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论文
英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重要性论文
英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摘要:本文阐述了在英语教学里面的英美文化的认知问题,在英语教学中怎样把文化知识导入提出了对应的策略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英美文化英语教学文化影响一、语言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必要性1、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
第一,从文化的内涵的角度看来,包含着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财富。
而语言恰恰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是属于文化的一部分。
语言和文化都为人类社会所特有。
第二,语言就像文化一样,不具有生物的遗传性,而是人类后天习得的。
第三,文化和语言一样都是全国民族的共同财富,它为全社会所共有。
2、在语言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意义目的语文化认知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外语教学与学习的目的。
语言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语言并且可以加入到这种语言社会的交往中。
我们语言教学工作者应当明了外语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而且应当包括目的语言的文化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适当地导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
这样学生在相关文化背景下更容易掌握语言知识。
背景知识的内容多而杂乱。
学生在获得了文化知识后,他们就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把该知识分别运用到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技能的学习中。
由此一来学生们就能够在跨文化交际时注意某些“文化禁忌”。
目的语言的文化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及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二、教学中几种英美文化渗透策略及其意义1.任务教学型方法。
每当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之前,教师应预先对学生们布置任务。
使其对相关的英美文化知识进行提前的课外的查阅。
教师在分配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划定需预习的文化知识的内容。
预习过程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即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这个提前布置任务的预习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很牢固的从中吸收文化知识。
2.多媒体教学法。
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领域。
此教学法的优点是多媒体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易懂且可以大量的快速传递信息。
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论文
浅谈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摘要:职业学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输入非常必要,但在实际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解决。
本文通过对职业学校英语文化教学现状的分析,探讨职业学校英语文化教学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文化意识;文化教学文化在语言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文化与语言是紧密联系的。
长期以来, 我国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受传统的翻译法和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常常片面地重视语言知识, 即语音、语法、词汇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纯语言能力”, 而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受重视的原因, 并指出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文化意识输入非常必要。
讨论了职业学校英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对策。
1.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得到重视的原因1.1日益增加的跨文化交流20 世纪 80 年代初,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涉外交流活动越来越多, 人们发现来自不同语言,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 仅靠掌握准确的语法知识, 地道的语音语调和一定数量的词汇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文化的差异, 同一词或词组对不同国家的人来说可能指的是不同事物, 容易产生误解,毫无恶意的言语也会使对方惊讶或愤怒,简单的一句话有时会使一方捧腹大笑而另一方全然不知其幽默所在。
日益增加的跨文化交流, 使得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应更加重视。
1.2 语言教学的发展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 听说法创始人弗里斯与拉多都曾指出社会文化知识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60 年代以后, 语言学界对社会文化认识的大大提高, 在语言教学中, 进行文化知识输入的探讨迅速展开, 并逐渐将语言教学与文化知识教学结合起来。
90 年代后, 一些国家的政府或教学权威机构都将社会文化知识教学列为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
在我国, 大学英语教学界对社会文化知识的重视始于 20世纪 80 年代初。
中学外语教学中对社会文化知识的重视则迟至 90 年代。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蒲江中学李然【提要】:“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
”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
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并进行“四会”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最终使学生具有语用能力。
而文化是指目的语所在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
1 本文通过文化干扰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进行归类分析,并结合外语教学,阐述重视文化教学,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重要性并如何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
【关键词】:文化意识文学修养文化渗透素质教育布卢姆说:人在学习上的潜力是极大的,只要教育得法,几乎每个人都能掌握中小学课程。
对此我们毋庸质疑。
作为一名中学的英语教员,在新的课程改革标准下,如何教育得法,卓有成效地进行现代化英语课堂教学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不少所谓的“专家和学者”仍旧摆脱不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窠臼。
填鸭式的教学外加“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我们的学生在劫难逃。
学习的被动成就了老师的主动,学生的兴趣成就了老师的泛泛而谈。
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操纵课堂,不仅是一个老师驾驭能力的体现,更是一个老师综合素质的挑战。
我们都在谈提高学生的素质,如果作为一门外国语言教学的老师都“空”素质而又何谈学生的“实”素质呢?这两者的对立和统一需要我们英语老师在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大力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种非智力因素对一个学生的人格修养和健全人格来说起着“唇亡齿寒”的功效。
学生不是机器,而是一个鲜明的活体。
这个活体“多动”、“多思”、“多问”,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们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了解外国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深知内外两种文化的迥然各异,在这种“外来文化意识”挑战“本国文化意识”的过程中,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和教育,达到一种兴趣带动主动学习的景象。
英语教学文化观论文
英语教学文化观论文摘要:英语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升华,是语言教学的生命源泉。
英语文化教学和英语语言教学正如一个硬币的正反两个面,两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一、文化:英语教学的本质追求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英语学习是学习西方国家的语言,归根到底是学习他们的文化,如果仅仅单纯的学习一种语言,没有文化做支撑,就好像一滴水离开了大海,没有存活的源泉。
因此,我们学习英语要从更加广泛的意义去理解英语学习的本质——文化的学习。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
那么究竟什么是语言呢?据潘文国先生的研究介绍,自十九世纪初以来,众多学者给语言共下过六十多种定义。
潘先生将这些语言定义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以斯大林为代表,强调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即“交际工具说”,这是语言的社会属性。
第二类以索绪尔为代表,强调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进行自我实现,即“自足系统说”,这是语言的自然属性。
第三类以洪堡特为代表,强调人类是文化历史的一部分,要求从人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语言,即“世界观说”,是语言的历史文化属性。
第四类以乔姆斯基为代表,强调从人类自身出发,揭示语言的本能,要求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语言,即“本能说”。
在此,我比较赞同许国璋先生的说法。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表征,是人类交际的工具。
那么对文化又作何解释呢?其实至今文化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从词源上看,西方“文化”(culture)来源于拉丁语“cultura”,本意是土地耕种,神明祭祀,动植物培养,后来引申为精神修养等义。
之后又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香港学者鲁凡之先生认为“文化具有化人的本质性”:“‘文化’即‘人化’,人在回应环境挑战而反过来将环境‘人化’——不仅将外在于人的客观环境‘人化’,而且将人自身的主体‘人化’,即人由‘自存体’(in-itself)向‘自为体’(being for-itself)的转化或提升。
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教育论文
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教育近十几年来,我国开始流行交际法教学。
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必须优先考虑外语教学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原则,做到精讲多练,形象生动。
使学生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现行教材,通过日常教学渗透文化背景知识目前我国的中学英语教育还没有开设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专门课程,因而通过专门的语言文化课程教授语言文化知识是不现实的。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重点要讲解那些文化差异给学生带来的干扰比较明显,并且“具有背景意义的词汇和交际用语”,这些词汇和用语主要是:1. 打招呼。
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兴趣爱好等作为话题。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则被认为是想请他们吃饭。
2. 称呼语。
首先是亲属称谓用语。
在英语中,亲属称谓的使用比较严格,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亲属称谓。
而汉语中的亲属称谓则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
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其次是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一般人的称谓用语。
英语中对这些人的称呼一般用mr.、miss、mrs.等,但在中国,习惯以职业作为对这些人的称呼。
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许多学生把“张老师”称为teacher zhang,把“张护士”称为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都会感觉不可思议。
此外,还有对不知名的人的称谓。
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
而中国人则称同志(comrade)或师傅(master worker),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明其妙。
3.感谢和答谢。
在英语国家,习惯上表示接受别人帮助、服务、礼物或赞美的方式比较直接,如果愿意接受,通常是说声“thank you.”就行了。
但在中国则往往比较含蓄,习惯于客气或推辞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或“哪里,哪里”等。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论文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论文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分析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一、引言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文化素养不足、教材文化内容缺乏等。
因此,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而交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文化的交流。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事物,提高交际的效率和准确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化的多样性使得英语学习变得丰富多彩。
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理解能力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理解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不同文化,增强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包容能力。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因此,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国家的文化。
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容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其中与文化相关的内容,通过讲解、展示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适当扩展相关文化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
对比不同文化的差异通过对比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语言是交际工具、思维工具、认知工具,文化的载体、信息(知识、情报、资料)的载体。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篇1浅谈英语语言中姓氏的文化内涵摘要: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姓氏,它作为一种符号,构成了文化载体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英语姓氏有着极其复杂的构成和来源,其中可能埋藏着历史、经济、文化、地理等众多因素。
对于接触语言、文化的研究者,探析英文姓氏来源的工作十分必要。
本文尝试探索英语姓氏的演变历程,从而揭开现代英文姓氏与其本源的关系。
这必将对英文教学以及加深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英语姓氏来源文化英语语言自从有了文明,人类为了便于繁衍生息、交流沟通,就发明了姓氏。
随着历史进程和社会的发展,姓名的构成和习用逐步形成。
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姓氏,它作为一种符号,构成了文化载体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英语姓氏有着极其复杂的构成和来源,其中可能埋藏着历史、经济、文化、地理等诸多的因素。
对于学习英语语言的人来说,探析英文中的姓氏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英国在经历了多次外族入侵,才得以形成英语民族及其语言。
这是以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凯尔特人为主的世界上众多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到了近代,英语民族的活动舞台随着大英帝国不断向海外的扩张而进一步扩展,也就更大范围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血统和语言。
其中,尤以美利坚民族和美国英语的形成最为典型。
这自然也就让英语姓名系统变的更加复杂化。
尤其是在现、当代,英语民族血统进一步多元化,英语语言体系进一步扩大化,这当归功于大批涌入英语国家或地区的移民。
尽管外来移民的姓名不断被英语同化,但多多少少都会保持原民族的某些特征。
据英美姓名学家统计,如今英语姓名的语源就与三十多个大小语种相关。
下面,我们着重来看英语姓名在其本土的演化发展过程。
在英伦三岛被诺曼底人入侵以前,即公元1006年的诺曼征服前,英国人没有姓,只有名。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浅谈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渗透通用版
浅谈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渗透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但学生在学英语时,往往强调语言知识、语法规则的学习,而忽视了文化因素的学习,要学好英语这一语言,就必须了解涉及到的文化、风俗习惯、交际系统等。
为此英语教学要既教语言又教文化,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
一、渗透英语文化的意义重大:1、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的风俗习惯,感受异国风情。
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2、英语的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
理解英语文化背景有助于阅读。
3、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意识。
学习外国的文化,不是完全的照搬、全盘的肯定异国文化,从而摈弃自己国家的文化;也不是自我感觉良好,妄自尊大而排斥外国的文化。
它强调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差异,在尊重他国文化的同时进一步理解本民族的文化,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修养。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平等的,都有各自的辉煌和灿烂。
所以通过英语这个桥梁,也是传播我国悠久传统的好时机。
二、进行德育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德育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思想是一个公民最起码的道德规范,但对小学生只讲空洞的爱国是不够的。
爱国主义的渗透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渗透我国悠久的文明史,优秀的文化传统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为了能够自然、深刻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在上课时着重引导学生自由地发表看法,进行讨论。
例如吴国堂老师在执教《开心学英语》第册Culture 2 Flags 时(stars/China,flower/Hongkong,flowers and stars/ Macau,worldmap/UnitedNations,circles/Olympic,stars/European Union)灵活运用多媒体展示不同flags及当地的一些风貌,让学生描绘国家的,地区的,乃至国际的旗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享受了一次丰盛的文化大餐。
文化意识英语教学的论文
文化意识英语教学的论文文化意识英语教学的论文一、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内容英语教学中,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保证学生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对英美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以及生活方式等都有所了解。
在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电影等形式,为学生学英语提供一个良好的交际分为。
跨文化交际内容在英语教学中的内容如要包括:地理知识、历史知识、生活方式、国家政治与宗教、国家制度以及艺术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通过这些方面的学习,对英语中特有的词汇或者语义更形象的学习,对具有不同意义的词语在文化方面进行区分。
总之,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从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两个方面,让学生更熟练的掌握和应用英语。
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1.培养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对比,让学生感受文化存在的差异性。
英语教学中,将学生现已掌握的本土文化知识与英美文化进行对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将英语知识、英语态度及英语技能有效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关于本土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对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以衣食住行进行具体的对比;(2)以英美社会习俗与中国社会习俗、风土人情进行对比;(3)英美节假日与中国节假日对比,例如圣诞节与春节的对比;(4)将中国家庭结构与英美家庭对比。
2.文化意识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渗透。
在英语中词汇最为活跃,也承载着文化。
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应当注重英语词汇文化背景和意义的讲解,这样将更有助于学生对英语词语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对“colour”的介绍,可以介绍英美外国人与中国人同一个颜色的不同含义,例如在中国人眼里代表“疾病”与“痛苦”的白色,在外国人眼中却代表着“高贵”和“圣洁”等等。
在英语词汇中,同样的词语在中国民族文化中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含义,这也正是不同文化背景所造成的差异。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直接阐述解释的方法,将其中的意义与区别向学生讲解清楚,使学生能够对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准确的认识和理解。
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的探索(广陵区北州中学江苏扬州225003)当前,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初中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过于注重学生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部分教师文化背景知之甚少,导入方式单一;部分教师只是将文化作为调节课堂气氛的一种教学手段,忽视了文化的教学目标;部分教师文化教学的内容死板,脱离社会生活实践,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传统习俗、文化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它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初中阶段学生要了解体态语、称谓和告别语;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和穿戴习惯;了解英语国家的传统的节日和活动及庆祝方式;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历史文化。
我们英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训练,还应发展学生的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
一、初中英语文化教学问题的原因探析1、教师因素。
(1)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教学的权威,是课堂教学的领导者,他们只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很少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2)缺乏英语文化知识。
部分英语教师只限于课本文化知识的了解,又缺少更新知识的意识,对教材中英语国家文化的解释非常简单,导致学生不可避免地遇到中西方文化的文化背景的磁撞,文化障碍给学生学习语言带来很多困难。
(3)对文化教学缺乏重视。
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文化知识不是考试的重点,因而在英语教学中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文化知识的熏陶。
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文化知识融入到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论文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探究[摘要]: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文化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广泛的关注。
本文从词汇意义、交际环境、篇章结构、思维差异、宗教信仰等方面分析了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教学文化教学一、文化教学的必要性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文化教学应成为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要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仅仅具备语言知识是不够的,要想得体地交流,还要懂得附着在语言表面下的文化内涵。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英语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导入教学之中,改变原来单纯地进行语言教学的模式,在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西方文化知识的传授,也就是说教师在讲授语言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使之发展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
目前各高校英语教学往往侧重于基础语法及语法、句法、篇章结构的讲解,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教师的主动性与创新性,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将英语学习看成是枯燥无聊的机械记忆,而没有真正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实在意义。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文化的渗透,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英美文化,并有助于指导自己的英语学习。
二、文化教学的内容文化是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它既包括一个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文学艺术、科技成就,也包括他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相互关系,还包括语言及语言相关的某些非语言交际手段。
大学阶段学生接触大量的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如民族习惯、风土人情、基本语言表达方式、社会交往模式等。
教师要做到既传授语言知识又传授文化知识,在这一阶段文化教学的每一内容,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让他们用英语更好地进行交际。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词语意义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
加强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论文
加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文化教育作为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能够忽视的。
要学好英语,不懂英格兰文化,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中学英语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就要重视英语文化教育。
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对于文化教育的关注不够,已成为十分普遍现象。
大多数英语教师只重视学生语言知识的提高,而忽视对学生跨语言交际的培养。
本文从语言及文化的关系,文化教育的内涵,教师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文化教育的原则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意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文化教育,将语言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进行文化教育。
一、中学英语教育包含着文化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即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
“社会文化能力”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对英语语言的理解、运用及对其文化的借鉴的能力。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这优势需要独特的方法来掌握,汉民族学习古代文化需要“静”、“思”才能掌握,也就是曾国藩所说的读书要“从容涵泳”,不要“死记硬背”,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民族学习文化则多重在操作,这便是中国文化侧重理想主义、西方文化趋向现实主义的基本因素之一。
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中社会文化的能力,就必须熟知英语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就“语言而教语言,为应试而教语言”的英语教学,往往忽视了对这蕴含的文化挖掘,更谈不上利用文化来学习语言。
学习英语只学语音、语法、词汇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怎样灵活使用这门语言。
这样,英语教学就离不开对其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了解,离不开对形成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了解。
二、文化教育的内涵文化,通俗的讲,就是文明教化,是物质的高级表现形式。
从总体上来讲,可分为大文化及小文化。
前者为人类社会的巨大成就、高尚行为和艺术表现;后者指物质生活习惯、方式等。
中学英语的文化教育,主要包括地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和社会的关系、历史、艺术、音乐、文学、建筑和其它等方面的成就。
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教学论文
谈高校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摘要: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要想学习好一门外语,就一定要了解到这种语言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本文结合高校英语教育实际,阐述了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加强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文化教学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b)-0141-01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语言是人们思想沟通与生产实践的一种重要工具,而任何语言都含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语言与文化存在密切的关系。
语言就如同一面镜子,反映着本民族的全部文化,而文化则是语言所赖以生存的根基[1]。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还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
在高校英语教育中,英语语言的学习和英语文化教学也是密不可分的,对于英语文化教学的理解能够加深学习者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认识,从而提高其人文素养与世界意识。
1 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文化教学,并帮助学生们建立起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便于更加有效地开展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2]。
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是文化词汇。
词汇是语言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要素,也是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
因为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此,词汇在一定文化背景下有可能出现特定文化意义或者内涵。
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词汇往往是大学生英语学习当中的突出障碍,这主要体现于:同一词汇在不同文化当中的意义相同但文化意义却大为不同,同一词汇在不同文化当中的褒贬色彩差别很大等。
二是文化习语与谚语。
在一种语言中,最能反映出这一文化的应当是习语与谚语。
习语与谚语如今已发展成为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在不同时期文化当中的状况。
习语与谚语所涉及到的面相当广,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生活机关等等,而习语与谚语也一直贯穿在小学、中学、大学等各阶段的英语教材之中。
谈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论文
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摘要: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环境上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文化背景上存在很大的区别,所以,学生在学习英语上,有很大的困难。
本文阐述了对于文化教育的意义内容以及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教育;教育方法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24-0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语言文化的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各国人们之间的交流已成为一个必然。
为使中国更积极地广泛地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等事务,学好英语这门国际交流语言,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教育部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作为英语课程内容与目标之一,就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和发展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均提出了目标要求:“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了解,增强世界意识,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
一、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
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
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二、有关文化教育内容的区别作为中学阶段的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应重视语言能力的教学,特别要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将语言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对待。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10篇完美版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10篇完美版引言本文旨在介绍十篇高中英语教学论文的完美版,这些论文涵盖了多个主题,旨在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论文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善英语听说能力这篇论文探讨了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强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论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例如使用影片、音频和互动游戏等多媒体资源。
论文二: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该论文研究了使用情境教学法来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性。
论文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活动和案例,以帮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进行写作训练。
论文三:文化教育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这篇论文讨论了文化教育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论文介绍了一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
论文四:提高高中英语听力理解的策略总结该论文总结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可帮助教师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论文探讨了词汇研究、语调训练和听力材料选择等方面的教学策略。
论文五:游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这篇论文研究了游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论文介绍了一些以游戏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和案例,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论文六:利用小组探究研究提高高中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该论文探讨了如何利用小组探究研究来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论文介绍了小组合作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可行的活动和方法。
论文七:分享课堂故事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这篇论文提到了通过分享课堂故事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论文介绍了如何运用故事教学法和相关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论文八:使用影片剪辑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该论文研究了使用影片剪辑来提高高中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有效性。
论文介绍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影片剪辑、设计相关听力任务,并给出了实施建议。
论文九:创意写作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这篇论文探讨了创意写作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论文介绍了一些创意写作的活动和方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写作质量。
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论文
小议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中的字、词、句又反映出某些文化特色。
学习语言必须注重文化的渗透,因为衡量学生的语言水平,不仅取决于他对语言的掌握程度,而且取决于他对相关文化的了解程度。
学习英语必须跨越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否则无法进行得体的交际。
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各种机会,向学生讲解、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
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下面就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将文化渗透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在学生思想、思维上进行文化渗透。
学生学习英语时必然要将中外两种文化进行比较,教师应鼓励他们采取文化平等的观点,不要轻视或贬低一种文化,同时引导学生不要僵化地用汉语方式去理解英语句子,自觉克服思维上的习惯定势。
例如,“他很聪明”不能译成“he very clever.”而译成“he is very clever.”因此,对于英汉差异较大较典型的地方,教师要重点强调,让学生反复操练,以消除思维道路上的障碍。
其次,词汇教学中也要加强文化渗透。
汉语中说“壮得像牛”,而英语则说“as strong as a horse”。
汉语说“吹牛”,英语说“talk horse”。
再如英语中有这样一个词语“roman holiday”,我们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就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幸灾乐祸、损人利己”,它来自于“就像以欣赏古罗马角斗士搏斗为娱乐一样,也就是以欣赏别人受苦为乐”的含义,古罗马的角斗日在过去被认为是“罗马的节日”。
另外,阅读教学中也应重视文化教学。
学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文章没有生词,也无语法障碍,但就是对文章不能理解或理解有较大偏差,不知道一个熟悉的词在一个新的语境中应代表什么意思,或它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作何种解释。
“if she chooses your doorway as her place to sleep in the night, it is as morally hard to turn her way as it is a lost dog.”这里的“lost dog”从字面上理解,其含义近于中文的“丧家之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一、为什么进行文化教育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
2.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
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
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
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
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称呼语
人教社jefc教材book 3 lesson 14 the man upstairs中,出现过“i’m sorry to trouble you, comrade.”的道歉语。
“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明其妙。
2.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
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
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
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
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
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
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
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3.赞美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
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
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
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
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a:your skirt looks nice.b:thank you.
4.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
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5.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
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 (情人节),easter(复活节), april fool’s day(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
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这在人教社jefc教材中有充分地体现,如jefc book 2 unit 3 mid—autumn day和book 3 unit l3 merry christmas!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
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
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三、文化教育的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2.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
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
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