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表格简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案及教案模板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案及教案模板一. 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故事,讲述了王戎小时候聪明过人,善于观察、思考的故事。
课文通过讲述王戎看到道旁的李树叶子稀疏,便判断出李树下面有野兔,从而得到兔子的故事,表现了王戎的聪明才智和善于观察、思考的能力。
课文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富有教育意义,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这篇课文中的某些词语和句式,学生可能还不太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同时,学生对于课文中所表现的王戎的聪明才智和善于观察、思考的能力可能还不太明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理解课文所表现的王戎的聪明才智和善于观察、思考的能力,受到启发和教育。
四. 教学重难点1.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2.理解课文所表现的王戎的聪明才智和善于观察、思考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所表现的情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课文翻译。
3.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言和节奏。
同时,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巩固。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造句或表演,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部编版语文4年级上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4年级上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理解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掌握课文中的
生字词及课文内容。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感恩父母,敬重老师的情感,培养学生勇
于奉献、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及生字词的意思,培养学生对父母的尊敬。
2.难点:能够正确运用生字词并能够用自己的言语复述课文内容。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
1.导入(5分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孝敬父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学习新课(15分钟)
•请学生诵读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分组小讨论:课文中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的李?
3.课文鉴赏(10分钟)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谈谈自己对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感受。
4.分组讨论(10分钟)
•分组讨论:请学生结合课文中王戎的故事,讨论为什么孝敬父母很重要。
5.课堂小结(5分钟)
•整理学生讨论的观点,再次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四、教学手段
黑板、彩色粉笔、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五、教学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直观、深刻的体会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并在行
为上有所改变,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和板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和板书设计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区分“折”的读音。
2.理解词语“尝”、“唯”、“信然”、“竞走”的意思,正确地翻译课文。
3.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尝”、“唯”、“信然”、“竞走”的意思,正确地翻译课文。
教学难点: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如果我们大家在郊游的时候,看到路旁有水果树,上面结着桃子、枣子、李子、梨子等,你会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去认识一位古代的孩子,他在路旁看到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却没有摘,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进入课文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注意“戎”字的写法,齐读课题。
2.王戎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个同学把收集到的王戎的资料说一说。
二、释题:1.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是什么?释题2.谁来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王戎不摘取道路旁边的李子。
道:道路,路。
3.过渡:路边的李树下,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
2.抽点学生读。
老师提要求:同学们注意听他的音读得准不准,句中需要停顿的地方读得对不对。
3.抽点学生评价,并请评价的学生再读。
4.出示小黑板,检查课前预习。
5.生齐读。
四、翻译全文。
1.这篇文章很简单,请大家根据注释来翻译全文,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
实在不会翻译的地方做上记号,等一会儿大家共同解决。
2.学生试译。
3.询问学生有没有不懂的词,老师把它写在黑板右边,师生共同解决。
4.抽点学生翻译(一句一个学生地问),不足之处师生共同补正,(注意补充句子的成分,使之完整)提示:重点和难点注意做笔记五、巩固重点词句。
1.刚才同学们翻译得很好,但如果把这些词单独拿出来,你们还会翻译吗?现在请大家解释一下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看看大家能不能把这几个词语的意思都写对。
部编版四上《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表格完美版)
三、复述故事
1.根据插画,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2.教师带入交流平台中的复述课文的方法:
(1)复述前多读几遍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复述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其他内容可以适当省略。
3.小组合作复述课文。教师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讲具体完整:条理清楚,自然流畅。
(2)取之,信然。众人不禁叹曰:
“王戎真乃也!”
2.指名学生分享自己写的内容。
3.教师介绍王戎,过渡:王戎很了不起,所以这个故事被后人传颂。他也是魏晋士,竹林七贤之一,以远见卓思闻名于世。学到了这里,我们知道王戎是一个远见卓思的人。接下来,老师要分享《世说新语》里的两篇也是关于王戎的小古文,请同学们来读一读,看看从这两篇小古文中,你又发现了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教具准备
教师:PPT 学生:听写本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的
课前五分钟
古诗背诵
背诵古诗
提升基础能力
导入
一、读课题导入。
1.同学们课前都认真预习了这篇课文,并把它读了很多遍,现在我们先来一起读读课题吧!
2.全班齐读课题,教师指名学生读课题,指导学生注意根据题目的意思来进行停顿。
学生读课题,发现课题中交代了人物、事件和地点
授课教师
学科
语文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教学课题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4.理解课文中三个“之”子的意思。
重难点
重点: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故事情节。
•能够正确朗读全文。
•能够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能够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故事情节。
•掌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 教学难点•理解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
4.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与学生谈论《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题目展开话题,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课文:逐段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重点解释生词和短语。
3.角色扮演: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文中不同人物的情感。
4.讨论分享: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他们从故事中汲取人生道理。
5.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情感表达方式,让他们体会情感的独特之处。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故事。
•思考并写下自己对于王戎和道旁李的看法和评论。
二、说课稿模板1. 说教材•本课的教材是《王戎不取道旁李》。
•这是一个富有智慧和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内容丰富、情感真挚。
2. 说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品味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 说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从中感悟生活道理。
4. 说教学方法和步骤•本课采用讲授法、角色扮演和讨论分享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分为导入、学习课文、角色扮演、讨论分享和情感表达五个教学步骤。
5. 说板书设计•主要板书内容包括《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中的关键词、人物性格特点等。
6. 说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及说课稿模板,希朼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部编版)
小学四年级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部编版)教学要求:1.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重点)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难点)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有节奏地朗读文言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读读这两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出示课件1)课件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这两句话和我们现在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吗?像这样的语言叫文言,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
我们以前也学过文言文,还记得吗?3.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文言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课文题目。
(板书:《王戎不取道旁李》)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文言名句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学习中来。
二、初读文言文1.读后释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中“取”是什么意思?(解释:摘。
)“道旁”是什么意思?(解释:路边。
)题目的意思是:王戎不去摘路边树上的李子。
2.学生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
(1)识记生字。
(出示课件2)课件2:戎诸竞唯①“戎”是会意字,“戈”代表兵器;“”代表铠甲,两部分合在一起是指武器。
②组词识记:诸位竞争唯一(2)指导书写。
(出示课件3)课件3:戎尝诸竞唯“戎”左下部是“”;“诸”右边是“者”;“竞”上半部“立”的第二横要写舒展,下半部是“口”加“儿”;“唯”的部首是“口”,“隹”横画间距均匀,长短不一。
(3)解释字词。
(出示课件4)课件4:王戎:“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
尝:曾经。
诸:众,一些,这些,许多。
李:李子。
游:玩耍。
折枝:压弯了树枝。
竞走:争着跑过去。
唯:只有。
部编四上语文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案+知识点+同步练习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案【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5课,课文出自《世说新语》,这是一篇写人的小古文,以具体事例展示了少年王戎的聪慧。
教学本课,旨在通过多层次、多梯度的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并渗透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
同时多元迁移,以文代文,发展学生朗读、理解、思维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小古文的兴趣,培养孩子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学情分析】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范读,学生模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结合注释,读懂文言大意,感知王戎等人物形象,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先让学生借助译文与原文对照阅读,粗知原文大意。
教师再抓住文言文中几个关键的知识点予以引导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缜密思考的品质。
【教学重点】1.用现代文翻译全文、背诵全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培养文言语感,初步感知文言文特点。
【教学难点】1.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小古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视频《聪明的王戎》。
学生:了解《世说新语》。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策略】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韵律和节奏,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看一看:老师知道大家非常喜欢看动画片,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古代少年的故事,好吗?(观看视频《聪明的王戎》)2.讲一讲:刚才同学们看得真认真呀!谁来讲一讲你刚才看到的故事?(指名复述故事)3.过渡:你的故事讲得真好!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中的《王戎不取道旁李》。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25王戎不取道旁李备课素材【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古⽂讲的就是王戎⼩时候的故事。
本课是第⼋单元第⼀篇课⽂,主题是了解故事情节,感受⼈物形象。
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是先写别的⼩孩“竞⾛取之”,再过写“唯戎不动”,这是⼀种对⽐的写作⼿法?这⼿法反衬了王戎的聪明过⼈。
要综合运⽤以前学到的阅读⽅法来学习,有意识地检查学⽣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
【资料介绍】王戎:字浚冲,晋初任荆州刺史。
因平吴有功,封为安丰侯。
王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林七贤”之⼀。
“⽵林七贤”包括嵇康、阮籍、⼭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魏⽒春秋》说,此七⼈“相与友善,游于⽵林,号为七贤。
”他们常在⽵林之中肆意酣畅,⼤都崇尚⽼庄之学,不拘礼法,⽣性放达。
透过“七贤”的⽂章创作,可窥到他们各⾃的志向意趣。
【相关典故】晋⽂公时,在琅琊这个地⽅,有⼀个叫王戎的⼈。
他因平定吴国有功,被封为安丰侯。
他是⽵林七贤之⼀。
传说,王戎从⼩就⾮常聪明。
他7岁时,有⼀次和⼏个⼩伙伴⼀块⼉外出游玩,发现路边有⼏株李树,树上的枝条上,结满了李⼦,都把树枝给压断了,⽽且看上去⼀个个都熟透了。
⼩伙伴们⼀见,就情不⾃禁地流出了⼝⽔。
于是,⼀个个⾼兴地竞相跑去摘那些李⼦,惟有王戎站在⼀旁,⼀动也不动。
同伴们觉得⾮常奇怪,就叫喊着问王戎:“喂,王戎,你为什么不摘啊?⼜红⼜⼤的李⼦,多好呀!”王戎笑着回答说:“那树上的李⼦肯定是苦的,摘下来也不能吃。
你看,这李树都长在道路旁,上⾯结了那么多李⼦,却没有⼈摘,要不是苦的,能会这样吗?”“道边苦李”⼀成语便出于此,也做“路边苦李”。
课后作业⼀、熟读课⽂,⽤“√”画出⽂中加点字的正确读⾳。
王戎.(róng rǒng)七岁,尝与诸.(chǔ zhū)⼩⼉游。
看道边李树多⼦折枝,诸⼉竞.(jìng jǐng)⾛取之,唯.(wèiwéi)戎不动。
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教案:25王戎不取道旁李(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1.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
2. 培养学生的朗读、默写和复述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体会王戎的聪明才智和节约精神。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能够默写生字词,熟练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能够复述课文故事,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
4.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乐于阅读的习惯。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3. 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的阐述。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打印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相关生字词。
2. 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故事?王戎是怎样的一个人?二、新课学习(15分钟)1. 老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解释字词含义。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老师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3. 老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默写生字词。
2. 学生复述课文故事。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理解王戎的聪明才智和节约精神。
板书设计:1. 王戎不取道旁李2. 生字词作业设计:1. 默写生字词。
2. 复述课文故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
在课堂练习环节,通过默写和复述,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讲解课文内容时,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课文理解能力的培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在本教案中,板书设计部分仅简单列出了“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标题和“生字词”一项,缺乏对课文内容的具体概括和结构化呈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
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意思。
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2.理解词语“尝”、“唯”、“信然”、“竞走”的意思,正确地翻译课文。
3.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尝”、“唯”、“信然”、“竞走”的意思,正确地翻译课文。
教学难点: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本课主要写王戎看见路边李子而不摘的故事。
那么是怎样描写这个故事的呢?现在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一起去感受王戎的性格特点。
二、品读释疑。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文章大意。
2.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地点又在哪里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王戎、道边,从王戎七岁,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王戎在道边的什么故事?4.品悟句子。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尝:曾经的意思。
诸:众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过渡:诸小儿在游玩的时候看见了什么?(2)道旁李树多子而折枝。
李树是什么样的?(李树上长满了许多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
)用书上的话说就是多子折枝。
过渡:诸儿看到满树的李子是怎么做的?找出相关语句,用“”画出来。
(3)诸儿竞相取之。
竞走:争着跑过去。
之:代词,这里指李子。
这句话是说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李子。
过渡:王戎与诸小儿的做法一样吗?(不一样)(4)唯戎不动。
唯:只有。
只有王戎不动。
诸小儿去摘李子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动作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想到的情景吧。
思考:为什么王戎不摘李子呢?(此必苦李。
)意思是这一定是苦李。
过渡:王戎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5)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王戎认为树长在大路边上,还能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
品味这句话:李子树长在路边,过往的行人比较多,如果李子是甜的,早就被路人摘光了,不可能多子折枝,因此,只有一种可能,这是苦李。
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应该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此外,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拒绝诱惑,坚持原则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坚持原则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本文讲述了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展示了他的坚持原则和自律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需掌握《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情节,明白王戎为何不取道旁李,理解其背后的寓意。
举例:讲解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王戎的行为,分析其心理动机,从而理解文章主旨。
(2)掌握生字词:学生需要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如“戎”、“道旁”等,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以下改进措施:
1.增加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对于古文理解方面的困难,我会提前准备更多的教学资源,如视频、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他们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掌握课程内容。
4.加强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
2.能够准确朗读课文,了解生字生词的意思。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4.能够理解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5.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课文相关的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对古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2.培养学生细心,耐心的态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
2.能够准确朗读课文,了解生字生词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能够理解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四、教具准备1.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课文内容。
2.课文相关的图片、PPT或挂图。
3.板书工具及板书内容准备。
4.课程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进行课前活动,引起学生兴趣,如谈论关于古代官员的职责和品质。
2.引入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第二步:学习与训练1.讲述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2.逐段解释课文生字生词,让学生了解词语意思。
3.让学生阅读课文,进行角色分配朗读,提高朗读表现。
第三步:课文分析1.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深入。
2.带领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第四步:课堂练习1.设计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帮助纠正错误。
第五步:作业布置1.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巩固知识点。
2.强调作业的重要性与及时性。
六、教学反思在此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集中,对课文理解较为深刻。
但在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有部分学生表达不清楚,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整体来说,教学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通过本节课教案的准备和设计,相信学生们会对《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够在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上有所提升。
【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精品教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戎、诸”等3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体会“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文言文的韵味。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体会“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文言文的韵味。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平时课余时间喜欢看什么书籍?预设:杂志、小说、漫画、名著……看来大家都是爱读书的人,书籍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书籍是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之一。
2.关于《世说新语》,你的了解有多少呢?谁来介绍一下你搜集到的关于《世说新语》的资料?预设:《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
此书语言简练,文字生动活泼,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
书中有许多小故事,历经千年,依然鲜活动人。
我们也说《世说新语》是一部聪明人的故事集。
3.我们今天学习其中一篇关于王戎的故事。
王戎:字濬冲,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
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进王戎生活的西晋。
让我们透过精炼的笔触,认识这个聪明的七岁孩童——王戎。
4.板书课题,读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例如:“取”是什么意思?预设:拿。
二、初读感知(一)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让你觉得敬佩的地方。
1.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2.重点指导生字:戎:“戎”和“戍”是形近字,不要读成“shù”。
诸:不要只读一半音,不要读成“zhě”。
竞:“竞”和“竟”是形近字,都读“jìng”。
3.让我们也来摘李子:戎诸竞(二)学写生字。
1.课件出示会写的字:戎尝诸竞唯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了解字的结构、笔画、笔顺,教师重点示范。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5《王戎不取道旁李》2课时 教案 (表格式)
反复诵读,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把王戎和其他小伙伴的行为进行对比。这样的对比,容易使我门感受到王戎的聪明机智。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閱读活动,多方位、多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感受
人物形象。
对于重点句的理解
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回答要求,既让后进生在难度降低的前提下也能尝试说一说,又确保优等生的
进一步发展。
上的李子除了用“拿”,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说更恰当? (摘)
③课题的意思就是?
(2)教师总结:我们在理解古文的时候,如果发现用扩词的方法理解,不太顺溜,有些拗口,那么就要根据古文的语境换一些恰当的
词语来代替。
(3)谁再来读读课题?(王戎不摘路边的李子)
2.了解《世说新语》
这则故事出自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交流)
(出示:道旁李树李子,压枝低)你再瞧瞧这满枝沉甸
甸的李子,谁来填一填? (如“道旁李树李子密,千个万个压枝
低”,学生填写恰当即可,不追求押韵)
③“千个万个”李子都把枝条压弯了,这就是---多子折枝。让我
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④(PPT出示李树图片)这是在道旁的李树,李子鲜红透亮,一个
挨着一个,把树枝都压弯了。小朋友们看到这些李子是什么表
学生读。
(2)学生边读边思考,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3、理解重点词语
(1)文中有些字词意思需要重点掌握,同学们,我们一起
来尝试理解这些字词吧。
课件出示:
尝:曾经。
诸:众,许多。
游:游玩。
折枝:文中指树枝被(李子)压弯了。
竞走:争着跑过去。
唯:只有。
必: 一定。
信然:的确如此。
同桌交换做游戏:你说我答。一同学说出字词,另一同学在
人教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优秀教案
(你怎么不摘李?)
你傻啦,为什么不去?
你怎么站在这儿不动?)
人问之,“之”是谁?
(“之”就是王戎。)
谁来问一问?指名读。齐读。
王戎什么反应呢,谁来说第四幅。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王戎怎么知道的?他去尝了吗?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四、参与体验,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大家一定也想做一个像王戎这样的善于思考的有心人吧?可是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同学们想不想帮帮他呀?看一个小故事:
一个小孩掉到缸里去了,缸又很大,里面盛满了水,小孩不会游泳,眼看就快淹死了,孩子们没有力气将他拉上来,叫大人来又怕来不及,这时该怎么办呢?
(3)开火车,齐读,两两读。
学生学字,读准字音,理解实词和虚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对于古文的朗诵,和现代文的韵律是不太一样,因此,老师要有意识的加强学生古文朗读的熏陶,让学生多听正确的读法,注意模仿,才能达到效果。
合作朗读课文,既锻炼了胆量,又能从别人那儿学到朗读的技巧。
变换形式读,开火车,齐读,两两读,这样学生既不感到枯燥,也为能力弱的孩子提供了帮助。
们对课堂教学充满新奇感。
从教学实际出发,将课件作为学生与文本交流、师生情感交流。
对于重点句的理解,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回答要求,既让后进生在难度降低的前提下也能尝试说一说,又确保优等生的进一步发展。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则要做个好舵手,围绕目标,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让学生真正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
难点
理解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25王戎不取道旁李备课素材【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小古文讲的就是王戎小时候的故事。
本课是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主题是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过写“唯戎不动”,这是一种对比的写作手法?这手法反衬了王戎的聪明过人。
要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有意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资料介绍】王戎:字浚冲,晋初任荆州刺史。
因平吴有功,封为安丰侯。
王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
“竹林七贤”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魏氏春秋》说,此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他们常在竹林之中肆意酣畅,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
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窥到他们各自的志向意趣。
【相关典故】晋文公时,在琅琊这个地方,有一个叫王戎的人。
他因平定吴国有功,被封为安丰侯。
他是竹林七贤之一。
传说,王戎从小就非常聪明。
他7岁时,有一次和几个小伙伴一块儿外出游玩,发现路边有几株李树,树上的枝条上,结满了李子,都把树枝给压断了,而且看上去一个个都熟透了。
小伙伴们一见,就情不自禁地流出了口水。
于是,一个个高兴地竞相跑去摘那些李子,惟有王戎站在一旁,一动也不动。
同伴们觉得非常奇怪,就叫喊着问王戎:“喂,王戎,你为什么不摘啊?又红又大的李子,多好呀!”王戎笑着回答说:“那树上的李子肯定是苦的,摘下来也不能吃。
你看,这李树都长在道路旁,上面结了那么多李子,却没有人摘,要不是苦的,能会这样吗?”“道边苦李”一成语便出于此,也做“路边苦李”。
课后作业一、熟读课文,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王戎.(róng rǒng)七岁,尝与诸.(chǔ zhū)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jìng jǐng)走取之,唯.(wèi wéi)戎不动。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
25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第一部分:基本信息学科小学语文册级四年级上册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教科书版本及章节统编四年级第八单元第二部分: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学习主题人文主题:历史传说故事语文要素: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故事。
第三部分: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1.内容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5课。
课文讲述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幼时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
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
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
”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道旁苦李"这个成语就出于此文,也叫“道边李苦”。
课文虽然简短,但描写十分生动。
如,“竞走取之"写出了众孩童争先恐后摘李子的场面;“唯戎不动”写出了王戎的冷静,与众孩童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此必苦李" 中的“必”,表现出王戎的自信。
2.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戎"“诸”等易错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冷静分析的品质。
3.教学过程设计一、链接旧知,引入古文1.同学们,我们都很喜欢读故事,是不是?这些故事你还记得吗?(出示图片)(1)第一张图片:骆宾王七岁,能作诗。
这首诗家喻户晓,我们大都会背。
(2)这个故事我们二年级时学过,谁知道?(PPT出示:曹冲七岁,能称象。
)(3)这个故事是?(PPT出示:司马光七岁,能砸缸救友。
)2.这三个故事,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是七岁,都很聪明)是的,他们都是古代聪颖机智的孩童,关于他们的美谈流传至今。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表格式):25.王戎不取道旁李
学生自己背诵课文,不会的可以在请教同学或老师。
组内互查、教师抽查背诵课文
预设:90%的同学能背过课文。
补救措施:采用竞赛方式,增加趣味性。
五、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一、注音。
戎( ) 诸( )竞( )
二、比一比,组词语。
戎( ) 戒( )
诸( ) 储( )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二、具体内容分析
(一)识字与写字
1.认识“戎、诸、竞”3个生字。
2.会写“戎、尝、诸、竞、唯”5个生字。
(二)阅读
1.阅读时能通过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2.朗读课文,能把握文言文节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口语交际
1.根据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王戎不摘道旁李原因的分析。
2.能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3)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推荐一本好书。
2、总结文言文阅读方法。
让孩子们在本课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有途径可施展。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题: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型:讲读课文
课时:1课时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小古文,本课通过写王戎七岁时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有果实累累的李树,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去摘,只有王戎没有摘并告诉他们李子是苦的这样一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不盲目跟从的道理。
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3、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文意,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教学流程
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
备注
一、导入
1、认识生字“戎”,引出课题。
2、对课题提问。
使用设疑的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走近王戎
1、自由读文,划出文中描写王戎的句子并弄懂句意。
2、随文认识生字“尝”“诸”“竞”“唯”。
3、王戎是谁?
4、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的李子?
1、通过熟悉短句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目的。
2、在理解文意的过程中了解文言文阅读方法。
三、拓展升华
1、试着讲一讲这个故事。
2、试着演一演故事场景。
3、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