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2.1《电源和电流》复习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新课标人教版3-1选修三2.1《电源和电流》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3-1选修三2.1《电源和电流》WORD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9035505225c52cc58bd6be81.png)
☆☆☆“四学”教学模式之物理科教学设计☆☆☆电源和电流—郑维刚、武士元课尾导学【学习目标】1、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明确电源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
2、理解导线中恒定电场的建立,掌握恒定电场和恒定电流的形成过程。
3、知道描述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电流。
学习方法指导:a)类比的方法理解电源课前自学【基础知识自学】一、电源观察教材P41的图2.1-1,A、B分别带正负电荷,如果在它们之间连接一条导线R,导线R自由电子会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电子移动方向为(填A→B或B→A),电子移动的结果使两个导体达到静电平衡状态,成为,电子不再发生定向移动。
这种情况导线由于存在产生了电流,但是这个电流只是。
若要保持持续的电流,A、B需维持一定的,使A、B周围的空间始终存在一定的电场,能使A、B间维持一定的电势差的装置称为。
二、恒定电场导线内的电场是由、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电荷的分布是的,电场的分布也不会。
由的电荷所产生的的电场,称为恒定电场,基本性质与相同。
三、恒定电流由于的作用,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运动的速率,而运动过程中会与导体内不动的粒子从而减速,总体来说自由电荷定向运动的不随时间变化。
把、都不随时间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
I表示电流,q表示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它们间的关系势为:_______。
电流的单位为,简称,符号是,常用的电流单位还有和。
【基本规律自学】恒定电流的形成【自学质疑感悟】把不理解的知识点写在下面课上助学【自学学情反馈】小组合作检查学案完成情况。
【能力提升助学】一、电源图11.探究问题:怎样使导体中出现持续的电流?2.思考情景:阅读教材P41,回答问题(分别带正、负电荷的A 、B 两个导体球,它们的周围存在电场。
如果用一条导线R 将它们连接起来,分析A 、B 周围的电场、A 、B 之间的电势差会发生什么变化?最后,A 、B 两个导体球会达到什么状态?R 中出现了怎样的电流?)3.类比:如图1所示,水池A 、B 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若在A 、B 之间用一细管连起来,则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定向运动,从水池A 运动到水池B 。
最新人教版选修3-1高中物理 2.1电源和电流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选修3-1高中物理 2.1电源和电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dc953ffad6195f312ba64b.png)
教设计:高中课程标准物理(人教版)选修3-121电和电流(一)内容及解析1、内容:理解电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2、解析:通过类比和分析使生对电的的概念、导线中的电场和恒定电流等方面的理解。
(二)目标及其解析1.让生明确电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理解导线中的恒定电场的建立2.知道恒定电流的概念和描述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电流3.从微观意义上看电流的强弱与自由电子平均速率的关系。
(三)教问题诊断分析电作用的道理,区分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和在导线中建立电场的速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四)、教支持条件分析通过对电、电流的习培养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五)、教过程设计1、教基本流程先对本章的知识体系及意图作简要的概述新课讲述----第一节、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2、教情景1.电:先分析课本图2。
1-1 说明该装置只能产生瞬间电流(从电势差入手)【问题】如何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让生回答—电)类比:(把电的作用与抽水机进行类比)如图2—1,水池A、B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若在A、B之间用一细管连起,则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定向运动,从水池A 运动到水池B 。
A 、B 之间的高度差很快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水管中只可能有一个瞬时水流。
教师提问:怎拦才能使水管中有不断的电流呢?让生回答:可在A 、B 之间连接一台抽水机,将水池B中的水抽到水池A 中,这样可保持A 、B 之间的高度差,从而使水管中有不断的水流。
归纳: 电就是把自由电子从正极搬迁到负极的装置。
(从能量的角度看,电是一种能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2.导线中的电场:结合课本图2。
1-4分析导线中的电场的分布情况。
导线中的电场是两部分电荷分布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其一是电正、负极产生的电场,可将该电场分解为两个方向:沿导线方向的分量使自由电子沿导线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垂直于导线方向的分量使自由电子向导线某一侧聚集,从而使导线的两侧出现正、负净电荷分布。
1电源和电流-人教版选修3-1教案
![1电源和电流-人教版选修3-1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cd055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12.png)
电源和电流-人教版选修3-1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电源的作用和种类,能够简单地画出常见的电源符号;2.熟练掌握伏安特性的概念和特点,能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电阻、电压、电流的基本概念;3.掌握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表述和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在电路计算中。
2. 教学重点1.理解电源的作用和种类;2.掌握伏安特性的概念和特点;3.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应用。
3. 教学难点1.熟练理解电流与电压的关系;2.掌握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应用。
4. 教学过程4.1 电源的作用和种类首先,介绍电源的作用和种类。
电源是电路的能量来源,它可以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供电路使用。
电源的种类有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两种。
直流电源是指输出直流电的电源,常用的有干电池和直流稳压电源等。
交流电源是指输出交流电的电源,如电压表、信号源等。
此外,还需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电源符号,包括:电池、电源、直流稳压电源等,让学生通过实物和图形的方法了解电源,并能够简单地画出电源的符号。
4.2 伏安特性的概念和特点其次,介绍伏安特性的概念和特点。
伏安特性是指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它是电路中电阻、电压、电流的基本概念,理解伏安特性对于掌握电路计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简单理解伏安特性,就是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为定值,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即电阻越大,同样的电压下电流越小。
4.3 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应用最后,介绍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应用。
欧姆定律是指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它的公式为:U = I \* R。
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欧姆定律对于电路计算非常重要,在实际电路中,通过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值和电流值。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是指在一个闭合电路中,电路中各支路所受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动势之和,或者说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之和等于电源电流之和。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表述较为抽象,但是对于复杂电路的计算,掌握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是必须的。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1节电源和电流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1节电源和电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f1e91d02d276a201292e5b.png)
§2.1电源和电流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电源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理解导线中的恒定电场的建立。
2.恒定电流的概念和描述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电流
3.从微观意义上看电流的强弱与自由电子平均速率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前后分析电流和电源的基本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运用模型法分析电流及电源。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难点:电源作用的道理,区分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和在导线中建立电场的速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教学方法】
模型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小结
1、电源就是能把自由电子从正极搬到负极的
装置。
2、由稳定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电场称恒定电场。
3、大小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恒定
电流。
4、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小结(3分钟)
作业:课本43页第3、4题基础训练37页11题
q I
t。
2.1 电源和电流 高中物理选修3-1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6)
![2.1 电源和电流 高中物理选修3-1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6)](https://img.taocdn.com/s3/m/13d6fa4bf5335a8103d22022.png)
2.1 电源和电流一、内容及解析(一)内容:电流的概念,电流大小的计算式及其电流的决定式.(二)解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电流的概念及电流大小的计算,其核心是电流大小的计算。
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理解电流的决定式。
上一节主要介绍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本节计划用一课时。
教学的重点是对公式,并推广至环形电流。
1. 恒定电流在本章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恒定电流在电能焦耳热及闭合电路中具有引导作用。
2.本节首先要介绍的是电流的概念,之前学生没有了解,可以就用粒子流简单解释;让学生有一个初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一)目标:(1)知道电流的概念;(2)了解电流大小的计算式及其电流的决定式.(二)解析:本节重点是理解电流的概念及电流的计算式和电流的决定式,采用控制变量法,类比法。
难点是电流微观表达式的分析三、问题诊断及分析问题:决定电流微观表达式的那些因素从哪儿去找?方法分析:控制变量法①导体中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截面C的自由电荷分布导体中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截面C的自由电荷分布在以截面C为底,速率v为长的导体中。
②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截面C的自由电荷数N=nV=nvS③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截面C的电荷量Q=Nq=nqvS④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Qt=nqvS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五.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实例引入:1、电流(1)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产生电流的条件①内因:要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自由电荷。
②外因:导体两端存在电压──在导体内建立电场。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都是电源,它们的作用是提供并保持导体的两端的电压,使导体中有持续的电流。
(3)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总结: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在电解质溶液中,电流的方向与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4)电流①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称为电流。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1 2.1电源和电流教案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1 2.1电源和电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3254095ef7ba0d4b733b82.png)
电源和电流重/难点重点: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难点:会灵活运用公式计算电流的大小。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等势体上电荷的分布和转移情况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恒定电场形成的过程 ,并引出了电源和恒定电流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难点分析:电流的定义式:q= ,适用于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
对于金属导It体有I=nqvS 〔n为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个数 ,S为导线的横截面积 ,v为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 ,约510m/s ,更小于电场的传播速率10-m/s ,远小于电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58⨯m/s〕 ,这个公式只适用于金属导体 ,千万不要到处套用。
注意:在电解液导电时 , 310是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在用公式I=q/t计算电流强度时应引起注意。
突破策略1. 教学任务:电源的作用。
师生活动:投影下面的图片思考与讨论:分别带正、负电荷的A、B两个导体球 ,如果用一条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 ,A、B之间的电势差会发生什么变化?最后 ,A、B两个导体球会到达什么状态?导线中能否出现电流?这个电流有什么特点?结论:最终A、B两个导体球会到达静电平衡状态 ,导线中的电流只能是瞬时的。
思维拓展:如何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类比:如图 ,水池A、B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 ,假设在A、B之间用一细管连起来 ,那么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定向运动 ,从水池A流动到水池B。
A、B之间的高度差很快消失 ,在这种情况下 ,水管中只可能有一个瞬时水流。
思考与讨论:怎样才能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流呢?结论:可在A、B之间连接一台抽水机 ,将水池B中的水抽到水池A中 ,这样可保持A、B 之间的高度差 ,从而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流。
思维拓展:电源的作用与抽水机相似就是把自由电子从正极搬迁到负极的装置 ,使得导体两端保持电势差(电压) ,电路中就会有持续的电流。
高中物理 2.1《电源和电流》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 2.1《电源和电流》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https://img.taocdn.com/s3/m/6412130d915f804d2b16c1f3.png)
第一节、电源和电流学案导学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电源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理解导线中的恒定电场的建立2.知道恒定电流的概念和描述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电流3.从微观意义上看电流的强弱与自由电子平均速率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和分析对电源的的概念、导线中的电场和恒定电流等方面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电源、电流的学习培养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难点:电源作用的道理,区分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和在导线中建立电场的速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自主学习:1.电源是能把电路中的从正极搬到负极的装置。
2.导线中的电场是由、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在导线内共同形成的电场,导线内的电场保持和平行。
3.由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的电场,称为恒定电场。
4.把、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
5.电流的程度用电流这个物理量表示;规定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单位是,符号是;公式为。
同步导学:1.电流的分析与计算(1)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3)电解液中正、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虽然相反,但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是相同的,此时tq I =中,q 为正电荷总电荷量和负电荷总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
(4)电流虽然有大小和方向,但不是矢量。
2.电流的微观表达式nqSv I =的应用在电解液导电时,是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用公式I =q /t 计算电流时应引起注意.例1如图验电器A 带负电,验电器B 不带电,用导体棒连接A 、B 的瞬间,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有瞬时电流形成,方向由A 到BB 、A 、B 两端的电势不相等C 、导体棒内的电场强度不等于零D 、导体棒内的自由电荷受电场力作用做定向移动解析:A 、B 两个导体,由A 带负电,在A 导体周围存在指向A 的电场,故B 端所在处的电势B ϕ应高于A 端电势A ϕ;另外导体棒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出定向移动,由于导体棒中的自由电荷为电子,故移动方向由A 指向B ,电流方向应有B 到A 。
高级中学高中物理《2.1电源与电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2021年整理)
![高级中学高中物理《2.1电源与电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90322a71711cc7931b716f6.png)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物理《 2.1电源与电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1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物理《2.1电源与电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辑整理: 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分别带正、负电荷的A 、B 两个导体球,它们的周围存在电场.如果用一条导线R 将它们连接起来,分析A 、B 周围的电场、A 、B 之间的电势差会发生什么变化?最后,A 、B 两个导体球会达到什么状态?R 中出现了怎样的电流?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A 、B 周围的电场、A 、B 之间的电势差的变化情况。
认识到,最终A 、B 两个导体球会达到静电平衡状态。
理解导线R 中的电流只能是瞬时的。
【问题】如何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让学生回答—电源) 【问题】如何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让学生回答—电源) 类比:(把电源的作用与抽水机进行类比)如图2—1,水池A 、B 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若在A 、B 之间用一细管连起来,则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定向运动,从水池A 运动到水池B 。
A 、B 之间的高度差很快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水管中只可能有一个瞬时水流。
教师提问:怎样才能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流呢? 让学生回答:可在A 、B 之间连接一台抽水机,将水池B 中的水抽到水池A 中,这样可保持A 、B 之间的高度差,从而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流. 归纳: 电源就是把自由电子从正极搬迁到负极的装置。
(从能量的角度看,电源是一种能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导线中的电场: 教师:(投影)教材图2。
1-3,(如图所示)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导线中的电场将如何变化,最终又会达到怎样的状态.要把思维的过程展现给学生。
导线中的电场是两部分电荷分布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其一是电源正、负极产生的电场,可将该电场分解为两个方向:沿导线方向的分量使自由电子沿导线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垂直于导线方向的分量使自由电子向导线某一侧聚集,从而使导线的两侧出现正、负净电荷分布.其二是这些电荷分布产生附加电场,该电场将削弱电源两极产生的垂直导线方向的电场,直到使导线中该方向合场强为零,而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此时导线内的电场线保持与导线平行,自由电子只存在定向移动。
新课标人教版3-1选修三2.1《电源和电流》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3-1选修三2.1《电源和电流》WORD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4705da765ce05087632131c.png)
§2.1 电源和电流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了解电流的形成过程,明确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认识导线中恒定电场的建立和恒定电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电流的定义式、单位、方向及微观表达式。
【重难点】1、重点:理解电流的产生条件、定义式、单位、方向及微观表达式。
2、难点:恒定电流的形成,电流的定义式的应用、电流微观表达式的推导。
【历史引入】从16世纪吉尔伯特开创了电学和磁学的近代研究以来,人们基本研究的是静电现象。
18世纪中期,富兰克林等人研究闪电,大自然的电流可以产生光、热,但不是稳定、持续、可控的。
18世纪末期,伏打发明了能提供稳定直流电的伏打电堆,它的出现使人们对电流能够有深入地认识。
他的贡献开拓了电学研究和电力应用的新领域,由此开启了电气时代,拉开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新课学习】任务一小组讨论:了解电流的形成原因,认识电源及其作用一、电源1、电源:能把自由电子从________极搬到_________极的装置。
2、其作用是:保持导体两端的_____________,使电路中保持持续的__________。
任务二点拨:电路中恒定电流的形成Array 1、导线内的电场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
2、导线与电源连接后,使导线两端产生恒定的__________,导线内很快建立起沿导线方向的电场,电路各处自由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开始做定向运动。
3、在电源的作用下,电路中的电荷流动是________的,有电荷流走的地方,又有新的电荷过来补充,因此电路中电荷的动态分布也是稳定的,由这些电荷所形成的电场是___________电场。
4、在恒定电场的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开始定向加速,而运动过程中又与导体内不动的粒子发生碰撞而减速,粒子分布均匀,因而自由电荷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不变,从而产生_______、_________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
高中物理 2.1电源和电流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 2.1电源和电流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2021年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e74015d83d049649a66583b.png)
高中物理2.1电源和电流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2.1电源和电流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2.1电源和电流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1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恒定电流第1节电流和电源【学习目标】1.明确电源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理解导线中的恒定电场的建立2.知道恒定电流的概念和描述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电流3.从微观意义上看电流的强弱与自由电子平均速率的关系。
4。
通过类比和分析对电源的的概念、导线中的电场和恒定电流等方面的理解。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难点:电源作用的道理,区分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和在导线中建立电场的速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预习案【自主学习】1.电源是能把电路中的从正极搬到负极的装置.2。
导线中的电场是由、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在导线内共同形成的电场,导线内的电场保持和平行.3。
由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的电场,称为恒定电场。
4。
把、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
5.电流的程度用电流这个物理量表示;规定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单位是,符号是 ;公式为。
【学始于疑】探究案【合作探究一】问题1: 在金属导体中,若10s内通过横截面的电量为10C,则导体中的电流为______。
问题2:某电解槽横截面积为0.5m2,若10s内沿相反方向通过横截面的正负离子的电量均为10C,则电解液中的电流为_____。
归纳总结【合作探究二】问题1:在加有电压的一段粗细均匀的导体AD上选取两个截面B和C,设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电荷的电荷量为q,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为v,则在时间t内处于相距为 vt 的两截面B、C间的所有自由电荷将通过截面C .已知:n为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的个数,S为导线的横截面积,v为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某截面的电量为:所形成的电流为:归纳总结:【课堂小结/本节知识网络】【思考】【当堂检测】1.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是( )A.只要有电压加在物体的两端B.必须保持导体两端有电压C。
高中物理 2.1 电源和电流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 2.1 电源和电流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https://img.taocdn.com/s3/m/244bcc8bad51f01dc281f185.png)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高中物理2.1《电源和电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2.1《电源和电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1)](https://img.taocdn.com/s3/m/2f6d309365ce05087632133d.png)
选修3-1第二章第一节《电源和电流》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
②掌握恒定电场和恒定电流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在理解恒定电流的基础上,会灵活运用公式计算电流的大小。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对电源、电流的学习,培养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二、教学设想
恒定电流是研究电场的又一跨越,学生具备静电场的基础知识是学习恒定电场的基础和保证,学生参与了静电场的学习中,对电场研究有了重要性的一定认识,既充满期待,
但是静电场的电势能,电场力做功,让学生觉得知识有些凌乱,因此,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主动思考,师生共同总结(最好是教师先听学生的总结,再加以点评,这样既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减少学生学习物理的恐惧感。
三、教材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第一单元的静电场,对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的变化已经有了已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此刻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认识恒定电场,是符合学生心里特点。
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等势体上电荷的分布和转移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恒定电场形成的过程,并引出了电源和恒定电流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重点、难点
1、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2、会灵活运用公式计算电流的大小。
五、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六、教具准备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七、教学过程
AB之间接上一个装置
【说明】图中各部分的意义,取出图中方框中的一小段
电流的定义式:。
高中物理《2.1电源与电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1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2.1电源与电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1物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06d86151e79b896902266d.png)
2.1电源和电流 课题 §2.1电源和电流 设计教师 授课教师 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明确电源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理解导线中的恒定电场的建立 2.知道恒定电流的概念和描述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电流 3.从微观意义上看电流的强弱与自由电子平均速率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类比和分析使学生对电源的的概念、导线中的电场和恒定电流等方面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电源、电流的学习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重点 难点 重点: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难点:电源作用的道理,区分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和在导线中建立电场的速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教法 教具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为什么雷鸣电闪时,强大的电流能使天空发出耀眼的强光,但它只能存在于一瞬间,而手电筒中的小灯泡却能持续发光? 通过现象对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过渡: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电源的知识学起。
目标定向: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1.电源 教师:(投影)教材图2.1-1,(如图所示)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分别带正、负电荷的A 、B 两个导体球,它们的周围存在电场。
如果用一条导线R 将它们连接起来,分析A 、B 周围的电场、A 、B 之间的电势差会发生什么变化?最后,A 、B 两个导体球会达到什么状态?R 中出现了怎样的电流?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A 、B 周围的电场、A 、B 之间的电势差的变化情况。
认识到,最终A 、B 两个导体球会达到静电平衡状态。
理解导线R 中的电流只能是瞬时的。
【问题】如何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让学生回答—电源) 【问题】如何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让学生回答—电源) 类比:(把电源的作用与抽水机进行类比)如图2—1,水池A 、B 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若在A 、B 之间用一细管连起来,则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定向运动,从水池A 运动到水池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复习2.1《电源和电流》教学案一教材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第一单元的静电场,对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的变化已经有了已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此刻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认识恒定电场,是符合学生心里特点。
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等势体上电荷的分布和转移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恒定电场形成的过程,并引出了电源和恒定电流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2、会灵活运用公式计算电流的大小。
四学情分析恒定电流是研究电场的又一跨越,学生具备静电场的基础知识是学习恒定电场的基础和保证,学生参与了静电场的学习中,对电场研究有了重要性的一定认识,既充满期待,但是静电场的电势能,电场力做功,让学生觉得知识有些凌乱,因此,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主动思考,师生共同总结(最好是教师先听学生的总结,再加以点评,这样既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减少学生学习物理的恐惧感。
五、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六、课前准备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七课时:一课时八、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人类通过对静电场的研究不仅获得了许多关于电现象的知识,而且形成了若干重要的电学概念和研究方法,成为电学理论的重要基础。
但是,无论在自然界还是生产和生活领域,更广泛存在着的是电荷流动所引起的效应。
那么,电荷为什么会流动?电荷流动服从什么规律,产生哪些效应?这些效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进步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过渡:这节课就来学习有关电流的知识。
倾听倾听,思考点名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联系实际,想想电流在生产中的应用,并勾起学生对前面静电场知识的回忆。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为什么雷鸣电闪时,强大的电流能使天空发出耀眼的强光,但它只能存在于一瞬间,而手电筒中的小灯泡却能持续发光?(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过渡】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电源的知识学起。
(一)、电源(投影)教材图2.1-1,(如图所示)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A、B周围的电场、A、B之间的电势差的变化情况。
认识到,最终A、B两个导体球会达到静电平衡状态。
理解导线R中的电流只能是瞬时的。
通过现象对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分别带正、负电荷的A、B两个导体球,它们的周围存在电场。
如果用一条导线R将它们连接起来,分析A、B周围的电场、A、B之间的电势差会发生什么变化?最后,A、B两个导体球会达到什么状态?R中出现了怎样的电流?(投影)教材图2.1-2,(如图所示)提出问题:如果在AB之间接上一个装置P,它能把经过R流到A的电子取走,补充给B,使AB始终保持一定数量的正、负电荷,情况会怎样呢?]【师生互动,建立起电源的概念。
】板书:电源的定义【过渡】在有电源的电路中,导线内部的电场强度有何特点呢?(二)、导线中的电场(投影)教材图2.1-3,(如图所示)【说明】图中各部分的意义,取出图中方框中的一小段思考:电源P在把电子从A搬运到B的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如何变化?电源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思考:在静电场中所学的电势、电势差及其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等,在恒定电场中还是否适用呢?引导学生讨论、解释可能会产生的现象。
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学生回答,发表见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讨论导线中的电场将如何变化,最终又会达到怎样的状态。
要把思维的过程展现给导线及电场线放大后进行研究,如图2.1-4所示。
【说明】: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微元法和矢量叠加的方法,探究导线中电场的变化情况,分析出最终导线两侧积累的电荷将达到平衡状态,垂直于导线方向上电场的分量将减为零,导线内的电场线保持和导线平行。
这里一定要强调,这是电源电场和导线两侧的电荷得电场共同叠加的结果。
【过渡】:在恒定电场中自由电荷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定向运动,从而形成电流,恒定电场中的电流有何特点,又如何描述呢?(三)、恒定电流恒定电场中的电流是恒定不变的,称为恒定电流(为什么?)。
电流的强弱就用电流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电流的定义:物理上把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 跟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称为电流。
用I表示电流。
【提问】电流的定义式是什么?【提问】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知识,电流的单位有哪些?倾听、理解倾听、思考学生。
通过师生分析,建立起恒定电场的概念。
引导学生理解电荷的“稳定分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不是静止不变的。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提问】1A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投影]教材42页例题倾听、理解倾听、理解回答:I=回答: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电流的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
它们之间的关系1mA=10-3A;1μA=10-6A回答:如果在1 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1 C,导体中的电流就是1 A。
即1A=1C/s【师生互动】:讨论,如果认为电子的定向运动速率就是电流的传导速率,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是否相符?怎样解释?【点评】:通过对结论的讨论,深化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
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学生先自行推导,后倾听教师分析,做到理解题意,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九【板书设计】课题1 电源和电流一、电源:使电路中保持连续的电流,能把电子从A搬运到B的装置P就是电源。
二、恒定电场:由稳定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的电场,称为恒定电场。
]三、恒定电流:恒定电场中的电流是恒定不变的,称为恒定电流电流的定义:物理上把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称为电流。
用I表示电流。
电流的定义式:单位:安培(A)毫安(mA)和微安(μA)。
它们之间的关系 1mA=10-3A; 1μA=10-6A1A的物理意义:如果在1 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1 C,导体中的电流就是十【教学反思】通过连接电路的操作性练习来认识电流与电路的关系,电源和用电器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
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指导原则,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分析归纳法、练习法等,培养学生的兴趣、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电学实验习惯,提高认识电路、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的能力。
学校:临清三中学科:物理第一节、电源和电流学案导学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电源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理解导线中的恒定电场的建立2.知道恒定电流的概念和描述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电流3.从微观意义上看电流的强弱与自由电子平均速率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和分析对电源的的概念、导线中的电场和恒定电流等方面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电源、电流的学习培养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二预习内容:1.电源是能把电路中的从正极搬到负极的装置。
2.导线中的电场是由、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在导线内共同形成的电场,导线内的电场保持和平行。
3.由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的电场,称为恒定电场。
4.把、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
5.电流的 程度用电流这个物理量表示;规定 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单位是 ,符号是 ;公式为 。
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电源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理解导线中的恒定电场的建立 2.知道恒定电流的概念和描述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电流 3.从微观意义上看电流的强弱与自由电子平均速率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和分析对电源的的概念、导线中的电场和恒定电流等方面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电源、电流的学习培养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学习过程1.电流的分析与计算(1)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3)电解液中正、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虽然相反,但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是相同的,此时tqI =中,q 为正电荷总电荷量和负电荷总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
(4)电流虽然有大小和方向,但不是矢量。
2.电流的微观表达式nqSv I =的应用在电解液导电时,是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用公式I =q /t 计算电流时应引起注意.例1如图验电器A带负电,验电器B不带电,用导体棒连接A、B的瞬间,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有瞬时电流形成,方向由A到BB、A、B两端的电势不相等C、导体棒内的电场强度不等于零D、导体棒内的自由电荷受电场力作用做定向移动例2在彩色电视机的显像管中,从电子枪射出的电子在加速电压U的作业下被加速,且形成的电流强度为I的平均电流,若打在荧光屏上的高速电子全部被荧光屏吸收。
设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进入加速电场之前的速度不计,则在t秒内打在荧光屏上的电子数为多少?例3如图所示的电解槽中,如果在4s内各有8c的正、负电荷通过面积为0.8㎡的横截面AB,那么⑴在图中标出正、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⑵电解槽中的电流方向如何?⑶4s内通过横截面AB的电量为多少?⑷电解槽中的电流为多大?三反思总结通过连接电路的操作性练习来认识电流与电路的关系,电源和用电器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
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指导原则,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分析归纳法、练习法等,培养学生的兴趣、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电学实验习惯,提高认识电路、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的能力。
四当堂检测:1.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是( )A.只要有电压加在物体的两端B.必须保持导体两端有电压C.只在导体两端瞬时加电压D.只要有大量的自由电荷2.在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形成的电路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导线中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B.导线中的电场强度方向跟导线方向平行C.导线内各点的电势相等D.导线内沿电流方向各点的电势逐渐降低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中的电流是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B.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等于电流的传导速率C.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数越多电流越大D.导体中越粗的地方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数越多电流越大4.某电解池,如果在1s内共有5×1018个二价正离子和1×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面积为0.1m2的某截面,那么通过这个截面的电流是( )A.0B.0.8AC.1.6AD.3.2A课后练习与提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导体中电荷运动就形成电流B.电流是矢量C.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内部场强不为零D.只有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2. 示波管中,2s内有6×1013个电子通过横截面大小不知的电子枪,则示波管中电流大小为( )A.4.8×10-6AB.3×10-13AC.9.6×10-6AD.无法确定3.我国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储存环是周长为240m的近似圆形轨道,电子电荷量e=1.6×10-19C,在整个环中运行的电子数目为5×1011,设电子的速度是3×107m/s,则环中的电流是:()A.10mA B.1mA C.0.1mA D.0.01mA4.如图所示,a、b两导体板组成一电容器,电容为C,带电荷量为q,然后用一根虚线所示的导线连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线中有恒定的电流B.导线中有短时间的电流C.通过导线的电荷量为qD. 通过导线的电荷量为2q答案:例1解析:A 、B 两个导体,由A 带负电,在A 导体周围存在指向A 的电场,故B 端所在处的电势B ϕ应高于A 端电势A ϕ;另外导体棒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出定向移动,由于导体棒中的自由电荷为电子,故移动方向由A 指向B ,电流方向应有B 到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