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几点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对课堂提问在认识上有所深化,在实践中有所创新。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使提问真正收到满意的效果,不仅要做到提问应具有启发性、科学性、针对性和面向全体性,而且还要做到适时、适度。
历史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33-02
《历史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通过教学实践,结合新标准的要求有以下体会:
1创设情境是解决问题、构建新知的前提
一个优秀乐师的第一个音符就能够先声夺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课堂情境的设置可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等多种作用。我在课堂教学中就经常运用这一方式,特别在每节新课导入时,必需将学生融入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中去,情境创设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我在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在导入的时候,就引用了毛泽东的一首词《沁园春·雪》,其中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
逊风骚”一句,就把很久远的一代伟人和学生都很熟悉的现代的一代伟人毛泽东联系起来。能让同学们浮想联翩:毛泽东写词的时候为什么要提到秦始皇?他对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他与我
们的一代伟人相比,为什么又“略输文采”?很自然的就把学生吸引到所创设的情境当中去了,为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在学习具体内容的时候,更不可忽视情境的创设。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育对象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2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教育要创新。这固然是一个趋势,但在创新当中不要违背教育的主旨,要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在讲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时,我特别注意了这一点。比如《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在对《马关条约》进行分析时,既要提高学生全面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又不能让学生走进《马关条约》的签订也给中国带来了好处的误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让学生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我曾在一篇文章中了解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个老师为了创新在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时”,最后总结时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英文单词“hot”,将帝国主义瓜分的中国的土地全部组合在了里面。当然,不否认这是一种创新,但它显然违背了历史教育的内涵,让学生产生歧义,把这种“狂潮”变成了一种近乎褒义上的“热烈的、热心的”行动了,与问题的主旨背道而驰。所以,在新课改之下的历史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也就是精神教育这
个根本,否则,课堂创新也就失去了意义,就不值得去肯定。
3课堂提问要适度
课堂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中师互动的表现方法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对课堂提问在认识上有所深化,在实践中有所创新。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使提问真正收到满意的效果,不仅要做到提问应具有启发性、科学性、针对性和面向全体性,而且还要做到适时、适度。首先,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中。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提那些不加思索即可回答或书上有暗示性答案的问题,对所提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也要设置合理的坡度。就是在提问时,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入求知的高度。提问时,教师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我们要像《学记》中所说:“善问者如伐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处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这就是说,教师在提问时,应像砍伐坚硬的木材一样,先从易砍的地方砍起,然后再砍木材的关节。其次,提问要精简数量,直入重点。一节课45分钟,不能问个不停,应注意提问的密度和节奏。教师要紧扣教学目的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问力求做到少而精,力戒平庸、繁琐的满堂问。要想密度适中,就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俗语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提问也当如此。只有学生具备了“愤”“悱”的状态,即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心”、“达其辞”的最佳时机。第三要做到提
问与探究和创设情境相结合。课堂上的提问不是孤立进行的,它需要与课堂上的其它环节互相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就是说课堂提问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准备程度,情境的创设可以为学生探究问题提供前提条件。同样,问题的探究程度也可以为课堂提问准备基础。在学生充分掌握了问题的“背景”之后,再去思考问题,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重视反思
反思就是对课堂行为进行总结。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考》一书中这样界定反思:“反思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主动的、持久的和周密的思考”。它认为反思是问题解决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教师的反思能够有意识的、谨慎的将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结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过程作出批判性的评判,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业务素养。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刚刚起步阶段,更应该对每节课的整个过程进行认真的反思。我在这一段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把每一节课都做认真的课后总结,以指导下节课的操作。比如:我在讲《辛亥革命》一课时,最后让学生讨论“辛亥革命”的结局。学生的观点可分为三种:一是胜利了;二是失败了;三是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有胜利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我在给学生总结的时候,肯定了第三种观点,并且指出,我们在分析历史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用全面的,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课后,
我对这一课进行了反思,特别是在这个问题上,觉得缺少了创新。其实,学生的前两种观点虽然有些片面,但也应该给予充分地肯定,因为这两种观点更能体现出新课标要求的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后来我把这一反思运用到了下一个探究活动课上《从1913年的一份问卷测试谈起——历史问卷分析研讨会》,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各自的观点,最后不作观点的统一,留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