动性优化 (55)7.5.3.1 移动性优化的开关选项 (55)7.5.3.2 移动性优化的设置 (55)7.5.3.3 自由模式时的移动性优化 (55)7.5.3.4 移动性优化 (55)7.5.3.5 出栈移动性优化 (56)7.5.4 自报警和自维护 (56)7.5.4.1 自报警 (56)7.5.4.2 自维护 (56)7.5.4.3 SCTP重连功能 (56)7.5.5 自动邻区关系 (56)7.5.5.1 自动邻区关系开关 (56)7.5.5.2 自动邻区关系添加基本功能 (57)7.5.5.3 自动邻区关系的属性管理 (57)7.5.6 负载均衡 (57)7.5.6.1 小区间负载均衡 (57)7.6 同步要求 (57)7.6.1 频率同步精度 (57)7.6.2 时间同步精度 (57)7.6.3 同步方式 (58)7.7 环境要求 (58)7.7.1 温度湿度要求 (58)7.7.2 散热方式 (59)7.7.3 大气压力要求 (59)7.7.4 防雷要求 (59)7.7.5 抗震要求 (59)7.7.6 防护等级 (59)7.7.7 三防要求 (59)7.8 外观要求 (60)7.8.1 设备重量和体积 (60)7.8.2 安装方式 (60)7.8.3 外部硬件接口及指示 (60)7.9 电源和接地 (61)7.9.1 功耗和供电 (61)7.9.2 过流过压保护 (62)7.9.3 接地要求 (62)7.10 安全要求 (62)7.11 电磁兼容 (62)7.12 可靠性要求 (62)7.13 扩展型设备要求 (63)7.13.1 扩展型设备总体技术要求 (63)7.13.2 皮站主机设备技术要求 (63)7.13.3 远端扩展单元技术要求 (64)7.14 无线网设备信令软采要求 (64)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TD-LTE单模一体化皮基站设备技术要求,包括无线功能要求、射频指标要求、硬件要求、SON要求、同步要求、环境要求、外观要求、电源和接地要求、电磁兼容要求、安全要求、可靠性要求要求等内容,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

适用于中国移动TD-LTE单模一体化皮基站设备选型和网络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表2-1 规范性应用文件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表3-1 缩略语4概述一体化皮基站是一种小型化、低功率蜂窝技术,通过固网宽带接入到移动核心网,为用户提供包括传统蜂窝移动通信基础业务在内的固定移动融合业务,主要用于中小企业、公共热点等室内场所,是室内覆盖增强方案之一。

一体化皮基站可用于GSM、TD-SCDMA、TD-LTE网络,本技术要求针对TD-LTE单模制式基站设备技术要求。

此外,一体化皮基站还可以集成电信级WLAN无线接入。

本文后续将一体化皮基站简称为皮站。

7. TD-LTE皮站设备技术要求7.1 TD-LTE无线功能要求7.1.1系统带宽和配置(1)系统带宽支持20MHz带宽的灵活配置优先级:第一优先级(2)系统带宽支持15MHz带宽的灵活配置优先级:第二优先级(3)系统带宽支持10MHz带宽的灵活配置优先级:第一优先级(4)系统带宽支持5MHz带宽的灵活配置优先级:第二优先级(5)子载波间隔15kHz除eMBMS业务外,TD-LTE系统子载波间隔设置为15kHz优先级:第一优先级(6)基站模式支持close、hybrid、open三种模式,并可配置。

优先级:第二优先级7.1.2子帧配置(1)帧结构支持上下行时隙配比5ms 2DL:2UL、3DL:1UL,其他配置可软件升级实现优先级:第一优先级(2)帧结构支持上下行子帧配比10ms 6DL:3UL优先级:第三优先级(3)帧结构支持特殊时隙配比10:2:2,3:9:2,其他配置可软件升级实现优先级:第一优先级(4)帧结构支持协议定义的全部9种特殊时隙配比优先级:第三优先级(5)帧结构支持Normal CP,用于规避多径引起的干扰(Normal CP可规避最大4.6us内的符号间干扰)优先级:第一优先级(6)特殊时隙的应用支持在DwPTS上传送物理层控制信道(PDCCH/ PCFICH/PHICH);当DwPTS上符号数不小于6时,支持同时发送数据信道优先级:第一优先级(7)特殊时隙的应用支持配置终端在特殊时隙UpPTS上发送Sounding参考信号,并能正确接收优先级:第一优先级(8)特殊时隙的应用支持配置终端在特殊时隙UpPTS上发送短RACH(PRACH preamble format 4),并能正确接收优先级:第二优先级7.1.3公共信道配置(1)信道配置支持所有公共物理信道:PBCH、P-SCH、S-SCH、PCFICH、PHICH、PDCCH、PUCCH、PRACH 优先级:第一优先级(2)信道配置支持运营商静态配置PUCCH占用RB数,PUCCH占用RB数配置范围区间为[4~12]RB优先级:第三优先级(3)信道配置基于多种场景的应用需求,支持PUCCH传输格式:●Type 1: Scheduling request●Type 1a,1b: ACK/NACK●Type 2: CQI●Type 2a,2b: CQI+ACK/NACK优先级:第一优先级(4)信道配置支持动态调整PDCCH占用的符号数,调整范围为{1,2,3}OFDM符号,实现PDCCH占用符号数合理:既满足调度/功控信息发送需求,又无资源浪费优先级:第一优先级(5)Sounding参考信号支持运营商静态配置上行sounding信号占用带宽参数Csrs,配置范围为0、1,缺省值:0优先级:第二优先级(6)Sounding参考信号支持运营商静态配置上行sounding信号占用带宽参数Bsrs,配置范围为0、1、2,缺省值:1优先级:第二优先级(7)Sounding参考信号支持运营商静态配置sounding的周期,sounding周期范围为{5,10,20,40}ms,缺省值:10ms优先级:第二优先级(8)Sounding参考信号为了减少用户间sounding信号的干扰,支持窄带sounding参考信号的频域位置跳频优先级:第二优先级(9)信道配置在系统信息中广播的公共信道配置,在改变时通过系统信息更新过程实现,不重启基站优先级:第一优先级7.1.4随机接入(1)随机接入系统支持随机接入PRACH format 0(最大支持14公里小区半径)优先级:第一优先级(2)随机接入系统支持随机接入PRACH format 1(最大支持77公里小区半径)优先级:第三优先级(3)随机接入系统支持随机接入PRACH format 2(最大支持29公里小区半径)优先级:第三优先级(4)随机接入系统支持随机接入PRACH format 4(只在UpPTS上发送,最大支持1.5公里小区半径)优先级:第二优先级(5)随机接入支持根据TDD上下行配比,邻小区配置信息等因素配置不同的preamble码发送位置(特殊时隙、上行子帧位置)优先级:第二优先级(6)随机接入随机接入支持发送密度为10ms 1次和20ms一次优先级:第一优先级(7)随机接入支持基于竞争和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并且运营商可配置基于竞争和非竞争随机接入码数量(每个小区可分配的随机接入码数量为64个)优先级:第一优先级(8)随机接入支持根据小区覆盖范围,配置逻辑根序列索引、零相关区间(Ncs)参数优先级:第三优先级(9)随机接入支持根据小区覆盖范围,根据逻辑根序列索引、零相关区间(Ncs)生成Preamble码优先级:第三优先级7.1.5上行功控(1)上行功控支持运营商配置PRACH功率初始值和功率调整步长(powerRampingStep)优先级:第一优先级(2)上行功控支持PRACH 消息3(msg3)的闭环功控,提高接入成功率优先级:第一优先级(3)上行功控支持PUSCH、PUCCH、Sounding参考信号闭环功控优先级:第一优先级(4)上行功控支持功率余量power headroom的事件触发性和周期性两种反馈触发机制,且支持触发周期和门限的设置优先级:第一优先级(5)上行功控支持运营商配置功控初始值P0参数(P0值与小区覆盖大小相关)优先级:第二优先级(6)上行功控支持单个功控命令用于承载多个UE的功率调整信息(DCI format 3)以提高传输效率优先级:第一优先级(7)上行功控支持PUCCH根据上行接收信号强度或质量、Power Head Room、接收机性能、Target SINR等因素来调整终端的发射功率优先级:第二优先级(8)上行功控支持PUSCH根据上行接收信号强度或质量、Power Head Room、接收机性能、MCS解调门限等因素来调整终端的发射功率优先级:第一优先级(9)上行功控支持PUSCH绝对式和累积式的功率控制优先级:第一优先级7.1.6链路自适应功能(1)链路自适应支持上下行的链路自适应,动态配置用户传输资源及传输格式等,链路自适应的算法至少应该考虑MCS等级、PRB数、无线链路质量、下行多天线传输模式等因素优先级:第一优先级(2)链路自适应支持在PUCCH周期反馈CQI/PMI/RI,且支持不同多天线传输模式下的反馈模式,包括宽带模式mode1-0,1-1和窄带模式2-0,2-1优先级:第一优先级(3)链路自适应支持在PUSCH上非周期的反馈CQI/PMI/RI,窄带模式3-0,3-1(高层配置)优先级:第一优先级(4)链路自适应支持在PUSCH上非周期的反馈CQI/PMI/RI,宽带模式1-2优先级:第二优先级(5)链路自适应支持在PUSCH上非周期的CQI/PMI/RI反馈模式mode2-0,2-2(UE selected)优先级:第三优先级(6)跳频支持PUSCH跳频,子帧内(intra-subframe)或子帧间跳频(inter-subframe),以获得跳频增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