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价键的形成和类型
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https://img.taocdn.com/s3/m/157c1db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8.png)
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来形成的化学键。
在化学中,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有许多种类,包括单键、双键、三键和键。
下面将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共价键进行详细介绍。
一、单键单键是最简单的共价键类型,是由两个原子共享一个电子对形成的。
单键通常形成于非金属元素之间,如氧气分子中的两个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
在单键中,两个原子之间只有一个共享电子对,这种键的强度较弱,键长较长。
二、双键双键是由两个原子共享两个电子对形成的。
双键通常形成于非金属元素之间,如氧气分子中的两个氧原子之间的双键。
双键比单键更强,更短,更紧密。
由于双键的存在,双键中的原子通常比单键中的原子更加稳定。
三、三键三键是由两个原子共享三个电子对形成的。
三键通常形成于非金属元素之间,如氮气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之间的三键。
三键比双键更强,更短,更紧密。
三键中的原子通常比双键中的原子更加稳定。
四、键键是由两个原子共享多个电子对形成的。
键通常形成于非金属元素之间,如碳氢化合物中的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键。
键比三键更强,更短,更紧密。
由于键的存在,键中的原子通常比三键中的原子更加稳定。
在化学反应中,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当化学反应发生时,原有的共价键会断裂,新的共价键会形成。
这些过程可以通过反应机制来描述,反应机制是反应中所有步骤和中间体的详细描述。
总结起来,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包括单键、双键、三键和键。
这些共价键的形成与断裂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共价键的特性和反应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共价键
![共价键](https://img.taocdn.com/s3/m/71ecd8432b160b4e767fcfc7.png)
高一化学辅导资料(共价键)一、共价键本质与分类1.共价键的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共价键的本质是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
通常电负性相同或差值小的非金属原子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当两原子的电负性相值差大,形成的是离子键。
2.共价键的分类(1).根据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划分为:σ键(s-sσ、s-pσ、p-pσ)和π键,见表:(2).共价键的种类:①配位键:共用电子对的共价键。
②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处于的共价键;③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处于的共价键。
3.共价键性质具有饱和性(决定一个原子能形成共价键的总数或以单键连接原子的数目)和方向性(决定分子的空间结构)。
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了各种原子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共价键的方向性影响着分子的立体构型。
二、共价键的键参数共价键的键参数主要指键能、健长、键角。
见表:【归纳总结】:决定分子的稳定性的参数为,决定分子构型的参数为。
【迁移应用】:(1)、关于键长、键能和键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B.键长的大小与成键原子的半径和成键数目有关C.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共价化合物越稳定D.键角的大小与键长、键能的大小无关(2)、已知部分键能数据如下:H-H 436kJ/mol,O=O 497kJ/mol,H-O 462kJ/mol,求1gH2燃烧生成水时释放的热量。
三、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物理性质)是相近的。
【迁移应用】:1、(1)、下列不互为等电子体的是()A.N2O和CO2B.O3和NO2-C.CH4和NH4+D.OH-和NH2-2、找法:(1)找同主族元素:(2)找同周期元素常见的互为等电子体的物质有:双原子分子三原子分子四原子分子五原子分子四、分子的性质1.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特征极性分子的特征: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使分子的某一部分呈正电性(δ+),另一部分呈负电性(δ—),非极性分子的特征: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共价键的形成和特性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共价键的形成和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a633016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4.png)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共价键的形成和特性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共价键的形成和特性共价键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化学键形式,它是由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的形成和特性对于理解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和化合物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共价键的形成过程、特性以及相关概念进行整理。
一、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的形成是由两个原子间的电子云相互重叠而形成。
当两个原子共用一个电子对时,形成单共价键;当两个原子共用两个电子对时,形成双共价键;当两个原子共用三个电子对时,形成三共价键。
共价键的形成须满足以下条件:1. 两个原子必须是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一般通过金属键进行连接。
2. 原子间存在较强的电子云重叠。
较大的重叠程度有助于强化共价键的形成。
3. 原子的轨道杂化。
原子轨道的杂化可提高电子云的重叠效果,进而增强共价键的形成。
二、共价键的特性1. 共价键的极性极性是描述共价键中电子云密度的不均匀分布。
极性由两个原子的电负性差决定,电负性较大的原子会对电子云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使得电子云偏向电负性较大的原子。
若两个原子的电负性相等,则共价键为非极性共价键。
2. 共价键的键能共价键的键能是指分解一个共价键所需的能量。
键能越大,共价键越强,反之亦然。
键能的大小与原子间相互作用力有关,包括静电作用力、共享电子对排斥力等。
3. 共价键的键长共价键的键长是指相邻原子之间的核心距离。
键长的大小与共价键强度呈反比关系,即键长越长,共价键越弱。
共价键的键长受原子的大小、轨道杂化以及共享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等因素影响。
4. 共价键的键角共价键的键角是指共价键两侧原子形成的夹角。
键角的大小取决于原子的轨道杂化形式以及共享电子对的斥力作用。
共价键的键角通常与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密切相关。
5. 共价键的反应性共价键的反应性是指共价键在化学反应中的容易破裂和形成新键的程度。
一般来说,共价键中电子云重叠较大的键更容易发生反应,并且共价键的键级越高,其反应性越低。
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
![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43d636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0.png)
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共价键是化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化学键,也是构成分子的基本力之一。
它的形成涉及到电子的共享和轨道的重叠,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共价键的形成是由于原子间电子的共享。
在共价键形成过程中,原子的外层电子互相作用,通过共享电子对来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这种共享电子对的方式使得原子能够达到稳定的电子配置,从而降低了能量。
共价键的形成需要原子轨道的重叠。
在共价键形成时,原子的轨道会重叠在一起,形成新的分子轨道。
这种重叠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头对头重叠和侧面重叠。
头对头重叠是指两个原子的轨道正对着重叠,而侧面重叠则是指两个原子的轨道从侧面重叠。
不同类型的重叠会导致不同形状和性质的分子。
共价键的特点之一是方向性。
由于共价键是通过原子轨道的重叠形成的,所以共价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在共价键中,每个原子都会提供一个轨道用于重叠,而这个轨道的方向会决定共价键的方向。
因此,共价键的方向可以用于确定分子的形状和空间排列。
共价键的特点之二是键长和键能的关系。
共价键的键长是指两个原子之间的距离,而键能是指共价键的强度。
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常来说,键长越短,键能越大。
这是因为键长的减小会导致原子核间的吸引力增强,从而增加了键的强度。
共价键的特点之三是共价键的极性。
共价键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非极性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是指共享电子对的电子云均匀分布在两个原子之间,而极性共价键则是指共享电子对的电子云偏向一个原子。
极性共价键的形成是由于原子的电负性差异,电负性较高的原子会吸引共享电子对的电子云,使得电子云偏向该原子。
总的来说,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它通过电子的共享和轨道的重叠使得原子能够形成稳定的化学键,并且具有方向性、键长和键能的关系以及极性等特点。
对于理解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共价键的形成与类型
![共价键的形成与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686e36e1551810a6f524866e.png)
D.分子中含有1个π键
7
3
3、下列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 物是 ( ) B A、F2 B、C2H2 C、Na2O2 D、NH3
4、σ键的常见类型有(1)s-s,(2)s-p,(2)pp,请指出下列分子σ键所属类型: s-p A、HBr s-p B、NH3 p-p C、F2 D、H2 s-s
思考
你能用电子式表示H2、HCl、Cl2 分子的形成过程吗? 为什么不可能有H3、H2Cl、Cl3 分子的形成?
二、共价键特点
1、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 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相反的电子配对成 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H 原子、Cl原子 都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因而只能形成H2、HCl、 Cl2分子,不能形成H3、H2Cl、Cl3分子
根据氢原子和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你知道F2和HF分子中形成的共价键有什么 不同吗? 根据元素电负性的强弱,你能判断F2 和HF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是否发生偏移吗?
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a、非极性键:两个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 力 相 同 (电负性相 同),共 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的共价键
b、极性键: 两个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 力不 同 (电负性不 同),共 用电子对 发 生 偏移的共价键
知识回顾
如何判断两元素间形成的是共价键? 一般认为:如果两个成键元素间的 电负性差值小于1.7,它们之间通常 形成共价键。
通过学习有关化学键的知识,你知道下 列问题的答案吗?
1、通常哪些元素的原子之间能形成共价键? 2、如何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3、含有共价键的物质是否一定是共价分子?
举例
同核原子 分子 异核双原 子分子
非极性键 极性键
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
![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https://img.taocdn.com/s3/m/f94312c40066f5335b812182.png)
正负电荷重心不再重合,电负性大的一端显负电, 电负性小的一端显正电。即在键的两端出现了正 极和负极,这样的共价键具有极性,称极性共价 键,简称极性键。 相同原子形成共价键电荷均匀分布,是非极性键。 键矩定义为:μ=q×d (D) 键的极性大小主要由成键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决定。 电负性差值越大,键的极性就越强。
δδδ+ δδ+ δ+ δCH3 CH2 CH2 Cl
诱导效应沿碳链减弱很快,一般到第三个原子后,可 忽略不计。
整理课件
39
诱导效应的影响和强度以碳氢化合物中的氢为标
准。吸引电子能力比氢强的基团称吸电子基,其诱导 效应为负效应,用“-I”表示;吸引电子能力比氢弱的 基团称斥电子基,其诱导效应为正效应,用“+I”表示。 常见基团的诱导效应次序:
分子轨道理论,电子离域。
常见原子轨道组合有:
整理课件
14
s-s组合
s-px组合
整理课件
15
px-px组合
py-py组合 pz-pz组合
整理课件
16
注意:这里不能对s、px、py、pz绝对 化,如C的sp3杂化轨道与H的s轨道 的组合相当于s-px组合。
整理课件
17
第二节 共价键的属性
一、共价键的极性与极化性
E
+E
E
+
+
整理课件
34
三、非等性共振结构
共振结构参与杂化的比重是不同的,能量 越低、越稳定的的共振结构式在共振杂 化体中占较大的分量,贡献越大,越趋 近于真实结构。
整理课件
35
如:苯的共振结构式为
化学键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
![化学键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64f5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4.png)
化学键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键,是化学键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共价键的形成与原子之间的电子结构有关。
下面将详细介绍共价键的形成和其特点。
一、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的形成是由于原子之间经过电子的互相共享。
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未满,存在空位时,它们倾向于通过共享电子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从而达到稳定的电子结构。
共价键的形成可以通过原子轨道相互重叠来实现。
1. 原子轨道的重叠:形成共价键的过程中,两个原子的原子轨道会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从而使得两个原子的电子能级更加稳定。
重叠的程度越大,共价键越强。
2. 杂化轨道的形成:在某些情况下,原子会重新排列其轨道,形成杂化轨道,以适应共价键的形成。
常见的杂化轨道有sp、sp²、sp³等。
通过杂化轨道,原子能够将其电子更有效地共享,从而形成较强的共价键。
二、共价键的特点共价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共享电子:共价键的最显著特点是原子之间共享了一对或多对电子,从而使得两个原子的电子结构更加稳定。
共享的电子对通常被称为共价电子对。
2. 方向性: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即共价键的形成对应于特定的空间方向。
这是由于原子轨道之间的叠加和杂化轨道的存在。
方向性的共价键决定了化合物的立体结构和性质。
3. 强度:共价键的强度取决于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和电子的共享程度。
重叠程度越大,共价键越强。
共价键通常比离子键弱,但比金属键强。
4. 共价键的长度:共价键的长度取决于原子的大小和它们之间的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
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短。
而原子轨道之间的重叠程度越大,共价键越短。
5. 共价键的极性:根据两个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异,共价键可以是非极性的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发生在两个原子的电负性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而极性共价键则发生在两个原子的电负性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
综上所述,共价键的形成是原子通过电子共享来达到更稳定的电子结构。
共价键具有共享电子、方向性、强度、长度和极性等特点。
化学共价键口诀
![化学共价键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57d9db5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a.png)
化学共价键口诀化学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是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键,是构成化合物的基础。
共价键的特点是电子是通过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电子是非局域化的。
一、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的形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原子的价电子层存在未配对的电子;2. 进行共价键形成的原子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力。
二、共价键的强度共价键的强度取决于以下因素:1. 原子核的吸引力:原子核越大,电子云越靠近原子核,共价键的强度越大;2. 原子间的距离:原子间的距离越近,电子云之间的相互作用越强,共价键的强度越大;3. 原子价电子的数量:价电子的数量越多,共价键的强度越大。
三、共价键的类型1. 单共价键:共享一个电子对,形成一条共价键。
常见于碳氢化合物中。
2. 双共价键:共享两个电子对,形成两条共价键。
常见于含氧化合物中。
3. 三共价键:共享三个电子对,形成三条共价键。
常见于氮气等分子中。
四、共价键的性质1. 共价键是非极性的:共价键中两个原子的电负性相等或接近,电子对均匀分布,形成非极性共价键。
2. 共价键是方向性的:共价键的方向决定了分子的形状和性质。
3. 共价键是弹性的:共价键可以通过吸热或放热反应来断裂或形成。
五、共价键的解离能和键能1. 解离能:共价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称为解离能。
解离能越大,共价键越难断裂。
2. 键能:共价键的稳定程度可以用键能来衡量。
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六、共价键的应用1. 化学反应:共价键的形成和断裂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步骤,例如氧化、还原等反应。
2. 化合物的性质:共价键的类型和性质决定了化合物的性质,例如熔点、沸点、溶解度等。
3. 分子结构: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了分子的形状和空间结构,从而影响分子的性质和功能。
总结:共价键是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键,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学键。
共价键的形成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其强度由原子核的吸引力、原子间的距离和原子价电子的数量决定。
共价键与分子构型
![共价键与分子构型](https://img.taocdn.com/s3/m/05053b4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2.png)
共价键与分子构型共价键是指两个非金属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的形成使得原子能够达到更稳定的状态,因此在化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共价键的性质取决于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异以及共用电子对的分布。
在分子构型的研究中,共价键的组成和特点是不可忽视的。
一、共价键的特点共价键的形成是非金属原子之间共享电子的结果。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共用电子对的形成:共价键的形成是由两个原子之间交换、共享或分配电子而产生的。
原子中的价电子在共用电子对中通过共享来填充空位并形成共价键。
2. 电子云的重叠:共价键的形成涉及原子的价层电子云之间的重叠。
只有当两个原子之间的电子云重叠适当时,共价键才能形成。
3. 共价键长度:共价键的长度取决于原子半径和电子云重叠的程度。
通常情况下,共价键越短,原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越大。
4. 共价键的强度:共价键的强度取决于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异。
电负性较大的原子会吸引更多的电子,从而增强共价键的强度。
二、共价键的类型根据原子之间电子的共享程度和电负性的差异,共价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极性共价键:当形成共价键的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异较大时,共享电子对偏向电负性较大的原子,这种共价键被称为极性共价键。
2. 非极性共价键:当形成共价键的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异较小或没有差异时,共享电子对平均分布在原子之间,这种共价键被称为非极性共价键。
3. 多中心共价键:当共享电子对不仅位于原子核之间,还位于电负性较大的原子核附近时,形成的共价键被称为多中心共价键。
多中心共价键的形成增强了原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三、共价键对于分子构型的影响共价键在分子构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分子的形状和空间排列方式。
根据共价键的性质,可以将分子构型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1. 线性构型:当分子中的原子围绕一个中心原子排列成一条直线时,称为线性构型。
这种构型通常由两个原子组成,它们之间形成一个共价键。
共价键
![共价键](https://img.taocdn.com/s3/m/ab5230fdf61fb7360b4c6598.png)
π键
原子轨道以“肩并肩”方式相互重叠导 致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而形成的共价 键
2. p-pπ键形成过程
键特点:两个原子轨道侧面(“肩并肩”) 重叠; π电子云呈镜像对称。不能绕键轴自由旋转。 π键不能单独存在,只能与σ键共存 双键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构成, 叁键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构成。
N2中p-pσ键和p-pπ键的形成过程
S-S σ键
S-P σ键
P-P σ键
2. π键——两个原子轨道侧面(“肩并肩”)重叠形 成 的共价键。 p-p π键
键特点: π电子云呈镜像对称。 不能绕键轴自由旋转。
π键是在两个键合原子形成p-pσ键后,由另一对p电子形 成的。
单键——σ键 双键——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组成 叁键——由一个σ键和二个π键组成
共价健类型 1.σ键——两个原子轨道沿键轴(“头碰头”)重叠形 成的共价键。
→ ←
→ ←
s-s σ键 s-p σ键 p-p σ键
→ ←
σ键的特征:电子云呈轴对称。 可绕键轴自由旋转。 凡是单键都是σ键
H-Cl的s-p σ键的形成
H
H-Cl
Cl
Cl-Cl的p-p σ键的形成
Cl
Cl
Cl
Cl
σ键成键方式 “头碰头”
πz πy N πy πz σ N
π N N
N
σ N
π
叁键——由一个σ键和二个π键组成
3、σ键和π键的比较 σ键 π键 “肩并肩”
轴对称 镜像对称 强度大, 强度较小 不易断裂 易断裂 牢固程度 共价单键是σ 键,共价双 键中一个是σ 键,另一个 成键判断规律 是π 键,共价三键中一个 是σ 键,另两个为 π 键
成键方向 电子云形状
共价键的形成
![共价键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09ba352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c.png)
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是化学中常见的化学键类型之一,它通常形成于非金属原子之间。
在共价键中,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来达到稳定的电子配置。
本文将介绍共价键形成的原理和过程。
一、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在理解共价键形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环绕在原子核周围的电子组成。
原子的外层电子决定了其化学性质。
在化学键的形成中,主要关注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二、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共价键的形成是为了使原子达到稳定的电子配置,即让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满足八个电子的规则(称为“八个电子规则”或“八个电子原则”)。
根据八个电子规则,原子会倾向于与其他原子共享电子,以获得或丢失电子并达到稳定。
三、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共价键的形成是通过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来实现的。
当两个原子接近时,它们的外层电子轨道会发生重叠,并形成一个共享电子区域,被称为共价键。
在共价键中,每个原子都可以访问共享电子,从而满足八个电子规则。
四、共价键的类型共价键可以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
单键由两个原子共享一个电子对形成,双键由两个原子共享两个电子对形成,三键由两个原子共享三个电子对形成。
共价键的类型取决于原子之间电子共享的数量。
五、共价键的特性共价键具有以下特性:1. 共享电子是非局域性的:共价键中的电子不属于特定的原子,而是在整个共价键中移动。
这使得共价键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2. 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共价键中的电子会在两个原子之间形成一个电子密度云。
这个云的形状和方向决定了化学键的方向性。
3. 共价键的强度:共价键的强度取决于原子之间电子的共享程度。
双键和三键比单键更为强大,因为它们共享的电子对更多。
六、实例分析举例来说,水分子(H2O)中的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之间形成了共价键。
氢原子共享一个电子对,而氧原子共享两个电子对。
这种共享使得氢和氧原子都满足八个电子规则,并使得水分子保持稳定。
七、其他共价键的应用共价键在化学中的应用广泛,包括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药物合成等领域。
2.1共价键
![2.1共价键](https://img.taocdn.com/s3/m/b7bc9b08783e0912a3162a04.png)
(4)键能和键长决定共价键的稳定性,键长和键角决定 分子的立体结构。
(5)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 是相近的。
3
面正三角形结构,B项正确;H3O+和PCl3价电子总数不相
等,不是等电子体,C项不正确;CO2和CS2是等电子体,
D项正确。故答案为B、D项。
[答案] BD
常见等电子体的推断
(1)同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数相等,可将元素符号变换。
如CO2和CS2;CCl4和SiCl4;SO2和O3;PCl3和NCl3。 (2)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元素符号变换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σ键和π键的形成。由于π键的键 能小于σ键的键能,所以反应时易断裂,A项正确;在分子 形成时为了使其能量最低,必然首先形成σ键,根据形成 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来判断是否形成π键,所以B项正确, D项错误;像H原子跟Cl原子只能形成σ键,所以C项正确。
[答案] D
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共 价双键有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共价三键有一个是σ键, 两个是π键。
一、共价键 1.本质 在原子之间形成 共用电子对 。 2.类型 按照原子轨道 重叠 的方式共价键分为σ键和 π 键。 (1)σ键。 ①形成: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头碰头”重叠而形成。
a.ss σ键: 由两个 s 轨道重叠形成的σ键,如H—H。
b.sp σ键: 由一个 s 轨道和一个 p轨道重叠形成的σ键,如H—Cl。
(2)方向性: 除s轨道是球形对称外,其他的原子轨道都具有一定的 空间取向。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得愈多,电子 在核间出现的概率越大,所形成的共价键就越牢固,因此 共价键将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形成,所以 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分子结构与性质共价键
![分子结构与性质共价键](https://img.taocdn.com/s3/m/9b3f2d5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d.png)
分子结构与性质共价键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共价键相互结合而形成的物质。
分子结构对于物质的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共价键是一种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对互相结合的键,是分子中最常见的键。
本文将探讨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的类型以及分子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形成的基本原理是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来填充其价层电子。
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共价键时,通常会成对共享电子,即每个原子提供一个电子构成电子对。
共价键的形成可以通过考虑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来理解。
以氢气(H2)为例,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所以它在与另一个氢原子结合时,两个氢原子可以共享一个电子,形成一个共价键。
这样的共价键被称为单键。
对于其他元素,如氧气(O2),氧原子通常会共享两对电子,形成双键。
氮气(N2)则是通过三对电子的共享形成三键。
2.共价键的类型共价键的类型主要通过原子间的电子共享程度来区分。
共价键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两种类型。
非极性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相对均匀,即电子云对两个原子的吸引力相等。
例如,氧气中两个氧原子之间形成的双键就是非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不均匀,导致形成的共价键具有正负电荷分布。
在极性共价键中,一个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较强,而另一个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较弱。
例如,水分子中氧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较强,使得氧原子周围的电子云更为密集,形成一个带负电荷的极性共价键。
3.分子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分子结构对物质的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分子结构的变化可以导致物质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
a.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沸点、熔点和密度等。
分子中不同原子的相对位置和连接方式会影响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影响物质的相态和物理性质。
例如,分子中原子间的键长和键角可以影响分子的大小和形状,进而影响物质的密度。
比如,分子中原子之间的距离较大,键长较长,物质的密度较低;而原子之间的距离较小,键长较短,物质的密度较高。
共价键的类型yinli
![共价键的类型yinli](https://img.taocdn.com/s3/m/502d8919cc7931b765ce1559.png)
课堂练习
7
3
• 教科书P47
1. 根据氢原子和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排 布,你知道F2和HF分子中形成的共价键有 什么不同吗?
2. 根据元素电负性的强弱,你能判断 F2和HF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是否发生便移吗?
2.按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 什么是非极性键?
• 什么是极性键?
• 极性键的强弱与共用电子对地偏向程度 的关系是什么?
﹕ ﹕ ﹕ ﹕
氮原子有孤电子对,氢离子有空轨道。 共用电子对全部由氮原子提供。
配 位 键
由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孤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 ( 有空轨道 )电子对的原子形成共价键,这样的共价键 称为配位键
配位键用“→”表示,箭头指向接受 孤电子对的原子。 如: H 铵根离子形成后,离子 [H N H H]+
1.按原子轨道重叠方式:σ键和π键
(1)头碰头重叠——σ键
H· H· +
相 互 靠 拢
H:H
s轨道—s轨道
(1)σ键: 原子轨道沿核间连线方向以
“头碰头”方式互相重叠导致电子在两核间 出现的机会增大而形成的共价键
s—s
+ + + ++ + + + + +
X
px—px
- - -+ + + - - - + + +
1. C – H 是σ键。 2. C—C 是σ键。 3. C=C 一个σ键,一个π键。 4. C ≡C 一个σ键,两个π键。
乙烯:
5 个σ键 1 个π键
乙炔:
3 个σ键 2 个π键
乙烯、乙炔分子中C-C σ键比较稳定不 容易断裂, π键比较容易断裂。
共价键的形成和类型
![共价键的形成和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d47c3042767f5acfa1c7cd72.png)
⑤Na2O2 ⑥NaOH ⑦CaBr2 ⑧H2O2 ⑨
NH4Cl ⑩HBr 回答下列问题
⑴只含有极性键的是
;
⑵只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
⑶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
;
⑷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⑸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练习
3、关于苯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D)
A、分子中共含有6个极性键 B、分子中不含非极性键 C、分子中只含σ键 D、分子中含有1个π键
的是( C)
A.10与19 B.6与16 C.11与17 D.14与8
2、下列物质中只有共价键的是( C、D )
A.NaOH B.NaCl C.H2 D.H2S
3、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C )
A.H2O B.CaCl2 C.KOH D.Cl2
两个核外电子自旋方向相同的氢原子靠近
v
z
z
πz
y
y
σ
N x
N
πy
s-s轨道形成σ键
2.共价键的形成本质
成键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轨道发生 重叠,自旋方
向 相的反 未电成子对形成
,两共原用子电核子间对的
电子密度
,体系的增能加量
。
降低
3、共价键的特点
(1)饱和性
一般:形成的共价键数 = 未成对电子数
为什么N、O、F原子与氢原子形成 的简单化合物分别为NH3、H2O和HF, H原子数不等?
σ键
π键
成键方向 “头碰头” “肩并肩”
电子云形状 轴对称
镜像对称
强度大, 强度较小
牢固程度
不易断裂 易断裂
共价单键是σ键,共价双键
2-1.1共价键概念、类型及特征
![2-1.1共价键概念、类型及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149a513869dc5022aaea00ed.png)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1课时共价键概念、类型及特征一、共价键1.共价键的形成(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2)键的本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即电子云重叠)产生的强烈作用。
(静电吸引和排斥共存)(2)成键的粒子:一般为非金属原子(相同或不相同)或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
(4)键的形成条件:非金属元素之间,且成键原子最外层电子未饱和,大多数电负性之差小于1.7的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
(如HF就不满足电负性之差小于1.7)2.共价键的特征(1)饱和性①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②用电子排布图表示HF分子中共用电子对的形成如下:③由以上分析可知,F原子与H原子间只能形成1个共价键,所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为HF。
同理,O 原子与2个H原子形成2个共用电子对,2个N原子间形成3个共用电子对。
注意:饱和性决定了形成分子时,各种原子的数目关系。
(2)方向性:除s轨道是球形对称外,其他原子轨道在空间都具有一定的分布特点。
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的愈多,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越大,所形成的共价键就越牢固,因此共价键将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形成,所以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注意:方向性决定了分子的构型3.对共价键理解时的注意问题(1)形成共价键后的原子不一定达到饱和状态,如BF3(2)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存在共价键,但是有共价键存在的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含有原子团的离子化合物。
(3)非金属单质中除了稀有气体这种单原子分子外,都存在共价键。
(4)共价键也能存在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如AlCl3、FeCl3二、共价键的类型1.共价键的分类(1)按共用电子对数目分类 ⎩⎪⎨⎪⎧ 单键:如H—H 双键:如C===C三键:如N ≡N(2)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类 ⎩⎪⎨⎪⎧ 非极性键:如Cl—Cl 极性键:如H—Cl (3)按电子云的重叠方式分类 ⎩⎪⎨⎪⎧σ键π键 2.σ键与π键☆☆☆☆☆(1)σ键:形成共价键的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轨道采取“头碰头”的方式重叠,这种共价键叫σ键。
共价键的形成与性质
![共价键的形成与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a726984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c.png)
共价键的形成与性质共价键是化学中一种常见的化学键类型,它由两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而形成。
在共价键中,原子通过共享电子而实现稳定的化学结合。
本文将探讨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以及其性质。
一、共价键的形成在共价键中,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来实现化学结合。
具体而言,原子相互共享外层电子,以填满其不完全填满的电子壳层。
这种共享电子的行为使得原子能够形成更稳定的分子结构。
共价键的形成可以从原子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解释。
1. 电子云的重叠当两个原子靠近时,它们的电子云开始重叠。
这种重叠使得电子能够在两个原子之间运动,并形成共享电子对。
共享电子对的形成导致原子之间形成了共价键。
2. 共享电子的数目共价键的强度取决于共享电子的数目。
如果原子间共享的电子数目足够多,共价键就会更加牢固。
这是因为更多的共享电子意味着原子能够更充分地填满其电子壳层,从而达到更稳定的状态。
二、共价键的性质1. 共享电子的局限性共价键中的电子是共享的,即它们在原子间自由移动。
然而,共享电子通常会更倾向于与较电负性的原子呈现密度较高的位置。
这种偏移导致共享电子在空间上呈现偏离均匀分布的情况。
2. 共价键的强度共价键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原子间共享的电子数目以及原子的电负性差异。
如果共享电子对数目多且两个原子的电负性相近,共价键就会更强。
相反,如果共享电子对数目少且两个原子的电负性差异较大,共价键则相对较弱。
3. 共价键的方向性共价键通常是具有方向性的,这意味着共价键在空间上具有特定的取向。
这是由于共享电子对在空间中的定位所决定的。
共价键的方向性对于分子结构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的进行起到重要作用。
4. 共价键的稳定性共价键是比较稳定的化学键类型。
共享电子的形成使得原子能够填满其电子壳层,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共价键的稳定性对于分子的稳定性以及化学反应的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共价键的形成是通过原子间电子云的重叠来实现的,而共价键的性质包括共享电子的局限性、强度、方向性和稳定性。
化学键的形成与类型解析
![化学键的形成与类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b2d3c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4.png)
化学键的形成与类型解析化学键是指化学元素通过共享电子或转移电子而形成的力,用于连接原子并稳定化合物的结构。
化学键的形成对于理解和解释化学反应、化学性质以及物质结构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化学键的形成机制以及常见的化学键类型。
一、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是指两个非金属原子通过共享一个或多个电子对来结合的化学键。
共价键的形成通常涉及原子的轨道重叠,其中包括两种类型:σ键和π键。
1. σ键σ键是最常见、最稳定的共价键类型。
它是由两个原子电子轨道中相同方向的轨道重叠形成的。
共享的电子对位于沿着原子核间隙的空间中,使得原子之间形成了较强的化学连接。
2. π键π键是由两个原子侧面重叠的p轨道形成的。
与σ键不同,π键的重叠发生在相对于核心轴的侧面位置,因此被称为侧向重叠。
π键通常存在于含有多个多重键的分子中,如烯烃和芳香化合物。
二、离子键的形成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吸引力所产生的化学键。
它是由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电子转移形成的,形成了离子晶格结构。
1. 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键的形成涉及通过电子转移形成正离子和负离子。
正离子是通过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形成的,带有正电荷;负离子是通过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形成的,带有负电荷。
2. 偶极作用当形成了正离子和负离子后,它们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使得离子能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这种相互作用被称为偶极作用,它是离子键的主要驱动力。
三、金属键的形成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通过共享一大部分自由电子或电子云而形成的化学键。
金属键是金属元素具有良好导电性和热传导性的重要原因。
1. 金属晶格金属键的形成使得金属原子以一定方式排列形成金属晶格。
金属晶格中的正离子被一大部分自由电子包围,这些自由电子形成了带电云层。
2. 电子海模型金属键的特点是金属原子之间的共享电子非常强,而电子在整个金属晶格中可以自由移动,被称为电子海。
这使得金属具有高导电性和高热导性的特性。
虽然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是最常见的化学键类型,但还存在其他一些特殊类型的化学键,如氢键、范德华力等。
按轨道重叠方式共价键的分类
![按轨道重叠方式共价键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5a210d4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61.png)
按轨道重叠方式共价键的分类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的形成是由于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异,导致一个原子的电子云被另一个原子所吸引,从而形成了共享电子对。
共价键的形成涉及到原子轨道的重叠,根据轨道重叠方式的不同,共价键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1. σ键σ键是最常见的共价键形式,它是通过两个原子轨道的直线重叠形成的。
σ键的形成需要两个原子轨道的相互重叠,其中一个原子轨道是s轨道或p轨道,另一个原子轨道则是与之重叠的p轨道或s轨道。
σ键的形成是两个原子中最靠近的电子云之间的相互重叠,因此它在分子中的位置也是最紧密的。
2. π键π键是另一种常见的共价键形式,它是通过两个原子轨道的平行重叠形成的。
π键的形成需要两个原子轨道的相互重叠,其中一个原子轨道是p轨道,另一个原子轨道也是与之平行的p轨道。
由于π键的形成需要两个原子轨道的平行重叠,因此它的位置比较松散,通常存在于分子的双键和三键中。
3. δ键δ键是一种不常见的共价键形式,它是通过两个原子轨道的三维重叠形成的。
δ键的形成需要两个原子轨道的相互重叠,其中一个原子轨道是d轨道或f轨道,另一个原子轨道也是与之重叠的d轨道或f轨道。
由于δ键的形成需要两个原子轨道的三维重叠,因此它的位置比较松散,通常存在于分子的四键和五键中。
4. 范德华力除了共价键以外,分子中还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力,这种力被称为范德华力。
范德华力是一种短程力,它的作用范围通常只有几个原子之间的距离。
范德华力的作用机制是由于分子中的电子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临时的电荷分布,这些临时的电荷分布会引起周围分子的电子的偏移,从而形成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总结共价键是分子中最常见的化学键形式,它的形成是由于原子之间的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的。
根据轨道重叠方式的不同,共价键可以分为σ键、π键和δ键。
除了共价键以外,分子中还存在着范德华力,这种力是由于分子中的电子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临时电荷分布所引起的相互作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表示方法:电子式、结构式
CH4 、H2O)、离子化合物(NaOH、 NH4Cl)
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 的形成过程
7、成键原因: 不稳定要趋于稳定;体系能量降低
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a、电子式:
b、结构式 : H-H H-Cl N N
C、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共价键的形成
交流与讨论:两个氢原子如何形成氢分子?
0
r0
r
两个核外电子自旋方向相同的氢原子靠近
v
V:势能 r:核间距
0
r
氢气分子形成过程的能量变化
从核间距和成键 电子的自旋方向 来观察能量的变 化情况。
相距很远的两个核外电子自旋方向相反的氢原子相 互逐渐接近,在这一过程中体系能量将先变小后变大,成 键后能量达到最低,形成稳定的氢气分子。两个自旋方 向相同的电子不能配对成键。
CCl4 NH3
HBr
(3)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 CCl4 CO2 (4)由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 Cl2 N2
小结:
(1)按成键方式分
σ键:头碰头重叠 π键:肩并肩重叠
共价键 的类型
(2)按共用电子对有 无偏移分 (3)按两原子间的共用 电子对的数目分
非极性键 极性键 单键 双键 三键 正常共价键
(4)按共用电子对的来源
配位键
C. 极性键
D. 非极性键
4.下列物质分子中无π键的是
A. N2 B. C2H2 C. C H4
(
C)
D. C2H4
课堂练习
5.在下列物质中: ⑴ Cl2 ⑹ N2 ⑷ CO2 ⑼ NH3 NaI (1)含离子键的物质是: CaCl2 Na2O (2)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CO2 H 2S ⑵ NaI ⑺ CCl4 ⑶ H 2S ⑻ Na2O ⑸ CaCl2 ⑽ HBr
· · · · · · · Cl · · · · Cl · · ·
+
p—p σ键
· ·· H· · · + Cl · ·
· · H ·· · Cl · · ·
p — s σ键
原子轨道以“肩并肩”方式 (2)π键:
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 而形成的共价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σ键的类型
s—s(σ键)
s—p(σ键)
1 2
个π键 个π键
课堂练习
σ键的常见类型有(1)s-s, (2)s-p, (2)p-p,请指出下列分子σ键所属类型: A. HF s-p B. NH3 s-p C. F2 D. H2 p-p E. O2 s-s
p-p
苯分子中的大π 键
氯氯键非极性键
氢氯键非极性键
2.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
(1)非极性键: 相同原子间 两个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 相 同 (电负性 相 同 ),共用电子对 不发生 偏移的共价键 (2)极性键:不同原子间 (3)一般情况下, 两个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 不 同 两个成键原子间的电 (电负性 不 同 ),共用电子对 发 生 负性差值越大,形成 偏移的共价键 的共价键的极性越强
3、共价键的特征
(1)具有饱和性 在成键过程中,每种元素的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 子通常就只能形成几个共价键,所以在共价分子中 每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数目是一定的。 形成的共价键数 未成对电子数
(2)具有方向性(除S—S轨道)
在形成共价键时,两个参与成键的原子轨道总是 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机会最大的方向重叠成键,而且 原子轨道重叠越多,电子在两核间出现的机会越多, 体系的能量下降也就越多,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 因此,一个原子与周围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就 表现出方向性( s 轨道与 s 轨道重叠形成的共价 键无方向性,例外)。 原子轨道重叠最大的方向
氨分子中各原子均达稳定结构,为什么还
能与氢离子结合? 氮原子有孤对电子,氢离子有空轨道。
H H ﹕ H ﹕N + H+ → H ﹕N H ﹕ H H
﹕ ﹕ ﹕ ﹕
+
H
H-N →H H
+
或
3. 配位键和一般共价键(共用电子对的来源)
由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孤对电子), 另一个原子(有空的原子轨道)接受孤对电 子形成共价键,这样的共价键称为配位 键。配位键用“→”表示,箭头指向接 受孤对电子的原子,氨根离子与水合氢 离子等. H 如: 铵根离子中的四个 [H N H]+ 氮氢键完全相同 (键长、键能相同) H
p—p (σ键)
π键的类型
p—p(π键) p—p (π键)
氮分子中原子轨道重叠方式示意图
【归纳】σ键与π键的对比
σ键 重叠方式 π键
“头碰头”
“肩并肩”
重叠方向 沿键轴的方向 与轨道对称轴相互 平行的方向 重叠形状 轴对称 镜面对称
牢固程度 重叠程度较大,比
较牢固 重叠程度较小,较易 断裂
成键规律
课堂练习
已知水电离成为氢氧根离子和水合 氢离子,试写出阳离子的结构。
H [H O ]+ H
课堂练习
1、
7
3
课堂练习
2、下列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的是共价化 合物是 ( B ) A、F2 B、C2H2 C、Na2O2 D、NH3
课堂练习
3. 只有在化合物中才能存在的化学键是( AC)
A. 离子键 B. 共价键
共价单键为σ键; 共价双键中有一个σ键,另一个是π键。 共价三键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
(3)先形成σ键, σ 键比π 牢固, 在化学反应中,有π 键,π 先断裂
(4)判断方法: 单键:为σ键 双键:一个σ键,一个π键 三键:一个σ键,两个π键
乙烷: 乙烯: 乙炔:
7 5 3
个σ键 个σ键 个σ键
共价键理论的发展
路易斯价键理论
现代价键理论(VB法) 分子轨道理论(MO法)
三、共价键的类型
1. σ键和π键(按原子轨道重叠方式不同)
S轨道和p轨道形成稳定共价键的几种重叠方式
(1)头碰头重叠——σ键
H· H· +
相 互 靠 拢
H:H
s—s σ键
· · ·· · · +· · Cl· · · Cl · · ·
二、共价键的形成
1、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之差小 A、两原子电负性 相同 或 于1.7 。
B、一般成键原子有 未成对 电子。 且自旋方向相反 C、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在空间 重叠 。
2、共价键的本质 成键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轨道发 生重 叠 ,自旋方向 相 反 的 未成对电 子形成 共用电子对 ,两原子核间的电子 密度 增 加 ,体系的能量 降 低 。
(1)氢原子电子排布式: (2)基态氢原子轨道表示式:
(3)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的原因:
原子轨道填有电子,且电子自旋相反,体系能 量最底,最稳定。
两个核外电子自旋方向相反的氢原子靠近
v
V:势能 r:核间距
0
r
r0
v
V:势能 r:核间距
0
r0
r
r0
v
V:势能 r:核间距
0
r0
r
r0
v
V:势能 r:核间距
课时1
共价键的形成及分类
一.共价键
1、定义: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微粒: 原子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产生的强烈 3、成键本质:
的相互作用。 4、成键元素:电负性差值小于1.7 (一般非金属之间; 部分金属与非金属之间) 5、存在: 非金属单质(H2、Cl2、N2 )、共价化合物(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