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探析

合集下载

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探讨.docx

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探讨.docx

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探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近几十年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在这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过短,在新一轮的国际经济竞争中,我国正处在较为不利的局面内。

一、加工贸易与价值链1.加工贸易概念加工贸易是指我国从国外保税全部进口或部分进口原材料、零部件、辅助材料、元器件以及包装物料等,经由国内劳动力进行加工生产后形成成品再出口他国、远销海外的贸易方式,包括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两种形式[1]。

2.加工贸易的特点根据加工贸易的概念可知,加工贸易最大的特点就是原材料与出口地均来自于境外,国内只参与加工、装配与包装等生产工作。

此种贸易方式能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并且达到不挤占国内原材料与市场的目的。

3.价值链的含义价值链这一名词最初是由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的,他认为不同的企业之间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将互不相同却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创造经济效益,这些企业之间在经济合作上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就称为价值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产与资本国际化的趋势逐渐成为主流,从而贸易壁垒不断降低,使得生产价值链环节在工业生产价值中越来越具有空间可分性[2]。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随着改革开放的思想不断深入、经济建设逐步的发展,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贸易中担负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引进先进科技、利用外资、对外贸易增长、扩大就业、区域经济繁荣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拉动了国民经济共同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发展至今,我国的加工贸易增值水平较低,增值空间也一定程度上的减少。

在发展的道路上处于了瓶颈阶段,在发展阶段急需调整方案以延长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3]。

三、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加工贸易作为我国重要的出口方式之一,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如今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仍然过短,引起了诸多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我国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加工贸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我国加工贸易起步较早,1978年开始试点开展加工贸易业务。

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加工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

加工贸易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国内企业具有一定的制造加工能力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的支持等因素。

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包括加工装配、来料加工和来件组装等,其中加工装配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

这种形式是指国外企业向中国企业提供零部件或半成品,中国企业进行加工加工组装后再出口给国外市场。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市场等优势资源,促进了我国的外贸出口。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受益于我国的加工贸易保税区政策。

我国设立了一批加工贸易保税区,如深圳、珠海、厦门、福州等,这些区域成为了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集聚地,大大促进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虽然我国加工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 产业结构单一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低附加值的轻工业产品,如纺织服装、鞋帽、玩具等。

这些产品的出口量很大,但利润空间较小,对我国的实际经济发展贡献度不高。

加工贸易产品的附加值较低,难以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 对外依存度较高我国加工贸易大量采用来样加工、来料加工方式,导致对外依存度较高。

一旦国际市场出现波动,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客户订单减少等,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加工贸易的生产和出口。

3. 资金、技术、品牌受限我国加工贸易主要是利用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品牌,对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形成一定的制约。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往往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面临来自国际市场上游供应商和下游买家的双重压力。

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延伸的路径选择

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延伸的路径选择

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延伸的路径选择本文试图通过运用价值链理论,在分析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延伸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路径选择进行探讨。

关键词:价值链加工贸易路径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提升(一)促进国内企业成为加工贸易主体不断加快和完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发挥其现有的工业基础和产业技术基础的作用,为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有力条件,同时通过给予资金、技术方面的倾斜和支持,降低进出口权的门槛,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大对国内企业的技改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使国内企业由简单技术和零部件的组装,提升到主要零部件、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以至升级到复杂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组装环节。

鼓励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开展配套合作以及政产学研联合,有效利用国际市场销售渠道从事加工贸易,充分发挥我国在资源配置、供应链管理以及市场控制等方面的作用,真正实现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同等“国民待遇”,使它们“一体化”发展,创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和发展的新环境,逐步实现由“海外接单-大陆生产-香港出口”的传统营运方式向“大陆接单-大陆生产-大陆直接出口”模式的转变,使“候鸟经济”转变为“榕树经济”,促进外资经济与当地经济不断融合,形成国内企业加工贸易群体,促进加工贸易本地化,从而使国内企业逐步取代外资企业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

(二)提升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促进加工贸易价值链生产环节的提升,有助于最终实现价值链的优化。

各级政府要转变引资中“重数量,轻质量”的指导思想,注重外资政策与技术政策相协调。

积极引导跨国公司在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鼓励企业转移先进技术、加速产品升级换代。

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将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有重点的推进国有大型加工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建立研究与开发中心,以增强企业的技术消化与创新能力,同时促进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

在技术改造的同时,不断增加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积累,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的开发。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加工贸易,中国可以利用自身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与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往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我国自身发展阶段的转变,加工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浅谈。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工贸易大国。

通过代工加工、来料加工等方式,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快速增长,为国家外汇储备的增长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全球价值链中,我国加工贸易环节占据了重要位置,为国家创造了丰厚的利润。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需求的转变,我国加工贸易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成本问题,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我国加工贸易的成本不断攀升,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其次是质量问题,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质量问题的指责,这不仅影响了我国产品的竞争力,也损害了中国产品的形象。

再次是环境问题,随着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着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排放要求,这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成本和负担。

最后是技术问题,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在国际市场上脱颖而出。

针对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是降低成本,通过降低税负、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产业结构等方式,降低加工贸易的成本。

其次是提高质量,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监督,推动企业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再次是加强环保,严格执行环境法规,鼓励企业采取绿色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最后是加强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产品市场空间。

我国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完整)

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完整)

目录一、摘要二、关键词三、正文(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二)我国加工贸易的特征(三)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四、参考文献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张婷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

然而加工贸易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许多如在国际产业链中所处的低端地位、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大、加工贸易中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区域发展不平衡、容易引起国际间的贸易摩擦等严重问题。

因此,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已成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加工贸易的企业性质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描述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加工贸易、现状及特征、存在的问题、转型升级、对策思考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对国民经济贡献越来越大。

在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占我国出口比重越来越高,从1980年的3.6%增长到2003年的55.2%。

从1995年起加工贸易占我国贸易出口的比重一直维持在50%左右,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见表)。

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我国一半以上加工贸易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外商投资企业带来了许多新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大,国内制造业基础的不断完善,加工贸易不断引进新的设备和技术,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正在向上游推进,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企业将技术开发活动转移到我国,促进了我国产业技术进步升级。

1995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情况表二、我国加工贸易的特征(一)加工贸易进口量降幅收窄。

由于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市场的经济仍处于衰退阶段,受此影响我国加工贸易复苏势头还不明显,但3月份加工贸易进口量降幅呈现收窄态势。

延长广东省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探析

延长广东省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探析

延长广东省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探析作者:房颖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第24期摘要:广东省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延伸是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的结果。

但由于我省的加工企业多处在贸易链的低端,因此其增值能力贫弱。

延长加工贸易价值链,提高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上的增值能力必须进行战略规划和政策再造。

关键词:加工贸易;广东;价值链;微笑曲线;增值率中图分类号:F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58-02一、广东加工贸易的发展概况广东是国内开展加工贸易最早、加工贸易规模最大的省份。

广东经济的起飞很大程度上源于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加工贸易已经成为广东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使广东长期占据着全国各省份经济总量、对外贸易额、引进外资额等多项经济指标的榜首位置。

然而,作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聚集地,广东的领头羊作用更多地表现在规模和速度上,总体上仍未摆脱低附加值和非差异化加工为主的基本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演进的背景下,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已经超出了单个企业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范围,它越来越多地来源于企业与产业价值链上下各环节的有效整合中,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演绎为产业价值链之间的竞争。

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

战略环节是价值链上的制高点,抓住了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也就抓住了整条价值链。

因此,企业应该集中力量控制其战略环节,而把不具有竞争优势的非战略环节分离出去。

这种分离过程就是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的片断化,即同一价值链条的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跨界的全球生产网络被组织起来而并非在单一企业内部完成。

企业必须积极应对价值链上价值重心的不断转移和变化,努力使自己处在高价值的关键环节中,以保持竞争优势。

二、延长广东省加工贸易价值链存在的问题(一)广东加工贸易技术含量、增值率低广东加工贸易依然以代加工、代设计为主,自创品牌生产较少,多数企业以贴牌、来样加工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出口品种档次低、技术含量低。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加工贸易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加工贸易是指中国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等,再进行加工生产,最后再将产品进行出口销售的一种贸易形式。

这种贸易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随着贸易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加工贸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以其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完善的产业链条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品牌来中国加工生产产品。

据统计,我国加工贸易年均增长率高达30%左右,其出口额占到了我国整个出口总额的60%以上。

我国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来华建厂,加工制造出口产品。

这一系列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举措,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出口能力,也为我国的贸易顺差增长做出了贡献。

虽然我国加工贸易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较为突出。

我国在加工贸易中仍然依赖于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大部分的生产和出口产品都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这导致了我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较为严重,在国际市场上容易受到价格变化和贸易壁垒的影响。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还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废水、废气的排放严重的污染环境。

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也加重了我国的资源压力。

我国在加工贸易中也存在一些隐性的问题,如知识产权侵权、金融风险和产能过剩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和挑战,我国加工贸易需要调整发展方向,提高产业附加值,提高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

应该加快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牌附加值。

应该把发展重点放在服务贸易和创新贸易上,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大力发展国际贸易结算、配送、物流和仓储等服务贸易业务。

还应该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提高我国跨境贸易的效率和品质。

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研究

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研究

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研究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体现了价值增值的过程,包括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加工生产、运输仓储、及销售各个环节。

对国家来说,留在国内的增值环节越多,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产品增值就越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有利。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投资环境日益完善,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呈现不断加长的趋势。

但由于存在一些政策性障碍,加工贸易企业在采购国内原材料与零部件、保税区仓储等方面仍面临很多困难。

对如何加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问题,本报告在对问卷调查和与部分企业及地方主管部门的座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主要作用(一)带动产业升级的作用更明显加工贸易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拉动为其配套的企业的产品升级,尤其是在产品升级换代较频繁的计算机、电子等领域,加工贸易的带动作用更明显。

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下游企业开始推出新产品的同时,该企业的供应商就必须相应地生产出适合新产品要求的零部件,以保证其供应商地位。

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加长,意味着这种拉动作用将传递到更多的供应商。

(二)促进仓储运输服务业的发展仓储运输是加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不容忽视的内容之一。

而且随着物流的发展,将加工生产环节延伸至仓储运输逐步成为加工贸易发展的一个方向。

许多国家和地区改变了加工贸易以生产环节为主的做法,向生产环节、仓储运输并重的方向发展。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我国的台湾地区,为了继续发挥出口加工区的作用,台湾正致力于出口加工区的转型工作,拟在高雄、台中港区及其附近,设置以海空联运为主轴的仓储转运区,目的在于吸引地区内外生产厂商将关键性零部件、半成品汇流至专区内组装,经由仓储转运,将产品行销到世界各地。

根据设想,仓储转运区由纯制造功能上下延伸发展为研发、设计、储运、行销、分销、发货等功能。

(三)带动更多的国内产品出口加工贸易是一般贸易之外,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渠道,正所谓“借船出海”。

囿于信息有限、销售渠道不畅等因素,国内一些厂商的产品根本无法进入国际市场,而加工贸易则在国内厂商与国际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国内采购带动国内产品的间接出口。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我国加工贸易是指我国企业将国外进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加工组装,再出口到国外市场的一种贸易模式。

这种贸易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低成本劳动力。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我国在加工贸易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低成本劳动力也容易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加工贸易往往在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和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低成本劳动力导致企业对劳动力的过度依赖,影响了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着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少的问题。

由于加工贸易主要依赖于外国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我国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掌握关键技术和核心知识产权,使得加工贸易往往只是简单的组装和加工,缺乏创新能力。

这种模式难以为我国企业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也难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由于国际市场的波动和贸易摩擦的增多,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国际市场的波动性导致企业在订单和出口市场方面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市场需求减少或贸易壁垒增加,我国加工贸易就会受到较大的冲击。

世界各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我国加工贸易很容易遭受侵权和知识产权纠纷的困扰。

我国加工贸易的盈利能力相对较低。

由于加工贸易主要是进行简单的组装和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有限。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很多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的加工贸易模式,价格竞争压力大。

这就使得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应该加强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的培养,发展高技术含量的加工贸易产品。

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推进绿色制造,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还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要推动加工贸易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我国加工贸易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中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加工贸易是指中国企业将原材料、组装件或零配件进口后进行加工加工,并通过出口形式销售给海外客户的一种贸易形式。

这种贸易模式一度是中国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旨在对中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加工贸易结构单一中国加工贸易大多集中在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这使得中国的加工贸易竞争力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此外,许多企业都缺乏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导致市场营销策略单一、市场风险高。

2. 商业模式单一中国加工贸易的商业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低成本的劳动力、低廉的资源和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这种模式难以为中国企业的高价值产品提供竞争力,并且对中国加工贸易的长期发展构成了威胁。

3. 问题防范不足许多中国加工贸易企业没有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容易被外部风险所侵蚀,导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二、对策研究1. 调整产业结构中国应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将重点转移到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以提高中国加工贸易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同时,中国企业应加强自主研发和品牌建设,以提高自身市场营销策略的多样性和素质。

2. 多元化商业模式中国应加强市场监管,同时探索多元化的商业模式,例如以服务换成、隔代转移、整体生产等,以提高中国加工贸易的盈利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 加强问题防范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应加强风险控制体系、完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以避免因外部风险变化出现的生产和经营问题。

三、结论中国加工贸易一直是中国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诸多问题时,中国应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多元化商业模式和加强问题防范,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加工贸易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024年我国加工贸易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探析

2024年我国加工贸易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探析

2024年我国加工贸易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探析一、加工贸易概述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企业从境外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装配后,再将成品复出口的一种贸易方式。

这种贸易形式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对于吸引外资、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加工贸易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附加值低:我国加工贸易中,大多数企业从事的是低端加工制造,产品附加值较低,利润空间有限。

技术创新不足: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在技术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较少,缺乏核心竞争力。

资源环境压力大:加工贸易往往伴随着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给我国资源和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对外依赖度高:许多加工贸易企业过于依赖外部市场,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变化,企业的经营状况就会受到影响。

三、原因分析产业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的技术门槛较低,竞争激烈,难以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创新能力不足: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意识,研发投入不足,难以支撑产业的高端发展。

环境保护意识薄弱:部分加工贸易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国际市场风险意识不强:许多企业过于乐观地估计国际市场的前景,缺乏对风险的有效评估和防范。

四、解决办法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提高环保意识:加强企业环保意识的培养,推行绿色制造,实现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多元化国际市场:积极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分散国际市场风险。

五、政策建议政策引导: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加工贸易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资金支持:加大对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的问题与改进建议我国加工贸易政策的问题与改进建议一、现行加工贸易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不同部门的政策不配套加工贸易管理涉及海关、质检、外汇、税务、外经贸等多个部门,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对于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各部门分别制定政策,缺乏正式的跨部门政策协调机制,因此,部门间的政策不一致、不配套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加工贸易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运作。

例如,由于退税不及时,加工贸易“一日游”现象日趋严重,降低了企业运行效率,提高了企业运行成本,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如果发挥现有保税区的功能,可以替代香港的中转作用,境外“一日游”将大大减少。

但是,海关与税务部门对保税区的规定是不配套的,海关认为货物运到保税区视同出口,但税务部门认为只有货物离境才能享受出口退税。

税务部门的这一规定,不仅使加工贸易境内“一日游”取代境外“一日游”成为不可能,而且也大大阻碍了保税区建立国际采购中心、发展国际物流业务。

实际上,税务部门关于退税的规定,在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就存在差别,国内货物进入出口加工区可以享受出口退税。

在对加工贸易企业的问卷调查中,企业将“税务、外汇、海关部门规定不配套”视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与管理中存在的第一位问题(参见表1)。

表1企业认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按重要程度排序税务、外汇、海关部门规定不配套1管理规定过于严格、手续过多2有关管理部门有效协调不够3鼓励国内采购政策不明显4来料加工企业深加工结转不能退增值税5管理机构办事效率过低6管理人员操作随意性过大7保证金台帐制度增加企业资金成本8深加工结转视同国内销售征税9审批规定不明确10企业遇到问题无处咨询11不法企业走私,造成不平等竞争12管理人员有意刁难企业13企业受到不公正待遇,投诉无门14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整理。

(二)深加工结转政策不统一深加工结转政策不统一已成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的焦点问题。

延长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分析

延长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分析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研究生院:本人同意《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的内容,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委托研究生院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希望《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给予出版,并同意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和CNKI 系列数据库中使用,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级别:■硕士□博士学科专业:国际贸易学论文题目:延长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分析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作者联系地址(邮编):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邮编:130012作者联系电话:138****3805作者姓名叶相龙论文分类号F752.6保密级别公开研究生学号 2006212058 学位类别经济学硕士授予学位单位吉林大学专业名称国际贸易学培养单位(院、所、中心)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实务学习时间2006年 9 月至 2008年 7月论文中文题目延长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分析论文英文题目Analysis of Extending the Domestic Value Chainof China's Processing Trade关键词(3-8个)加工贸易价值链延长姓名赵放职称教授导师情况学历学位博士工作单位吉林大学论文提交日期 2008年4月10日答辩日期2008年5 月19日是否基金资助项目否基金类别及编号如已经出版,请填写以下内容出版地(城市名、省名)出版者(机构)名称出版日期出版者地址(包括邮编)内容提要本文研究延长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相关问题。

延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探析

延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探析

延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探析(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延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探析杭州商学院徐剑明来源:《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第11期摘要:在阐述当前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较短引起的诸多负效应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成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延长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加工贸易;延长;价值链一、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问题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方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由于我国加工贸易方式国内价值链较短,引起的相关负效应也十分突出。

1.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本地化比例不高,从而导致其发展后劲不足。

2003年1—4月,我国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出口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的%;加工贸易进口亿美元,占同期进口总额的%。

这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尚处于典型的简单加工或组装型发展阶段,加工贸易国内产业链条短,生产能力集中于下游产业,零部件和原材料过度依赖进口,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它会逐渐失去发展后劲。

根据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的调查,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电子工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列第8位,1991年以后跃居全国第五位,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主要依靠港澳加工装配业的转移。

但广东目前的优势只体现在最终产品总量,并不具备生产技术上的优势,产品设计、材料和零部件生产以及销售均严重依赖香港和海外,例如1995年广东主要电子和家电零部件的进口额占全省电子工业产值的2/3。

实际上,我国沿海其它地区利用加工贸易发展起来的产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的问题。

2.我国加工贸易的增值率极低,致使大量利润外流。

在整个加工贸易的研发、设计、制造、仓储、运输、销售、服务等环节构成的价值链中,我国企业从事的往往是对零件或原辅材料的初级加工、装配和组装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在价值链环节中比重较少,从而导致产品附加值的提高不大。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依托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得到了飞速发展,对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增加就业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但随着全球化发展,加工贸易遇到巨大挑战,亟待转型。

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对策进入21世纪以来加工贸易仍然占据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

据统计,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由2000年的2302亿美元逐步上升到2012年的13439.5亿美元。

加工贸易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增加就业起到了显著作用。

与此同时,加工贸易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在国际产业链中所处的低端地位、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等。

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1、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层次低,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条低端我国的加工贸易虽然数量很大,但大部分是为跨国公司其在国际产业链的下游开展加工或组装业务,技术含量不高,零部件和原材料大量依赖进口,尤其是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设备和中间投入品更是严重依赖进口,料件本地采购率低,国内产业链条短。

这种状态致使使我国所从事的加工贸易利润微薄,处于价值链最低端。

其利润一般只有3%~5%,绝大部分利润被外资企业拿走。

以在中国装配的ipod为例,进口值是200美元,对美的出口值是209美元,国内的附加值只有9元,占产成品价格5%不到。

中国加贸企业制造一个芭比娃娃,35美分落到中国企业口袋,20美元则装进外国老板腰包。

2、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削弱丰富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是我国加工贸易获得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然而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出现逐渐削弱的趋势。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均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减弱。

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国依靠低廉的劳动力价格维持的加工贸易成本优势将会逐步削弱。

据报道,目前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低15%~30%。

我国当前加工贸易发展问题浅析

我国当前加工贸易发展问题浅析

我国当前加工贸易发展问题浅析一、引言加工贸易是指在国际分工背景下,我国企业接受国外企业或个人委托,按照其提供的技术要求和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将加工后的产品出口给委托方。

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对我国当前加工贸易发展问题进行浅析,以期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我国加工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加工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不足10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约1.5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0%。

加工贸易对我国外贸总额的贡献率也逐年提高,成为我国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当前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1. 产业结构单一问题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业领域,如纺织、服装、鞋类等。

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市场风险和竞争压力的增加,难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

2.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普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往往只是按照委托方提供的技术要求进行简单的加工生产,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这导致我国加工贸易无法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3. 贸易摩擦风险加大问题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贸易摩擦风险加大的问题。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加工贸易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甚至采取贸易限制措施,给我国加工贸易带来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四、解决加工贸易发展问题的对策和建议1.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附加值应加大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同时,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降低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

2. 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科技人才。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 加强国际合作,降低贸易摩擦风险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1.我国加工贸易处于国际产业增值链条低端,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当前,我国企业加工贸易主要是为跨国公司国际产业链的下游产业,提供加工或者组装业务。

即便是在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好的沿海地区,制造业加工增值环节,也多是停留在主要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加工生产阶段,其中零部件与原材料主要靠进口,特别是那些高技术水平的设备,更是过分依赖进口。

原料本地采购率低,国内产业链条短,极大地限制加工贸易在经济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效应作用的发挥,致使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依然处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低技术工序,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低下,对外贸易出口缺乏增长潜力,企业研究开发能力不足,技术和加工制造水平档次不高,在加工贸易中缺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高创汇的项目。

这种核心技术落后的现状,导致我国出口产品受制于国外市场的现象较为严重。

2.加工贸易中,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占比重大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特别是在初期因为对短期经济效益的过度关注和追求,加之环保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使得我国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产品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外资企业占据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是经营的主体,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占据绝大部分的比例,相对而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比重较低,并且外商独资进料加工贸易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强,在加工贸易中,民族企业并没有成为主导力量。

可见,国内企业参与全球化的力量薄弱,我国原有的工业基础与技术实力并没有发挥出来,严重阻碍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也不利于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外资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使得加工贸易的配套多集中在外资企业,人员流动也主要集中于此,这些对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带来很大的局限性。

如此,我国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受外资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限制。

4.加工贸易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加工贸易区域,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基础好、发展快与规模大的特点,中西部地区不管是规模还是发展速度,承接制造产业和加工工序专业的条件并不成熟,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依然有着很大的差距。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加工贸易领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加工贸易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形式,既促进了国内产业的发展,也扩大了对外贸易的规模和范围。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加工贸易业务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工贸易领域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加工贸易模式下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转移和产能过剩现象,影响了国内产业的健康发展。

加工贸易中存在着一些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加工贸易也面临着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我国加工贸易的政策引导和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加强环境保护和促进贸易摩擦的解决,才能实现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结束】2. 正文2.1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

当时,我国欠缺技术和资金,为了引进外资和技术,开展了一些合资合作的加工贸易项目。

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贸易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加工贸易不断发展壮大。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出口加工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大量的外资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建立起了大量的加工贸易项目。

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外贸逆差问题,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加工贸易也在不断调整升级。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加工贸易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自主品牌和自主研发,不再仅仅是劳动力密集型加工贸易项目。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初期的引进外资技术到规模扩大再到调整升级的过程。

促进加工贸易延长国内价值链的措施

促进加工贸易延长国内价值链的措施

促进加工贸易延长国内价值链的措施加工贸易是指以进口零部件或半成品为基础,经过加工、组装等生产环节后出口的贸易形式。

加工贸易的发展是中国外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内产业链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为了进一步促进加工贸易,延长国内价值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措施。

一、提高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

加强科技创新是延长国内价值链的一项重要举措。

企业应加强自主研发能力,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政府可以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供专项资金、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培育自主品牌。

二、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人才是促进加工贸易延长国内价值链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等人才培养体系。

同时,可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国际一流的科学家、技术专家等来华工作,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竞争力。

三、加强与供应链的合作。

加工贸易经常涉及到多个环节、多个企业的协作,与供应链的合作紧密相关。

政府可以鼓励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提高资源的整合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同时,政府还可以鼓励企业与国际知名品牌进行战略合作,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品牌价值。

四、加强对外贸易投资合作。

对外投资是促进加工贸易延长国内价值链的有效举措。

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外贸易投资的支持力度,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和交流合作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在国外设立生产基地,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加工贸易延长国内价值链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强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

同时,政府还应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高自主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六、加强贸易便利化措施。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贸易便利化的力度,优化进出口环节,降低企业的贸易成本。

通过简化审批手续、加速通关时间等措施,提高企业的交易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促进加工贸易延长国内价值链的措施

促进加工贸易延长国内价值链的措施

促进加工贸易延长国内价值链的措施加工贸易是一种利用国际分工的方式,通过加工和装配进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完成产品的生产,再进行出口销售的一种贸易形式。

在加工贸易中,加工环节在整个生产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在传统的加工贸易模式下,我国仅仅完成零部件的加工和装配,缺乏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导致国内企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为了促进加工贸易延长国内价值链,我国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和研发的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科技创新和研发资金支持。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力度,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创新联盟,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2.优化产业链布局和结构。

政府应加大对产业链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在技术和产业链上的垂直整合,提高企业在价值链上的地位。

同时,政府还应为企业提供相关产业链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和利润水平。

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政府应加大对加工贸易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开设相关专业,并配套提供奖学金和实习机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同时,政府还应推出相关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来华工作,提升国内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4.加强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

政府应加强对加工贸易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市场秩序。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国内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法律保障。

5.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扩大进口市场,降低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外投资力度,鼓励企业在国外设立生产基地,拓宽出口市场。

6.加强企业间合作和联盟建设。

政府应加强对企业间合作和联盟建设的支持,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同时,政府还应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合作,建立技术创新联盟,提高企业在国内价值链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探析杭州商学院徐剑明来源:《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第11期摘要:在阐述当前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较短引起的诸多负效应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成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延长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加工贸易;延长;价值链一、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问题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方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由于我国加工贸易方式国内价值链较短,引起的相关负效应也十分突出。

1.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本地化比例不高,从而导致其发展后劲不足。

2003年1—4月,我国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出口665.6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的31.5%;加工贸易进口456.1亿美元,占同期进口总额的32.7%。

这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尚处于典型的简单加工或组装型发展阶段,加工贸易国内产业链条短,生产能力集中于下游产业,零部件和原材料过度依赖进口,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它会逐渐失去发展后劲。

根据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的调查,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电子工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列第8位,1991年以后跃居全国第五位,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主要依靠港澳加工装配业的转移。

但广东目前的优势只体现在最终产品总量,并不具备生产技术上的优势,产品设计、材料和零部件生产以及销售均严重依赖香港和海外,例如1995年广东主要电子和家电零部件的进口额占全省电子工业产值的2/3。

实际上,我国沿海其它地区利用加工贸易发展起来的产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的问题。

2.我国加工贸易的增值率极低,致使大量利润外流。

在整个加工贸易的研发、设计、制造、仓储、运输、销售、服务等环节构成的价值链中,我国企业从事的往往是对零件或原辅材料的初级加工、装配和组装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在价值链环节中比重较少,从而导致产品附加值的提高不大。

据统计,在来料加工中,目前我方企业仅能获得占出口总额8%左右的工料费收入,产品增值的大部分被外方获得;而在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中,由于外方控制着原材料采购和制成品销售等关键环节,因而有利于外商利用转移价格等手段,使企业利润严重流失。

例如1998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的国产成分比例低于35%,即每1美元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的国内增值部分不足0.35美元。

3.我国加工贸易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弱。

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最突出的表现是“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

“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模式必然导致大量进口原材料,这会给国内相关原材料产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冲击;而在“大进大出”模式中,由于外商控制着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环节,从而造成我国加工贸易的真正经营主体是外方而非我国国内经营方,因而使我国原有的产业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延缓了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可见,延长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以克服当前加工贸易的相关负面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延长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重要作用1.能更好地起到对国内相关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

一般而言,当下游企业推出新产品之际,该企业的供应商为确保原有的协作关系,就必须生产出适合新产品的相关零部件,有助于拉动各配套产品的产业升级。

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延长,意味着这种带动作用将传递给更多的国内产业。

2.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国内产品的出口。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许多国内企业注重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不了解,远未建立起进入国际市场的营销渠道。

而加工贸易则在我国国内企业与国际市场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国内采购可极大促进我国企业产品的出口。

3.能推动国内仓储转运业的发展。

随着物流的发展,全球加工贸易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将加工生产环节延伸至仓储转运环节;许多国家已改变了加工贸易单纯以生产环节为主的方式,向生产、仓储转运环节并重的方向发展。

为此,我国目前可在加工贸易集中的地区设立以海陆空联运为主的仓储转运中心,从而吸引地区内外的生产商将零部件、半成品运至区内加工、组装,并利用仓储转运中心,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最终实现加工贸易和仓储转运业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二者在研发、设计、加工、储运、分销等价值链环节中的作用。

4.可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引资环境。

随着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的不断延长,国内相关企业的配套生产水平和能力必将得到大幅度提高,这又会对外商来华投资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在发展加工贸易和改善引资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如在苏州等城市中,当地良好的工业配套能力已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有利因素。

三、当前阻碍我国延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主要因素1.国内产品竞争优势不足。

首先,国内产品质量不稳定。

许多国内企业目前仍然存在着管理水平、生产技术落后的状况,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无法达到加工贸易企业的要求。

其次,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渠道不畅,使我国许多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很低。

而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大多在开发、设计环节就确定了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这些开发、设计环节多在海外进行,而国外相关设计人员对我国国内产品了解甚少,所以多指定加工贸易企业采用国外生产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同时,许多国内产品存在着价格偏高、交货延误、运输缺乏保障等缺陷,因而削弱了其在加工贸易中的国内配套能力。

2.深加工结转中存在的障碍。

深加工结转是加工贸易企业国内采购的主要方式,而我国目前深加工结转主要是手册对手册之间的结转,即办理转关运输深加工的转出企业,凭外经贸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申请表》、《登记手册》、购销协议等,向所在地海关部门提出申请;转入企业凭《申请表》、《登记手册》、购销协议等向转入地海关办理审批手续。

这种手册对手册的结转方式比较适合产品单一、购销渠道简单的情况。

但该方式不适用于所需零部件种类繁多、购销渠道复杂的加工贸易;如果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同时与多家国内企业保持零部件结转关系,那么这些转出企业手册上的产品价格、数量、供货期限等都必须协调一致,其中一本转出企业手册上的产品内容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手册的执行,造成转入企业的一本手册难以对接转出企业多本手册的矛盾,从而大大降低加工贸易企业采用深加工结转方式的效率。

3.制约加工贸易企业价值链向国内延伸的政策因素。

首先,现行税制使来料加工企业税负加重。

来料加工企业在产品出口时只收取加工费、没有销售收入而不能享受出口退税,所以转厂环节的税收负担最终会由下游的来料加工企业承担,这将增加来料加工企业的成本,影响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加工贸易的进口改为国内采购时,其国内采购不能视为出口,不能享受出口退税政策,所以国内供应商没有积极性。

现在任凭1000多亿美元的出口机会因政策不协调而失去,确实令人可惜。

其次,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可操作性较差。

从2000年开始对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结转业务实行税收“免、抵、退”的相关政策,规定我国退税按额度在各地区间进行分配,而那些加工贸易企业集中、出口量大的地区,其分配到的退税额度往往不足以满足该地区的出口退税需要,结果使许多加工贸易企业的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

第三,对出口优惠资格的审核不完全科学。

尽管我国国内仓储费用相对较低,许多国外采购商要求加工贸易企业将产品运到保税区仓库即可,然后按其自身需要进行运输。

但我国有关政策规定,只有离境出口的产品,才能申请出口退税;这造成以保税区仓库交货进行出口的加工贸易企业无法享受出口退税,从而阻碍了加工贸易企业价值链向仓储、运输等国内相关产业环节的延伸。

第四,在加工贸易在国内深加工结转时,由于给海关监管带来许多困难,海关监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防范了走私,而顾及不到深加工结转;反之如顾及了深加工结转,有可能被走私者利用。

本来利用加工贸易增加国内采购和延长国内价值链可以增加产品附加价值、扩大我国出口,理论上应该得到国家政策扶持,但现实中却受到许多政策性约束。

四、延长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国内价值链的对策选择1.提高我国有关部门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监管效率。

为了加快零部件、原材料在加工贸易中从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的传递速度,压缩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周期,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必须大力提高我国有关部门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监管效率。

我国有关机构可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那些产品和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加工贸易企业进行联网管理。

具体监管流程可推广苏州海关的联网管理模式,由外经贸部门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审批备案,海关与被监管企业实行联网,海关通过网络数据库核查企业物耗与库存,最后通过核算核销,对差异进行核销。

2.提高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地化率。

从跨国公司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分析,加工贸易企业仍然希望通过料件的本地采购来降低成本,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现阶段,有一些外资企业也在尝试将零部件的采购转移到我国国内。

因此,要提高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本地化率,扩大我国国产料件的出口,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有关政策。

(1)确定科学的产业政策。

我国的上游产业包括机械、电子、化工等基础产业,长期以来,这些产业生产发展的滞后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而国家的价格、投资、税收、贷款等政策几乎都是向下游最终产品产业倾斜。

因此,不从根本上扭转对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现行政策,就难以实现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进口替代。

(2)从资金方面给予支持。

为使国内企业生产的材料和零件在质量、规格和成本等方面适应加工贸易出口的要求,国家应提供资金扶植国内企业开发、试制新产品或者向用户提供试用品。

有关部门可考虑在新产品试制费、新产品开发费、外贸发展基金中单列鼓励加工贸易本地化基金,简化申请和审批程序。

不过,依靠政府直接融资,无论规模和效率都受到制约。

因此国家应鼓励建立民间的“风险融资”机制,例如,通过减免税改革,鼓励企业间成立“风险基金”,投资具有较高风险的新产品开发和试制项目。

(3)鼓励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企业进行国内采购。

一方面,由于我国国内的来料加工企业的大多数产品会进入国际市场,对于其国内零部件供应商而言属于间接出口,因此可对这部分产品实行出口退税,以降低来料加工企业国内采购的成本,从而在经济利益上激励来料加工企业扩大国内采购。

另一方面,鉴于我国目前出口退税机制运行效率较低,对进料加工企业的深加工结转实行税收“免、抵、退”会挤占企业大量资金,进而严重削弱了出口退税制度的激励效果,因此可对进料加工企业的深加工结转货物实行免征相关税收的优惠政策。

(4)建立需求信息库。

在加工贸易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中间投入品供求信息库。

由于目前企业对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信息采集、更新的投入大,投资风险高,因此国家应实行扶植政策。

针对加工贸易可选择的替代产品建立专业信息库和信息网络,对产品的质量标准、规格、价格、供应渠道等及时公布。

3.充分发挥出口保税区的仓储功能。

由于我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要求申请企业必须将产品运出关境,这将会极大限制我国出口保税区的仓储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