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1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概述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知识点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①基本定义: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呢,就是研究园林植物的遗传和变异规律,然后利用这些规律去培育新的园林植物品种。
简单说,就是弄明白园林植物的一些特征咋传给下一代,又咋让它有些新的变化来培育出更好看或者更有其他优点的植物。
②重要程度:在园林学科中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要是没有这门学科,那园林里就老是那几种植物,没啥新意。
新的品种可以让园林更漂亮,在不同的环境里也能长得好,增强园林植物的适应能力之类的。
③前置知识:得先有点生物学基础知识,像细胞的结构啊,基因的基础概念等。
要是连细胞都不知道是啥,那理解这个学科里植物细胞里的遗传物质之类的就理解不了。
④应用价值:比如咱去公园看见一些特别好看、独特的花,可能就是育种弄出来的。
在城市绿化的时候,需要一些能抵抗污染或者耐旱的植物,靠这个学科就能培育出来。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园林学科里就像是一颗大树的重要枝干。
它和园林植物的栽培、园林植物的生态等都有联系。
就像一个人的家族关系,它和其他的知识也不少互动。
②关联知识:和植物生理学关联紧密,因为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这和遗传breeding都有关系。
还有植物病理学,因为培育抵抗病害的品种离不开对病理的了解。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我觉得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在理解那些微观的遗传物质的传递啥的,像基因分离定律这些抽象概念。
- 关键点:搞清楚遗传的基本规律,像孟德尔遗传定律这些,再就是变异是咋产生的。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很重要,是园林专业考试少不了的部分。
- 考查方式:可能出选择题来考基本概念,也可能出简答题让解释育种的过程。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遗传:简单说就是生物的后代在一些特征上表现出和它的祖先相似的地方。
比如一朵红色的花,它的后代也是红色,这就是遗传了它的花色这个特征。
- 变异:跟遗传相反,后代有一些特征和祖先不一样了。
园艺植物育种
概念:1、选择育种:是利用现有品种或类型,在繁殖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通过选择,淘汰的手段育成新品种的方法,是一种改良现有品种和创造新品种的简便而有效的育种途径。
是人类最早的育种方法,在植物的进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以单株为单位,在自然变异基础上进行的。
2、重组育种:又称有性杂交育种,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亲本,通过人工杂交手段,把分散在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交后代之中,获得遗传性稳定有栽培利用价值的新品种的一种重要的育种手段。
根据亲本亲缘关系的亲疏分为近缘杂交育种有远缘杂交育种,种内杂交属近缘杂交育种,种属间的杂交为远缘杂交育种。
3、杂交优势育种:利用生物界普遍存在的杂交优势现象。
在园艺植物中进行品种选育即杂种优势育种,又称为杂种优势利用育种,园艺植物中的蔬菜和草本花卉较为常见,果树上不用。
4、诱变育种:是人为地利用生物和化学等因素诱变作物产生遗传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或染色体数倍性增加),通过选择和鉴定,直接或间接地培育成生产上有利用价值的新品种。
诱变育种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育种手段。
5、离体培养育种:植物离体培养即广义的植物组织培养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的组织、器官、细胞以及原生质体等接种于人工的培养基上。
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生物产品的一种技术6、育种目标:是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也就是说,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应具备一系列性状指标。
7、分子育种: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或种质资源的创造的过程,这是分子育种。
分为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8、有性繁殖:是指生物通过有性过程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9、无性繁殖:利用营养器官或体细胞等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
10、种质: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种质资源:凡是携带种质的载体都叫做种质资源。
园艺植物育种总论第一章(含慕课内容)【范本模板】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园艺植物育种学简介一、园艺植物育种的概念和性质1、园艺植物育种:根据人类需要利用自然变异以及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人工诱变、离体组织培养和DNA分子改造和细胞融合等途径来创造新的变异,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选择,筛选出新品种,获得良种后要迅速繁育纯正的种苗,以尽快满足生产上对新品种的要求。
2、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植物优良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他是以遗传学和进化论为基础,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土壤学、生物统计学、生物技术和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等的综合性英语科学。
是遗传学等基础学科应用于改造果树.蔬菜、花卉品种实践的科学总结.反之,它又充实了遗传学的理论基础。
3、园艺植物育种的任务(1)根据市场需要,科学地制定育种目标(2)根据遗传变异规律,确定最佳的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或创造新种质(3)加速良种繁育,提高种性,降低成本,防止良种退化。
二、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内容1、种质资源调查、搜集,保存、评价、利用和创新。
2、育种性状的遗传研究与鉴定3、选择育种的原理、对象,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
4、杂交和杂种优势的机理和利用5、人工创造变异的途径,方法和技术。
6、新品种田间试验、审定、良种繁育与推广。
三、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途径(1)基本途径。
①选择育种,利用自然变异②杂交育种,创造变异③倍性育种,创造变异④诱变育种,创造变异(2)高新技术育种.太空育种,卫星描载育种材料---地面选择;细胞工程育种,①组织器官水平:胚乳、胚、叶片、茎尖培养②细胞水平: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与再生;原生质体融合,培养与再生;基因工程育种,DNA重组, 遗传转化,离体培养技术第二节品种的概念与特性一、品种的概念品种经人工选择培育,在遗传上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相对一致,并作为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作物类型。
品种一般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符合人类需要,能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和载培条件.无性繁殖的园艺植物品种称为无性系品种是来自一个实生或芽变单株的无性系后代。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绪论一、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概念:园林育种:通过遗传育种理论和手段,创造新种质,选育新品种。
内容:①资源收集、筛选、创新、利用②品种选育③杂交种组配选育④繁育苗木、推广应用任务:①创造新种质②筛选、利用新亲本③选育新品种④创造物种多样性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目标和途径目标:选育新、奇、特、香、抗、多物种园林花草树木的新种质和品种。
途径:改革名花木走新路,改造洋花木为中华,选拔野花木进花园,新的林木花卉王国靠共建。
三、我国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简史及成就简史:西方发达:加州的花木70%来自中国。
中国落后:广州还可以,花木是朝阳产业,后起之上,发展快,机遇大。
中国园林之母,园林植物的特点是名花好而多,野花多而奇,表现为:①早、特,②香,③常开,④特异性,⑤抗逆性强,⑥自播、随遇而安适应性广。
成就:①珠三角、长三角园林史悠久,从而复兴大大发起。
②形成产业,发展很快,国内、国外联合经营。
③产值由48亿元~1.3亿美元。
④交流的广而多。
⑤科研形成体系。
⑥新、名、特的花木,从色、型、抗性等方面有了新的创举。
⑦园林培育工厂化。
第一章园林植物遗传学第一节花色遗传花色:花瓣色,或花器官花萼、雄芯及苞片发育成花瓣的颜色。
遗传:主要是花色素的遗传。
花色素①胡萝卜素:素和醇的总称②类黄酮:羟化、甲基化、酰化、糖苷化等③花青素:天竺葵、花青、花翠、甲基花青、3′甲花翠、锦葵及报春花色素等育种中靠分离的比例决定基因的显隐性,靠色素中生化结构环决定其颜色。
花色和色素:纯、黄、橙、褐、红、粉、紫、蓝、黑、变色等花色,表3-1/P27花色的基因是以四倍体形式发生作用,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数量遗传性状,花色的深浅、多少、部分还受助色素基因和易变基因的微妙作用。
不同花色杂交,多表现为深色花为显性,浅色花为隐性,但也有白色花是显性,变色的花为基因突变而产生。
花色除与基因有关,与环境也依依相联,如光、温、水、土、肥等因素,一般温低、花鲜、花质好,温高花变色、素变质,所以鲜花开在适温中,也证明了南方高温花少、色差的原因。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串讲课件
– 终变期(浓缩期):缩到最短最粗
中期I: 后期I:同源染色体对分开,每条染色体的两
个染色单体因共有一个着丝点而不分开
末期I: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
1.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相同点:分裂间期及在间期的DNA复制 不同点:
亲的中间性状 – 超显性:一对相对性状纯合的亲本杂交,杂
种 表现出超过双亲的性状(正向、负向) (单基因杂合优势)
不 完 全 显 性
二 等位基因的自主效应
三 镶嵌显性(定位作用,即某些基因只有 在某些组织细胞里表现出定位的自主性 状):当两亲本杂交,个别亲本的特征, 在F1同名器官的不同部位,分别表现出 来。
突变)
第一节 基因突变的时间和类型
时间 – 体细胞突变 保持分裂的细胞——突变体区(可 见的斑块) 不再分裂的细胞 – 生殖细胞突变
第二节 突变的原因
自发突变:由环境条件的自然作用或生 物体内的生理和生化变化而发生的突变
– DNA复制错误 – 自发的化学变化:脱嘌呤,脱氨基
诱发突变:人们有意识地用诱变因素 (电离辐射、化学药剂)处理而发生的 突变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前期很长
前期相对较短
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交换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
进入后期着丝点仍未分裂
进入后期着丝点已分裂
后期是同源染色体间的分离
后期是姊妹染色体单体的分离
产生的子核不含全部原同源对的染 色体
主要过程中染色体是行动的基本单 元
产生的子核包含原同源对的染色体
主要过程中子染色体是行动的基本 单元
共显性:杂合子中一对基因都得以表现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一.名词解释1)变异:亲子之间和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2)引种驯化: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3)杂交育种:以基因型不同的园林植物种或品种进行交配或结合形成杂种,通过培育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4)杂种优势:利用植物的杂交优势,选用适合的杂交亲本,通过特定的育种程序和制种技术培育超亲的品种的方法。
5)多倍体育种:选育具有3套以上染色体组培育优良新品种的方法。
6)基因文库:某一生物类型全部基因的集合7)种质资源:具有一定遗传物质,表现一定优良性状,并能将这种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生物资源的总和。
8)诱变育种:人为的采用物理,化学的因素,诱发生物体产生遗传物质的突变,经分离,选择,培育成新品种的途径。
9)伴性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
10)单倍体:指细胞核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二.简答题1.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区别与联系。
基因型是生物所遗传的一整套遗传物质,是生物性状遗传的可能性。
表现型是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的总和。
表现型受遗传基础和环境条件两个因素的制约。
遗传基础改变,表现型改变;环境改变,表现型也改变。
即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种质资源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分类学性质的研究;2)生物学特征的研究;3)观赏特性的研究;4)经济性状方面的研究;5)抗逆性及适应性的研究3.引种驯化的方法是什么?1)引种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2)引种材料的收集和检疫;3)引种试验,驯化与选择4)引种材料的评价与应用4.远缘杂交不育性的克服方法1)杂种胚的离体培养;2)杂种染色体的加倍;3)回交法;4)改善营养条件;5)人工辅助授粉;6)延长培育世代、加强选择。
5.简述产生杂种优势的主要机理产生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基因的显性和超显性作用。
杂种优势来源于等位基因的显性效益,杂交使某些有利显性基因掩盖等位的不利隐性基因。
因而在杂交一代非等位基因间的显性效益积累起来,使杂种获得多于任何一个亲本的有利显性基因,而表现出杂种优势。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园 艺 植 物 遗 传 育 种
目
录
一、概念、类别与重要性 二、杂交的方式 三、亲本的选择与选配 四、有性杂交技术
五、有性杂交后代的处理
六、回交育种 七、远缘杂交育种
2
园 艺 植 物 遗 传 育 种
8
园 艺 植 物 遗 传 育 种
杂交的方式多亲杂交
添加杂交
P1 1、参与杂交的亲本数
×
F1
P2
育种年限的长短
×
F1
2、参与杂交的次序
P3
×
P4
受性状遗传力的影响
添加杂交在育种上 想一想 应注意哪些问题? F1
先高后低
×
F1
Pn
3、优为隐,先自交 F1
1、育种年限 2、交配次序与遗传组成问题
交
P1
有利性状
×
F1
BC1F1
P2
非轮回亲本 OR 供体亲本
P1
多 次 回 交 后 , 回 交 后 代
×
F1
×
P1
结论: 轮回亲 本最初 作为母 本出现 的,但
F1
BCnF1
×
F1
P1
育 育 性 性
问题例外
11
轮回亲本用父本好还是母本好?
B
想一想
B
园 艺 植 物 遗 传 育 种
亲本的选择与选配
(1-1/2r)n
r为回交的世代数,n 为独立基因的对数
存在连锁时:
1-(1-C)r
r为回交的世代数,C 为交换价
有限回交、饱和回交
植物遗传育种
复合杂交:是指多个亲本之间进行多次杂交,也称为复交。
回交: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F1与亲本之一进行杂交,称为回交。
二、填空题:
染色体的组成:由着丝点、主缢痕、染色体臂、次缢痕和随体。
核苷酸的组成:五碳糖、碱基、磷酸。
三联体密码子的种类有64种。
6、引种的栽培措施:1调整播种期和栽植密度。2肥水管理3调节光照4土壤管理5越冬防寒、越夏降温。6摘心、修剪7种子特殊处理
7、亲本选择的原则和亲本配置的原则:亲本选择原则:1确定亲本选择的目标性状,突出重点。2充分利用原始材料,精选亲本。3,尽可能选用优良性状多的种质材料作亲本。4注意亲本的遗传特性。5优先考虑具有重点性状、珍稀性状的材料作亲本。6重视选用地方品种。
9、遗传基本规律的计算:如:分离定律、独立分配规律。
此上为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猜想......
一、概念:
异固缩现象: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在结构上是连续的,只是DNA的紧缩程度和含量不同,在同一染色体上所表现的这种差别称为异固缩现象。
自花授粉:同一朵花内或同株上(不同株)花朵间的授粉,称为自花授粉(异花授粉)。
三联体密码: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核苷酸顺序,由3个连续的核苷酸组成的密码子构成。
3授粉:去雄后应及时观察雌蕊发育情况,当柱头分泌出的粘液发亮时,即可授粉。授粉时将套袋打开,用毛笔、海绵球等蘸取花粉涂抹于柱头上。授粉后立即将套袋套好,封紧,并在标牌上注明杂交组合名称及授粉日期。为确保授粉成功,可每天授粉一次,重复2到3分钟,授粉工具每次都要严格用酒精消毒。
授粉数日后,注意到柱头萎焉,子房膨大,说明杂交成功,可除去套袋,以免妨碍种子的生长发育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课件
常见的园艺植物遗传育种方法
经典育种
通过传统的选择和杂交育 种方法改良植物品质。
分子育种
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 程技术直接调控植物基因, 快速获得优良品种。
无性繁殖
通过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 (如扦插、组织培养等) 进行遗传育种。
实例分析:某园艺植物的遗传育种
以某种受欢迎的花卉植物为例,我们将详细分析其遗传育种过程,包括目标设定、材料选择、杂交育种、 选择与评估以及纯化育种的各个环节。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应用前景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植物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它将为农业 生产、园艺装饰、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更优质、更适应性的植物品种。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PPT课件
欢迎来到《园艺植物遗传育种》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探讨园艺植物 遗传育种的定义、重要性、步骤,以及常见的遗传育种方法。让我们一起深 入了解吧!
选题背景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是指通过人为干预、繁殖和选择,改良和培育具有良好品质和适应性的植物品种。选 题背景涵盖了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的原因和意义。
遗传育种的定义
遗传育种是一种利用遗传学原理和方法改良植物品质和性状的过程。通过选择与繁殖,遗传育种可以达 到改良植物的目的,使其更适应特定的环境和需求。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重要性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对于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至关重要。通过遗传育种,我们 可以培育出具有更高产量、更好口感、更强抗病虫害能力的植物品种,提高 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益。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步骤
1
目标设定
确定改良植物的目标性状和需求,制
材料选择
2
定育种计划。
选择3
杂交育种
通过人工授粉将两个亲本不同的基因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1.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遗传的基本规律主要知识点:1.1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繁殖单位。
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是细胞分裂中期出现的结构,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染色体主要由DNA、蛋白质、RNA这3类化学物质组成。
图中为染色体模式图和从DNA到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示意。
细胞周期,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减数分裂:细胞依靠分裂而增殖。
分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保证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减数分裂:①保证了亲代与子代剑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为后代个体的正常发育和性状的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②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物质基础,为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创造了机会,也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1.2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一分离规律●性状是由独立的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有显隐性关系;●形成配子时分离,在性细胞中只含一个;●配子形成合子时机率均等。
分离规律实现的条件:●二倍体●减数分裂正常●配子形成合子机率均等●合子发育正常●分析的群体足够大第二自由组合定律不同对的遗传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自由组合,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在结合子形成过程中自由组合。
实质:对两对性状来说,杂合体产生4类配子,各类配子的比例相等。
应用:基因互作的遗传分析基因互作:等位基因互作(4类):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镶嵌显性、超显性非等位基因互作(6类):互补基因(分离比9:7)、加性基因(9:6:1)、重复基因(15:1)、显性上位基因(12:3:1)、隐性上位基因(9:3:4)、抑制基因基因多效性:单一基因的多方面表型效应。
多基因效应:许多基因影响同一性状表现的现象。
第三连锁遗传与交换●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即每个染色体上集结了许多基因;●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符合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常常有在一起遗传的倾向,即连锁遗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育种概况、目标、途径及趋势
二、育种的目标:
制定原则
满足生产与市场的需要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兼顾 实现的可能性 近期需要与长远利益兼顾 处理好目标性状与非目标性状之间的关系
1.2 育种概况、目标、途径及趋势
二、育种的途径:
根据园艺植物特点、品种性状、对育成品种的时间要求,制定育种途径
目标: 优质 高产 高效
种质资源的搜集、 保存、研究、利
用和创新
杂交育种及杂种 优势利用
1.1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内容、作用及发展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作用(任务):
研究 遗传 规律
采用 先进 技术
品种 繁育 推广
0011
02
利用 各类 资源
03
04
培育 新品 种、 物种
05
0056
达到 两高 一优
1.1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内容、作用及发展
20世纪中叶后 DNA(沃森、克里克,阐明核酸结构)
1.2 育种概况、目标、途径及趋势
一、育种的概况:
1.公元前1世纪就的记载,人类选种留种;曾有“园林之母”美誉 2.2001年我国国家种质库资源总份数达37万份,仅次美国居世界第二 3.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大量园艺植物的引种和新品种选育工作。 4.近50年来,我国育种方法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诱变育种、单倍体、 多倍体育种、离体快繁、同工酶、分子标记技术、转基因技术都取很大 成功。
原始材料
人工创造变异
符合育 种目标
N 引种
Y
N
直接利用
可利用的 遗传变异
有 N性
杂
杂 诱 分子育种 种变 优 育植 分
交 势 种物 子
Y
Y
育育
基标
种种
因记
查
选
工辅 程助
育
种
二、育种的途径:
1.2 育种概况、目标、途径及趋势
自然界
人工创造 育种学实质
变
遗传
异
特性
人工选择
新品种 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种
1.2 育种概况、目标、途径及趋势
二、育种的目标:
主要目标(人) 1、高产稳产 2、品质优良 3、适应性强 4、抗病虫害和除草剂 5、不同成熟期 6、适于机械化生产
主要性状目标(植物) 1、产量性状 2、品质性状 3、适应性 4、对抗病虫害和除草剂的抗耐性 5、成熟期 6、对适于机械化生产的适应性
1.2 育种概况、目标、途径及趋势
二、育种的目标:
产量
生产物量产的量构成因素
单位 面积
种植密度
经济产单量 株 结
可利用部分的收获量 前期产量
产量
经济产量
经济系果数数 =
生物产量 单果重
坐果率
B
1.2 育种概况、目标、途径及趋势
二、育种的目标:
品质 是产品能满足一定需要特征特性的总和
感官品质
内质 外质
遗传: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 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变异:
1.1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内容、作用及发展
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 变异(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1.1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内容、作用及发展
育种: 育种: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 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
1.1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内容、作用及发展
育种:
1.1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内容、作用及发展
遗传的内容:
分离规律 、自由组 合规律
数量遗传
遗传内容
现代分子 遗传
细胞质遗 传
连锁遗传 定律
1.1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内容、作用及发展
育种的内容
育种目标 的制定
选择育种的 方法
良种审定及推广 和良种繁育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发展:
原始选择
野生果实种子的种植、选择好的
18-19世纪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达尔文进化论《物种起源》,因选择而进化
20世纪初
孟德尔遗传定律(豌豆杂交,分离与独立分配)
1906-1910
贝特生香豌豆连锁遗传 摩尔根果蝇连锁遗传
1927-50年代
诱变技术(X射线、秋水仙素) 杂交育种(抗病)
的
成
采收期
熟
果实生长发育速度
期
环境的适应性
注:花卉植物的成熟期指开花的早晚和延续时间
二、育种的目标:
1.2 育种概况、目标、途径及趋势
适
株型紧凑
宜
机
秆壮不倒
械
成熟期一致
化
生
果实耐机械压力,果皮有韧性
产
二、育种的目标:
主要特点
1.2 育种概况、目标、途径及趋势
育种目标的多样性 预见品种的高效性 供应市场的季节性 重视品种的兼用性
2
1.2育种概况、目标、途径及趋 势
2
1.1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内容、作用及发展
药用 植物
果树
茶树
园艺植物
室内 观赏
瓜类 瓜类
蔬菜
花卉
芳香 植物
菌类
1.1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内容、作用及发展
园艺植物的作用
01
提供营养物质
02
净化空气
03
满足精神需求
遗传:
1.1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内容、作用及发展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主要内容
情境一 遗传育种概述 情境二 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 情境三 数量遗传 情境四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与引种驯化 情境五 选择育种 情境六 有性杂交育种 情境七 杂种优势利用 情境八 诱变育种 情境九 现代生物技术育种 情境十 新品种的审定与推广
情境一 遗传育种概述
1.1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内容、 作用、历史及发展
营养品质
风味、香气、肉质 大小、形状、色泽
蔬菜 Vc、矿质元素、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 果品 水果糖分、干果淀粉和特殊化学成分
加工品质
二、育种的目标:
1.2 育种概况、目标、途径及趋势
适应性
二、育种的目标:
抗病虫害和除草剂等抗性
19
二、育种的目标:
1.2 育种概况、目标、途径及趋势
不
花期
同
结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