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成长需要谈语文课我们该教什么
关于语文课的建议和以后的打算
关于语文课的建议和以后的打算关于语文课的建议和以后的打算语文课是学生在学校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我们可以不仅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同时还能够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以此改进自己的语文学习,并确定一些未来的计划。
首先,要做好语文课的学习,我认为要注重课堂学习的同时,还要进行积极的阅读。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章和故事,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知识储备。
我希望自己能够每天都抽出一些时间来进行阅读,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还能够扩展自己的视野。
其次,在课堂学习方面,我觉得要提高自己的听讲能力和注意力。
在语文课上,老师会讲解一些重点知识和技巧,我们应该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在课后进行复习。
另外,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该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互动。
此外,写作能力也是语文学习的关键。
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决定多写作文,并积极参加作文竞赛。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馈,我相信我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同时,我还打算多读一些优秀的作文,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以此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除了以上的建议,我还希望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能够更加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
语文课不仅仅是学习语法和写作,还应该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我计划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了解历史文化知识,提高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
最后,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我希望能够选择一些与语文相关的专业或职业,例如中文教师、编辑、作家等等。
通过专业的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我能够在语文领域中取得更好的成就,并为传播和弘扬中文文化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语文课是我们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语文学习,我们可以提高语言能力,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并且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语文教学应该教授学生以下内容:第一,语言文字基础。
语文教学首先应该教给学生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包括拼音、汉字的基本写法和意义,以及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
这是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语言技能的前提。
第二,阅读理解能力。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故事和文章,学生能够提高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对文字的感知能力,加深对文化的认识,拓宽思维和想象力。
阅读也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大量阅读,学生可以积累各种知识和信息。
写作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写作能力不仅涉及到语言的正确运用,还要注重逻辑思维和组织能力的培养。
通过写作的训练,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思维的清晰度和灵活性。
第四,修养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修养和素质。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名篇名句等,学生可以接触到优秀的文化传统,培养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第五,批判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分析和评价文本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通过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文本,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
语文教学应该教授学生语言文字基础、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修养素质教育和批判思维能力。
这些内容涵盖了语言的运用和理解、文学与文化的传承、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
语文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中文课程的过程中,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
语言基础知识包括字形、字音、词汇、语法、修辞等。
通过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和
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此外,语文教学还应该注重词语的多义
性和用法灵活性,引导学生开展词语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2.文学知识的教学
文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应该通过接触不同体裁、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对于高年级学生,还应该进行文学分析和评价,帮助他
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形式。
3.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阅读,学生不仅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还可
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
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4.文化教育的传承
语文课程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学生应该通过语文教学,了解中国文化的
内涵、历史与传统。
通过了解中国文化,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使命,进
而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和国家意识。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应该包括语言基础知识、文学知识、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和文化
教育传承等多个方面。
同时,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注重知识的系统化、科学化和生动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
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语文教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
课堂上尽情地让学生“读、想、问”,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那几个词,那几句话,那一篇文章,还有思维的习惯,生活的方法,做人的道理。
一、引导学生读得充分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读”尤为重要,读是基础。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
自己感悟”。
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读书思考,并适时地点拨、引导,努力做到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初读——自主感知课文。
初读的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做到读得正确、流利,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等。
在学生初读时要提倡:(1)方法自主:可高声朗边,可默读思考,可自己读,可选择同伴一起读,可分角色读等;(2)汇报内容自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汇报自己感兴趣的或存在疑问的内容。
2.细读——自主选择重点。
在粗读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细读课文弄通课文中的前后联系、前因果后,既而选择课文的阅读重点,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教《陶校长的演讲》一课“学生通过看录相,听录音,读课文,已知道演讲的技巧,已明白本文演讲的主要内容,以及文章是如何表达的。
在此基础上,我没有下硬性指令,只对学生说:“本文与我们的生活很近,对同学们来说,演讲肯定不成问题,你们选一段自己最喜欢最拿手的进行演说并说说为何要演讲这一段。
”学生的看法和意见各不相同,在继后的相互交流中既求同,又求异,既有对共性内容的认知又有对个性内容的探索,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求异意识。
3.精读——自主积累语句。
精读最主要培养学生两个能力:(1)举一反三能力:即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凭借课文的。
例子作示范,通过自主内省的方式,掌握规律。
如课文《三顾茅庐》中的景物描写相当优美,我建议学生观察一处景物,用“来到只见”仿照其写一段,比谁写得有顺序,有重点,会想象。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和文学修养。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语文教学应该教授的内容。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学生学习语文的首要任务是掌握基本的语
言知识和运用能力。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词汇、语法和修辞等方面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正
确使用词汇、掌握语法的基本规律,并能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语言表达。
也要注重培养学
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阅读与理解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通过阅读来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各
种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文学鉴赏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语言文化素养: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和运用,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
文化素养。
语言是文化的体现,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应该了解和体会语言的文化内涵,培养
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解读、经典语录的学
习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传授学生汉字、文字、语法等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关于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也一直是教育界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语文教学应该教授的内容,并探讨如何进行更有效的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应该教授汉字、文字、语法等基本知识。
这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没有这些知识的积累,学生无法正常地进行语文阅读和写作。
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该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汉字书写技巧、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法知识。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应该通过朗读、背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对于学生来说,阅读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语文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是指通过文学作品对人生、情感、道德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应该通过解读文学作品、讨论文学作品、创作文学作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他们在文学的海洋中感受人生的风景,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授什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希望教育界和家长们能够重视语文教育,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语文教学。
【这篇文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了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当中应该注重的方向,是一篇比较知识性和积极向上的文章。
语文教师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_演讲稿
语文教师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本文是关于演讲稿的语文教师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感谢您的阅读!从学生的成长需要谈语文课我们该教什么-------语文教师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泉河头小学熊沛荣读到过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更引发了我对这一话题的思考:触点:"语文教学是人生的奠基工程"-----由此想到:语文课文的功用研究-----想到:我们语文课该教给孩子什么?其实教什么课标上写得很清楚,只不过林林总总写了很多,有的也很抽象,再加上我们现在大多也懒得看文字,所以总在想,可不可以通过简单明了的几句话告诉我们语文老师语文课该讲什么?下面就着期中考试把自己的思考及学习向老师汇报一下,期待共勉!从学生的成长需要,谈语文课我们该教什么一、认字、写字。
老古话:"上学啊,多识点字"从上了年纪的老人口中经常听到的这句话诠释了我们学语文的基本目的。
这个最古老最传统的上学目的流传至今,我想也没有改变!小学语文是启蒙教育,课标上说:得认3500个常用字,得会写其中的2500个,而且要写得正确、规范。
这是教学的第一个目标。
这个目标有多少小学生达到了呢?我列举两个例子:一是读到过于永正的一篇文章,他说:我有一位教初中的朋友,他每接一个初一新班,都要进行"摸底"检查---3500个常用字是否认全,2500个读写的字是否都会写。
朋友告诉他:全部认识的学生,不到90%,全部会默写的学生仅有60%左右。
写得工整的不过半,能写得入楷书之体的,寥寥无几。
于永正当时的感觉是十分汗颜,从这里得出结论是我们小学老师失职了。
本次期中考试我留意了我校一个年级一个班的一打试卷(共计28张试卷):第一大题第一小题是看拼音写生字,共计8个,学生失分情况这样:-2、√、-1、-2、-1、-3、-2、-5、-1、-2、-1、-4、-3、-5、-3、√、-1、-2、√、-2、-3、-5、-2、-1、-2、-2、√、√。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它涵盖了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化素养等多个方面。
那么,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呢?以下是我对该问题的一些思考。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语法、词汇和句式,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也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特点。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等,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意义和思想。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兴趣,开拓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培养他们的终身阅读习惯。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符号。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汉字、文化中的内涵,让学生在语文课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批判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要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化素养以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只有多方面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的提高。
教育者和教师也应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完善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使其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语文教学是中国学生学习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文学、语法、修辞、阅读理解等多个方面。
那么,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呢?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文学素养的培养语文教学首先应该注重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培养,包括对经典作品的阅读、解读和欣赏。
学生应该通过语文课程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这些经典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和深刻的人文内涵,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也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现代文学作品,如鲁迅、茅盾、巴金等作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培养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洞察。
二、语法和修辞的训练语文教学也应该注重语法和修辞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规范和规则。
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规则,通过语法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词、句、段的构成和运用规则,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修辞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修辞的训练,学生可以学会如何通过修辞手法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三、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的训练语文教学还应该注重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应该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写作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学生应该通过写作训练,锻炼自己的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文化传统的传承语文教学也应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
学生应该通过语文课程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从而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获取全面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学生也应该在语文学习中注重自主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语文教学应该注重知识的传授。
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它包括文字、语法、修辞、修辞法、作文以及阅读能力等。
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包括词语、句子、段落的构成和排列等。
在句法分析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法意识,使他们在语法知识上能够灵活运用,避免语言表达上的低级错误。
学生也要学会修辞手法的应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和形象。
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语文表达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阅读能力方面,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悟问题。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要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挥想象力、培养创造力等。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文字的思维去探索各种问题,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形成扎实的思维基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针对性的提问,让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寻求答案,同时也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表达个性化的见解。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情感品格的培养。
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品格。
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责任感、集体观念、竞争意识等。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重情感教育,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立能力,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更加自信、自强。
在课外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参与文学创作、朗诵比赛、剧本表演等,增强他们的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的感情细腻性,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实践的引导。
语文教学不仅是通过课堂教学,更是通过实践活动的引导。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语文实践的相关活动,比如诗歌朗诵、作文比赛、阅读活动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深入的了解语文学习的意义,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要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积极的参与、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对语文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关于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的讨论却并不少见。
有人认为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人认为应该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有人认为应该注重实用性和社会性。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一下,探寻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以及应该教授什么内容。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文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语文教学,应该学会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学会通过文字理解和分析信息,学会对所读的文章、诗歌和散文进行深入思考和解读。
语文教学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语言,写出具有个性和深度的文章和作文。
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让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实用性和社会性。
现实生活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实用性,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让他们能够熟练运用语言和文字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社会需求。
语文教学也应该注重社会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了解社会热点,学会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个性化和综合素质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语文教学应该从个体差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也应该与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道德情操等多方面的素质,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现代公民。
语文教学应该综合考虑传统文化的传承、语言能力的培养、实用性和社会性,以及个性化和综合素质教育等多个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语文教育,促使他们在言语文字的世界中茁壮成长,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语文课该教给学生些什么是广大语文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
1.教知识:语文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积累知识,使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
语文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各科的教学,老师和学生都不能奢望在一堂课上教给学生多少“考的着”的东西,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会积累知识,丰富素材。
语文课的特殊性,就是要学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并且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学语文必须多读多背多写,自己不读不背不写,光听老师讲得天花乱坠,是学不好语文的。
认真听讲是重要的,但自己动口动手动脑更重要。
要培养自己对知识和书籍的渴望。
学会对课文进行速读、细读、研读,精彩的篇章一定要能够背诵;课外要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并学会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
要学会有条有理地做笔记,坚持不懈地记日记,有感而发地写文章,生动活泼地开展各种活动,还要关注社会生活。
由于课业重,压力大,中学生很少有时间去阅读有关课外读物,获取知识主要或唯一的途径就是课堂教学。
然而,在有限的课时内,要传授大容量的知识,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教师只能更多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于是出现了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怪现象。
这完全违背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思想,即教、学、做三者合一,以“生”为中心,以“做”为中心。
在现行的以“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一时充当知识的运载体,知识的最终归宿还是它的传授者——教师,而学生辛苦一场,却并未真正成为知识的拥有者。
因此,改变这种单纯的“教课”模式,使学生真正拥有知识才是一堂课的重头戏。
2.教能力:教给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即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
教给方法,在训练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并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学到新知识。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一门学科。
语文教学应该教授以下内容:1. 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学应该教授学生正确的语言表达技巧,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学生应该学会如何用清晰、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同时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表达并正确理解。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演讲、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2. 阅读理解能力: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各种文本的意思,并从中获取所需信息。
学生应该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加强对关键信息的把握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课文、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多种文本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阅读分析。
3. 写作能力: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学生应该学会规划写作内容、组织结构、语句连贯、修辞手法等。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写作技巧、批改作文、进行写作训练等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4. 思维逻辑能力: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使他们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自主思考。
学生应该学会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进行合理的推理和论证。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思维方法、开展思维训练、组织辩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思维逻辑能力。
语文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
学生应该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培养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文化知识、社会现象等,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道德和人性问题。
语文教学应该教授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
只有全面发展这些方面的能力,学生才能够成为有思想、有文化、有创造力的人。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
语文教学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
能力的基础。
那么,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呢?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语文教学应该教授基本的语言知识。
这包括字音、字形、词语的拼读、词义辨析等基
础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可以提高自己的识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后续
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学应该教授阅读能力。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
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授不同阅读材料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社
交工具和交流方式。
语文教学应该教授学生如何正确、恰当地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口语
表达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社交能力。
语文教学应该教授基本的语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鉴赏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只有通过全面的语文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
更好地理解、运用和表达语言。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教什么(精选5篇)
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教什么(精选5篇)第一篇: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教什么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教什么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干了些什么,不可一概而论。
但是,多数的语文课堂上,还是有些一致的地方。
许多教师将自己收集到的课文的有关资料,包括作家作品介绍、时代背景介绍、作品分析评价,一股脑倾泻给学生。
心想讲深一点、讲多一些,总比讲得浅、讲得少要好一些,即使忘掉一些,也总能留下一些吧。
或者,有些教师根据考试要求来讲课,按照阅读试题来要求学生逐题进行解答,也顺便处理注释里的问题。
这样的课堂是比较普遍的,然而也是比较低效的。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把上课时间花在逐句讲解上,其他应该指导的事情就少有功夫做了;应该做的不做,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自己。
”现在的学生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内容已然过时,现在的语文考试中关于课文内容理解的比例也在逐步减少。
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主要是将自己曾经接受的或者今天收集到的资料塞给了学生,讲一些自己认为难认的字词强调给了学生,将一些文体知识写作技巧塞给了学生,而没有去关注学生的感受、需要及发展,没去关注学科发展的根本趋势与社会和时代对语文学科的基本需求。
课堂教学中,没有让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学习能力发挥出来,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不到学习的乐趣、得不到学习的成果分享。
那,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教什么?这触及了教育学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
”教学,是“教”学生“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很精辟的话。
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简单,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中了。
这种模式下,教师是主角,学生只是处在听众的位置,即使偶尔举举手回答个问题,顶多也是配角罢了。
可是,后果呢?学生习惯了教师的讲,会不会永远离不开教师了呢?读书看报的时候请老师讲讲?动笔写点东西了也请老师给改改?“讲”当然是必要的。
关于语文课的建议和想法
关于语文课的建议和想法关于语文课的建议和想法语文课是中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语文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应试倾向、知识点过多、兴趣缺失等,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和优化。
以下是我对语文课的建议和想法: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语文课的精髓所在,只有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他们才能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语文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通过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相契合的文本来进行教学。
同时,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感受和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而不是仅仅追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由于应试压力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学生大多只注重记忆知识点而忽视了对语言句式和表达方式的熟悉掌握。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达练习,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辩论赛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减少知识点,加强思辨能力的培养当前语文课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知识点,学生在短时间内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这严重削弱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我们应该适度减少知识点的数量,注重对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的理解。
同时,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阅读理解、写作等活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
四、多元化评价方式当前的语文考试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测试,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应试压力,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应该改变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小组合作作业、写作展示、口头表达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展现自己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五、注重文化传承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语文课涉及到了我们丰富的中华文化,我们要通过对古代文学经典的学习和解读,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和批判能力。
浅谈语文课教什么,怎么教
教学篇•高效课堂“语文课教什么,怎么教”是每个语文教师抓好语文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必须面临的课题。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完成“听说读写”这一综合性学习目标呢?笔者在此想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听也是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是一种综合语文素养。
那么,语文课应指导学生听什么,怎样听呢?1.让学生认真倾听,整体把握课文语文课堂要学生听的内容有很多,可以听教师、学生和着动人的背景音乐抑扬顿挫的朗诵;可以认真倾听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评价;听同伴之间对文本的诉说……关键是,教师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指导学生倾听时要注意力集中,要抓住要点,理清思路。
通过倾听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掌握如何读通,读顺句子,掌握句内停顿等朗读规则;通过倾听来学习别人的语言表达技巧、表达方式,以此来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2.用心灵去“听”,初步感悟这一环节是在初步听的基础上的高层次聆听,这个阶段的听要求学生能听出文字背后的声音,用心灵与作品进行对话,从而初步领悟文本的意蕴。
二、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说”简单来说,教学过程中的“说”就是表达。
表达是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后,用学过的言语范式去诉说心中情感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语言材料,多角度、多层次地说。
可以说积累的话,说观察的话,说想象的话,说创造的话。
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教给学生表达方法,为学生留下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要及时评价学生的表达效果,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在阅读训练中得到大力提升,教学目标才能水到渠成。
如,在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时,学完课文后,可布置学生围绕故事情节进行说话训练,“为什么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计策都很绝妙,但最后只有杰奎琳才能成功呢?”让学生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去深层次地了解人物,感悟人物,对故事情节进行再创造。
教材中口语交际部分内容的设置,更是学生练习“说”的好材料。
语文课对学生成长的培养
语文课对学生成长的培养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
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一、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
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
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这些正是人性正常的需要,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特别是对那些高层次的需要,我们应尽力创造条件,使其有满足的可能,这样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不再是外在的口号,而成为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
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他才会充满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另外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丰富多彩的世界又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
在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社会也不需要每个学生都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诗人。
国家需要80%以上的学生将来成为高素质的各行各业的普通工作者、劳动者,这样想来,我们就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就不用逼着100%的学生去按统一的模式进行高难度训练了,同时又能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通过不同的途径,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素质。
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明显地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学生的成长需要谈语文课我们该教什么-------2014年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读到过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更引发了我对这一话题的思考:触点:“语文教学是人生的奠基工程”-----由此想到:语文课文的功用研究-----想到:我们语文课该教给孩子什么?其实教什么课标上写得很清楚,只不过林林总总写了很多,有的也很抽象,再加上我们现在大多也懒得看文字,所以总在想,可不可以通过简单明了的几句话告诉我们语文老师语文课该讲什么?下面就着期中考试把自己的思考及学习向老师汇报一下,期待共勉!从学生的成长需要,谈语文课我们该教什么一、认字、写字。
老古话:“上学啊,多识点字”从上了年纪的老人口中经常听到的这句话诠释了我们学语文的基本目的。
这个最古老最传统的上学目的流传至今,我想也没有改变!小学语文是启蒙教育,课标上说:得认3500个常用字,得会写其中的2500个,而且要写得正确、规范。
这是教学的第一个目标。
这个目标有多少小学生达到了呢?我列举两个例子:一是读到过于永正的一篇文章,他说:我有一位教初中的朋友,他每接一个初一新班,都要进行“摸底”检查---3500个常用字是否认全,2500个读写的字是否都会写。
朋友告诉他:全部认识的学生,不到90%,全部会默写的学生仅有60%左右。
写得工整的不过半,能写得入楷书之体的,寥寥无几。
于永正当时的感觉是十分汗颜,从这里得出结论是我们小学老师失职了。
本次期中考试我留意了我校一个年级一个班的一打试卷(共计28张试卷):第一大题第一小题是看拼音写生字,共计8个,学生失分情况这样:-2、√、-1、-2、-1、-3、-2、-5、-1、-2、-1、-4、-3、-5、-3、√、-1、-2、√、-2、-3、-5、-2、-1、-2、-2、√、√。
这28份试卷,该题目满分应该224分共计失分56分失分率:25% 全对的5人,不足18%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先得把字教好,实打实地教会3500个汉字,涉及到教会的期中考试检查题目有两类:第一是:2-6年级都涉及到了关注生字读音的考题。
这类题目主要针对二类字。
作为出题者来说,关注课本中带拼音的字,会认啊,同时,范围缩小到读音易错的字。
五年级:匕首、碴子、卧剥形式上:二年级“我能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三、四年级同二年级;五、六年级难度增加,成组的出现,题目要求如下:“下面的四组词语中,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我们在完成教会之后,要手把手的写好2500!强调两个词语:“教会”“写好”。
要通过多种识字方法教会;要通过示范写、讲述要点写、练习写等方式“写好”。
对什么样的字我们要格外关注:1、我们看三年级期中考试写字的内容:叮嘱、悲惨、衬衫、窟窿、莲蓬、羡慕、熟悉、射箭、欧洲、裁剪(每字0.5分,共10分)你作为出题者你会考哪些字:笔画复杂、笔画多、容易出错(多一笔、少一笔)的字2、写好曾几何时,学生有一笔好字是西实小老师的骄傲,可如今……【由此可引发许多研究:如何进行识字教学?如何让学生记住生字?在什么时间学习生字?……】二、学会读—特别是朗读。
从小到大,我们经常用到的是“读”------从过去的给家长读封信到现在的读一篇文章,甚至是将来的汇报工作、读一篇讲话稿……可以说,我们一直没有离开读,也离不开读。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课程标准中明明白白的要求,在我们的每一篇备课中也都放在了教学目标的首要位置,但是这个教学目标落实了没有?咱们家里人开会也不用遮遮掩掩,现在在我们每一个班级里面,能够“正确、流利”地读完一篇文章的学生已经不多,更不用说有感情了。
细想一想,做到正确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读正确就应该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重复、不颠倒字词,还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集中注意力,防止有口无心。
这么多项工作都涵盖在“正确”之中,这不是简单的事情,回想我们课上,为了达到正确,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口头上的预习读文、初读课文”仅仅凭着这2-3遍的读文能不能做到读正确?【怎么办?课前预习要到位---课上敢于给时间-----课下勤督促】为什么要落实这个目标现在,我们回忆一下班上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学生的名字,再想一下他们的成绩?是不是朗读好的学生成绩就好?所以,有家长问我如何提高语文成绩,我就简单的告诉她,让学生给你读书,先提高朗读能力;细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实际上学生的语感就提高了。
如果小学六年下来,学生能把每篇课文读熟,把要求背诵的课文背下来,再加上大量的课外阅读,那么,他的语言一定会十分丰富。
所以,高明的老师总能变换着法儿让学生反复读书,还能让它们读的有滋有味;曾经和我们的老师开玩笑地说,如果一节课别的什么也没教,只交会了学生读书就算是有收获了。
怎么办?首先我们要将朗读向课前延伸,在课堂教学之前要有目的的布置学生朗读课文,先把文本读通读顺,解除字词障碍,基本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接着课堂上教给、示范学生朗读,变着法的让学生练习有感情的读。
最后,提供孩子展示朗读的机会。
---早晨的读书有组织、空课组织朗读比赛。
这样完成提高成绩的曲线救国。
三、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
狭义的讲:“学生是离不开书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领悟、掌握读书的方法。
比如,不动笔墨读读书,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用笔全画出关键的词语活局子,有感触的地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透过文字的表面意义想象背后的蕴意等等。
这也是伴随孩子们一生的东西。
读书做记号、加批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受用终生的读书方法。
现在,我们好多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已经养成了读书、作批注的习惯。
他们在自己读书中,不但勾画,而且写下所读感受。
四、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准确表情达意。
首先让我们再次认识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这样定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着语文学习的重点不仅仅在于感知文本的内容层面,更应该落在语言的品味、积累和运用上。
学习语言是语文学科的首要任务。
语文是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数学)的一门学科,其他学科我们学习文字承载内容就可以了。
比如数学、比如科学…………语文却不是这样,他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是文字承载的内容(即表达了什么);二表达内容的文字本身(即如何表达的)。
【实际上这里面就有两个问题----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如果只关注文字承载的内容就是教课文。
如果不仅关注内容,更关注了表达就是教语文,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
】再进一步解释:我们学完了《鸟的天堂》,学生了解了南国美丽的景色,看到了枝繁叶茂的大榕树,看到了铺天盖地的鸟,开了眼,受到了美的熏陶……对,我们透过语言文字了解了这些内容。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内容层面,语文就失去了他的学科价值,就是一条腿在走路。
因为语文的本真是带领学生学习语言,学习如何表情达意。
我们经常听到①有人这样说:“好话到他嘴里也说不出好来!”--------如果不是故意的,很明显这个人是表达上出了问题!②一个歇后语:茶壶煮饺子—有话倒不出。
倒不出的原因一是个人器官问题不能表达;二是个人能力不会表达。
如果不是第一个原因,那么造成个人表达能力低的直接原因就是我们的语文课出了问题。
让我们看看期中试卷中检查学生语言运用的试题-------试题举例:四年级:……4、杰克逊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用看似矛盾的方式来强调了的重要。
5、“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这里,“那样的”强调了():(1)具体说明“伤害”是被食肉海鸟吃掉;(2)被伤害的惨烈程度。
6、“那双手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这里“像鹰的爪子”,写出了():(1)鬼子军官的双手枯瘦、坚硬、丑陋;(2)想说明鬼子军官的双手可恨令人恐惧。
五年级:……1、《牧童》中“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一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诗歌向来讲究炼字的特点,比如句中一个“”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
3、“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这句话在强调。
5、“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7、“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句式就更加强调了。
从课程标准要求、还有考试题目,我想大家应该明确我们的语文课堂重点是什么了,接下来,课堂上应该如何展示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为了带领学生更好的学习语言,课堂上我们就要到教材中去寻找“例题”此时提到“例题”,和数学的例题一样---起示范引领作用。
不一样的是,数学例题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而语文却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到课文中去寻找。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教材的二次开发。
【关注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例如《鸬鹚》中有这样一段话: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地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
岸边有几棵柳,垂柳外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
几只又窄又长的小渔船浮在湖面上。
近处的一只小船上,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
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这段话描写了一幅傍晚宁静的渔村图。
这段话中,每个字,每个词无不渗透着宁静的气息。
其间“浮”字用得那么传神,我们可以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来学习表达。
①“浮”你可以把它换成什么字?(停、漂)。
②“浮”字与“停”比,你从中又感受到了什么?“浮”字显得好轻松,好自由。
是呀!通过比较,学生体味到了“浮”字的味儿,这儿显得更平静,有了“浮”字这儿更让人感到轻松、自由、悠闲。
③读一读,能不能让大家感到轻松、自由?几只又窄又长的小渔船浮在湖面上。
这样,学生不但品出了用词的分寸感,描写的形象感,更和朗读结合在一起,品出了“浮”字中蕴含的情味感。
长期这样训练,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也特别强。
语文味不知不觉得从这里滋生。
【值得研究的问题:1、如何确定语言训练点。
2、如何进行语言训练点的教学】五、小学语文还要教表达-------重在书面表达。
(这个表达和第四点侧重不尽相同)从古代的摆地摊代写各种文书---到现在各级各类机关的“写手”(也称作笔杆子)----到流传在大学生中的编写短信息“赚钱”(最初每编辑一条短信息0.5元)-----“会说不会写,一辈子干挨憋”的俗话都说明“写”是人们非常需要的一种能力。
当然,语文课标中也明确出现了“写话”的要求。
我们不止一次的抱怨学生写得什么也不是,不知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出现什么也不是的结果?我觉得是我们的课堂上缺失了“写”的传授。
我们必须承认“运用语文文字的能力”是从语文课中习得的。
我们欣喜的看到了在部分老师的示范课中看到了“写”的落实,但是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