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2012级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练习题 政治理论

合集下载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答案详解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答案详解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答案】A【解析】选项B和选项C说法正确,但是和题干无关,所以不选;选项D是人和动物的共性,所以不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

2.【答案】B【解析】本题题干中数学题每一个乘数都是90分即90%,这是个不错的成绩,但是把他们都乘在一起就等于了59分即59%,成绩最后由90分成了59分,成了不及格。

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通过分析题干可以得出其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即量变引起质变。

其他选项与题干无关。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3.【答案】B【解析】本题选项A说法错误,因此不选;选项C说法错误,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因此不选;选项D是资本主义工资的表象,不是本质,因此选项D错误,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4.【答案】C【解析】本题漫画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问题,资本主义两极分化是由于资本积累的规律,即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

其他选项与题干无关,因此不选。

5.【答案】D【解析】A选项讲的是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观点正确,但在题干中没有体现;B选项“运用多种综合方法分析”不符合题意,因为题干说的是“下马看花”这一种方法;C选项“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适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表述错误,正确表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故ABC选项不符合题意。

题干中的“下马看花”主要强调了在调查研究中要注重中国的具体实际,D选项符合题意。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6.【答案】D【解析】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2012年考研政治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2年考研政治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

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

”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C人不仅有知觉还有想象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

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

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A肯定中包含否定B量变引起事变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3、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B.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D.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4、2011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们是99%”的标语,向极富阶级表示不满。

漫画所显示的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A劳资冲突的集中体现B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C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D虚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5、毛泽东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调查研究由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看花,一种是下马看花。

走马看花,不深入,还必须用第二种方法,就是下马看花,过细看花,分析一朵花。

毛泽东强调“下马看花”的实际意义在于()A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B运用多种综合方法分析调查研究的材料C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适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D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国的实际,才能找出规律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公有制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明确了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2012党校在职研究生政治复习题

2012党校在职研究生政治复习题

政治理论一、概念解释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P45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为本源的问题(区别唯物唯心)。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2.生产力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生产力的三要素:生产者(劳动者)、生产对象(劳动对象)和生产资料(劳动资料)。

3.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

4.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5.商品P20商品是是用来进行等价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6.货币P23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个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7.剩余价值P27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8.可变资本P28马克思把由劳动力构成的那部分资本称为可变资本。

这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之中去,而是由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新生产出来,创造出剩余价值,从而得到增殖。

9.实践P11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认识活动的基础。

10.理性认识P149理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对感性材料的加工而获得的对事物全面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11.党的三大优良作风P125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12.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起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13.自觉能动性又叫主观能动性。

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

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综合复习题(论述0)

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综合复习题(论述0)

1、论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区联转意。

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

矛盾的普遍性表明同类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尤其共性,这一点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及其侧面各有其特点,它表明不同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又具有个性,这种个性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任何事物内部即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又包含着矛盾的特殊性。

一方面,个性中包含着共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另一方面,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分是相对的,即这种区分是在一定条件和一定范围下存在的,由于事物范围的及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的东西,在另一特定的场合则变为特殊的东西,反之亦然。

(4)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①这一原理即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关系的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理解矛盾及其规律性问题的钥匙。

②这一原理揭示了认识由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的方法论,它要求我们在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必须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③这一原理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

④这一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理论依据之一。

2、论述从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答:(1)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意义。

回;为①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才能证明其是否可靠,认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也就是检验、修正和发展认识的过程。

②理性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如果不使之回到实践中就失去了认识的意义。

(2)实现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过程。

评决实①评价阶段。

确定理性认识是否反映了客观规律,以及这一认识与主体需要的关系,即能否指导人们的实践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是对理性认识进行认识评价和价值评价。

2012全国研究生政治试题)

2012全国研究生政治试题)
A
B
C
D 不确定答案 14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社会主义荣辱观
选择答案:
A
B
C
D 不确定答案 15
与"天宫一号"两度完成"太空之吻"的"神州八号"飞船,于2011年11月12日顺利回"家",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空间完全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
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价"、"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系起来,而这两字的偏旁却都是"人",示意价值在"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
A.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B.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
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D.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C.由主要依靠国有企业推动向依靠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协调推动转变
D.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选择答案:
A
B
C
D 不确定答案 23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发展基层民主
A.达成涵盖所有缔约方的"国际法律框架"
B.成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
C.继续《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D.正式启动"绿色气候基金"
选择答案: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历年真题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历年真题

政治理论》考试范围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方法论是指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所形成的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最一般的方法和原则。

世界观作为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总的原则,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着导向和规范作用,这就是世界观向方法论的转化。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原因(1)这是由哲学的特点决定的。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它把世界上各种现象划分为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两大类,哲学要回答世界的本质就不能不回答两者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根本问题,是确定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根本出发点的问题。

3)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回答和解决其他一系列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它决定着一定哲学体系的基本路线和方向,是划分唯物主义和违心注意的唯一科学标准。

3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本质,精神现象是物质派生的。

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它是第一性的;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它是在物质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是第二性的。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精神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和本质;物质是第二性的,是精神、意识、思维的派生物或表现。

它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整个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核心,这是因为:(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的根本区别所在;(4)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7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对外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政治理论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政治理论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政治理论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政治理论革命的反映论。

V一、概念解释题 7、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发展的根本动力。

1、哲学的基本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V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8、计划与市场的多少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人的同一性问题。

的本质区别。

V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2、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做生产力。

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3、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成的社会关系。

9、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根本对立的分4:配原则。

X两种分配并非是根本对立的分配原则。

按、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等的总和。

市场经济通行的分配规则~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5、商品:是用来等价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经济结合在一起~为两种分配原则的的结合提供了现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统一体。

实基础。

6、货币:就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V 品。

117、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并由资本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8、可变资本: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来。

V因为: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根分资本。

本保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过程中~党和9、实践: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是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而把党的领导和人们当家作人们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认识活动的基础。

,实践是改主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就是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在阶级社会~基本形式是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关系。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12年入学考试(政治理论部分)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12年入学考试(政治理论部分)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理论部分)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

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它的内涵,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和解放、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前进的学科,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理论来源和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社会化大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2)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

(3)工人运动的兴起。

三大工人运动即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1836-1848年英国宪章派开展的持续12年之久的宪章运动、1884年爆发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马克思主义来源: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科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对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社会物质实践活动给予了充分的注意,揭示了它在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的的地位和作用,得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结论。

既扬弃了违心主义,又扬弃了机械的、直观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在《提纲》中马克思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认识活动的基础,他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主体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又通过实践认识世界。

人的本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不是抽象的,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2012年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821经济学综合考试一(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一、简答题(8题,每题15分,共120分)1.简述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1)劳动二重性理论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从一方面看它是具体劳动,从另一方面看它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或者说同一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从抽象形态和具体形态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相统一的。

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有差别、有矛盾的。

第一,具体劳动是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某种特定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来考察的,而抽象劳动是抽掉了劳动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单纯从劳动是人类的脑力和体力支出来考察的。

第二,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从具体劳动来看在性质上是不相同的,从抽象劳动来看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

第三,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2)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①劳动二重性理论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

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从而说明了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却可以在量上相互比较,从根本上论证了商品价值的本质。

②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

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时,转移了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而抽象劳动却创造出新的价值。

正是在这个新价值中,包含着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

2012年党校研究生政治理论复习资料(2)

2012年党校研究生政治理论复习资料(2)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1、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何处?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作了比较全面的回答: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②革命领导权不同(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不再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

③革命的前途不同,它不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①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大目标,我们主张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方向去,因此,两个革命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

②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犹如一篇文章的上篇和下篇,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基础——工农割据武装思想:所谓工农武装割据,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三者密切配合。

其中武装斗争是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最强有力工具。

土地革命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

根据地则是进行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的基地和依托。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P65):1940年1月,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基本形成。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政治:要建立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共和国,即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政治理论复习要点及题型分析 `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政治理论复习要点及题型分析 `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政治理论复习要点及题型分析政治理论复习要点及题型分析第一部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辨析、选择)马克思主义概念: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组成的科学体系(多选)。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多选):首先是社会化大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其次是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

再次是工人运动的兴起。

总之,大工业的发展,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的提出。

工人运动的兴起,迫切要求一个崭新的思想理论的诞生和指导。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面前,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选择):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把上述优秀成果加以吸收和改造,在这个基础上创造了他们的新理论。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选择、判断)①孕育和准备阶段(1844-1847):1845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②正式形成阶段(1848-1871):1847年,起草《共产党宣言》,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

1867,发表《资本论1》,创立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和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爆发,这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③理论体系完成阶段(1871-1883)1875《格达纲领批判》,阐述共产主义发展两阶段。

④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和发展阶段(1883-1895)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与世长辞。

《资本论》第二三卷,1886年又发表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9年建立第二国际。

2、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和伟大变革(选择、判断)(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多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政治理论[1]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政治理论[1]

一、概念解释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2、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做生产力。

3、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

4:、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

5、商品:是用来等价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统一体。

6、货币:就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7、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并由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8、可变资本: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

9、实践: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认识活动的基础。

(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在阶级社会,基本形式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

)10、理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对感性材料的加工而获得的关于对事物全面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11、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12、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中的各种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到决定作用的矛盾。

13、自觉能动性:又叫主观能动性。

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

14、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15、文化产业: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二、辨析题1.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V2.对新事物要肯定一切,对旧事物要否定一切。

X3.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所以它们是两类独立存在的劳动。

X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类独立存在的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重属性。

4.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它并不排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V 5.发展才是硬道理,这里所说的“发展”是指经济发展。

中央党校2012级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练习题--政治理论

中央党校2012级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练习题--政治理论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P276)答:1)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

一是科学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党”这样一个执政党建设的基本问题;二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特殊性有了深刻把握。

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更为系统。

2)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

一是在思想路线上,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二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且创造性地提出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3)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一是从世界观方法论上,进一步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同时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这样一个基本原理,为我们观察和认识人类社会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二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作了概括;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共产主义的特征作了进一步的预见和概括;四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基本关系作了进一步的揭示。

3、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民主和专政之间的关系(P96)答: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它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对人民内部的各个阶级和阶层,实行了广泛的民主。

人民享有言论、结社、集会、选举等各项政治权利。

在人民内部按民主原则办事,实行民主集中制。

对人民内部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说服的方法加以解决,而不是强迫的方法。

对于人民的敌人,对于反动阶级,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则实行专政。

当然,对于敌人的专政,并不是不给他们出路。

反动阶级和反动派的人们,在他们的政权被推翻以后,只要他们不造反,不破坏,不捣乱,也给土地,给工作,让他们活下去,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成为新人。

4、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P51)答: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是垄断资本主义。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理论部分)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理论部分)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理论部分)篇一:中共中央党校入学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理论部分中共中央党校入学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理论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孕育和准备阶段(1844-1847年);(2)正式形成阶段(1848-1871年);(3)理论体系完成阶段(1871-1883年);(4)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和发展阶段(1883-1895年)。

(P2-P3)(二)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和伟大变革2、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P3)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的根本变革和唯物史观的创立(一)科学的实践观和唯物的历史观(P6-P7)3、科学的实践观:马恩认为,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并以实践为认识的目的。

4、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历史观领域,马恩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发展(P8-P10)5、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唯物史观的经典阐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序言中,马克思明确地把社会形态区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面,同时,又把上层建筑区分为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形式即观念的上层建筑两部分。

认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专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6、政治经济学研究与人的本质的揭示: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划分类三大社会形成或三个大的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的东西远胜于鹰。

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

”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完善之外,还因为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答案】A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

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是不及格。

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A.肯定中包含否定B.量变引起质变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答案】B3.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

资本主义工资本质是A.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B.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D.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答案】B4.2011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们是99%”的标语,向极富阶层表示不满。

漫画所显示的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级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A.劳资冲突的集中表现B.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C.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D.虚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答案】C5.毛泽东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谈到,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是走马看花、一是下马看花。

走马看花,不深入,还必须用第二种方法,就时下马看花,过细看花,分析一朵花。

毛泽东强调“下马看花”的实际意义在于A.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B.运用多种综合方法分析调查研究的材料C.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适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D.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实际,才能找出规律【答案】D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公有制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明确了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2012年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643行政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643行政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643行政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中共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行政管理考试科目:643行政学原理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1.公共物品2.行政国家3.马克斯·韦伯4.电子政务5.渐进决策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析传统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

2.比较直线组织结构与职能组织结构之间的优缺点。

3.简述行政责任与行政伦理的联系与区别。

4.简述行政执行府际关系模型的基本内涵。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1.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2.论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理论内涵。

参考答案:2012年中共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行政管理考试科目:643行政学原理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1.公共物品答:(1)公共物品的含义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物品。

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

(2)公共物品的分类①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凡是能严格满足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是纯公共物品;凡是不能严格满足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是准公共物品。

②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物品)和无形的公共物品(软公共物品)。

有形的或“硬”的公共物品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物品,如公共设施;无形的或“软”的公共物品主要是指政府所提供法律、政策和制度一类的服务。

③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和地方性的公共物品。

全国性的公共物品是指由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如国防、外交、全国性的法规、政策策等;地方性的公共物品是指由地方政府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如城市基础设施、地方性法规、政策等。

2.行政国家答:行政国家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这么一个阶段——国家行政权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在其生命的整个过程中离不开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的行为成为影响人们生命、财产、自由和国家安全、稳定、发展的一种几乎无所不能之物。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政治理论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政治理论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是什么?答: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答:(1)十九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3)19世纪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和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4)马克思主义吸收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的文化和传统,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论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基础。

3.简述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

答:1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就是发现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4.简述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之间关系的论述。

答:(1)具有直接的同一性;(2)互为媒介;(3)互相转换;(4)互有决定作用。

5.列宁是如何论述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的?答:(1)唯心主义根植于人类的认知之树;(2)人类认识的复杂性本身就包含产生哲学唯心主义的可能性。

6.什么是劳动力的价值?答:劳动力的价值由三个部分组成:(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7.列宁关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论述。

答:辨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其对立的实质是对事物发展的动力或源泉认识不同。

(1)形而上学发展观否认事物的,认为事物的运动是由外因引起的,事物的运动只是引起数量的增减和空间位臵的移动。

(2)辩证法承认事物的内部的矛盾性,认为事物的运动是由自身引起的,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的运动不仅是数量的增减和空间位臵的移动,而是进化和飞跃的统一,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是渐进性的中断。

8. 毛泽东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政治理论复习要点多选题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政治理论复习要点多选题

•多选: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P2)1、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2、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2、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P3-4)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3、科学社会主义3、社会形态的三个层面(P8)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4、人的发展过程的三大社会形态或三大历史形态。

(P9)1、人的依赖占统治地位的阶段2、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3、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5、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P18-19)1、从生产社会化的本性要求来分析。

2、从阶级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原因来分析。

3、从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变化趋势来分析。

6、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上,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实现了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性变革,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P21)7、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两个互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或者成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P27)8、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P29)9、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1、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为本原问题--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10、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和本质(P32-33)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是垄断资本主义。

第一,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经济根源,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导致垄断组织的形成。

第二,帝国主义的全部经济特征都是垄断这一经济实质的不同表现。

第三,帝国主义作为垄断资本主义,其经济运行的根本目的和实质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11、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P52-53)1、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2、工业企业停止推行国有化;3、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4、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11、国际资本主义的形式(P54):租让制、租借制、合作制、代销代购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2年入学考试复习材料:政治理论一: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P3)答:马克思主义有三个来源: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P276)答:1、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第一,科学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党”这样一个执政党建设的基本问题。

第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特殊性有了深刻把握。

第三,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更为系统。

2、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第一,是在思想路线上,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第二,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且创造性地提出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3、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一、是从世界观方法论上,进一步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同时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这样一个基本原理,为我们观察和认识人类社会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二、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作了概括。

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共产主义的特征作了进一步的预见和概括。

四、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基本关系作了进一步的揭示。

3、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民主和专政之间的关系(P96)答: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它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对人民内部的各个阶级和阶层,实行了广泛的民主。

人民享有言论、结社、集会、选举等各项政治权利。

在人民内部按民主原则办事,实行民主集中制。

对人民内部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说服的方法加以解决,而不是强迫的方法。

对于人民的敌人,对于反动阶级,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则实行专政。

当然,对于敌人的专政,并不是不给他们出路。

反动阶级和反动派的人们,在他们的政权被推翻以后,只要他们不造反,不破坏,不捣乱,也给土地,给工作,让他们活下去,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成为新人。

4、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P51)答: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是垄断资本主义。

第一、一般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经济根源,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导致垄断组织的形成。

帝国主义的其他所有特征都是以此为根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帝国主义的全部基本经济特征,都是垄断这一经济实质的不同表现。

这就是从生产垄断发展到银行垄断,从而形成金融资本的垄断;从国内垄断通过资本输出以及商品输出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垄断;从对世界经济的垄断最后发展到对世界领土的垄断。

第三、帝国主义作为垄断的资本主义,其经济运行的根本目的和实质是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追求这种高额垄断利润,是帝国主义经济活动乃至政治活动的决定性动机、目的和实质。

5、当今世界多极化呈现出的主要特征(P238)答:首先,世界上出现多个力量中心的局面,是多极化的基本特点。

其次,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的增强,是多极化趋势的重要体现。

再次,各种国际组织和区域组织的空前活跃,是多极化的重要方面。

6、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提出的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P94)答:所谓的工农武装割据,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三者密切配合。

其中武装斗争是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最强有力的工具。

土地革命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

根据地则是进行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的基地和依托。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7、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P96,97,98)答: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毛泽东指出,要建立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共和国,即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这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共和国”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在今日,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文化。

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

所谓新民主主义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8、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P199)答: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其布局要相应调整。

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质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产业的属性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技术构成和科技含量、经济的整体素质、规模经济、资本的增值能力和市场的竞争力等方面。

9、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P246)答:即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10、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历史性课题(P212)答:主要面临三个历史性课题:如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

如何在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蔓延;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防止和消除文化垃圾的传播,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11、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272)答: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是党的全部任务和历史责任。

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185)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P203)答:(1)对外贸易(2)引进技术(3)利用外资(4)创办经济特区14、现阶段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P231)答: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必须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解决好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15、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P178)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P14)答:错误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仍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折衷主义,没有指明世界究竟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11)答:正确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认识活动的基础。

主体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又通过实践认识世界。

人的本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3、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P155)答:错误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4、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P126)(1)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方向。

(2)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精神动力。

(3)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障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

(4)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人的思想政治水平,防止和克服各种资产阶级思想对于革命队伍的侵蚀。

(5)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否定(P54)答:错误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这种变化,并没有改变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的调整和发展,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大国的历史作用具有两重性,6、我国的经济特区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P203)答:错误我国的经济特区是经济上的特区,不是政治上的特区。

由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经济特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7、把社会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会改变党的性质(P285)答:错误。

把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党员成分发生了变化,并不会改变党的性质。

党员的成分不能作为判断党的性质的标准。

判断一个党的性质,最主要的是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8、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相互对立的分配原则(P20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非是根本对立的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通行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为两种分配原则的结合提供了现实基础。

9、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政策和策略问题(P114)答:错误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领导权的问题。

三:1、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答:1、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这项政策把余粮全部由国家征集,改为国家以粮食税的形式只征收最必需的粮食。

粮食税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并从经济上巩固了工农联盟。

2、工业企业停止推行国有化。

允许私人经营企业,并且将一部分国有化了的企业退还给原企业主,由私人经营。

国家还采取了租赁制等措施将一部分企业出租给私人经营。

3、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

充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促进工农业产品的流通,以满足城乡居民的生活需要。

4、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

同资本主义交往的最主要形式就是实行租让制,国家将一些自己暂时无力恢复生产的企业,根据一定的条件同外国资本家签订合同,租让给他们经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