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找规律

合集下载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1“找规律”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对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这节课用“猜想——验证——反思”的方式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大问题背景下的一种研究性学习,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挑战,而且对老师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用故事情景引入,增强解决问题的现实性。

采用学生自己亲自观察、操作,再分析怎样做的方式,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最后运用知识,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册第三单元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观察,合作探究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本节内容是为以后学习约分和通分打基础,在教学中教师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结合,“创设情境与创新精神”的结合,教学中,教师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新知很有兴趣,不枯燥无味。

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识的情感,再通过拓展外延,从具体事例中抽象出事物的内在规律,这一环节重点在掌握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基础上,强调知识的来源,让学生自己挖掘规律,掌握数学知识产生的内在规律,激发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

通过小组的合作以及教师的`引导,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促进了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启迪,相互促进,发挥了讨论交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通过有目的的基本练习、巩固练习、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强化了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技能技巧。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2在一年一度的实验老师研讨活动中。

我选择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为授课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图形找规律[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图形找规律[人教版]

数学思维拓展《图形找规律》 姓名:一、填空题1.下图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起来的,请按这一规律在“?”处画出适当的图形.2.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处画出相符的图形.3.在图中找出与众不同的那个图形( ).4.下图看似复杂,实际上只要你找到合适的方法,你就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解答出来,试试看,好吗?5.请找一找图形的变化规律,在空格处画出恰当的图形.6..7.找一下规律,从.8.按照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空白处应是什么样的图形.? 确定方法?那么应变为10.下面一组图形的阴影变化是有规律的,请根据这个规律把第四幅图的阴影部分画出来.二、解答题11.图中,哪个图形与众不同?(1) (2) (3) (4) (5)12.有一个立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2、3、4、5、6、,有3个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个立方体的每一个数字的对面各是什么数字?13.下面是由几何图形组成的帆船图形,请按照一定的规律,在标序号处画出符合规律的小帆船.? 1 2 6 1 34 ① ③———————————————答案——————————————————————1. 这一组图形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旗子的方向,二是旗子上星星的颗数.首先我们看一下旗子的方向.第1面旗子向右,第2面向上,第4面向下,可以发现,旗子的方向是按逆时针旋转的,并依次旋转︒90,所以第3面旗子应是第2面逆时针旋转︒90得来的,旗子应向下倒立.其次我们看旗上星星的颗数.第1面是5颗,第2面是4颗,第4面是2颗,可见颗数是依次减少1颗,所以第3面旗上应是3颗星星.所以“?”处的图形应为:2. 这组图形的变化只在于正方形中阴影部分的位置.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阴影部分是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90得到的.所以“?”处的图形应为:3. 选(4).因为变化规律是从左到右依次逆时针旋转︒90.4. 在这组图形中,不变的有以下几点:大小正方形不变,两条对角线不变.所以“?”处也应有大小两个正方形和两条对角线.发生变化的有:一、阴影部分和黑色部分的位置.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部分都是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90得到的,所以“?”处的阴影部分应是小正方形的右边,黑色部分应在大正方形的下部.二、小竖线的位置.小竖线是从图形中心到相应的边所作的一条垂线.它的变化规律是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90,这样,整个图形我们就分析完了,下面看一看你画出的图形和书上的一样吗?如果一样,就做对了.5. 因为要填的是第1幅图,我们可以从后往前看.首先三角形的个数是发生变化的,依次是7、5、3.可以发现是从后向前依次减少2个的.所以第1幅图中应有1个三角形.其次三角形的方向也是有变化的,从后面观察,三角形90,所以第1幅图中的三角形应向上,阴影部分在是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右边.如下图所示:6. 横行观察,圆的个数逐次减少1个,所以到第4行,圆的个数应为1,所以“?”处应是“△”.或者从三角形考虑,三角形的个数为0、1、2,是逐次增加1,所以第4行中三角形的个数应为3,所以“?”处应为“△”所以最后的图形为:7. 选a.根据对角图形规律,可知右下角图形是a图.8. 分析:先看不变的部分.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图形中大、小两个圆圈没有变化,因此可以肯定空白处的图形一定也有大、小两个圆圈,位置一里一外.变化的部分可为两部分:①图形中的直线部分,其变化规律是每次顺时针旋转︒90,黑色部分90;②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其变化规律是每次逆时针旋转︒交替出现.解: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画出空白处的图形如图所示.9. 先应找出变化的规律,然后再依此规律,在空白处填画出所缺的图形.从第一行可以看到,当左边的图形变成右边的图形时,下部图形移到上面,里面的图形移到下面,上面的外部图形移到里面,各部分的颜色都没有变.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把下面图形变为:10. 先看第1行,阴影部分所在的位置是1、2、3.是逐次向后一个,所以第四幅图中第1行的阴影部分应在第4格.同样,第2行是2、3、4.4再向后应是5了,但没有第5个格,所以折回到第1个格.同理可推出第3行的阴影部分在第2格,第4行的阴影部分在第3格.还可以这样想:在同一行中,阴影部分都不在同一位置,所以第1行已经被占去了第1、2、3格,所以第四幅图的第一行阴影部分一定是第4格,同理推出第2、3、4行中阴影部分的位置..11. ,车轮一致,车底一致,差异就只能在车头、车身部分去寻找.从车身看,(3)与众不同,只用一笔画成,可是它的车头与(1)同;从车头看:(2)与众不同,(因车头(1)与(3)同,(4)与(5)同),但是(2)的车身与(1)、(4)、(5)类似.所以从车头、车身这些特征比较出来的图形,理由不足以说服人.我们把目光转移到笔划多少上,就可以找到与众不一的车辆了.解:与众不同的汽车是(1).其他四车均是由一个矩形、两个圆以及四条直线段、一段弧线画成,而(1)多一条直线段.12. 这个题目并不难.但是,推理方法不正确的话,也很难看出答案.直接考虑数字1的对面是什么数,想不出来.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想一想1的对面不是什么数.从第1个图看出1的对面不是4和6;从第2个图看出1的对面不是2和3,所以1的对面只能是5.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4的对面是2;3的对面是6.13. 因为正锥体的每个顶点连接三个面.当正锥体在雪花格纸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只有写有1、2、4三面所围出的顶点一直在雪花格的中心,所以只有1、2、4贴纸面旋转,雪花格有6个小格,正好可以转两圈,所以回到原地各面数字仍是原样分布.14.每一只小帆船都由三部分组成:船体、帆和小旗.这三部分都是变化的,另外船体的颜色也是变化的.下面我们逐一来分析.①船体的形状:帆船的船体都是由半圆、梯形、三角形组成,并且每一横行(或竖行)都没有重复.按照这一规律,我们可以确定船体的形状.因为①所在的位置横行、竖行都只有1个图形,所以不能确定,可以先确定②或③.看②所在的横行, ,缺 ,所以②的船体形状应为梯形.看和 ,看③所在的竖行,有 ,缺 ,所以③的船体形状为 .②船体的颜色.每一横行(或竖行)都由阴影、黑色、白色三色组成,并且在同一行中没有重复颜色,根据这一规律,确定出①号船体为白色,②号船体为黑色, ③号船体为黑色.③帆船的形状. ④小旗的形状.最后的答案为:①② ③确定方法和前面一样.。

数学找规律方法怎么教五年级小孩数学

数学找规律方法怎么教五年级小孩数学

数学找规律⽅法怎么教五年级⼩孩数学找规律是数学学习题型的⼀种,找规律要求有较强的思维逻辑,下⾯就是⼩编给⼤家带来的数学找规律⽅法,希望⼤家喜欢!数学找规律⽅法代数中的规律“有⽐较才有鉴别”。

通过⽐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

找规律的题⽬,通常按照⼀定的顺序给出⼀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般规律。

揭⽰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

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起加以⽐较,就⽐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1 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

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___。

”分析:解答这⼀题,可以先找⼀般规律,然后使⽤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

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起加以⽐较:给出的数:0,3,8,15,24,……。

序列号: 1,2,3, 4, 5,……。

平⾯图形中的规律:图形变化也是经常出现的。

作这种数学规律的题⽬,都会涉及到⼀个或者⼏个变化的量。

所谓找规律,多数情况下,是指变量的变化规律。

所以,抓住了变量,就等于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2数学找规律⽅法⼀从具体的.实际的恩提出发,观察各个数量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变化规律。

由此及彼,合理联想,⼤胆猜想善于类⽐,从不同事物中发现相似或相同点;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并验证结论正确与否;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要善于变化思维⽅式,做到事半功倍探索规律是⼀种思维活动,及思维从特殊到⼀半的跳跃,需要有⼀定的归纳与综合能⼒。

当以知的数据有很多组时,需要仔细观察,反复⽐较,才能准确找出规律。

需⽤到的数学⽅法有:分类讨论法.转化法.归纳法.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推理.判断等⼀系列探索活动,解答有关探索规律性问题的特点是问题的结论或条件不直接给出,需要逐步确定需要的结论和条件。

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认真审题,掌握规律.合理推测.认真验证,从⽽得出问题的正确结论。

数学找规律⽅法3数学找规律⽅法⼆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通常按照⼀定的顺序给出⼀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般规律。

五年级数学试题-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图形找规律[人教版] 最新

五年级数学试题-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图形找规律[人教版] 最新

数学思维拓展《图形找规律》 姓名:一、填空题1.下图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起来的,请按这一规律在“?”处画出适当的图形.2.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处画出相符的图形.3.在图中找出与众不同的那个图形( ).(1) (2) (3) (4) (5) (6) 4.下图看似复杂,实际上只要你找到合适的方法,你就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解答出来,试试看,好吗?5.请找一找图形的变化规律,在空格处画出恰当的图形.6..7.找一下规律,从.8.按照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空白处应是什么样的图形.9.按规律填图.如果 变成那么 应变为10.下面一组图形的阴影变化是有规律的,请根据这个规律把第四幅图的阴影部分画出来.二、解答题11.图中,哪个图形与众不同?(1) (2) (3) (4) (5)12.有一个立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2、3、4、5、6、,有3个人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个立方体的每一个数字的对面各是什么数字?13.下面是由几何图形组成的帆船图形,请按照一定的规律,在标序号处画出符合规律的小帆船.1 2 6 1 34 ① ③———————————————答案——————————————————————1. 这一组图形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旗子的方向,二是旗子上星星的颗数.首先我们看一下旗子的方向.第1面旗子向右,第2面向上,第4面向下,可以发现,旗子的方向是按逆时针旋转的,并依次旋转︒90,所以第3面旗子应是第2面逆时针旋转︒90得来的,旗子应向下倒立.其次我们看旗上星星的颗数.第1面是5颗,第2面是4颗,第4面是2颗,可见颗数是依次减少1颗,所以第3面旗上应是3颗星星.所以“?”处的图形应为:2. 这组图形的变化只在于正方形中阴影部分的位置.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阴影部分是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90得到的.所以“?”处的图形应为:3. 选(4).因为变化规律是从左到右依次逆时针旋转︒90.4. 在这组图形中,不变的有以下几点:大小正方形不变,两条对角线不变.所以“?”处也应有大小两个正方形和两条对角线.发生变化的有:一、阴影部分和黑色部分的位置.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部分都是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90得到的,所以“?”处的阴影部分应是小正方形的右边,黑色部分应在大正方形的下部.二、小竖线的位置.小竖线是从图形中心到相应的边所作的一条垂线.它的变化规律是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90,这样,整个图形我们就分析完了,下面看一看你画出的图形和书上的一样吗?如果一样,就做对了.5. 因为要填的是第1幅图,我们可以从后往前看.首先三角形的个数是发生变化的,依次是7、5、3.可以发现是从后向前依次减少2个的.所以第1幅图中应有1个三角形.其次三角形的方向也是有变化的,从后面观察,三角形是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90,所以第1幅图中的三角形应向上,阴影部分在右边.如下图所示:6. 横行观察,圆的个数逐次减少1个,所以到第4行,圆的个数应为1,所以“?”处应是“△”.或者从三角形考虑,三角形的个数为0、1、2,是逐次增加1,所以第4行中三角形的个数应为3,所以“?”处应为“△”所以最后的图形为:7. 选a.根据对角图形规律,可知右下角图形是a图.8. 分析:先看不变的部分.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图形中大、小两个圆圈没有变化,因此可以肯定空白处的图形一定也有大、小两个圆圈,位置一里一外.变化的部分可为两部分:①图形中的直线部分,其变化规律是每次顺时针旋转︒90,黑色部分90;②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其变化规律是每次逆时针旋转︒交替出现.解: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画出空白处的图形如图所示.9. 先应找出变化的规律,然后再依此规律,在空白处填画出所缺的图形.从第一行可以看到,当左边的图形变成右边的图形时,下部图形移到上面,里面的图形移到下面,上面的外部图形移到里面,各部分的颜色都没有变.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把下面图形变为:10. 先看第1行,阴影部分所在的位置是1、2、3.是逐次向后一个,所以第四幅图中第1行的阴影部分应在第4格.同样,第2行是2、3、4.4再向后应是5了,但没有第5个格,所以折回到第1个格.同理可推出第3行的阴影部分在第2格,第4行的阴影部分在第3格.还可以这样想:在同一行中,阴影部分都不在同一位置,所以第1行已经被占去了第1、2、3格,所以第四幅图的第一行阴影部分一定是第4格,同理推出第2、3、4行中阴影部分的位置..11. ,车轮一致,车底一致,差异就只能在车头、车身部分去寻找.从车身看,(3)与众不同,只用一笔画成,可是它的车头与(1)同;从车头看:(2)与众不同,(因车头(1)与(3)同,(4)与(5)同),但是(2)的车身与(1)、(4)、(5)类似.所以从车头、车身这些特征比较出来的图形,理由不足以说服人.我们把目光转移到笔划多少上,就可以找到与众不一的车辆了.解:与众不同的汽车是(1).其他四车均是由一个矩形、两个圆以及四条直线段、一段弧线画成,而(1)多一条直线段.12. 这个题目并不难.但是,推理方法不正确的话,也很难看出答案.直接考虑数字1的对面是什么数,想不出来.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想一想1的对面不是什么数.从第1个图看出1的对面不是4和6;从第2个图看出1的对面不是2和3,所以1的对面只能是5.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4的对面是2;3的对面是6.13. 因为正锥体的每个顶点连接三个面.当正锥体在雪花格纸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只有写有1、2、4三面所围出的顶点一直在雪花格的中心,所以只有1、2、4贴纸面旋转,雪花格有6个小格,正好可以转两圈,所以回到原地各面数字仍是原样分布.14.每一只小帆船都由三部分组成:船体、帆和小旗.这三部分都是变化的,另外船体的颜色也是变化的.下面我们逐一来分析.①船体的形状:帆船的船体都是由半圆、梯形、三角形组成,并且每一横行(或竖行)都没有重复.按照这一规律,我们可以确定船体的形状.因为①所在的位置横行、竖行都只有1个图形,所以不能确定,可以先确定②或③.看②所在的横行 ,缺 ,所以②的船体形状应为梯形.看和 ,缺 ,所以①的船体形状为 .看③所在的竖行,有 和 ,缺 ,所以③的船体形状为 .②船体的颜色.每一横行(或竖行)都由阴影、黑色、白色三色组成,并且在同一行中没有重复颜色,根据这一规律,确定出①号船体为白色,②号船体为黑色, ③号船体为黑色.③帆船的形状. ④小旗的形状.最后的答案为:①② ③确定方法和前面一样.。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中的找规律题解析与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中的找规律题解析与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中的找规律题解析与方法数学作为一门精密而又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找规律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

本文将针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中的找规律题进行解析,并介绍一些解题方法。

一、寻找规律的重要性找规律题在数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寻找其中的规律,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解题方法1. 不断观察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学生应该保持敏锐的观察力,仔细观察题目中给出的数据。

可以根据数据之间的变化关系来寻找规律。

这一步是找规律题解题的基础,只有通过观察才能找到规律的线索。

2. 归纳总结观察之后,学生应该将所观察到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

可以通过寻找数列、图形、操作等方面的规律来总结出一个通用的规律。

这一步可以帮助学生将问题抽象化,使问题更易于解答。

3. 验证规律找到规律后,学生需要通过验证来确定规律的正确性。

可以通过计算、绘图、举例等方式来验证规律是否成立。

这一步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并避免因错误规律而导致错误答案。

三、例题解析下面我们以一道五年级下册期末测中的找规律题为例进行解析:【例题】已知数列8,10,12,14,16,...,其中的规律是每一项比前一项增加了2。

下一个数是多少?【解析】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该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增加了2。

因此,可以得出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n为第n个数,a1为首项,d为公差。

根据已知条件,首项a1为8,公差d为2。

所以,设第n个数为x,则有x = 8 + (n-1) × 2。

我们可以通过插入几个数字来验证该规律是否成立:当n = 1时,x = 8 + (1-1) × 2 = 8;当n = 2时,x = 8 + (2-1) × 2 = 10;当n = 3时,x = 8 + (3-1) × 2 = 12;由此可见,该规律成立。

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找规律》教材分析

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找规律》教材分析

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找规律》教材分析1. 引言《找规律》是五年级数学教材的第五个单元,这个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发现、分析数学问题中的规律,通过找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档将对该单元的教材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教材的主要课题、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

2. 教材分析2.1 教材主要课题该教材的主要课题是《找规律》,通过一系列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数学问题中的规律,并能够分析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的内容涵盖了数字的规律、图形的规律和运算的规律等。

2.2 教学目标基于《找规律》教材的主要课题,我们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发现数学问题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来发现和分析规律。

2.3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法:在引入新的概念或例题时,教师通过示范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规律的发现和运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探究式学习法: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观察、发现和分析问题规律,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索来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发现和解决问题规律。

2.4 评价方式为了评价学生对《找规律》这个单元的学习效果,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例题和练习的解答和讨论表现,评价他们对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期中、期末考试: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评价他们的学习成绩。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包括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过程,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3. 教学计划3.1 教学内容安排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按以下顺序进行安排:1.了解《找规律》的概念和意义;2.观察数字的规律,如数列中的规律和数表中的规律;3.观察图形的规律,如图形的变化规律和轴对称图形等;4.发现运算的规律,如加法和乘法的规律;5.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练习。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中的找规律题技巧与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中的找规律题技巧与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中的找规律题技巧与方法找规律题在数学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中的找规律题种类繁多,题目形式各异。

本文将介绍一些寻找规律的常见技巧和方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解答这类问题。

1. 数列规律数列规律是找规律题中的常见类型。

他们通常以一系列数字排列出现,我们需要根据给定的数字序列找出其中的规律。

举个例子,假设有如下数字序列:2,4,6,8,10,12,14,...观察这个序列,会发现每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2。

因此,规律可以总结为“每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增加2”,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预测接下来的数字如下。

16, 18, 20, ...如果数字序列不是等差数列,我们需要更仔细地观察数字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发现更为复杂的规律,但是总有规律可寻。

2. 图形推理在找规律题中,图形推理题目也是非常常见的。

这类问题要求同学们根据一系列图形的变化,找出其中的规律。

例如,如下图形序列:▲ ▲ ▲ ▲ ▲ ▲ ▲ ▲ ▲ ▲ ...观察这个序列,我们可以发现每一行图形都比上一行多一个▲符号。

因此,规律可以总结为“每行图形的数量逐渐增加”,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推断下一个图形序列如下。

▲ ▲ ▲ ▲ ▲同学们在解题时,需要注意图形中的其他要素,如形状、颜色和方向等,这些要素也可能成为寻找规律的线索。

3. 规律之间的变化某些找规律题目中,规律之间的变化也是需要注意的。

当给出一系列规律并要求我们找出其中的关系时,我们可以按照变化的方式来分析。

举个例子,如下一系列数字:2,6,18,54,...观察这个数字序列,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乘以3。

因此,规律可以总结为“每个数都是前一个数乘以3”,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继续计算出接下来的数如下。

162,486,1458,...注意,有时规律之间的变化可能是复杂的,我们需要更仔细地观察和分析,才能找到其中的线索。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PPT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PPT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从 1 ~ 9 中任意选取4个不同的数字, 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 用最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
所得结果的四位数重复上述计算过程。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3×5= 15 3.3×3.5= 11.55 3.33×33.5= 111.555 3.333×333.5= 1111.5555 3.3333×3333.5= 11111.55555 3.33333×33333.5= 111111.555555 3.333333×333333.5= 1111111.555555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数字黑洞
黑洞,原是天文学中的概念。
它是一种特殊的天体,它的体积小, 密度大,引力强,任何物体靠近它都无法 再逃出来,连光也不例外。
数字中也有类似的“黑洞”,满足某 种条件的所有数,通过一种运算,都能被 它“吸进去”,无一能逃出它的“魔掌” 。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数字黑洞
试一试 从 1 ~ 9 中任意选取4个不同的数字, 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 用最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 用所得结果的四位数重复上述过程
谢谢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用计算器算
找规律
用规律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计算
1÷11= 0.090909... 2÷11= 0.181818... 3÷11= 0.272727... 4÷11= 0.363636... 5÷11= 0.454545... 6÷11= 0.545454... 7÷11= 0.636363... 8÷11= 0.727272... 9÷11= 0.818181...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wandeshima 2017-06-22

《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6篇)《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找规律》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

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为了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试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的意识,提高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三、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炳辉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关键:通过找一找、摆一摆、画一画等认识简单规律和创造规律,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四、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一学生喜欢的“做游戏”为引子,通过“找简单的规律——摆规律——画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动手创造规律”等活动。

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五、本课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学法: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找规律》说课稿3篇

《找规律》说课稿3篇

《找规律》说课稿3篇篇一:《找规律》说课稿篇一说教材:此教学内容节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

“找规律”是新教材“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8――89页,例1~例4,有一个基本的循环组,以它为基础,重复出现。

例1~例3,循环组中每种图形只有一个,例4,循环组中有的图形不止一个,为从数量角度寻找规律做了铺垫。

说教法:教材为学生的。

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于是在设计时我充分的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重视实现显性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找规律的过程,同时挖掘隐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三位一体的有效课堂教学。

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我采取了“大班教学小班化”的教学形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组长负责,分工合作,交流展示。

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观察、猜测、推理的能力。

说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我采取了独立观察和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猜一猜、找一找、涂一涂、摆一摆、演一演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说教学流程:本节课依据新的教学理念,把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寻找规律作为这节课的主旋律,真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为了使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我实施了六步走教学法,一、观察发现,引出规律“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个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上课开时,我为数学课堂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老师请来了极为神秘嘉宾和我们共同学习,你想认识他吗?通过让学生观察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排列发现规律,接着老师表扬(__你真棒__你真棒)自然而然引出课题――找规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_7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_7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 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15—118〕第一课时:找规律课本第116页例2教学目的:1、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拟,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才能。

2、培养学生的推理才能,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准备: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1、出示情境挂图你们看哪些图案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2、同学们在图上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

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例2a、仔细观察我们刚刚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b、出例如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拿出学具试一试。

c、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d 、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1〕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2〕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11+〔〕=〔〕,肯定是11+5=162、你可以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3、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发现新的规律,并找出和原来的规律的不同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在此根底上探究,进一步理解这些规律的特点,最后再设计活动,创造性地利用规律,稳固新知。

三、深化探究,应用规律:1、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找到其中隐藏着的机密规律吗?2、你找到规律了吗?请告诉大家应该填几?为什么?3、出示稳固练习题〔1〕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1、2、3、5、8、13、21、〔〕、55〔2〕96、〔〕、24、12、6、3[设计意图]:在例2的根底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探究“做一做”的规律,并总结出找规律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积极考虑。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找规律》PPT课件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找规律》PPT课件

小华从学校经过街心花园到少 年宫,一共有几条路线可走?
街心花园
2 × 4 = 8(条)
穿衬衣和裙子,有几种不同的穿法?穿衬 衣和裤子呢?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衬一衣共和的裙裤:子3:×35×=123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9(种种))
上面两个人每人选一个玩具卡通,一 共有多少种选配方法?
少年宫的活动安排有: ①猜谜、钓鱼、故事会、电脑游戏 ②篮球、乒乓球、排球 每个小朋友只能参加两样活动,而 且分别在活动①和活动②中各选一 样。 提问:假如是你,你想参加哪两样 呢?小丽一共有多少种选择的方法?
1.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 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 单实际问题。
2.主动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体 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 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3.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 功的体验。
小明买一个木偶娃娃,再配1顶 帽子,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
养成勤动脑、 爱思考的好习惯。
教师: 学校:
1、老师要在两位女同学中选一位女 生代表去参加活动,你知道有几种 选法吗? ( 2 种 )
2、如果要从三位男同学中选一位代 表有几种选法? ( 3 种 )
3、如果要从这五位同学中选出一名 男生代表和一名女生代表,有几种 选法?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怎样选配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你能发现木偶个数和帽子顶 数与搭配方法种数的关系吗?
3X2= 6
1、老师要在两位女同学中选一位女 生代表去参加活动,你知道有几种 选法吗? ( 2 种 )
2、如果要从三位男同学中选一位代 表有几种选法? ( 3 种 )

五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复习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复习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复习知识点
知识点
1、单向平移求不同的和的个数规律:方格的总个数—每次框出的个数+1=得到不同和的个数
2、双向平移:如果平移的方向既有横又有纵,我们只要分别探究出两个方向上各有几种不同的排列方法(和单向平移的规律一样),相乘的积是多少一共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法,一共有多少种贴法=沿着长的贴法×沿着宽的贴法
3、中间的数×框出的个数=框出的每个数的和框出的每个数的和÷框出的个数=中间的数(注意:有些数字的和是不能框出来的,(1)是框出的每个数的和÷框出的个数≠中间的数;(2)是虽然“框出的每个数的和÷框出的个数=中间的数”,但中间的数在边上;(3)出现有空白方格。

)
练习题
一、在括号中填入正确的图形。

★●●■■■★●●■■■★()●■■■★●●■■■()●●■■■
二、在括号中填入正确的数学。

2、4、6、8、()、12、14、16、()、20
参考答案
一、在括号中填入正确的图形。

★●●■■■★●●■■■★(●)●■■■★●●■■■(★)●●■■■
二、在括号中填入正确的数学。

2、4、6、8、(10)、12、14、16、(18)、20。

新版插图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新)

新版插图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新)
的兴趣。
【重点】 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难点】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课堂导入
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478+156+122 = 478+ + = 600+156 = 756 加法交换律
1.95+1.4 +2.05+3.6 =(1.95+ )+( +3.6) =4+5 = 9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
1-
1 2
=
1 2
1 2
-
1 3
=((
) )
1 3
-
1 4
=((
) )
1 4
-
1 5
=( (
) )
你能发现什么?用你的发现计算下面这道题。
1 2
+
1 6
+
1 12
+
1 20
思路引导 计算并发现规律:
1-
1 2
=
1 1
-
1 2
=
2-1 1×2
=
1 2
1 3
-
1 4
=
4-3 3×4
=
1 12
1 2
7 12
)
分=母相31 同+
2 3
+
2 7
+
1 5
分母相同
=
5 6
+
4 6
=
3 2
运=用加1法+结( 31合50律+ 3运75用) 加法交换律
灵活约=分:11138275
=
4 6
运用加法结合律
发现:式子中有分母相同的分数,灵活地利用加法交换 律、结合律先算,可以使计算简便。

《找规律》说课稿_5

《找规律》说课稿_5

《找规律》说课稿《找规律》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找规律》是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的第一课时。

《找规律》是在学生认识了数字、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的简单规律,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

同时,教材内容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些现象,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识,增强对数学的认识,提高学数学的乐趣。

2、教学目标①结合现实场景,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对数字、图形、物体等的排列规律有初步的了解。

②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初步体验寻找事物规律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能运用简单的规律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能够找出所列举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是发现数字、运算、图形的排列规律,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二、说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

一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灵活,这就需要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

找规律这个知识点相对来说很简单,关键就看老师怎么规范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怎么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

从简单的颜色规律到形状规律,再过渡到数字规律,之后,联系生活、发现规律,最后能够摆出规律、运用规律。

由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

三、说教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重难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重难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重难点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数一数重点了解数数认数的情况掌握数数方法。

难点按一定顺序数数2.比多少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第二单元:位置1、上下前后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学会辨别区分上下前后基本含义感受其相对性2、左右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理解左右的相对性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5的认识 1-5的各数含义和写法。

1-5的书写2、比多少理解><=的含义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3、4、5、几和第几理解序数的含义,明确数的位置影响数的次序区分基数与序数6、2-5的分与合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理解记忆5以内数的组成7、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理解加法的含义8、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理解减法的含义在生活中灵活运用9、0 理解0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和一个数加0的计算。

理解两数相减得0的道理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1、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的区别,球的特殊性2、有趣的拼搭通过拼一拼打一打认识几何体特征根据一定要求拼搭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 6和7的认识正确数出6和7的物体个数会写6 7 比较6 7大小。

6 7的基数和序数的区别2、 6、7的加减法掌握得数是6 7的加法及6-几 7-几的减法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有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3、用数学用6 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是关键所在4、8、9的认识和组成正确数出8 9的物体个数会写89比较8 9大小。

掌握89的基数序数的含义5、8 9的加减法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6、会看图理解图意结合图意解决问题7、10 10的组成得数是10的加减法 10的基数和序数的含义8、10的认识和组成 10的组成9、10的加减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与实际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计算11、加减混合掌握计算顺序引导学生正确描述图中动作过程12、复习整理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发现加法表减法表算式的排列规律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1、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建立初步的数位概念2、 11-20各数的写数正确书写11-20各数正确理解数位概念3、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几和相应的减法计算根据数的组成等方法正确计算结果第七单元认识钟表整时的认读方式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时间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 9加几理解凑十法的算理掌握凑十法2、8、7、6加几理解8、7、6加几的计算方法算理。

找出数列的排列规律(一)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奥数试题及答案 人教课标版

找出数列的排列规律(一)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奥数试题及答案 人教课标版

找出数列的排列规律(一)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奥数试题及答案人教课标版找规律是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想方法,在解数学题时人们也常常使用它,下面我们利用找规律的方法来解一些简单的数列问题。

(一)思路指导例1.在下面数列的()中填上适当的数。

1,2,5,10,17,(),(),50分析与解:这个数列的排列规律是什么?我们逐项分析:第一项是:1第二项是:2,第三项是:5,第四项是:10,……可以看出,这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前一项依次分别加上单数1,3,5,7,9……,这样我们就可以由第五项算出括号内的数了,即:第一个括号里应填;第2个括号里应填。

例2.自1开始,每隔两个整数写出一个整数,这样得到一个数列:1,4,7,10……问:第100个数是多少?分析与解:这个题由于数太多,很难像例1那样递推,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数列中每相邻两个数的差都是3,我们把这样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

我们把“3”叫做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

观察下面的数列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们的公差是几?(1)2,3,4,5,6,7……(2)5,10,15,20,25,30……(3)1,2,4,8,16……(4)12,14,16,18,20……现在我们结合例2找一找每一项与第一项,公差有什么关系?第1项是1,第二项比第一项多3,第三项比第一项多2个3,第四项比第一项多3个3,……依次类推,第100项就比第一项多99个3,所以第100个数是。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等差数列的任一项都等于:第一项+(这项的项数-1)×公差我们把这个公式叫做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利用通项公式可以求出等差数列的任一项。

试试看:你能求出数列3,5,7,9……中的第92个数是多少吗?例 3.已知一列数:2,5,8,11,14,……,44,……,问:44是这列数中的第几个数?分析与解:显然这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第一项)是2,公差是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
白云小学李应德
课题: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
关系。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抽象、概阔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
念。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根据需要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重、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形成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1、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

2、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提前安排学生准备好),尺子。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
2、演示法
3、讨论法
4、练习法
5、发现法
6、
讲授法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出示一张忽略厚度的长方形纸片,要求同学们结合以前学过的
知识将纸片的形状画到黑板上,要求说出什么是长方形。

教师明确: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长方形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
2、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教师提问:“同学们能把这个物体的形
状画在黑板上吗?”紧接着再出示正方体、圆柱、长方台等,再次提问:“能否将它们的形状画到黑板上?”
这时同学们陷入沉思中,紧接着问:“这些物体各个部分在同一个面上吗?”
教师明确:这些物体各个部分都不在同一个面上,这样的图形就叫立体图形,联系生活,说一说,有哪些图形是立体图形(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二)新课导入
引入:回顾了平面图形,了解了立体图形,那么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的特征。

教师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三)学习新课
1、长方体的特征
(1)请同学们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教师提问:a请仔细观察并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面)
b请仔细观察并用手摸一摸两个相交处有什么?(棱)
c请仔细观察并用手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顶点)
教师板书:面、棱、顶点。

口述:围成立体图形的平面图形叫做立体图形的面,围成长方体的长方形叫做长方体的面。

教师明确:立体图形中,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长方体的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构成长方体的三部分)
2、观察长方体各部分特征(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
(1)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2)长方体有几条棱?棱的位置和长度有什么关系?
(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有6个面,相对地面完全相同。

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相等。

有8个顶点。

(教师完整的描述长方体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剖析长方体
3、比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学画长方体。

教师提问: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如何与平面图形区别呢?
请观察教材第27页实物图画到纸上的长方体,你能看到几个面?
哪几个面?你能看到几条棱?哪几条棱?能看到几个顶点?
画法:(1)在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2)在四个顶点处向下或向上引垂线(长度相等)(3)将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向上或向下平移至垂线端点处即可得到长方体图形。

步骤如下:
教师明确:看不见的棱画在纸上用虚线表示或省略。

经观察发现,长方体画在纸上能看到3个面,分别是前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能看到9条棱,分别是上面的4条棱,前面和侧面的4条棱;能看到7个顶点
(设计意图:学会长方体的画法,为下面的计算作铺垫)
(四)出示长方体框架观察
教师提问:量一量,看一看,,框架上的12条棱可以分为几组?
怎样分?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教师明确:框架上的几条棱可以分为4组,前后面横着的4条棱为一组,左右面横着的4条棱为一组,竖着的4条为一组,这三条棱就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且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是每组中的一条。

(由一个顶点发出的三条棱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师板书:长方体是有六个面围成的立体图形,有时有两个正方形
(五)、正方体的特征(穿插到长方体部分一起讲解)
1、对照长方体的特征学生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学生讨论、
归纳、教师板书(正方体)
2、学生讨论,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都相等
不同点:面的形状、棱的长度不相等
教师明确: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板书设计:
教师板书
长方体
6个12条8个
6个长方形的面,有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正方体
面棱顶点
6个12条8个6个面都是正方形,12条棱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