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优质一等奖创新教案】

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优质一等奖创新教案】

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优质一等奖创新教案】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加强列综合算式的指导。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画示意图方法的简单明了,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

学生对于发现数学信息并不困难,但对于“归一”问题(先求出单位数量的量),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会显得更加简单明了,应鼓励学生试用此方法进行数学信息的分析。

在二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一般能够列出综合算式,对于分步列式的,要给与肯定,但要加强指导综合列式,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列综合算式解决“归一”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复习铺垫,导入新课1.自主提问。

出示:“妈妈带了18元钱,正好买了3个碗。

”(1)让学生说说这句话中包含的信息。

(2)学生根据题中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并口头列式解答。

2.揭示课题。

出示:“买8个这样的碗需要多少钱?”教师: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呢?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尝试探索,学习新知1.阅读与理解。

(1)出示例8的完整问题,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

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要用多少钱?(2)汇报交流。

教师: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你能用示意图的方法表示出来吗?预设一:预设二: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交流。

教师:你认为哪幅图能对题意表达得更清楚呢?为什么?学生:第一幅图中碗的大小画的不一样,而且上下的图没有一一对应,碗的价格和问题都没有标出来。

(4)根据学生的提议修改或完善自己画的示意图。

2.分析与解答。

(1)借助示意图,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分析:知道了买3个碗18元(总价),就可以求出一个碗的价格(单价);知道了单价,就能求出8个碗需要多少钱。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精选9篇)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精选9篇)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精选9篇)《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篇1教学内容:第五册 P43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1---4教学目标:1、经过探究与沟通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进一步增加对数学爱好和信念,初步形成独立思索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画线图表示和分析数量问题,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变式题教学步骤老师活动过程同学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班上谁平常最讲究卫生,衣着最干净吗?(不提美丽,避开同学盲目攀比),的确,衣着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重要事情。

那么,××同学你知道吗,你的衣服是谁给你买的呢?你知道它们的价格吗?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个有关衣服的问题。

(板书:实际问题)从同学的日常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既自然又能吸引同学的留意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老师活动过程同学活动过程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1)课件出示妈妈带芳芳买衣服的情景衣服标价28元,营业员阿姨说:“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问:从上面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想想芳芳的妈妈对营业员会说什么?(出示问题)”一套衣服“的意思是什么?(2)在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时,有很多能干的小助手,它们的作用可大呢。

今日,老师就请来了一位,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先用一条线段(长短依据详细状况确定)表示裤子的28元(师边说边画)那么表示上衣的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同桌争论)为什么?请一名同学板演,其余在书上画。

要求一套衣服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上衣的价钱一共是多少元,那么该怎样表示这个问题呢?可以这样表示(师生边说边板演)(3)现在线段图画完了,你能指着线段图说说每一部分的意思吗?(1)同学依据教学情境,说说了解到的有关信息,加深对题意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步计算法
2.能够利用两步计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两步计算法的基本原理
2.应用两步计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运用两步计算法
2.理解两步计算法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教学准备
1.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
2.教学课件
3.黑板、粉笔、书写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引出两步计算法的概念,激发学生思考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二步:讲解
1.讲解两步计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举例说明两步计算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三步:实践
1.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老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法的使用
第四步: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
2.强调两步计算法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所布置的练习题目
2.自行编写一个实际问题,并使用两步计算法解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并掌握两步计算法这一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够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本节课也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

《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

《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乘法、除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能够使用乘法、除法计算解决问题。

2.能够运用乘法、除法的基本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用乘法、除法计算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乘法、除法运算的基本规则及规律。

2.如何运用乘法、除法计算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加减法计算,并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有更方便、更快捷的方式解决问题。

2.乘法运算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取一个例子,如购买文具,让学生分析文具的价格和数量,引导学生用乘法计算总价。

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乘法规则。

3.除法运算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将10元钱平均分给5个人,让学生思考如何用除法计算每个人分到的钱数。

4.综合运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如购买药品的问题,并让学生通过综合运用乘法、除法计算出合适的购买方案。

五、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引导、讨论、练习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兴趣。

2.以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小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形式进行评估。

七、教学反思在乘法、除法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乘法、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也需要注意让学生理解乘法、除法的基本规则及规律,并加大练习量,以便更好的掌握运算技巧。

八、课后作业1.巩固乘法、除法的基本规则及应用能力。

2.让学生以生活实例为主题,自行编制乘法、除法问题,并用乘法、除法计算出答案。

九、教学反思乘法、除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对乘法、除法的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本质,进行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两步乘法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的训练目的,一方面是巩固两、三位数的乘法计算,另一方面就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今后进一步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知识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会用表内乘法以及运用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呈现给学生一幅广播体操表演的情景图,图下面小精灵明明提出的一个问题:3个方阵有多少人?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接着,显示出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它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

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能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用两步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学校开展运动会竞赛图片1.课件出示学生练广播操的三个方阵的主题图,通过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点解决“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探究其它的解决策略学生观看图片学生收集到的信息会有:每行有10人,有8行。

每列有8人,有10列。

有3个方阵。

学生可能提出每个方阵有多少人?两个方阵有多少人?三个方阵有多少人?学生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学数学_《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乘加乘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乘加乘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乘加乘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休闲假日》信息窗1。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问题,初步了解用乘加(减)解决问题的思路。

2.经历乘加(减)分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与结果,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3.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步计算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策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首先我们进行口算练习,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根据学校要求,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也为本节课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做铺垫。

)师:同学们的口算能力真的不错!我们带着这个好状态展开今天的学习好不好!生:好!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师:都去过哪里?生:济南、威海、泰山……同学们,旅游中也含有许多数学知识,我们一起去看看!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发现信息出示课件,让生仔细观察。

师: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个旅游景点的停车场,(不出示信息)里面停满了汽车,站满了人,其中就包含了数学信息,仔细观察情境图(出示信息),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小汽车听了3排,每排7辆。

生:停了9辆大汽车。

生:9人一组,已经分了4组。

生:还剩5人。

师:同学们把信息都找出来了,老师感觉有些零散,你能把这些信息分分类吗?为什么这样分?生:小汽车听了3排,每排7辆,停了9辆大汽车。

(关于车的信息)生:9人一组,已经分了4组,还剩5人。

(关于人的信息)2、提出问题经过大家的分类整理,信息更加清晰了!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生:一共多少辆汽车?生:小汽车有多少辆?生: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3、解决问题师:刚才我们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提出问题,接下来我们该解决问题!你们准备好了吗?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标题: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2. 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乘除法的基本概念。

2. 提问: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乘除法进行计算?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a. 识别问题中的乘除关系。

b. 运用乘除法进行计算。

c. 得出最终答案。

2. 通过实例讲解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强调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与乘除两步计算相关的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解决问题——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9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32页【教材分析】例5是教学用加、减法计算解决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

教材是结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用一步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编排的,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连贯地思考问题,教材以美术兴趣小组为背景,一次提出了两个具有连续性的问题,并在审题时就让学生明确“要解决两个问题”。

【学情分析】连续两问的问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构成的。

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学生还不习惯于连贯地思考,会感到一定的困难。

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连贯地思考,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作准备,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能正确运用加减法计算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培养应用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复习导入一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探究新知f掌握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巩固应用f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堂小结一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复习导入】1.算一算。

12 + 30-23 =56-42-8 =56 + 43-90= 23 + 65-10 =98-76-14= 63-48 + 26 =63 + 17-28= 63-28 + 17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能用简便方法做的就交流简便方法。

2.利用第一题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2)什么情况下可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指名学生回答,叙述不完整或回答错误,师生共同反馈纠正。

小学数学二年级《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例1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同学们,元旦快到了,你们高兴吗?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游园活动。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参加?好!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参加游园活动,我们唱着歌出发好吗?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出示动画:1解决问题2、3页情景图谈话:我们来到了游园点,你们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提问:你从这幅图上看懂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

(二)主动探索,协作交流,领悟解法1.同学们,你们看得真仔细,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

一共有多少人在看戏?(2)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

还剩多少人?对于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提出后很快就解答。

(3)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

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4)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又走了6人。

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对说出(3)(4)两题的学生给予表扬。

2.整理信息。

把你刚才在图中看到的和想到的完整地说一说。

3.小组交流讨论。

(1)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2)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彼此的想法。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22+13=35(人) 35-6=29 (人)(2)22-6=16 (人) 16+13=29(人)5.比较上述几种方法的异同。

二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的方法,能够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的基本方法。

2. 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的方法,能够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的方法。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采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乘法和除法的计算卡片。

2. 教师准备实际问题的案例。

3. 学生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小本子。

4. 教学课件或黑板。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 讲解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的方法:通过计算卡片,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的顺序和方法。

3. 练习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乘法和除法的计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4. 解决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5. 总结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的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课堂练习:1. 布置一些乘法和除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提交解题报告。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的方法,并找一个实际问题,与家长一起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 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实际问题,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并将解题过程和答案写成小论文。

《乘加(减)、除加(减)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乘加(减)、除加(减)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乘加(减)、除加(减)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乘法、除法和加法、减法的综合运算,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多步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法和减法;3.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乘法、除法和加法、减法解决实际问题;4.学生能够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乘法、除法和加法、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2.多步计算的方法和技巧;3.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教学难点1.学生对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掌握程度;2.学生对多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问题向学生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小明要将30本书平均分给6个人,每个人得到几本书?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思考如何解决。

步骤二:学习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包括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除法的定义和性质等。

步骤三:学习加法和减法向学生介绍加法和减法的规则和应用,包括加法和减法的定义、计算法则等。

步骤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讲解解决步骤,包括:分析问题,找到关键信息,确定计算方法,进行乘加(减)、除加(减)两步计算,最后给出答案。

步骤五:实际问题练习让学生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进行练习,要求他们接触不同类型的问题,并灵活运用乘加(减)、除加(减)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步骤六:总结和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乘法、除法和加法、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2.检查学生的练习册和作业,评价他们在练习乘加(减)、除加(减)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3.采用课堂抽查和小组展示的方式,评估学生对乘法、除法和加法、减法的掌握程度;4.分析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个别辅导和帮助。

五、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采用了引导探究和实际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和示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除法和加法、减法的运算规则,并在实际问题中综合运用。

五年级数学下册《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3.拓展题:
(1)研究一道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尝试运用列两步计算方程的方法解决,并简要说明解题思路。
(2)与家长共同探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作业要求:
1.认真审题,确保理解问题的本质,避免因读题不清导致解题错误。
2.规范书写,保持解答过程的简洁,体现逻辑思维过程。
3.注重作业质量,关注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效率。
(2)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3)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思考和探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2)引导学生按照讲授新知环节的方法,分析问题,列出方程。
(3)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过程:
(1)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布置不同难度的法,解决方程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合作学习,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在合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巩固练习,分层指导: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及时复习,针对作业中的错误,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2.分步教学,逐步引导:将问题解决过程分为几个步骤,逐步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

《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乘法两步计算的过程和乘法运算的准确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乘法两步计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计算小组内每个人购买3个相同物品的总价,并展示如何进行两步乘法运算。
(4)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学生需要学会在面对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举例:在面对多个乘法步骤的问题时,学生需要学会先计算哪些部分,如何组织计算顺序以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多个物品总价的情况?”比如去书店买书,买几本书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乘法两步计算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乘法两步计算的基本概念。乘法两步计算是指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时,需要先进行一步乘法运算,然后再将结果与另一个数进行乘法运算。这种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购物计算总价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小明去书店买3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24元,我们先计算每本书的价格乘以数量,得到72元,这是第一步乘法运算。如果小明同时还买了其他物品,我们再将这个结果与另一个数进行乘法运算,得到最终的总价。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探讨乘法两步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将讨论成果分享给全班。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案(大全5篇)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案(大全5篇)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案(大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案篇一《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过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而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和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相比,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全面搜集信息,找到直接相关联的两个量,能较完整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即通过之前找到的直接相关联的两个量,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学习该部分时,学生不仅需要去搜集信息更需要去选择分析有用的或者是有关联的信息,使得掌握不同的解题策略。

本节课开始我先出示几道例题,回顾以前学习的知识。

之后出示例题:每个方阵有8排,每排10人,共有3个方阵,首先我没有直接提出问题而是要学生先找一找能从题目中得到哪些信息,叫他们从中选择两个条件进行组合提出一个一步计算的问题,大部分孩子都能提出问题。

通过提一步计算的问题不仅唤起了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也为下面学习两步连乘做好铺垫。

因为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的解决这样的题目,所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想怎么解决,把重点放在了理解解题思路上,说出用哪两个条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通过指名交流和同桌互说之后,让学生感悟解决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时,要先找出两个直接相关联的条件,再计算。

之后,再出示小动物运水果和摆水果两题,让学生加深对找出解决两个直接相关联的`条件的重要性。

在进行巩固练习时,我出示例题,每天跑2圈,没圈400米,一个星期跑多少米?学生独立解决该问题时,有学生将400和7两个无关的量组合在一起,这时候需要让孩子去说出算式的意义,当孩子说不出时,因势利导地指出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把两个有关系的条件联系在一起,想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本节课的教学,我比较重视学生对于解题思路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整体学习氛围较好。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范文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范文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定义及特点。

2. 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3. 举例讲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练习题。

3. 教学素材(如图片、故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定义、特点及解决方法。

3. 示范:举例讲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思考。

4. 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老师进行个别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理解两步计算的实际应用。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互相学习和交流。

3. 问题解决: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问题解决中掌握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法。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评价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七、教学步骤:1. 案例引入:提供一个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2. 问题提出:引导学生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3. 解题指导:引导学生进行第一步计算,解释第二步计算的依据和过程。

4. 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类似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11~12。

教材及学情分析:这节课主要教学两步连除或乘除混合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例题及习题大多以图文结合为主的呈现形式寓信息于画面和对话中,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和利用条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知识基础是乘、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的经验是用连乘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就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

本节课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寻找条件之间的关联性,进而构建数量关系模型,培养学生运用综合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深化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或从所求问题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价值,能用两步连除或乘除混合正确解决问题。

2.运用几何直观等手段,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感悟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建模意识。

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激活经验1.观察分析。

师:同学们爱看书吗?(出示主题图)今天跟老师一起去图书馆参观一下吧。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收集信息: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一共有224本书)师:管理员要将这些书放到两个书架上,每层都要放,而且要放得一样多,应该怎样放?你能帮助管理员解决这个问题吗?用算式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该环节的教学对教材中的主题图进行了一番修改,这样使应用题变成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利于学生理解。

“应该怎样放”这一问题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比教材中“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的问题更有探究性。

】2.交流思路。

(师出示学生的两种算法)方法(1):224÷2=112(本)方法(2):2×4=8(层)112÷4=28(本)224÷8=28(本)师: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哪两个信息求的?师:为什么用除法或乘法?(课件动态演示每种方法平均分的过程)方法(1):把224本书用一个大长方形表示,先平均分成2份,再用除法求出每个书架有112本书,最后求出每层放多少本书。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5篇)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5篇)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或从所求问题出发进行思考都能有效地确定解题思路,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3.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和主动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激活经验、初步感知1.谈话导入。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云思考、解决。

2.创设情境。

多媒体呈现小明去体育用品商店买乒乓球的片段:小明买了4袋羽毛球,每袋6个,然后将画面定格在“一个羽毛球标价2元”上。

3.收集信息。

从刚才的影片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

4.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相互议议) 例如: (1)4袋羽毛球一共有多少个? (2)买1袋要多少元? (3)这些羽毛球一共要多少元? 等等。

谁能解答。

(指名口答)5.出示例题。

你能把刚才了解到的信息和问题合起来说一说吗? 学生自由表述题意。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选择出示:每个羽毛球的价钱是2元,小明买了4袋,每袋6个,一共要用多少元?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组织探究。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可以自己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

2.汇报交流。

哪一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解决方法? 各小组自由汇报,教师边听边板书。

解法一:6×2=12(元) 12×4=48(元) 问: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看图理解:6表示什么?2呢?“每袋6个”和“每个羽毛球的价钱是2元”这两个条件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2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买一袋羽毛球要用多少元?) 知道了买一袋羽毛球的价钱,就可以求出什么?(买4袋羽毛球要用多少钱?) 教师接着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买一袋羽毛球要用多少钱?再算买4袋羽毛球要用多少钱?) 解法二:6×4=24(个)24×2=48(元) 问: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多媒体辅助。

第八单元《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归总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第八单元《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归总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第八单元《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归总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第八单元《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归总问题)》所准备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第四节,即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归总问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学会运用乘除两步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归总问题的概念,掌握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归总问题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归总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归总问题的概念。

例:假设一个水果摊上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每千克3元,香蕉每千克2元,现在有18元,问最多能买多少千克的苹果和香蕉?2. 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3. 讲解解析:引导学生运用乘除两步计算来解决这个问题,并解释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

解析:计算苹果和香蕉的单价之和,即3元/千克 + 2元/千克 =5元/千克。

然后,用18元除以单价之和,即18元÷ 5元/千克 =3.6千克。

所以,最多能买3.6千克的苹果和香蕉。

4. 练习巩固:让学生做一些类似的归总问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写出归总问题的解题步骤:1. 计算单价之和2. 用总金额除以单价之和七、作业设计a. 一个篮球每只20元,一个足球每只15元,现在有50元,最多能买几只篮球和足球?b. 一支铅笔2元,一块橡皮1元,现在有10元,最多能买几支铅笔和几块橡皮?答案:a. 50元÷ (20元/只 + 15元/只) = 50元÷ 35元/只≈1.43只b. 10元÷ (2元/支 + 1元/块) = 10元÷ 3元/支≈ 3.33支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困惑。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一)》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一)》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一)》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一)》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多样的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乘除两步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乘除法运算和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存在差异,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不同的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乘除两步计算的步骤和方法,能运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乘除两步计算的步骤和方法,能运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除两步计算。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生动有趣的PPT,展示例题和练习。

2.练习题:准备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

3.教学素材:准备与例题相关的生活情境素材,帮助学生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通过这个问题,引入乘除两步计算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例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一共有多少个种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这个问题。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两步计算的步骤和乘法运算的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子和步骤分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两步计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两步计算在解决问题时的具体步骤。
最后,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和课堂组织方面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这些细节,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本节课将围绕以下两个典型问题展开教学:
(1)小华买了3本故事书,每本故事书的价格是24元,他还买了2支铅笔,每支铅笔的价格是5元。小华一共花了多少钱?
(2)小明的书架上有5排书,每排有8本书。如果每本书的厚度是2厘米,那么这些书的总厚度是多少厘米?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举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强调以下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注意进位和错位。
-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如“单价×数量=总价”、“每排书的数量×排数=总数量”等。
-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即列出乘法算式。
2.教学难点
(1)理解并运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特别是分析问题情境,找出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两步计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44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解答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的不同解法。

教学准备:准备上衣、裤子的图片(裤子图片上标有28元的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根据条件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并列式解答。

(1)白兔有16只,黑兔比白兔多7只,()?
(2),()?
2、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弄清题意,画出线段图。

教师出示挂图。

学生说说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请一生说)(齐读一下条件)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先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师: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一件上衣多少钱?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钱?)
……
教师用一条线段表示裤子的价钱,(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图————)
师:裤子的价钱是多少?(28元)我们在线段上画一个大括号标上28元。

师:谁来说说这条线段代表什么意思?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自己先思考,同座位讨论一下。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画。

师:谁来说说这幅线段图的意思,(指名说)(裤子28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师:这不是一条完整的题目,它还少什么?(问题)
1、“一件上衣多少钱?”
师:这个问题的问号在图上该怎样标?标在哪儿?
(请人说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线段图)
师:这样列式呢?
指名回答并板书:28×3
师:28是什么?(裤子的价钱)
3是什么?(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28×3求的是什么?(上衣的价钱)
师:我们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知道:用裤子的价钱乘以3得到上衣的价钱.
师:还有没有其他途径了?(从图上观察)
师:我们还可以从图上来观察:裤子的价钱是1小段代表28元,上衣的价钱是3小段,所以用28乘以3,算出3个28是多少。

) 师:28乘以3等于多少?
师:指名说,根据汇报板书28×3=84(元)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师:“一套衣服”指的是什么?(裤子加上衣)
师:那么“买一套衣服多少钱?”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为什么?(学生讨论,并标出问号)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那些条件?(指名说)
师:哪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需要我们先求出来?(上衣的价钱)
师:所以这一题要几步计算(两步)
师:自己试着列式计算(教师巡视,请两位同学板演)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
84+28=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
综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4……上衣和裤子一共是4个28元
28×4=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
综合算式是:28×(3+1)
师:方法一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
方法二中3+1求的是什么,(上衣和裤子一共是几个28元)
师:小组讨论一下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
师:指名说(一种是先算上衣的价钱,另一种是先算一套衣服的价钱是几个28元)
师:你觉得这个问题用画线段图来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
师:现在你能指出要求的是哪部分吗?(请一位同学上台指)
师:比较一下两副图,你发现什么?(我们看到条件都没有变,只是问题变了,所以我们就改变了写问号的地方)
师:根据线段图中所表示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自己试着列式计算。

(指名两人板演)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
84-28=56(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
综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2……上衣比裤子多2个28元
28×2=56(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
综合算式是:28×(3-1)
师:谁来说说第一种方法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第二种方法呢?
师:第二种方法中先求上衣比裤子多了几个二十吧,我们借助线段图是不是可以一目了然。

4、师:小组讨论一下:第2个问题和第3个问题在解的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吗?相同点都是几步计算?(两步计算)不同点,第2题先求的是数学中的什么关系(倍数关系),再求什么(和)第3题先求差,
5、归纳小结
利用线段图解决问题也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策略,在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再确定先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43页第一题。

先让学生从图中了解相关信息,再分小组讨论问题怎样解决,然后算出结果。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不同的解题方法。

2、完成教科书第43页第一题。

提问:要求大汽车和小汽车一共有多少辆,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哪个条件还不知道?要先求什么?学生独立练习,指名两人板演。

集体计正时,说说是怎样想的,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应该肯定和鼓励。

3、完成教科书第43页第一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4、完成教科书第43页第一题。

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

指名学生板演。

提问: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在做题时要仔细分析,可以从问题开始进行思考,找出要求问题所需的条件,再算出结果。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