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共价键的特征与类型 教学设计[选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共价键的特征与类型教学设计[选修]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共价键的特征与类型教学设计[选修]
(1)σ键: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如H-H键。
[设问]H2分子里的σ键是由两个s电子重叠形成的,可称为“s—sσ键”。s电子和p电子,p电子和p电子重叠是否也能形成σ键呢?
[讲]我们看一看HCl和C12中的共价键,HCl分子中的共价键是由氢原子提供的未成对电子ls的原子轨道和氯原子提供的未成对电子3p的原子轨道重叠形成的,而C12分子中的共价键是由2个氯原子各提供土个未成对电子3p的原子轨道重叠形成的。
类型:s—sσ、s—pσ、p—pσ等
特点:肩并肩、两块组成、镜像对称、容易断裂。
(2)π键:由两个原子的p电子“肩并肩”重叠形成。
(3)价键轨道:由原子轨道相互重叠形成的σ键和π键
(4)判断共价键类型规律:共价单键是σ键;而共价双键中有一个σ键,另一个是π键;共价三键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
4、共价键的特征
一、共价键
1、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1)两原子电负性相同或相近
(2)一般成键原子有未成对电子
(3)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在空间上发生重叠
2、共价键的本质:成键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轨道发生重叠,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核间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体系能量降低
3、共价键的类型
(1)σ键: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如H-H键。
课题
第1课时共价键的特征与类型
课时
1




知识

技能
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设计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知道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教学难点、重点]:键参数的概念,等电子原理[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N2与H2在常温下很难反应,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发生反应,而F2与H2在冷暗处就能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学生讨论][小结]引入键能的定义[板书]二、键参数1.键能①概念: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所释放出的最低能量。

②单位:kJ/mol[生阅读书33页,表2-1]回答:键能大小与键的强度的关系?(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越不易断裂)键能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关系?(键能越大,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大)键能越大,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过渡]2.键长①概念: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间的核间距②单位:1pm(1pm=10-12m)③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牢固,形成的物质越稳定[设问]多原子分子的形状如何?就必须要了解多原子分子中两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3.键角:多原子分子中的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例如:CO2结构为O=C=O,键角为180°,为直线形分子。

H2O键角105°V形CH4键角109°28′正四面体[小结]键能、键长、键角是共价键的三个参数键能、键长决定了共价键的稳定性;键长、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设计二第一节共价键1.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知道σ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2.理解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

3.能应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4.了解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共价键[学生用书P16]1.共价键的概念和特征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

2.共价键的类型(按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分类)形成由成键原子的s轨道或p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类型 s-s型H—H的s-s σ键的形成 s-p型H—Cl的s-p σ键的形成 p-p型Cl—Cl的p-p σ键的形成特征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σ键的强度较大(2)π键形成由两个原子的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 p-p π键p-p π键的形成特征π键的电子云具有镜面对称性,即每个π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互为镜像;π键不能旋转;不如σ键牢固,较易断裂(3)判断σ键、π键的一般规律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中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共价三键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共价键 教学设计[选修]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共价键 教学设计[选修]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一、教材分析和教学策略1、新旧教材对比:2、本节的内容体系、地位和作用学生在化学2中所学习的化学键的初步知识上,知道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本节首先在第一章的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等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和特征,利用“科学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进一步认识σ键和π键,接着介绍键参数——键能、键长和键角(列表),并描述这些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思考与交流”),分子构型与分子性质;最后的某些性质,说明等电子原理的概念及应用。

通过比较CO、N2本节是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前提,体现了课标中所要求的四个主题中“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这个主题。

本节以共价键为核心,共价键模型之一的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构型的关系,同时重在培养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与思维方法,重在逐步建立起与现代化学以至现代科学相适应的微观物质研究的科学思想。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为分子的立体结构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教学策略分析(1)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开展学生的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要充分利用联想质疑、活动探究、交流研讨等栏目,例如亲手搭建分子模型、用模型形象表示σ键π键的形成过程,通过动手.动脑及交流达到调动大脑的积极性,深入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准确理解基本概念。

本节的一个特点就是概念多,应注重学习思想方法,再落实到具体的知识点,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强化概念的自我构建的目的。

(2) 对有关知识应及时分析、归纳列表比较σ键和π键,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表2-1和表2-2,从定量的角度理解键能、键长与分子性质的关系,通过对表2-3的比较,加强对等电子原理的概念的理解。

通过将知识分析、对比、归纳,可以更好地区分概念,把握本质,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知识规律。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3高中《共价键》word教案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3高中《共价键》word教案

第1节共价键模型(1课时)2011.4.20【学习过程】:一、共价键:(一)定义:原子通过而形成的化学键称为共价键;(二)共价键的形成及本质:1、共价键的本质是;2、形成规律:通常,电负性或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

3、表示方法:电子式:是指在符号周围用小点(或×)来描述分子中原子____ _ 以及原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的式子。

(三)共价键分类1、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类:、、2、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类:、3、按轨道重叠方式不同可分为键、键。

(1)δ键:(以“头碰头”重叠形式)人们把原子轨道以导致而形成的共价键称为σ键。

例:H2、HCL、CL2的形成归纳δ键:a、特征:b、种类:(2)π键:人们把原子轨道以导致而形成的共价键称为π键。

π键特征(3)δ键和π键比较①重叠方式δ键:π键:②δ键比π键的强度③成键电子:δ键π键④δ键形成π键形成(双键中含有和,叁键中含有)⑤在由两个原子形成的多个共价键中,只能有一个键,而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预习检测】、分析下列化学式中划有横线的元素,选出符合要求的物质,填空A、NH3 B、H2O C、HCl D、CH4 E、C2H6F、N2(1)所有的电子都参与形成共价键的是(2)只有一个价电子参与形成共价键的是(3)最外层有未参与成键电子对的是(4)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课堂探究】1、判断下列物质中的化学键类型:H2N2HCl H2O NH3 AlCl从组成元素、元素的电负性角度回答共价键的形成条件:2、以H2为例分析原子在形成共价键前后的能量变化。

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共价键的形成条件3、写出H2N2HCl H2O NH3物质中各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分析形成共价键的原子在结构上的特点:4、判断H-Cl、 Cl-Cl、N≡N、C-C、S-H、F-H键是极性键还是非极性键?你从中能得出什么规律吗5、从电负性的角度分析共价键的极性6、下列分子中存在π键的是A.H2B.Cl2C.N2D.HCl【作业布置】(A级)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B.化学键可以是原子间作用力,也可以是离子间作用力C.化学键存在于分子内部D.化学键存在于分子之间(A级)2.对δ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δ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B.S-Sδ键与S-Pδ键的对称性相同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δ键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δ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A级)3.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I2B.BaCl2C.H2SO4D.NaOH4.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KNO3B.BeCl C.KO2D.H2O2(B级)5.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共价键》 教学设计

《共价键》 教学设计

《共价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共价键的概念,能够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共价键形成过程。

(2)了解共价键的分类,包括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3)掌握共价键的特征,如方向性和饱和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和微观表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通过对共价键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世界中物质结构的多样性和规律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共价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2)共价键的特征和分类。

2、教学难点(1)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理解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分子模型,如氢气(H₂)、氧气(O₂)、水(H₂O)、二氧化碳(CO₂)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分子中原子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从而引出共价键的概念。

2、讲解共价键的概念结合原子结构的知识,讲解共价键的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以氢气分子(H₂)为例,分析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说明两个氢原子通过共用一对电子形成稳定的氢分子。

3、共价键的形成过程(1)以氯化氢(HCl)分子的形成为例,讲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展示氢原子和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分析它们如何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的分子。

(2)让学生练习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4、共价键的特征(1)方向性:通过展示一些分子的空间结构,如甲烷(CH₄)、氨气(NH₃)等,讲解共价键的方向性。

说明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要达到最大重叠,从而导致共价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2)饱和性:以氮原子为例,讲解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说明氮原子最多只能形成三个共价键,从而引出共价键的饱和性概念。

共价键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第二册公开课教案

共价键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第二册公开课教案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2.1.1 共价键本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内容比较丰富。

首先,在第一章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基础上,介绍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接着,在共价键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

最后介绍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键的极性对化学性质的影响、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并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说明了“相似相溶”规则等。

教学重点:σ键和π键的形成及特点教学难点:σ键和π键的形成及特点多媒体调试、讲义分发【新课导入】[学生活动1]钠、氯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电子对,为什么这对电子不被钠原子和氯原子共用形成共价键而形成离子键?你能从元素的电负性差别来理解吗?填写下表。

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很大,化学反应形成的电子对不会被共用,形成离子键,而共价键是电负性差值不大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

[学生活动2]书写H2、HCl、Cl2的电子式。

[设疑]H2、HCl、Cl2均通过共用电子对相结合,为什么难以形成H3、H2Cl、Cl3等分子?[讲解]化学键是相邻原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共价键的本质是原子间形成的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即电子云重叠,也就是原子间通过电子云重叠而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

非金属的原子之间、大多数电负性之差小于1.7的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可形成共价键。

[总结]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剖析]由于电子对的共用,H2、HCl、Cl2分子中,各原子核外电子达到饱和。

不能再形成H3、H2Cl、Cl3等分子。

【新课讲授】[展示]氢原子形成氢分子的电子云。

[讲解]共价键形成的过程中,两个参与成键的原子轨道沿着轨道伸展的方向进行重叠,且原子轨道重叠越多,电子在两核间出现的概率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

共价键高中化学教案

共价键高中化学教案

共价键高中化学教案
年级:高中
课题:共价键
教学目标:
1. 理解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
2. 掌握共价键的命名和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3. 熟练应用Lewis结构和VSEPR理论分析分子几何构型。

教学重点:
1. 共价键的特点和形成;
2. 共价键的命名和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3. Lewis结构的绘制。

教学难点:
1. 掌握一些特殊分子的分子几何构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共价键的概念;
2. 让学生描述共价键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共价键的概念和电子共享;
2. 解释共价键的命名规则和化学式书写方法;
3. 讲解Lewis结构的绘制方法。

三、练习(20分钟)
1. 让学生完成几组共价键的命名和化学式的书写练习;
2. 让学生绘制几种简单分子的Lewis结构。

四、讨论(10分钟)
1. 分析几种特殊分子的Lewis结构和VSEPR理论;
2. 让学生讨论分子的几何构型和角度。

五、总结(5分钟)
1. 总结共价键的特点和形成方式;
2. 强调共价键的命名规则和Lewis结构的重要性。

六、作业(5分钟)
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共价键作为高中化学中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分子的性质和化学性质至关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验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共价键的概念和应用。

同时,在讲解Lewis结构和VSEPR理论时,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加深对分子结构的理解。

高中化学《共价键》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共价键》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共价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2、通过学生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共价键的形成及特征【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复习】复习离子键,原子、离子、分子的电子式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的书写。

【引言】我们知道钠在氯气中燃烧学生成氯化钠分子,它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

那我们在初中学习过的共价化合物HCl 的形成和NaCl 一样吗H和 Cl在点燃或光照的情况下,H和 Cl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当氢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呢,是通过阴阳离子间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吗【回答】不能,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得电子的倾向。

【讲解】氢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结构就需要得到一个电子,氯原子最外有 7 个电子要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需要得到一个电子,两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都可以达到稳定结构象氯化氢分子这样,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就叫做共价键。

【板书】二、共价键【板书】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讲解】让我们进一步深入的对概念进行一下剖析【板书】2、成键粒子:原子【板书】3、成键作用:共用电子对间的相互作用【提问】那么什么样的元素原子之间能够形成共用电子对呢(对照离子键形成的条件)【讲解】得失电子能力较强的形成离子键,得失电子能力较差的一般形成共用电子对,这也就说明了形成共价键的条件。

【板书】4、成键条件: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结合;以及部分金属元素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如 AlCl、FeCl;【讲解】象HCl 这样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1课时共价键的特征与类型
一、教学设计
在化学必修2中学习了化学键的初步知识,知道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本节将在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等概念基础上继续学习共价键的知识,包括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

教学时要注意运用图片引导学生形象思维,理解σ键和π键的特征;充分利用数据和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共价键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的关系。

教学重点:
1.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了解σ键和π键的形成特点及其本质。

2.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教学难点:
σ键和π键的特征。

具体教学建议:
1.可以通过制作原子轨道模型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σ键和π键的特征。

2.可以介绍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分子的键角,如CO2、H2O、CH4、NH3等,并引出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介绍键角时不要求对具体角度做解释,留待下一节继续学习。

教学方案参考
【方案】制作模型学习σ键和π键
创设问题情景:(1)复习以NaCl为代表的离子键的形成过程;(2)复习共价键的概念。

提出问题:(1)两个H在形成H2时,电子云如何重叠?(2)在HCl、Cl2中,电子云如何重叠?
制作模型: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利用泡沫塑料、彩泥、牙签等材料制作s轨道和p 轨道的模型。

根据制作的模型,以H2、HCl、Cl2为例,研究它们在形成分子时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即σ键和π键的成键过程,体会σ键可以旋转而π键不能旋转。

归纳总结:σ键是两原子在成键时,电子云采取“头碰头”的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这种重叠方式符合能量最低,最稳定;σ键是轴对称的,可以围绕成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旋转。

π键是电子云采取“肩并肩”的方式重叠,π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
平面的两侧,互为镜像,不可以围绕成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旋转。

在分子结构中,共价单键是σ键;而双键中一个是σ键,另一个是π键;共价三键是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的。

反思与评价:组织学生完成教科书中的“科学探究”。

二、活动建议
【科学探究】
1.
2.
3. 乙烷的分子中,有一个碳碳σ键和六个碳氢σ键;乙烯分子中,有一个碳碳σ键和一个碳碳π键,还有四个碳氢σ键;乙炔分子中有一个碳碳σ键和两个碳碳π键,还有两个碳氢σ键。

三、问题交流
【学与问】课本P28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的收获是……
【布置作业与反馈】
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第1课时共价键的特征与类
1、本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
2.特征:饱和性
3.类型:
(1)σ键(头碰头)
①特征:轴对称
②分类:s-sσ键
s-pσ键
p-pσ键
(2)p-pπ键(肩并肩)
特征:镜面对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