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NEW)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NEW)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目 录2013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2012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2012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2011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2009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2009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一、论述题(50分)1、试论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发达的原因。

(35分)2、试论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

(15分)二、作品分析(35分)从内容和艺术手法两大方面分析、比较下面两篇作品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吲。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三、文献知识(15分)《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选作品时都注明版本,为什么要注明版本?版本知识在古典文学研究中有什么用场?四、请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標點符虢。

(15分)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典也關關和聲也雎鳩千雎也鳥摯而有别水中可居者曰洲后妃說樂君子之德燕不和諧义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關雎之有别焉然後可以凰化天下夫婦有別则父子親父子親則君臣敬君臣敬則朝廷正朝廷正則王化成箋云挚之言至也捐王雎之鳥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幽同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關雎之德是幽同真專之善女宜為君子之好匹箋云怨耦曰仇言后妃之德和谐則幽閉處深宫貞專之善女能為君子和好岽妾之怨者言皆化后妃l之德不嫉妒謂三夫人以下五、請把下面的文字翻譯成现代漢語。

(35分)晉人歸楚公子榖臣①典連尹襄老②之尸于楚以求知罃③於是苟首佐中軍矣故楚人許之王④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對曰二國治戎臣不才不勝其任以為俘馘執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君之惠也臣實不才又誰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對曰一国同其社稷而求紓其民各懲其忿以相宥也兩釋纍囚以成其好二國有好臣不舆及其誰敢德王曰子歸何以報我對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無怨無德不知所報王曰雖然必告不毂對曰以君之靈纍臣得歸骨於晉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若從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請於寡君而以戮於宗亦死且不朽若不獲命而使嗣宗職次及於事而帥偏師以脩封疆雖遇執事其弗敢連其竭力致死無有二心以盡臣禮所以報也王曰晉未可舆爭重為之禮而歸之注:①楚公子榖臣:楚莊王的兒子。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笔记考研题及典型题详解(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圣才出品】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笔记考研题及典型题详解(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圣才出品】

第5章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5.1 复习笔记一、五言诗的起源五言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和其他诗歌形式一样,都是从民间产生的。

汉初的四言诗体不能表达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五言诗应运而生。

五言诗包含的词和音节比四言诗多,隔句用韵的形式,音节比较舒缓协调,运用起来伸缩性也较大,在表达上确实更灵活更丰富,适应新的内容。

二、东汉文人的五言诗东汉的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影响最显著、艺术成就最出色的是辛延年的《羽林郎》和宋子侯的《董娇饶》二篇。

前者写胡姬的抗拒豪强,后者假设桃李和采桑女子互相问答,感叹盛年一去、即遭捐弃的不幸命运。

风格逼近乐府民歌。

不但表现技巧纯熟,而且深得乐府民歌的精神。

诗中的故事、对话、结构和夸张的描写方法都具有乐府民歌的特色。

三、古诗十九首及其他1.内容介绍《古诗十九首》载于《文选》,因为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故《文选》的编者题为“古诗”。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既非一人,所以它们反映的思想内容是很复杂的,有写热衷仕宦的,有些朋友交情凉薄的,有写游子思妇的,还有主题不明确的。

2.思想内容《古诗十九首》中思想感情的共同特征是:对人生易逝、节序如流的感伤,大有汲汲皇皇、如恐不及的忧虑;通过闺人怨别、游子怀乡、游宦无成、追求享乐等内容的描写,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

3.艺术成就(1)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其抒情方法往往是用事物来烘托,融情入景,寓景于情,情、景二者密切结合,达到了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境界。

(2)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突出。

(3)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衬映烘托,着墨不多;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馀味无穷。

(4)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炼,含义丰富,十分耐人寻味。

《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五言之冠冕”。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一、填空题1.刘勰《文心雕龙》评()为“五言之冠冕”。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章节题库(散文 )【圣才出品】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章节题库(散文 )【圣才出品】

第24章散文一、填空题1.散文集《负暄琐话》和《负暄续话》的作者是________。

(北京大学2011年研)【答案】张中行【解析】张中行3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长期从事语文教科书和语文教育的编辑、研究工作。

80年代开始,陆续写下一批以30年代前期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旧人旧事的随笔,定名为《负暄琐话》出版,引起注意。

后又陆续出版《负暄续话》、《负暄三话》以及《流年碎影》等随笔集。

2.余秋雨的散文属于________。

【答案】学者散文【解析】余秋雨的散文属于学者散文,文章大都蕴含浓厚的人文精神和学者情怀,表现为对终极意义的关怀及对文化价值观念的关注,反射出巨大的文化与历史内涵。

其中以才学为根底的价值判断,是其鲜明的创作特征。

如《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等作品无不体现出作者对中国传统文明的重温与反思,对历史的关注以及对文人命运的思考,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与历史内涵。

二、名词解释1.大散文(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大散文是指80年代至90年代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创作的一些融会学者理性思考和个人感性表达的随笔式散文。

代表作家有张中行、余秋雨等。

大散文的作者大都有较为丰厚的学术修养,往往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散文的表达中,不特别注重文体规范,通常将其视为专业研究之外的另一种自我表达或关注现实的形式。

大散文在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通常会以较为智性的幽默来平衡情感的因素,学理知识的渗透,也使其具有特别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

2.学者散文(北京大学2010年研)相关试题:文化散文(南开大学2010年研)答:学者散文是八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的一种形态,又称“文化散文”。

这些散文的作者大都是一些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在专业研究之外,创作一些融会了学者的理性思考和个人的感性表达的文章,这类随笔式的散文被称为学者散文或者文化散文。

如金克木、张中行、余秋雨等。

学者散文作者大都有较为丰厚的学术修养,往往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散文的表达中,不特别注重文体规范,而将其视为专业研究之外的另一种自我表达或关注现实的形式。

2009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9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9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2009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醒世姻缘传》答:《醒世姻缘传》是明代西周生所作长篇小说,全书共百回,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对明朝末年清朝初年腐败官场和浅薄世风这两大社会黑暗的症状作了鞭辟入里的解剖,是一部杰出的中国古代世情小说,其在塑造人物、梳理故事等手法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2.前后七子答:前后七子是明朝文学复古思潮日趋活跃下产生的文学群体,其中前七子包括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与王廷相,以李梦阳为核心代表,后七子包括王世贞、李攀龙、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与梁有誉,其中以王世贞声望和影响最大。

前后七子在明代文学复古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复古的旗帜下,他们重新审视文学现状,寻求文学出路,尤其是针对明初以来受理学风气及台阁体创作影响所形成的萎靡不振的文学局面,前后七子重新构筑文学的主情理论,主义文学艺术体制的建设,并给民间俗文学以应有的重视,在他们的复古旗帜下,为文学寻求了一席独立存在的地位。

3.明清传奇答:传奇是南戏系统各剧种剧本的总称,明清传奇指当时活跃在舞台上的海盐、余姚、弋阳、昆山等声腔及由它们流变的诸腔演出的剧本,是以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形式,是宋元南戏的进一步发展。

较之杂剧明清传奇在音律格律化、体制规范化和剧情复杂化三个方面有了很大变化。

明中期出现的三大传奇《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是其代表作品。

二、简答题1.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主要特征。

答: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思潮是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发生的,作为中国女性写作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有机构成和重要环节,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以其文学探索的先锋性、思想内容的前卫性而具有特殊的文学史地位,对于女性解放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点:(1)从“性别复苏”到“话语自觉”当代女性写作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复苏开始,用躯体语言对女性隐秘的生命体验和感官欲望进行惊世骇俗的审美表现,其创作主体从自觉地女性立场出发,努力摆脱对男性话语的依附关系,以女性独有的表意方式,建构性别色彩鲜明的女性主义性别诗学,其实质就在于对男权文化的挣脱与对抗。

2011年中山大学中文系807中国古代文学与批评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中山大学中文系807中国古代文学与批评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中山大学中文系807中国古代文学与批评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请把答案按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并标明题号):1.《庄子》运用了“寓言”、“重言”、“________言”等多种文学手法。

【答案】卮【解析】庄子为文擅用“三言”——“寓言”、“重言”、“卮言”,庄子自己也曾说他的文章是“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庄子•寓言》)。

2.若将中国古代文学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期,魏晋时期就属于________古期。

【答案】中【解析】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分期——三古、七段。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第一段:先秦;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________·鹿鸣》。

【答案】小雅【解析】诗经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意思是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

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此句运用了起兴的手法,表达了对贤才义士的渴慕。

4.西汉时期为汉代散体大赋奠定基本体制的作品是《________》。

【答案】七发【解析】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

《七发》鸿篇巨制,韵散结合;采用问答的形式结纂全篇;笔墨铺夸,描绘精细;以叙事状物为主,辞藻繁富,多用比喻和叠字,这些都是成熟的汉大赋的显著标志。

5.在汉代,首写京都赋的作家是________。

【答案】扬雄【解析】自西汉晚期至于东汉早期,汉赋在思想内容和审美情趣方面明显出现新的迹象和发展趋势,其鲜明标志之一便是京都赋的崛起。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笔记考研题及典型题详解(秦及西汉前期的散文和辞赋)【圣才出品】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笔记考研题及典型题详解(秦及西汉前期的散文和辞赋)【圣才出品】

第1章秦及西汉前期的散文和辞赋1.1 复习笔记一、秦代文学1.历史背景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大帝国。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实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生产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但他焚书坑儒,推行极端严酷的思想统治,短暂的秦朝几乎没有什么文学可言,更谈不上什么成就。

2.文学作品《吕氏春秋》完成于统一之前,是秦丞相吕不韦门客的集体著作。

它包括八览、六论、十二纪,故后世又称其为“吕览”。

它兼有儒、道、墨、法、农诸家学说,故《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

书中保存了大量先秦时代的文献和遗闻佚事。

它是一种系统化的、集合许多单篇的说理文,层层深入,条理清楚。

其中有大量的寓言故事,因而颇具形象性。

3.作家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李斯,他作于始皇十年的《谏逐客书》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一篇名作。

文章排比铺张,有战国纵横辞说的习气。

文辞修饰整齐,音节和谐流畅,与汉初散文和汉代辞赋也颇为接近。

秦代一些刻石文,大都也出于李斯之手。

内容多歌颂秦王功德,形式则模仿雅颂,都是四言韵文,但多以三句为一韵。

秦刻石文是我国最古的碑文,对后世碑志文有影响。

二、贾谊1.作者介绍贾谊,洛阳人,西汉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

主张改革,受到保守派诋毁,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

2.作品分析刘向将贾谊的著作编订为《新书》,在《新书》中,贾谊总结了秦代灭亡的原因,汲取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教训,发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

贾谊的散文大致可分为三类:(1)专题性的政论文,如《过秦》、《大政》等篇。

《过秦》篇在文字上颇重修饰,又善于铺张渲染,有战国纵横家的遗风。

(2)针对各种具体问题而发的疏牍文,如《陈政事疏》及《新书》前四卷“事势”。

其特色是观察敏锐,能透过太平景象,觉察到社会潜伏的矛盾和危机。

大胆揭露这些矛盾和危机,加强其笔锋犀利、言辞激切、感情强烈的特色。

(3)利用各种历史材料和故事来说理的文章,如《新书》后六卷的“连语”、“杂事”。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笔记考研题及典型题详解(话本和宋代民间歌谣)【圣才出品】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笔记考研题及典型题详解(话本和宋代民间歌谣)【圣才出品】

第9章话本和宋代民间歌谣9.1 复习笔记一、话本的产生1.话本话本原是“说话”艺人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技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

唐代已出现话本,到宋元时代渐趋成熟。

2.技艺演出场所——瓦肆瓦肆是随着宋代市民阶层的形成而兴起的一种游乐商业集散场所。

瓦肆又称“瓦舍”“瓦子”“瓦”。

取名“瓦舍”,是勾画其特征,与建筑无关。

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解释说:“瓦舍,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3.“说话”范围小说、讲史、讲经、合生或说诨话。

以小说、讲史两家最为重要,影响也最大。

4.话本特色比之唐传奇和变文,话本的体裁有它的特色。

说话人为延迟正文开讲时间,等候听众,并稳定早到听众的情绪,因此汲取变文里押座文的经验,在正文之前吟诵几首诗词或讲一两个小故事,叫做“入话”。

这些诗词、小故事大都和正文的意思相关,可以互相引发。

说话人为渲染故事场景或人物风貌,往往在话本中穿插骈文或诗词。

话本结尾又常用诗句总结全篇,劝诫听众。

二、话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小说”是说话中影响最大的一家。

由于“小说”多就现实生活汲取题材,形式短小精悍,内容新鲜活泼,最为群众所欢迎。

现存宋元话本“小说”,包括《京本通俗小说》的全部,《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大部和《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中的小部分,约四十篇左右。

1.思想内容“小说”话本以爱情、公案两类作品为最多,成就也最高。

(1)在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中,已有较多的市井细民成为故事中的主人翁,并表现他们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尤其突出了妇女斗争的坚决和勇敢。

《碾玉观音》和《闹樊楼多情周胜仙》是这类小说中成就较高的作品;(2)公案类的作品反映了当时复杂的阶级矛盾,有的还表现了人民对统治阶级的直接斗争。

《错斩崔宁》和《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是这类小说中较有特色的作品。

2.艺术成就(1)在艺术上话本比之它以前的小说已有很多新的发展。

说话人为了吸引听众,很注意故事情节的动人;注意运用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还出现了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

深圳大学2011年908中国文学史考研参考书-复试线-真题

深圳大学2011年908中国文学史考研参考书-复试线-真题

深圳大学2011年908中国文学史考研参考书-复试线-真题(7-20)深圳大学2011年908中国文学史入学考试试题一、中国古代文学史(75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20分)1、建安风骨2、世情小说(二)简答题(20分)《庄子》艺术的文学价值:(二)论述题(35分)宋·张炎《词源》认为“吴梦窗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

”谈谈你的看法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75分)1、朱自清散文的基本特征。

(25分)2、舒婷文学创作的主要内容与价值。

(25分)3、自拟主、副标题,写一篇千字左右的短文,评价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有关的一部教程或一篇学术论文。

(25分)考研备战:梳理知识框架量化复习效果按照历年考研的时间规划来说,3至4月通常是复习的亢奋期,5至8月是量变期,9至10月是迷茫期,11至12月是平静质变期。

很多同学在9月或10月容易放弃考研,大部分原因是在5至8月期间的学习没有能够达到量变的要求,进而影响到整体复习的进度和质量。

所谓谋一域必先谋全局,5月,正是量变阶段的开始。

对于正在为2015年备考,特别是第一次参加考研的同学来说,5月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是第一轮基础复习阶段,关系到打牢复习的根基。

重点复习的科目应放在英语和数学这两门公共课目上,着重在于对课本的认知。

不要急着做模拟题。

英语:量化词汇量,打牢语法知识在这个阶段,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同学的复习重心要放在英语上,确保每天有2个小时左右的复习时间,复习的内容主要以单词、长难句和阅读理解为主,其中时间约为单词1小时,阅读1小时。

英语复习的重心在打牢语法知识和记忆词汇,同时建议精读英文文章,需要整理重要的生词、固定搭配以及分析核心长难句,全面复习语法,争取做到语法无盲点。

需要注意的是,在基础阶段英语词汇的积累并不需要大量做题,而是需要大量阅读。

所以在这个阶段的复习规划,要量化你的练习,例如规定每天看一个单元的单词,同时阅读多少篇文章,重点在于通过阅读巩固词汇和语法。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笔记考研题及典型题详解(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文学)【圣才出品】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笔记考研题及典型题详解(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文学)【圣才出品】

第1章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文学1.1 复习笔记一、龚自珍1.地位真正打破清中叶以来传统文学的沉闷局面、首开近代文学风气的人物是龚自珍,他是我国十九世纪上半纪(嘉庆、道光)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他的思想带有极大的叛逆性,文学极富于创造性。

2.诗歌(1)内容龚自珍现存诗有六百多首,以其先进的思想,别开生面,真正打破了清中叶以来诗坛的模山范水的沉寂局面。

他的诗绝少单纯地描写自然景物,而总是着眼现实社会形势,发抒感慨,纵横议论。

他的诗饱含着社会、历史内容,是一个历史家或政论家的诗。

①一部分是对腐朽的现实政治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②在著名的《己亥杂诗》中,不仅指出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和危机,统治阶级的昏庸,更重要的也看到人民的苦难,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内疚。

③更多的诗,是一种具有复杂的思想内容的抒情诗,给人一种深沉的忧郁感、孤独感和自豪感。

(2)艺术特色①艺术方法基本上是浪漫主义。

他揭露矛盾,否定现实,热情地幻想或希望变革现实。

②政治思想和艺术概括的统一。

他的许多诗,是一种“清议”即政治、社会批评的形式,他是以政论作诗的。

但他并不是以议论为诗,使诗概念化,而只是以诗“箸议”。

③丰富奇异的想象,构成生动有力的形象。

④形式多样,风格多样。

复杂丰富的内容,多种多样的形式,是龚诗风格多样化的基础。

他的古体诗,五言凝炼,七言奔放;近体诗,七言律诗含蓄稳当,绝句通脱自然。

⑤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

有瑰丽,也有朴实;有古奥,也有平易;有生僻,也有通俗。

但有些篇章由于用典过繁或过生,或含蓄曲折过甚,不免带来艰深晦涩的缺点。

3.古文(1)他的古文著名的一部分是所谓“以经术作政论”,“往往引《公羊》义讥切时政,诋排专制”。

如《乙丙之际箸议第七》的“改革说”。

使学术思想与现实政治联系,引古喻今,以古为用。

此类政论文,虽系发表政见,但题为“箸议”,与一般议论文不同。

它们只是概括现象,指出问题,而表现含蓄浑括,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战斗性。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笔记考研题及典型题详解(弹词鼓词和民间歌曲)【圣才出品】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笔记考研题及典型题详解(弹词鼓词和民间歌曲)【圣才出品】

第9章弹词鼓词和民间歌曲9.1 复习笔记一、弹词和鼓词1.弹词(1)弹词①弹词是由宋代的陶真和元代的词话发展起来的弹词最早见于田汝成在嘉靖二十六年左右写成的《西湖游览志馀》中。

弹词是由说(说白)、噱(穿插)、弹(伴奏)、唱(唱词)几部组成的。

说白部分为散文,唱词部分基本上是七言韵文,有时也略有变化,加上三言的衬句,成为三、三、七或三、三、四的句式。

在语言上,弹词有“国音”“土音”之分。

国音弹词是用普通话写的;土音弹词是用方言写的,或者夹杂有方言的,它以吴音弹词为最多。

②据胡士莹《弹词宝卷书目》辑录,现传弹词作品有二百七十多种其中除少数是鸦片战争以后创作的,大多数是清中叶以前流传下来的。

它们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狭窄,绝大多数都是写才子佳人的恋爱故事,只有一小部分作品有比较真实的历史背景,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

(2)作品①《天雨花》写作时代较早,据其自序,其书当成于顺治八年以前,写出了明末朝政的混乱和阉党的弄权。

书中主人公左维明对郑国泰、魏忠贤的斗争,对阉党屠杀东林党入的谴责,都表现了作者对明末现实的批判。

在日常生活的琐屑描写中,削弱了主题的鲜明性。

②《再生缘》写成于乾隆年问。

它是写元代女子孟丽君与皇甫少华经双方父母订婚,后经奸人破坏,几经波折,终于团圆的故事。

在艺术上,《再生缘》的情节比较离奇、曲折,作者围绕孟丽君与皇甫少华的婚姻这一主线展开了一系列的矛盾斗争,写得波澜起伏,引人人胜。

但作品中正面人物形象大都是封建伦理观念的体现者,缺乏理想的光辉。

孟丽君虽有超人的智慧和才能,但她最高的理想仍旧是回到家庭去做一个贤妻良母,并对一夫多妻的封建婚姻制度大加宣扬,因而损害了这一形象的完美。

③《珍珠塔》在以才子佳人爱情为题材的弹词中,《珍珠塔》是最为江南广大人民所熟悉的一部。

书中叙述书生方卿因家贫求助姑母,遭到有钱的姑母的羞辱,表姐陈翠娥同情他,并私下赠给一个珍珠塔。

最后方卿中了状元,他装乞人模样,到陈家唱道情,讽刺了姑母。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填空题(30分)
1._____兄弟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2.萧涧秋是作品_____里而的人物。

3.周立波的_____和赵树理的_____是两部描写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代表小说。

4.梅勒的代表作品是_____。

5.《荷马史诗》包括_____和《奥德修纪》。

说明:其他题目缺失。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6分,共30分)
1.《野草》
2.《世说新语》
3.五言律诗
4.神话原型批评
5.净化说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简述“文革”文学的特征。

2.简述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3.简述“文学性”的基本内涵。

四、论述题(30分)
孔子说“诗可以兴,诗可以观,诗可以群,诗可以怨”。

请举例谈谈中国古代诗歌的这四种功能。

(NEW)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NEW)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目 录2013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2012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2012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2011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2009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2009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一、论述题(50分)1、试论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发达的原因。

(35分)2、试论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

(15分)二、作品分析(35分)从内容和艺术手法两大方面分析、比较下面两篇作品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吲。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三、文献知识(15分)《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选作品时都注明版本,为什么要注明版本?版本知识在古典文学研究中有什么用场?四、请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標點符虢。

(15分)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典也關關和聲也雎鳩千雎也鳥摯而有别水中可居者曰洲后妃說樂君子之德燕不和諧义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關雎之有别焉然後可以凰化天下夫婦有別则父子親父子親則君臣敬君臣敬則朝廷正朝廷正則王化成箋云挚之言至也捐王雎之鳥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幽同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關雎之德是幽同真專之善女宜為君子之好匹箋云怨耦曰仇言后妃之德和谐則幽閉處深宫貞專之善女能為君子和好岽妾之怨者言皆化后妃l之德不嫉妒謂三夫人以下五、請把下面的文字翻譯成现代漢語。

(35分)晉人歸楚公子榖臣①典連尹襄老②之尸于楚以求知罃③於是苟首佐中軍矣故楚人許之王④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對曰二國治戎臣不才不勝其任以為俘馘執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君之惠也臣實不才又誰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對曰一国同其社稷而求紓其民各懲其忿以相宥也兩釋纍囚以成其好二國有好臣不舆及其誰敢德王曰子歸何以報我對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無怨無德不知所報王曰雖然必告不毂對曰以君之靈纍臣得歸骨於晉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若從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請於寡君而以戮於宗亦死且不朽若不獲命而使嗣宗職次及於事而帥偏師以脩封疆雖遇執事其弗敢連其竭力致死無有二心以盡臣禮所以報也王曰晉未可舆爭重為之禮而歸之注:①楚公子榖臣:楚莊王的兒子。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南北朝的骈文和散文)【圣才出品】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南北朝的骈文和散文)【圣才出品】

第6章南北朝的骈文和散文6.1 复习笔记一、南北朝的骈文1.骈文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

以四、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

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词藻,注重形式美,往往影响内容的表达,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代表作家:江淹、庾信。

2.江淹江淹是南朝最优秀的骈文作家之一,与鲍照齐名。

他的代表作《恨赋》和《别赋》是两篇主题和题材很新颖别致的骈赋,它们既非专事体物图貌,也不完全是写志抒情,而是把诗歌中咏史和代言的传统引入辞赋之中。

(1)《恨赋》写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将相、英雄烈士“饮恨吞声”的死亡,取材和汉魏以来咏史诗传统非常接近,在构思上和他拟古的《杂体诗》也有接近之处。

(2)《别赋》写从军边塞的壮士、感恩报主的剑客、服食求仙的道士、桑中陌上的情人等不同身份的人们“黯然销魂”的离别,取材构思又与乐府的代言体相似。

两篇赋文或慷慨悲歌,或缠绵往复,写得参差错落,丰富多采。

文词富丽高华,熔铸诗经、楚辞、乐府、古诗的词语句法,做到了浑成无迹,言约意丰,音韵既铿锵优美,句法又错综变化,善于在篇中插入富有诗意的白描,使全文映照生姿。

民歌抒情独白的形式,明转天然的语言,珠圆玉润的音调,也说明作者对南朝民歌有深细的体会。

2.庾信庾信是南北朝骈赋、骈文成就最高的作家。

《哀江南赋》是代表他的骈文最高成就的名作,这篇赋是他晚年在北周怀念故国、自悲身世的作品,其内容与他的《拟咏怀》诗是相为表里的。

二、南北朝的散文1.范晔他的《狱中与诸甥侄书》是自述写作甘苦的论文名作,从这里可以看到他是南朝时代最早注意声律、文笔问题的作家之一。

2.郦道元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

但他的注释,实际是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

他博采了汉魏以来许多山川土风、历史掌故的文献,并根据自己随北魏文帝巡幸长城、阴山,以及自己作冀州、鲁阳、颍川、东荆州等地太守、刺史时“访渎搜渠”的调查记录,叙述了大小一千多条水道的源流经历,以及沿岸的山川景物和故事传说。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圣才出品】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圣才出品】

第3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3.1 复习笔记一、从甲骨卜辞到《春秋》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文的不同体例。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1.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1)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

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有的还包括日后吉凶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卜兆旁,此即甲骨卜辞。

(2)商周铜器铭文,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至繁的发展。

同时还出现了与《尚书》诰命类似的记言文字,如著名的《毛公鼎》。

2.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春秋》(1)《尚书》《尚书》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其文字古奥典雅,语言技巧超过了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而且这些文诰都是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影响。

(2)《春秋》《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

它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历史,对这一时期的史事作了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具有自觉的记事意识和写作义例。

《春秋》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记事方式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具备了明确的时间观念和自觉的记事意识。

但其记事都很简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

《春秋》的主要思想倾向是“礼义之大宗”,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还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的措辞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为后代史传文学所继承,称为“春秋笔法”。

二、《左传》的叙事和记言1.《左传》的成书《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相传《左传》为传述《春秋》而作,作者是左丘明。

《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基本与《春秋》重合,还有个别战国初年的史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
古代史部分
一、名解解释(每个10分)
1.建安风骨
2.世情小说
二、简答题(20分)
《庄子》一书的艺术价值。

三、论述35分
南宋词学家张炎说:“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

”谈谈你的看法。

现当代部分
1.朱自清散文的基本特征。

25分
2.舒婷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25分
3.自拟题目和副标,写篇1000字左右的短文,评介关于现当代文学的一本教材或一
篇论文。

25分
2011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古代史部分
一、名解解释(每个10分)
1.建安风骨
答:建安风骨是对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俊爽刚健风格的概括。

建安文学以曹魏集团为中心,主要成就在诗歌。

建安诗人直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广泛地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展示了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

后人把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称为“建安风骨”,其内涵主要有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和浓郁的悲剧色彩。

“建安风骨”受后世的诗人们追慕,并成为反对浮靡柔弱诗风的一面旗帜。

2.世情小说
答:世情小说是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一种,又称为人情小说、世情书等,世情小说流行于明代,兴起于明中后叶,在清康乾盛世时期发展至高峰,是以“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为主要特点的一类小说,主要以描写日常生活为主。

所谓“世情”,指的是世态和人情,世态即社会氛围与社会矛盾,人情即人际关系中的微妙情感、心理愿望以及处于特定环境中人们隐秘的精神世界。

代表作有《镜花缘》、《绿野仙踪》等。

二、简答题(20分)
《庄子》一书的艺术价值。

答:先秦说理散文,最具艺术价值的是《庄子》,庄子以其“三言”的说理形式、超强的艺术形象力以及虚实相间的天才创作力创造了一个瑰玮淑诡的艺术境界,其具体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的说理形式
《庄子》的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

重言即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

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

《庄子》一书,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

这三种形式有时融为一体,难以分清。

“三言”之中,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有“寓言十九”的说法。

《庄子》内篇及外、杂篇中的许多篇目,都以寓言为文章的主干。

大量运用充满“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的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

(2)超常的想象力,奇特的形象世界
《庄子》一书的文学价值,不仅在于寓言数量之多,还在于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庄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通过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从“道”的立场来看待万物,万物等齐一体,物与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同时,庄子认识到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限,宇宙的无穷,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待世界万物,也站在宇宙的高度看待世界万物。

因而《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谲
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

(3)寓真于诞,寓实于玄
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庄子》的主要特征。

《庄子》诡奇的想象,是为了表达其哲学思想。

“《庄子》中奇幻的想象,不仅形象地表达了他深邃的哲学思想,而且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充满批判精神。

《庄子》奇丽诡谲的艺术形象,是其哲学思想的反映,同时也是其深沉情感迂回曲折的流露。

《人间世》中,“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的畸形形象,怪诞而不可思议,所要表达的是忘形免害、无用即大用的思想。

(4)形象恢诡的论辩风格
《庄子》以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使其具有散文诗般的艺术效果,但《庄子》毕竟是哲理散文,和其他诸子说理文一样,属于议论文。

只是它的说理不以逻辑推理为主,而是表现出形象恢诡的论辩风格。

《庄子》常以寓言代替哲学观点的阐述,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代替逻辑推理的论述。

较少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让读者从奇特荒诞、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中,去体味、领悟其中的哲理。

而在论辩过程中,往往又表现出作者独特的思辨能力。

《逍遥游》中,庄子与惠子辩有用无用即是庄子论辩文的典型。

(5)诗化的语言
《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

其句式错综复杂,富于变化,喜用极端之词,奇崛之语,有意追求尖新奇特。

《逍遥游》末段语言优美,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犹如抒情诗。

诸子百家之中,《庄子》最为独特,它瑰丽艳逸,旷达而随意,行文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幻无端,极具艺术价值,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朵瑰丽奇葩。

三、论述35分
南宋词学家张炎说:“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

”谈谈你的看法。

答:“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

”这是南宋词学家张炎评论吴文英词的特点,其主旨大意为吴文英词光怪陆离,时空跨越性很大,他将自己脑海中的片段进行罗列,其词往往让人读了之后不知所云,所以称其为“不成片段”,表明吴文英词文辞过于华丽炫目,但却无章法可言,纷乱不成系统,这是张炎对吴词的批判。

张炎的这种说法还是有失偏颇的,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因其风格曲幽深婉被后世称为“词中李商隐”,作为南宋最具个性和最富创造力的词人之一,吴文英词的创作手法与艺术特征体现为:(1)在词法创作上,吴文英主要师承周邦彦,重视格律,重视声情,讲究修辞,善于用典。

沈义父曾把他的词法概括为四点:一是协律;二是求雅;三是琢字炼文,含蓄不露;四是力求柔婉,反对狂放。

在表现手法上,“梦窗词”具有打破传统的层次结构方式、转换自由、跳跃性强、现实与想象杂糅的特点。

这主要体现在:
①词境——情景事的分布和融合
吴文英进一步发展了清真词用思力安排情节方面的特色,他号称“七宝楼台”,用词密丽,叙事、抒情杂糅为一体,难分彼此,结构不再是线形的景色铺叙,情景相照,也不是叙事中描绘景物,掩映情感,而成为一种立体的结构,构造的意境层叠而奇巧,画面多维而丰富。

吴文英善于借情感元素连串全词,情感维系着仓促的情景转换,主观情绪与客观物象结合无理而奇妙,叙事描景抒情穿插往返,因此一步一境,跳转灵动,但情感的联系使其虽然于大起大落,突接突转中,潜气暗转,气韵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