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喻

教学目标:1、参照课文注释,借助词典阅读课文。

2、理解作者运用准确、形象的比喻增强文章说服力的方法,领会“学以致其道”的道理。

3、品味夹叙夹议的语言特色,鉴赏“螺旋式”比喻的妙处。

教学重点:寓言的哲理。

教学难点:“螺旋式”比喻构成的变化多端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苏轼的作品导入

二、学习新课:

1、生字新词

眇:原指一目失明,这里指双目失明。扪:摸。揣:摸。譬:比喻。

籥:古代竹制的管乐器,像笛,比笛短。相:形容,比喻。卒:终于,终究。

欤:吗,助词,表疑问。没:能潜水。涉:涉水,指徒步涉水。

2、题解:“日喻”的“喻”是比喻的意思,借用形象生动的事物进行比喻说理,是议论中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

3、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

相关链接: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著名古文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大苏:《核舟记》中“盖大苏泛赤壁云”中“大苏”指苏轼。

三、整体分析:

在了解课文大意、疏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以下问题,经学生独立思考和小注议论后,再在大组交流中明确。

①作者在课文中提出的基本观点(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的三张是:学以致其道,也就是说要勤奋地通过自身的学习自然而然理解、掌握(孔孔之)道,而不是从别人那里搬一些,或者没经过自己时间而去巧取。

②课文中用“盲人识日”“北人学没”的原因和作用是什么?

用“盲人识日”说明,由于“问之有目者”,而不是’亲见”(“未尝见而求之人也”)所以,只是“得其声”“得其形”,而没有“得其实”,借用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道可致而不可求——道理要在实践自然获得,这样才真实可靠。

有“北人学没”,是批评“不学而务求道”的不良现象,进一步强调了“君子学以致其道”的观点。比喻是同样生动形象的,并增强了说服力。

③课文中引用了那些人的论述?分别表达了怎么的观点?

课文中共引了包括作者在内的三个人的话。

苏子——即作者苏轼的话是:道可致而不可求,意思是,人们要在学习、实践中自然而然地懂得道理而不可以(贫图捷径)去强求。

孙武(孙武子,杰出的军事家)“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意思是:善于打仗的人会使敌人自投罗网,而不是将自己陷入圈套中,移用到“致道”上,就是:要善于学习、掌握道理,而不为道所困惑、束缚。

子夏(卜商,孔子的弟子)“为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意思是工匠们居住在自己的作坊中才能把活作好,君子只有勤奋学习才能获得“道”。引用以上三人的话,是为了多角度的论述作者的主张,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四、具体分析:

(一)分析课文第一、二小节。

1、朗读三小节。

2、默读三小节,试分句翻译:

第一节理解:

“问之有目者”——“问之(于)有目者”向

“以为日也”——“以(之)为日也”把…… 当作

“与……远”——相比差距很大“未曾”——不曾,没有

大意:以一个盲人识日的生动事例来作比喻,说明要亲自观察,不要以耳代目,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没有直接观察,道听途说,对事物不可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第二节理解:

“人之未达”——人不能通晓明白(道)。

“无以”——没有什么。

“无以异于眇”——和瞎子不认识太阳没有什么不同。P42注④。

“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P42注⑥。

“转而相之”——辗转而形容、比喻它们。

“莫之见”——“莫见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从比喻导入正题,指出“道之难见也甚于日”,即抽象的“道”比有形的日更难捉摸。进一步阐明盲人识日的道理:因辗转“相之”,谬之千里,结果闹出笑话,非常形象地说明自己缺乏实践经验,无切身感受,只从别人那里转述第二手材料,就不可避免地得出盲目的结论,强调了深入实地调查,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

思考:“盲人识日”是否还能从另一个角度给人以启发?

结论:既然是天生的瞎子,而有人却给瞎子讲太阳的形象,不考虑实际情况,尽管“巧譬善导”,用心良苦,那也是白费心机。问的人错在缺乏亲自观察,而教的人错在不看对象,无的放矢。(道理虽浅,令人深思。)思考:作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结论:道可致而不可求,学以致其道。要勤奋地通过自身的学习自然而然地理解、掌握道,而不是只从别人那里搬一些或没经过自己实践努力而去取巧。

思考:何谓“致”?

结论:“致”——莫之求而自至,使其自至。孙武“善成者致人,不致于人”,“致人”是使敌人自投罗网,“于”被。子夏“君子学以致其道”。

思考:用文中的语句分别概括两个寓言故事所说明的道理。

(1)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2)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哲理:要想真正理解“道”,不能光靠读几本经书,而应杂学旁收,既不能忽略感性经验,又要经过

长期的摸索思考,以渐进于道。

(二)分析第三、四小节。

1、北人学没:又深一步以一个“没者”在长期的“没水”实践中“得道”的比喻,(“没人”识“水之道”,进一步说明实践的重要)。说明“致道”要像“没者”游泳那样,反复实践,长期学习,才能掌握“道”的规律。如果纸上谈兵,只凭听来的一点知识轻率入手,势必像“北方之勇者”那样成为“溺者”。由“北人学没”指出读书人“求道”和“务学”的偏颇,进一步强调“君子学以致其道”。

总结:说理性散文,借用两个事例作比喻,形象论证“道可致而不可求”“学以致其用”的道理。

2、结尾提到吴彦律,作者意欲说明什么?

对吴立志求学的正面鼓励;更是劝他求学必须有目标,要踏实下功夫做学问,不能浮光掠影只求皮毛。

五、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是苏轼送给渤海吴彦律,以指导他“求道”的。文章讲道理深入浅出,先从故事讲起,引申

出所要论证的道理,最后落实到写作此文的用意所在。第一段先讲了一个“盲人问日”的故事,指出“盲人识日”的问题在于只是依据间接的、片面的经验来认识事物,因此得出违反客观实际的错误结论。第二段由上文的故事引申出道理,引申出“识日”和“见道”两者的共同点,指出不能达于道的错误在于“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没有认识到“道”的本质,没有从事物的本来面目出发,只是主观臆断。第三段讲“求道”的正确方法。同样是先讲一些大家所熟知的道理,再引申到“求道”之事。用孙武的话说明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掌握主动,用积极进取的姿态争取主动,用子夏的话说明君子勤学,方法得当,则道自至。引用古人这两句话说明“得道”与“学习”的关系,不去勉强追求得道,只要付出努力,道自己就会到来,语言俭省,说理确切。然后作者用生活中习见的现象讲道理,将“南方没人”和“北方溺者”对比论证,说明环境和实践的重要性,最后落实到结论“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不通过亲身实践,就不能学会“没”;同样,如果单纯靠间接经验“求道”,而不是努力去学“道”,也不能达于道。结尾正面鼓励吴彦律,说明作文目的,但意在言外。作《日喻》的目的在于希望吴彦律注意两点:一是求学必须要有目的,这目的是“求道”;二是要下苦功夫求道,正面鼓励是寓鞭策于嘉奖中,这是一种含蓄的写法。这篇文章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说服力强。

六、鉴赏“螺旋式”的比喻方式:

1、“螺旋式”的比喻方式:运用两个内容相近但有连续性发展性的寓言。

2、好处:使文章结构变化多端,使寓言的主旨和理念更深入和加强。

七、小结全文,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讨论“致”和“求”的区别。

“致”:不去强求而顺应规律,循序渐进的自然而然得到;

“求”:强求。

附:板书设计

日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