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本:西方经济学(微观)教学大纲融智学院详解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b03e76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4.png)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现象的系统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应用技巧,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分析和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核心内容。
熟悉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重要概念和原理。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市场中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具备一定的经济数据处理和经济模型构建能力,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对经济问题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能够在经济活动中做出合理的决策。
三、课程内容(一)微观经济学部分1、导论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2、供求理论需求的定义、影响因素和需求曲线供给的定义、影响因素和供给曲线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弹性理论及其应用3、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的概念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和推导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4、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函数和短期生产理论长期生产理论中的等产量曲线和规模报酬成本的概念和分类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5、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和均衡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和均衡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和均衡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和模型6、要素市场理论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劳动市场的工资决定土地市场的地租决定资本市场的利息决定7、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的概念和实现条件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帕累托最优的标准和实现条件8、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垄断的管制外部性的治理公共物品的供给信息不对称的解决(二)宏观经济学部分1、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和核算方法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名义 GDP 和实际 GDP2、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均衡产出的概念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3、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 模型投资的决定IS 曲线的推导和移动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LM 曲线的推导和移动ISLM 模型的分析4、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和移动总供给曲线的类型和推导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分析5、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的类型和原因通货膨胀的类型和原因菲利普斯曲线6、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和效果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效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7、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的核算和决定因素新古典增长模型内生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的类型和原因8、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汇率的决定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收支平衡开放经济下的 ISLM 模型和政策效果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系统讲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模型,使学生掌握核心知识。
《西方经济学(宏观、微观)》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宏观、微观)》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e08c5c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76.png)
《西方经济学(宏观、微观)》教学大纲《西方经济学(宏观、微观)》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说明部分一、适用专业2013级会计专业。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本、专科学生的通用基础课程之一,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本、专科学生进入各自的专业领域的必要知识储备。
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三部分。
通过这三大板块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能够清楚地解释价格形成的机理,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并能够解释价格机制的作用和市场运作的原理,理解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含义及其条件,了解并说明价格机制作用的局限性;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政府进行经济决策的机制与过程,客观地认识各种经济现象,帮助学生们正确地运用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对策。
三、课程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对经济运行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四、课程时间安排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包括4学时期末复习。
五、使用教材教材名称:《西方经济学》;主编:张建伟、李祥城;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8月01日第1版。
六、参考教材1、教材名称:《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微观部分)》(第四版);主编:高洪业;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3月第4版。
2、教材名称:《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主编:梁小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01月第2版。
3、教材名称:《经济学原理》;主编:曼昆;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4月第5版。
4、教材名称:《经济学》;主编:萨缪尔森;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1月第18版。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以及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三个问题,主要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认识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懂得辨证地看待西方经济学。
[VIP专享]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VIP专享]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0c411b7ccbff121dd3683f3.png)
1《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XJ041405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总学时数:90实验或上机学时:一、说明(一)《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性质《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是学习其他经济课程的基础,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二)教材及授课对象使用教材: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授课对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
(三)《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西方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能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四)《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章次内容讲授实验一导论2二供求分析与弹性理论10三消费者行为理论10四生产论6五成本论6六完全竞争市场6七不完全竞争市场8八分配理论3九市场失灵与西方经济政策3十国民收入核算7十一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6十二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6十宏观经济政策分析62三十宏观经济政策实践6四十失业与通货膨胀6五90总学时(五)考核要求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核占70%。
平时主要考核到课率、课堂表现、作业和笔记等;期末考核形式为闭卷、笔试。
二、教学内容主要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定位,了解西方经济学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借鉴意义。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以讲授为主,结合经济实践。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9cd6f137fd5360cba1adbca.png)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西方经济学是关于现代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它用一套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概念,建立了反映市场经济中经济规律的理论,是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要专业基础课。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所开设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主要内容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所组成。
本课程的设置在于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必要性及其方法,了解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培养和提高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西方经济学》是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一门核心课程和主要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其他经济学后续课程的教学效果以至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为了更好地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教学采用尹伯成主编的《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同时参考国内外最新优秀经济学教材,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还能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以及学会运用理论分析身边的经济学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学习关于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越来越重要。
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更加深刻地理解国家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1、使学生掌握好“三基”,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准确理解记忆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了解课程的理论体系,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2、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和增强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f1db62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1.png)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引言西方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作为全球经济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意义不可忽视。
本文将介绍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大纲,旨在为学习和教授西方经济学提供一种指导框架。
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围绕着市场经济、货币经济、供求关系等核心概念展开教学。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深入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从而为日后的经济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3. 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4. 熟悉货币经济的基本概念和政策调控;5. 理解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的基本原理;6. 提高经济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经济学的定义和分类- 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2.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的定义和特征- 供求关系和价格决定机制-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3. 货币经济的基本概念和政策调控- 货币的定义和功能- 货币供应和需求- 货币政策和货币市场4. 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的基本原理- 供求关系的定义和要素- 价格弹性和消费者行为- 价格形成和市场机制5. 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理论分析- 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的类型和阶段- 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型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例演示等。
教师将重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例和案例分析,启发学生的经济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以期末综合考核为主,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期末考试等。
其中,期末考试将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鼓励学生全程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
六、参考书目1. Samuelson, P. A., & Nordhaus, W. D. (2010). Economics. New York, NY: McGraw Hill.2. Mankiw, N. G. (2015).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Boston, MA: Cengage Learning.3. Krugman, P., & Wells, R. (2014). Macroeconomics. New York, NY: Worth Publishers.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日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提供基础。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a3deb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7.png)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说、利率平价说与国 际收支说
国际借贷说、国际投资利益分配 说与货币供求说
国际金融危机与政策
货币危机、债务危机与银行危机
国际收支理论
弹性论、吸收论与货币论
国际金融合作与政策协调
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体系改 革与区域金融合作
国际投资理论与实务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05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 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和网络教学 手段。
02 微观经济学基础
需求与供给理论
需求理论
阐述需求的概念、影响需求的 因素、需求函数和需求定理。
供给理论
介绍供给的概念、影响供给的 因素、供给函数和供给定理。
均衡价格理论
分析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探讨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 作用。
环境经济学
研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 实现可持续发展。
ABCD
实验经济学
通过实验室实验来研究经济行为和决策过程,以 验证或推翻传统经济理论。
发展经济学
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增长和 社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包括基本概念、理论框架 和分析方法等方面。
运行、政策制定及国际经济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03
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助于培养分析
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 。
能力目标
西方经济学第七版微观部分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第七版微观部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10cc93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3.png)
西方经济学第七版微观部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西方经济学第七版微观部分教学大纲,主要讲授经济学的微观理论和分析方法。
学生将学习到市场经济体系、需求和供给的基本概念、市场价格决定因素、市场结构和行为等方面的内容,并拥有了解并应用基本方法分析市场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主要教材为《西方经济学第七版》微观经济学部分,作者Jeffrey M. Perloff。
与此书配套有习题集。
三、教学内容1.引言•经济学的定义及其分支学科•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2.市场体系•市场体系的定义和基本要素•需求的概念和特征•供给的概念和特征3.市场分析•市场均衡的概念和确定方法•弹性的概念及其分类•市场失衡的原因和影响•市场的价格歧视及其特征4.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及其特征•垄断市场及其特征•垄断竞争市场及其特征•寡头垄断市场及其特征5.行为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的基本模型•企业行为的基本模型•契约理论及其应用•信息经济学及其应用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综述、案例分析、讨论与辩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醒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后习题集的完成,以巩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分为课堂参与、阶段性测试和期末考试三大部分,其中期末考试占总成绩60%,阶段测试占20%,课堂参与占20%。
六、参考文献•王宏民等,《微观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许含国,《微观经济学导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年版。
•Hal R. Varian,《中级微观经济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cea5af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d.png)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宏观经济学1.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a.供给与需求b.生产与收入c.消费与投资d.通货膨胀与失业e.货币与金融市场2.宏观经济政策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外汇政策d.经济增长政策e.稳定政策二、微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a.供求定律b.生产要素市场c.市场结构与竞争d.价格与效率e.政府干预2.市场失灵与公共选择a.市场失灵的类型b.政府的角色与限制c.公共选择理论d.非完全竞争市场e.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三、实证经济学1.经济数据与变量分析a.数据的来源与处理b.经济变量的定义与测量c.多元统计分析方法d.经济模型的建立与检验e.时序与面板数据分析2.经济政策的评估与预测a.政策效果的评估方法b.经济预测的基本原理c.模型的选择与建立d.利率、汇率与金融市场e.市场结构与竞争政策四、经济思想史1.古代与中世纪经济思想a.古希腊与罗马经济思想b.基督教与封建经济c.商业革命与资本主义思想d.古典经济学的崛起e.马克思主义经济学2.现代经济学派的形成与发展a.新古典主义经济学b.行为经济学c.实证与理论结合的新经济学d.制度经济学e.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五、国际经济学1.国际经济关系与体系a.国际贸易与投资b.跨国公司与全球化c.国际货币体系d.国际金融与金融危机e.发展经济学与全球贫困总结:《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二)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和国际经济学等核心领域的知识。
本文涵盖了上述五个大点,并为每个大点的小点提供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本大纲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获得深入的经济学知识,并掌握其应用技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经济问题。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0d5ef9581c758f5f61f6785.png)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西方经济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财经类院校必修的核心课之一,是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既偏重理论分析同时又与实际密切相联。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西方经济学所运用的基本分析方法,以作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
同时,本课程强调训练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能运用本课程的分析方法对现实经济进行解释、预期和评判,以增强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后续的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上的指导;了解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式和规律,掌握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社会经济运行和微观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能对世界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和政策运用进行初步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前沿进展,奠定阅读经济学专业文献和进行经济学理论研究所需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
其中,《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出定价、要素定价、博弈论以及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四大部分。
产出定价理论包括市场供求基本原理,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以及不同市场类型下单个厂商的决策;要素定价理论解释了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问题;博弈论分析了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状态下的静态与动态博弈;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则主要介绍了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主要介绍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不同模型,主要包括简单凯恩斯模型,IS—LM模型和AD—AS模型;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工具及相应的政策效果分析;当前各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短期的经济波动、长期的经济增长以及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相关理论。
《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共22章,93学时。
其中,第1章至第12章为《微观经济学》内容,共55学时,第13章至第22章为《宏观经济学》内容,共38学时。
【金融经典教材解读】《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编著
![【金融经典教材解读】《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编著](https://img.taocdn.com/s3/m/73f57628376baf1ffc4fad4f.png)
【金融经典教材解读】《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编著教材内容:第一章引论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第三节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第四节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第五节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第六节本教材的特点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第二节需求曲线第三节供给曲线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第五节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网友使用心得:A.本书充实了第七章第三节寡头部分的内容。
将第四版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和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合并为一章,即本版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扩充了对博弈论的介绍,即将第四版第七章第四节的内容扩充为一章,即本版第十章。
第四版第十四章的内容,在表述方式上作了一些调整。
在第四版第十六章中增加了一些案例,同时删去了一些与宏观经济理论不大相关的内容。
去掉了第四版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需要这些知识的读者可以从国际经济学或国际贸易等课程中吸取到。
放弃了第四版第二十章关于IS—LM—BP模型的介绍,取而代之的是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
增加了一章,即本版第二十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更新了宏观部分的一些数据。
在总论方面,全书各章均增加了练习题的数量。
其次,对第四版第二十三章的部分内容作了一些删改、更新,以增强时代感。
B.考研必备书,不买不行,不过高老的这套书确实是国内各类经济学教材的佼佼者了,讲解通俗易懂。
1.微观扩充了博弈论的内容,应该算是与时俱进了。
2.变成了16K的,看起来舒服一点C.这套教材在诸多同类教材中属于最优秀之列,讲解十分到位,条理清晰,不拖拉,很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真正做到了洋为中用。
不像一些西方教材,思维模式与我们国人的思维差异很大,觉得废话很多,毫无重点,英文原著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翻译的文本呢?所以建议相关专业的同学或对经济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本高鸿业教授主编的教材。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4e459ca10a6f524ccbf85e5.png)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60
学分: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最优配置及其运行规律的独立学科,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基础和核心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引导作用。
课程内容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
微观经济学部分以经济个体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着厂商如何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进行资源配置这一中心展开分析,从中阐述了市场的供需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及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以经济总体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着如何使资源在一国范围内实现最优配置这一中心展开,从中阐述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货币理论、IS-LM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及宏观经济政策。
为扩大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介绍一些西方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些非主流学派的观点。
在分析方法上,根据现代经济学研究的特点,课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定量分析的比重。
在阐述各经济变量内在关系时,普遍采用边际分析、均衡分析、动态分析、教学模型分析等方法,使经济学的研究更加科学化,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更易理解。
课程理论结构严密,知识要点较多,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较密切,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西方经济学(含微观和宏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理论体系,使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现实经济社会问题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同时,为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882d9f9f12d2af90342e671.png)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西方经济学课程是经济类专科学生应该学习的一门基础课,4学分,《西方经济学》运用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完全不同的理论逻辑和数学模型推导,揭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居民实现满足极大化,政府机构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实现充分就业,保证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的条件、机制和手段。
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员的理论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对于没有经济学基础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的掌握这门课,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应该注意完成一定的课后习题,这有助于学生对于问题的进一步理解。
各分校的老师应该注重在授课过程中尽量能够结合实例,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理解经济学比较深奥的理论,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任课教师还可自编一定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做题目来理解书本中的内容。
3、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本课程分为微观与宏观两部分。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以及相关的微观经济政策;宏观部分的基本内容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
二、课程的教学层次在课程中,对教学内容分成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对于书中案例分析、参考资料部分的部分,以学生自学为主,不作考试要求。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一、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1、本课程的教学以学生学习文字教材的基本内容为主,系统全面地学习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各教学点应聘请有一定经验的经济学的教师进行面授辅导;2、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讲解一些习题及关键的案例;3、整个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点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书面作业3—4次,教师应该批改,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在公开场合予以纠正。
教学大纲微观经济学共32页word资料
![教学大纲微观经济学共32页word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891ed2914791711cc7917c7.png)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222202英文课程名:MICRO ECONOMICS总学时:54学时学分:3学分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先修课程:管理学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一)课程性质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它用一套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概念,建立了反映市场经济中经济规律的理论。
这门课程从理论上来讲,既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又是经济学其他研究领域的基础。
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比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财政学等研究领域均需要微观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
所以,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学科。
从实践上来讲,微观经济学理论既可以用于指导企业或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又可以用于指导政府的决策行为。
对于消费者来说,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可以指导他们的选择行为;对于企业而言,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与收益分析、市场结构理论等等对于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更具有指导意义;政府的许多决策如果能够科学的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就会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因此,微观经济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总之,微观经济学课程是我院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
(二)课程目的微观经济学这一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经济学、管理学其他各专业课的讲授作必要的教学准备;(2)使学生受到严格的抽象思维能力训练;(3)使学生学会用微观经济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透过经济现象,研究经济现象之间内在本质的联系,揭示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及经济运动的规律。
(4)为毕业后能较好地开展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奠定了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为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达到上述四个教学目的,所以需要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微观)》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00002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微观)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积分适用专业:经济学开课系或教研室:经济系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该课程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其他相关经济l类专业课程的基础。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课时安排本课程总共48学时,其中理论课时48学时。
2、课程考核平时考核占30%,平时考核主要通过出勤、发言和参与课堂案例讨论的情况进行评判;期末考试,占70%,采用闭卷形式进行。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引论[教学目的]1、理解什么是经济学2、了解西方经济学由来演变的历史逻辑过程3、认识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1、经济学的定义2、经济学的演变与由来[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网络资源扩展教学第一节什么是经济学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专题扩展]课外阅读《牛奶可乐经济学》、《经济学与生活》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教学目的]1、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假设2、掌握需求、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弹性3、掌握供给、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弹性4、掌握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变动5、理解掌握商品的需求弹性和销售收入的关系6、运用供求理论解释经济现象[教学重点与难点]1、需求、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弹性2、掌握供给、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弹性3、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变动4、需求弹性和销售收入关系[教学时数]9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分组研讨、习题演练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三、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第二节需求曲线一、需求函数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第三节供给曲线一、供给函数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第四节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均衡的含义二、均衡价格的决定(一)均衡价格的形成(二)均衡价格的计算三、均衡价格的变动(一)需求曲线的移动(二)供给曲线的移动(三)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一、弹性的一般含义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一)富有弹性的商品(二)缺乏弹性的商品(三)单位弹性的商品六、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七、弹性概念的扩大(一)供给的价格弹性(二)需求的交叉弹性(三)其他弹性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一、易腐商品的售卖二、价格放开三、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四、关于“谷贱伤农”[专题扩展]应用供求理论解释价格变动的原因第三章消费者选择[教学目的]1、掌握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区别和联系2、掌握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3、掌握预算线和变动4、掌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5、掌握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原因[教学重点与难点]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消费者均衡3、对需求曲线的解释[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习题演练第一节效用论概述一、效用的概念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三、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概述(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二)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三)消费者均衡(四)需求曲线的推导(五)消费者剩余第二节无差异曲线一、关于偏好的假定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一)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四、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第三节效用最大化与消费者选择一、预算线二、效用最大化和消费者选择第四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一、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三、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四、恩格尔曲线第六节市场需求曲线[专题扩展]课外阅读《科学说需求》第四章生产函数[教学目的]1、掌握生产函数的概念及几种常见的生产函数2、理解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3、掌握边际报酬递减规律4、掌握边际技术替代率规律5、掌握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的选择6、熟悉规模报酬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经济区域2、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3、产量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习题演练第一节厂商一、厂商的组织形式二、企业的本质三、厂商的目标第二节生产一、生产函数二、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第三节短期生产函数一、短期生产函数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四、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五、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第四节长期生产函数一、长期生产函数二、等产量曲线三、等产量曲线的具体形状四、规模报酬[专题扩展]应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解释经济现象第五章成本[教学目的]1、理解机会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的含义2、掌握产量和成本的关系3、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对短期成本的作用4、理解规模报酬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1、机会成本2、短期边际成本3、长期平均成本4、成本与产量的关系[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习题演练第一节成本一、机会成本二、显成本和隐成本三、经济利润第二节成本最小化一、等成本线二、成本最小化三、对偶问题:产量最大化四、扩展线和生产总成本第三节短期成本曲线一、由短期生产函数到短期总成本函数二、短期成本的分类三、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图四、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五、由总成本曲线到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六、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第五节长期成本曲线一、长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曲线二、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三、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四、干中学:降低长期成本[专题扩展]课外阅读:詹姆斯·布坎南《成本与选择》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教学目的]1、掌握市场类型及划分标准2、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市场的需求曲线的形成机制3、熟悉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4、掌握厂商的短期均衡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5、掌握厂商的长期均衡[教学重点与难点]1、市场类型的划分标准2、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和长期均衡[教学时数]9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分组研讨、习题演练第一节厂商和市场的类型第二节利润最大化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四、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第三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一、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第四节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第五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一、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二、厂商进出一个行业第六节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专题扩展]选取几个市场进行调查分析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教学目的]1、理解三种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和形成原因2、掌握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3、掌握垄断厂商的短期和长期均衡4、掌握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短期、长期均衡 [教学重点与难点]1、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均衡2、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低效率3、垄断竞争厂商的两条需求曲线[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第一节垄断一、垄断市场的条件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一)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二)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三)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四、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五、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六、价格歧视第二节垄断竞争一、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第三节寡头一、寡头市场的特征二、古诺模型三、斯塔克伯格模型四、价格领导模型五、斯威齐模型[专题扩展]了解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略)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略)第十章博弈论初步(略)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教学目的]1、了解市场失灵的概念和原因2、掌握破坏完全竞争赖以存在的四个现实方面3、理解矫正市场失灵的各种微观经济政策[教学重点与难点]1、四种市场失灵情况2、科斯定理[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网络资源扩展教学第一节不完全竞争一、垄断与低效率二、寻租理论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四、反托拉斯法第二节外部影响一、外部影响及其分类二、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三、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四、科斯定理第三节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一、排他性与竞用性二、公共物品三、公共资源四、公共选择理论第四节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一、信息、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二、信息与商品市场三、信息与保险市场四、信息与劳动市场五、信息不完全和激励机制:委托—代理问题六、信誉和信息调控[专题扩展]课外阅读: 奥利弗﹒E.威廉姆森《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四、学时分配表五、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2、教学书:3、网络参考资源:1.研学论坛/2.人大经济论坛/3.阿果论坛4.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httl:///cn/5.经济观察网/6.中国经济新闻网/7.经济金融网/8.神奇经济数据库/9.华尔街日报/gb/执笔:(课程负责人或课程责任教师签字)审定:(系或教研室主任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