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严重心律失常PPT课件

+ (3 )避免喜怒忧思等精神刺激,要善于做患者的思 想工作,使之配合治疗,以利于康 复。
.
15
+ (4) 护理人员不能慌张、忙乱,应保持沉着,给患 者以安慰。
+ (5)护理人员操作宜轻稳,避免触动病人的卧床而 引起病人情绪波动,加重病情。
+ (6)患者的衣服不要太紧,尤其呼吸困难时,应将 钮扣松开。
.
7
+ 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
+ 临床表现
+ 为心动过速突然发作,突然终止。 + 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数秒钟,长则数小时,甚至数天。
+ 发作时病人有心悸、焦虑、恐惧、乏力、眩晕甚至昏厥, 并可诱发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休克等。
+ 症状的轻重与发作时病人的心室率、持续时间和是否有器 质性心脏病等有关。
.
5
(一)快速心律失常
+ 1.窦性心动过速
+ 成人心率超过100次/分为 过速。
+ P波、I、II、III,aVF导联直 立,aVR导联倒立。
+ P-R间期0.12~0.20秒。 + P-P间距差不超过0.12秒。
.பைடு நூலகம்
6
• 见于心情过于激动,运动之后,饮酒、 饮浓茶、咖啡或应用某些药物,如阿 托品,甲状腺素等。这种心律快,人 们容易察觉,因为是人为的因素可以 预防。应当提防的是疾病引起的心动 过速,如中毒、高热、败血症、休克、 甲亢等。
等会发生。
.
3
三、心律失常的分类
快速心率失常 按照心律失常 时心率的快慢
缓慢心率失常
.
4
+ 快速心律失常常见的 有:室上性早搏、室 上性心动过速、心房 扑动、心房纤颤;室 性早搏、室性心动过 速、心室扑动和心室 纤颤。
.
15
+ (4) 护理人员不能慌张、忙乱,应保持沉着,给患 者以安慰。
+ (5)护理人员操作宜轻稳,避免触动病人的卧床而 引起病人情绪波动,加重病情。
+ (6)患者的衣服不要太紧,尤其呼吸困难时,应将 钮扣松开。
.
7
+ 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
+ 临床表现
+ 为心动过速突然发作,突然终止。 + 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数秒钟,长则数小时,甚至数天。
+ 发作时病人有心悸、焦虑、恐惧、乏力、眩晕甚至昏厥, 并可诱发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休克等。
+ 症状的轻重与发作时病人的心室率、持续时间和是否有器 质性心脏病等有关。
.
5
(一)快速心律失常
+ 1.窦性心动过速
+ 成人心率超过100次/分为 过速。
+ P波、I、II、III,aVF导联直 立,aVR导联倒立。
+ P-R间期0.12~0.20秒。 + P-P间距差不超过0.12秒。
.பைடு நூலகம்
6
• 见于心情过于激动,运动之后,饮酒、 饮浓茶、咖啡或应用某些药物,如阿 托品,甲状腺素等。这种心律快,人 们容易察觉,因为是人为的因素可以 预防。应当提防的是疾病引起的心动 过速,如中毒、高热、败血症、休克、 甲亢等。
等会发生。
.
3
三、心律失常的分类
快速心率失常 按照心律失常 时心率的快慢
缓慢心率失常
.
4
+ 快速心律失常常见的 有:室上性早搏、室 上性心动过速、心房 扑动、心房纤颤;室 性早搏、室性心动过 速、心室扑动和心室 纤颤。
心律失常讲课课件

房性心律失常:起源于心房的异常节律。 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起源于房室交界区的异常节律。 室性心律失常:起源于心室的异常节律。
心律失常的流行病学
01
02
03
发病率
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 人中较为常见。
病因
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 肌炎、电解质紊乱、药物 中毒等。
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 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 惯。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及 早发现潜在的心律失常问题,实
现早期干预和治疗。
避免诱因
注意避免或减少接触可能诱发心 律失常的因素,如咖啡因、某些
药物、电解质紊乱等。
康复评估与方法
康复评估
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等指标,全面评估患者的康复状况, 为后续康复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药物康复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和严重程度,合理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患者 进行药物康复治疗。
非药物治疗
心脏电复律 导管消融治疗
起搏器植入 生活方式的调整
通过外部电击的方式,将异常的心脏节律转复为正常节律,适 用于急性、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
通过导管插入心脏,利用高频电流或冷冻能量消融引起心律失 常的异常组织,恢复心脏正常节律。
对于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特别是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的患者,可 能需要植入起搏器来维持心脏正常节律。
心律失常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 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改善心功能。 通过利尿剂、ACE抑制剂、ARBs 等药物减轻心脏负担,同时可应 用β受体阻滞剂等改善心律失常症 状。
06
心律失常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积极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均 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保持心理平衡等,以降低心律失
心律失常PPT课件

2、起始q波或r波,>40ms?
❖
是:VT
3、起始负向波降支有切迹,且QRS主波呈负向?
❖
是:VT
4、Vi/Vt ≤1?
❖
是:VT
❖ 心动过速时QRS波呈RBBB图型:
V1导联 ① rSr,rsr,rR,rRS:SVT伴差传 ②R, Rs”或R时限>30ms:VT
“丑征” (ugly sign) 1990-Moulton提出
和收缩性四大生理特性。
❖ 5、普通心肌(心房心室肌)无自律性,特殊心肌无收缩性。
❖ 6、窦房结(心脏的最高领导)的自律性60-100次/分,房室结的自 律性40-60次/分,心室的自律性<40次/分。
❖ 7、正常时,窦房结发放的每一次指令,传给心房,同时也传给房 室结,房室结再将指令传给心室。
❖ 8、房室结具有生理性延迟作用,激动在房室结中传导减速,使心 房心室不至于同时收缩;具有滤过作用,通常只能让200次/分的电 冲动通过。
异搏定、心律平等。 ❖ 5、“逸搏者”要设法保护,如按起搏器,常用药物有阿托品、异
丙肾上腺素。
1、主动性心律失常
❖ 上一级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下级提早的活动 称“早搏”(主动性、抢先、早搏、快速型)
❖ 单发—早搏 ❖ 2个连发—成对 ❖ ≥3个—xx律,xx心动过速
2、被动性心律失常:
❖ 上一级功能不正常(功能低下或无功能)时, 下一级推迟的活动,称“逸搏”(被动性、 推迟、逸搏、缓慢型)。
QRS波呈RBBB图型:
V6导联: ①R/S>1,呈“qRs、Rs、RS
SVT伴差异性传导
②R/S<1 VT
❖ QRS波呈LBBB图型:
V1导联
① rS,QS, r波较窄,s波无顿挫 SVT伴差传
危重病医学(心律失常)PPT课件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长时间监测心脏电活动变化, 有助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心律 失常。
心电信号分析
通过分析心电信号的波形、频 率等特征,对心律失常进行分 类和评估。
心脏超声
通过超声波检查心脏结构和功 能,辅助诊断心律失常。
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常用和可靠的方法之一,能够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帮 助医生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预防
针对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预防 ,应积极控制原发病,改善患者 的生理状况,减少心律失常的发 生风险。
治疗
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应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非药 物治疗和电复律等。
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护理与监测
护理
对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护理应注重 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心律失常的症状 和发作频率,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
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特点
病情严重
危重病患者通常存在严重的生理 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心律失常
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
症状不典型
由于患者病情严重,心律失常的症 状可能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
治疗难度大
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难度较 大,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患者 的整体状况、药物副作用等。
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心律失常的病因
心血管疾病
如冠心病、心肌病、心 脏瓣膜病等,是心律失
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内分泌失调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 退,可引起心律失常。
电解质紊乱
药物作用
如低钾、低镁等,可影 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
性,导致心律失常。
某些药物如抗心律失常 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可引起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长时间监测心脏电活动变化, 有助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心律 失常。
心电信号分析
通过分析心电信号的波形、频 率等特征,对心律失常进行分 类和评估。
心脏超声
通过超声波检查心脏结构和功 能,辅助诊断心律失常。
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常用和可靠的方法之一,能够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帮 助医生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预防
针对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预防 ,应积极控制原发病,改善患者 的生理状况,减少心律失常的发 生风险。
治疗
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应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非药 物治疗和电复律等。
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护理与监测
护理
对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护理应注重 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心律失常的症状 和发作频率,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
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特点
病情严重
危重病患者通常存在严重的生理 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心律失常
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
症状不典型
由于患者病情严重,心律失常的症 状可能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
治疗难度大
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难度较 大,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患者 的整体状况、药物副作用等。
危重病患者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心律失常的病因
心血管疾病
如冠心病、心肌病、心 脏瓣膜病等,是心律失
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内分泌失调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 退,可引起心律失常。
电解质紊乱
药物作用
如低钾、低镁等,可影 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
性,导致心律失常。
某些药物如抗心律失常 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可引起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ppt课件

检查心脏的节律和速率,以及是否有 心脏杂音或心包摩擦音。
辅助检查
01
02
03
04
心电图
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检测心律 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动态心电图
长时间监测心脏电活动,有助 于发现日常活动中心律失常的
情况。
心向量图
检测心脏的电活动,提供更全 面的心律失常信息。
心脏电生理检查
通过有创的方法检测心脏电活 动的传导和兴奋性,有助于心
心悸
患者感到心脏突然跳动 或心跳加速,有时会有
停跳感。
气短
在轻度体力活动或休息 时感到呼பைடு நூலகம்急促,严重
时甚至无法平躺。
头晕
由于心脏输出量减少, 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患 者常感到头晕、乏力。
晕厥
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导 致心脏输出量急剧降落 ,引起晕厥甚至猝死。
02
心律失常的病因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
心律失常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 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的产生。
日常护理
关注自身症状
留意自己是否有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如有 特殊及时就医。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烟酒等诱发心律失常 的因素。
遵医嘱治疗
按照医生建议使用药物,不随便更改剂量或停药 。
康复指点
心理调适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运动康复
在医生指点下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提高心肺功能。
项,积极配合手术和治疗。
05
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定期体检
公道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 持心理平衡,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 张。
定期进行心电图等心脏相关检查,以 便早期发现心律失常。
辅助检查
01
02
03
04
心电图
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检测心律 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动态心电图
长时间监测心脏电活动,有助 于发现日常活动中心律失常的
情况。
心向量图
检测心脏的电活动,提供更全 面的心律失常信息。
心脏电生理检查
通过有创的方法检测心脏电活 动的传导和兴奋性,有助于心
心悸
患者感到心脏突然跳动 或心跳加速,有时会有
停跳感。
气短
在轻度体力活动或休息 时感到呼பைடு நூலகம்急促,严重
时甚至无法平躺。
头晕
由于心脏输出量减少, 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患 者常感到头晕、乏力。
晕厥
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导 致心脏输出量急剧降落 ,引起晕厥甚至猝死。
02
心律失常的病因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
心律失常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 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的产生。
日常护理
关注自身症状
留意自己是否有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如有 特殊及时就医。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烟酒等诱发心律失常 的因素。
遵医嘱治疗
按照医生建议使用药物,不随便更改剂量或停药 。
康复指点
心理调适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运动康复
在医生指点下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提高心肺功能。
项,积极配合手术和治疗。
05
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定期体检
公道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 持心理平衡,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 张。
定期进行心电图等心脏相关检查,以 便早期发现心律失常。
内科学教学课件:心律失常

39
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
心电图的预激:心房冲动通过房室旁路提前激动 心室的一部分或全体。
房室旁路:在房室特殊传导组织以外,还存在一 些由普通工作心肌组成的肌束,连接心房与心 室之间)
病因:常无其他心脏异常现象,可发生任何年龄。
临床表现:本身不引起症状,心动过速(发生率 1.8%)发作时所致症状:80%是房室折返性心 动过速,15-30%是Af,5%是AF。
4
心律失常的分类
起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窦速 窦缓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搏
发生机制
传导异常
异位心律失常
被动性
(房性、交界性、室性) 主动性
逸搏 逸搏心律
期前收缩
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
传导阻滞
窦房阻滞 房内阻滞
扑动、颤动 阵发性心动过速
房室阻滞
室内阻滞(左、右束支 、分支)
折返性心律: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25
心房扑动 房扑.FLC
26
房扑的治疗
药物治疗: 控制心室率: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非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转律:IA(奎尼丁)、IC(普罗帕酮)、
III类(胺碘酮) 非药物治疗:
电复律、射频消融术、食道调博 抗凝治疗
27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
房颤:规则有序的心房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 无序的 颤动波
阵发性室上速(PSVT):窦房、房室结、心房折返。房室
结内折返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室上速
36
阵发性室上速 房室折返.FLC
37
房室结内折返示意图:双径.FLC
38
阵发性室上速的治疗
物理方法:刺激迷走神经、颈动脉窦按摩、valsalva动作 药物治疗 腺苷与钙通道阻滞剂 洋地黄与β受体阻滞剂 普罗帕酮 升压药 非药物治疗 食管心房调搏 直流电复律 射频消融技术可以根治!
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
心电图的预激:心房冲动通过房室旁路提前激动 心室的一部分或全体。
房室旁路:在房室特殊传导组织以外,还存在一 些由普通工作心肌组成的肌束,连接心房与心 室之间)
病因:常无其他心脏异常现象,可发生任何年龄。
临床表现:本身不引起症状,心动过速(发生率 1.8%)发作时所致症状:80%是房室折返性心 动过速,15-30%是Af,5%是AF。
4
心律失常的分类
起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窦速 窦缓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搏
发生机制
传导异常
异位心律失常
被动性
(房性、交界性、室性) 主动性
逸搏 逸搏心律
期前收缩
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
传导阻滞
窦房阻滞 房内阻滞
扑动、颤动 阵发性心动过速
房室阻滞
室内阻滞(左、右束支 、分支)
折返性心律: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25
心房扑动 房扑.FLC
26
房扑的治疗
药物治疗: 控制心室率: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非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转律:IA(奎尼丁)、IC(普罗帕酮)、
III类(胺碘酮) 非药物治疗:
电复律、射频消融术、食道调博 抗凝治疗
27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
房颤:规则有序的心房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 无序的 颤动波
阵发性室上速(PSVT):窦房、房室结、心房折返。房室
结内折返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室上速
36
阵发性室上速 房室折返.FLC
37
房室结内折返示意图:双径.FLC
38
阵发性室上速的治疗
物理方法:刺激迷走神经、颈动脉窦按摩、valsalva动作 药物治疗 腺苷与钙通道阻滞剂 洋地黄与β受体阻滞剂 普罗帕酮 升压药 非药物治疗 食管心房调搏 直流电复律 射频消融技术可以根治!
危重病医学(心律失常)PPT课件

影像学诊断对于心律失常的诊 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尤其对于一些结构性心脏病引 起的心律失常。
影像学诊断还可以提供心脏血 流动力学的信息,有助于评估 心律失常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包括血液检查、代谢 检查等,可以了解患者的全身状
况和相关生化指标。
实验室诊断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 和病因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 值,尤其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心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病例二:房颤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总结词
房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详细描述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都是常用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抗 凝剂、控制心率的药物等,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非药物治疗包括导管消融、外科手术等,对于药物 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非药物治疗。
律失常患者。
心理康复
对于因心理因素导致的心律失常, 进行心理康复治疗也是必要的。
患者教育和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心律失常的基本知识、预防和管理方法,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意识。
生活方式调整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调整生活方式,如适当运动、 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等。
05 心律失常的病例分析
律失常。
实验室诊断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 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为制定治
疗方案提供依据。
03 心律失常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
用于控制心律失常症状,如胺碘 酮、利多卡因等。
抗凝药物
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如华法林、低 分子量肝素等。
其他药物
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等, 用于改善心脏功能和缓解症状。
心律失常ppt课件

效果2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 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 字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 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 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输 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 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2 4
THANKS
谢谢各位聆听
轴找线出-特--殊矩点形的
截投平影面倾斜于
轴找线出-一--端椭点圆的
2 2
投影
di
liu zhang jie
第六章 节
教学效果
效果1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 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 字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 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 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输 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 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6.1 教学效果
从读中 学、问中 学、动中 学、练中 1
1
学来达到
di
si zhang jie
第四章 节
教学过程
4.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分钟)
自主学习 (10分钟)
达标测评 (12分钟)
布置作业 (2分钟)
1234567
出示目标 (2分钟)
合作探究 (15分钟)
课堂总结 (2分钟)
1 3
4.2 导入新课
er zhang jie
第二章 节
教学分析
2.1 教法分析 三段式教学法=尝试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形
因
循
分
势
材
序
层
新
施
渐
兼
颖
教
进
顾
0 9
di sa zhang jie
第 三n 章 节
学法分析
从读 书中 来学 到从探动 索手发中 现来学 到更 多能
3.1 学法指导
从问 题中 来学 到从思练 考习质中 疑来学 到知 识稳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 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 字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 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 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输 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 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2 4
THANKS
谢谢各位聆听
轴找线出-特--殊矩点形的
截投平影面倾斜于
轴找线出-一--端椭点圆的
2 2
投影
di
liu zhang jie
第六章 节
教学效果
效果1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 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 字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 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 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输 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 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6.1 教学效果
从读中 学、问中 学、动中 学、练中 1
1
学来达到
di
si zhang jie
第四章 节
教学过程
4.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分钟)
自主学习 (10分钟)
达标测评 (12分钟)
布置作业 (2分钟)
1234567
出示目标 (2分钟)
合作探究 (15分钟)
课堂总结 (2分钟)
1 3
4.2 导入新课
er zhang jie
第二章 节
教学分析
2.1 教法分析 三段式教学法=尝试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形
因
循
分
势
材
序
层
新
施
渐
兼
颖
教
进
顾
0 9
di sa zhang jie
第 三n 章 节
学法分析
从读 书中 来学 到从探动 索手发中 现来学 到更 多能
3.1 学法指导
从问 题中 来学 到从思练 考习质中 疑来学 到知 识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可重复一次
副作用:负性肌力和传导、低血压
地尔硫唑
(二). 抗缓慢性心律失常药( 增加自律性与传导性药物)
• 抗胆碱药 阿托品 • 受体兴奋剂 异丙肾 • 乳酸钠克分子溶液
三. 电学治疗
(一). 心脏电复律 (二). 人工心脏起搏
电学治疗
(一). 心脏电复律
• 以瞬间高压电流终止快速异位节律 1. 非同步: 室颤、室扑
•窦性停搏
2020/12/1
2020/12/1
分类
房性早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性早搏 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
三. 阵发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2020/12/1
2020/12/1
四. 扑动与颤动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电学治疗
(二). 人工心脏起搏
• 单心腔起搏器 • 双及多心腔起搏器 • 频率应答起搏器 • 抗心动过速起搏器
•单心腔起搏器
•双心腔起搏器
四. 消融治疗(Ablation)
经导管应用物理或化学方 法以毁损心律失常相关组织。
导管射频消融:采用 500KHz的射频电流,仅有加热 作用,故损伤小,无痛苦,并发 症少,可根治多种快速性心律失 常。
房、室收缩不同步,舒张末期心室容量减 少15% 。
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心排量下降约5%
2020/12/1
(心律失常的诊断)
一. 症状(病史)心慌、黑朦、晕厥 二. 体征 心率、节律、心音
三. 心电图 四. 动态心电图 五. 信号平均心电图 六. 运动试验 七. 经食管心房调搏 八. 心脏电生理检查
II度I型AVB
II度II型AVB
•III度AVB与VVI起搏器
2020/12/1
右束支传导阻滞
左束支传导阻滞
频率依赖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
胺碘酮
适应证: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房颤。
药代动力学:口服起效慢、半衰期长(三室模型 )
用法:静脉、 口服 副作用:甲状腺功能障碍,窦缓,AVB,TDP,
肺纤维化
索他洛尔
抗快速心律失常药
IV类:钙阻滞剂:
维拉帕米
适应证:SVT、特发性室速 用法:5mg/10分钟,IV. 无效 15min
心律失常-教学课件
2020/12/1
(心律失常发生原理)
自律性异常 触发活动 折返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 速率: 160~180次/分 <HR <40次/分时,CO
。
• 节律: 节律不规整可影响心室充盈。 • 收缩顺序:
射频消融治疗适应症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AVRT、 AVNRT、AT、AF
•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器质
性 • 房颤:局灶性、永久性 • 顽固性室性早搏:RVOT、LV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心律失常治疗)
去除病因 调整心律
2020/12/1
2020/12/1
(一).抗快速心律失常药
• I类:膜稳定剂 • II类:-受体阻滞剂 • III类:动作电位延长剂 • IV类:钙阻滞剂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抗快速心律失常药
III类:动作电位延长剂
2. 同步: 房颤、房扑、室速等
• 心内低能量电复律
• 埋藏式自动心脏除颤器
• 心脏起搏转复除颤器
Clinical Syndromes Addressed by ICD Implantation
• Sudden cardiac death survivors • VT not hemodynamically well-tolerated • Idiopathic cardiomyopathy/syncope or VT •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syncope or VT • RV dysplasia • Long QT syndrome
副作用:负性肌力和传导、低血压
地尔硫唑
(二). 抗缓慢性心律失常药( 增加自律性与传导性药物)
• 抗胆碱药 阿托品 • 受体兴奋剂 异丙肾 • 乳酸钠克分子溶液
三. 电学治疗
(一). 心脏电复律 (二). 人工心脏起搏
电学治疗
(一). 心脏电复律
• 以瞬间高压电流终止快速异位节律 1. 非同步: 室颤、室扑
•窦性停搏
2020/12/1
2020/12/1
分类
房性早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性早搏 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
三. 阵发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2020/12/1
2020/12/1
四. 扑动与颤动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电学治疗
(二). 人工心脏起搏
• 单心腔起搏器 • 双及多心腔起搏器 • 频率应答起搏器 • 抗心动过速起搏器
•单心腔起搏器
•双心腔起搏器
四. 消融治疗(Ablation)
经导管应用物理或化学方 法以毁损心律失常相关组织。
导管射频消融:采用 500KHz的射频电流,仅有加热 作用,故损伤小,无痛苦,并发 症少,可根治多种快速性心律失 常。
房、室收缩不同步,舒张末期心室容量减 少15% 。
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心排量下降约5%
2020/12/1
(心律失常的诊断)
一. 症状(病史)心慌、黑朦、晕厥 二. 体征 心率、节律、心音
三. 心电图 四. 动态心电图 五. 信号平均心电图 六. 运动试验 七. 经食管心房调搏 八. 心脏电生理检查
II度I型AVB
II度II型AVB
•III度AVB与VVI起搏器
2020/12/1
右束支传导阻滞
左束支传导阻滞
频率依赖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
胺碘酮
适应证: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房颤。
药代动力学:口服起效慢、半衰期长(三室模型 )
用法:静脉、 口服 副作用:甲状腺功能障碍,窦缓,AVB,TDP,
肺纤维化
索他洛尔
抗快速心律失常药
IV类:钙阻滞剂:
维拉帕米
适应证:SVT、特发性室速 用法:5mg/10分钟,IV. 无效 15min
心律失常-教学课件
2020/12/1
(心律失常发生原理)
自律性异常 触发活动 折返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 速率: 160~180次/分 <HR <40次/分时,CO
。
• 节律: 节律不规整可影响心室充盈。 • 收缩顺序:
射频消融治疗适应症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AVRT、 AVNRT、AT、AF
•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器质
性 • 房颤:局灶性、永久性 • 顽固性室性早搏:RVOT、LV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心律失常治疗)
去除病因 调整心律
2020/12/1
2020/12/1
(一).抗快速心律失常药
• I类:膜稳定剂 • II类:-受体阻滞剂 • III类:动作电位延长剂 • IV类:钙阻滞剂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2020/12/1
抗快速心律失常药
III类:动作电位延长剂
2. 同步: 房颤、房扑、室速等
• 心内低能量电复律
• 埋藏式自动心脏除颤器
• 心脏起搏转复除颤器
Clinical Syndromes Addressed by ICD Implantation
• Sudden cardiac death survivors • VT not hemodynamically well-tolerated • Idiopathic cardiomyopathy/syncope or VT •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syncope or VT • RV dysplasia • Long QT syndr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