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说课稿范文
《项脊轩志》说课稿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项脊轩志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项脊轩志》是统教版高中语文的一篇课文,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追忆如泣如诉,哀婉动人,最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学生通过感受、理解、认识这美好、高尚的情感能够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获得精神的成长。
《项脊轩志》既承载着许多文言知识,又体现着古代散文体裁特征和感情表达的基本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的阅读鉴赏,可以使学生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提高解读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项脊轩志》是一篇明代散文,新课程标准的对此类文章的教学要求是“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再根据新课标“知,过,情”三个维度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掌握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2:鉴赏作品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3:品味作品平淡记叙中蕴含的浓郁深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1·文言文在整个语文教学和考试中地位重要而且新课标关于其对学生有明确要求“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文言文虚词、文言文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意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所以我制定文章的重点为:训练文言文整体感知的能力。
并把握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应用。
2·作者归有光的散文多写身边琐事,并且注意吸收小说的技法,恰当的运用细节描写,这篇优美动人的回忆性散文也不例外。
本文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使得平常场景、生活小事的一些细节都有其极不寻常的意义。
对此,我设置这篇文章的教学难点为: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涵的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事沧桑的感慨,学生进行简要的赏析。
二、说教法与学法(一)说教法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再结合高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有了一定深度的情感体验,而且能够自主学习的学情,本文教学,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点拨法,诵读法”的教学方法。
(二)说学法学法上,为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问题导引、讨论交流和合作探究,勾画圈点,反复诵读。
项脊轩志说课稿
《项脊轩志》说课稿何静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的第三课时。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项脊轩志》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第一板块“如泣如诉”中的第二篇课文,这一板块侧重对亲情的感悟。
本文以项脊轩为感情的触发点,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的记叙,表达对母亲、祖母、妻子的深切思念。
感受本文中深刻的情感,可以丰富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获得精神的成长。
学习《项脊轩志》既可以了解古代散文的特征和情感表达方式,又能从细节入手理解语言的深层意蕴,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提高解读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学习本文时,我将其分为了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是掌握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第二课时了解作者生平及背景,分析结构、修葺前后的特点、项脊轩给他带来的喜及诸父异爨之悲。
第三课时以“难言的伤痛,不老的亲情”为思路分析牵系项脊轩的归家的三个女人带给归有光的伤痛与温情。
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平淡的琐事,通过典型的细节和场面,用寥寥数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在情感上易于与之共鸣。
这些我们平常熟视但只有感觉而不怎么认识的事,一经作者真切再现,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便能以“小”“琐”事令读者产生巨大的震撼。
且结合归有光的生平经历更能体会作者不易言明的伤痛。
因此,我将本课时的学习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技能:品读亲情深刻理会作品通过细节描写表达内心深沉情感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作品中表现出的悲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有意识培养学生从细微的“举动”中品味“人情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作者善于选取生活小事、平常场景,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并赋予这些平常的生活细节以极不平常的意义。
这就要求激发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和想象力,去贴近作者的情感世界,领悟和掌握作者的创作技巧。
因此我把“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涵的浓浓深情”定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项脊轩志》说课稿
《项脊轩志》说课稿说教材:《项脊轩志》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本单元所选的几篇文言文都很贴近日常生活,富于真情实感,本文作为压轴篇目出现在这一单元,平淡质朴的语言所表达的感情却让人潸然泪下。
说学情:我下面这堂课是基于这样的学情的,梳理过字词,学生对课文的内容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习高中文言文,仅仅只流连于字面上的意思,是远远不够的,要体会字里行间所体现的情和意,这也是语文课程文道统一精神的体现。
因此我针对我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品味课文第二段中对祖母的语言以及动作描写,探讨问题为何“令人长号不自禁”。
而重难点就是结合文本和写作背景来体会作者所体现的感情。
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本课中采用的教法是问答法、讲授法。
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勾画圈点法。
下面是我的教学过程,依据建构主义的目标定向的理论,首先抛出课堂的最终问题,为何在第二段的最后,作者会说“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先让学生用勾画圈点法把描写祖母动作以及语言的课文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来。
让学生读出回忆祖母的句子,然后抓住语言描写“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把握这句话所体现的戏谑嬉戏的味道,感受出祖母对作者的怜爱。
在戏谑怜爱之后祖母又有了什么样的动作,细细体味“持一象笏至”“他日汝当用之”中祖母对作者殷切的期望。
再更进一步的提问:作者是一个大男人,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归有光在这里却“长号”且“不自禁”难道仅仅是因为对祖母的无比怀恋嘛,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在这里教师需要进行背景点拨,本文是归有光29岁时完成,归有光却是我国历史上晚年入仕的典型,在写本文的时候作者的人生之路是颇为不顺的。
背景点拨之后再让学生回答这个问题。
得出作者自认为辜负了长辈的期望所体现的悲哀,再加上又回忆起了小时侯的美好,所以“令人长号不自禁”!板书设计将会在我下面的授课中得到体现。
2024项脊轩志说课稿范文
2024项脊轩志说课稿范文教学内容:2024项脊轩志一、说教材1、《2024项脊轩志》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散文。
它描写了作者周国平在农村乡村的一段生活经历,表达了对乡村和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文是高中语文中的经典之作,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乡村文化的理解和爱国情感的培养。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语文知识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散文《2024项脊轩志》的内容主题和写作风格,掌握文章的基本意义。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字表达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对乡村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家乡乡村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散文《2024项脊轩志》的内容主题和写作风格,把握文章的基本意义。
难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字表达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法上采用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直观呈现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1. 导入与感悟通过展示一张美丽的乡村图片和相关的音乐,引起学生对乡村的向往之情,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2024项脊轩志》。
2. 分析与理解通过阅读散文《2024项脊轩志》,学生自觉感悟和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写作风格,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文章中的重要细节和情感表达。
3. 文章解读与鉴赏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一起对散文进行解读与鉴赏,分析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方式和感情表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字表达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 总结与交流通过学生展示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进行思考和交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基本意义和思想内涵。
(完整版)《项脊轩志》说课稿
(完整版)《项脊轩志》说课稿《项脊轩志》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苏洵的《项脊轩志》。
下面我将从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项脊轩志》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要求在老师指导下自主赏析。
关于文言文阅读欣赏,《大纲》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提要钩玄,精辟地指明主要内容;结合诵读,进行体会探求,“因声求气”的具体方法是反复朗诵;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散文,核心词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本单元所取角度是古代散文中最能显示其纯文学特征的一些方面。
本单元所选课文篇幅都不长,形式自由活泼,内容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富于情趣。
文虽短小而情味隽永,值得反复研读品味。
因为本单元的选文在阅读上难度不大所以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赏析,教师挑选有启发性的问题,加以引导,多让学生活动,引发学生兴趣。
《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
以口头语说家常事的笔墨与意境,是归有光在唐宋八大家之后的一种创造,他的文章比以往的散文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他善于选取家庭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表现人物音容笑貌,寄托自己的深情。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本文特色,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文言基础知识;2、学习本文捕捉生活中典型细节、平凡场景,来表情达意的方法;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情感。
并把:学习本文捕捉生活中典型细节、平凡场景,来表情达意的方法和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情感作为教学重点三、说教法学法本文拟采用诵读法、翻译法、点拨法、讨论法进行教学,通过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他们在交流、启发、争议、展示自我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项脊轩志》说课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四、典题检测: 三维设计基础知识过关检测题。
课后提升案
五、作业布置
1、整理本文“当”、“已”、“过”、“余”一词多义的用法。 2、每一个人都会有值得纪念的亲情、爱情、友情的故事,追溯你记忆库存中的美好往事, 写一篇“事细情深”300 字左右的小短文。
新的课程理念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三位一体”的理念,即“知 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下面我从这三个 方面确定本课的具体目标
1、知识与能力:自主梳理课文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及各类 句式。培养学生对浅易文言文的“整体阅读”方法 。
2、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从日常琐事中 选取典型的生活细节来表达感情的写作技巧。
归有光善于捕捉生活细节来表达深厚情感,我们也尝试一下这方面的写作, 写一段表现亲情的文字,要有细节描写。教师提示:或对话或动作,或对话动 作兼而有之,可以直接或间接表现感情。200字左右。 四、一课一得:
同学们总结自己学完本课的收获心得,与其他同学分享,师生共同总结全文。 五、作业布置:
欣赏苏轼的《江城子》,比较两者在表情方式上的区别。 六:说板书设计
《项脊轩志》导学案
府谷中学 封莉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疏通文字,掌握文言现象。 2、品读课文,体会归有光对亲人的真切怀念之情。 3、学习本文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学习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训练法 课时安排:
2 课时
知识链接 1.解题: (1)志,记的意思,它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项脊轩志》 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 (2)“项脊轩”介绍: 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对于名字由来有两种解释: 解释一: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泾,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 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 解释二: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 (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这里指 小屋,即书斋。 ) 2.关于作者: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唐宋派”的 代表人物。 他自幼苦读,9 岁能文,但仕途不利,35 岁才中举人,后连续 8 次进士不第。 于是迁居至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讲学读书二十余年。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 “震川先生”。到 60 岁才中进士,授县令之职,一生郁郁不得志。其散文不是 以重大的题材反映他所处的时代,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 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 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
《项脊轩志》说课稿2篇
《项脊轩志》说课稿2篇Lecture notes of Xiang Ji Xuan Zhi《项脊轩志》说课稿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的原则,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案根据幼儿园说课稿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项脊轩志》说课稿2、篇章2:《项脊轩志》说课稿篇章1:《项脊轩志》说课稿承德县一中张永俊一、开场白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二、说教材今天,我所说课的篇目是《项脊轩志》,它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xxx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关于文言文阅读,《大纲》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三、我对“新课标”的理解高中阶段要能达到初步鉴定文艺作品,能感受想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受到感染和启迪。
要想实现这一要求,在教学方式上必须采用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
为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次:(新的课程理念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三位一体”的理念,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下面我从这三个方面确定本课的具体目标)1、知识与技能a、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理解归有光作品的价值b、深刻理会作品通过琐事表达内心深沉情感的技巧。
《项脊轩志》 说课稿
《项脊轩志》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项脊轩志》。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
这篇文章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亲人的深沉怀念。
文章借一轩以记三代之遗迹,睹物怀人,悼亡念存,叙事娓娓而谈,用笔清淡简洁,感情真挚深沉,是古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
这篇文章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理解和感悟古代文学作品的情感内涵,以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说学情本次授课的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
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对于较为复杂的文言文篇章,在理解文意和把握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同时,高二学生的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文化内涵,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句式,能够准确翻译全文。
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理解文意。
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在平淡的叙事中所蕴含的深沉情感,理解文章“事细而情深”的艺术特色。
项脊轩志 说课稿
项脊轩志说课稿一、选题背景《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纳兰性德的一篇小品文,以作者身世和题材独特而闻名。
本文以纳兰性德小时居住的小楼——项脊轩为背景,生动描述了纳兰性德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中所感受到的自由、舒适和宁静。
文章以简约的语言表达出作者心灵的寄托,展示了纳兰性德独特的艺术情怀和追求。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领略到纳兰性德的豪放与潇洒,体验纯粹的艺术情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项脊轩志》,学生能够了解小品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纳兰性德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教学内容:(1) 《项脊轩志》的作者背景与创作背景;(2)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3) 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4) 阅读和欣赏文章的重点句子。
2. 教学安排:(1) 导入:介绍纳兰性德的背景和文学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与理解:呈现《项脊轩志》的全文,学生进行默读和个人理解。
(3) 分析与解读: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并讨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
(4) 语言特点与修辞手法:解读文章中的特殊词汇、修辞手法等,理解语言美感的体现。
(5) 高潮展示:选取文章中的重要句子进行欣赏和朗读,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6) 写作训练:引导学生从文章中获取启示,完成相关写作任务。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项脊轩志》这一古代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2) 掌握小品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2. 教学难点:(1) 分析和解读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2) 引导学生从文章中获取启示,完成相关写作任务。
五、教学方法1. 阅读解析法:通过讲解和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和艺术表达。
《项脊轩志》说课稿
《项脊轩志》说课稿《项脊轩志》说课稿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项脊轩志》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项脊轩志》说课稿1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项脊轩志》第二课时(出示课件),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项脊轩志》是《语文》教材第六单元的第三篇文言文。
《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由于文言文距今年代较远,阅读困难较大,所以大多技校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反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想让学生喜欢学习文言文,就必须考虑文言文教学的“古为今用”,必须面向学生实际。
我在日常教学中比较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注重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感情共鸣。
《项脊轩志》是浅易文言文,抒发的是亲情,容易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
从我校德育教育的大环境和语文教学改革的小环境出发,我想通过本文的教学,尝试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以教材为例子,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感激,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同时使他们克服对文言文的陌生感,愿意学习文言文。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分析,在第一堂课学生已理解文意和掌握篇章结构的基础上,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能根据要求筛选归纳信息;2、德育目标:解读归有光难言的伤痛,培养学生情感共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完成能力目标。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完成德育目标。
三、教法与学法为了使学生掌握上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在教学中将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优势,通过讨论、课堂剧演出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来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5个步骤:(一)、新课导入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我先出示一个谜语:以成语“衣锦还乡”为谜面,猜一位明代作家名。
项脊轩志说课稿
项脊轩志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项脊轩志》。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
这篇文章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从单元编排来看,本文所在的单元主题是“文以载道”,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散文,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感情,领悟其中的人生哲理。
《项脊轩志》以其朴素真挚的语言、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家族变迁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深切怀念,是一篇体现“文以载道”的佳作。
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围绕着项脊轩这一狭小的空间,回忆了与之相关的许多往事,如祖母对自己的关爱、母亲的慈爱形象、夫妻间的深情等。
这些回忆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温馨而又略带伤感的情感世界,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了作者对家庭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够初步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然而,对于像《项脊轩志》这样情感细腻、内涵丰富的散文,学生在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技巧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高中学生正处于情感丰富、思维活跃的时期,他们对于家庭、亲情等主题有着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为理解本文的情感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够准确翻译全文;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细节描写等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家庭变迁的感慨,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人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细节描写等写作技巧,体会作者的情感。
项脊轩志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项脊轩志》,内容是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及作用《项脊轩志》是人教版幼师教材《阅读与写作》第二册第六单元第二课。
本单元要求散文要熟读成诵,了解各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从而通过指导学生的阅读鉴赏,使学生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提高解读作品的能力。
二、说学情本班学生是幼师一年级学生,她们在初中和上学期都学习过古文,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对于浅显的文言文结合注解能够基本理解,但对文中的情感把握不好,本节课就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生情感的把握。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把握文章线索,理清文章脉络2、能力目标:借鉴文章相关的写作手法(重点)3、情感目标:唤醒学生对亲情的感触,懂得感恩(难点)四、说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本文教学,我采用“朗读法、讨论法、引导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会播放歌曲《想家的时候》,同时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父爱、母爱,亲情无限。
在我们身边,永远流淌着家人的关爱。
爱,在文人笔下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是啊,亲情之爱没有那么轰轰烈烈,看起来微乎其微,可是正是这普通平凡才是心的折射,是爱的点滴。
我敢说,世界上最纯净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亲情……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再来感悟一下那份浓浓的亲情。
(唤醒学生对亲情的感触,懂得感恩)(二)、感知课文,播放项脊轩志朗诵,结合教师提示,让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本文作者“围绕一间书屋,抒发两种感情,感怀三位亲人。
”请问是哪两种感情?哪三位亲人?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三)、理清思路学生通过思考这个问题就能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并明确本文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散文,项脊轩引发文中的“喜”和“悲”两种感情,为下一步鉴赏指出了方向。
项脊轩志说课稿
《项脊轩志》说课稿安阳市第三实验中学牛文绩一、说教材《项脊轩志》被编入本册书“情动于哀而形于言”这个专题。
本专题的基本内涵是“情”,本文中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追忆如泣如诉,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学生通过感受理解,认识这美好、高尚的情感,能够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获得精神的成长。
归有光的文章“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被前人称为“明文第一”,本文叙事抒情浅显易懂,行文朴实真切,语语动情,对高一学生在写作的语言风格上也有启迪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1、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现实社会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但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忽略对亲情的感悟,本文对亲情平时感人的细节性描述,会让学生有所触动,无形中能给学生上一节思想教育课,同时作者朴实的文风对学生一味追求华丽、生僻、貌似朦胧空洞的写作语言也会有所启发。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能力目标:鉴赏作品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深沉情感的技巧。
情感目标:品位作者平淡记叙中蕴含的浓郁深情。
3、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细节描写中所蕴含的对亲人的思念及对人事沧桑的感慨。
难点:针对写作语言风格各异的特点,引导学生体味平实中见真情的语言特色。
三、说教学方法本着强化阅读、自主学习、积极思考、深入探究的原则,我尝试以下方法:1、诵读领悟法2、问题引导法3、互动讨论法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从写作入手,一开始便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我们平时写作文时,很多同学都觉得没什么好写的,的确,在我们短短的十几年的生命历程中,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即便有也不能总写那一两件事。
但我们平淡的生活中其实也蕴含了精微的情思,如果能于细微处见精神,平淡中显真情,恰恰是做文章的至高境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明代散文家归有光“于平淡记叙中蕴含浓郁深情”的经典散文——《项脊轩志》。
(二、)整体感知(这一环节通过诵读,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意,整体感知文章的感情基调)1、诵读课文,疏通文意(这个小环节是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2、理清结构,把握意脉(此环节运用问题导引,让学生领悟)①第二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将上下文的喜与悲联接成一体)②喜和悲都分别记叙了哪些事情?(轩中宁静的读书生活体现喜;轩之变迁,回忆母亲、祖母往事,贯穿“悲”;补记对亡妻的思念同是“悲”。
马洪言《项脊轩志》说课稿
《项脊轩志》说课稿嘉祥一中新校区马洪言一、说教材《项脊轩志》被人教版编入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部分,既然是“欣赏”,那我们就不能仅仅从学习文言知识这个单一的角度来学习它,而要从更高的欣赏的层次来认识和把握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最重要的点就是一个“情”字,文中饱含着归有光对祖母对母亲对妻子浓浓的亲情,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并感受到这人间伟大的真情。
同时,以口头语说家常事也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归有光善于选取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自己的深情,要让学生学习并运用这一写作技巧。
二、说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能力目标:学习通过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这样的细节描写来表达浓厚情感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理解并感受作者质朴的叙述中所蕴含的浓浓亲情。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感受作者在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这样的细节描写和质朴的叙述中所饱含的浓厚情感。
难点:学会运用通过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这样的细节描写来表达浓厚情感的写作方法。
三、说教学方法1、导学案教学法把作者简介、课文背景和课文中重要的知识点整理到导学案中,重要知识点以题目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供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2、反复朗读品味法课文中感人的地方要让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作者的深厚情感。
3、合作探究法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堂上学习的交流与合作。
4、写作练习法通过写作练习巩固课上学习的写作方法。
四、说课时安排两课时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写出了父亲为自己送行的一幕,于平淡的生活中显露出伟大的父子情。
细微处见精神,平淡中显真情,这恰恰是做文章的至高境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明代散文家归有光“于平淡记叙中蕴含浓郁深情”的经典散文——《项脊轩志》。
(二)文言知识检查检查课前文言知识预习的效果。
(三)课文内容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解决导学案第四部分“课文内容导读”的第一个问题,先写了项脊轩,又写了与项脊轩有关的几个人物,板书“物——人”,概括讲写了“喜”和“悲”两点内容,板书“喜——悲”。
项脊轩志说课稿
《项脊轩志》说课稿海盐第二高级中学朱牡丹各位老师大家好,接下来我就说说我的课《情归项脊轩》。
一、说教材及其地位。
《项脊轩志》是苏教版必修五中“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中“如泣如诉”这个版块的的其中一篇课文。
应该说这个版块的两篇课文《陈情表》和《项脊轩志》都是以情感人的经典文章,都表达了感人的亲情。
《陈情表》以表陈情,抓住情感表达的层次性和曲折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而《项脊轩志》最突出的则是通过细节描写,将巨大的感情隐藏在日常生活及其琐碎细小的事情中,以极其内敛的笔调,极其平淡的语气,写出了巨大的人生悲情。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学生首先要对“言”有一定的掌握,才能进一步理解“文”。
因此,在一堂课中,如何处理文和言的关系,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说学情。
就知识结构而言,高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浅易文言文已基本能疏通文意,本文的文言字词句总体上来讲并不难,因此我将文学常识和字词梳理通过学案的形式让学生进行预习,从完成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能自行解决。
因此对于字词这一块我在课堂上就以检测的形式简单呈现,不做过多的讲解。
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赏析本文的情感。
高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有了一定深度的情感体验。
而本文的情感表达十几含蓄内敛,看似不经意,却于不经意间流露复杂的情感。
学生能体会到的是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对祖母的思念和内疚、对亡妻的念念不忘。
但联系作者的生平和当时的背景,作者在本文中所传达的情感又不仅仅是思念这么简单!因此还需要引导学生寻找细节,挖掘更深层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鉴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一下两个教学目标:1、鉴赏作品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深沉情感的技巧2、品味作者平淡记叙中蕴含的浓郁深情(四)说教学重难点:鉴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重难点制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含的对三位女性的思念以及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五)说教法学法: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此我遵循人本原则和开放原则,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课前指导学生采用预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字词问题,课堂上采用诵读法、提问法、点拨法、拓展延伸法,让学生能拓展思维,更深入的思考。
文言文《项脊轩志》优质说课稿
(向评委及各位老师问好)一、说教材、学情今天我说的是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一篇文章——《项脊轩志》,作者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
这是一篇难得一见、百读不厌的散文。
作者借一阁(项脊轩)而回忆三代亲人(祖母、母亲、妻子),讲述家族兴衰。
所叙之事,是日常生活细琐之事;所用之语,为清新朴实无华之语;所抒之情,乃天地人间挚爱之情。
这篇文章,是归有光的代表作,也是历代备受推崇的经典名篇。
文章看似浅显,却意蕴深邃;语句朴素易懂,却情深意切。
高二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粗略翻译文章容易,真正读懂文章却很难。
因此要上好本文,有一定难度。
为此,我将在这堂课上,力求贯彻以下理念:1、对话。
文本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对话的过程。
学生与老师共同走进文本,去与作者对话,叩开作者的心扉,聆听他的倾诉,感受他的内心世界。
同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和分享阅读心得。
2、语文味。
在整体感知文本之后,我将重点让学生品味本文语言。
读出字里行间那催人泪下的情感,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3、自主学习。
学生结合注解与工具书疏通本文大意,梳理文言知识,并作出个性化的解读。
二、说教学目标通过《项脊轩志》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文言文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同时,感受文中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追忆,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这美好、高尚的情感充实他们的心灵世界,获得精神的成长。
据此,我把教学目标定为: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2、体会本文情感,领悟本文教学重点难点为:1、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作者在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氛围2、体味“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内涵三、说教法学法我将贯彻以下教法、学法:教法:诵读法(文本)、涵泳法(重点语句)学法:归纳整理(文言知识)、旁批(重点语句)四、课时安排本文的学习安排两课时:第一节课: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注解,疏通文意;整理文言文知识(实词、虚词、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 第二节课:师生共同学习(即本说课稿内容)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衣锦还乡(打一明代文学家)2、作者作品: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明朝昆山人,世称震川先生,著名散文家。
项脊轩志 说课稿
《项脊轩志》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项脊轩志》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教学设想、学法、教学程序、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课文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项脊轩》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的自主赏析课文。
本单元赏析指导给出的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感受课文的生活气息和情趣,体会最有情味的细节。
感受作者在平易自然的描写中,取得引人入胜的效果。
据此,我设计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重难点。
2、教学目标①结合语境把握语意;②找出文眼句,体会作者的“喜”和“悲”,③学习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表达感情的写法。
3、教学重难点赏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并体味感情。
二、教学方法1、精读分析法、研讨分享法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以细读文本、合作交流的方法进行教学,据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潜力。
”我根据本课目标和资料,考虑学生的预习水平、可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在老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首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美读散文,在读的过程中解决给出的问题,并提出的疑问,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小结中赏析课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
2、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视频导入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透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贴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三、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但感情充沛,知识具体,资料充实,可供学习借鉴的东西比较多。
由于课文内容比较长,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三个课时的时间。
(完整版)项脊轩志说课稿
《项脊轩志》说课稿各位评委、同行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项脊轩志》。
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
(一)(首先是)说课标。
《项脊轩志》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
关于选修古代散文,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是“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说教材及其地位。
本单元的基本内涵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按照新课程标准,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体会杂文、小品文这一类文章不拘固定格式、灵活多样、新颖生动的特征,感受此类文章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项脊轩志》是本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学生可以通过感受、理解、认识文中优美高尚的情感,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得到情感的熏陶。
(三)说学情。
要想使课堂教学获得实效,就必须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了解。
高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有了一定深度的情感体验。
但是对那种纯粹的、本真的情感(比如说父爱、母爱)体验得较为肤浅。
(而选修课程“诗歌和散文”模块开设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就知识结构而言,高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必修阶段对文言文比较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对于浅易文言文已基本能疏通文意。
(四)说教学设想和课时安排。
本文是一篇明代散文,难度不大,而且注释详细,因此我准备将文言知识的积累放在课前预习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通过抽查、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
课后,将本课的知识要点制成简表以利于学生集中记忆。
(如图所示)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前提下,我计划用一课时完成我的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目标。
鉴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①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理解归有光作品的价值②鉴赏作品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深沉情感的技巧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采用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模式,逐渐深入,点滴理解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品味作者平淡记叙中蕴含的浓郁深情②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感激,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五)说教学重难点:鉴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重难点制定为:引导学生在把握文章思路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含的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世沧桑的感慨,并从中得到启发,引导学生感悟亲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脊轩志》说课稿范文
《项脊轩志》说课稿范文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项脊轩志》第二课时(出示课件),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项脊轩志》是《语文》教材第六单元的第三篇文言文。
《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由于文言文距今年代较远,阅读困难较大,所以大多技校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反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想让学生喜欢学习文言文,就必须考虑文言文教学的“古为今用”,必须面向学生实际。
我在日常教学中比较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注重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感情共鸣。
《项脊轩志》是浅易文言文,抒发的是亲情,容易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
从我校德育教育的大环境和语文教学改革的小环境出发,我想通过本文的教学,尝试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以教材为例子,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感激,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同时使他们克服对文言文的陌生感,愿意学习文言文。
根据上述分析,在第一堂课学生已理解文意和掌握篇章结构的基础上,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能根据要求筛选归纳信息;
2.德育目标:解读归有光难言的伤痛,培养学生情感共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完成能力目标。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完成德育目标。
为了使学生掌握上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在教学中将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优势,通过讨论、课堂剧演出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来完成教学目标。
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5个步骤:
(一)、新课导入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我先出示一个谜语:以成语“衣锦还乡”为谜面,猜一位明代作家名。
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积极思考作答。
谜底:归有光。
通过新课导入融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注意力迅速回到课堂教学上来。
(二)、新课讲解
1.教给学生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训练学生根据要求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明确文言文阅读同现代文一样,第一步要整体把握文意。
这便启示我们:阅读文言语段,要把它当章来读,而不能把它当作古汉语材料来阅读。
按照这个阅读理念阅读古文选段,首先不要死扣字、词、句,要先整体理清思路,特别要注重把握其人、事、理(情)。
所谓人,是指语段中写了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人物间的关系怎样。
所谓事,是指语段中写了几件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所谓情,是指文段围绕主要人物所叙述的事件里蕴涵的感情。
(1)指导学生找出本文所记叙的人。
学生明确:本文所记叙的人物主要有归有光、老妪、母亲、祖母和妻子;其中归有光的形象可分为幼年、少年和成年。
(2)指导学生找出本文所记叙的事。
学生明确:本文所记叙的事情主要是家庭琐事,依次有修缮项脊轩、诸父异爨、回忆母亲、回忆祖母、项脊轩遭火未焚、怀念亡妻等生活画卷。
(3)指导学生透过这些人和事找出作者流露的'情。
学生明确:
修缮项脊轩——喜
诸父异爨、回忆母亲、回忆祖母——悲
项脊轩遭火未焚——悲喜交加
怀念亡妻——悲
通过以上3个步骤的训练,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能力,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文言文阅读理念,完成教学重点,并为话题讨论做好铺垫。
2.教师出示话题:难言的伤痛,不老的亲情。
(1)幼年归有光的伤痛
(2)少年归有光的形象
(3)少年归有光的内心世界
(4)成年归有光的内心世界
把全班分为4个组进行讨论比赛,每组讨论解决一个话题;每组由学生推选1名组长来搜集组员讨论的信息,然后归纳作答。
如有不准确的地方,教师指导,学生补充,最后读懂归有光的内心世界。
板书如下:
幼年的伤痛:想像和怀念母亲
难言的伤痛
少年形象:好静、、勤奋
不老的亲情
少年内心世界:悲凉
成年内心世界:人亡物在,无限伤心
通过本话题讨论,突破教学难点。
(三)、拓展训练: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剧演出,每组选出2名演员,要求3男5女。
角色分工:
学生1——幼年归有光
学生2——少年归有光
学生3——成年归有光
学生4——母亲
学生5——老妪
学生6——祖母
学生7——妻子
学生8、9、10——诸小妹
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来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领悟文章中流露出的真情,唤醒学生对亲人的感激意识。
(四)归纳总结(5`)
一间百年老屋,又小又漏又暗,似乎没有什么可写的,但老屋却见证了作者家境的变迁,也记录了他家人的音容笑貌。
寄托了作者的绵绵哀思,读之令人心酸掉泪。
联想我们现在的技校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很多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辛勤付出,缺乏感激之情,缺乏感恩之心。
拥有时不知道珍惜,失去时才知道可贵。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爱家庭、爱父母是爱祖国、爱人民的起点,我们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同学们珍惜亲情,从感恩开始,孝敬父母、为父母分忧。
愿本文就是一面镜子,时刻照见同学们感激的面容、感恩的心灵!
(五)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借老屋写亲情的写作技巧,想想母亲对自己的关爱,请同学们作文《感受母爱》。
(六)板书设计
文言文阅读方法:整体把握人、事、情(理)
幼年的伤痛:想像和怀念母亲
难言的伤痛
少年
形象:好静、、勤奋
不老的亲情
内心世界:悲凉
成年的内心世界:人亡物在,无限伤心
【《项脊轩志》说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