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作业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一、填空1、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类对于美的事物的创造能力。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对象的“美”。

人在对象上直观自身,是美感产生的直接根源。

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较低层次的需求是生理上和安全上需求;较高层次的需求是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最高的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3、审美情感体验的传达是文学艺术共同本质。

艺术体验与非艺术审美体验区别主要在于它是一种审美情感的传达。

4、黑格尔在《美学》中,给美下的定义是“美是人类的共同意识”,即美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5、文学作品是文学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特征。

6、对于文学艺术的定义,托尔斯泰是这样阐述的:“艺术活动就是将曾经体验过的生活、事物用一定物质手段如线条、声音、色彩等塑造出一定的形象,通过形象把这种情感传达出去,激起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

”7、文学的社会作用可以概括为教育、愉悦和认识。

8、文学审美愉悦功能的类型有:感官、情感、知识汲取。

9、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文学的价值功能,因为文学的价值功能是功利价值、道德价值、美感价值、真知价值和信仰价值等。

二、选择题1、“掌握”这个词汇在黑格尔那里解释为(D )A:把握客观世界 B:洞察人类心灵C:绝对理念变成现实 D:掌握创作规律2、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B)A:尊重 B:自我实现 C:安全 D :社交3、其创作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的俄罗斯作家是( B)A:果戈里 B:托尔斯泰 C:屠格涅夫 D:高尔基4、《没有地址的信》是下面哪位作家的文学理论专著(D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别林斯基 C:契可夫 D:普列汉诺夫5、司汤达的《红与黑》问世后,很长时间无人问津,这说明了(D )A:文学作用的精神性 B:文学作用的整体性C:文学作用的社会性 D:文学作用的有限性6、“寓教于乐”的说法,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A)A:贺拉斯 B:普列汉诺夫 C:鲁迅 D:柏拉图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文学概论》作业

《文学概论》作业

文学概论考试资料一.单项选择。

1.探索文学必须立足于文学活动的整体,当然相对稳定的是(D )A.世界B.文学阅读C.理论家D.文学作品2.“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的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这句话的作者是(D)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歌德3.一部文学作品的创作完成,是作家与( B )双重合力作用的结果A.世界B.读者C.理论家D.批评家4.运用散体语言来叙述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学体裁是( C )A.戏曲B.歌剧C.小说D.词5.文学与政治观念、道德、宗教、哲学等精神领域的联系是( A )A.直接的B.间接的C.永恒的D.平衡的6.将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开放性表述为一种“召唤结构”理论家是( B )A.姚斯B.伊瑟尔C.马克思D.恩格斯7.文学意象是主观性和(D )性的统一A.自由B.集中C.条件D.客观8.整体文学创作完成的标志是(A )A.文学作品诞生B.文学阅读出现C.文学批评出现D.艺术构思完成9.文学作品最外显的层面是(B )A.形象层B.语言层C.内蕴层D.哲理层10.能使人获得美感的事物,都符合三个条件:特定的感性存在,超越现实功利和(C )A.激发生理本能B.体现世俗意味C.对人有肯定的意义D.否定一切11.音乐的媒介是(C )A.语言B.画面C.乐音D.形体12.文学属于人类社会的( D )A.经济基础B.生产力C.生产关系D.上层建筑13.文学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而且是上层建筑中距离经济基础( A )的部分A.较远的B.较近的C.较低的D.较紧的14.( B ),词的格律定型A.中唐B.晚唐C.元代D.汉代15.剧本外部结构的基本形式是(B )A.情节B.场次C.旁白D.独白16.读者建立在全部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之上的阅读心理定向反应机制被称为(A )A.期待视野B.召唤结构C.自然状态D.文本存在17.(A )初期,近体诗格律定型A.唐代B.宋代C.元代D.汉代18.“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概论》202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答案1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概论》202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答案1

文学概论23秋在线作业2-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第二文本”是指()
[选项.A]社会意义的文本
[选项.B]作者意义的文本
[选项.C]读者意义的文本
[选项.D]象征意义的文本
[正确选择]:C
【题目】,()与人的世界经验关系非常密切,也是现实中人的心灵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项.A]情感经验
[选项.B]现实经验
[选项.C]理想经验
[选项.D]理论经验
[正确选择]:A
【题目】,在文学体裁中,哪一种体裁是最讲究真实性的文体:()
[选项.A]诗歌
[选项.B]散文
[选项.C]小说
[选项.D]戏剧
[正确选择]:B
【题目】,情感的根源在于()。

[选项.A]主观世界
[选项.B]客观对象
[选项.C]自然界
[选项.D]现实生活
[正确选择]:B
【题目】,在阅读活动中我们必须加强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

[选项.A]语言
[选项.B]修辞
[选项.C]符号
[选项.D]信息
[正确选择]:B
【题目】,叙述者=人物的这种叙述视角又称为(),就是叙述者所知道的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

[选项.A]见证人视角
[选项.B]内焦点叙事
[选项.C]主人公视角
[选项.D]外视角。

文学概论作业答案

文学概论作业答案

文学概论作业答案作业1- w9 V) t+ p1 g7 o1 d6 {! ~' z, B R2 H1 I4 A1、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一书,是运用审美学的方法对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了深人探讨,揭示了大学的审美本质、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

' e6 K/ \, m- s( @# A6 E% }6 B }% ?8 [2 B* v(1)在《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中,文学本质论的历史回顾、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方面对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 y, {! ?8 J+ x. Y) g- I谈到文学的本质,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使一种艺术生产过程,在文学的外壳形式下展现着内在的作为主体的“人”的情趣和意志。

我认为文学的本质如果泛化的讲是一切文明的本质,再细化精确那么就是人的力量的一种确认。

% k/ `$ s; K) z1 g$ R 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对于规律而言是一切作品的共有的一个特性,对于文学我们通过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体裁样式,以及题材的选择构成了一类作品的本质,掌握这些本质的东西对于我们的感知、阅读是一种促进。

对于我们的创作也是一种无形的提升。

" J$ a! D! J6 y1 A5 p/ Q: m# Q$ r( p+ Q4 V, n. ^3 S o9 v论及文学的结构,在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就是自足,结构一旦独立存在就可以给我们造成一种内在的、不变的阅读效果。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文学的表层结构和文学的深层结构。

对于表层结构我认为应该是我们平常视野(视角)的一种对于文章的结构安排发展,而对于深层结构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内在因素的联系和导致这一个结构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 O+ J) ^6 W! G9 j$ o2 b(2)在书中涉及的众多文学作品当中,对于《巴黎圣母院》的印象最为深刻。

( K4 j+ S3 C% B- N; I! \7 w#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和美丑对比原则的美学主张得到极大发挥的代表之作。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精选五篇)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精选五篇)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精选五篇)第一篇:文学概论形考作业文学概论形考作业1 1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 40 分)1.试论文学风格的特征。

答:(1)、文学风格的独创性。

风格独创性是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它是与作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自觉的艺术追求密不可分。

(2)、文学风格的稳定性。

一个作家的风格形成后,往往在很长时间里保持不变,这与作家创作个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关,但风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3)、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这是作家创作个性各不相同的反映。

表现对象的广阔无垠,受众审美的各异其趣,也是风格多样化的原因。

风格多样化也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

2.简述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

答: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指文学作品、创作它的作家、阅读它的读者以及作家和读者生活于其中并成为文学作品所反映所表现的大千世界。

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世界是文学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活动的产物。

3.简述文学的社会功能。

答:文学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实现它的社会作用,而读者又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之中的。

无论他是否自觉,他的接受活动都会受其社会存在的制约。

因此,要正确认识文学的社会作用,就必须注意到人的社会存在是怎样从根本上规定他对文学作品的把握。

和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一样,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只能是一种反作用,是第二性的,要以社会存在对自身和读者的决定作用为前提。

就是说,社会存在不仅决定着某种文学艺术能否产生、存在,而且还决定这种文学艺术可能发生多大的社会影响。

当年,一些青年男女可以被汤显祖《牡丹亭》感动得死去活来,有人甚至因此伤心而死;可是今天的读者尽管还会欣赏这部古典名剧,却不会再达到那样的程度的。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因为社会存在的条件已经完全不同了。

普列汉诺夫说过:“相似的社会原因,自然产生相似的精神结果。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首先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

强调这一点并不是否认文学自身的价值,文学作品一经作家创作出来,其美学价值便客观地存在于作品之中,是不依赖于文化环境的变迁的。

北语23春《文学概论》作业4-【辅导答案】

北语23春《文学概论》作业4-【辅导答案】

北语23春《文学概论》作业4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1.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在于()<A>项.它们是同一种活动的两种称谓<B>项.文学批评以文学鉴赏为基础<C>项.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是无关联的<D>项.文学鉴赏以文学批评为前提<正确答案>:B2.在创作原则的问题上,浪漫主义特别倚重()。

<A>项.理性<B>项.情感<C>项.直觉<D>项.象征<正确答案>:B3.席勒将诗区分为()<A>项.素朴的诗与理想的诗<B>项.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C>项.古典的诗与感伤的诗<D>项.浪漫的诗与象征的诗<正确答案>:B4.中国古代典籍《礼记·乐记》把艺术生产的流程表述为()<A>项.物→心→乐<B>项.心→物→乐<C>项.物→乐→心<D>项.乐→心→物<正确答案>:A5.当代作家汪曾祺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这句话是指( )。

<A>项.语言是小说的全部<B>项.语言是小说的本体<C>项.语言是小说的工具<D>项.语言是小说的源泉<正确答案>:B6.在叙事文学作品的题材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A>项.素材<B>项.情节<C>项.人物<D>项.环境<正确答案>:C。

《文学概论》作业

《文学概论》作业

《文学概论》作业文学概论是一门探讨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文学的发展历程、理解文学的内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文学的定义、文学流派和文学理论等内容,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深入探讨文学与社会、人类生活的关系。

文学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人们用语言高度艺术化地表达情感、思想和价值观的一种艺术形式。

文学作为一种表达方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口头传承时代的史诗、神话,到书面文字的出现和流传,再到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文学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演变出多种流派和文体,如古代的诗歌、散文,以及现代的小说、戏剧等。

不同的文学流派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风格,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文学形态和表达方式,丰富了人们的文化体验和审美享受。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解释的学科,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文学理论包括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众多学派和观点,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主题、风格等方面,揭示了文学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文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拓宽我们的思维视野,提高我们的文学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文学概论,我对文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我明白了文学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是人类表达自己内心世界和探索外部世界的一种方式。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通过独特的叙事和描写方式,将人们的生活经验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想象力和情感共鸣。

文学作品不仅是一种娱乐和消遣的载体,更是一种思考和反思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理解他人,拓宽我们的眼界和视野。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了文学与社会、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关系。

文学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现象和人类命运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人们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体察人性与命运的抉择,感受到生活的美和哀愁。

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一种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现象的抒发和思考。

《文学概论》作业

《文学概论》作业

文学概论考试资料一.单项选择。

1.探索文学必须立足于文学活动的整体,当然相对稳定的是( D )A.世界B.文学阅读C.理论家D.文学作品2.“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的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这句话的作者是( D)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歌德3.一部文学作品的创作完成,是作家与( B ) 双重合力作用的结果A.世界B.读者C.理论家D.批评家4.运用散体语言来叙述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学体裁是( C )A.戏曲B.歌剧C.小说D.词5.文学与政治观念、道德、宗教、哲学等精神领域的联系是( A )A.直接的B.间接的C.永恒的D.平衡的6.将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开放性表述为一种“召唤结构”理论家是( B )A.姚斯B.伊瑟尔C.马克思D.恩格斯7.文学意象是主观性和(D ) 性的统一A.自由B.集中C.条件D.客观8.整体文学创作完成的标志是(A )A. 文学作品诞生B. 文学阅读出现C. 文学批评出现D. 艺术构思完成9.文学作品最外显的层面是(B )A.形象层B.语言层C.内蕴层D.哲理层10.能使人获得美感的事物,都符合三个条件:特定的感性存在,超越现实功利和(C )A.激发生理本能B.体现世俗意味C.对人有肯定的意义D.否定一切11.音乐的媒介是(C )A.语言B.画面C.乐音D.形体12.文学属于人类社会的( D )A.经济基础B.生产力C.生产关系D.上层建筑13.文学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而且是上层建筑中距离经济基础( A ) 的部分A.较远的B.较近的C.较低的D.较紧的14.( B ) ,词的格律定型A.中唐B.晚唐C.元代D.汉代15.剧本外部结构的基本形式是(B )A.情节B.场次C.旁白D.独白16.读者建立在全部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之上的阅读心理定向反应机制被称为(A )A.期待视野B.召唤结构C.自然状态D.文本存在17.(A ) 初期,近体诗格律定型A.唐代B.宋代C.元代D.汉代18.“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文学概论》作业_1

文学概论》作业_1

19秋《文学概论》作业_1交卷时间:2019-12-29 18:15:16一、单选题1.(4分)一般说来,特别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直抒胸臆的是()∙ A. 古典主义∙ B. 现实主义∙ C. 浪漫主义∙ D. 象征主义纠错得分:4知识点:文学概论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2.(4分)在西方文论史上,将19世纪的现实主义定名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是( )。

∙ A. 巴尔扎克∙ B. 狄更斯∙ C. 托尔斯泰∙ D. 高尔基纠错知识点:文学概论展开解析答案D 解析3.(4分)朱光潜认为文章的“第一件要事”是()∙ A. 情感体验∙ B. 声音节奏∙ C. 语词形式∙ D. 逻辑结构纠错得分:4知识点:文学概论展开解析答案A 解析4.(4分)古希腊著名的文艺理论作品《文艺对话集》的作者是()。

∙ A. 亚里士多德∙ B. 康德∙ C. 柏拉图∙ D. 拉康纠错得分:4知识点:文学概论答案C 解析5.(4分)提出“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典型化方法的作家是___ ∙ A. 曹雪芹∙ B. 鲁迅∙ C. 郭沫若∙ D. 茅盾纠错得分:4知识点:文学概论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6.(4分)第三人称叙述因其叙述视点可以游移,因此又被称作( )。

∙ A. 多焦点叙述∙ B. 无焦点叙述∙ C. 散焦点叙述∙ D. 定焦点叙述纠错得分:4知识点:文学概论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7.(4分)在叙事文学作品的题材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___。

∙ A. 素材∙ B. 情节∙ C. 人物∙ D. 环境纠错得分:4知识点:9.1文学形象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8.(4分)文学作品是一个符号系统,是一个完整的自我调节的实体和按语言规律组织起来的语言的产物。

这个观点属于下列哪一种批评方法?( )∙ A. 神话原型批评∙ B. 读者反应批评∙ C. 结构主义批评∙ D. 女性主义批评纠错得分:4知识点:文学概论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9.(4分)在我国文学史上,作为文学观念发生变化的重要分水岭的时代,即由不自觉到自觉的时代是()。

文学概论作业

文学概论作业

文学概论作业文学概论作业参考资料2011-04-08 22:4702任务_0001一、单项选择题(共 8 道试题,共 24 分。

)1. 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C)A. 文采B. 情感C. 观众D. 文化2. 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A. 文学B. 诗学C. 佛学D. 神学3. 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是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B)A. 美国B. 俄国C. 英国D. 德国4.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语境依托性。

(D)A. 意识性B. 表象性C. 表情性D. 中介性5. 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D)A. 什可洛夫斯基B. 高尔基C. 车尔尼雪夫斯基D. 巴赫金 6.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A) A. 实用论 B. 信息论 C. 意志论 D. 反映论7.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

(A)A. 语境依托性B. 表象性C. 表情性D. 意识性8. 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是文本。

(D) A. 创意型 B. 再现型 C. 象征型 D. 表现型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

(ABCDE) A. 语言层 B. 形象层 C. 意蕴层 D. 余意层 E. 衍意层意境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理论。

古典文学中的意境的审美形2.态。

(ABC)A. 较为单纯B. 情感抒发较为含蓄C. 呈现空灵的追求D. 显得意味多样 3.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文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习题及答案《文学概论》思考与练习及答案(上)《文学概论》试题(第一到八章)第一章一、填空(10分,每一空1分。

)1、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文艺家是。

2、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

3、面对创作—作品-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艺术消费这统一的文学活动系统,把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视角和方法融合在一起的理论是。

4、在西方文论中,有名的“直觉”说是由意大利美学家提出的。

5、美国著名学者、在《文学理论》一书中,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进行了区别。

6、诞生于马克思主义为文艺学开辟了新篇章。

7、文学社会学在中国可以上溯到孟子的说。

二、名词解释(30分,每一题6分。

)1、文艺学2、文学理论3、文学批评4、文学史5、文学社会学三、判断(10分,每一题5分。

)1、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它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有文学活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四、论述题(50分,每一题25分。

)1、阐述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有哪些?划分依据是什么?第一章一、填空1、艾布拉姆斯2、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3、文学文化学4、克罗齐5、韦勒克、沃伦6、19世纪中叶7、“知人论世”二、名词解释1、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也叫文学学。

文艺学是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受到文学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给文学实践以指导。

也有人对文艺学的对象作广义的理解,认为它不仅指文学,还包括其他艺术,如绘画、雕刻、戏剧、电影、音乐舞蹈、建筑、工艺美术等。

但一般作狭义的理解。

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

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常常从美学、认识论、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种角度研究文学的内在构成和外在关系的基本规律。

3、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则对文学作品、文学的创作和接受以及文学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历史的和美学的评判,它与文学现状联系得更紧密些。

2024年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与答案

2024年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与答案
文学创作旳艺术规律,对于规 律而言是 一切作 品旳共有 旳一种特性,对于文 学我们 通过体现手 法、写作手法 、体裁样 式,以及题材旳选择 构成了一 类作品旳本质 ,掌握 这些本质旳 东西对于我 们旳感知、阅读是一种增进。对于我 们旳创作也是一种无形旳 提 高。
论及文学旳构造,在构造主义 认为 ,构造就是 自足,构造一旦独立存在就可 以给我们 导 致一种内在 旳、不变旳阅读效果。我们在这里看到旳是文学旳表层构造和文学旳深层构 造。 对于表 层构造我认为 应当是我们平常视野(视角)旳一种对于文 章旳构造安排发展,而对 于 深层构造我们应当看到它旳内在 原因旳联络和导致这一种构造旳深层次旳文化底蕴。
自己是一只鸟,用“嘶哑旳喉咙”歌唱。“嘶哑”一词,表明它旳喉咙并不圆润、清亮、婉
转,而已遭受挫折,因此是受损伤旳喉咙。那么,这受损伤旳喉咙急切地要歌唱什么呢?紧
跟着是三 个“这......”式排 比句:“这被 暴风雨打击着旳土地”、“这永 远汹涌着我们
旳悲愤旳河流”和“这无止息地吹刮着旳激怒旳风。”这里旳排比句富有文采,并且成功地渲染
、文学 创作 论、文学反应论、文学接受论和 运用中 外好旳 先进旳 理论来分析我们现存
旳手头上能看到旳作家、作品。最终到 达理论和 详细作 品分析相得 益彰旳 效果 。
2、语言在 文学中存在 方式与一 般语言中 旳存在 方式是 不一 样样旳 ,请结合详细文 学 作
品,用文 学基本属性概念中 ,文学展现为 语言蕴籍旳 观点阐释文 学语言旳 蕴藉性特点。 文学展现为 语言蕴藉,文学是以语言为 基本旳 符号形式旳言蕴 藉属性,它可以通过表层 意义而展 现深 层意义。语
言蕴 藉,表达文学作品语言旳
蕴藉深厚状况,即是指语言旳表层 意义和深 层意义旳持 续生发和衍 生状态。持续生发和衍 生

文学概论课程平时作业

文学概论课程平时作业

文学概论课程平时(píngshí)作业(1)一、填空(tiánkòng)(每空1分,共16分)1、文学的原初(yuán chū)含义是文章(wénzhāng)和博学。

2、文学理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其研究(yánji ū)对象。

3、历史上的文学观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文本有再现型文本、表现型文本、象征型文本等呈现类型。

5、文学媒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摹仿论:是关于文学是对宇宙万物的摹仿的看法体系.这是西方最古老的文学观念,又可称再论.2、蕴藉3、高雅文化4、陌生化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从文学的原初含义、广义、狭义说明文学的含义。

答:文学一词的原初含义是文章和博学,即文学是富于文采和语言作品和人的学识渊博。

文学一词的广义就是人的所有语言性符号行为及其作品的代名词。

文学一词的狭义是以表达情感为主并具有文采的语言作品。

2、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第一,从学科性质看,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主要是关于人类生活方式、价值、理想范式等的学科,包含哲学、历史学、伦理学、修辞学和艺术学等。

第二,从学科对象看,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思考。

文学理论当然要思考个别的文学问题,但这种思考往往要在一个包含若干个别的普遍层面进行,要在对于个别的关注中从事一定的普遍性概括,从个别上升到普遍。

当然,另一方面,也要从普遍沉落为个别。

3、简析文学文本的几种文化类型的相互渗透。

4、简析文学媒介如何影响文学形象及其修辞效果。

5、为什么说文学语言也是一种艺术形象?四、论述题(每题8分,共24分)1、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文学概论》作业

《文学概论》作业

《文学概论》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 15 个选择题构成,每题 1 分,共 15 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阐述题构成,共 15 分。

作业总分 30 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5 题)1、以下看法重申文学作品与世界的联系的是()A. “模仿说” B诗.“言志”C. “表现说” D意.“识流”2、文学活动发生的根来源因是()A.巫术仪式B.宗教C.劳动D.游戏3、在文学的三种不一样含义中,狭义文学对应的是()A.文化的文学看法C.老例的文学看法4、话语的五因素不包括()A.说话人B.受话人C.本文D.主人公B.审美的文学看法D.历史的文学看法5、文学的审盛情识形态性质不包括文学活动的()A.文学的形象性和看法性B.文学的感情性和认识性C.文学的功利性与无功利性D.文学的表现性和接受性6、对于委婉和含混的关系表述错误的选项是()A.委婉,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B.含混是指看似单义而确立的话语却蕴蓄着多重而不确立的意义空间C.委婉突出表达上的“小”中蓄“大”D.含混则着重阐释上的“一”中生“多”7、以下活动不属于文学创建的发生阶段的是()A.资料贮备B.艺术发现C.艺术构想D.创作动机8、重视以直接抒怀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是()A.理想型文学B.现实型文学C.象征型文学D.想象型文学 9、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系列《人间喜剧》属于()A.现实主义文学B.象征主义文学C.浪漫主义文学D.理想主义文学10、以下几项中不是诗歌所拥有的基本特点的是()A.凝练性B.跳跃性C.音乐性D.实时性11、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不包括()A.文学话语层面B.文学形象层面C.文学意蕴层面D.文学典型层面12、表达者从与故事完整没关的旁观者角度进行的表达的“全知全能”表达是() A.第一人称表达C.第三人称表达 B.第二人称表达D.人称变换表达13、作家创作个性与详细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固的整体话语特被称为()A.文学风格B.文学表现C.文学特点D.文学内涵14、以尽可能少或平实的词汇去靠近事物的平时面目的文学风格是()A.简洁B.柔婉C.平庸D.疏放15、以下各项中对文学花费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是()A.文学花费拥有物质花费和精神花费二重性B.文学花费是指除全部非阅读因素以外的文学阅读行为自己C.文学花费者一定具备文化知识、阅读能力和消操心理等主观条件D.文学花费和文学接受着重于揭露文学阅读过程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 2.5 分,共 2 题)1、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均衡关系”表此刻哪处?2、文学形象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二、阐述题(每题 5 分,共 2 题)1、怎样理解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2、罗素以前在《西方哲学史》中说到过浪漫主义者的写作题材和地理看法。

《文学概论》作业

《文学概论》作业

成绩: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专业:学号:姓名: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作业一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论语》中,指——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之一。

2、是否运用——来写作并最终形成语言作品,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基本特征。

3、中国原初的“观物取象”说,代表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学——。

4、古罗马时期的——在《诗艺》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寓教于乐”说。

5、文学是社会境遇中个体体验的——。

6、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学科。

7、法国后结构主义者认为文学文本是指。

8、——是文本的基本层面。

9、——文本是体现普通民众的出于传统的自发的通俗趣味的文学文本。

10、——被视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 ——”倾向。

A 摹仿论B 实用论C体验论D 文化论2、文学理论的当今特征,集中表现为普遍适用性与——之间的矛盾。

A 大众性B 排他性C 零散性D 无序性3、美国——派认为文学文本是独立自主的语言系统。

A 结构主义B 解构主义C 存在主义D 新批评4、再现型文本是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它的特征有客观性、——、细节逼真性。

A 待解性B 理智性C 说理性D 暗示性5、——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个个体理性沉思和对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

A 大众文化B 民间文化C 高雅文化D 电影文学6、——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

A 印刷媒介B 大众媒介C 文字媒介D 口语媒介7、加拿大学者——提出“传播的偏斜”理论。

A 伊尼斯B 麦克卢汉C 麦罗维茨D 麦克斯8、文学语言是一种存在于文学文本中的、富有——的情感化的语言。

A 文采B 陌生化C 语境D 蕴藉9、文学意象的特征具有——、暗示性和朦胧性。

A 指意性B 内涵性C 象征性D 形象性10、诗的基本特征:语词凝练新奇、——、形象鲜明生动、情感浓郁强烈。

文学概论.doc离线作业[指南]

文学概论.doc离线作业[指南]

期末作业考核《文学概论》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文学创作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答:艺术积累、艺术构思、艺术表现这样三个阶段2. 为什么说文学能够使人自身成为一种本质性存在?答:首先,文学是人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

其次,文学还能使人成为“原创者”。

此外,文学还能够通过自身的效果对人的精神世界施加影响,并借以改善人的精神状态。

3. 诗歌的审美特征应从哪几方面把握?答:(1)表现性(2)超验性(3)音乐性4. 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和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意识形态相比有哪些特殊性?答:(1)在反映对象上,作家观察、体验和表现的都是活生生的人及人生。

(2)在反映方式上,文学艺术以感性形式来把握世界。

(3)在反映态度上,文学艺术以富有主观色彩的审美眼光来重写人生。

5. 举例谈谈故事与情节的联系与区别。

答:a故事是指写入作品中的一系列有联系的事件,人们混淆故事和情节的界限,主要就是说不清情节和这类事件的区别。

b叙事作品中的各种事件脱胎于生活中的事件,但它是对后者的筛选、补充、改造和组合的结果,是作为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联系的。

不能简单地把它等同于情节,二者具有不同的品格。

c但二者也有联系,情节是在故事基础上形成的,是对故事组织构造的结果。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试从“灵感”的角度入手,对这句话进行解释。

答:a“灵感”是指作家在偶然机遇的触发下,艺术想象高度活跃,艺术技巧超常发挥,创作进程短时间内突飞猛进的心理状态。

具有突发性、短暂性、突破性的特点。

b但在其偶然性的表面现象中,存在着必然的因素。

就是说,“灵感”的出现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方面,“灵感”基于作家长期的艺术积累和勤奋的创作劳动。

“读书破万卷”是工夫,“下笔如有神”是灵感,灵感是从工夫中来的。

显然,一个作家如果缺乏生活积累和艺术修养,缺乏对文学创作的全身心的投入,“灵感”是不可能出现的。

电大文学概论形考及作业答案

电大文学概论形考及作业答案

“文学概论" 章节测评(第一章)文学与文学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A.文学”。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A.文化论。

3.文学的原初含义是A.文章和博学。

4.文艺摹仿说以A.亚里士多德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5.A.表现论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2. 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A.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B.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C.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D.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3.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A.作品B.艺术家、和观众.4.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B.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A.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二章)文学文本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1.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蕴藉阅读期待、开放。

2.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A.象征型文本。

3.文学文本通常包含着这样一些层面:形象层、衍意层、语言层、余意层、意蕴层,彼此之间的层级关系从第一层至第五层的排列顺序依次为A.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4.高雅文化文本着力书写知识分子的A.个性化趣味。

文学概论网上作业答案

文学概论网上作业答案

文学概论网上作业答案文学概论网上作业1、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b.文章和博学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亚里士多德d.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a.整体表现论a.文学即文a.文化论3、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4、文学的狭义阐述就是。

5、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a.以语言论为基础6、文学文化论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它是一种的文论倾向。

e.著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7、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章号b.文学即为存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d.文学即为博学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8、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明确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指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涵盖“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b.作品c.艺术家d.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文学整体表现学说与文学润饰论相同,文学润饰论秉持文学源自对世界的润饰,文学整体表现论则。

c.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物1、文学文本通常涵盖着这样一些层面:形象层、衍意层、语言层、余意层、意蕴层,彼此之间的层级关系从第一层至第五层的排序顺序依次为。

挑选一项:b.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2、读者碰触文学,往往首先碰触具体内容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通常包含语言系统、表音、、写作期盼、对外开放。

b.蕴藉b.个性化4、以表明方式公布暗含的哲理的文本就是文本。

b.象征型c.重现型d.创意型c.假设d.模仿3、高雅文化文本着力书写知识分子的趣味。

5、大众文化文本是和都市化以来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意满足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愉悦需要的文学文本。

a.字音、意义等四层面说道c.工业化d.细妙两层面说道6、中国古代文学层面论学说,一般包含。

b.字面与深层意义两个层面说道7、文学文本在呈现艺术形象时所采取的语言模式,主要有再现型文本、及多元呈现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下列观点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联系的是()
A.“摹仿说”
B.“诗言志”
C.“表现说”
D.“意识流”
2、文学活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巫术仪式
B.宗教
C.劳动
D.游戏
3、在文学的三种不同含义中,狭义文学对应的是()
A.文化的文学观念
B.审美的文学观念
C.惯例的文学观念
D.历史的文学观念
4、话语的五要素不包含()
A.说话人
B.受话人
C.本文
D.主人公
5、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不包含文学活动的()
A.文学的形象性和概念性
B.文学的情感性和认识性
C.文学的功利性与无功利性
D.文学的表现性和接受性
6、关于含蓄和含混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含蓄,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
B.含混是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却蕴蓄着多重而不确定的意义空间
C.含蓄突出表达上的“小”中蓄“大”
D.含混则偏重阐释上的“一”中生“多”
7、下列活动不属于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的是()
A.材料储备
B.艺术发现
C.艺术构思
D.创作动机
8、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是()
A.理想型文学
B.现实型文学
C.象征型文学
D.幻想型文学
9、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系列《人间喜剧》属于()
A.现实主义文学
B.象征主义文学
C.浪漫主义文学
D.理想主义文学
10、下列几项中不是诗歌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的是()
A.凝练性
B.跳跃性
C.音乐性
D.及时性
11、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不包含()
A.文学话语层面
B.文学形象层面
C.文学意蕴层面
D.文学典型层面
12、叙述者从与故事完全无关的旁观者角度进行的叙述的“全知全能”叙述是()
A.第一人称叙述
B.第二人称叙述
C.第三人称叙述
D.人称变换叙述
13、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被称为()
A.文学风格
B.文学表现
C.文学特色
D.文学内涵
14、以尽可能少或平实的词汇去接近事物的平常面目的文学风格是()
A.简约
B.柔婉
C.平淡
D.疏放
15、下列各项中对文学消费的表述错误的是()
A.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
B.文学消费是指除所有非阅读因素之外的文学阅读行为本身
C.文学消费者必须具备文化知识、阅读能力和消费心理等主观条件
D.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偏重于揭示文学阅读过程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表现在何处?
2、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如何理解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
2、罗素曾经在《西方哲学史》中说到过浪漫主义者的写作题材和地理观念。

他说:“他们喜欢奇异的东西:幽灵鬼怪、凋零的古堡、昔日盛大的家族最末一批哀愁的后裔、催眠术士和异术法师、没落的暴君和东地中海的海盗。

”“浪漫主义者的地理很有趣:从上都到荒凉的寇剌子米亚海岸(前者为传说中的忽必烈汗的都城,后者为遥远的古波斯国的海岸),他们注意的尽是遥远的,亚细亚的或古代的地方。

”请结合这两句话和具体的文学作品论述理想型文学的特点。

《文学概论》作业答案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参考答案:
1.A
2.C
3.B
4.D
5.D
6.A
7.C
8.A
9. A 10. D
11.D 12. C 13. A 14. C 15.B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表现在何处?
答案要点:
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范性表现:
(1)某些文艺类型如神话和史诗只能兴盛于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
(2)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不是呈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在艺术上反而领先。

2、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文学形象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3)文学形象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
(4)文学形象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如何理解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
答案要点:
(1)文学的无功利性,是人的活动不指向实际利益满足的特性。

文学中的审美无功利性,是指作家或读者的创作或欣赏活动不指向直接的实际利益满足的特性。

文学的这种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

(2)文学虽然直接地是无功利的,但间接地或内在地却又有某种功利性。

第一,作为作家或读者的社会性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功利目的无关,但间接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第二,作为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作实现其反映现实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2、罗素曾经在《西方哲学史》中说到过浪漫主义者的写作题材和地理观念。

他说:“他们喜欢奇异的东西:幽灵鬼怪、凋零的古堡、昔日盛大的家族最末一批哀愁的后裔、催眠术士和异术法师、没落的暴君和东地中海的海盗。

”“浪漫主义者的地理很有趣:从上都到荒凉的寇剌子米亚海岸(前者为传说中的忽必烈汗的都城,后者为遥远的古波斯国的海岸),他们注意的尽是遥远的,亚细亚的或古代的地方。

”请结合这两句话和具体的文学作品论述理想型文学的特点。

答案要点:
(1)表现性和虚幻性是理想型文学的主要特点。

(2)这段话对理想型文学的虚幻性作了较好说明。

(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理论和引文作较为详细的说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