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模拟作文:在国家发展中收获个人幸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模拟作文:在国家发展中收获个人幸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11月2日,首届“科学探索奖”在北京颁发。获奖者中有17人的年龄在36岁到40岁之间,有9人在35岁以下,最年轻的,不过才32岁。“科学探索奖”监督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教授钱颖一说:“这个奖,它不是奖励过去,而是支持未来,鼓励青年才俊探索科技前沿。”

材料二:在南开大学100周年校庆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校长曹雪涛一再引用老校长张伯苓在1935年曾发出的“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的

“爱国三问”。他认为,大学肩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重要使命。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校长马斯凯特里也谈到,人的培养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格拉斯哥大学希望毕业生成为世界的改变者。

材料三:9月19日,《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有半数受访者表示开始为退休进行储蓄,其中年轻一代的比例从44%增长到48%。受访者普遍想更早退休,目标退休年龄从去年的57.6岁降至55.8岁。年轻人想拉近“诗和远方”以替代“眼前的苟且”,“早点退休还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岁数太大退休啥也干不了!”有网友这样说。

作为当代青年,你如何看待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思考。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关怀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

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一强调,当前国家鼓励青年才俊在科技前沿积极探索;材料二指出,大学要培养心怀祖国、认清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为建设祖国和改变世界而努力的青年;材料三介绍了当前社会上一部分人没有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想及早退休的想法。将三则材料联系起来看,命题人意在启发青年人要立足本职工作,肩负社会责任,积极有为,报效祖国。这是材料给考生提供的写作情境,是考生审题立意的出发点。

2.典型任务的限制。“作为当代青年,你如何看待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这是一个双概念关系型的驱动任务,试题要求考生立足当下,以当代青年人的身份,置身材料提供的真实情境,思考“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的关系。需要注意的

是,考生必须在国家鼓励青年人积极探索和认清青年人的历史使命这一前提下,来谈自己对“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的思考,最好写成议论文。

3.价值判断的限制。材料一强调了国家对青年人探索创新的鼓励和支持,材料二强调了青年人应该肩负的历史使命,考生必须认清材料中隐含的青年人应该做什么和国家支持青年人做什么的价值判断。对材料三中盼着及早退休的想法要给予否定,这部分人显然没有将个人理想和工作实际(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没有在服务社会中体会个人幸福,没有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他们的社会责任和个人幸福是分离的。这是材料中隐含的价值取向,考生不能违背。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要将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结合起来,如要在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中体验个人幸福,个人幸福应该在社会责任中寻找,只有肩负起社会责任才能体验到个人幸福,建立在社会责任上的个人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等。考生只要能围绕“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的关系构思写作均符合题意。材料提供的立意角度是开放的。

2.写作选材是开放的。考生在写作时,可以直接运用材料中提供的素材进行阐发,谈自己的思考;也可以选择典型人物做事实论据进行论证,或围绕材料选择理论论据进行论证;还可以选择身边的人物做论据,增强文章内容的生活气息。

只要围绕“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来谈自己积极、正确、理性的认识即可。

3.切入角度和内容侧重是开放的。材料一是国家对青年才俊的鼓励,材料二是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材料三是当前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考生只要立足整体语境,围绕“社会责任和个人幸福”,可以材料一国家支持和鼓励的角度切入写作,可以材料二张伯苓的“爱国三问”、大学的培养目标和个人的社会责任切入写作,也可立足材料三,从眼前的工作未必是“苟且”,退休后未必能找到“诗和远方”切入写作。选择不同的切入角度,文章内容的侧重点也会不尽相同。

解题

本题是组合式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同时也是关系型任务驱动作文。考生须认清写作引导语中“作为当代青年,你如何看待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的身份定位和价值取向,准确提取三则材料中的重点信息,把握三则材料中隐含的价值判断和感情倾向。材料一是国家鼓励支持青年人积极探索的社会形势,材料二是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和个人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材料三是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考生一定要认清材料三的性质,不能一看到他们想拉近“诗和远方”以替代“眼前的苟且”就予以鼓励,不趁着年轻积极有为、勇担责任,难道他们退休后干的事会比在工作岗位上更能肩负起社会责任吗?在本题提供的写作情境下,对于这种做法不可支持与

鼓励,否则写作势必滑入个人中心的泥淖,或因偏向谈个人才能和就业岗位的关系而跑题。考生写作时要将重点放到对“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二者关系的思考上,不能顾此失彼,大谈社会责任或个人幸福的任何一方。试题旨在引导考生将个人与国家、社会结合起来,思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的关系,综合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构思能力、人文情怀、人生观和价值观,符合“立德树人”的命题理念。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勇担使命,在祖国发展中收获个人幸福。

2.不负韶华,在担当使命中收获个人幸福。

3.在服务社会中体验个人幸福。

4.承担社会责任,寻找真正的幸福。

5.在责任担当中寻找“诗和远方”。

……

偏题立意:

1.生活不是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跑题,脱离材料的写作语境,未扣准关键词“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

2.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体验个人幸福。(跑题,脱离材料的写作语境,未扣准关键词“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

3.早点退休,才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跑题,脱离材料的写作语境,未扣准关键词“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