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异同
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存在哪些不同之处?
![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存在哪些不同之处?](https://img.taocdn.com/s3/m/5a41b2d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9.png)
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存在哪些不同之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
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而教育系统的差异是影响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美两国教育体制的不同之处,并尝试解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一、学校类型和管理形式1. 中美教育体制的学校类型存在明显差异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在学校类型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美国,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而私立学校相对更多。
私立学校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家庭或社会捐赠,以及学费等费用,受到收费方式和经营灵活性的优势,私立学校在教育质量、创新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竞争力。
在中国,公立学校是主体,私立学校相对较少。
2. 管理方式也有所不同美国的教育管理体系相对分散,每个州都有各自的规划和管理方式。
而中国的教育管理比较集中,各级政府部门通过法规和政策来协调和管理教育事务。
教育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统一组织实施,规范管理。
二、课程设置1. 文化在课程设置中的不同点中美两国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差异。
在美国,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这些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而在中国,文化和语文课是课程设置的重点,这是由于中国注重基础教育的全面性和结构性,强调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2. 科目的设置不同此外,在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中,科目的设置也存在不同。
在美国,学生除了学习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学、人文学科等学科外,还可以选择课外兴趣课程,例如艺术、音乐等。
而在中国,则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传授,强调从小培养学生的学科细胞,基础学科的课程设置比较全面。
三、教学模式和评估方式1. 教学模式上的差异除此之外,中美两国的教学模式、教师工资和职称评定等方面也存在不同。
在美国,注重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和创新,教师以引导和咨询的形式为学生服务。
中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异同
![中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9cccc13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e.png)
中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异同一、中美教育管理体制的比较1.教育管理机构的权力设置不同根据我国宪法, 最高教育立法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国务院有权“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
国家教育部是国务院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 负责掌握教育的大政方针, 统筹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 指导、组织和协调各地、各部门有关教育的工作; 统一部署和指导教育改革, 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类人才。
而在美国, 教育权为各州所拥有, 最高教育立法机关为各州议会,决定重要的教育运作事项, 其中包括: 州教育委员会成员的产生; 规定各级各类学生的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和教育年限; 审核州内教育预算等事项。
基本上取得州内教育的主导权, 并推行其既定政策的机关为州教育委员会与州教育厅。
而美国联邦教育部迟至一九七九年才成立, 主要负责: 分配和管理联邦补助的教育经费; 搜集全国教育类数据, 提供信息服务和开展教育研究。
联邦教育部的设立并不减少州、地方所拥有的职权, 在教育人事、课程、与经费权上联邦教育部拥有的权限极低, 主要处在辅导和建议的地位上。
2.教育管理机构的独立性不同在我国, 教育部为国务院职能部门, 其下的省、市、县教委( 教育局) 也是地方政府的一部分。
此外如教育人事与教育经费也一并在普通行政之运作中考虑, 并未独立分开执行。
因此, 我国各级教育行政组织均采取从属制。
相比之下, 美国的教育行政组织形式多样。
国家联邦教育行政组织属于政府组成机构, 采取的是从属制。
州教育行政组织采取半独立制, 美国的州教育董事会虽独立于州政府机关之外, 但其经费预算及部分州教育董事仍由州政府控制或指派, 故属于半独立制。
而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则采取独立制, 美国地方( 学区) 的教育董事会享有组织、人事及经费的自主权。
3.教育管理机构的决策体制不同我国从国家教育部到各地方教育厅( 局) 均采用行政首长负责制,而美国各州及地方的教育行政机关, 均采用委员会制, 设有教育董事会( 或委员会) 为决策机构, 教育局为执行机构。
浅析中美高等教育体制差别
![浅析中美高等教育体制差别](https://img.taocdn.com/s3/m/d54ca836b14e852459fb5785.png)
浅析中美高等教育体制差别一、引言在许多家长的眼里,中国的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太多,教育专家们纷纷给出各自的改革方案,尤其是向美国学习的呼声渐高。
然而,美国的教育专家们也在研究本国的教育体制问题,借鉴亚洲教育经验。
在教育过程中,受不同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教育参与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呈现出差异化,必然形成不同的教育模式。
而在当今信息的时代、变革的时代,任何教育模式都存在适应性问题。
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各国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
从世界大学排名来看,美国一流大学在数量和质量上均领先于全世界。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211工程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985工程的实施,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因此,比较分析不同的高等教育模式特别是中美高等教育模式,博采众长,融贯中西,对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比较与分析(一)教育理念差异巨大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都与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不同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现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
因此,受文化传统以及教育传统的影响,中美在高等教育理念诚如诸多教育专家学者研究所说,确实存在着很大不同。
一般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体现出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体现出权威主义和功利主义。
美国通过融合原著民以及一系列的战争取得独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并形成了独特的自由平等的思想,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文化上讲究天人合一,强调群体观念而轻视个人观念。
其次,美国的社会开放多元,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兼容并包、灵活多样。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社会稳定有序,吸纳性强,更强调以我为主,洋为中用。
再次,美国高等教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而中国高等教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传承和构建。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相对而言,中国的学生比美国的学生更尊重知识和权威,美国的学生比中国的学生对知识和权威更容易质疑。
中美高校管理组织比较
![中美高校管理组织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69992f59be23482fb4da4c40.png)
中美高校管理组织比较中国和美国的高校,由于两个国家的政体不同,所以高校的管理体制也不同。
美国大学的组织控制模式是典型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组织层次纵向分为校、院、系三级,横向分为教授所代表的学术权力和以校长为首的行政团体所代表的行政权力的二元权力结构,整个权力中心下移。
而中国,在大学中设置党委,是与美国高校教育体制中组织与管理的根本区别之一。
中国大学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对我国大学的活动有很强的控制权。
一、中国高校的管理组织我国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是“校-院-系”三级管理模式。
但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组织存在的最大弊病之一在于校与院系两级组织权力分配不均衡。
校级集权管理严重,将科层权力凌驾于专业权力之上,用科层的集权式管理代替专业的民主式管理。
由于宏观和微观控制过细,是院系办学管理的决策权很小,院系缺乏学术上的自主权,没有办学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这无疑严重抑制了基层学术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根据马克斯·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科层组织是按照权力等级和严格的纪律理性建立起来的。
中国的大学组织按上级行政部门要求设置相应对口部门,造成大学部门林立。
根据层级原理,学校一级配备了完备的职能部门管理学校总体的职能活动,在院系一级又配备相应的职能部门管理院系内部的职能活动,这导致大学的职能机构交叉重叠,臃肿庞大。
此外,传统的大学人事管理体制使人才无法正常流动,不能形成合理的用人机制和淘汰机制,导致大学组织人员庞杂,人浮于事。
这不但要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还占用大量的物力资源。
中国大学组织结构上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基本按照官僚行政组织模式组织起来的。
大学组织结构和功能不同于世界大多数国家,结构组织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创造性,难以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形势的需要。
由于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纵向的行政权力的约束,我国高校成了政府的附属物,管理模式机关化,在我国大学组织设计与建设中,过多强调各层级的管理职权权威性,追求刻板的科层化价值取向。
从两个视角看中美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特点的比较
![从两个视角看中美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特点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602132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2.png)
评价过程: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学术评价过程公开透明,评价结果客观公正,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
学术评价体系: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学术评价体系具有多样性,包括同行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
评价标准: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学术评价标准注重创新性、实用性、学术性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评估学术成果的质量和价值。
美国:高校拥有高度的自主权,政府主要通过认证和财政拨款进行管理。
中国:高校自主权相对较小,政府对高校的管理较为严格。
比较分析:三国的高校自主权存在差异,与各自的历史、文化和教育体制有关。
美国:重视学术创新和贡献,采用同行评议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中国:强调学术研究的社会应用价值,以项目评审和成果鉴定为主要评价方式
PART THREE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具有高度集权的特点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来引导和规范高等教育的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旨在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和社会利益
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等教育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政府主导: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政府为主导,教育资源配置高度集中
计划性强:政府通过计划手段进行教育资源配置,高校缺乏自主权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和控制较为严格,学校自主权相对较小
政府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引导高校发展方向和资源配置
高校内部实行较为分权的治理结构,学术权力相对较大
高校之间资源竞争激烈,资源配置效率较高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和控制较为严格,高校自主权相对较小。
高校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使得高校在经费使用方面缺乏自主权。
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不均衡现象,优质资源集中于部分高校
改革趋势:近年来中国政府逐渐加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逐步主权受到政府严格管控
中美学校管理制度
![中美学校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2dce95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1.png)
中美学校管理制度中美学校管理制度引言:学校是教育的重要机构,对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品德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管理制度作为学校的管理基础,对保证学校教育质量、维护教育秩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与发展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
中美两国学校管理制度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本文将从中美两国学校管理制度的组织体系、管理理念、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比较和探讨,以期可以为两国学校的管理改进提供有益借鉴。
一、组织体系比较:1.中国学校管理制度体现的特点和优势:中国学校管理制度的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学校行政管理和学校党组织两个层面。
学校的行政管理通常由校长和各部门主管负责,主要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决策和组织管理等。
而学校党组织则起到指导和协助学校管理工作的作用,主要负责学校的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和党建工作等。
中国学校管理制度的特点在于强调“党建统领、党管干部、全员参与、法律依据”,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学校管理制度注重党的领导与干部管理。
党组织对学校的领导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校长通常由党委书记担任,确保党的政治路线和决策部署贯彻到学校管理中去。
同时,学校干部的任免和管理也由党组织负责,确保学校管理者的政治素质和职业能力。
其次,中国学校管理制度强调全员参与和民主管理。
中国学校管理制度重视各层次教职员工的参与和共治,一方面通过学校党组织或工会组织的民主评议和选举,另一方面通过学校职工大会等形式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决策和监督学校管理过程。
再次,中国学校管理制度注重法治与制度建设。
中国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化、规范化,学校管理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升学校运行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美国学校管理制度体现的特点和优势:美国学校管理制度的组织体系主要体现在学校董事会与校长制度。
学校董事会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学校的发展方向、预算分配和监督学校行政工作等。
而校长则是学校的行政负责人,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实施董事会决策。
中国和美国各自的教育体制有哪些不同之处?
![中国和美国各自的教育体制有哪些不同之处?](https://img.taocdn.com/s3/m/41d591c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1d.png)
中国和美国各自的教育体制有哪些不同之处?对于每个国家的教育体制,其所处的历史时期、政治制度、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等因素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中国和美国各自的教育体制也不例外,它们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分析。
1. 教育制度中国的教育制度是由中央政府主导的,它被分为三个阶段:小学、初中和高中。
大多数学生在完成这三个阶段的学业后,会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而在美国,教育制度则是由各个州、县、市政府共同管理的。
它也被分为三个阶段:小学、初中和高中。
在美国高中毕业后,学生可以选择继续接受教育或者从事职业教育或工作。
2. 入学条件在中国,学生进入学校的机会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学术成绩,只有在通过入学考试后才能进入学校。
而在美国,即使学生的成绩不理想,他们也有机会通过体育或艺术方面的优势来进入学校。
此外,美国的大学可以在社区与高中进行合作,通过学生在大学选修的课程来提升他们的大学申请学历和成功率。
3. 教学方式中国的教育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试能力的提升,而美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学生大多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在美国,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讨论和互动来深化理解和提高学习效果。
4. 师生关系中国的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十分严肃,师生之间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校外都保持着距离感。
而在美国,师生之间大多是处于平等的关系,老师更多地是学生的导师和朋友,他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为他们提供各种支持和建议。
5. 评价方式在中国,课程评价主要是基于测验和考试的成绩。
而在美国,评价方式则是多样化的,包括论文写作、项目展示、个人陈述等等,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创意情况。
此外,美国也注重学生在社区服务和志愿工作方面的表现。
总之,中国和美国的教育体系有很多不同之处。
每个体系都有其独特的侧重点和特点,我们应该从中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努力为我们未来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从文化视角比较中美两国高教管理体制差异解读
![从文化视角比较中美两国高教管理体制差异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427a52d0a1c7aa00b52acb21.png)
锘?html>浠庢枃鍖栬瑙掓瘮杈冧腑缇庝袱鍥介珮鏁欑鐞嗕綋鍒跺樊寮?/center>??鎽樸€€瑕?涓嶅悓鐨勬枃鍖栦紶缁?瀛曡偛鍜屽閫犱簡涓嶅悓鐨勯珮绛夋暀鑲茬鐞嗕綋鍒躲€備腑缇庝袱鍥藉湪鏂囧寲浼犵粺鏂归潰瀛樺湪绛夌骇瑙備笌浜烘潈瑙傘€佺兢浣撴剰璇嗕笌涓汉涓讳箟銆侀噸"鍚?quot;涓庨噸"鍒?quot;銆侀噸浼︾悊涓庨噸鍒剁瓑瑙傚康鍜屼环鍊间笂鐨勫樊寮?浣夸袱鍥界殑楂樼瓑鏁欒偛绠$悊浣撳埗涔熷憟鐜板嚭涓嶅悓鐨勭壒鐐广€傚湪澶栭儴绠$悊浣撳埗涓婅〃鐜颁负:闆嗘潈涓庡垎鏉冦€?quot;浜烘不"涓?quot;娉曟不"銆佸皝闂€т笌寮€鏀炬€х瓑涓嶅悓鐗圭偣;鍦ㄥ唴閮ㄧ鐞嗕綋鍒朵笂琛ㄧ幇涓?"瀹堕暱"寮忕鐞嗕笌姘戜富寮忕鐞嗐€佸琛岀鐞嗕笌涓撳绠$悊銆佽鏀垮共棰勪笌鍔炲鑷富绛変笉鍚岀壒鐐广€?br /> 鍏抽敭璇?鏂囧寲瑙嗚;楂樼瓑鏁欒偛绠$悊浣撳埗;宸紓;涓編楂樼瓑鏁欒偛銆婅緸婧愩€?/span>:鏂囧寲鍗虫枃娌诲拰鏁欏寲銆?/span>"鏂囧寲鍐呰緫,姝﹀姛澶栨偁"[1]銆婅嫃鑱旂櫨绉戣瘝鍏搞€?/span>:鏂囧寲鏄ぞ浼氬彂灞曚腑浜虹被鐨勫垱閫犲姏鍜屾墠鏅哄湪鍘嗗彶涓婅揪鍒扮殑涓€瀹氭按骞炽€備綋鐜板湪浜虹被缁勭粐鐢熸椿鍜屾椿鍔ㄧ殑鍚勭褰㈡€佸拰褰㈠紡涓?/span>,涔熶綋鐜板湪浜虹被鍒涢€犵殑鐗╄川鍜岀簿绁炶储瀵屼腑銆?/span>[2銆?/span>]鏁欒偛澶ц緸鍏搞€嬪皢鏂囧寲瀹氫箟涓?/span>:"浜虹被绀句細鍘嗗彶杩囩▼涓垱閫犵殑鐗╄川璐㈠瘜鍜岀簿绁炶储瀵岀殑鎬诲拰銆傝璇嶆潵婧愪簬鎷変竵鏂?/span>cultura,鍘熸潵鏄€曚綔銆佸煿鍏汇€佹暀鑲层€佸彂灞曘€佸皧閲嶇殑鎰忔€?/span>,杩欐槸骞夸箟涓婄殑鏂囧寲銆傜嫮涔変笂鐨勬枃鍖栫壒鎸囩ぞ浼氭剰璇嗗舰鎬佷互鍙婄浉閫傚簲鐨勫埗搴︺€佹満鏋勭瓑銆傚寘鎷弽鏄犵ぞ浼氭剰璇嗗舰鎬佺殑涓栫晫瑙傘€佷环鍊艰銆佽涓哄噯鍒欍€侀淇椾範鎯€佹暀鑲茬姸鍐点€佺敓娲绘柟寮忋€佸績鐞嗙壒寰佺瓑绮剧浜у搧"[3]銆備竴涓皯鏃忕殑鏂囧寲鏄湪鍏跺巻鍙叉紨杩涗腑閫愭笎绉疮鑰屽舰鎴愮殑浼犵粺,瀹冩槸鍘嗗彶鍙戝睍杩囩▼涓舰鎴愮殑涓€绉嶅績鐞嗘ā寮忓拰绫诲瀷,鏄竴绉嶈倗濮嬩簬杩囧幓,铻嶉€忎簬鐜板湪骞剁洿杈句簬鏈潵鐨勪竴绉嶆剰璇嗚秼鍔?/span>,[4]鍏锋湁鏋佸叾娣卞埢涓板瘜鐨勫唴钑淬€?/span>1銆€涓編涓ゅ浗鐨勬枃鍖栧樊寮備腑鍥藉叾涓诲鏂囧寲鏄?/span>"鍎掑鏂囧寲";鑰岀編鍥芥槸涓€涓粎鏈変簩鐧惧勾鍘嗗彶鐨勬柊。
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和机制之比较
![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和机制之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6edf02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1.png)
一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在层级上存在一定差异。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 管理一般由校、院、系三级共同负责,其中校级机构负责制定政策,院级机构 负责统筹规划,系级机构负责具体执行。而中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则主要由 校、院两级负责,其中校级机构负责制定政策并监督执行,院级机构负责具体 执行。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决策机制比较注重民主参与,一般由学生代表、教师 代表、行政人员等共同参与决策。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单一部门或单一群体决策 的片面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而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决策机制 则主要由学校行政人员和院系领导共同商议制定,学生和教师参与度相对较低。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机制 分析
1、学生代表参与管理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学生代表参与决策的情况比较普遍。学生代表可以 通过学生会、学生组织等渠道参与学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为学校提供学生群 体的意见和建议,有效促进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2、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比较成熟。学校设立了专门 的学生申诉处理机构,鼓励学生通过正规途径表达诉求和解决纠纷。此外,学 校还会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帮助学生解决住宿、学业、就业等方面的问题。
2、术语使用不同
在术语使用上,中美两国也存在差异。例如,中国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使用 较多的术语是“班级管理”、“学生思想教育”、“心理辅导”等,而美国的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使用较多的术语是“学生服务”、“学生发展”、“校园 文化”等。这些术语的差异反映了中美两国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的不同。
三、结论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在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指与学生相关的各项服务,包括学生活动、学生 服务、学生事务管理、学生发展等。这些服务旨在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自 我完善和自我实现。
中美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中美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d903f9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8.png)
中美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引言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教育体系、教育目标、课程设置、评估方法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中美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主要区别。
教育体系
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通常由国家政府管理,大学设立和办学都需要经过一系列审批程序;而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分散,包括州立大学、私立大学以及社区大学等,它们分别受到不同的管理机构监督。
教育目标
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目标上也存在一些不同。
中国的高等教育目标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
而在美国,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个人发展。
课程设置
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也存在一些区别。
在中国,大学通常按照学科门类划分专业,学生需要在大部分时间内学习自己所选择的专业课程。
而在美国,大学通常采用综合性教育,学生需要修习一定范围内的通识课程,以培养综合素质。
评估方法
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中的评估方法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通常采用考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水平,这是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对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评估非常重视。
而在美国,评估更为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经验,学生需要通过项目、研究和论文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中美在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
从教育体系、教育目标、课程设置、评估方法等方面来看,两国的高等教育有不同的关注点和理念。
中美可以相互借鉴对方的经验,以推动各自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区别
![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0b5cf5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8.png)
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区别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和美国作为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高等教育体系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本文将从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和学术研究方面探讨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区别。
教育体制首先,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由国家主导的,并且有相对统一的管理和规范。
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都是公立学校,由政府出资运营。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多元化和分散化。
美国拥有许多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这些学校独立管理,并且享有相对的自主权。
此外,美国的高等教育还有丰富多样的学术课程和专业选择,学生更加注重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发展方向的学科专业。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的教育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研究,强调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灌输。
学生在课堂上主要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
相比之下,美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学习。
老师在课堂上更多地充当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和开展独立思考。
此外,美国高校还重视实践教育和实习机会,鼓励学生在校外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方面,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注重理论研究和学术成果的产出,尤其强调科学研究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学术研究的重点在于解决现实问题和推动技术创新。
相比之下,美国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学术研究的自由性和创新性。
美国高校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展原创性的研究,提倡学术自由和学术探索精神。
此外,美国高校与企业和产业界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学术研究成果更容易转化为商业应用。
综上所述,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在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和学术研究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高等教育以国家主导为特点,鼓励理论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相比之下,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分散和多元化,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术自由,更加重视原创性的学术研究和创新。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国教育体系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特点。
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有何异同?
![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有何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c580ab1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c.png)
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有何异同?教育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国的教育体制存在巨大差异。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在教育体制方面也不尽相同。
接下来,我们将从教育制度、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评估制度等方面,逐一比较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异同。
1. 教育制度(1)中国教育制度中国的教育体制分为幼儿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五个阶段,其中小学、初中和高中被称为“义务教育”,由政府提供免费教育。
教育实行“勤工俭学”制度,即政府提供一定的补助和奖学金,帮助优秀学生完成学业。
(2)美国教育制度美国教育体系与中国截然不同,州政府对教育体系负有不同程度的责任,学费由家长或学生本身承担。
美国的教育体系被划分为四个阶段:幼儿教育、小学、中学和大学。
教育实行免费教育制度,富有的家庭可以资助他们的子女上更好的学校。
2. 人才培养(1)中国人才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教育,强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
学生在幼儿园学习各种基础知识,进入小学后开始学习科学、语文和数学等基础课程,学习计算机和英语等语言课程,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2)美国人才培养美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性。
学生在幼儿教育阶段注重学习生活和社交技能,在小学阶段开始接触各种学科和课程,中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个性发展,大学阶段则进一步加强实践教育和科研能力培养。
3. 课程设置(1)中国课程设置中国教育注重基础学科的教学,其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音乐和美术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基本功。
(2)美国课程设置美国课程设置注重创意和实践性,其课程包括数学、科学、社会研究、英语和艺术等,注重学生的兴趣、天赋和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自己的方向和发展目标。
4. 评估制度(1)中国评估制度中国教育的考试制度重压学生,拼命应对各种考试测验。
中国的学生通常会参加初中的中考和高中的高考等国家考试,在校、升学、就业、升职等方面,这些考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影响作用。
浅谈中美高校教育体制和教学特色的差异性_0
![浅谈中美高校教育体制和教学特色的差异性_0](https://img.taocdn.com/s3/m/505b9c6fb307e87101f696a1.png)
浅谈中美高校教育体制和教学特色的差异性浅谈中美高校教育体制和教学特色的差异性一、美国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我国高等教育以公立学校为主,而美国有近一半的高等院校为私立学校,私立大学最初是由教会和一些宗教团体创立,而现在已不再以宗教教育为主了。
美国现有高等院校主要分为二年学制和四年学制。
二年制院校多为技术专科学校和社区学院,它是连接高中和正规四年制大学的桥梁,该院校主要培养美国社会需求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人才,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副学士学位。
正规四年制院校主要为文理学院、独立专业学院和综合性大学,它代表着美国科研和教学的最高水平,可培养大批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这些院校除教学外,还承担着美国政府的大量高精尖的科研任务。
二、美国大学现代教学特色美国教育尊重学生天性,发展学生个性,重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国教育虽然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但创新和实践性教育却难以突破性提高。
以乔治华盛顿大学、旧金山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学方法为例,介绍了美国大学独特的教学特色。
1.大学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信念应当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个从我们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的度过自己的一生。
大学教育必须做到以人文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
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真实的需要,让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把学生作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加以指导。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职责是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高等教育极为重视学生个性、思维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的培养。
美国大学的本科生教育多以启发式的讲述和提问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可随时提问,而教师也经常以开放式的问题和互动讨论形式展开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在访问乔治华盛顿大学时,华人教授杨家文博士介绍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特征在课前布置预习问题,课堂分组讨论问题,课后总结,美国许多教授都采用了此授课方式,这有利于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分析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e4e52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b.png)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美两国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的比较分析越来越受到关注。
这篇文章将从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和学生群体等方面探讨中美高等教育的异同点,旨在为读者揭示不同体系下的“一样的教育”和“不一样的教育”。
一、教育体制中美两国教育体制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的高等教育由国家直接管理,实行“985”、“211”等工程来对重点大学进行投入和支持,学术研究的重点是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而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较为分散和多元化,没有类似“211”、“985”等工程的管理模式,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私人捐赠和学费,学术研究更为依赖于市场和企业的资助。
这种分散的管理结构让美国高校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但也面临着资源分散、管理复杂等问题。
二、教学方法中美两国的教学方法也存在差异。
中国的高等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教师通常通过讲授的方式传递知识,学生则主要通过课堂听讲和自习进行学习。
而美国的高等教育则追求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个性,教师通常会采用互动式的授课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也需要学生具备更高水平的自主学习和协作能力,不适合所有人群。
三、学科建设在学科建设方面,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也存在着差异。
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依托国家战略和政策进行学科布局和建设,特别是现在的“双一流”建设,力求使高校的学科优势更加突出、成为更高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
美国的高等教育则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更注重学科的多元和自由度。
这使得美国高校的学科更加多样化和灵活性,更加能够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但也缺乏一个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
四、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方面,中美两国高校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学位和职称制度,特别是生硬的对经验年限和论文发表数量的评价,这带来了师资队伍的年轻化、草率化和功利化。
中国与西方高等教育制度差异之我见
![中国与西方高等教育制度差异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ade2d83a5f0e7cd185253625.png)
中国与西方高等教育制度差异之我见姓名:李春香班级:管理101 学号:061091111与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有很大的不同。
对此,就拿中国与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相比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两国的管理体制不同。
美国的立体式管理体制之所以能保证高等教育有序高效地运行,关键的因素是建立了完善的“分权——制衡”机制。
与其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相比,美国高等教育的控制权最为分散。
但这种分权不是无序的,而是通过合理划分权力,使各管理主体都有其相对稳定的权力范围,且不同管理主体的权力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最终实现管理权力的平衡。
相比之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是“转变政府职能”,“向高校放权”。
但长期以来,教育界一直坚持高等教育管理就是行政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是“行政体制”的观点。
这样,所谓“转变政府职能”,“向高校放权”势必难以落到实处,同时单一的行政性管理体制也无法适应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
因此,必须从理论上打破传统观念,树立“高等教育管理社会化”的思想,推进管理主体社会化,实现管理效能社会化,创造高额的管理附加值,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发展相适应,实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第二,两国的高考制度不同。
美国不实行全国大学入学统考,但中学生申请上大学影响最大的考试是SAT(学业能力评估考试)和ACT(美国大学测评系统),我们通常说的美国高考一般指的是SAT。
目前SAT考试一年举行7次,考试时间3小时。
而中国高考每年举行一次,大部分省区考试时间为2-3天。
中国的考生就在这几天的考试中决定是否能进入心中的名校,高校仅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进行录取。
在美国,参加SAT考试不是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何时参加全凭自愿。
美国的高中学制是四年,即从9至12年级(15—18岁前)。
毕业时“考”大学不是单凭“高考”的高分,而是靠这四年各科期评成绩的平均分必须在“B”(良好)以上,才能被本科大学和社区学院录取。
美国和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有哪些不同?
![美国和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有哪些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a204b10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1.png)
美国和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有哪些不同?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以及中美两国关系的日趋紧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美国和中国之间高等教育制度的差异。
这两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各有千秋,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它们的不同之处。
一、入学要求1.美国: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是开放式的,大学非常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成绩。
因此,入学要求通常包括成绩单、标准化考试成绩、个人陈述、推荐信、研究成果等多个方面。
2.中国:相较于美国,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更加注重考试成绩。
几乎所有的大学都需要学生通过高考才能入学。
此外,大学也会根据专业特点,添加面试、体育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考核。
二、教育模式1.美国: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更倾向于开放式的学习方式。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所需的课程和学分,注重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美国大学也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会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等活动。
2.中国:与美国不同,中国大学的教学模式更倾向于传授式。
课程设置较为固定,学生必须按照学分计划选修相应的课程才能毕业。
而且,在中国大学的教育中,往往强调奖励学生在考试上的优异表现,忽视了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学习环境1.美国:美国的大学具备完善的校内设施,包括图书馆、实验室、体育设施等。
学生可以随时利用这些资源学习,同时,大学也积极组织校内文化、科技活动等,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扩展自己的职业和社交圈。
2.中国:中国的大学校内设施相对较少,尤其是图书馆等学习资源可能存在不足。
此外,在中国,大学组织校内文化和科技活动的力度相对不足,学生的职业和社交圈也相对狭窄。
四、教育价值观1.美国:自由、平等与民主是美国教育的三大核心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在美国大学整个教育过程中处处可见,包括墙上的宣传标语、校园活动的主导主题等。
此外,美国的教育践行着开放、包容、多元的教育理念,一切以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由选择为出发点。
2.中国:中国的教育传统强调“孔孟之道”和“儒家思想”,注重传统文化和智慧的积淀。
中美高等教育管理体系比较
![中美高等教育管理体系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5acdd33a76e58fafab00384.png)
一、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差异一政府与高校在中国,政府作为国家意志的贯彻者、高等教育的决策者以及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占据主导地位,享受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资格和权力,高校处于从属地位,接受其领导和管理。
1.中国政府本位的历史原因。
第一,我国百年的高等教育史都是基于政府办学的。
从以前的京师大学堂,到现在的北大、清华等名校,无一例外。
第二,高等教育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但缺少自治的权利,无论在哪个时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政党和政府的约束与管制。
第三,高等教育与政治、哲学联系紧密,无论是其政治功能还是经济功能,都离不开政府对大学的指导、监督、管理与调控。
[1]2.中国政府本位的制度基础。
教育是面向社会的,应该依法办学,民主管理。
第一,大学校长任命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十条规定高等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任免。
目前我国大学校长的遴选是在上级党委组织部门的组织下进行的,其本质上属于传统的行政领导干部的遴选方式。
[2]遴选的一般程序为1上级党委组织部门通过一些民意测验活动对竞选人进行初步摸底与审查;2通过小范围的推荐活动考核;3综合统计分析结果,并向主管领导提呈;4由上级主要领导做最终决定。
[1]政府处于主导地位,拥有对大学校长罢免的权力,从而使得高校不能自主选拔人员,自主办学的展开也受到制约。
第二,行政与立法。
中国的高等教育行政与立法虽有明确的规定与记录,但或多或少存在有法不依的情况,相当多的法律规定缺少可操作性,约束力不强,部分行政决策往往是实施以后才来立法,使得立法成了行政的工具。
第三,大学拨款制度。
我国各个时期的大学拨款制度是符合当时国情的,从1986年至今,一直以综合定额和专项补贴模式向下级院校发放。
综合定额按学生人数划拨,弹性很小;专项补贴按项目划拨,弹性很大。
[1]第四,社会中介组织。
我国的社会中介组织于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本意是为高校自身的意志提供一个渠道,实际上,本身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美教育管理体制的比较1.教育管理机构的权力设置不同根据我国宪法, 最高教育立法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国务院有权“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
国家教育部是国务院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 负责掌握教育的大政方针, 统筹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 指导、组织和协调各地、各部门有关教育的工作; 统一部署和指导教育改革, 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类人才。
而在美国, 教育权为各州所拥有, 最高教育立法机关为各州议会,决定重要的教育运作事项, 其中包括: 州教育委员会成员的产生; 规定各级各类学生的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和教育年限; 审核州内教育预算等事项。
基本上取得州内教育的主导权, 并推行其既定政策的机关为州教育委员会与州教育厅。
而美国联邦教育部迟至一九七九年才成立, 主要负责: 分配和管理联邦补助的教育经费; 搜集全国教育类数据, 提供信息服务和开展教育研究。
联邦教育部的设立并不减少州、地方所拥有的职权, 在教育人事、课程、与经费权上联邦教育部拥有的权限极低, 主要处在辅导和建议的地位上。
2.教育管理机构的独立性不同在我国, 教育部为国务院职能部门, 其下的省、市、县教委( 教育局) 也是地方政府的一部分。
此外如教育人事与教育经费也一并在普通行政之运作中考虑, 并未独立分开执行。
因此, 我国各级教育行政组织均采取从属制。
相比之下, 美国的教育行政组织形式多样。
国家联邦教育行政组织属于政府组成机构, 采取的是从属制。
州教育行政组织采取半独立制, 美国的州教育董事会虽独立于州政府机关之外, 但其经费预算及部分州教育董事仍由州政府控制或指派, 故属于半独立制。
而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则采取独立制, 美国地方( 学区) 的教育董事会享有组织、人事及经费的自主权。
3.教育管理机构的决策体制不同我国从国家教育部到各地方教育厅( 局) 均采用行政首长负责制,而美国各州及地方的教育行政机关, 均采用委员会制, 设有教育董事会( 或委员会) 为决策机构, 教育局为执行机构。
二、对两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分析及得到的启示1.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关系美国作为联邦制国家, 采取的是地方分权制。
而我国作为单一制国家, 采取中央集权制。
教育行政权力分配的集中与分散各有利弊, 不能一概而论。
中央集权制的长处在于: 有利于统一教育的目的、方针政策, 使国家的整体利益得到实现; 有利于集中国家的财力、物力, 按照国家的某项需要实施重点发展, 保证国家的重点人才需要; 有利于国家通过行政干预对教育事业的管理与控制, 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并且有利于保持各地区教育的平衡发展, 消除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
其弊端在于: 一是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机关缺乏自主权, 限制了办学的积极性; 二是整齐划一的目标模式, 压抑人的个性发展, 培养出的人才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三是难于发挥社会、集体、个人的办学积极性;四是机构臃肿, 中间环节过多, 权责界限不明, 行政效率较低。
地方分权制的长处在于: 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办学的积极性, 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有利于教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培养所需的人才; 有利于调动社会、集体、个人的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壮大; 同时, 还有利于建立相对灵活的学校办学机制,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形成特色学校。
但也存在不少弊端, 一是容易造成国家整体上“失控”, 国家重点需要的建设人才难以得到保障; 二是缺乏统一的发展教育的目标和标准,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甚至可能扩大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 三是国家整体上的协调、控制、评价、督导等规范化管理难以实施, 行政管理能力削弱。
如在美国, 教育经费来自于各学区的税款, 一些贫困的学区由于资金短缺而面临困境。
2.教育管理机构和政府机构的关系美国的部分教育管理机构享有人事权和财政权, 独立于政府机构, 而我国各级教育管理机构都隶属于地方政府机构, 属于从属制。
从属制的优点有:(1) 教育行政为普通行政之一部分, 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执行和事权统一方面较有优势。
(2) 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同属于普通行政, 彼此能互相配合与相辅相成。
家在维持一定教育经费上, 也能通盘规划, 而使教育公平性不致因筹款不足而受损。
相应地, 从属制的缺点有: (1) 教育行政体系不独立, 易使普通行政干涉其业务之执行。
如果地方派系林立, 教育易被政治所左右。
(2) 教育人事与普通行政人事合一, 有时由于受制度限制( 如无公务员资格就不能担任正式之教育行政人员) , 专业性较强的人员不能参与其中, 使教育改革的步伐趋于保守。
独立制的优点有: (1) 教育行政体系独立运作, 可依各地教育之需求迅速行动, 无需透过普通行政体系之认可, 改革脚步较快。
(2) 教育行政体系独立运作, 使行政干预力量减少。
在人事上, 也较能根据需求招徕专业人士, 尽快解决教育问题。
独立制亦有其缺点: (1) 普通行政与教育行政分离, 易造成各自为政, 彼此排斥的现象。
教育事业涉及到其他部门时, 若缺乏沟通, 彼此各行其是, 容易引起纠纷。
(2) 普通行政与教育行政分离, 在资源利用上较不经济。
不但要多设机关, 且彼此任务时有重叠, 均使资源有所浪费。
3.领导决策和集体决策的关系美国各州及地方的教育行政机关, 均采用委员会制, 而我国从国家教育部到各地方教育厅( 局) 均采用行政首长负责制。
首长负责制的优点: 一是事权集中, 办事果断, 指挥统一, 行动迅速, 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二是责任明确, 权责统一; 三是易于保密。
缺点: 一是个人独断, 易形成专制; 二是首长易滥用职权, 拉帮结派, 营私舞弊; 三是首长个人力量有限, 易出现决策失误。
委员会制的优点: 一是能集思广益, 容纳各方意见; 二是集体承担责任, 能协调一致推行计划; 三是互相监督, 不易营私舞弊。
缺点: 一是责任分散, 且不明确, 对决策后果易出现争功诿过; 二是委员间地位平等, 难以彼此协调。
在实际运用中, 首长制适用于行政、执行、技术等性质的事务, 委员会制则适用于顾问、立法、决策、调节等性质的工作。
中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异同1.教育理念不同中国的教育理念与美国的教育理念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偏重于灌输式教育。
国内的学生往往有惊人的记忆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基础,这也是中国学生能在应试教育中取得佳绩的原因,但是美国的高等教育更多地要求学生去参与、实践、创造,许多课程都安排有案例学习与讨论的时间以及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与陈述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老师对学生的面授时间很短,大约为学生所用学习时间的30%左右,其余时间要靠学生自学或者讨论。
在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自学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由于他们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态度不同,学习的效果就有天壤之别。
2.科研管理实施的不同从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看,尽管我国高校对于加强与企业间的联系,提高科研能力越来越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高校的科学研究成果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大量的原创性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我国高校每年科技成果中实现成果转化的不到1/3。
美国高校的科研与企业紧密联系,科研成果转化率很高,教师的科研目的很明确。
从科研经费的来源看,政府投资是目前中国大学科研经费和项目的主要来源之一,而校友等社会团体对于高校科研事业的支持作用不高。
在美国,民间团体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很高,他们的参与可以吸引更多具有同样需求的单位、人才、资金加入,这对高校科研能力的发挥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高校对这种社会资源的利用程度还不高,导致科研经费紧张,科研成果。
3.学生管理体制不同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一般由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主要是以班(年)级为单位进行管理,各由辅导员具体管理。
辅导员接受党委学生工作部(处)的领导,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和服务。
这种管理体制的优点在于校方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均能及时地掌握,果发现问题,可及时解决问题,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而美国学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有三主要的组成部分:心理辅导、职业辅导和社会化辅导。
辅导员主要通过辅导项目对学生进行个人或者团体的辅导,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求职技巧,教会学生如何社交、如何做人。
美国辅导员工作内容重在服务,因此能够应用心理学、医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和实践服务于学生。
美国辅导员工作的重心则在于教学外围的咨询服务。
我国学生管理中心理辅导、职业辅导等非常专业化的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起步比较晚,工作人员和辅导内容方面都还没有专业化。
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1.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美国拥有发达的高等教育,主要体现在它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
在美国,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并存,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社区大学层次分明,营利性私立大学和非营利性私立大学界限清楚,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不同层次教育同步发展。
2.拥有成熟的教育认证制度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是一种以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估为基础的质量保障机制,也是美国高校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只有通过了认证的学校,其学生才能得到联邦政府的经济资助(如贷款、助学金),转学时其学分才能得到承认。
政府对高校质量的调控机制就是通过经费资助来实现的。
教育认证主要由非政府的自愿参加的院校协会或专门职业协会下的独立认证机构负责进行。
3.美国高校办学经费来源多元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办学经费的筹措,将筹款作为一项事业、一门科学来做,设立专门部门,安排专门经费,配备专门的人员,这是维系学校充足的办学经费的重要保证。
4.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是美国各类大学又一共同特点。
主要表现在:一是教材“五花八门”。
二是教室“灵活机动。
三是课堂生动活泼。
中美基础教育比较一、行政管理体制比较美国教育行政管理是比较典型的以地方分权为主的自由化管理体制。
美国法律规定,联邦政府没有直接管理教育的权力,它的主要职能是指导性和服务性的。
如向地方划拨教育经费,收集教育信息,进行调查研究等。
对教育拥有直接管理权的是州政府及教育委员会,其次是地方政府和学区教育委员会。
近年,由于兴起校本管理,各地方的教育决策权正在转向学校。
中小学在地方学区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普遍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行政的主要负责人。
学区教委的职能,是决策和审议学校中的重大问题,编制预算,向学校推荐应聘干部和教师等。
校长的主要责任是执行学区教委的决定。
美国实行的地方分权管理体制,有利有弊。
利是调动了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弊是各地自行其是,无统一政策要求、规划和目标,使教育发展出现极大的不平衡。
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基础教育实行的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区)为主的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